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5篇

时间:2019-05-13 09: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

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

一、根据要求写诗句

1、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

2、形容遇到了困难,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喜出望外的诗句:

3、描写皓月、清泉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的诗句:

4、描写碧波、水鸟、山花的色彩绚丽、意境优美图画的诗句:

5、诗人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二、1、我国有迷人的风景:

雄伟的(),秀丽的()壮观的(),神奇的()

2、还有富饶的物产

河北的(),浙江的(),新疆的()内蒙古的(),山西的(),辽宁的()

三、补充谚语

1、上有

,下有。

2、峨眉

3、归来不看山,不看岳。

4、甲天下。

四、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名言

1、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

2、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人:

3、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儿吗?

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呀!

五、填诗句、写译文

1、两岸

,日边来。

译文:

2、水光

,雨亦奇。

译文:

3、比西子。

译文:

4、天门

,至此回。

译文:

第二篇: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17孔子拜师

第1-3时,共64课时。2009年11月23日——24日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3、学字。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1)读一读。(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剪 扎 编 织

民间工艺 绣(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雕 塑 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1)、学生说一说。(2)、教师建议。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18盘古开天地

第1-2时,共66课时。2009年11月25日——26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4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4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小朋友,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每天,我们踩着脚下的土地。我们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种种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你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远古的人们的眼中,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写字教学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 其余几字都 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新课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2、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

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注意多音字“倒”,自己查字典,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19赵州桥

第1-2时,共68课时。2009年11月27日

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

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20幅名杨中外的画

第1时,共69课时。2009年11月30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一、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

二、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

三、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4、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语文园地五

第1-3时,共72课时。2009年12月1日——3日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第五单元练习与讲评四课时

第1-4时,共76课时。2009年12月4日——8日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作文

青蛙的名片

我叫青蛙,别名田鸡。我挺爱美的,喜欢穿一件黄绿色带有黑斑的外衣,还围着乳白或微红的小肚兜。

我的体长约8厘米左右,头宽宽扁扁的,有点像三角形。头顶两侧那一对圆而突出的大眼睛可神奇啦,它对静止的山、树、房子等可以“视而不见”,但任何飞虫都别想逃过,只要它们进入我的视线,我就会伸出长而分叉的舌头,准确快捷地粘住小虫,卷入口中,饱享一顿美餐。科学家还根据这一特点制造出了多普勒雷达,只要一有飞机出现,这种雷达就能迅速发现,并探出飞机的速度、方向等数据,多厉害呀!

我眼睛前面的一对外鼻孔与口腔相通,鼻孔上有活瓣,能不断地开闭,帮助呼吸。眼后有一对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使我产生听觉。我没有颈,头部紧紧地连着躯干,不能转动,这对于游泳是很有利的。我们游泳是很潇洒的,人类不是有一种舒展的游泳姿势就叫“蛙泳”吗?幼年的我天天呆在水里,那像黑黑逗号似的小蝌蚪就是我。我是卵生的,卵孵化成蝌蚪,后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的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善于跳跃和游泳。成年的我用肺呼吸,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我用皮肤吸进的氧气占整体氧气的40%左右,你没想到吧?

我可是消灭害虫的能手,平时常常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一天要吃70只蚊虫左右,一年能吃15500多只,所以人们把我和我的伙伴们称作“田野卫士”。大家都愿意保护我们,与我们交朋友呢。

大熊猫名片

哈罗!我是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大家对我的模样一定不陌生。我身长约1.5米,肩宽60-70厘米,体重可达180千克。我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总是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毛皮大衣。当然,最逗的还是那圆圆的黑眼圈,还有那毛茸茸的黑耳朵。我走起来摇摇摆摆,却是爬树高手呢!

在动物学上,我属食肉目,但却最爱吃鲜嫩的竹叶和竹茎,还爱吃牛奶和鸡蛋。早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

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生活在中国南半部,所以我们有“活化石”之称。如今,只有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见到我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我们成了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我们常以“友谊使者”的身份到世界各地定居,不久,“团团”、“圆圆”又要去台湾了,这可是我们家族的荣誉呀!

动物名片——家兔

我的名字叫家兔,是常见的饲养小动物。

我的祖先是分布于欧洲、非洲等地的野生穴兔。

我们家兔的体毛通常为白色、褐色等。我们耳朵较长,能够灵活地向声音方向转动,听觉灵敏,而且由于布满了毛细血管,竖立时可以散热。我的眼睛很大,脚下的毛多而蓬松,适于跳跃,奔跑迅速,有如离弦之箭。我们仍保留着祖先白天埋伏洞中,夜间四处活动觅食的习性。我们很胆小而且善跑,当有狗、猫、蛇„„出现,我们撒腿就跑。

我们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喜欢吃野草、蔬菜、树叶和嫩枝。

偷袭高手—豹

大家好!我叫豹。我最喜欢穿着一身黄黑相间的毛皮大衣。我的眼睛可跟人类大不一样!我的眼睛是黑色的眼球,而外面却是红色的,但是看上去还挺神气的。

我的爱好广泛,你想不想知道呀!那么就听一听吧!

我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一种猛兽,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很广。我们的适应性很强,从海拔3000米的高山到零下30℃的雪地,从辽阔的草原到神秘的热带雨林,都能找到我们的踪迹。我们有矫健的流线身体,脊背柔软而富有弹性,还有发达的肌肉和矫健的四肢,许多跑得很快的中小型动物,如鹿、野猪、兔等,都是我的猎物。我还是爬树能手,经常隐伏在树上偷袭从树下走过的动物。

怎么样,大家认识我了吗?虽然我很凶猛,但我也很可爱,希望大家能喜欢上我哦!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5篇精读课文《要好好学习》、《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

《要好好学字》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描写,围绕“学字”这条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展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

《梅兰芳学艺》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孔繁森》一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这几篇课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的,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些杰出人物的言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认读只认不写的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扩词,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4、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教学重、难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能规范的书写生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要好好学字》——2课时 《朱德的扁担》——2课时《梅兰芳学艺》——2课时 《大禹治水》——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12.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道理。教具准备:教学投影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两遍。要求:

(1)画出生字词。

(2)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事?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

毛主席在()遇见()。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1)出示:延、革、席。教师讲述书写笔顺:延、革、席

(2)出示:宝、贵。

(3)引导学生自学:刘、泽、参、腰。自学后指名分析字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书上描红。

4、指名口头一字开花。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投影片,引导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说些什么?

指导: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

(3)“才”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说说。(只)。用在这里强调了什么?

(4)指名来图上指出谁是安定宝,谁是刘长贵。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4)比较句子:

A、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B、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①指名读句子。

②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

③“弯下腰”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这是谁对谁说的?

(4)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指导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参加”说一句话。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用“参加”说一句话。

二、总结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反思:

13朱德的扁担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出产、扁担。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简介朱德。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

生产草鞋打仗

(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①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课件。一起读读这个词。

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用来遮阳光和雨。②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课件。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③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

“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

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5.教师小结:战士们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发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天黑了才回来,晚上还要研究工作,实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坏了他,就劝他不要去挑粮,可他还是坚持跟战士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着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三)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四)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五)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六)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 敬爱朱德同志。

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收集有关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名言。

教学反思:

梅兰芳学艺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课件,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B 男女生分节朗读。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名的()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兰、芳、艺、紧、或、者、灵”(1)交流识记的方法,终于成为世界闻18)(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 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指导书写“注、视、灵”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 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 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1)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注、视、灵”

1、指名认读

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

4、给它们组词

5、师范写,生书空。

6、生描红,完成作业。教学反思:

15、大禹治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加深“感悟”。

四、教学准备:

课件、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 它表示什么?“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治()()久()()理()()伟()()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部分生字。(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教学反思:

16.孔 繁 森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歌声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教学重、难点: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孔繁森的优秀品质。教前准备:组织看电影《孔繁森》或了解孔繁森的事迹。教法学法:

小组探究学习,师生合作交流。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5 孔繁森

2、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

一读,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

二读,画出长句子,读通读顺。

三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

4、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三、教学部分生字词

1、出示: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

指名读词。

2、引导分析字形。

部,与“都”比较。

市,与“布”比较。

失,与“大”比较。

献,左右结构,左下不是“羊”,右边是“犬”。

书空“血”的笔顺。

3、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细读课文

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查字典理解“优秀”。

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

用投影出示以下字词,指名读。

优秀干部拉萨市失去抚养医生献血感动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援藏”是什么意思?

二、细读课文

1、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

(4)齐读第三句话。

比较句子:(用投影出示)

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这两句话都是说的什么?

“抚养”是什么意思?

轻声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一句好?为什么?

齐读这一句。

板书:接孤儿到身边

(5)指导朗读。

3、细读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由这一句可以看出什么?

(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

(4)分段释疑。(学生讨论)

第3段:

“夜里”、“悄悄”说明孔繁森不想让人知道献血,说明他的无私。

“年纪大”、“身体又不好”还坚持要求献血,更说明的他的无私精神。

“请求”和“再三恳求”写出孔繁森要求献血心情的迫切,强调这是一组近义词,“再三”突出了心情的迫切。

“勉强”说明医生是在孔繁森的再三恳求下才同意他献血的。(查字典,了解“强”的意思,说明这是多音字。

过渡:孔繁森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求献血,用自己鲜血

换来的营养费供给几个藏族孤儿上学读书,当藏族同胞知道这件事后,他们——(感动得留下了热泪)。这时,他们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和深情。

(5)范读歌词。

自由练读,知名读,齐读。

指名说说藏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

板书:献血供孤儿上学

(6)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

学过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

你还知道哪些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

3、复述课文。

出示提纲。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

4、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词卡片。

2、组词。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1)出示小黑板。

优秀抚养医生感动

指名读词语。

(2)学习生字字形。

优:左右结构,右边不能写成“龙”。

“养”和“医”要书空笔顺。

感:上面不能写成“成”。

2、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扩词。

感()()()医()()()

部()()()养()()()

3、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并组词。

匸()()心()()

()()()()

亻()()阝()()

()()()()

板书:

孔繁森

接孤儿到身边

(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献血供孤儿上学(悄悄、请求、再三恳求)

优秀的援藏干部

教学反思

练习6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1、审题

2、指导

(1)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提天气(2)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

(1)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2)动手画图标(3)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菜、算”(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3)指导书写(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标志,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2)动手画这些标志

(3)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4)扩展练习: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思,并画出来,介绍给同学们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2)教师范读(3)学生自读

(4)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二)古诗《长歌行(节选)》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2)说说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① 指名试读 ② 教师范读 ③ 解释意思 ④ 学生练读、背诵(2)学生读第二句 方法同上

(3)学生读第三句 方法同上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三句话(2)指明读(3)练习背诵

4、反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二、指导

1、读题目内容

2、丁大勇去看李小燕同学会说些什么?

3、王小娅有事不能去,请丁大勇带信,丁大勇该怎么样对李小燕说?

三、练习

1、小组演练

2、分组汇报,及时进行评议指导

单元小结: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 -

课题:16《金色的草地 》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重点: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 “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反馈:检查生字词:玩耍

谢寥沙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使劲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1)检查读音(2)检查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四、精读课文,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的关系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⑴ 学生质疑:

① 乡下是什么地方?

② 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③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④ 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⑤ 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⑦ 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⑧ 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视。(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五、指导识字、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六、作业

1.完成生字抄写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给家里人听。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下来。

4.请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地会变成金色的是因为上面长满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张开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二、精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1.引入学习第四自然段。师:从那时起--生:接读下面的句子

师: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除了因为它的花朵能张开、合拢,使草地变颜色外,还因为什么?

生:我们总是在这片草地上寻开心,这片草地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相关段落,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蒲公英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2.学习课文第二段。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谁愿意来读一读?(1)学生读

(2)理解“一本正经”

(3)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4)汇报表演。

师: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5)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师:从此--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6)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3.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你特别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大声地读出来。

2.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五、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一本正经

揪掉 草地

许许多多

金色

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六单元诗词谚语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语文四上第3单元反思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

    小学语文六上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基础卷[本站推荐]

    人教版11册语文第五单元基础卷姓名 一、 抄写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二、 看拼音写词语: chú fánɡ cì wei wǎn lián xiánɡ xì huǎnɡ rán d......

    人教六上语文单元复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第 一单 元 复习形近字 激(激动) 邀(邀请) 俏(俏丽)峭(陡峭) 悄(悄悄) 津(津津乐道)律(纪律)供(供应)烘(烘烤)暴(暴露)瀑(瀑布)龙(巨龙)庞(庞大)港(香港)巷(巷子)侠(侠客) 峡(峡谷)......

    六语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我的小伙伴我有一个特别好的同学,也是我的好伙伴,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的学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我们就同班,直到四年级才分开,这更让我留恋我们......

    五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

    六上第五单元教案(共五则)

    第 十一 册 第 五 单元 教案设计者: 黄雪云 授课者: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班级: 17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

    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复习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复习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 第二十六课 炫耀 称职 妥当 呈报 滑稽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第二十七......

    语文二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测试卷看拼音写词语。xiān huā bìng qiě nán hái guó wáng( ) ( ) ( ) ( )rèn hé yāo qiú zhuō ná gǎn dng( ) ( ) ( ) ( )tiāo xuǎn f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