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烧云》案例分析
《火烧云》案例分析
一、【背景】
《火烧云》是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空出现火烧云时的瑰丽景象,表现了人们在观看火烧云时无比喜悦的心情。本课文质兼美,是指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朗读的良好教材。课堂上,我着力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关键词句,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能以朗读的形式将自己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读和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本身就应该包括写作教学的因素。固然,两者各有各的重点,但不可能截然分开。其中,仿写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二、【案例】
《火烧云》是篇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霞光、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由于课文以时间顺序来写,突出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特点,在写形状变化时,以出现──样子──变化这种顺序来写,很有特点,于是,以这篇文章中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为仿写点,我设计了教学。
在教学颜色变化一节时,我让学生找出颜色变化多和快的句子,并圈出有关的词语。学生在交流时,都找到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等句子。有学生说:“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四个词语我知道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之快,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说明了火烧云了颜色的多。通过划句子,圈词语的学习方法,我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快写具体的,为仿写作好铺垫。
在教学形状变化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又运用划句子,圈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先学“马”的一节,按照“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它的样子怎样──它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顺序,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内容,学习课文。学生通过自学,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发现这一节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写法。另外几节由于结构相似,我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这段内容的写作特点。
掌握了写作特点,就为仿写作好了铺垫。在学生清楚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仿写“变幻的云彩”,让他们把他们眼睛中看见的千变万化的云,通过描写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写作的方法,老师从扶到放,放手让学生写,学生写得得心应手,兴趣盎然。在交流中,同学们眼中的云果真变化莫测,颜色、形状的变化之神奇让我赞叹,而且,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些学生仿写了颜色和形状,有些学生对云的形状情有独钟。但是,无论是哪种仿写,学生都能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
三、【反思】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读了课文的句、段,或多或少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奥妙。再通过仿写把领悟到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运用到另一结构相似的词句或片段中去。在《变幻的云彩》仿写中,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研究,发现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为自己的仿写打下了写作的框架,而课文中对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描写,从出现到样子如何,接着是怎样变化的,作者是怎样动态和静态结合的,都了然于胸,为自己的仿写做好了铺垫。在学生写好的文章中,有的按照整篇课文的结构,仿写他们眼中的云彩变化,有的抓住课文第三部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来进行仿写,写得都非常的美。因此,我觉得阅读时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轻地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含,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揣摩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构句的生动性,是仿写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善于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地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能把握这条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抓住颜色和形状变化的两小节,通过让学生划句子,圈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仿写的点,然后让学生来仿写,由课内到课外,由简单到复杂,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训练了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第二篇:《火烧云》教学案例1
《火烧云》教学案例
宁强县南街小学:李定军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一篇优美的写景佳作。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其朴实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火烧云图景。
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重点写火烧云上来和火烧云变化部分。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既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又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情。一个“烧”字更是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的特点。二——六自然段则具体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表示颜色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又多又快,写出了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奇妙景观。接着又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他们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下去时则恍恍惚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的,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等。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火烧云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通过优美语句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1、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适时简要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就势导入新课,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二、个性朗读,培养语感
这么优美的课文,你想来读一读吗?
抽学生轮读课文,边读边正音,对于难读的句子或片段让学生反复读一读,直到读懂读顺为止。
课文中有你最感兴趣的段落吗?请你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吧!(鼓励学生选读,还可让同样感兴趣的同学比赛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读文,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引导学生熟悉了课文,为后边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再次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然后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
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是学习课文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有效指导。
四、探究新知,学习课文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交流,同时教师点拨关于排比的写法及好处。
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归纳总结。(颜色、形状)师: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学生说)师: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师: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齐读教材4——6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请你说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并试着表演出来。师: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请你把它画出来并仿照课文的写法配上一段文字好吗?
请几个同学交流展示,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师: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师:火烧云就这样变化着,一会儿像这样,一会儿像那样,恍恍惚惚,当你再仔细瞅瞅,其实它什么像,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探讨,交流互动,学生画火烧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来总结课文,及巩固了知识,有段聊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实乃一举两得。
六、课堂小结:
本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描述了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景象,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去读一读。晚霞是美丽的,古语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的。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设计意图】这样结束课文,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直观简洁的反应了课文内容,凸显了重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反思】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佳作,描写的是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特点,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先配乐展播一些自己收集的关于火烧云的优美图片资料,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了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导出课题,引出了下个环节的教学,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注重了个性朗读。
开课之后先让学生轮读课文,边读边评,边读边正音,既达到了通读的目的,又检查了预习效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展示个性朗读、比赛朗读等,既留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语感同时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
(三)、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教学中我先抛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课文,捕捉关键词句,读出课文的写作顺序、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我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用学过的词语来归纳概括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四)、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在教学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特点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天空出现了什么?是什么样?怎样变化?然后还让学生想象天空中还会出现什么?并把它画出来,尝试仿照课文配上一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当然,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不够。本课的重点是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很少,形式单一,以致掌握效果不是很好。
二、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不够。整节课我总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在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质疑、讨论的时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深钻教材,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会有更多的精彩!
第三篇:《火烧云》教学案例与评析
读,让孩子走进绚丽的火烧云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一、走近火烧云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字。火,着了火的火;烧,燃烧的烧;云,云彩的云。(师边写边说)齐读课题:火烧云。
师:谁来连起来说。
生: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着的云彩。
师:请再读课题,读出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的感觉。(生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教学挂图)这就是像着了火似的燃烧着的火烧云。师:这美丽而千变万化的火烧云,作家萧红会用怎样的语言描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火烧云》
(火烧云是大自然的妙手一挥,在天边留下的鲜艳夺目的彩霞。在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时,孩子心中已有了一些对火烧云的印象,再让孩子连起来说、读课题、看教学挂图,将思维、形象结合在一起,在最短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对火烧云的兴趣,点燃起学生乐读的火花。)
二、走进火烧云
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读完课文学生齐声鼓掌。师:(问一学生)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课文写得很美,我很想像老师那样读课文。
师:那就拿起你的书,大声朗读课文吧。要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在老师的范读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文章很美,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说明老师的范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是读书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读出自己的感受”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抒发内心的情感,注重了个性化的体验。)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响亮。下面老师来检查你们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生字。
(2)出示词语:喂猪、笑盈盈、跪着、凶猛、蹲着、镇静、揉揉眼睛。学生读词,指导学生读出“笑盈盈、凶猛、镇静”的词感;做跪、蹲、揉的动作。
(3)指导书写:盈、跪、蹲、揉、喂。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仍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忽略。第一环节初学生字,主要由学生教学生,共同认读生字。第二环节巩固字词,在读词语的时候,几个动作词“跪、蹲、揉”,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在做中很好地把词体验一番。在读“笑盈盈、凶猛、镇静”等词语时,让学生通过自己语言、神情、动作来展示词语的意思。第三环节强化生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书写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从而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我们要进行一个抢答活动,看谁答得多,答得好。(学生默读课文,神情专注)
师:抢答活动现在开始,选择题:(1)《火烧云》是写()的文章?a.人,b.事,c.景。
生:是c,写景的文章。师:(2)《火烧云》描绘的是什么情况下的云?a.悠悠白云,b.艳丽朝云,c.如火夕云。
生:是c,如火夕云。
师:答得好!下面是问答题:“火烧云”中的“烧”字用得好不好?文中哪一句点明看到的云叫火烧云?用横线画下来。(生浏览课文,画句子)
生:火烧云中的“烧”字用得好。因为„„(生说不出来)师:课文哪一句点明看到云是火烧云呢?请你把句子读出来。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朗读一般)
师:谁想再读这句话?(一生读,比较有感情)师:谁还想读?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有感情,强调“烧、红、着了火”)
师: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把“烧”字读得那么好?
生:火烧起来是很红、很艳、很亮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说明火烧云很大片很多;红彤彤的,可以看出火烧云很红很美;作者还运用比喻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让我感到火烧云很红、很艳、很美。
生:我觉得火烧云中的“烧”用得好,因为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红彤彤和艳丽。
师:是呀,那就让火烧云烧得更红、更艳吧!
学生齐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老师扣住一个字“烧”设计问答题,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找出句子,体会“烧”字的妙处。在学生说不出为什么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而是暂时搁一搁,让学生读读句子,在读中感悟、体验,当学生读到一定的火候,时机成熟,在老师的一句“你为什么把烧字读得这么好?”中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师:下面是一道简答题: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两个句子来告诉大家,火烧云是怎么来?怎么去?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生: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师:晚饭过后—— 生:火烧云上来了。师:一会儿工夫—— 生: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这样开头和结尾,叫首尾相互照应,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首尾相呼应的方法。
师:最后一道是填空题:读了《火烧云》这一课你想对火烧云说什么?请你填一填:火烧云你的 和 最美。
生:火烧云你的颜色和形状最美!
(在走进火烧云这个环节中,设计时尚的、带有鼓动性的抢答活动,容易激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默读时特别认真、仔细。在快速、欢乐、闪烁智慧的抢答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涨,在这种气氛下破解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轻松快乐,效率高,而云之美丽也在读悟的同时映入学生的心中。)
三、美读火烧云
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异常美丽,同学们,放开你的声音去朗读,用你的慧眼去寻找、去发现火烧云的美丽吧。(学生放声朗读,寻找美丽)
师:把你感受到的美丽跟你的同学讲一讲。(学生小组合作,畅谈美丽)
师:火烧云的美无处不在,把你感受到的美跟大家说一说。生:我感觉到写火烧云颜色的这一段特别美。师:请你读一读,读出它的美。(生读段)师:你觉得她读得美吗?
生:挺美的。她把颜色的词“红彤彤、金灿灿”都读得很好,她读“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时,我感到好像真的还有很多很多颜色。
生:我觉得她读得是挺好的,如果她能把第一句话中的“极多”读得再重一些,再强调一下那就更好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极多”表示火烧云变化非常多,不仅仅是书上写得这些颜色,它还有许许多多的颜色,我从“极多”这个词中感受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得不得了。
师:你很会读书,能够从一个普通的词“极多”中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多得不得了,多到及至。真能干!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还感受到火烧云的变化很快。你看书上用了四个“一会儿”,这么多“一会儿”说明变化快嘛,如果他把“一会儿”读得再快些,舌头再卷些,就更好了。
师:那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读,读好儿化音)师:你们想读吗?想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学生起立,放声朗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好像看到了天边的火烧云颜色的绚丽多彩、变化莫测,你看,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请你展开想象,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红艳艳、黄澄澄、紫薇薇„„ 生:桃红、菊黄、玫瑰红、苹果绿„„
生:半红半紫、半粉半红、半紫半咖啡色„„
师:同学们所说的颜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里。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一段,去享受火烧云带给我们的美丽吧!(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这个环节的教学,始终以“读”为载体,引导学生人人读,反复读,多层次读,给“读”以自由的天空,用“读”为学生营造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个“极多”,引领着我们来到了绚丽多彩天边,欣赏火烧云那千变万化的颜色;四个“一会儿”,让我们的眼睛赶不上火烧云变化神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不也从学生想象中展示出来了吗?教师没有进行空泛的说教,没有简单的告诉,只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悟和运用中来解读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在积极自由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美丽。)
第四篇:《火烧云》教学片段分析
从“火烧云”走进语文的“咬文嚼字”
——《火烧云》教学片段分析
片段一: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
师:怎样的云才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 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烧”字换成别的意义相近的词吗?
生1:红
生2:燃
生3:着
师:作者为什么用“烧”,不用同学们你们说的“红、燃、着”呢?我们可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火烧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生1:用“红”字和“红彤彤”重复。
生2:因为题目是火烧云,和题目照应。
生3:写出了火烧云红的范围大,弥漫了大半个天空。
生4:“烧”字给人以动感,看起来很壮观。
生5:“烧”字说明了天空中有很多种颜色,不只是一种红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和大家说的一样美妙,一个“烧”字既写突出了范围大,又写出了气势宏伟,色彩鲜艳。
课后追踪:
老师让学生思考什么叫火烧云为突破口,用说明文中火烧云名字的来历的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哪个字用得特好?“烧”字。将“烧”字换个字,带进去读一读,从而体会到“烧”用在此处,给人最大的感觉有动态,速度快,有气势,形象,面积广等特点。这个题目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兴致越高。同学们有的说句子中已有“红彤彤”一词,用“红”字就重复了,有的说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点题作用。还有的说用了“烧”字,能跟句后“着了火”照应。这个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要营造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我提出了用“烧”和“红”比较的问题,在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通过对“烧”字的“咀嚼”,学生们能够对火烧云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练习,对于一成不变课堂氛围来说,学生却很感兴趣,发言兴致高,效果是很好的。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咀嚼方式:
1、从解释词语入手,利用词语解释来咬文嚼字的几种方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找到与这个词语相关的内容,体会含义,然后在理解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意思;查字典,再根据字典中的意思来理解语句;近义词解释词语,理解句子意思。
2、从对照、比较入手
对比,是咬文嚼字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能够发现语句含义上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语句的理解。
(1)文内比较。对同一课文中的语句的比较,可以是内容上的比较,包括不同人物间的对比和同一人物的前后言行的对比;可以是前后句式的比较,也可以是一句话中词语的比较。
(2)文外找对手。为了强化学生对文中意思的理解,引进课外内容与之对照,如王菘舟老师在《一夜的工作》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就出示了他工作场所在前一任主人时的奢华场面;以不同的句子结构来对比:也可以采用词语置换来比较、品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了写作文时的遣词造句就要像作者那样,时刻想到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运用的每一个词语都要尽量做到为文章中心服务。
3、从画面想象入手。关于《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我曾经听过一节课,老师在带领学生品读文本的时候,采用画面想象的方式,把抽象的语言现象想象成形象的自我行动,让学生跟着张洁一起奔跑,一起在水里扑腾,一起接受刺耳的笑声,学生马上感同身受,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了深刻的感悟。
4、从联系生活实际入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也需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时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联系。
咬文嚼字的方法很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动作模仿、画图示意、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品味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但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教学环节可以用多种咀嚼方式,而一种咀嚼方式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中出现,它们彼此交融,互相帮助。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在运用语言听说读写时并不咬文嚼字、反复思索,而是直接就感受到了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领悟了文本的含义,并且有了独特的理解,那是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经常的咬文嚼字已经为生活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良好语感的缘故,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真希望我语文教学能从咬文嚼字中开始,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咀嚼文字,品味语言的奥妙。
第五篇:火烧云 教材分析
《火烧云》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自然奇观”为专题,通过具体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她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季傍晚,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火烧云下去了的顺序,并紧扣一个“变”字,将火烧云色彩绚丽、瞬息万变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感,尤其体现在描绘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