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菲的世界》书评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一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现在,我们有机会一一来巡视,到底这些饱学之士,教了我们些什么?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份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作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蕃茄的最低价。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
从这项永恒、客观的角度出发,本书却对基督教信仰,藉教化和联想,草草就将其搁置一旁。虽然基督教信仰在历史上占有显着的地位,本书却刻意以负面呈现,稍后我会再讨论此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到最后,连哲学家也被闲置一旁。作者贾德心目中的伟大思想家,不再是一般所谓的哲学大师,而是马克思、达尔文、佛洛伊德及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者。作者似乎暗示:知识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而非传统哲学家。哲学这一科系,像是基督教,似乎该被打入历史的冷宫中?
这本书的长处
这本书的哲学部份,写得简洁而优美。风格有趣、吸引人,十分容易读。即使是讨论艰深和抽象的观念,作者的表达仍旧是那么清晰、易懂。作为哲学史的简介,实在没有什么书能望其项背,吸引这么多读者。原来乔斯坦-贾德有十一年在高中教授哲学的经验,难怪他能把哲学观念讲解得这样清楚。另外,小说的格式,让读者对哲学辩证有参与感,这是一般教科书作不到的。贾德,一如所有好老师,鼓励书中人物在哲学命题上,不断提出新辩论。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相信都会同意,像这样一半参杂小说情节的写法,读来更加有趣,让读者亲自参与,提升整部作品的可读性。
然而,以纯小说的角度而言,《苏菲的世界》却不算成功。书中角色呆板、无趣,情节薄弱,冲突和张力不够,也没有什么真正悬疑之处。整部作品不够真实,不足以吸引读者随着剧中人物或悲或喜。所有角色只不过是用来解说哲学的工具,那位教导苏菲哲学的老人,从始至终就仅是一个神秘老人而已;至於早熟的苏菲,也只是哲学教育的配角罢了。这本书在风格上,可能是刻意的吧,为了力求简洁,倾向孩子式直接的表达;不论如何,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够精采。
基督教的地位
《苏菲的世界》乍读之下,似乎对基督教颇有好感。书中多次提到神,即使未特别注明,书上所讨论的神,指的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教会在书中人物的生活占有一席之地,一些讨论中,也以教会为背景。有一章专门讨论基督,对耶稣的宣告有相当深入的探讨。书中也列举许多例子,说明当一个人持有基督教的信仰,尤其是相信神是造物主这点,会产生很不同的世界观。书里也有好几处,针对基督教被误解之处,提出翻案。例如,因为亚里斯多德贬低女性的错误见解,教会也深受影响,事实上,耶稣基督绝不是歧视妇女的人。在文艺复兴那一章里,正面地提到一点马丁路德。至於其他改革家却无一上榜,而路德也仅仅占文艺复兴的一小篇幅而已,而且是「灰暗」的部份。
然而仔细阅读,会发现事实上,书中有不少关於基督教的负面评价。作者肯定长期以来,哲学就扮演着将人从神话、迷信和宗教的捆绑中释放的角色;而基督教是被定位在捆绑人的那边,不是释放人的这边。当然这本书里,负面而直接的攻击,都是针对古老世界的多神教,或是现代新纪元迷信,而非冲着基督教或相信神存在的思想而来。的确,也有一些优秀的哲学家,接受超物质的哲学观点,并为之辩论。不过,这本书的哲学家(艾伯特),在书中结尾时,坦承自己是个自然主义者);并且贬损由启示而来的知识。亚当和挪亚,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小红帽》的故事并列;耶稣和耶稣之死,与苏格拉底和其死亡大同
小异;基督教被说成是闪族文化和印欧民族神话的混合体。科学和哲学才是真理的判断者,不是神和祂的话语。书中 人物席德的父亲,任职於联合国。作者认为联合国才是真正的世界和平使者,特别是在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四分五裂的中东地区。
仅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於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
一般而言,贾德对新约有相当认识;但是他在探讨耶稣死亡的意义上,有重大的偏失。如贾德所言,耶稣和苏格拉底诚然都是为「所信仰的信念而死,然而他没有提到,更重要的是耶稣为世人的罪而死。由於他们如此从容就义,所以吸引了许多徒众追随,即使在他们死后仍然如此,世人跟随耶稣,岂仅是因为耶稣有勇气?乃因为他为世人的罪而死!另外,苏格拉底哲学的真伪,和他怎么死是不大相乾的;然而耶稣怎样死,却关乎他所有的教训,没有十字架的受死,一切基督教信仰就将瓦解。
哲学史
任何一部哲学史的写作,都面临历史学家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取舍的标准。你涵盖的层面愈广,取舍之间就更难。
差不多所有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和教科书,都不是专科或专题论述,而是选择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来介绍。一般都不作太多负面批评,只简介主要观点,和其在该领域的贡献。作者通常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作事实陈述。这样的方式,很适合初学者;让初学者对该科目有全盘的认识。对作者而言,这也是有利的写法,看起来较客观,给各主要观点公平展现的机会,也显出作者欣赏不同看法的雅量。
但是,这种筛选法,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涵盖无心(或有意)的偏见。所谓的客观,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收集在一本书里,并不构成一部思想史,只是一部选集而已。在选集中,谁入选谁出局,就牵涉到编者的价值判断和偏见。为了客观,往往只有扩大选集范围,礼遇各家各派,收进连作者都不同意的观点。这样作,作者避免了取舍和辩解之苦。
在这本书里,其实乔斯坦-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意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斯、佛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维京斯坦、帕培儿和艾尔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地,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辞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因此,这不是一本关於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作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至不同的结局。
给苏菲的挑战
这不是一本随便写写的书,这本书将自己定位在主流的大众化哲学史。以这样的资格,它宣称道德和智慧高於其它观点(像基督教),但对这种优越性,却未提出任何具说服力的理由。因此它的结论,和它的假设相差无几,这些假设,实在需要更多检验。
比方说,这种反上帝本质的假设,就未经任何哲学分析。基督徒对自然主义的反对,提都不提,而对苏格拉底怎样胜过迷信的宗教,以及唯物主义怎样超越柏拉图主义,却详加说明。另一项未经探讨的假设,就是意义的本质和哲学实证的价值。虽然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世界被解释成是一场大意外的产物,这世界却不是无意义的。小说似乎暗示,苏菲必须找出这个充满新鲜刺激、无边无际、处处叫人惊讶的世界存在之意义;但是,苏菲却不曾问道:世界既是意外产生的,怎能找得到意义?
让我再举一处未经验证的假设:作者赞扬道德和文明的行为,这是一个相当讨好的观点。但是读者看不到道德或文明行为的根基是什么。我们基督徒对这一点,有明确的答案,那根源是基於我们造物主和救主的性情和旨意。我们甚至可以回答,为什么一个抗拒上帝的人,仍然可以持守道德法则?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不管你承不承认这点。反之,这本书一方面高举思考性批判的严格标准,但对所提出的非基督徒观点,却未加以验证,或提出它高举道德行为的理由或根源是什么?因此,在这点上,我看不出作者有什么理由排斥基督教信仰。这本书并未教导该接受康德哲学,或要拒绝尼采的哲学,但作者却轻易接受二者,并且鼓励读者寻求自己的答案。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知识的探讨上。作者明白拒绝新纪元思想和宗教迷信这一类知识,但事实上作者从未好好解释过他对知识的观点,只是一再保证物理学家已有答案。贾德认为科学家是一切知识的验证者。比方他说「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然后说「今天我们可以确定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或多或少是正确的」。还有「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大约已有六千年」,但是「据我们今天所知,应该有四十六亿年了」。好像只要一抬出科学,就不需要经过检验,不需要建立其哲学基础。作者一厢情愿的倒向科学,似乎科学的成功,就证明了其准确性。
《苏菲的世界》留给我们许多问题,许多该书未能回答的哲学问题。看完这本书,你不禁要怀疑,为什么经过几世纪的努力思索,人类事实上没有比起初多知道多少,假如这么多伟大的心灵都找不到答案,问题出在哪里呢?可不可能是我们预设的假定有缺陷—人类凭着自己,从「没有偏见」的观点出发,绝对有能力,不靠造物主的启示帮忙,就能认识人一切的本质?
这让我想起传道书所言:
我见上帝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恒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书评
这真是一本出版商梦寐以求的书。由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北欧高中教师,所写作的这本西方哲学史,到一九九五年,已经销售八百万册,目前最保守估计,也当有九百万册。本书打破学术话题不受欢迎的传统,让哲学走出阴暗的象牙塔,成为最热门的卖点。
[一本关於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一遍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一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现在,我们有机会一一来巡视,到底这些饱学之士,教了我们些什么?
这本书的流行,有其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好几方面来看。全书虽非学术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作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因此,这本书表达了当今知识分子的立场。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份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作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蕃茄的最低价。(这是他们为何经常不受欢迎的原因!)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注,英译本pp.65~6;中译本第117页)
从这项永恒、客观的角度出发,本书却对基督教信仰,藉教化和联想,草草就将其搁置一旁。虽然基督教信仰在历史上占有显着的地位,本书却刻意以负面呈现,稍后我会再讨论此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到最后,连哲学家也被闲置一旁。作者贾德心目中的伟大思想家,不再是一般所谓的哲学大师,而是马克思、达尔文、佛洛伊德及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者。作者似乎暗示:知识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而非传统哲学家。哲学这一科系,像是基督教,似乎该被打入历史的冷宫中?
这本书的长处
我们需要谢谢作者和出版商的努力,使这样重要的课题,成为社会大众关注交流的对象。这本书使那些喜欢思想和喜欢哲学的人容易和友人分享,让更多人参与和历史上的大师对话。
这本书的哲学部份,写得简洁而优美。风格有趣、吸引人,十分容易读。即使是讨论艰深和抽象的观念,作者的表达仍旧是那么清晰、易懂。作为哲学史的简介,实在没有什么书能望其项背,吸引这么多读者。原来乔斯坦-贾德有十一年在高中教授哲学的经验,难怪他能把哲学观念讲解得这样清楚。另外,小说的格式,让读者对哲学辩证有参与感,这是一般教科书作不到的。贾德,一如所有好老师,鼓励书中人物在哲学命题上,不断提出新辩论。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相信都会同意,像这样一半参杂小说情节的写法,读来更加有趣,让读者亲自参与,提升整部作品的可读性。
然而,以纯小说的角度而言,《苏菲的世界》却不算成功。书中角色呆板、无趣,情节薄弱,冲突和张力不够,也没有什么真正悬疑之处。整部作品不够真实,不足以吸引读者随着剧中人物或悲或喜。所有角色只不过是用来解说哲学的工具,那位教导苏菲哲学的老人,从始至终就仅是一个神秘老人而已;至於早熟的苏菲,也只是哲学教育的配角罢了。这本书在风格上,可能是刻意的吧,为了力求简洁,倾向孩子式直接的表达;不论如何,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够精采。(会不会是受翻译的影响呢?)
基督教的地位
写作西方哲学史,一直有项困难,就是基督教的定位问题。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上占着优势地位,并且和哲学有正反两面的交互作用。
《苏菲的世界》乍读之下,似乎对基督教颇有好感。书中多次提到神,即使未特别注明,书上所讨论的神,指的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虽然未必就是合乎圣经启示三而一的神)。教会在书中人物的生活占有一席之地,一些讨论中,也以教会为背景。有一章专门讨论基督,对耶稣的宣告有相当深入的探讨。书中也列举许多例子,说明当一个人持有基督教的信仰,尤其是相信神是造物主这点,会产生很不同的世界观。书里也有好几处,针对基督教被误解之处,提出翻案。例如,因为亚里斯多德贬低女性的错误见解,教会也深受影响,事实上,耶稣基督绝不是歧视妇女的人。在文艺复兴那一章里,正面地提到一点马丁路德。至於其他改革家却无一上榜,而路德也仅仅占文艺复兴的一小篇幅而已,而且是「灰暗」的部份。
然而仔细阅读,会发现事实上,书中有不少关於基督教的负面评价。作者肯定长期以来,哲学就扮演着将人从神话、迷信和宗教的捆绑中释放的角色;而基督教是被定位在捆绑人的那边,不是释放人的这边。当然这本书里,负面而直接的攻击,都是针对古老世界的多神教,或是现代新纪元迷信,而非冲着基督教或相信神存在的思想而来。的确,也有一些优秀的哲学家,接受超物质的哲学观点,并为之辩论。不过,这本书的哲学家(艾伯特),在书中结尾时,坦承自己是个自然主义者(英译本p.360;中译本第657页);并且贬损由启示而来的知识。亚当和挪亚,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小红帽》的故事并列;耶稣和耶稣之死,与苏格拉底和其死亡大同小异;基督教被说成是闪族文化和印欧民族神话的混合体。科学和哲学才是真理的判断者,不是神和祂的话语。书中
人物席德的父亲,任职於联合国。作者认为联合国才是真正的世界和平使者,特别是在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四分五裂的中东地区。
仅管这本书给了基督教相当的篇幅,然而它对基督教观点的呈现是相当失职的。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神观,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帝存不存在的哲学问题,就能涵盖的。把耶稣对真理的执着和他的殉道,类比於苏格拉底,实在是对耶稣教训极大的误解。
一般而言,贾德对新约有相当认识;但是他在探讨耶稣死亡的意义上,有重大的偏失。如贾德所言,耶稣和苏格拉底诚然都是为「所信仰的信念」而死(英译本p.52;中译本第95页),然而他没有提到,更重要的是耶稣为世人的罪而死。「由於他们如此从容就义,所以吸引了许多徒众追随,即使在他们死后仍然如此」(英译本p.53;中译本第96页),世人跟随耶稣,岂仅是因为耶稣有勇气?乃因为他为世人的罪而死!另外,苏格拉底哲学的真伪,和他怎么死是不大相乾的;然而耶稣怎样死,却关乎他所有的教训,没有十字架的受死,一切基督教信仰就将瓦解。
哲学史
任何一部哲学史的写作,都面临历史学家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取舍的标准。你涵盖的层面愈广,取舍之间就更难。
差不多所有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和教科书,都不是专科或专题论述,而是选择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来介绍。一般都不作太多负面批评,只简介主要观点,和其在该领域的贡献。作者通常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作事实陈述。这样的方式,很适合初学者;让初学者对该科目有全盘的认识。对作者而言,这也是有利的写法,看起来较客观,给各主要观点公平展现的机会,也显出作者欣赏不同看法的雅量。
但是,这种筛选法,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涵盖无心(或有意)的偏见。所谓的客观,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收集在一本书里,并不构成一部思想史,只是一部选集而已。在选集中,谁入选谁出局,就牵涉到编者的价值判断和偏见。为了客观,往往只有扩大选集范围,礼遇各家各派,收进连作者都不同意的观点。这样作,作者避免了取舍和辩解之苦。
在这本书里,其实乔斯坦-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意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斯、佛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Moore)、罗素、维京斯坦(Wittgenstein)、帕培儿(Popper)和艾尔(Ayer)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地,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辞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因此,这不是「一本关於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作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至不同的结局。
给苏菲的挑战
这不是一本随便写写的书,这本书将自己定位在主流的大众化哲学史,而它的畅销,也证明了此一地位。以这样的资格,它宣称道德和智慧高於其它观点(像基督教),但对这种优越性,却未提出任何具说服力的理由。因此它的结论,和它的假设相差无几,这些假设,实在需要更多检验。
比方说,这种反上帝本质的假设,就未经任何哲学分析。基督徒对自然主义的反对,提都不提,而对苏格拉底怎样胜过迷信的宗教,以及唯物主义怎样超越柏拉图主义,却详加说明。另一项未经探讨的假设,就是意义的本质和哲学实证的价值。虽然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世界被解释成是一场大意外的产物,这世界却不是无意义的。小说似乎暗示,苏菲必须找出这个充满新鲜刺激、无边无际、处处叫人惊讶的世界存在之意义;但是,苏菲却不曾问道:世界既是意外产生的,怎能找得到意义?
让我再举一处未经验证的假设:作者赞扬道德和文明的行为,这是一个相当讨好的观点。但是读者看不到道德或文明行为的根基是什么。我们基督徒对这一点,有明确的答案,那根源是基於我们造物主和救主的性情和旨意。我们甚至可以回答,为什么一个抗拒上帝的人,仍然可以持守道德法则?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不管你承不承认这点。反之,这本书一方面高举思考性批判的严格标准,但对所提出的非基督徒观点,却未加以验证,或提出它高举道德行为的理由或根源是什么?因此,在这点上,我看不出作者有什么理由排斥基督教信仰。这本书并未教导该接受康德哲学,或要拒绝尼采的哲学,但作者却轻易接受二者,并且鼓励读者寻求自己的答案。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知识的探讨上。作者明白拒绝新纪元思想和宗教迷信这一类知识,但事实上作者从未好好解释过他对知识的观点,只是一再保证物理学家已有答案。贾德认为科学家是一切知识的验证者。比方他说「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然后说「今天我们可以确定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或多或少是正确的」(英译本p.35;中译本第66~7页)。还有「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大约已有六千年」,但是「据我们今天所知,应该有四十六亿年了」(英译本p315;中译本第574~5页)。好像只要一抬出科学,就不需要经过检验,不需要建立其哲学基础。作者一厢情愿的倒向科学,似乎科学的成功,就证明了其准确性。
《苏菲的世界》留给我们许多问题,许多该书未能回答的哲学问题。看完这本书,你不禁要怀疑,为什么经过几世纪的努力思索,人类事实上没有比起初多知道多少,假如这么多伟大的心灵都找不到答案,问题出在哪里呢?可不可能是我们预设的假定有缺陷—人类凭着自己,从「没有偏见」的观点出发,绝对有能力,不靠造物主的启示帮忙,就能认识人一切的本质?
这让我想起传道书所言:
我见上帝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恒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三10~11)
其实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主角是哲学本身,不管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哲学本身凌驾于正本著作之上,每一个情节的改变都是因为哲学,苏菲的世界观也是引着对哲学的思索而改变。
所谓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抽象性概括,一切科学的科学。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哲学的本身,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
本书评部分内容为
菲力-詹森(Phillip D.Jensen)着/薪人译/D.A转载
注解:Jostein Gaarder, Sophie's World : 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Phoenix House, London, 1991.《苏菲的世界》,萧宝森译,台北:智库文化,1995。
第三篇:《苏菲的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乔斯坦•贾德所著作的《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像我一样刚开始学习哲学的人看,它能为我们开启哲学这门高深的课程,引导我们去思考哲学,学习哲学带给我们的真理。
学习哲学一定要有好奇心,好奇心引导我们去了解世界的一切存在,体会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书中主人公苏菲极具好奇心,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一步一步走进了哲学的殿堂,她开始了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从最开始的“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引导了苏菲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接着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逐一介绍了哲学这门学科自问世以来的众多哲学家,更加难得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认知。《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非常适合我们对哲学的学习和理解。其写作手法也是我所欣赏的,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哲学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注入读者头脑。哲学家们一生特有的言行都蕴含哲学的深邃,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生活百态。体会哲人的人生其实就是在思考哲学问题和理解哲学的的深邃。
哲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之母,其中涵盖了人类社会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由哲学出发,去寻找大家所认同的答案。哲学要求我们对世界有好奇心,同时也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一个人没有了想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正如“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迷惑过,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让我恍然大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不思考存在就没有其意义了。还有就是神学和哲学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这也是一直困惑我的,哲学属于逻辑理性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哲学从令一层面又服务于神学,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都是哲学源于神学。
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人类也必须要向苏菲学习,时刻对这个社会保持好奇心,学会理性思考,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社会的固有思维而受到束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不跟风随大流,凡事都经过自己的个人思考,对事物做出最正确的判断。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并不是都正确的,我们要时刻用批判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敢于挑战权威,就像古代哲学家们敢于向神学挑战一样,只有全人类都去思考我们的人类社会,我们的文明就能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第四篇:《苏菲的世界》
对《苏菲的世界》的感想
专业:分析化学学号:51130606120姓名:朱琳嶺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比较合适的入门书。我读过此书后对哲学也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并对此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它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历,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苏菲的世界》将苏格拉底,萨特,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间接地贯穿到全文,并借用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因此此书非常生动有趣。看完此书,我将详细地描述此书对于我的启发以及我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学会思考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我思故我在。人生要在永无止境的思考中度过,人类也是不断思考中向前发展的。在远古时代,起初人类只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来猎取动物,吃生食,住山洞。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打制的石器不能很好地猎取动物,吃生食会经常生病,住山洞光线暗等诸多问题。因此,原始人发明了磨制石器,发明了钻木取火、搭建房屋。包拯从小爱断是非,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他都会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思考的精神使他的思想更为高尚。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思考贵在勤。作为学生,更应多动脑筋。人类的许多伟大发现都归功于逢事问一个“为什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大文学家矛盾曾经说过,“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想才行。”蔡肖思也说过:“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人不精思,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只能做涉水者。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书海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尽欢畅。学习的本质在于思索,从而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内化知识。懒于思索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索,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平坦的柏油路不会;有礁石的河流才能激起奋斗的浪花,平静的湖面不会;险峻的山峰才能挽留攀登者的足迹,平滑的山顶不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的人生才能唱出洪钟大悟,平凡顺利的人生不会。只有不断思考,个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前进,人类才会进步。
二.人需要正确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苏菲的世界》中小女孩苏菲接到的怪信中第一句就是:“你是谁?”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却不知从何说起。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
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我想《苏菲的世界》之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往往最易忽略的就是自己究竟是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人认识别人也许不难,但是难就在于能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难处就在于自己是处于“当局者迷”的地位,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一样。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不做那一只昏了头脑的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而丢了嘴边的一口肥肉。然而历史上和生活中像乌鸦这样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的人生,却又何其多矣!战国时期的赵括何尝不是一例,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结果呢,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连自己也死于乱箭之中。在当今,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了解自己应该发扬和保留的优点、应该克服和改进的缺点。正确认识自己的脾气,性格,是一件相当重要而且十分困难的事情。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这当然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的责任始终都在于能够正确地认清自我。自省可自明,自律促自成,自强保自信,这或许是当前在认识自己的思想转化中,应引为借鉴的行为观念。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有效地发挥个人作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
三.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
《苏菲的世界》中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一直都在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也就一直在思考着那些她以前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包括生命的意义。
人的出生就像是沉睡了几千年的灵魂在某一刻苏醒过来,用迷茫天真的眼眸望着这个世界。在那一刻,那个灵魂被覆上了蓝色的生命,注定要接受人生的洗礼。一个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功名利禄,也不在于被世人所敬仰的荣誉,要无愧于自己,坦然面对灵魂,才是对生命的尊敬,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自然也就因人而异。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为家庭的维持而奔波,为社会的发展而奔波,也都在为这个世界而奔波。在这诸多的奔波的人中,有少年,有青年,有壮年,有老年;有知识分子,有目不识丁者;有高尚的,有低俗的。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知识层面的人,不同道德修养的人都囊括于其内。总之,整个人类在不停地奔波劳累。从生命的整体上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相同的,因为生命具有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为生存而奔波。生命在广义上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当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值得敬畏,值得重视,值得平等对待。而当生命丧失了这些基本的权利:被束缚了自由,被他类所蔑视,被强者所虐待;也即是生命不再掌握于自己的手中,他已无法为自己、为其他一切奔波时,生命也就丧失了存活的意义,只能走向灭亡。命的存在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总之是幸运的;生命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也是短暂的,总之是艰辛的。一个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释放出他的能量,挥洒出他的光芒;就要奋力拚搏,奉献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
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四.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哲学教师乔斯坦·贾德以童话的形式写的哲学史。读《苏菲的世界》会不知不觉地被作者匠心独运的“戏中戏”结构设计所深深吸引。这本书是将哲学通俗化的显著代表。我将由此说说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① 可能性
此书以一系列的哲学问题贯串成全书的一条线索,随着问题的解决,一部欧洲哲学史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书的开头部分他借艾伯特之口告诉读者:知道了每一个哲学家的“课题”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地了解他的思想脉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者一开头从“你是谁?”起,将历史上的那些最重要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思考的方式、给出的答案娓娓道来。其次,此书的写作方式很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这本书把艰深枯燥的哲学史作情节化了。为了让身为中学生的苏菲能理解哲学思想,作者努力把一些思想的文化情景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介绍方式书中比比皆是,所有这些设计将哲学思想变得生动起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哲学史能被非哲学专业的人喜欢,实属不易,作者的制胜法宝就是“通俗化”。运用它,作者在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哲学是可以通俗化的。
②必要性
哲学的通俗化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哲学,热爱哲学,从而也就推动了哲学自身向前发展。哲学需要发展,发展必然需要破旧立新,但哲学的傲慢使得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在它面前却步。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展需要一种批判的勇气,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把哲学通俗化、开放化,从而培养一批这样的听众,激励他们去阅读原著。除此以外,哲学的通俗化更易于指导人生,使人不在社会中随波逐流。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是离不开哲学的。不论有意还是无意,人们都在现实中形成着和运用着自己的生活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说过:“哲学不能烤面包,但离开它的指引,没有人能活下去。最为重要的是,哲学的通俗化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这是因为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神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中外的文明历史都反复表明,没有哲学的指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腾飞和技术的进步。理性之花要遍地开放,并在精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以通俗化的方式在大众中传播和普及哲学,让民众接受哲学的启蒙。由此看来,哲学的通俗化,无论是对于哲学本身还是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苏菲世界读后感
我读“苏菲”
在我无头绪的乱撞之时,在我颓废于大学生活之时,在我迷茫之时,我遇到了她(苏菲的世界)。我和她牵手,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
和她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什么是人生的真谛。从那时起我对“哲学”一词有了新的定义,它不是以前的“枯燥”“乏味”,而是“形象”“生活”与“思想”。
这段时间里,她问了我很多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每一个问题让我匪夷所思、无从回答,但这种问题又是十分的有乐趣,这些问题有时会让我感到十分无聊,但和她在一起,在她的指引下,我总会试着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领悟它的真理。要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是像事物一样不是凭空捏造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有它的背景而存在。
以前的我,总是对自己毫无信心,甚至感到自己就像废人一样,一无所用。感到世间周围每一个人都比我强。她告诉我:要有自信,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去战胜别人的优点,这样只会让你的身心一落千丈。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或缺点相比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二者显然是一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的诗仙说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她问我:“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个问题我比较喜欢,因为我就是考虑这个问题长大的。我认为:一切学术源于哲学,而哲学源于人们对于种种事物以及现象的思考,而“人”源于物质,这说明世界起源于物质却和意识并存。也就是说:哲学源于意识,可以想象,一个世界如果只存在于物质,那我们岂不是“傻子”?就像她说的“无生物”一样。我们也曾经在形容一个人笨的时候,说他们像石头、疙瘩等等。
她还向我说过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是在古代西方讨论的火热的话题:世界是变化的,还是永恒的?以及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于前者,我们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东坡居士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也就是说世界是否是变化的,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对于后者来说,千奇百怪,什么说法也有,有说是“水”、有说是“气”„„这很像我们中国的五行之说,当然,科学家们已经验证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科学家以及哲学家们是否考虑过用极限来解释世界的存在问题呢?可能我这样问,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一条在二维坐标系内且过原点的直线,当它旋转经过y轴时,它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对于我们世界而言,想想,如果用极限来考虑,会不会是原子中有宇宙,而宇宙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呢?这就是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给所有人提出的问题,可能这是错误的、无解的,但我认为一个问题让人们去努力追求它的解是一件好事,即使它没有解。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要一无所求。”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真的很快乐、幸福。这段时间,我心小得只能装下她(哲学),她容纳了所有的学术,乃“学术之母”,最重要的是,她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大脑都由她控制、支配。我们不是一直在探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吗?她(哲学)就是我们的上帝,因为她能读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她的深奥不是我们一时半会能参悟的,发现她和她在一起慢慢了解她,我们将会有更深的收获。
“聪明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无知的”寥寥了解,可能有点卖弄了,但这却是我的体会。
试问心意谁能许?跋山涉水、寻求万里,她(哲学)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