诗韵悠悠,心醉于秋

时间:2019-05-13 09: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韵悠悠,心醉于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韵悠悠,心醉于秋》。

第一篇:诗韵悠悠,心醉于秋

诗韵悠悠,心醉于秋

“秋天,总是将酝酿了一春一夏的诗意肆意的渲染。”

——题记

春美,美于含蓄;夏美,美于奔放;冬美,美于静谧。吾独爱于秋,爱秋之诗意。

观秋雨—暮雨潇潇;听秋声—秋风瑟瑟;赏秋叶—落叶纷纷;品秋味—果香浓浓。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秋雨自古便是文人骚客言愁之物。“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白居易深深惋惜;“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说不清道不尽的忧愁。一场秋雨,一份思绪。观这秋之雨,冷为本,愁为根,伤愁不尽,秋雨缠绵。这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这秋雨潇潇,丝丝凉凉,似冰,似雪,似针。下不尽的秋雨道不尽的缠绵。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夜已秋声。”

秋之声,虽为声,却并非真实声音,要用心来听的。“球树树秋声,秋到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萧杀之声。“只有一支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这是周密心中的秋声:一片梧桐叶,不知多少秋声。听秋声,感受秋天的气息;寻秋声,感受秋天的氛围;品秋声,感受秋天的美好。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月中。”

当一片片秋叶翩然落下,一丝丝忧愁涌上心头,提笔一点,成就千古佳作。“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大诗人屈原之手。”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出自汉景帝刘彻之手”。陶渊明《酬刘柴桑》也有“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和着萧瑟秋风,落叶上下纷飞,片片金黄的秋叶,凝结了一生中最后的美丽与辉煌,悄然落地,是对秋的致礼。秋叶虽小,却是秋的诗意的体现。

“蟋蟀独知春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秋天的味道,是稻花香,是果实香。丰收是秋天的主导,每一个秋天都沉侵在丰收的喜悦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感受到了秋天的味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爷爷也曾被这秋味所震撼。秋味浓浓,果实累累,为这诗意的秋增添了一份果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赏秋,心醉!

第二篇:第五单元 诗韵悠悠

第五单元

诗韵悠悠

第一课时《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受到爱的教育。

2、认识前倚音,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母子情,并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教学难点:充分感受、体验母子情,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准备:电子琴、音乐CD 预习要求:了解“游子吟”的创作背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溜溜山歌》,试着背唱歌曲。

三、新课教学:(1)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

(2)新歌教唱

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课件出示《游子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播放背景伴奏音乐)

2、同学们有感情地吟诵《游子吟》。

3、“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意思?”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师: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因此,细针密线把衣服缝的结实耐穿,但心里却盼着儿子早些平安回来。象小草似的的儿女,怎么也

报答不了春天阳光般伟大的母爱。

4、师:“大家对这首古诗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将它吟诵。”再次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导学训练,唱出母子情

1、范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的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也同样被打动。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听…….(课件出示歌谱,范唱)。

2、再听歌曲,用哼鸣跟唱。

3、用wu轻声哼唱歌曲。

4、前倚音教学

①师:在这首歌的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我们之前很少见到的音符呢?(引出前倚音)②师:前倚音像什么?它应该怎么唱?(教师示范)师:像是妈妈牵着自己的孩子,紧紧挨在一起时的样子。

③师:让我们把所有的前倚音都找出来吧。(学生用圆圈圈出所有前倚音)我们把它们唱一唱,唱时要注意,两个音应该紧紧相连。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前倚音呢?(因为要体现母子情)师:既然前倚音在我们这首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

⑤学唱歌词

a范唱,在心里默唱歌词。b演唱歌曲。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创编舞蹈:

1、师示范,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有加上优美的动作,有感情的演唱唱歌曲。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对妈妈的感情,还有什么更加好呃舞蹈动作能够融入歌曲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五、课堂小结:

第三篇:三上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诗韵悠悠》(整理3:胡兢慧)3

第五单元 《诗韵悠悠》

教学总目标

1、在古诗诵唱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了解诗与乐的特殊联系,热爱祖国的诗教传统,并乐于采用多种音乐形式表现对诗歌遗产的敬仰。

2、通过吟诵与歌唱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和《小儿垂钓》,并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3、通过听赏合唱《读唐诗》和《小儿垂钓》,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通过画《登鹳雀楼》音调和《长恨歌》的节奏诵读,初步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4、认识四二拍拍号,知道其涵义及强弱规律;认识四分与八分休止符,知道其时值,能在曲谱中将其辨识出来;巩固所学的节奏符号,能认读两个小节节奏谱,并运用这些节奏诵读古诗;能用卡农的形式进行诵读活动。

5、学习高音八孔竖笛do’的指法,学习用断奏的方法吹奏乐曲《啄木鸟》。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古诗”为载体,诵诗、吟诗、唱诗、“画”诗,领略诗歌的音乐韵味,同时以音乐赋予诗歌别样风采。以引导听赏充满书声雅韵的歌曲《读唐诗》将孩子们引入悠悠诗韵中。通过唱《游子吟》、听《小儿垂钓》、“画”《登鹳雀楼》、诵《长歌行》,力求用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与表现对唐诗乐府的热爱与理解。在营造浓郁诗情画意的同时,注重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融汇其中,在吟、诵、唱、演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与表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营造一个“诗韵”与“乐声”交融的学习氛围。

教学内容

唱:《游子吟》《小儿垂钓》 听:《读唐诗》《小儿垂钓》

动:歌表演游子吟;我的编创“画唐诗”;诵读《长歌行》 奏:竖笛练习

(五)《啄木鸟》 认: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和《小儿垂钓》,并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教学难点

1、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

2、初步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第一课时《游子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吟唱与歌曲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并结合诗中的意向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2、认识四二拍,知道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教学、情感渗透。

1、师:请同学先观看一段影片,谈谈自己的感受。(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2、互动交流

3、师小结: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交流

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4、读古诗《游子吟》(1)师诵读,生倾听。

(2)交流: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3)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游子吟》

三、感受与体验

1、师: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

3、分析歌曲,认识四二拍。

4、学生用“LU”音轻声跟琴唱旋律。

5、学唱歌曲。

(1)随琴轻声填歌词,错误处及时纠正。(2)集体跟琴轻轻演唱。(3)师生接口唱。

(4)指导学生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5)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6)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穿针、引线”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

1、表演母子情深

体验活动:同桌商量一个演妈妈,一个演游子。(自由表演)

2、师: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来自己的妈妈。在我生病时,总是能悉心照顾我,一直守在我身边。我想你们的妈妈一定也非常爱你们,借今天的这个机会,我想让大家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谁先来说说?

3、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有感情地演唱《游子吟》

4、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1)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么样来报答妈妈呢?(2)了解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3)请你用明信片写下想对妈妈说的话。(4)学生各自写最想对妈妈说的话。(5)要求:同学们把明信片送给妈妈。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读唐诗》《竖笛练习

(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合唱《读唐诗》,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

2、学习八孔竖笛高音DO的指法,学习用断音的方法吹奏乐曲《啄木鸟》 教学重点、难点

1、积极参与“古诗词演唱会”的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断音的吹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复习歌曲《游子吟》

二、导入新课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今天,我们来欣赏歌曲《读唐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体验感受

1、初次聆听童声合唱《读唐诗》

教师要求学生听辨演唱形式,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师: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古诗?

3、师生交流:李白《静夜思》、白居易《夜雪》、杜甫《绝句》、骆宾王《咏鹅》、张继《枫桥夜泊》、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昌龄《出塞》、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学生小声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歌曲中较难掌握的节奏,如切分节奏。

5、放声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

提示学生:第四乐句的“泉“字在演唱时可以作延长处理,表达更深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古诗词演唱会”

1、宣布比赛规则,选出评委组成评审团,给各组打分。

2、比赛五关:

(1)第一关是配乐诗朗诵;

(2)第二关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3)第三关向同学们介绍欣赏一首古诗;(4)第四关表演古诗歌曲。

(5)第五关能“画”唐诗(素材:古诗《登鹳雀楼》)

3、各组汇报表演,展示小组的成果。

4、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5、颁奖:可分为最佳演唱奖、最佳朗诵奖和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

五、竖笛练习

(五)1、复习5、6、7三个音。(注意指法、气息)(1)生集体吹奏5、6、7。

(2)教师指正并示范吹奏5、6、7三个音。(3)集体吹奏《小宝宝要睡觉》(4)教师评价。

(5)再次集体吹奏《小宝宝要睡觉》

2、学习竖笛曲《啄木鸟》

(1)出示练习谱,师示范,生倾听。(2)教师教授高音DO的吹奏。(3)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生随琴划拍视唱曲谱,注意三拍子的强弱。(5)师逐句教吹奏。

(6)教师再次示范,生持笛做无声指法练习。(7)学生集体吹奏练习,教师及时进行纠正。(8)集体巩固练习。(9)学习断音吹奏

(10)学生感受“断音”跟“非断音”的奏法。(11)学生有感情地演奏《啄木鸟》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古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了“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我们还学习了竖笛曲《啄木鸟》,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好好练习,下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吹的好!

第三课时《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合唱《小儿垂钓》,能够注意到歌曲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

2、通过吟唱与歌曲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小儿垂钓》,并结合始终的意境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儿垂钓》

2、第三乐句休止符在强拍上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赏画导入

1、师:儿童一直是诗人心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儿童的天真无邪、聪明机灵常常打动着诗人的笔触。瞧,这幅画打动过哪位诗人呢?

出示《池上》画面,学生交流。

2、师生吟诵《池上》

3、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问:这幅画有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呢?

三、感受体验

1、儿童垂钓的场景就这样打动了唐代诗人胡令能,他写下了《小儿垂钓》一诗,后来作曲家又为它谱上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2、学唱歌曲(1)听老师范唱。(2)简单分析曲谱。(3)学生用“LU”哼唱旋律。(4)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儿垂钓》(强调第三乐句休止符在强拍上的运用)(5)随琴轻声填歌词,错误处纠正。(6)集体跟琴轻轻演唱。(7)师生接口唱。

(8)指导学生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儿垂钓》。(9)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拓展延伸

1、角色扮演

(1)方法:同桌作为二人组,一个扮演稚子,一个扮演路人,和着歌曲伴奏进行接唱。

(2)小组合作练习。(3)上台展示,师生互评。

2、欣赏童声合唱《小儿垂钓》(1)完整聆听歌曲

(听后谈谈感受:如歌曲演唱形式、音色、速度等等)(2)跟老师随音乐做声势动作。(拍手或拍腿)(3)随音乐诵读歌词。(4)随音乐轻声哼唱。(5)复听童声合唱《小儿垂钓》(6)分组演唱

(一组学生演唱,另一组学生按节奏诵读歌词)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长歌行》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歌行》的节奏诵读,初步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2、认识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知道其时值,能在曲谱中将其辨认出来,巩固所学的节奏符号,能认读两小节节奏谱,并运用这些节奏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2、弱起小节的诵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游子吟》《小儿垂钓》

二、新课导入

1、谜语导入: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生答:时间)

2、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学生说一说

3、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人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4、看视频,引出古诗《长歌行》

5、教师诵读古诗,学生感受诗意。

6、教师介绍作者跟诗意。

师:《长歌行》选自汉乐府,是由宋朝的一位诗人郭茂倩所编攥的,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指名学生说说

7、师:诗的意思是说水从西边的山川流到东边的大海,它什么时候再能回到西边去呢?小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间好好努力,那么到老了就会后悔伤心了。

三、体验感受

1、出示《长歌行》原诗的最后四句,进行诵读。

2、分析节奏

3、学习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0 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0 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

4、让学生在《长歌行》中找到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5、教师根据节奏诵读,生感受。

6、学生对比两个乐句的节奏,找出异同。

7、学生轻声根据节奏诵读,教师纠正学生错误。注意休止符、弱起及拍子的强弱。

8、师生接龙诵读,教师用情绪带动学生入情、入境。

9、集体诵读《长歌行》。

四、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

五、课堂小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第四篇:浓浓语文味-悠悠慈母情——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赏析

浓浓语文味 悠悠慈母情

——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赏析

张宏军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教学中, 于永正老师运用他那炉火纯青的读、品功夫, 使学生对母爱的解读入木三分。让我们走进于老师《秋天的怀念》的课堂。

一、披文入情, 读中知母爱 师: 谁来把课题读一读。生: 秋天的怀念。

师: 读这个课题的时候就要想, 想什么呢?想作者史铁生的心情, 还要想作者的母亲。如果这样想的话, 就不会像刚才那样读课题了。再读一遍。

生:(深情地读)秋天的怀念。

师: 从他的朗读中, 可以看出他投入了感情。生:(声情并茂)秋天的怀念。

[ 赏析: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于老师从课题入手, 充分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 为课文的朗读、理解打下了基础, 可谓匠心独运。] 师: 通过预习, 课文读得怎么样, 能读得正确流利吗?谁来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二、三两段?谁来读四、五两段?谁来读最后两段?其他同学先坐下, 先请读第一段的同学来读, 其他同学眼睛看书, 耳朵听。(生读)师:(纠正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第二个“望着”读轻一些。(范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

师:(纠正2)“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有了第一个“望着望着”的经验, 第二个“听着”就读好了, 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请你再读一遍。师: 这个同学读得很好, 大家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

师: 多了一个“以”,“暴躁”应该是“暴怒”。

师:(评价)这位同学最大的优点: 第一, 声音很好听。第二, 读得很有感情。至于“地”的读音, 你已经养成了习惯,平时要多练习, 慢慢改过来。师: 请你接着往下读。(生读)[ 赏析: 朗读, 是于老师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于老师说:“课堂上, 要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书读不通, 读不准, 读不透, 是万万不能开始讲课的。”所以,《秋天的怀念》课始, 于老师问的是“什么时候拿到课文的?读了几遍?是朗读吗?”第一个了解的就是学生的读书情况。在学习完生字和词后, 他请四位学生逐段读文。每位学生读完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及时指出:“‘望着望着’这里的轻声读得很准。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娘儿俩’这个读音对南方的小朋友要求很高, 慢慢来。大家跟我读。再一起读读这句话。”一篇课文在课堂上的第一遍朗读,就是在这种指名读、正音、再读、齐读的过程中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教学要求。] 师: 读书要用心去读, 边读边用心思考。这样会想象出人物的情感。捧起书, 再次走进《秋天的怀念》, 用心去品读。

师: 我们要读懂一个人, 无非是听其言, 观其行, 察其色,察言观色。大家从这三方面认真去思考, 就能读懂。请同学们默读一、三、五自然段, 看看哪些是写母亲的行动的, 哪些是写母亲的话, 哪些是写母亲的神色, 边读边做记号, 圈出重点的词、句。(生认真读课文, 边读边圈点。)[ 赏析: 书要多读, 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于老师通过强调读的要求, 提示读的方法, 缩小读的范围,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了读书的要领, 学生披文入情, 逐步深入感悟。](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相机板书学生找到的重点词语。)师: 好好地体会你所画的词、句的意思。边读边想, 从画的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师: 现在请大家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你读懂了什么。

生: 我读懂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师: 这么多描写言行表情的句子, 用两个字就概括了, 叫母爱。什么是母爱? 看看黑板上这些词语, 你怎么回答? 师: 其实母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母爱是什么?就是一句句(话语), 一个个(动作), 一个个(表情)„„请你们好好读读所画的词句。

[ 赏析: 于老师通过有层次(课题———全文———重点段)、多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范读、朗读、默读), 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情境, 入境悟神。于老师就像一位高明的琴师, 不断用“读”这把神奇的“弓”, 拨动学生的“心弦”。此时, 母爱已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空泛的概念, 而是一组具体生动的感人肺腑的立体画面。]

二、咬文嚼字, 品中悟真情

师: 下面让我们聚焦这些细节。透过这些细节, 可以看出母爱究竟是什么。母亲看到儿子砸玻璃摔东西, 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出去? 为什么躲得远远的不让儿子看见? 生: 因为她怕儿子的心灵会受到更大的伤害。生: 还有吗?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出去? 生: 母亲想让儿子把心中的苦发泄出来。师: 说得真好。“泄”字保留, 这个“发”字改一下。

生: 宣泄。师: 送给他掌声。是啊, 母亲知道儿子这时候需要宣泄。一个“躲”字说明母亲对儿子怎样? 生: 说明母亲对儿子非常了解。师: 非常好, 能不能换一个字? 生: 理解。

师: 掌声。也把掌声送给他(指前一个同学)。没有了“你”的了解就没有“他”的理解。透过一个“躲”字可以看出, 母爱是理解。泰戈尔说过: 理解是爱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 任何爱都包含着理解。把书拿起来, 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 赏析:“发泄”与“宣泄”之间以及“了解”与“理解”之间的差别很小, 说出“发泄”和“了解”就可以, 而于老师却未满足于此, 继续引导, 可见于老师教学的严谨与扎实。] 师: 我们来看看“挡”字, 谁来找出句子读读? 生 :“ 那天 „„ 母 亲 进 来了, 挡在窗前„„”

师: 一个“挡”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母亲为什么要挡住窗外的树叶飘落? 生: 因为母亲不想让儿子看到落叶而悲伤。

师: 是啊, 还有谁来说? 生: 因为母亲怕儿子看到落叶想到自己, 对生活失去信心。师: 对, 母亲不想让儿子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有说的吗? 生: 不让他看落叶而想让他看菊花, 是想重新点燃他对生活的信心。师: 重新激起他对生活的信心。好, 说得真好!古人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一片秋叶一片秋。树叶黄了落下来, 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面对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 身有残疾的史铁生一定会更加感到悲怆, 甚至绝望。母亲最知道儿子的心事, 所以她把窗户给挡住了, 不让他看到衰败的景象, 而要带他去看菊花。她挡住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生: 挡住了悲伤, 留下了希望。师: 把“悲伤”词换一下。生: 绝望。

师: 挡住了儿子的绝望, 留下了希望。母爱是呵护, 母爱是引导。[ 赏析: 德国作家歌德说过: 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 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 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由于于老师的巧引妙导, 精当点拨, 使学生“目”透纸背, 读出了文字中包含着的意思, 真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于老师以其神圣的师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以其深厚、独到的文本解读功夫巧妙地引导学生捕捉着课文的亮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不同侧面折射母爱的词语, 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 以其睿智的语言, 紧扣语言文字重锤敲击, 时而激励, 时而纠正, 时而巧点, 时而妙拨, 读中品, 品中读, 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真切地品悟真情, 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母爱是什么?母爱是“躲”中的理解, 是“挡”中的呵护, 是“笑”中的宽容, 是“问”中的尊重, 是临终话语中潜藏的无休无止的牵挂, 是„„此时, 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不再是笼统的一堆概念, 而是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清晰的特写, 深深刻在了学生的心坎上。]

第五篇:于广秋同志在全县群众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于广秋同志

在全县群众工作暨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

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干部下基层工作部署,总结我县前段干部下基层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进一步把全县群众工作引向深入。

今年以来,我县群众工作及信访稳定工作整体态势良好。1至10月份,全县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比下降29.2%,市以上越级访与去年同比下降39.8%。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刚才,宋道口镇、姚王庄镇、公安局、交通局4位同志分别做了典型发言,非常实在,具有典型意义。姚王庄镇、宋道口镇几年前稳定形势非常严峻,在历任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今年以来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扎实推进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两个镇的信访稳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比如,宋道口镇依托群众工作站平台,强化领导干部包案,认真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姚王庄镇坚持“逢五必进”,包村干部每周五都入村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镇党委、政府研究解决。今年8月份以来,姚王庄镇在县领导公开接访日没有发生一起来县上访。公安局、交通局的同志分别介绍了分包群众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他们的做法也

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从4位同志的发言看,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就会使农村进一步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会提升党委、政府和干部形象,促进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下面,就持之以恒地做好下步群众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群众工作的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创新探索,强力推进,群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服务群众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县群众信访联合受理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满意率有了较大提升。群众工作站室实现应建尽建,群众工作网络日趋完善。二是干部下基层工作扎实开展。各级各单位下基层干部按照县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3次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正在开展的信访案件攻坚行动中,市挂账的16件信访积案已全部结案,化解率居全市第二位。四是机制保障作用日益显现。我县的民情信息员管理、村务管理监督“一卡通”、群众信访评议、网络舆情监管4项机

制,被省群工办评定为全省30个群众工作亮点之一。

尽管我们的群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有些现象应该引起反思。比如,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新农合”、“新农保”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农民治病难、看病难和老有所养问题,但有些群众对此并不十分满意。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薄弱,忽视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也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统一到社会进步上来,统一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上来。这不仅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地位的问题,也是我们凝心聚力、共同推动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重大问题。今天安排部署的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就是要通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使我们的工作、思路、措施更加贴近群众和接近群众,从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科学发展、赶超跨越。

二、精心组织干部下基层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这次干部下基层走访群众活动,是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着眼于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出的重要部署。活动时间:从今天起至明年2月底结束。下基层人员包括:县四大班子领导、各单位担任实职的科级干部(不包括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及

分包群众工作室的60名县直机关干部、各镇(街道办)包村(居)干部。走访活动要做到“五个一”:即建立一批联系户、办成一批实事好事、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困难户、谋划一批致富路子。县级下基层干部按照“逢十必进”(每月10号、20号、30号)、其他下基层干部按照“逢五必进”(每周五)的原则,定期驻村入户开展工作。活动主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促进和谐”。活动口号:“走百村、访千家”。在抽调60名县直机关干部分包60个村的基础上,每个镇(街道办)再安排4个村(居),由一名副职带队,一名机关干部参加进行分包。活动方式:“三进、三问”。三进:一是进镇。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到所包镇开展工作。二是进村。各单位担任实职的科级干部及60名下基层工作队员,要深入所包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了解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村班子状况,了解存在问题,帮助谋划发展思路和方法。三是进户。下基层干部要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各户生产生活情况,掌握需要帮扶解决的问题。进户要以困难户、因灾致贫户、因病致贫户为主。同时还要深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中去,征询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三问:一是问需。问一问广大群众盼望党委、政府解决什么问题。二是问计,结合正在开展的献计献策活动,问一问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问暖,年关切近,对一些生活有困难、遭受灾害的群众,要及时访贫问苦。

本次走访活动要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分三个层面开展。一是县四大班子领导要分包一个镇,联系一个村,帮扶一个困难户,写一篇调研文章。二是各单位担任实职的科级干部要进一个村,走访不低于十户的家庭,帮扶一个困难户,写一篇调研文章。三是县直下基层工作队员及各镇(街道办)包村(居)干部要走访一批不低于50户的农户,提出一条发展计策,化解一个信访案件或帮扶一个困难户(有信访案件的化解一个信访案件,没有信访案件的帮扶一个困难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县群工办要设计一个干部下基层登记表,内容包括走访群众的姓名、家庭人口、家庭住址、土地承包、收入来源、联系电话、对党委政府的要求建议以及该户经济状况在村里属于哪一类等等。下基层干部要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表格。下基层干部必须坚决落实“四个一”要求,县群工办要定期进行抽查,确保“走百家、访千户”活动具体化,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要通过这些刚性措施、具体要求,推动大家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凝聚全党、全民智慧,使我们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民生,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

三、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群众工作

一要抓好群众工作站室建设。通过前段时间的努力,我县群众工作站室建设开端良好。各镇(街道办)、各企事业单位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县群工办要对照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先进群众工作站室标

准,促进群众工作站室规范化建设。二要维护社会稳定。信访稳定工作至关重要。今天各镇(街道办)的党委副书记都参加了会议,要全力抓好。要在适当时间对各镇(街道办)和重点县直部门分管信访工作的同志进行一次封闭性培训,学习有关信访工作知识,怎么处理信访案件,怎么处理群众矛盾,怎么接待群众来访,特别是在应急条件下怎么处臵突发事件,等等。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摆上重要位置。群众工作意义重大,首先要从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做起。会后,大家要立即向单位“一把手”汇报。今天安排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四个一”的要求,必须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对本单位的群众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尤其是对这次下基层活动要亲自组织、带头落实,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强化督导检查。一是把此次下基层走访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群工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按要求进行督导。二是县直各党委要督导检查本次县直相关单位活动开展情况。三是县纪委要把此项活动列入督察员职责范畴,定期进行督导。具体方式是,搞一次抽查,搞一次暗访,搞一次现场检查,搞一次问卷调查。

下载诗韵悠悠,心醉于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韵悠悠,心醉于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