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单元孟子两章练习题答案t
18.《孟子》两章同步练习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亲戚畔()之
畎()亩
傅说()
法家拂()士
答案:sù
pàn
quǎn
yuè
bì[来源:中.考.资.源.网] 2.解释下列加点字。⑴兵革非不坚利也。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⑷人恒过,然后能改。
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典型的词语,需放在原文中仔细揣摩,记诵在心。
答案:⑴泛指武器装备。⑵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⑶责任,使命。⑷犯错误。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答案:《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D.委而去之(放弃)
解析:通观这四个选项可知A、C、D理解正确,应予以识记,而B选项中“得道者”即“施行仁政的人”,因而“道”应理解为“仁政”。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应在平时多加积累,本题中A项“衡”通“横”,B项“畔”通“叛”,D项“拂”通“弼”,只有C项不含通假字。答案:C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解析:能否正确的朗读断句,直接关系着我们对句义的理解与否。划分时,将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义的词语断开。
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4.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⑴句要先突破重点词语“.故”,⑵句应重点突破“忧患”和“安乐”二词,然后将每个词语的含义连贯地组织起来。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⑵.这以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使人萎靡死亡。5.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解析:结合全文可知君子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天下之所顺”,即指“人和”,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也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答案:C
6、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解析:本文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终有所作为,解答本题时,思路较为宽泛,只要切合题意的古今中外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均可。参考答案: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习题。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解析:本题的A项句子的含义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据此可知,“域”在这里是“限制”的意思。答案:A 2.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答案:C
3、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了论点。由此可见,C项不正确。
答案:C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 “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是一道自我表述题,允许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据,结合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吻合的例子来分析。参考答案:略。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太宗论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哂(shěn):讥笑。③切:逼迫。④平:太平。⑥户:大门。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⑴或请重法以禁止
⑵朕当去奢省费
⑶轻徭薄赋
⑷安用重法邪
解析:本文篇幅短小,把握重点词语即可理解全篇。本题的四个词语皆为重点。答题时,应结合原句来理解,还可联系我们所积累的课内文言文中与之相关联的词语,辨析含义及用法。答案:(1)有人(2)去除(3)减轻(4)怎么(哪里)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⑴路不拾遗
⑵商旅野宿
解析:这是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理解第一个词语要先突破“遗”的含义,第二个词语抓住“商旅”的含义。
答案:(1)遗失在路上的财物无人拾取。(2)商人旅客在野外露宿。8.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解答本题,可从选文找出回答该题的原句,当有人建议以重法禁止时,唐太宗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应采取“取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的措施,这样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答案:取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回答)[来源:中.考.资.源.网] 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深层探究 比较阅读,把握《〈孟子〉两章》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
解析:此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有相同之处,不过,二者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的说理散文的特点。通过反复阅读,可知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可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
参考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相通,殊途而同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题(2009——2011)参考答案
(一)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7.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考题(2009——2010)
答案
(一)9.B(2分)10.B(2分)1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分)12.举例论证(摆事实)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评分:2分。每空1分)13.参考答案: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评分:2分。大意 对即可,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也可)
(二)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
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2分)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1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卧薪尝胆(1分)28.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三)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四)9.(1)明白(了解、知道)(2)如果(假若)(3)这样
10.(通过这些)使他(们)的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能。(翻译意思对,语句连贯;“益”字翻译正确即可)11.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
(五)19.B 20.B 21.D 22.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六)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七)8.(4分)(1)违背;通“弼”,辅佐(2)安顿;处在(每空1分)9.(2分)(1)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意对即可,每句1分)
10.(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
11.(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2007年资阳市雁江区初中毕业考试题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
23.D24.C25.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26.1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这以后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衰亡。27.由他们经受艰苦磨练而成就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2007年盐城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二)10、(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
11、(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3、卒章显志。
第二篇:《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一、学习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继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
”之称。
《孟子》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3)、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解释加点词: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8、亲戚畔之
亲戚:()
9、故()君子()有()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
12、委()而去()之
13、兵()革()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5)、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一、基础积累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行拂乱其所为
()
()..空乏其身()
所以动以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而后喻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
8、翻译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而:而后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文本探究
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 启 示:
2、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5、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7、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8、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9、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三、拓展延伸
1、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2、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
7、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义
8、亲戚畔之 亲戚:骨肉兄弟。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十、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4、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5、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是 :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 B、被动句
a、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b、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d、举于士(被录用)
e、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f、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
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
于心
忧困)
衡于虑
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十六、2008年的雪灾、“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第三篇:孟子两章练习
《〈孟子〉两章》中考题汇编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3分)
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分)
2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3分)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四、(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举:(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五、(2004年贵阳实验区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①故: ②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20.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六、(2004年四川遂宁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
1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七、(2004年山东泰安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②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译: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八、(2004年山东威海市中考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5—9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
5.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6.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和()(4分)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7.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2分)答:
8.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2分)
9.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2分)
答:
九、(2003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做12—13题。(6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2.解释加点的字。(3分)
①衡()于虑 ②而后喻()③以光()先帝遗德 13.(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3分)
十、(2003年湖北咸宁市中考试题)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20—24题。(15分)
天时不如地利„„故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必胜矣。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池非不深也()②委而去之()③故君子有不战()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2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原文句子。(2分)
2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译:
2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4分)
十一、(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十二、(2004年天津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4分)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1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7.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18.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4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
①多助之至:
②失道者寡助:
1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孟子》是 家的经典之一。你还知道该学派的哪些经典?请再举三部:
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3.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十四、(2005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B.委而去之 怀乡(《岳阳楼记》)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外将兵(《陈涉世家》)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E.多助之至 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 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
爷娘)去国上使汝心余人;文中与。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公输》中考题训练
一、2008 成都市 公输
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6分,每小题2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B.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C.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D.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攻宋 B.子墨子闻之
扶苏以数谏故 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知而不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胡不见我于王?(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C(固:应解释为“本来”)7.D(D项都是表转折,解释为“但”“却”;A项前句“以”解释为 “拿”“用”,后句“以”解释为“因为”;B项前句“之”解释为“这件事”,后句“之”解释为“到”、“往”;C项前句“于”解释为“在”,后句“于”解释为“对”)8.C(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9.(4分)(1)(2分)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的意思计1分)(2)(2分)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二、(09深圳)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1.《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
(2)答案 ;
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
2、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非攻,是不发动战争。简答: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09山东枣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人教版教材课文《公输》)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夫子何命焉为?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参考答案
一、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二、8.A 9.D 10.C 1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1分)
三、20.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21.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2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23.A D(共3分,每项1.5分)
四、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14.(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五、18.①所以 ②这种(每个1分)19.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0.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21.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六、11.C 12.B 13.B 14.C 15.D
七、5.①同“弼”,辅佐 ②边境 6.①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②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
八、5.①zēng ②bì 6.A B 7.人恒过,然后能改。8.生于忧患 9.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九、12.①通“横”,梗塞,不顺;②明白,了解;③发扬光大。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侍卫之臣 忠志之士 开张圣听(或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十、20.①池:护城河。②委:放弃。③有:或,要么。21.B 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3.①(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②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24.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十一、11.B(3分)12.(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13.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本题2分,每空1分)14.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本题4分,超过20字扣1分)
十二、16.(2分)C 17.(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4分)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等。19.(3分)D 20.(3分)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每句1分)
十三、1.儒 《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增加”或“增”。3.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4.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5.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十四、1.(1)兵器(2)限制(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第四篇:孟子两章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五篇:《孟子》两章教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参考答案]:(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傅说()法家拂()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困于心,衡于虑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