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革命先烈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涌现才换来了你我今天这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怀着崇仰的心情跨进了纪念馆的大门,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威武的雄姿展现着革命烈士的英勇与无畏。走进纪念堂,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但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接着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
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江西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展馆内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体现了他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深明大义的豪迈气概。回首历史,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从“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我们死而无憾”的周文雍、陈铁军,到视死如归的江姐,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纪念堂的展厅中,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革命文物外,还有很多的雕塑、实景模型和油画,这些艺术品创作精湛,集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再现了革命先烈经历的艰苦年代和英勇光辉的斗争历程,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震撼人心。其中,有一幅大型油画最令我难忘,名字叫“革命烈士无上光荣”,描绘的是红军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向战斗牺牲的烈士告别的感人场面。画中,一片青松翠柏之下,一位红军烈士躺在担架上,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一个老妈妈含着热泪端详着烈士的遗容,周围站立着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手握红缨枪的少共儿童团员,大家神情凝重,无比沉痛。整幅画作场面十分悲壮,描绘得鲜活动人,让人观之有置身其境之感,体会到一股革命先烈的松涛浩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不禁在画作面前久久驻足,内心深受感染。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人人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学号:201169002014 姓名:周丽婷
班级:11英语(国际新闻)
选定了一个周末,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到达目的地后,和以前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一样,觉得眼前的历史建筑有种神圣的感觉,心情也万分的沉重,仿佛自己穿越到了过去,仿佛自己经历了革命战争的年代,仿佛听到了枪战声、炮声、轰鸣声和冲锋号角声。
革命牺牲的烈士数量之多,境况之惨烈深深地震撼了我。而中国革命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之下仍然取得了胜利,实属来之不易。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在苦难中求胜的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正如《孟子》所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刚步入纪念堂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雕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斗志。站在雕塑前仰视着塑像,眼睛猛地一酸,心中对眼前的战士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那份心情无法言喻,五味杂陈。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它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无声的透露着一种壮烈,对比一下玩乐颓废的我们,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个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不屈的意志换取而来的,我们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拥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爱国先烈们的牺牲我们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只能缅怀,将他们永远记在心中。方志敏、李美群、古柏、钟仁桂、彭澎、王仲才、黄公略、赵博生、胡海、赖经邦等一个个响亮而令人钦佩的名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称颂,他们的坚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永垂不朽。
方志敏曾经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狱中的他如此不屈,大概是这莫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吧。他也表示:“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这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真实的写照,是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坚持,这份赤诚之心,让我们感动,同时他的这种事业心和信念是值得作为正在为入党而努力的我学习借鉴的。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二楼,展示了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的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站在那边上,如身临其境般,体会他“手执着笔,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却要防备敌人进房来”的狱中写作的困难,但方志敏却执意要在敌人眼皮底下,为党留下“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这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伟大的中国人,值得我们所有人缅怀。
还有黄公略,以前在读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时候,那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临终他留给战友们的遗言是:“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毛泽东亲自主持黄公略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他始终把中国革命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也让我们时刻铭记,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只要我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和曙光中将到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虎脑战役,不仅仅因为它发生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广昌县,更因为红军在高虎脑地域激战的胜利,尽管没有也不可能换回第五次反“围剿”全局性的失败,但它却是其中关键的一仗。它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阻止了敌人进攻瑞金的进程,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它是长征的开始的序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昌是苏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有“中央苏区北大门”之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陈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多次转战广昌。
在保卫北大门的时候,敌军出动三、四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向甘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紧接着大批敌军气势汹汹地蜂拥向红三军团五师等红军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战况惨烈。血战高虎脑的时候,红军虽重创敌89师,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红军也伤亡1600余人,团以下干部400多名。在驿前狙击战中,以敌军遭受重创,红军失守告终。红三军团和红15师伤亡干部452人,战士1900余人,损失接近广昌战役的一半。
小时候就老听爷爷讲高虎脑战役何等何等的惨烈,红军们是如何如何的顽强,那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小故事听罢了。而这一次在纪念堂中看到高虎脑战役的详细介绍,让我不得不想起爷爷当时讲述这一段令人敬佩的历史时的激昂,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穷人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革命先辈所铸就的革命丰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史料,继承、传承好革命前辈创立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们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他们的生命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的精神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也将长久的影响激励更多的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正在信心百倍的迈向小康社会。再也不会如昔日一样,常遭敌机轰炸而担惊受怕,或常受海浪冲击蒙受灾难。真是今非昔比。现在,人们完全可以无愧地告慰革命烈士,告慰当年参战的指战员:你们的汗,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事业,后人正在继承,正在发扬光大,你们的贡献,你们的功绩,人们铭刻在心,人们将永远怀念你们,纪念你们!革命先辈的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英名和日月同辉、与江海共存。英雄们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从革命烈士纪念堂出来后,再次看到广场中心的雕塑,发现那名红军战士的眼神注视着前方,仿佛有着必胜的信心,我也释然了。为中国革命流过血的先烈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不可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我们应该铭记,曾经有这么一批人,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了自己。他们值得我们缅怀,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此时,我在纪念馆中所浮现出来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我看着外面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整洁的城市高楼耸立,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
通过这次对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过好大学的美一天,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第三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心得
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心得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4月19日,我们来到了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希望在于奋斗,未来在于行动。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祖国的昌盛系于我 们一身。我为历史博物馆所记载的深重历史而震撼和感动,而我更爱它美好的未来,因为那将是我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在未来不同的岗位上都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在未来的史册中汇成辉煌的篇章。
第四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革命先烈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涌现才换来了你我今天这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我怀着崇仰的心情和党课小组成员们跨进了纪念堂的大门,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威武的雄姿展现着革命烈士的英勇与无畏。走进纪念堂,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接着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
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江西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展馆内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体现了他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深明大义的豪迈气概。回首历史,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从“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我们死而无憾”的周文雍、陈铁军,到视死如归的江姐,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纪念堂的展厅中,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革命文物外,还有很多的雕塑、实景模型和油画,这些艺术品创作精湛,集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再现了革命先烈经历的艰苦年代和英勇光辉的斗争历程,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震撼人心。其中,有一幅大型油画最令我难忘,名字叫“革命烈士无上光荣”,描绘的是红军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向战斗牺牲的烈士告别的感人场面。画中,一片青松翠柏之下,一位红军烈士躺在担架上,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一个老妈妈含着热泪端详着烈士的遗容,周围站立着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手握红缨枪的少共儿童团员,大家神情凝重,无比沉痛。整幅画作场面十分悲壮,描绘得鲜活动人,让人观之有置身其境之感,体会到一股革命先烈的松涛浩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不禁在画作面前久久驻足,内心深受感染。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人人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七组13英教2班曾昭立
第五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上午,天气晴朗。我们早早地起来准备,然后搭公交去市区。一路上的拥挤和颠簸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这次参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被里面的陈列的人和事震撼了,但更多的是敬仰和感动,同时也学习到很多知识,熏陶了一下红色革命文化,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纪念堂。
刚来南昌读书的时候,我特别想去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之类的,体验原汁原味的赣城红色文化。所以在去参观之前,我特意先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百度上我读到了以下信息: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建于1952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堂内设有前厅、序厅和6个展厅,展线约700米。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前厅中的大型浮雕采用火焰燃烧造型,寓意着革命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写意手法表现江西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正中央以“250000”数字造型突出江西省牺牲烈士人数。展厅新增了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电视、触摸屏等高科技声光电展示手段。这样一来,更加激起了我的参观兴趣。
走到纪念堂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战士持枪雕塑,崇拜之感油然而升。不同的展厅展示了江西人民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充满了血泪史。走进前厅,我看到大型浮雕,约有几十米长,六七米高。据说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浮雕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接着我们走进序厅,那墙上的浮雕依旧栩栩如生,仔细一瞧,我看到了一排苍劲有力的字体“以前做牛马,现在要做人。”前台的大理石碑上刻着江西的革命历史,使我们铭记那些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战士们。左边红色的入党誓词,看着就特别有气势。展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油画“革命烈士无上光荣”,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位身披党旗的战士躺在草地上,而其他战士们都面色沉重地为他哀悼,看着真令人揪心,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们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序厅里存放有三十七本英烈名册的长廊,二十五万烈士的名单就在里面,上面详细记录了烈士的名字、籍贯和家庭住址。这三十七本英烈名单中国只有两套,另外一套保存在军事博物院。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是中国第一家拥有全部英烈名单的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展厅主要围绕四个主题: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展现红土地英烈事迹,我们一个接一个的参观。在一楼的土地革命展厅,看到一个叫邱金辉(1904-1928)的战士,江西横峰人。1928年六月底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英勇不屈,7月11日敌人将其绑在木十字架上,左右肩胛各点上蜡烛,头上插着点着的香,用火烧其窝心,临难前高呼:“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最后被敌人剖腹挖心,壮烈牺牲。读完这段事迹后,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在感叹邱金辉同志的坚强意志之余,也为中国共产党感到自豪和欣慰,有这样一位英勇的战士。虽然他没有被写入我的历史书册,但他的精神却感染了我们。走过漫漫长廊,我们来到方志敏同志的正厅,一整个厅都是关于他的事迹,足以证明他在江西革命的历史中的重要性。小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介绍他的课文,我现在还清楚的记着,他特别简朴,每次去见重要人物时,才舍得穿那双袜子。方志敏同志被捕后,在狱中艰苦斗争,坚贞不屈。利用狱中简陋的条件,写下了近14万字的文稿,几乎没有停笔,并且通过各种关系,将这些文稿送出监狱,转交给党组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精神。充分表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红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无限敬意和真诚,充分表达了他对必胜的坚定信心和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对派的无比憎恨,大义凛然,荡气回肠。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革命情操。参观完一楼所有展厅后,踏着缓慢的步伐,我们来到二楼。二楼的主题鲜明,主要讲述中国的长征事迹。中国的红军长征是当时革命形势的正确选择,为以后的革命斗争保留了实力。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看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战士。郑士志(1915-1935),江西泰和人,1935年1月,红军渡金沙江时,在狙击逃敌是腹部中弹,肠子涌出,他把肠子塞进肚子里,用绑腿扎紧,继续追击敌人,直到将敌击毙。后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1935年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和邱金辉同志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在庄重肃穆中参观完所有的展厅。此时大部分同学已经走了,怀着一颗不舍的心情。再次看向门口的那座雕塑,他凝视着远方,送走一批批游客。我想他一定满怀信心,坚定着革命的胜利信念。坐在回学校公交上,早上激动的心情,已经是满满的感动和沉重。脑海里回放着展厅里的一幕幕,耳边回响起那些战士高喊的声音,正气浩然。那些数不清的英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方志敏,刘和珍。。和那些不知名的英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年轻人要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建设我们的美好社会主义社会。
至此,本学期我们的历史教材学习也就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材编排我们也学习的差不多,唯一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怎么认真学习历史,稍稍熏陶了那么点东西,也许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