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

时间:2019-05-13 09:2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

第一篇: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

神话

数千年来,世界各地有许多企图解答哲学性的神话故事。希腊哲学家则想证明这些解释是不可信赖的。

为了要了解古代哲学家的想法,我们必须先了解神话中显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拿一些北欧神话做例子。

你也许听过索尔和他的铁锤的故事。在基督教传入挪威之前,人们相信索尔经常乘着一辆由两只山羊拉着的战车横越天空。他一挥动斧头便是闪电和雷鸣。挪威中的雷字义指索尔的怒吼。在瑞典文中,雷指神在出游。

当天空雷电交加时,便会下雨,而雨对北欧农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索尔又被称为象征富饶和富足的神。

因此神话中对雨的解释是:索尔挥动锤子时就会下雨。而一旦下雨,田里的庄稼就会发芽成长。

田里的植物如何能生长并结出果实?这问题令人不解,不够显然与雨水有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认为雨水与索尔有关,因此他便成为了北欧神话中最重要的神祇之一。索尔之所以受到重视还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与整个世界的秩序有关。

北欧人相信人类居住的这部分世界是一个岛屿,时常面临来自外界的危险。他们称此地为“米德加德”,就是中央王国的意思。在这个中央王国里,有一个地方名叫艾斯加德,就是诸神的领地。

中央王国外面有个叫做乌特加德的王国是狡猾的巨人居住的地方。这些巨人运用各种诡计想要摧毁这个世界。类似这样的邪恶势力,常被称为混沌之力。事实上不仅挪威神话,几乎所有其他文化都发现善与恶这两种势力之间存在一种不稳定的平衡。

巨人摧毁中央王国的方法之一就是绑架象征肥沃、多产的女神福瑞佳。如果他们得逞,田野里将无法长出作物,妇女也将生不出小孩。因此非得有一人来制住这些巨人不可。这时就要以来索尔了。它的铁锤不仅能使天空下雨,也是对抗危险的混沌之理的武器。这只锤子几乎给了他无边的法力,他可以用它掷杀巨人,而且无需担心把它弄丢,它总是会自动回到他的身边,就像回力球一样。

这就是神话中对于大自然如何维护平衡、为何善与恶之间永远相互对抗的解释。然而,这并不仅仅是解释的问题。

当干旱瘟疫等灾害发生时,凡人不能光是呆坐在那,等待着神明来解救。他们必须在这场对抗邪恶的战争中出力,而他们出力的方式则是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在古代的北欧,意义最重大的仪式是献祭。对神明献祭可以增强神明的法力。举个例子,凡人必须以供品供奉神明,以给予他们战胜混沌之类的力量。其方法是宰杀牲畜,祭拜神明。古代北欧人祭祀索尔时通常以山羊为祭祀品,祭拜欧丁时有时还会以人为祭祀品。北欧国家最著名的神话来源于冰岛的一首《史莱姆之诗》。诗中叙述,有一天索尔醒来,发现他的锤子不见了,气得双手发抖,吹胡子瞪眼睛。于是他带着侍童洛基去拜访芙瑞亚,问她是否可以将翅膀借他,好让洛奇可以飞到巨人所住的地方,以探查那些巨人是否偷了索尔的锤子。

洛奇到了月腾海后,见到了巨人之王史莱姆。后者得意的宣称他已将锤子藏在了地下五英尺的地方,并说除非诸神将芙瑞亚嫁给他,不然他不会将锤子归还。

苏菲,你了解吗?这些善良的神明突然面临了一个全面的人质危机。巨人们夺走了诸神最有力的防卫武器,这是令人无法忍耐的地方。只要巨人们拥有索尔的锤子,它们便能百分之百控制神明与凡人的世界。他们要求用芙瑞亚来交换锤子的要求也令人无法接受。如果诸神放弃芙瑞亚这为保护凡间丰饶的女神,则田野将看不到绿草,所有的神明与凡人都将死去。这真是令人左右为难的困境。假如你能想象一群恐怖分子扬言要在巴黎或纽约的市中心投放一颗炸弹,除非达到了他们提出的可怕要求,你马上就可以了解这种情况的可怕了。

据说,洛奇回到艾斯加德后,就叫芙瑞亚穿上她的新娘礼服,准备嫁给巨人之王。芙瑞亚非常生气,说,如果她答应嫁给一个巨人,人们一定以为她想嫁人想疯了。这时候,一个叫做海姆达尔的天神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建议索尔扮成新娘,把头发梳起来,在衣服里垫两块石头,装成女人。可想而知,索尔当然不愿意,不过他终于不得不承认要取回他的锤子,这是唯一的办法。

于是,索尔穿上新娘礼服,洛奇则扮成伴娘。洛奇,说,现在就让我们两个女人前往月腾海吧。以现代化来说,索尔和洛奇是反恐特勤小队。他们男扮女装,任务是渗透巨人的根据地,多会索尔的锤子。它们到达月腾海后,巨人们开始筹备婚宴。然而在宴席中索尔一个人一开口气就吃下一整只牛和八条鲑鱼,并且痛饮了三桶啤酒,把史莱姆下了一大跳。这个突击小组的身份就要曝光了。幸好洛基及时辩说是芙瑞亚期盼到月腾海来,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吃饭,来化解了这场危机。

史莱姆揭开新娘面纱要亲吻新娘时,吃惊的看到一双红彤彤眼睛。此时洛奇再度出面解围。他说,新娘是因为婚礼前太过兴奋,才整整一个礼拜没有合眼。于是史莱姆使人将锤子取来一边婚礼时放在新娘的怀中。

据说,索尔拿到锤子时,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先用锤子击杀了史莱姆,然后便将巨人们和他们所有的亲族都杀光。就这样,这个可怕的人质事件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索尔这个天神世界里的蝙蝠侠或007又再一次击败了邪恶势力。

这个神话故事到此为止。然而,其中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有娱乐效果的故事,同时也具有说明的作用。我们也许可以作如下的解释: 当旱灾发生时,人们便思索天空为什么不下雨的原因,是因为巨人们偷走了索尔的锤子吗?

也许这则神话之源起,使人们试图去解释四季更替的现象:冬天是大自然死亡,是因为索尔的铁锤被偷走了,但是到春天时索尔便将它取回。如此这边,神话的作用便是为人们不了解的自然作出解释。

然而,一则神话可不只是一个解释而已。人们同时也进行与神话有关的宗教仪式。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在荒旱和作物歉收时,如何依照神话情节来扮演一出戏剧。也许村里一名男子会打扮出新娘,用石头帮助胸部。以便在巨人那偷回铁锤。

自然哲学派

万事万物是否有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 水能变成酒吗?

泥土和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青蛙?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注的主题是自然和它的循环规律。

我们都曾好奇万物从何而来。现代有许多人认为万物必定是在某个时空之中无中生有的。希腊人持有这种想法的不多,由于某种理由,他们认定一种东西是一定存在的。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万物是如何从无到有并非重要的问题。他们惊叹的是水中如何会有活鱼、即图里如何会长出高大的树木与色彩鲜丽的花朵。而更让他们惊异的是女人的子宫里居然会生出小孩?

哲学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们发现大自然的形貌不断改变。这类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举个例子,原来是与物质的东西何以会变成有生命的物体?

早期的哲学家都相信,这些变化并定来源于某种基本物质。至于他们何以持此看法,这就很难说清楚。我们只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慢慢形成这样的观点,认为大自然的变化必定有某种基本物质造成的。他们相信,这世上必定有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依旧回归于此。

我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早期哲学家找到了那些答案,而是他们问了哪些问题、寻求和种答案等等。我们对他们的思考方式较感兴趣,而不是他们思考的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与他们在物质世界的观察的变化有关。他们寻求其中隐含的自然法则。他们想要曾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了解周遭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透过对大自然本身的研究来了解实际的变化过程。这与借希腊故事来接受雷鸣闪电或春去冬来的现象大不相同。

就这样哲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的范畴。我们可以说自然派的哲学家超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这些自然派哲学家的论述,至今只留下断简裁片。我们所知道的一小部分是根据两千多年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其中只提到这些哲学家所作的若干结论,因此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他们是经由何种方式达到此种结论。不够,我们根据已知的资料可以断定这些早期的哲学家的课题与宇宙的基本物质和自然的变化等问题有关。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

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利斯。他来自希腊的小亚细亚,曾游历埃等许多国家。据说他在埃及曾计算过金字塔的高度,他的方法是在他的影子与身高等长时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高度。另外据说他还在公元前准确预测过日蚀的时间。

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我们并不清楚这话的意思。或许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于水,而所有生命在消亡后都已就变成水。

他在埃及旅游时,必定看过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洪水退去,陆地上的作物立刻开始生长的现象。他可能也注意到饭是刚下雨的地方一定会出现青蛙和虫子。更可能的是,泰利斯想到了水结成冰或化为蒸汽后又变为水的现象。

此外,据说泰利斯曾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此话含义为何,我们只能猜测。也许他在看到花朵、作物、昆虫乃至蟑螂全部来自黑色的泥土后,他便想象泥土中必定充满里许多看不见的生命菌。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他所谓的神并非指荷马神话中的天神。我们所知的第二个哲学家是安纳克西曼德。他也住在雷特斯。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要解释他所谓的无限的意思并不容易,但很明显他并非像泰勒斯一样认为世界是有一种物质造成的。

也许他的意思是形成万物的物质不一定不是这些已经被创造的事物。因此这种基本物质不可能是想水这种平常的东西,而是某种无以名之的东西。

第三位来自米雷特斯的哲学家是安那西梅尼斯。他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是气体。毫无疑问,他必定熟知泰利斯有关水的论述。然而谁从何来?他认为水是空气凝结后形成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下雨后,水是从空气中挤出来的。他认为当水再进一步受到挤压时,就水变成泥土。他可能曾经注意到冰雪消融时,会有泥沙、沙石出现。他并认为火是比较精纯的空气。因此他主张,空气是泥火水的源头。

这与谁是万物生长之源的理论相去不远。也许安那西梅尼斯认为泥土空气和火都是创造生命的必要条件,但空气或气体才是万物之源。因此他和泰利斯一样,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必定有某种物质造成的。

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

这三位米特雷斯的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务的源头。然而一种物质又如何会突然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呢?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成为变化的问题。

帕梅尼德斯现有的万物是一直存在的。这个观点对希腊人并不陌生,他们多少认为世上的万物是亘古长存的。在帕梅尼德斯的想法中,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而已经存在的事物也不会消失于无形。

不过,他的思想并没有比其他人更深入。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一种事物会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当然,他也认识到大自然恒常变迁的事实。透过感官,他感觉到事物的确会发生变化,不过他无法将这个现象与他的理智思考相联系。当他不得不在依赖感官和理智之间做一个选择之时,它选择了理智。

你听过眼见为实这句话。不过他看过后依然不相信。他认为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智不符。

这里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智主义。所谓理性主义,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源泉的人。

命运

原子

德谟克里特斯同意前面几位哲学家的看法,认为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因为事物真的在改变。他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有一些微小的积木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他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子。

原子这个字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他认为,证明组成各种事物的单位不可能被无限分割成更小的单位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每一个组成各种事物的单位都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单位,则大自然将开始向不断被稀释的汤一般消失了。

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积木必修是永恒的,因为没有一件事物将来自虚无。这在方面,他同意帕梅尼德斯地区那些哲学家的看法,也认为所有原子都是坚硬结实的,但却非完全一样。他说,如果所有原子都一样,则我们将无法圆满解释他们何以能够聚合成像罂粟花、橄榄树、羊皮等各种不同的东西。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有无数形状各异的积木组成。其中有些是平滑的圆形,有些是不规则的锯齿形。正因为他们形状如此不同,才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不同的物体。然而,无论它们的数量和形状多么无穷无尽,他们都是永恒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当一个物体,如一棵树或一只动物,死亡并分解时,原子就会分散各处用来组成新的事物。这些原子在空间中到处移动,但因为它们有钩与刺,因此可以组成我们周遭所有的事物。

因此,你明白我问你积木的问题的用意了吧?积木的性质多少与她说的原子相似,这也是积木如此好玩的原因。首先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他们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它们是硬而且不可渗透的。他们可以一再重复使用。我们也可以用粘土来做东西,但是黏土不可以重复使用。

今天我们可以确定,他的原子理论或多或少是正确的。大自然的确由聚散不定的不同的原子组成。我鼻头细胞里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是属于某只大象的鼻子的,我心脏肌肉里的某个碳原子可能是恐龙的尾巴上的。

不过现代科技已经发现原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基本粒子。我们称之为中子质子与电子。也许有一天这些粒子也会被分成更小的粒子,但物理学家一致认为这样分裂下去,一定会有一个极限。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最小粒子。

德谟克里特斯当时没有现代的电子设备可以使用。他唯一的工具就是他的心灵。不过在运用他的理性思考之后,他其实也只能提出这样的答案。他既然接受没用任何事物会改变、没用任何事物来自虚无、没有任何事物会消逝的说法,那么大自然必定是有可以一再聚散的为小单位组成的。

德谟克里特斯并不相信任何力量和灵魂接入大自然的变化过程。他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东西只用原子和虚空,由于只相信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

根据他的说法,原子的移动并没有刻意的设计。在自然中,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都是机械化的。这并不是说每一件事物都是偶然发生的。因为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必要法则。每一件事之所以发生都是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本身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他曾经说过,他对发现新的自然法则比当波斯国王更有兴趣。

他认为,原子理论同时也解决了我们的感官为何会有知觉。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某样东西,是因为原子在空间移动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原子穿透了我们的眼睛。

然而,有关灵魂这档是又怎么说呢?它一定不可能由原子或物质组成的吧?事实上那时可能的。他认为,灵魂石由一种即原有平滑的特别的灵魂原子组成。人死时,灵魂源自四处分散,然后可能变成另外的新的灵魂的一部分。

这表示人类并没有不朽的灵魂。今天许多人都持有这种想法。他们像德谟克里特斯一样,相信灵魂和脑子联系在一起,脑子分解之后,我们就没有任何知觉意识了。关于希腊的自然派哲学,我们暂时就讨论到原子理论为止。他赞成赫拉克利特斯的看法,认为各种事物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因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不过,每一间流动事物的背后,有某种永恒不变的、不会流动东西,德谟克里特斯称之为原子。

在看信的当儿,苏菲向窗外看了好几眼,想看那位神秘的哲学家是否会出现在信箱旁。现在她却只是坐着,看着路的另一头,想着刚才新的内容。、她觉得德谟克里特斯的概率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巧妙。他发现了基本物质与变化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历代的哲学家都为她绞尽脑汁。最后还是他却单凭常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苏菲忍不住想要微笑起来。大自然必定是由许多不变的微笑单位组成的。另一方面,他认为自然界的所有形体都是流动的,这想法也是对阿,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死,动物也会死,就连山脉也会慢慢瓦解。重点是山脉是由微笑的、不可分割的单位组成的,而这些单位永远不会分解。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他说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都是机械化的。就像克里斯一样,他并不认为生命有任何精神力量存在。他也相信人没有不朽的灵魂。她是否赞成这种想法呢?

她不知道。不过毕竟她才刚上哲学这门学科啊。

你相信命运吗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是什么力量影响历史的走向? 如果你相信在路上遇见黑猫变数运气不好,那么就表示你相信命运。是不是?她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另外几个宿命论的例子。举例子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自夸时或谈论好运时,敲一敲木头做的东西以避免带来厄运?为什么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苏菲听说许多旅馆没有第十三号房。这一定是许多人迷信的缘故。

宿命论的意思是相信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思想遍布全世界,不仅古人这样想,现代人也一样。北欧这里的人同样非常相信命运,相信冰岛诗集中的各种神话与传说。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古希腊或是其他地方,人们都相信他们可以借由神谕来得知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他们相信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命运可以有些方式计算出来。

现代依旧有许多人相信纸牌算命、看手相或观察星座以预知未来等。挪威人有一个用咖啡杯来算命的方法。当咖啡喝完后,杯底通常会有一些咖啡残渣。这些渣滓可能会形成某种图案---如果我们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话。假使杯底的渣子看起来像是一辆车子,那也许就表示喝这杯咖啡的人将驾车远行。

就这样,“算命仙”试图预测一些非常不可能预测的事,这是所有预言共同的特征。而正因算命仙所看到的是如此模糊,你很难去斥驳他的话。

当我们抬头看天上的星星时,我们只能看到许多成不规则分布状的善良小点。尽管如此,千百年来仍有不少人相信能从星星中看出人类的命运。即使在今天,仍有一些政治领袖再做重要决策前会征求占星学家的意见。

戴尔菲的神论

古代希腊人相信人们可以通过著名的戴尔菲神论知道自己的命运。负责神论的神是阿波罗。他通过它的女祭司琵西雅发言。琵西雅坐在土地裂缝上方的一张凳子上,裂缝中会冒出一股催眠般的蒸汽,使她进入恍惚的状态,而成为阿波罗的代言人。

人们来到戴尔菲后,必须将他们的问题呈现给负责神论的祭司,再由祭司转达给琵西雅、而他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因此必须有祭司加以解释。人们就如此这般得着了阿波罗智慧的恩赐,并相信他如所不知,甚至可以预见未来。

当时,有许多国家元首要等到求教于戴尔菲的神谕后,才敢打仗或采取一些决定性的步骤。因此阿波罗的祭司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外交家的功能,也可以说他们是熟悉人民与国家事务的顾问。

在戴尔菲神庙的入口上方有一行著名的铭文:“了解自己!”意思是人类绝不可以自以为不朽,同时也没有人可以逃避命运。

希腊有许多故事叙述人们如何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久而久之,这些可怜人的故事被写成若干悲剧。其中最有名的一出是有关一个国王的悲惨故事。

历史与医学

古希腊人相信命运不仅操控个人的生活,也左右世界的历史。他们并且相信战争的结局可能因为诸神的介入而改变。同样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人相信上帝或某种神秘的力量影响历史的走向。

然而就在希腊哲学家努力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求符合自然的解释时,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历史学家也开始为历史事件寻求合理的解释。他们不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打败仗是因为神相他们报复。最著名的两位希腊历史学家何若多托斯与修斯德迪斯。

古希腊相信疾病可能是神降的灾祸,也相信只要人以适当的形式向神祭祀,神就可能使命、生病的人痊愈。这个观念并非希腊人独有。在现代医学发达以前,人们普遍以为疾病是有某种超自然的原因所造成的。英文influenza一词实际上的意思是“受到星星的不良影响”。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人相信某些疾病,如艾滋病,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也有许多人相信可以用超自然的力量痊愈。

在希腊哲学朝着新的方向迈进之时,希腊的医学也开始兴起。这种学问的目的是为疾病与健康寻求自然的解释。据说希腊医学的始祖是大约公元前四六零年时的希波克拉底。根据希波克拉底派的医学传统,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起居要节制,同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健康是人的自然状态。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身体或心灵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轨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节制饮食、保持和谐,并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灵”。

现代人常常谈到医学伦理,也就是说医生为人治病时并需遵循若干伦理规范,例如不能开麻醉药品给健康人,同时必须保持职业上的秘密,也就是说,不可以泄露病人的病情。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乔斯坦•贾德所著作的《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像我一样刚开始学习哲学的人看,它能为我们开启哲学这门高深的课程,引导我们去思考哲学,学习哲学带给我们的真理。

学习哲学一定要有好奇心,好奇心引导我们去了解世界的一切存在,体会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书中主人公苏菲极具好奇心,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一步一步走进了哲学的殿堂,她开始了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从最开始的“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引导了苏菲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接着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逐一介绍了哲学这门学科自问世以来的众多哲学家,更加难得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认知。《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非常适合我们对哲学的学习和理解。其写作手法也是我所欣赏的,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哲学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注入读者头脑。哲学家们一生特有的言行都蕴含哲学的深邃,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生活百态。体会哲人的人生其实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和理解哲学的的深邃。

哲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之母,其中涵盖了人类社会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由哲学出发,去寻找大家所认同的答案。哲学要求我们对世界有好奇心,同时也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一个人没有了想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正如“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迷惑过,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让我恍然大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不思考存在就没有其意义了。还有就是神学和哲学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这也是一直困惑我的,哲学属于逻辑理性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哲学从令一层面又服务于神学,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都是哲学源于神学。

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人类也必须要向苏菲学习,时刻对这个社会保持好奇心,学会理性思考,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社会的固有思维而受到束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不跟风随大流,凡事都经过自己的个人思考,对事物做出最正确的判断。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并不是都正确的,我们要时刻用批判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敢于挑战权威,就像古代哲学家们敢于向神学挑战一样,只有全人类都去思考我们的人类社会,我们的文明就能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第三篇:《苏菲的世界》

对《苏菲的世界》的感想

专业:分析化学学号:51130606120姓名:朱琳嶺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比较合适的入门书。我读过此书后对哲学也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并对此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它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历,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苏菲的世界》将苏格拉底,萨特,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间接地贯穿到全文,并借用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因此此书非常生动有趣。看完此书,我将详细地描述此书对于我的启发以及我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学会思考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我思故我在。人生要在永无止境的思考中度过,人类也是不断思考中向前发展的。在远古时代,起初人类只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来猎取动物,吃生食,住山洞。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打制的石器不能很好地猎取动物,吃生食会经常生病,住山洞光线暗等诸多问题。因此,原始人发明了磨制石器,发明了钻木取火、搭建房屋。包拯从小爱断是非,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他都会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思考的精神使他的思想更为高尚。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思考贵在勤。作为学生,更应多动脑筋。人类的许多伟大发现都归功于逢事问一个“为什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大文学家矛盾曾经说过,“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想才行。”蔡肖思也说过:“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人不精思,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只能做涉水者。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书海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尽欢畅。学习的本质在于思索,从而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内化知识。懒于思索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索,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平坦的柏油路不会;有礁石的河流才能激起奋斗的浪花,平静的湖面不会;险峻的山峰才能挽留攀登者的足迹,平滑的山顶不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的人生才能唱出洪钟大悟,平凡顺利的人生不会。只有不断思考,个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前进,人类才会进步。

二.人需要正确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苏菲的世界》中小女孩苏菲接到的怪信中第一句就是:“你是谁?”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却不知从何说起。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

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我想《苏菲的世界》之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往往最易忽略的就是自己究竟是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人认识别人也许不难,但是难就在于能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难处就在于自己是处于“当局者迷”的地位,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一样。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不做那一只昏了头脑的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而丢了嘴边的一口肥肉。然而历史上和生活中像乌鸦这样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的人生,却又何其多矣!战国时期的赵括何尝不是一例,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结果呢,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连自己也死于乱箭之中。在当今,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了解自己应该发扬和保留的优点、应该克服和改进的缺点。正确认识自己的脾气,性格,是一件相当重要而且十分困难的事情。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这当然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的责任始终都在于能够正确地认清自我。自省可自明,自律促自成,自强保自信,这或许是当前在认识自己的思想转化中,应引为借鉴的行为观念。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有效地发挥个人作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

三.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

《苏菲的世界》中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一直都在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也就一直在思考着那些她以前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包括生命的意义。

人的出生就像是沉睡了几千年的灵魂在某一刻苏醒过来,用迷茫天真的眼眸望着这个世界。在那一刻,那个灵魂被覆上了蓝色的生命,注定要接受人生的洗礼。一个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功名利禄,也不在于被世人所敬仰的荣誉,要无愧于自己,坦然面对灵魂,才是对生命的尊敬,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自然也就因人而异。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为家庭的维持而奔波,为社会的发展而奔波,也都在为这个世界而奔波。在这诸多的奔波的人中,有少年,有青年,有壮年,有老年;有知识分子,有目不识丁者;有高尚的,有低俗的。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知识层面的人,不同道德修养的人都囊括于其内。总之,整个人类在不停地奔波劳累。从生命的整体上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相同的,因为生命具有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为生存而奔波。生命在广义上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当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值得敬畏,值得重视,值得平等对待。而当生命丧失了这些基本的权利:被束缚了自由,被他类所蔑视,被强者所虐待;也即是生命不再掌握于自己的手中,他已无法为自己、为其他一切奔波时,生命也就丧失了存活的意义,只能走向灭亡。命的存在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总之是幸运的;生命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也是短暂的,总之是艰辛的。一个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释放出他的能量,挥洒出他的光芒;就要奋力拚搏,奉献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

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四.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哲学教师乔斯坦·贾德以童话的形式写的哲学史。读《苏菲的世界》会不知不觉地被作者匠心独运的“戏中戏”结构设计所深深吸引。这本书是将哲学通俗化的显著代表。我将由此说说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① 可能性

此书以一系列的哲学问题贯串成全书的一条线索,随着问题的解决,一部欧洲哲学史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书的开头部分他借艾伯特之口告诉读者:知道了每一个哲学家的“课题”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地了解他的思想脉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者一开头从“你是谁?”起,将历史上的那些最重要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思考的方式、给出的答案娓娓道来。其次,此书的写作方式很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这本书把艰深枯燥的哲学史作情节化了。为了让身为中学生的苏菲能理解哲学思想,作者努力把一些思想的文化情景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介绍方式书中比比皆是,所有这些设计将哲学思想变得生动起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哲学史能被非哲学专业的人喜欢,实属不易,作者的制胜法宝就是“通俗化”。运用它,作者在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哲学是可以通俗化的。

②必要性

哲学的通俗化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哲学,热爱哲学,从而也就推动了哲学自身向前发展。哲学需要发展,发展必然需要破旧立新,但哲学的傲慢使得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在它面前却步。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展需要一种批判的勇气,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把哲学通俗化、开放化,从而培养一批这样的听众,激励他们去阅读原著。除此以外,哲学的通俗化更易于指导人生,使人不在社会中随波逐流。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是离不开哲学的。不论有意还是无意,人们都在现实中形成着和运用着自己的生活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说过:“哲学不能烤面包,但离开它的指引,没有人能活下去。最为重要的是,哲学的通俗化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这是因为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神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中外的文明历史都反复表明,没有哲学的指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腾飞和技术的进步。理性之花要遍地开放,并在精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以通俗化的方式在大众中传播和普及哲学,让民众接受哲学的启蒙。由此看来,哲学的通俗化,无论是对于哲学本身还是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苏菲世界读后感

我读“苏菲”

在我无头绪的乱撞之时,在我颓废于大学生活之时,在我迷茫之时,我遇到了她(苏菲的世界)。我和她牵手,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她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什么是人生的真谛。从那时起我对“哲学”一词有了新的定义,它不是以前的“枯燥”“乏味”,而是“形象”“生活”与“思想”。

这段时间里,她问了我很多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每一个问题让我匪夷所思、无从回答,但这种问题又是十分的有乐趣,这些问题有时会让我感到十分无聊,但和她在一起,在她的指引下,我总会试着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领悟它的真理。要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是像事物一样不是凭空捏造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有它的背景而存在。

以前的我,总是对自己毫无信心,甚至感到自己就像废人一样,一无所用。感到世间周围每一个人都比我强。她告诉我:要有自信,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去战胜别人的优点,这样只会让你的身心一落千丈。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或缺点相比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二者显然是一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的诗仙说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她问我:“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个问题我比较喜欢,因为我就是考虑这个问题长大的。我认为:一切学术源于哲学,而哲学源于人们对于种种事物以及现象的思考,而“人”源于物质,这说明世界起源于物质却和意识并存。也就是说:哲学源于意识,可以想象,一个世界如果只存在于物质,那我们岂不是“傻子”?就像她说的“无生物”一样。我们也曾经在形容一个人笨的时候,说他们像石头、疙瘩等等。

她还向我说过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是在古代西方讨论的火热的话题:世界是变化的,还是永恒的?以及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于前者,我们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东坡居士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也就是说世界是否是变化的,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对于后者来说,千奇百怪,什么说法也有,有说是“水”、有说是“气”„„这很像我们中国的五行之说,当然,科学家们已经验证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科学家以及哲学家们是否考虑过用极限来解释世界的存在问题呢?可能我这样问,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一条在二维坐标系内且过原点的直线,当它旋转经过y轴时,它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对于我们世界而言,想想,如果用极限来考虑,会不会是原子中有宇宙,而宇宙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呢?这就是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给所有人提出的问题,可能这是错误的、无解的,但我认为一个问题让人们去努力追求它的解是一件好事,即使它没有解。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要一无所求。”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真的很快乐、幸福。这段时间,我心小得只能装下她(哲学),她容纳了所有的学术,乃“学术之母”,最重要的是,她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大脑都由她控制、支配。我们不是一直在探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吗?她(哲学)就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她能读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她的深奥不是我们一时半会能参悟的,发现她和她在一起慢慢了解她,我们将会有更深的收获。

“聪明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寥寥了解,可能有点卖弄了,但这却是我的体会。

试问心意谁能许?跋山涉水、寻求万里,她(哲学)在等着你。

第五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它是(挪威)乔斯坦.贾德写的。

起初,我认为这种书是无聊书。但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拂络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仍不断接受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了。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所积累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找到答案。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比她想的更怪异,更离奇了。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哲学教授傅佩荣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

是的,哲学会使我们醒悟。而这本书使我们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所以我建议大家来看《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为了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一说。这整本书就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这本书和侦探小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才引得我少有的耐心,几小时看下去。

就着“我从哪来”、“我是谁”……的问题,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亚、达芬奇等进行了一次融汇心声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而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

我一直不喜欢哲学,因为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不切实际的学问,而且生涩难懂,但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后才发现,其实我从来就不了解哲学。“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系统地涵盖各种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我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了以前从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了解了柏拉图以理性主义为特色,沉迷於永恒的形式,亚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亲身体验世界的决心。

《苏菲的世界》无疑给我们中国的很多不畅销的哲学著作敲了钟,或者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自身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只能专供教科书使用或大学生写论文时作为抄袭的“宝囊”,却不能普及和推广,那么哲学理论的创造又有什么意义呢?《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为了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一说。这整本书就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这本书和侦探小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才引得我少有的耐心,几小时看下去。

就着“我从哪来”、“我是谁”……的问题,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亚、达芬奇等进行了一次融汇心声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而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

我一直不喜欢哲学,因为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不切实际的学问,而且生涩难懂,但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后才发现,其实我从来就不了解哲学。“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系统地涵盖各种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我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了以前从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了解了柏拉图以理性主义为特色,沉迷於永恒的形式,亚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亲身体验世界的决心。

《苏菲的世界》无疑给我们中国的很多不畅销的哲学著作敲了钟,或者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自身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只能专供教科书使用或大学生写论文时作为抄袭的“宝囊”,却不能普及和推广,那么哲学理论的创造又有什么意义呢?《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 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1]。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 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2]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我给你两篇

哲学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但每个有心的人都可以做到用哲学的观点思考”,这是《苏菲的世界》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书中讲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一天放学回家,突然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信中的问题让这个聪明的少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这样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哲学的世界在她眼里变得越来越清晰。哲学本来只是枯燥的东西,但《苏菲的世界》却全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用生动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了一种读悬疑小说的心情。

为了向人们揭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每一个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现,与大家一起讨论哲学的问题,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每一位哲学家的经历都会是一个哲学问题最好的诠释,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展现,它内容广,但却紊而不乱,书分为许多章节,每节都点出了该章的重点,或深藏或显露;而每节都会相应的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著述让人读后更容易消化理解。

柏拉图以理性主义为特色,沉迷于永恒的形式,亚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亲身体验世界的决心,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苏格拉底。书中说的人常把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归于神论,等到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接着哲学继续发展,宗教出现了分裂,基督教开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可是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战争避免不了!中学时学过有关红十字军的故事,红十字军为了耶路撒冷那称为基督发源地的地方,组织了教徒开始征战,开始他们也许为了教义,可后面他们虐夺路过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宗教是可以洗涤人类的心灵!只有人的自我觉悟才能改变一切!因为只要人愿意,一个原本是博爱的教义会被人曲解!我想哲学是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人顿悟的学问!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苏格拉底的故事,这个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上的伟人,它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是对欧洲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独到之处也就是简单的与人进行谈话,在谈话时,他总是显得一无所知,通常在讨论过程中,他会设法使他的助手承认自己理论上的弱点,最后,到了词穷之际,他们也不得不认清是非与对错。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这世界将会像一团迷雾一样在你的眼底展开。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说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如果遗产是物质的,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起流失,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是来自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作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而正当我们略显疲惫之时,本书的副线却又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我们沿着苏菲的足迹寻找神秘的老师和从未谋面的席德。主线与副线自然交织,浑然天成,足见作家艺术修养之高。但更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则是:作家灵活而娴熟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探究哲学的真谛。《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美结合,通过我们熟悉的载体传达我们陌生的信息。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肯定猜到了。是乔斯坦

读者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犹如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及至。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

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

哲学从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

认识活动是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之类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或普遍性规定,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追求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的知识,是哲学具有的个性或特殊性规定。

这个问题还有固定答案的么??

可以领悟点人生道理; 提高了逻辑思维的能力;

多认识了几个哲学家,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可以卖弄; 要考西方哲学的同学考试可以过; 当笑话书来看,笑一笑,十年少;

可以打发时间;

下载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菲的世界—-自然哲学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 《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好处。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你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有一天当你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回答?推开一扇窗,寻找的世界的本源,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我读《苏菲的世界》 xxx老师,关于选修这门课,存在这样一个心理,自己有一种欲望想要去了解哲学,觉得这个东西值得我去看一看,但当真正去看时,又无法理解,觉得是徒劳而已。这学期看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我花了几个晚上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较系统全面的接触哲学。原先我是抱着有点被动的心态去看这本书的,可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就发......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轻轻合上《苏菲的世界》,我深深地长舒一口气,全书四百八十七页的阅读旅程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回想着苏菲的世界中的一点一滴,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

    苏菲的世界感后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课程: 实践内容: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1月日 我怀着好奇,轻松的心情走进了《苏菲的世界》,去认识这个神秘未知的世界,探索其中无穷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