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密州途中苏轼又遇愁与乐(东坡故事二十七)
离密州途中苏轼又遇愁与乐(东坡故事二十七)
离密州途中苏轼又遇愁与乐(东坡故事二十七)
2007-10-19 20:47:34|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年底,苏轼奉诏离开密州,当时他是被派往山西河中府任职。苏轼虽然在密州只任了两年太守,但百姓的困苦对他触动较大,所以才写出了较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二是通过親自救助孤儿,开始体会到了为百姓办实事之欣慰感。这使他在徐州和返回杭州任太守时有了多为百姓办实事的初衷,而作了不少百姓赞誉的政绩。
离开密州后,他先去济南看弟弟苏辙一家.当时苏辙己去京城,故到门外雪地上迎接苏轼的只有三位侄儿,当晚两家人吃了丰盛的团圆饭。济南是大城,也比密州富裕些,苏轼住了一个月左右,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二月十日,带着眷属与弟媳等赴京。苏辙得到消息后,赶到黃河北岸来接他们。两兄弟见面亲热无比,欢跳擁抱,问长问短。但苏辙也告诉哥哥,因政局动荡,已改派他为徐州太守等朝中之事,也令苏轼有些不安与愁悵。
而更令人不安的事又发生了,当兄弟俩到京城后,却遇到一件很少兴的事。在坻达皇宫陈桥门时,门官却告诉苏轼说:上面不允许他入京!再三询问,门官也说不清楚不许入京的原因。此事多年后也无人给苏轼有个合理说明.一直成了苏轼的一个心结。当时二人也只能猜想,可能是某些官员不想让他见到皇上,怕他直言多嘴吧?后来,兄弟俩只好带上眷属去東门城外,住到好友范镇家里了。
范镇见苏轼兄弟来家很高兴,而且还是四川同乡,当然亲密有佳了!他们是无话不说,叙友情,谈时政,吟诗文。但当范镇告诉他一些时政的动荡情況后,也增添了苏轼的愁闷。不过,在好友家除了体会到亲密的友情外,苏轼还作了一件令他十分高兴的事。当时他的长子苏迈已十八岁,该娶亲了!苏轼发现范镇的孙女不仅秀丽贤淑,而且知书达理,很喜欢,就爽直地将他的想法告知了范镇。可范镇也有此意,很喜欢苏迨又有才学又一表人材。当然这门亲事也就双方高高兴兴的定了,很快就在范镇府中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关于两家联姻之事,在史料中还有些争议。不过在苏轼与范镇父子的通信中,双方都多次提到过彼此是姻亲关系,就也可说明些问题了?儿子结婚后,苏轼才高兴地去江苏徐州上任。当时苏辙也改任商邱通判,他便将家眷交给父亲的老朋友张平照看,就借此机会陪哥哥到徐州。苏辙在徐州住了三个月,才返回商邱任所,可见兄弟俩的手足之情有多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