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9:2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

第一篇: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

中庸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摘 要 中庸思想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近些年来“国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和极大兴趣。本文就中庸思想的源流和逻辑结构、中庸思想被曲解的原因,中庸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中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试图以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来寻找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为创建未来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关键词 中庸思想;传统文化;逻辑结构;民族心理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学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形成到现在,一直为民族精神的构建、民族智慧的繁衍、民族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中庸思想也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到世界范围,为全世界追求智慧和进步的民族输送着营养,可以说中庸思想的内核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我们却惊奇地看到,中庸思想却在其诞生的地方日益式微,在很大程度上被误解、歪曲乃至于攥改,以致于人们提到中庸就联想到调合、折衷和不偏不倚。换句话说,学术上的显学却在现实中逐渐成为险学,成为人人敬而远之的陈年旧帐。

一、中庸思想的源流和逻辑结构

(一)中庸思想的源流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109处,而提到“中庸”一词却只有此一处,所以学者一般认为,“中庸之为德”并非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他们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仁”,“仁”与“中庸”的关系在《论语》中并不明晰,直到战国时期,从孔子的学说中分裂出荀子学派和思孟学派,孔子的“中庸”思想由思孟学派的重要著作《中庸》体系化并发扬光大,“中庸”方成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和《大学》一样,《中庸》也是后人从《礼记》中分裂出的一章,它出自《礼记第九中庸》篇,到宋代,理学大兴,程颢、程颐重新注释《中庸》,到了朱熹,将《中庸》列为经部,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并且逐渐以儒学十三经为主要内容,融诸子百家,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从此以后,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完成了其最后一次整合,更加呈现出其系统性和完备性,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以程朱所著的儒家典籍为内容,运用“八股文”的形式选拔政府官员。文化现象开始被政治化了。从“中庸”字义上来讲,“中”字在先秦古籍中常见字义有三个: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中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标准;三是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程颐的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的诠释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至也。” 马道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中庸解释为“中,是做事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之狠,坚定不移。中是智者,庸是强者。”而在《中庸》中,却有着这样的解释:“喜怒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又注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唳,故谓之和。人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首先不是简单的”折中“和”无作为“的意思,它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学,伦理学涵义,还有其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

(二)中庸思想的逻辑结构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四个方面。“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其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其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其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其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正如上面所说,“尚中”的思想古已有之,而“时中”“中正”和“中和”则是孔子对“尚中”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庸思想所在,更是后世研究中庸思想的圭臬和中庸思想被误解、歪曲、简单化的症结所在。“尚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儒家文化,特别是中庸思想的重要标识,比如我们的文化被称为中华文化,我们国家被称为中国等等。为什么说“尚中”是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呢?因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择朋友的标准之一,是其自我修养的准则。比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与?”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这一点就说的很清楚了,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由此可见,孔子的“中”的标准就是“无过无不及”孔子还强调,得不到合乎中道的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这仍是一个中的问题。至此,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之中,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惟独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呢,应该和这种“尚中”的思想有关吧。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过几千年没有像其它文明古国一样消亡或分裂,应该也和这种尚中的思想有关吧。为什么“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呢?在孔子对《周易》做的《易传》中,对“时中”的概念阐释得比较明晰,《艮》之《彖传》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强调或止或行,或动或静,都要因其时,“时止时行”就是“与时谐行”,也可以理解为与时俱进。“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有经有权,故能变通。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能趣时变通,即是“识时务”也。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也正是中庸思想的生命力之所在,任何一种东西,都不会因为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消亡的。相反,那些被认为是最完善的事物,却会因为其拒绝变化和改进而最终走向消亡的,巴比伦文明正是如此。为什么“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原则呢?前面强调的“尚中”和“时中”,一个重在状态,一个重在过程,但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孔子就特别强调“礼“,所以“礼”就成了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朱熹《集注》引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也就是“无可无不可”,正如孔子所说:“礼乎礼,所以制中也。”(《论语.仲尼燕居》)在此,我们暂且不必去深究“礼”的内容,我们只需看清“礼”的必要性。我以为,“礼”的实质在于构建一个社会的道德平台,进而用以维系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平台的效力应当弱于法律,但其出发点却高于法律,是一种统摄人的灵魂和集体意识的工具。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以《论语》中反映“中庸”与“礼”的材料比比皆是,比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秦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当然,封建社会的一系列的礼教,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在有宋以后,正是因为墨守了“礼”的成见,才导致了国势的式微,这是“中正”而不能“时中”了。什么是“中和”呢?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无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纵观这个“理想国”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和”字,所以孔子把“和”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庸》开篇就提出了“中和”说。据《左传》中记载,著名政治家子产临终时告诉他的接班人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子评价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所以,在这里,中庸就不仅仅是“尚中”、“时中”和“中正”了,而是一套灵活自如的辩证法了。从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来看,正是因为“和”的思想,我们才取得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和”的思想,中国才能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倡国,受到世界的尊重,许多人一直批评中庸是调和主义,妥协主义,至此,应该可以说明白,是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中庸的全部内涵,换句说,我们只看到了“中”一面,而忽视了“庸”(即用)的一面。

二、中庸思想被曲解的原因中庸思想是一个庞杂丰富的体系,它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人的心理特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为什么中庸思想在它的发展中却被一代一代的误解扭曲、淡忘甚至于摒弃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人的心理特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家都喜欢于“叶公好龙”的事,每每有很多东西让大家羡慕不已,梦寐以求之。可是一旦得到以后,却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就置之不理了,比如对于鲁迅精神,可以说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像鲁迅一样的民族精神和批判意识,所以每个时代都在倡导鲁迅精神,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哪一个历史时期又能够容许鲁迅式的人物随意说话呢?在中华文化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心理特质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中庸思想的式微,是否也和这样心理特殊性质有关呢?中庸思想被曲解,可以肯定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中国人的语言方式。汉语是人类语言中表意最为丰富的语言之一,经过几千年不间断的发展,已经形成浩如烟海的语意集合,这一方面为人们的思想表达和信息传递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一方面也为信息传递的误码埋下了隐患。一个意思,可以若干种表达方式,意思可能只会有细微的差别,即使同样字面也会因为断句和语音的轻重、语气的高低、神志的差异、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意结果。比如,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极力从孔子的思想中为其维新变法寻找依据,所以,他对《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作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从而为自己变法找到了理论依据。这样的例子在对典籍的诠注和训诂中比比皆是。一句话,中国汉语的发散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语意外延的扩大和语意表达的不准确。所以,中庸思想的发展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它自从《礼记》中的一个章节发展到成为“四书”以及后来“十三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注者蜂起,争论不断,莫衷一是,最后几乎所有的观点都不能称之为中庸本义了。

(二)基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我们知道,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或者有没有中国哲学的争论在学界依然没有定论,我以为问题争论的焦点就是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假如按照“哲学”一词在西方的定义来看,中国可能真的没有哲学,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西方那种形而上的纯之又纯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一般认为文史哲是不分家的,所以所谓的哲学著作也是社会学著作、政治学著作。所谓的哲学思想也是伦理观念,也是政治观念。这也为中庸思想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换句话,研究者不能很好地理清中庸思想的哲学定位,使之处于“蝙蝠状态”。按受者对中庸思想敬而远之,望而生畏,逐渐也就淡而化之了,这是中庸思想、传统文化在很多地方面临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研究者、学术界有识之士大力倡导,一方面是社会受众的大而化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传统文化在很多时候“叫好不叫座”。另外,就中国的文化特质来说。其思维的发散性不严密性导致了中国哲学和中庸思想发展的非线性。我们知道,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有一套完整的承递系统,比如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从英国经验论到法国唯物论再到德国古典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到海德格尔,等等,都表现了很完整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而在中国,精典的著作一般都是微言大义的语录体,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故而为后世留下诸多迷团和悬案。比如孔子,连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也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忽焉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所以在孔子身后,儒家学说一分为八,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如是我闻”了。正如庄子所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还有,中国人是不太重视逻辑思维的,其特点是重感性而轻理性,重宏观而轻微观,重暗示象征而轻科学论证。正如冯友兰先生指出:“„„有些中国哲学家的著述中,内容不相联系,但没有说明„„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明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少暗示的成分,正如讲话,越是采取散文形式,就越不象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就《中庸》的文本而言,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运用大量比喻和事例,但是格言体的风格,也让人找不到中庸的不二法门。比如,什么是“中”,什么是“庸”,为什么要“中”,为什么要“庸”,夫子从来没有论证过,颇有点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意思。

(三)基于政治意识对儒家思想和中庸思想的戕害这一点比较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学术思想或学术流派来说,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是使自己的主张能够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于实践,特别是得到上层建筑的践行,当年孔子、孟子等人奔走于列国,正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他们会不失时机、不辞辛劳,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寻找施展自己的平台,那么为什么说中庸被政治意识戕害了呢?我以为原因有三:

其一,任何学术思想一旦变为政治纲领或政治语言,便也同时由形而上走到了形而下。学术思想被贴上政治标签,便没有了自身的面目,转而成为某个政治群体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成了政治家的拐棍,可能为登山者提供了便利,但最终还是消磨和扭曲了自己。众所周知,儒学经历了董仲舒的改造,融入阴阳家的思想,完成了其“天人感应”的系统,最终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纳,程朱鼎定了理学在中国的地位,形成了融释道为一体的大儒家文化,但同时也彻底剪断了儒学文化与孔孟文本之间的脐带,从此以后的经典,几乎成了对官方思想的演绎; 其二,学术思想的政治化导致了学人意识的僵化和大众理解的教条化。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一旦被认为天经地义的真理,就很少再有人去质疑和进一步研究它了。我以为这是儒学和中庸思想在中国式微关键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儒学精神所教给人们的“顺从意识”,恰恰把自己作茧自缚了,而我们却在大声疾呼儒学精神的复兴。其实,我所呼吁的并非是支离破碎、僵化的儒学精神,而是一个活的、完整准确的儒学精神。中庸思想在一元化社会必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只要我们拥有的是“本中庸”和“真中庸”。其三,政治的一元化导致了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滞缓,从而使主流思想失去了参照系。这个原因不难理解,绝对的光明和绝对的黑暗同样可怕,一元化的声音久而久之也会令人生厌,以至于在后来的社会变革中被全盘否定。“倒洗澡水的时候,连小孩也倒掉了。”

三、中庸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未来中国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而不被重视的问题。因为很多对于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理解常是“吃人的礼教”或者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众多的研究家们也更多的愿意从“仁”的角度去研究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我以为,这恰恰是本末倒置,抛开了中庸去强调其它,再美好的蓝图却无疑是空中楼阁,沙上建塔。

中庸思想不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是一个比较不善于理性思维的民族,所以它的实践中应用的东西在理论上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庸思想正是如此,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价值观都来源于中庸思想,中庸在诸多价值观中又居于主导地位。兹举三例以证之:

其一,“和”的思想前文已经说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中庸》开篇就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齐焉”,这也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国。所以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主张和平、和善、和解的民族,比如《孙子兵法》,本来是一本探讨如何打仗的书,本来是与“和平”悖道而驰的,但是孙子一篇就讲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又讲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百破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谋攻篇》)一个核心的意思: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打仗而解决问题,正是一个和字,也正是这一价值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巨大凝聚力,也有了新中国在国际上形成高度共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二,“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其实在这一点上,儒家和道家是相通的,很多人片面地认为道家是“无为”,而儒家是“无不为”。或者称之为“出世”和“入世”,如果从中庸的观点来看,就没有这么明显的界限,就儒家而言,仍然是强调无为的,比如“君子敏于言而讷于行”(《论语.里仁》),“索隐行径,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中庸.第十一章》)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不去作为恰恰是为了有更大的作为,而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又如道家的无为,国学大师梁启超是这样评价的:“常人多说老子是厌世哲学,我读了一部《老子》,就没有看见一句厌世的话。他若是厌世,也不必著这五千字言了。老子是一位最热心肠的人,说他厌世的,只看见‘无为’两个字,把底下‘无不为’三个字读漏了。”中国人正是找到了“为”和“不为”之间的“中”,才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技术和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其三,“尚中”的思想中国人的“尚中”情节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正如前文讲过,连国名也叫“中国”,“尚中”的情节就可想而知了。这些不仅表现在核心层和制度层,比如诸多的典籍和规章制度。无为以“中”为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比如孔子说:“龙,德而正中者也。(《易传 文言》),将最高的道德标准归纳为正中。而且还表现在器物层。比如建筑、音乐、美术、艺术等,无不体现”尚中“的因素。换句话说,”中庸“的”中“既是传统文化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境界。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面有我们永远汲取不完的智慧。

第二,中庸思想在融合和协调各派思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庸思想的包容性,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其一,中庸精神促使了儒家思想本身的完善虽然前文讲过,因为中国语言的发散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对经典解释的多样性,但这恰恰在客观上也是一个对经典的完善过程,每个学者,或者大儒们,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理解的理解对经典做出评价和诠释,从而在客观上使儒学能够适应一时一地的环境,并且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但是,所谓革新和守旧总是一对矛盾的两面,儒学的每一步发明,都要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强大阻力。而中庸每每在这时也起到了协调的作用,因为大家的许多分歧都会在中庸或者说“时中”的框架下达成共识。久而久之,中庸的思想也成了所有的思想流派的共识。记得在安徽的徽州有一条有名的“六尺街”,相传两家人为三尺宅基地挣得不可开交,于是有一家写信向在京做大官的族人求援,不料却收到了一纸书信,上面题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两家人都觉得不应该,都让出了三尺,就有了这条“六尺街”。这就是中庸的力量,也是包容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二,中庸思想对儒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谓的大儒学文化,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大中华文化,是指融儒释道为一体,以儒家为主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大约在北宋理学的出现以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此以前,中华文化还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形态,各种思想还是各自为政。要么各自相安无事,要么在政治舞台上交替上场,比如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认为是佛教大兴其道的时期,唐代又以道教为国教。同样,在历史上也出现了范缜拆庙、韩愈上书谏迎佛骨的事件。但是,自从禅宗在佛教的地位确立,理学大兴其道以来,各种思想也就越来越显得中庸了,相互包容,相互印证。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北宋的苏轼入则为儒,出则为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所以,在很多宫观庵堂里,既供着菩萨,也供着龙王,人们婚丧嫁娶的各种仪式,也都是和尚道士一齐登场。中国的建筑、音乐、文学、艺术,同样也无法再细分是什么派别了。我以为,这种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儒家思想有多么高深或者政府意识形态的大力提倡所致,最主要的是儒家的中庸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庸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内敛而包容的性格。

第三,中庸思想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最高标准和最低起点。虽然很多人在表面上排斥和否认中庸思想,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恰恰在践行着中庸之道。我们所讲的很多理念,其根源都来自于中庸思想。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讲过:“极高明而道中庸”。唐代的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书法的间架分布时也说:“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得平整,务追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通汇之际,人书俱老。”这也是辨证法,也是中庸,换句话说,初学的分布是易得的,我们要了解中庸的字面以及按照这个字面来行事也是容易的,但是做到复归平正,领会中庸精神的三昧,那将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正是中庸的智慧之所在,是中庸精神既是起点又是终点的奥秘之所在。第四,中庸精神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如果我们现在还不重视和发掘中庸思想的内涵,那么我们必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方向,错过很多时机。这是因为:

(一)中庸思想对中国的民族自强和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局势下,要谋求长久而稳定的局面,和平是最根本的要素,中庸所包含的“和”的思想在这些方面都有所体现。第一,各民族之间的和睦是发展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地的冲突与战争,大多因为民族矛盾而起,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和谐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繁荣。从历史上来看,不同的民族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从现行的民族政策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也体现了一个“和”字。第二,各地区之间的平稳和谐发展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因为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造成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均衡,如果按照西方学者的某些理论,中国的社会早就爆发了革命,但是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中国人的人心思“和”。

(二)中庸思想是中国政府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的精神底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政府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就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理性均衡的立场上,而这些立场的获得,正是依赖于中庸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否则,政府要么会犯左倾冒进的错误,要么会犯右倾妥协和机会主义的错误。比如在处理中日问题上,常常一点小小的摩擦都会引起很大的民族情绪,使政府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此时,民众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方式,但是政府却不能,政府必须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考虑到长远的利害关系等等。又比如台湾问题,层层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国际因素的干扰,又有两岸利益的交错,还有岛内矛盾的消长。所以,面临这些复杂的问题,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政府唯一能够践行的标准和精神底线,就是中庸思想中的“四中”的智慧。这个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在此不必赘述。

(三)中庸思想是不断完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树立民族风格的契合点中庸思想是一种最理想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的境界。但是这种最佳的状态也是最难达到的,现实中我们往往并不是“极高明”的,所以“道中庸”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已。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国人最容易滑落的中庸的两极,要么是极端的民族自负,要么是极端的民族自卑。比如,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叩击中国的大门的时候,我们的皇帝老子还以“天朝上邦”自居,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在洪秀全给英国来使的诏书中赫然写道:“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归顺我朝„„”当被洋枪洋炮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却变成了奴颜卑膝的假洋鬼子,仿佛外国月亮都要比中国圆。所以,当现在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候,就必须明白中华民族缺少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是什么,民族风格是什么。因此,一旦我们找到中庸的钥匙,我们就可以解读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

(四)中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过得到肯定。”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只有中庸思想的精神有这样包容精神。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利益公平和分配合理?只有用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根据“尚中”、“时中”、“中正”、“中和”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总而言之,对中庸思想和中庸精神的发微和探究,正是为了使我们更多地向前看,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民族的长治久安的角度着眼,寻找许多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当一切的涡流都复归平静的时候,也是中庸思想在民族复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断地总结和汲取中庸思想的智慧,转而为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将成为一个十分有开拓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2] 杨庆中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J],人大复印资料,2004(10)[3] 杜保瑞 《中庸》哲学体系研究[J],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2(2)[4] 徐克谦 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J],人大复印资料,2004(8)[5] 杨祖汉 中庸义理疏解[M],台北《鹅糊丛书》之六,1983年版 [6] 高柏园 中庸行上思想[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版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学院:

这个学期选修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上就要结课了,在此谈谈对这堂课的大体感悟。课程结束了,却忘不了老师给我们讲的每一堂丰富多彩的课程,每一个有趣的典故,每一次笑的前仰后合后的深刻思考。每一堂课轻松愉快,笑声不断,让我们这些理科生大开眼界,在愉悦的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即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引发一些思考。非常感谢魏老师能够带给我们如此美好的文化享受。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学习关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为这堂课真的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道家文化特别感兴趣,尤其感觉他们的思想很深刻很有道理。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有些学者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消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我非常喜欢他们顺其自然的态度,我觉得有时候在生活中真的需要顺其自然,慢慢进步。现在处在物欲横流什么都讲求速度的社会,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去认真感受生活,体会人生。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关于道家思想的知识,讲讲他们的代表经典之作。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道德经》。记得《道德经》的开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结合一下该书的成因,我们就能知道,老子心底还是希望给碌碌无为或者忙碌妄为的人一点指点,希望在忙碌的同时多一些思考。这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同样适用,我们整天忙于做实验、写论文,几乎没有时间真正的思考,我们像上了发条的钟一直不停的忙碌,也许有时候我们真该停下来歇一歇想一想。现在学生每天都忙于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文这一块很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这堂课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对于这门课程中的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老师讲的也是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学生们听的很认真也很享受。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

得,我们上课的时间太少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可以减少这方面的知识,抽出更多时间讲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人文思想的知识,也可多讲一些汉字文化,讲一讲诗词,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对于老师的讲课方式方法,做学生的很喜欢现在的讲课模式。现在的课堂气氛已经很好了,老师讲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听的也是认真投入,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此,非常感谢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程。

总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激起了我对道家文化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己也会不断的去学习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量;另一方面,近代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在阔步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会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文明的优势,源于传统文化的优势。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后来的学者对当时的文化格局有“十家”之说,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兵家十种学术流派。在这“十一家”之中,可以称为哲学的有“儒、释、道”三家,所以它们历来也被称为“三教”,因为其他学说都不侧重于世界观,只是侧重于方法论,相对于儒、释、道,它们对中国习俗的影响相对还很有限,而释家文化2、道家思想3、儒家思想这三家对中国影响致深致远。

儒家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思想,它是一种现实主义思想,无论是孔子、孟子、朱子还是现代儒,都呈现出一些区别,就证明了儒家思想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在与时俱进,儒家思想无论怎么发展,有一点始终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儒家的目光,总是立足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前提,首先去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关注人对社会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个人价值和美德的衡量标准。因为儒家具有了这种视角,所以儒家教育人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君子固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人们去做一个集“仁、信、智、直”于一身,清能有容,直不过矫的“中庸”君子。一。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从某种角度说,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是中国主流的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作为的官方思想,至今依然是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儒家思想高于百家之上的地位,我相信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这是儒家思想的进步性决定了的。正如前面所述,它的进步性就因为把人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扼守的角色和义务,这种现实主义使得它既容易被人理解,也为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提供了根本基础。

今天儒家所拥有的地位,是由于儒家在产生以后,在从古到今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一、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内圣外王”思想 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

3、“天人合一”思想

家强调人本思想,但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提倡“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孔子所讲的天命,不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究天人之际”问题时,把“天”与“人”纳入一个能自觉维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传统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有机的自然观,也是儒家文化特质之一。从以上的内容来看,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的自然观、完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历代统治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当现实的苦困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易传》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去效仿天地运行的刚健风格,去直面现实,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会,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要求人们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奋发进取,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主体的实践,完善自我,改进社会

二、规范整合与结构整合

规范的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和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的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忠君”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爱民”是为了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二者都是为了巩固君主制,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还有人圣思想,即只要人人潜心修养,都可以成圣等等。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贡献中国 儒家的思想,它培养的不仅仅是中国士大夫独特的文采风流,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中国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还有众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事迹、精神、著作固化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或潜意识中,感染了我们一代有一代,不仅仅形成了我们中国今天特有的风俗伦理,也培养了我们勤劳、善良、包容、含蓄、坚韧、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把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看,儒家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国家利益联系起来,促使个人顺应和投入于国家公共利益,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促使人去进行自我约束和反思,有利于促使着人们不断提高人格修养。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拓创新。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么伦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风采呢?如果我们自己连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抛弃了,何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调客观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失望乃至鄙视甚至彻底摈弃的悲观态度。西方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来就具有的宝贵之处。

文化与文明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前者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自然意识,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后者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进行反省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着其自身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但也有着进一步按照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并引入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

——

走 进 智 者 的 心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姓名:赵欢欢 学号:20121003303 班级:化工12-1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_____走进智者的心灵

(一)走进孔子

这学期我很荣幸地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同老师一起重温我们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感受到了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伟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被沉淀了许多。走进智者的心灵,让我见识了至今被视为千古绝唱的诗词、琴棋书画以及伟人的情怀,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我领略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让我不禁肃然起敬。早在几千年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思想来教化自己,教化世人,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如今还在教化着世人。首先,我想从“仁”谈起。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它是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并强调“德治”,德治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并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他的这种思想至今仍然洗礼着世人的心灵,爱作为“仁”的实质,是我们当代人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之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连最起码的善良与爱的都没有,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的,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充满血腥的世界里。八点几级大地震将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豪情壮语也只是说而已;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将会处于自相残杀的利益纠纷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不管现在有多少老人跌倒也不会有人去扶,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于无谓的伤痛之中。我们的生活将会处于无边的阴霾之中,天空不会如此的蔚蓝,鸟儿会绝种,也不会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总之,一切的切都将丧失最美好的一面。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义”在当今社会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人做事情十分崇尚讲义气者,是我们这个社会发扬人道主义必不可缺乏的气概,大义凛然在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一丝正气。同时他的“礼”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并非仅仅指的就是人情世故中的礼尚往来,现在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明’“礼”诚信也纳入到了我们的方针政策之中,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他的“智”更是造诣极高,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令我觉得很遗憾的就是,如今我们对“智”的理解太肤浅了,我们仅仅把智理解为智商,而忽略了它最本质的含义。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孔子思想中“信”的看法,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被人信任是一种十分幸福的事情,那是做事情基本原则,曾经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了,我想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了,相互的猜忌会让人们不愉快。“商道酬信”已经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真理,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是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

走进庄子

在很久以前我读了庄子并且也读了于丹老师的对庄子的解读,我对庄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就是如何用平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来看待周遭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最根本的属性,要顺其自然,做事情不能本末倒置,超越名利,不为外界的表象所迷惑,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金钱、名利、地位哪一个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可是,往往很多时候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在长期的追逐中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堕落下去,所以,正如庄子的想法不妨抛开一切杂念,用一颗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一切。然后迎难而上,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世界。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中却蕴含有大智慧。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他的《逍遥游》了。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片海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智者的高尚灵魂,带给了我精神上的财富,我真心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博览群书,体验更多的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

下载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庸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论文(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的主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有了一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佛教在中国 摘要:大乘佛教也是智慧和慈悲这两个根本的精神。这两个根本的精神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佛教是上求菩提,即上求觉悟,下化众生。觉悟人生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本站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

    学习传统文化《中庸》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中庸》心得体会 海伦市长发中心小学 李秋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论文

    朱胜杰 113011B 12013011052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从远古时期走到今天,已足足有五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性、历史性,时......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先秦诸子文化价值理念的当代选择——道家与儒家的比较 内容摘要: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通过对比道家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及主要思想内容,阐述了先秦诸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虽说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但到了现代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拿节日来说,现在满大街充斥着各种西方节日,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关于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