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历史与现代名人及其故事
黑龙江名人名字及其名人故事
一、历史名人:
创造渤海的海东盛王-大祚荣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代名将金兀术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
守边名将寿山
关于“东北抗联”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可歌可泣的八女投江
抗联12勇士“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
百折不挠抗战到底的英雄赵尚志
民族英雄李兆麟
剿匪英雄杨子荣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个战役的指挥者马占山
黑龙江左翼文学的引领者金剑啸
女作家萧红
二、现代名人:
李冰冰 哈尔滨市五常市人。曾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 2007年 《功夫之王》 饰演:“鹤发魔女”练霓裳合作演员:成龙、李连杰、刘亦菲、迈克尔·安格拉诺《云水谣》获第26届金鸡奖(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好影片儿”奖,2005年 凭《独个等待》、《全国无贼》获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2009年 《风声》 饰演:李宁玉。
任泉 出生东北鹤乡齐齐哈尔,就读学校: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第六小学 齐齐哈尔市铁路四中 黑龙江艺术生业技术学院 喜欢读书的泉哥因为陪伴同窗而被校长看上,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93级本科班,泉哥在结业后长达三个月没有演出时机 2000凭借在《少年包青天》的出色表演遭到不雅众喜爱 2002年被海内几大权威媒体评为“海内四巨细生” 因在剧中多次出演造型俊朗的古装角色,而被称为“古装王子”。
赵文卓 哈尔滨人 北京体育运动大学技击系结业 8岁其父即送他从师学习技击,曾是哈尔滨市技击队的成员 从12岁起 即获得巨细奖项无数 曾获神州全国锦标赛少年第一名、神州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第一名、全国技击第一名(1991年)1992年香港导演元奎来到北京体育运动大学,急需1个“能打”的人来出演《新方世玉》中一角。相中了他 一举成名后拍摄了《霍元甲》《英雄郑成功》《黄飞鸿》系列《风云》《苏乞儿》
刘和刚 出生荒 齐齐哈尔市 拜泉县。1992年考入黑龙江艺术学校哈尔滨分校,1997年考入八路军艺术学院,2001年考入空政歌舞团工作,2002年获青年歌手电筒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代表作《父亲》
冯晓泉 哈尔滨人,歌手,民族新音乐演奏家。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新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的发起人及开创者。[神州首届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独奏比赛]金奖.足迹曾踏遍法国、意大利、南非,印度,韩国、美国、南斯拉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澳门、希腊,台湾、卢森堡、日本、朝鲜、巴基斯坦、瑞典、香港、德国、丹麦、葡萄牙,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等四十多个国家及地域.李双江 生于哈尔滨,研究生导师。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少将级别,享受少将级别待遇。现任神州人民八路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神州音乐家协会理事,神州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神州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群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在北京进行过独唱音乐会,为影片儿《光亮四射的红星》等配唱插曲。
安又琪 哈尔滨人。1998起从黑龙江转居北京起头了6年艰辛的北漂糊口,从PUB走向了中央大赛,最后间或的时机参加了2004年超级女声,以高人气夺冠,并以一曲《你好周杰伦》起头走红大街小巷。敏捷发片的她其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实在只是公司天娱传媒为了制造超女品牌的牺牲品。2004年出来闯至今,共发行2张专辑,原定于2009年的专辑却被公司以续约要挟而被搁置。
张咪 伊春人 身 高:175CM 1968年12月26日 出生在黑龙江伊春1个小镇,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张咪的童年因为父母蒙冤入狱,她和弟弟端赖哥哥每月扛木实挣点钱来勉强维持糊口。1990 获中央媒体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 2000与闻名服装设计师刘洋合作出任模特 张咪成为神州由歌手转变成专业模特的第一人。
殷秀梅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神州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是她演唱的名作,由她首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长江之歌》、《妈妈教我一支歌》、《神州大舞台》等歌曲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喜爱的优秀歌曲。
陈红 哈尔滨人,神州人民八路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从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筒视大赛的“荧屏奖”到第五届大赛的亚军。《常回家看看》唱红后,又让人对陈红多了一份亲近。
孙悦 哈尔滨人。一首《祝你平安》轰动全国,1995年12月,代表神州歌手参加日本N香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媒体节目,歌声在日本遭到一致赞誉。2000年1月,孙悦出任韩国驴友不雅光形象大使,1月到10月间,在韩国举办了10场小我私家巡回演唱会。接受英国娱乐杂志《OK7专访。登《福布斯》中文版神州2005名人榜。
韩庚 牡丹江人,这个赫哲族少年,是红遍亚洲的偶像团体Super Junior中唯一的神州成员,也是第1个在韩国出来闯的神州人。2001年,韩庚参加了SM公司在神州进行的选秀活动 “H.O.T.China”,凭借其出众的外形、舞技及才调,以3000:1的比例在众多参加评选者中脱颖而出。2003年3月,年仅19岁的韩庚前往韩国进入SM公司起头练习生糊口......张政 大庆市人,89年至03年在中央媒体工作,任《新闻联播》、《神州报导》、《经济半钟头》、《正大综艺》等栏目主持人;03年任神州广播艺术团副团长;06年任文化部神州演出管理中心副主任;07年8月至08年10月任文化部神州演出管理中心主任;08年10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神州电视机文艺政府奖星光奖最好节目主持人获得者
敬一丹 55年生于哈尔滨,88年入中央媒体任记者、节目主持人。现任中央媒体《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曾经主持香港热带、澳门热带、迎接新世纪、建党80周年等一批的大型直播节目。连续获得3届“全国十佳电视机节目主持人金发话器奖”,现任神州广播电视机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第九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丈夫王梓木,华泰产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冬临 出生荒:黑龙江省大庆市 结业中学:大庆市第一中学 结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系(本科)郭冬临的父母都是曲艺工作者 父亲的山东快书说得更是威震八方。虽则生在文艺家庭很有便利条件,但他自己却是很勤奋,总是违着父亲偷偷学,偷偷练。自1993登上春晚以来到2009 每年都少不了他的表演 并给广大不雅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影视、小品、主持各处开花。
付笛生 籍贯:黑龙江 哈尔滨 11岁时起头学习长笛演奏,在16岁时就考上了北京中央乐团学员班,结业后在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担任长笛演奏员在1983年跟随李谷一老师到了神州轻音乐团在团里担任长笛演奏和独唱演员,从那时起他的歌唱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1988年在中央媒体电视机大奖赛上获优秀歌手奖 1997年创作并与任静一起演唱《贴心妻子》在全国引起很大回声,并在中央媒体举办评选的音乐电视机大赛上荣获金奖
白雪 出生荒: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 出生日子:1988年12月15日 专业:华东交通大学体育运动学院05级运动训练专业 2005亚锦赛女子5000米、10000米第一名 2009年世界柏林田径锦标赛 神州21岁的黑龙江姑娘白雪震惊了世界,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白雪以2钟头25分15秒夺得金牌,这是神州选手在本次世锦赛上的第一枚也是唯逐一枚金牌,同时也是神州女将汗青上首夺马拉松项目的金牌。
郭金 籍贯: 黑龙江 出生在哈尔滨 1997年香港“亚洲小姐”,1990年同时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最后郭金选择了北京广播学院。1994年,香港无线电视机来内地招收艺员,在所有北方城通称里只挑上了1个不会讲广东话的郭金,要她去主持国语节目。郭金到了香港没有做成主持人,却意外埠争得了“亚姐”,并由此获得了不少片约。
斯诺克选手:梁文博 黑龙江绥化肇东市人 今朝世界名次: 第13名 2008年,在巴林赛中打出生业生涯中第1个最高分数杆!13岁在父亲的指导下起头接触桌球,师从武文忠。是个进攻型的选手,平时练球的时间天天7~8个钟头,非常勤奋,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生业选手,勤奋占的比率是99%。
齐齐哈尔人 金玉婷 她13岁考入黑龙江艺术学校学习评剧花旦,15岁时到沈阳军区后勤部当文艺兵,16岁时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戏老师来信,说她的专业考试全国第一,文化课不及格,要她第二年再考。父母不同意,她第一次和父母“闹翻”,最后父母妥协。她到上海参加复试后被录取,终于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将恋爱进行到底》合作伙伴:潘长江
中央台新闻播报员:郑丽 籍贯:黑龙江省克东县 结业学校:齐齐哈尔大学结业 自己一直认为能作一名西席。在1997年—2002年10月进了 黑龙江媒体 2002年10月至今 中央媒体新闻中心,主持《朝闻全国》《新闻社区》《午夜新闻》《整点新闻》等。
胡亚捷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984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结业后分配到神州人民八路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1987年,作为学生的他,出演电视机连续剧《便衣差人》中的周志明,遭到一致好评,获全国第二届电视机十佳演员称号 获全国十佳演员
吉雪萍 生日:1977年10月31日 出生荒:黑龙江 居住地:上海 曾主持节目《正大综艺》(中央媒体)1995年 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电视机艺术系电视机编辑专业 1998年10经血过中央媒体的严格挑选后成为中央媒体10年来的出名的牌子栏目《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 丈夫黑立德(黑立德是台湾高冠企业董事长黑幼明的儿子)现为东方卫视主持人
《粉红年轻女子》哈妹薛佳凝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高二那年,上戏到黑龙江招生。她稀里糊涂进了上戏,和陆毅、鲍蕾他们同班,但薛佳凝总觉得自己不喜欢演话剧,第一年的表演分数特别低。直到大学三年级,才起头逐步喜欢上表演,真正把它作为事业,琢磨表演片段到凌晨。一年以后,薛佳凝以全班最高分95分的成绩从上戏结业。
航天员刘伯明 生于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 1985年,在经由过程苛刻的招飞体检和文化课考试后,进入长春航行学院。从长春航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航行大队,1991年,他起头单飞,并自力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当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如今,刘伯明带着亿万神州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
翟志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 小学和初中时年近六旬的母亲靠卖炒瓜子供他上学。后考上空军航行学院 入选航天员后 翟志刚回忆说:“到这,天天要像筹办高考的学生似的趴在桌上读书,听起来很费力,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起头出舱,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
孔庆东 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标的目的是神州近现代文学,尤其对鲁迅颇有研究。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在孔氏谱牒中属大宗户。人称“北大醉侠”。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结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祖师硕士学位、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 为不做亡国奴,全家迁到北平。神州当代学者,闻名作家、品题家、爱国主义者和汗青学家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三年制为专科),未满一年自动退学,旋再考入汗青系。1957年在《自由神州》发表《从读<胡适文存>提及》,引起胡适注重,后任蒙元史专家姚从吾助手,并考入台大汗青研究所。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 张茵:废纸里的神州首富 玖龙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神州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上最富有的女空手发迹者。1985年,27岁的张茵放弃了海内优厚的工薪和住房,仅带了3万元人民币来到香港闯荡。1990年前往美国建立美国中南有限公司,10年后成为美国废纸收受接管大王。张茵1996年在广东东莞投资1.1亿美元生产牛卡纸。
张喜燕(神州第1个世界女拳王)1980年出生在哈尔滨 15岁时进入哈尔滨体校,成为一名专业拳击运动员。22岁时双亲早逝 坚强让她成长 1块金牌弥补遗憾
胡光(神州扣篮第一名)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陕西东盛麒麟俱乐部盖天力男篮运动员 胡光的弹跳和身体柔韧性良好,空中扣篮是他的绝活。1999年恒信杯全国扣篮大赛他独占鳌头;2002年双星公司特邀NBA篮球巨星扣篮王卡特来华宣传,在北京再行举办扣篮大赛,胡光二度夺魁。现场的卡特也十分赞叹。
李楠 籍贯:哈尔滨 参加了八一男篮1994年至今的所有海内外重大比赛,曾多次立功得到奖励,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7年CBA联赛第一名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八名 1998年泰国亚运会第一名 1999年、2001年、2003年亚洲锦标赛第一名 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8强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8强
苗立杰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 1992年从事专业训练,入选哈尔滨华龙队,锻练姜作文;1990年8月进入哈尔滨市队,锻练姜作文;1994年9月进入青年队,锻练柳继增;1997年11月进入国家队,锻练马跃南。2005年2月签约特许经营WNBA萨克拉门托君主队。2008奥运率队获得比男篮更好的第4名!
王北星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2009年速滑世界杯总决赛女子500米第一名;2007年亚冬会速度溜冰500米和1000米双料儿第一名,均创造了新的亚洲记录;2005年世界杯美国站500米第一名,单项世锦赛500米季军,十运短距离全能 2003年全国速度溜冰单项锦标赛女子500米第一名
(奥运第一名)王蒙 籍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王蒙是神州女子短道速滑队的后起之秀,已成为年轻一代选手中的领军人物,强项是500米,多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的第一名,并在2006年冬奥会上获得500米金牌。并在2010年冬奥会连任
申雪/赵宏博 籍贯:哈尔滨 2010冬奥会获得神州花样溜冰的首枚金牌 2000年花样溜冰大奖赛总决赛第一名2002年花样溜冰大奖赛总决赛亚军;2003年世锦赛双人滑第一名。2004年世锦赛双人滑亚军 2004年花样溜冰大奖赛第一名2006都灵冬奥会铜牌 2007年0蒲月28日两人正式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登记结婚。
孔令辉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孔令辉6岁起头打球,1986年进入省队,1988年进国青队,1991年入选国家队。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发布的世界男单名次最前一列,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满贯第一名得主。
大杨扬 黑龙江七台河人,8岁起头接受溜冰训练。1995年进入国家队。1995年参加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与队友合作,以4分24秒68的成绩打破女子3000米接力世界纪录,并获第一名。神州冬奥会头枚金牌获得者。
王磊 哈尔滨人(05香港亚洲小姐第一名)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白雪公主”评选第一名到哈尔滨驴友形象大使最上镜奖,那时18岁,在哈尔滨空乘学校读书。2004年黑龙江省第五届生业模特大赛十佳生业模特。2005年获亚洲小姐第一名,同时获最完善体态奖、最具艺术潜质奖。是厦门南洋群岛学院国际贸易专业05级新生。
师胜杰 黑龙江省曲艺团专业相声演员 1985年被评为十捧腹星之一。舞台形象清爽可喜,演唱方面的基本功尤好,形成一种口锋脆、调子甜、质朴自然的表演气势派头。师胜杰表演的《郝市长》,获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一等奖。《肝胆相照》获1984年全国相声评选表演一等奖。《小修鞋匠意外遇合》获神州首届艺术节金奖,入讯新神州舞台影视艺术精品》系列光盘。
潘长江 出生荒: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 1989年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的二人转《猪八戒拱地》获“小我私家表演金奖”。走上了小品的艺术道路后,获辽宁十佳演员第二名。又参加了中央媒体春节联欢、元旦和综艺大不雅等文艺晚会,一举成名。
黄宏 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喜剧小品表演艺术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副军级待遇八路军总政治部歌舞团一级演员。1973年参加部队,辽宁大学哲学系(专科)、八路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硕士学位研究生)00年起头从事影视创作主演长篇电视机剧《党员金柱有点忙》获得第十九届金鹰奖“最好男演员奖”2001年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二十五个孩子1个爹》获第二十五届百花奖“最好故事片奖”
张翰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新加坡海蝶音乐丛林演艺学校声乐专科 中戏03级表演本科班,《流星雨》给他带来了最多的惊喜和打动。阳光少年张翰的微笑是汉堡们心里最美的。
寇振海 籍贯:黑龙江绥化 1985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进修班学习,现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70年代末从事电影事业,在影片儿《傲蕾·一兰》中扮演角色。今后,在许多影片儿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小生形象。八十年代,他在电视机剧中主要扮演青年时代的张学良。进入九十年代,起头饰演不同角色。作品《金粉世家》《张学良传奇》 饰 张学良 等
小宋佳 籍贯:黑龙江哈尔滨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结业 作品 2006年《好奇害死猫》2007年《恋爱呼叫转移》《赤壁》2008年《桃花运》2009年《大内密探灵灵狗》等 在2007年央视年代大戏《闯关东》中,性感漂亮的宋佳充分展现了实力派的演技,从十几岁到四十多岁,身份从小村妇,唱大戏的,王府丫头,女山贼等多重变换,演绎了个新乱世佳人的丰富形象
孙红雷 哈尔滨市道里区。1997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结业到现在,一路走得顺畅:通常看过话剧《居里夫妇》和《三毛钱歌剧》的不雅众,对于孙红雷的表演城市歌颂,孙红雷还凭借《三毛钱歌剧》获得了戏剧界的大奖 梅花奖最好男主角; 第一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就跟张艺谋合作;09年凭借《潜伏》获27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15届上海电视机节“白玉兰奖”电视机剧最好男演员
三、历史名人故事:
曹廷杰 勘察边疆为御敌曹廷杰(1850 1916年)字彝卿,号楚训,湖北枝江人。历史学家。
曹廷杰青年时期投效吉林边防,被派往三姓(今依兰)靖边军后路营,办理边务文案。此时正值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沙俄仍欲蚕食中国东北领土。曹廷杰深识沙俄野心,亟思抗御沙俄侵犯之策。于是在光绪十年投入了东北边疆史的研究。他利用公余暇日进行踏查,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凡古人用兵成迹又有关今日防务的记载,都加以详细的研究。到光绪十一年春,先后完成了《古迹考》、《东北边防辑要》等书稿。这两部著作,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了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光绪十一年四月,曹廷杰奉命前往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考察沙俄侵华准备活动。他前后在俄界129天,往返16000里,对吉林、黑龙江省的地界、兵数多寡、地理险要、道路出入等等,做了详细记录,形成《西比利东偏纪要》一书。该书对永宁寺碑和奴尔干都司衙署所在地的考察,极为东北学者所重视。该书以大量史料阐述明清两代东北边疆管辖情况,同样证明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并追述了沙俄对该地区的侵略历史。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更是研究东北舆地学者必读之作。
屠寄 主修《黑龙江舆图》
屠寄(1856 1921年)字敬山,江苏武进人。
光绪十四年(1888年),屠寄入张之洞幕府。任广东舆图局总纂,主修《广东舆地图》,并任广雅书局编审。光绪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之后曾任浙江淳安知县、工部候补主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屠寄应钦差大臣延茂之邀赴黑龙江,于同年10月抵达齐齐哈尔。光绪二十二年,延茂公事已毕将要离开黑龙江省。此时正值清政府会典馆咨文要求测绘黑龙江省舆图,而黑龙江又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舆图之事进展缓慢。时任黑龙江将军的恩泽深知屠寄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奏准朝廷允准,留屠寄任黑龙江舆图总纂,主持舆图测绘和图说的纂修事宜。同时,恩泽考虑到会典舆图完成之后事宜,即改舆图总局为通志局,并预聘屠寄为通志局总纂。同年10月,成立了黑龙江舆图局兼通志局。
在屠寄的领导下,黑龙江舆图的测绘与“图说”的编纂进展迅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将黑龙江六城的草图全部绘制完毕。次年又完成了舆图的审修及“图说”的撰写。
由屠寄主修的这部《黑龙江舆图》与《图说》,依据对黑龙江地区的首次科学勘探资料,并博采旧籍方志,较旧舆图和图说更加精审翔实。
纂修《黑龙江通志》的工作,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屠寄于1900年离开黑龙江。辛亥革命后,屠寄曾任武进县民政长,后任北京大学国史馆总纂。
程德全 挺身挡住俄军炮口
程德全(1860 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
光绪十四年(1888年),程德全入国子监肄业。其间认识了黑龙江汉军正白旗人寿山,因抱负相同,成为好友。光绪十七年,入黑龙江副都统文全幕下。甲午战争爆发后,应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之召,到九连城军营,与寿山同营共事,二人相交更厚。光绪二十六年初,寿山就署黑龙江将军任,程德全携眷随寿山前往齐齐哈尔,任将军府文案兼银元局总理。期间一直随寿山统领军务。时值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沙俄重兵驻于中国东北边境。寿山布防战备,派程德全任行军营务处总理。七月七日,俄军攻占瑷珲后向南进逼,清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程德全奉命赴前敌督战。八月初一日,俄军渡河南进,程德全力阻无效,欲拔刀自刎,誓死以争。俄官见状十分震惊。于是与清军定不攻城、不夺财产、不伤生命、人民官吏愿去者不阻拦和俄军在齐齐哈尔省城北10余里处安营,清军向南撤退的协议。由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俄军向清军发起进攻。程德全在危难之际,为了保护全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置生死于度外,挺身挡住俄军炮口,拼死不使发炮。此间,他曾负与俄军交涉之责,威武不屈,不辱使命。后历任奉天、江苏巡抚;民国后,程德全曾任江苏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晚年皈依佛教,1926年受戒于常州天宁寺,法名寂照,1930年病逝于上海。
周树模 光绪年间的黑龙江巡抚
周树模(1860 1925年)字少朴,号沈观,湖北天门县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周树模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等职。光绪二十八年入京,由编修授御史。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十二月二十五日(1908年1月28日),被调为奉天左参赞,次年,特授署(暂任)黑龙江巡抚。
当时的黑龙江地广人稀,除东部已开垦的呼兰、绥化两府较为繁盛外,其他地方亟需开发整治。周树模上任后,周密辟划,定下移民实边之计。此后,随着移民的增加,清政府决定裁撤黑龙江、墨尔根、呼伦贝尔三城副都统,相应添设呼伦贝尔、瑷珲、兴东兵备道,下设龙江、嫩江、黑河、胪滨、海伦五府,并十余个厅、县。至此,黑龙江设治规模大体定了下来。周树模任内选贤任能,留用宋小廉、起用黄维翰等等,以整顿机关,开拓政务。
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宋小廉被授黑龙江巡抚。十一月,采纳宋小廉的意见,为严防沙俄偷越国境,侵蚀主权,订立了呼伦贝尔沿边设卡伦暂行试办章程,设卡伦20所。宣统三年,周树模充任会勘中俄边境大臣,与俄国代表进行《满洲里界约》的谈判,据理力争,挫败了俄国企图将满洲里划入俄国版图的阴谋。
周树模主政黑龙江之初,省内财政紧缺,入不敷出。周树模通过整顿粮酒捐税、清理财政等措施,使得财政收入逐渐丰裕。周树模还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实业。在齐齐哈尔关外古庙基址上建起图书馆,创办了一所中学。他改革师范教育,创办初等工业学堂、农业学堂,为了充实和稳定师资,他奏请:凡京师和内地人员派往黑龙江充当教员者,准予同云贵等省的奖励一律办理。
民国三年(1914年),周树模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高等文官惩戒委员长 陈福龄:黑龙江垦荒事业的开拓者
陈福龄(1844 1929年)族名福庆,字全斋,其先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市)。
康熙年间,因雅克萨之战需水陆配合,调厦门水师提都陈汶环率水师至黑龙江。战争结束后,参战的福建水师就地编为水师营,驻守黑龙江。陈福龄为陈汶环后裔。光绪十二年(1886年),水师营编为汉军三旗,于是陈福龄成为汉军镶蓝旗人。
陈福龄18岁入汉官学肄业,后又入满官学,不久即入黑龙江将军衙门刑司,充当帖写。同治十一年(1872年)冬,被补放水师营催领。之后,经常作为随员参与勘丈地亩、审办命案等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为办理绥化厅等处的盗窃案有功,褒奖蓝翎。此后,历任开办屯田兼收林居烟厘各税、招垦勘丈旗民地亩等事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出兵向我东北大举进犯,代理黑龙江将军寿山委任陈福龄为连军额外帮办。八月,寿山殉职后,陈福龄在危难之际一直在将军衙门视事,恪尽职守。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代理黑龙江将军萨保听信谗言,撤了陈福龄黑龙江城水师营四品官职务。
陈福龄被革职后,于光绪二十八年冬,由盛京将军增祺委为蒙荒行局总办,承办扎克图蒙荒事务。在任上,陈福龄办事公平认真,上下均沾其惠。尤其是为将来地方设治而预留洮南府及两县城基,很为后人称道。光绪三十一年十月,陈福龄回黑龙江,受任全省垦务总局经理。
光绪三十二年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奏准裁撤齐齐哈尔、布特哈等城副都统,将陈福龄补为布特哈东路总管兼办荒务。三十三年春,讷谟尔河荒务完竣,程德全为他奏准记名,以副都统的官衔任用。光绪三十四年春,陈福龄被人诬告,又险些丢了官,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元月,冤情才被洗刷。这年的十二月,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开列历年有功文武官员名单,请朝廷予以奖励,陈福龄也在名单之列。
民国间,陈福龄曾任黑龙江垦务局总办、旗务处总办。后因疾病时发,呈准辞职。之后即专注于慈善事业。
陈福龄所著《宦海伏波大事记》,是研究黑龙江地方史及齐齐哈尔水师营历史的珍贵资料。
孔庆玺:“大成堂药铺”创办者
孔庆玺(18571937年)山东曲阜人。早年随父学医,也做过小官,曾参与治理黄河工程。因不满于贪官污吏鱼肉人民,于1904年弃官从山东来东北,并于1905年夏到达哈尔滨。
当时的哈尔滨,城市刚刚兴建。沙俄在修筑中东路的同时,还在松花江边修建了铁路工厂。大批从各地招来的工人就暂住在道外地区(当时称为傅家店,后改为傅家甸)。孔庆玺一家到哈尔滨后,就住在傅家客栈。在客栈老板傅宝山的帮助下,孔庆玺在今哈尔滨道外五道街盖起三间草房,腾出其中一间开设了“大成堂药铺”。
当时被招来的中东铁路工人有数千人住在道外。他们饥寒交迫,生活艰难。经常有工人到大成堂药铺问医求药。孔庆玺同情穷苦工人,对来看病的,无论有钱无钱,都给以方便,因此得到铁路工人的敬佩。就连附近的农民、渔民,甚至铁路上的俄国人,也都慕名前来就医。孔庆玺为人和气,医术高明,收费低廉,远近闻名,大成堂越办越兴隆。
1910年,哈尔滨发生鼠疫,孔庆玺毅然参加了清政府派来的医学博士伍连德组织的防疫班子,全力投入道外地区的防疫工作,鼠疫很快被扑灭。孔庆玺还研制成功一种专治病毒性感冒的药丸———万应定药丸,疗效甚佳,被当时人称为“家庭必备良药”。
随着城市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道外地区的药铺和医院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孔庆玺于1927年70岁时告老弃医。晚年靠房租生活。
孔庆玺一生热心待人,助难济困,舍财行善,很受世人称颂。
马六舟:收回两江航行权
马六舟(1862 1917年)字铭三,回族,四川成都人,最初从军广西。
1904年(光绪三十年),马六舟来到黑龙江,投在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幕下,因有才干而得到程德全的器重,被补用“同知”之官。此时黑龙江左岸的都鲁河、观音山等金厂已被俄国人所窃据。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后,势力有所减弱。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马六舟奉程德全之命收回原黑龙江自办的都鲁河金厂,次年,又派马六舟以付款方式收回观音山金厂。在收回金厂的斗争中,俄国人气焰嚣张,马六舟毫不畏惧,据理力争,终使两厂重归中国所有。
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松花江的航行权由中俄共有;但沙俄却将其全部霸占。马六舟又奉命将其收回。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农历四月,马六舟署任木兰县知县,兼署东兴镇协领。马六舟在知县任内,疏浚木兰河、修道路、编保甲、置林场。一年后,县内人口由百数十户发展到占籍数万人。1915年8月调任巴彦县知事。他治理巴彦县也和治理木兰一样,政绩显著。
西清(生卒年不详)字研斋,满洲镶兰旗人,西林觉罗氏,系雍正朝重臣鄂尔泰曾孙。
西清自幼从师读书,精通满语,汉语造诣亦很深。
嘉庆十一年(1806年),自京师来到黑龙江,同年秋抵达齐齐哈尔,担任过黑龙江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及司法审判之官。当时齐齐哈尔对死刑犯人的行刑十分残酷,绞死之后还要将其胳膊折断。有识之士认为这等于“腰斩”。西清就此作诗进行讽谏。主持刑法的官员因此逐渐改进,取消了这种“非刑”。
西清在齐齐哈尔期间,于公务之暇,检索官府的典籍、公文、档案、舆图,或外出访问故老所知的风土民情,调查山川关卡。最后积其所得,于嘉庆十五年写成《黑龙江外记》这部8卷的名著。该书记述了黑龙江的山川、形势、沿革、城堡、部落、种族、户口、官制、兵制、方言、服饰、风俗等等,是研究黑龙江历史、民俗等的重要著作。此外,他还著有被人誉为“记载宏博,足资考证”的《华叶述闻》一书。
黄维翰:勤政、著述两不误
黄维翰(1867 1930年)字申甫,号稼溪,江西崇仁县人。
黄维翰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到兵部学习,补了个职方习主事。
光绪年间,东北形势日紧。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曾经奏调黄维翰委署陆军指挥公所参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候选直隶州知州的资格,接替李鸿桂任呼兰府第二任知府兼办呼兰税务总局。当时,黑龙江初改行省,各项事业亟待发展,但财政匮乏,难以支持。于是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整顿粮酒捐税,在呼兰设立税务总局,又在该府境内的巴彦、兰西、木兰等县设立税卡,以增加税收,支持财政。黄维翰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上任的。
黄维翰为官清廉,办事认真,自上任当年的八月至十二月,就收税银2万余两。他还尽力减轻群众负担,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革除陋规,减缓税赋,兴修水利,振兴教育,清理积案。这些措施使得呼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并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宣统二年(1900年),黄维翰调署黑龙江知府,赴任时,许多呼兰士民自愿前往送行,一直送到哈尔滨。
黄维翰不仅勤政,而且也勤于著述,留有《黑水先民传》、《渤海国记》等著作。
冯金封:冯金封膏药创始人
冯金封(1869 1948年)河北昌黎人,著名中医。
冯金封20岁中举,曾当到七品蓝翎的官衔。由于冯金封对当时清政府的舞弊腐败深恶痛绝,从而弃官从医。他拜著名中医王老先生为师,苦读《医宗金典》、《寿世保元》等中医著作,认真钻研医术,熟练地掌握中医外科治疗之术,在家乡行医颇受欢迎。1905年携眷来哈尔滨行医,先后住道里外国八道街(今端街)、道外南极街7号。
他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采众家之长,研制成功独具一格的“冯金封膏药”,并推出了“和平解凝膏”(膏药)及一系列外治、内治法和各种药物,医治了许多疑难病症,如治疗蛇咬伤,他的膏药就有独到之处。他的膏药“治里症”与“治表症”各有区别,分别使用疗效独特可靠。
冯金封注重医德,乐善好施,是哈尔滨市有名的慈善团体“大成祥”的重要创立人之一。
冯金封至今已有四代传人。第四代传人冯铁、冯晓刚都继承家学,冯氏膏药得以流传。
马忠骏:市政建设有建树
马忠骏(1870 1957年)原名马德扬,字荩卿、无闷,又称遁园、遁庵,祖籍山东,生于奉天海城。
清朝末年,马忠骏考秀才未中,投入盛京将军衙门,做“额外效力书记”,从此步入仕途。他的文笔受到盛京将军增祺的赏识,被提拔为文案委员。
1900年,沙俄侵略东北。盛京将军增祺为稳定局势,提出与俄和谈,但和谈使节却无人应命。在此危难之际,马忠骏以卑微职位挺身请命,前往旅顺出使与俄交涉,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据理交涉,不辱使命,终于达成俄军停止进攻,中方维持地方秩序的协议。马忠骏的这一行动,不仅受到世人的赞誉,而且使他的才名远播关外。
1914年,马忠骏来到黑龙江,任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朱庆澜的顾问官。同年9月23日,黑龙江巡按署任命他为黑龙江铁路交涉局总办(驻哈尔滨),管辖松花江以北铁路交涉事宜。1921年2月,马忠骏先后任刚设立的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管辖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市政)副局长、局长,颇有政绩。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哈尔滨通道大街(即今中山路),并在路旁栽下了大量榆树。他的夫人还募捐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马忠骏为人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不仅施善济贫,还曾帮助任管理局教育科长的革命者高崇民脱离险境。
1925年9月,马忠骏因不满军阀混战、官场腐败,辞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之职。在哈尔滨期间,置地数百亩修筑“遁园”(“马家花园”),并刊行《遁园杂咀》。这是一部研究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9·18事变”后,东北沦陷。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等人投靠日本侵略者,马忠骏斥之为卖国。马忠骏为避开侵略者和汉奸,终日闭门不出。日伪当局为了利用他的声望扩大影响,千方百计拉拢利诱,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他不仅不同日伪同流合污,而且还秘密捐款支持马占山、冯占海抗日。为此,他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身陷囹圄之时,日本侵略者对他软硬兼施,但他从容自若,坚贞不屈。他一再告诫家人:千万不能给日伪当差。日本人慑于他的威望,不敢加害于他,最后只好勒索重金予以释放。每年的正月初五,他都要把子女们召集到一起,教育他们不要忘了祖宗,要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
东北解放后,东北局将马忠骏的成分定为实业家,采取了保护的政策。马忠骏对此十分感谢。为了支援东北文化事业建设,他把自己珍藏数十年的文物、古籍捐献给了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1956年5月,马忠骏被安排为哈尔滨市政协委员。1.渤海国王--大钦茂
渤海国王大钦茂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牡丹江市第一位名人。公元737年(渤海仁安十九年)大钦茂继位,改元大兴,为渤海国文王。唐廷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
大钦茂在渤海国的15代国王中可谓政绩突出者。大钦茂时期,渤海国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全面推行“宪象”唐代中原地区的政策,使渤海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成为唐代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钦茂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于755年将渤海国都城由中京昌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之西古城)迁到上京龙泉府,将渤海国统治中心北移。762年,唐廷诏以渤海为国,晋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
大钦茂卒于793年。他在位五十七年,这半个多世纪是渤海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渤海国作为唐朝的“国中之国”、“国中之州”,除同唐及五代后梁、后唐中央政权、中原地区保持良好关系外,还积极发展同日本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抗俄爱国将军萨布素
萨布素 萨布素是清代满洲镶黄旗人,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初,清廷任萨布素为宁古塔副都统。1674年,萨布素任黑龙江省将军。1701年,萨布素卒于黑龙江将军衙门(今齐齐哈尔市),享年73岁。萨布素是清代著名的抗俄爱国将军。1685年,萨布素率领清军取得了雅克萨战役的胜利,迫使俄罗斯侵略军投降。1689年,萨布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之一,参与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萨布素在宁古塔任职期间,曾亲自去盛京(今沈阳市)请来铁匠、医生、画师、造纸和酿酒五大户,为宁古塔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萨布素逝世后,宁古塔流人吴兆骞曾赋诗一首哀悼。至今,被沙俄于1904年入侵宁古塔时破坏的萨布素将军墓(衣冠冢)遗址还存在。
3.清代流放地中的名人
宁安旧称“宁古塔”,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清统一东北、入主中原的根据地。清初是统辖盛京以北的重镇。宁古塔还是清代流放犯人之地,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各大驿站的管理,在宁古塔旧城(海林旧街古城)设置宁古台(康熙五年迁新城,亦称台街,即今宁安三中旧址)。
1653年(顺治十年)扬州名士,《绝域纪略》作者方拱乾因科场狱案流放宁古塔,首先带进了汉族文化。
1655年(顺治十二年)彭长庚、许尔安集团妄称睿王无功,流放宁古塔。
1657年(顺治十四年)南明隆武朝平国公郑芝龙,因其子郑成功坚持抗清,屡不受降,芝龙于其弟芝豹、子世忠、世默等一并流放宁古塔。
1658年(顺治十五年)因丁酉科场案牵累,江南名士方章钺、张明荐、伍成礼、姚其章、吴兰友、庄元堡、钱威、吴兆骞等八人携父母妻子流放宁古塔。同时还遣戍的还有方拱乾二次流放和钱德维等人。
1659年(顺治十六年)江西巡按刘宗韩,因违例责40板,籍没家产,流放宁古塔。
1660年(顺治十七年)崇祯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因“刻有《无声戏》二集一书,诡称为“不死英雄,以煽惑人心”,被革职,籍没家产,流放宁古塔。
1661年(顺治十八年)济南同知杨桂吴受山东巡抚耿焞一案牵累,流放宁古塔。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吉林将军衙门将120名罪犯遣宁古塔为奴。
1881年(光绪七年)清政府撤销对宁古塔地区的封禁,大批汉民流入垦落户。
4.张缙彦 吴兆骞 方拱乾
张缙彦 张缙彦于1599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县小送佛村。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崇祯末年任兵部尚书。张缙彦于1646年(清顺治三年)降清后,从顺治十年至十七年任官;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被终身流放到宁古塔。张缙彦在宁古塔所写《宁古塔山水记》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山水专志,其中,《东京》一文写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情况;《泼雪泉》一文写宁古塔名泉:《杂记》一文最长,记述了宁古塔的特产和风俗民情。张缙彦在宁古塔还写了大量诗文。其散文集《域外集》最为著名。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张缙彦逝世于宁古塔。牡丹江历史名人
吴兆骞 吴兆骞于1631年(明崇祯四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一个官宦之家,因受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江南科场案株连,于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被流放宁古塔达二十三年之久。
吴兆骞在宁古塔期间,开馆授徒,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并创造了100篇边塞诗、抗俄爱国诗及以宁古塔名胜古迹为题材的作品及咏叹诗。吴兆骞的《秋茄集》收录了其部分边塞诗作品,《北渚望月》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描写镜泊湖的诗,《上京》则是我国最早描写渤海国上京龙朱府遗址的一首诗。吴兆骞在宁古塔期间对中朝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1681年,吴兆骞赎还关内,1684年病逝于北京。
方拱乾(1596——1667)系列安徽省桐城县人,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于1659年被流放宁古塔的明代进士,1661年赦归故里,1667年客死扬州,时年72岁。方拱乾著《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一书,很有史料价值。
5.黑龙江省第一任省长——李范五
李范五1912年5月3日生于穆棱县。1929年,李范五在哈尔滨第一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修筑铁路的学生运动。
1932年,李范五参加了中共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任河北省委总交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6年,先后任中共穆棱、宁安县委书记,吉东特委组织部长、书记。
1936年,李范五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在共产国际东方殖民地问题研究院(东方大学八分校)学习,并兼任学生临时支部书记。
1938年回到延安。在延安期间,李范五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地方党和科科员,中央情报部研究员,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干部训练队指导员,中共东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央机关总务处长。1945年当选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6.北飘先驱——马骏
马骏又名马天安,于1895年出生在宁安县城的一个回族家庭。在宁安回民小学读完了小学,后考入吉林一中。
1919年马骏考上南开大学,是周恩来的亲密同学与战友。
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马骏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领导、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其中,以8月末“马骏大闹天安门”最为有名,“马天安”之名因此而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马骏很快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被党组织派回宁安及吉林市敏文中学,组织、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斗争。
1925年,马骏入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
1927年,任中共北京临时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年12月,马骏被捕
1928年2月壮烈牺牲,时年仅33岁
7.八女投江
1938年7月至9月,东北抗日联军四、五军主力由依兰向五常一带征战。当部队返回刁翎附近时,五军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朝鲜族)和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等八位姐妹其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仅13岁。10月上旬队伍遇到敌人突然袭击,冷云等八名女姐妹被隔断在河边,同大部队失去联系。她们顽强战斗,宁死不屈,最后子弹打光,共同跳入乌斯浑河,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8.首任牡丹江市市长--李荆璞
李荆璞1908年生于宁安县沙兰镇。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反日自卫队,自己报号“平南洋”。队伍扩大后,于1932年10月成立“平南洋”反日游击队,并收编在王德林部下。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2月,“平南洋”在宁安县城东南天桥岭的“平日坡”战斗中歼灭日军500多人,保卫了“平日坡”抗日密营。1935年2月,李荆璞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是周保中)第一师师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中旬李荆璞任东北国民军牡丹江地区司令员。10月,东北国民军改称东北人民军自由军。同月,李荆璞任牡丹江市市长。
1946年4月绥宁省成立后,李荆璞任省军区司令员。1947年8月牡丹江省成立后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李荆璞调中央工作。他曾几次回牡丹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欢
第二篇:现代名人家教故事
现代名人家教故事
篇一:中国现代名人成长故事
1.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2.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篇二:5个现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5个现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1.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2.焦耳求知——好学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3.电报迷与看报迷爱迪生——坚持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4.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5.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篇三:现代名人读书故事(精选范文)
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林肯
林肯15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里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就先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下田干活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最终,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奋发向上,努力不懈,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母亲去世后,他把30亿瑞典币——一生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后人为了永远记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是什么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第三篇:现代名人故事300字
篇一: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2.林肯
林肯15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里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就先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下田干活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最终,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奋发向上,努力不懈,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母亲去世后,他把30亿瑞典币——一生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后人为了永远记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是什么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篇二:现代名人励志故事-夏落整理 现代名人励志故事 夏落 整理
内容均来自于网络
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
有多少让我们艳羡的人,他们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中的曲折有时候更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让我们一起从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习那些坚韧不拔的精神吧!从他们的身上学习。走向成功的道路。零、《莫言》
莫言辍学之后,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他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他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他,都是他的传人,他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他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莫言自述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文革中莫言因偷生产队萝卜,被罚跪在毛泽东像前请罪】
十二岁那年,莫言因拔了生产队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爷爷说:“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还用得着这样打?”“中农”出生的家庭让每个人在这场运动中都得小心翼翼,苟且偷安。莫言回忆小时候向老师告密一位同学在参观苦难展览时没有哭,导致那位同学获得警告处分。多年后他忏悔悟到一个道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关于宽恕的故事---莫言小时候跟随母亲去地里捡麦穗,被守麦田的人捉住,搧了母亲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多年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对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莫言冲上去想报仇,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一、《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二、《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三、《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四、《林肇泽》
林肇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不断创造“神话”:他45岁开始自学绘画,无师自通,短短几年时间,其炭精画作品在国内外“走红”;他到过1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讲座;如今虽年逾古稀,但壮志不减,立誓把自己创作的励志歌曲在全国唱响。林肇泽今年已经72岁。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务农。他曾拉过船、抬过石头,还干过两年灶匠、8年木工、5年机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林肇泽接触到了绘画。
1985年,林肇泽出差路过自贡,看见街边画摊上有人画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刚开始学画时,因为市面上买不到专门绘制炭精画的画笔,林肇泽就琢磨着做画笔。把毛笔涂上胶水,等自然风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笔尖。没有大面积涂抹阴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笔杆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绘画工具。
他无师自通,却很快创造出奇迹:1989年,林肇泽带着他的作品《肖像》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肖像》的特写。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市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短文学网)林肇泽在巡回讲学和演讲中,从来不收讲义费。他和家人花费的车旅费、资料费、房租费等,将近20万元,全部是自费。他不仅把摆摊画画挣的钱全部用光了,而且连子女给他的生活费也几乎耗尽。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辈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几间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湿,与周边村民的“小洋楼”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简单的几样家具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书桌也是两口木箱重叠而成,他的当家衣服还是在10多年前别人送给他的。
五、《杨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30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
c-a-b-b-a-g-e,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学生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终于重返讲台。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六、《克利斯帝·布朗》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七、《乔治·赫伯特》篇三:中国现代名人成长故事 1.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2.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第四篇: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精选)
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林肯
林肯15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里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就先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下田干活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最终,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奋发向上,努力不懈,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母亲去世后,他把30亿瑞典币——一生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后人为了永远记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是什么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第五篇:现代名人励志故事
现代名人励志故事
夏落 整理
内容均来自于网络
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
有多少让我们艳羡的人,他们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中的曲折有时候更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让我们一起从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习那些坚韧不拔的精神吧!从他们的身上学习。走向成功的道路。
零、《莫言》
莫言辍学之后,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他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他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他,都是他的传人,他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他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莫言自述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
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文革中莫言因偷生产队萝卜,被罚跪在毛泽东像前请罪】
十二岁那年,莫言因拔了生产队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爷爷说:“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还用得着这样打?”“中农”出生的家庭让每个人在这场运动中都得小心翼翼,苟且偷安。莫言回忆小时候向老师告密一位同学在参观苦难展览时没有哭,导致那位同学获得警告处分。多年后他忏悔悟到一个道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关于宽恕的故事---莫言小时候跟随母亲去地里捡麦穗,被守麦田的人捉住,搧了母亲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多年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对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莫言冲上去想报仇,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一、《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二、《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三、《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四、《林肇泽》
林肇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不断创造“神话”:他45岁开始自学绘画,无师自通,短短几年时间,其炭精画作品在国内外“走红”;他到过1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讲座;如今虽年逾古稀,但壮志不减,立誓把自己创作的励志歌曲在全国唱响。
林肇泽今年已经72岁。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务农。他曾拉过船、抬过石头,还干过两年灶匠、8年木工、5年机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林肇泽接触到了绘画。
1985年,林肇泽出差路过自贡,看见街边画摊上有人画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刚开始学画时,因为市面上买不到专门绘制炭精画的画笔,林肇泽就琢磨着做画笔。把毛笔涂上胶水,等自然风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笔尖。没有大面积涂抹阴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笔杆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绘画工具。
他无师自通,却很快创造出奇迹:1989年,林肇泽带着他的作品《肖像》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肖像》的特写。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市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短文学网)
林肇泽在巡回讲学和演讲中,从来不收讲义费。他和家人花费的车旅费、资料费、房租费等,将近20万元,全部是自费。他不仅把摆摊画画挣的钱全部用光了,而且连子女给他的生活费也几乎耗尽。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辈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几间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湿,与周边村民的“小洋楼”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简单的几样家具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书桌也是两口木箱重叠而成,他的当家衣服还是在10多年前别人送给他的。
五、《杨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30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
c-a-b-b-a-g-e,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学生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终于重返讲台。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
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六、《克利斯帝·布朗》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七、《乔治·赫伯特》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着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八、《杨宗纬》
杨宗纬的求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小学是在内坜国小读的,之后在自强国中读的中学,高中是在中坜高中念完的,之后他考上国防大学法律系,大三时因为总是忙于演出而耽误了太多的课程而被迫退学。
之后他去部队服役两年,当兵回来之后,同时考上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和彰化师大谘商与辅导学系。当时他一时无法决定哪一个校系比较适合他,因此决定向彰化师大那边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先到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就读。
2007年杨宗纬参加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虽然没有获得比赛冠军,但是观众还是记住了他的歌声。节目主持人陶晶莹封他为“催泪歌神”,歌声阳刚而细腻,富含感情,辨识度高,感染力强,特别是演唱抒情歌曲,无论是男女歌手的抒情歌曲,经过他重新诠释之后,常常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因为年龄问题退出比赛,可是杨宗纬仍然受到比赛主办单位华研唱片的器重,华研唱片是“超级星光大道”的主办单位,杨宗纬与之相处融洽,原拟与之签约合作,未料却爆发合约纠纷,由于台北市的黑道帮派“中联集团”的老大“空董”张忠信的强力介入,杨宗纬被迫离开一路栽培他照顾他的华研唱片,转让给他不熟识的经纪人许安进。
第一次合约纠纷暂时告一个段落之后,杨宗纬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成为台湾2008年上半的唱片销售冠军,并创下新人最快在台北小巨蛋开个人售票演唱会的纪录,然而短暂地辉煌灿烂之后,还没来得及到内地替专辑做宣传,就由于经纪人不断违约而爆发第二次合约纠纷,杨宗纬遭到雪藏,演艺事业停滞两年多。
两年的时间内,杨宗纬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和他一同在星光大道走红的林宥嘉和萧敬腾早已红遍大陆港台,可他甚至没有权利发行自己的一首新歌。谈起那段心酸的经历,杨宗纬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就像他的歌声一样,安静之中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两次合约纠纷结束之后,杨宗纬与知名经纪人葛福鸿签约,并且得到台湾音乐教父李宗盛的赏识。2013年2月1日,杨宗纬空降《我是歌手》,取代黄贯中出场,被寄予厚望的杨宗纬重新编曲《矜持》,从一首纯女人的表达,变成一个原生态感觉。很多人称赞他是歌手中的“许三多”,不抛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放弃自己的音乐坚持。
不管前路多艰辛,外界多少质疑,他都能够勇往直前。不要忘记自己热爱音乐的初衷,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流言飞语都会随时间淡去,唯有音乐与爱留下来,这是杨宗纬写在自己的部落格里面的一段话,也许只有真正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才会有这般的洒脱和平淡。
下面是 加西亚·马尔克斯 的经典语录
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跃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谨慎做这样的决定。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爱情的问题都是床上解决的。
(浮梁客:我见过的原文大致应该是这样的:由爱情引发的狂热只能在床上熄灭)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他不承认自己和妻子的矛盾源于家中压抑的气氛,而是认为那源于婚姻本身的性质:一项荒谬的,只能靠上帝的无限仁慈才得以存在的发明。两个几乎完全互不了解的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性格不同,文化不同,甚至性别不同,却突然间不得不承诺生活在一起,睡在同一张床上,分享彼此也许注定有所分歧的命运,这一切本身就是完全违背科学的。“
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自己终于成了整张床的主人,它的全部都归自己独享。
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用一块没有泪水的海绵将有关他的记忆彻底抹掉,让他在她记忆中所占据的那块空间里长出一片罂粟花。
人们彼此消遣,为的是不致互相杀戮。在这个轻浮的世俗天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她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为它下了定义:“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请用一枝玫瑰纪念我。”
——《霍乱时期的爱情》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死亡跟他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对他才有意义。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百年孤独》
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告别信》
“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 “吃屎。”
学会享受寂寞,那会让你学会思考自我。
新鞋你要是不穿,永远不会合脚
我不戴帽子,免得要在别人面前摘下来。
吃玫瑰花长大的猪,肉味一定香极了。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许多年里,我们无法谈论其他事情。受线性习惯支配的日常行为,如今却突然围绕着同一件令人忧心的事情运转起来。拂晓前的鸡鸣敦促我们去梳理构成这一荒诞事件的一连串巧合。诚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渴望解开迷团,而是因为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无法继续活下去。
我记得自己当时想,这样的悲痛只能是伪装,为了掩饰更大的耻辱。
她教给我们的比我们应该懂得的要多得多,最重要的是她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一张空荡的床更让人悲伤。
她变得头脑清醒,自信笃定,不仅成了自己意志的主人,还重新变成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处女。除了自己,她不再承认任何权威,除了自己的痴念,她不再受任何他物驱遣。
一个以勤俭谦恭为美德的家庭,没有权利轻视命运的馈赠。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当代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地球是否会成为其他星球的噩梦?也许,地球只是一座从造物主手中滑落、遗留在广袤宇宙的远郊、失去记忆的村落,它没那么伟大。
现实并非纸上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左右无数生死,同时也滋养着永不枯竭、充满了美好与不幸的创作源泉,我这个四处漂泊、思乡心切的哥伦比亚人只是蒙幸运女神的眷顾。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诗歌是平凡生活中的神秘力量,可以烹煮食物,点燃爱火,任人幻想。
无论帝国主义如何贪得无厌,政府压迫如何粗暴残忍,心底梦想如何难以启齿,我们都不会屈服。革命也是一种文化产物,是志向与创造力的宣泄,要求我们、同时也让我们有理由去相信未来。
——《我不是来演讲的》
粘贴复制,顺便完成文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