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战13高考--保持思维和体质的两个平衡
保持思维和体质的两个平衡
——新野一高心理辅导室
同学们不少都坐过火车。当你乘坐快车,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特别是在那如画般的江南水乡或无垠的草原牧场时,那车轮时高时低的“咔嚓、咔嚓„„”声,那喇叭里动人的列车进行曲,都会使你感到一种平静的、甜甜的但又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凭窗眺望,一切都那样清新,一切都那么清晰地刻在你的记忆里。这些,都是你在无意状态下记住的。
这是一种动的平衡和静的平衡的奇妙结合在记忆中的影像(车轮的节奏,动的远景,心中的画)。
然而,你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花了不少时间去记一个外语单词或物理公式,却总是记不牢。平时很熟的东西,考试时一着急,会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大脑疲劳和思维暂时抑制的一种表现,是打破了身体内部器官的平衡带来的后果。
这两种情况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我们知道,人是一部极其复杂的机器:全身共有206块骨,12根脑神经,31根脊髓神经和植物神经。无数条大大小小的神经像网一样密布与身体各部,控制和支配着各部器官及其功能,一个部位有问题,就可能牵动全部。我们的学习,最大部分是用脑,而大脑的用氧量占全身的五分之二,用血量占全身的四分之一。正常情况下,各部器官保持相对平衡,偶尔过头一点也不要紧,一旦使用过分,就会造成危害。如我们有的同学只知死记硬背,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改善;整天坐在教室里,不注重体育活动;上课偷偷在桌下看小人书或其它与该科无关的书籍等。有的则晚上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白天趴在桌上睡觉,课后不会又心烦意乱。结果只能导致体质下降,精力无法集中,啥也没记准,啥也没真正弄懂,考试时常常似曾相识却做不好,造成被动。难怪有学生说:“只想着玩的学生是负担最重的,不懂得玩的学生是生活中最累的。”
对此,希望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自己。
一、乐观向上,永远进取。我们谁都有这样的感觉:哪一天心情舒畅,干什么都很顺利。哪一天心情烦闷,不是丢东忘西,就是想的和做的不一致,这正是打破了神经系统暂时平衡的表现。长期下去,会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对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的人来说,这种不平衡只是暂时的。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和磨难,甚至是持续不断的打击。他们能够化弊为利,把逆境、挫折当成进取的动力,朝着自己的目标顽强前进,最终会成为强者。
反之,遇到一点困难就害怕、彷徨、痛恨甚至失望的人——如我们有的同学考试成绩比别人或自己过去差了点;和同学闹点小意见;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不满意;或视力下降;或家庭困难、身体不好等问题,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而来的愤怒、憎恶、不安、痛苦、悲伤、张煌失措、恐惧、不满、委屈、嫉妒等消极情绪,会使你失去心理上的平衡,造成的结果常常是身体某些器官的损伤;近视程度会加深;有其他病的会加重,甚至本来没有病,结果又有了病。
说到这里,我们能够想起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柏林之围》。故事描述了一位退役上校儒夫,他是拿破仑时代的爱国军人。普法战争期间,尽管他在家养伤,但仍然关心前线战况。威桑堡惨败(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城市,1870年5月,法一个师被普军歼灭于此)的消息传来,他像遭雷电击似的倒在地上,一连几昏迷不醒。雷舍芬战役(法军元帅玛克——马洪在此惨败)的“胜利”消息传来,全巴黎欢欣鼓舞,这位又聋又哑的老人竟奇迹般的清醒并痊愈了。为了不使老人再度绝望以致死亡,医生和老人的孙女保守秘密不向他透露。法军连连失利,普军进逼巴黎,老人的孙女却得忍受巨大的悲痛,伏在德国地图上,为他编造每天的战报。
普军兵临城下,老人的孙女却得告诉祖父:法军包围了柏林。就在老人沉浸在法军将要攻克柏林的喜悦之中时,普军开进了巴黎城。
当儒夫上校头顶军盔,腰跨马刀,穿着老骑兵光荣而古老的军装,出现在阳台上,准备和同胞们一起欢迎凯旋归来的勇士们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普鲁士人从凯旋门下开过来。
于是,在一片凄凉的寂静中,一声凄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笔直的倒下去,死了。
从《柏林之围》儒夫上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对身体的作用有多么大!拿出勇气来,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现实,乐观向上,永远进取!
二、要做“平衡运动”。物理学中有所谓的“物体平衡”问题,即物体在不受力或合外力为零的状态。人体各部器官的使用,也必须保持相对平衡。保持心境的平静,无论何时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各种突然出现的困难、打击或不利的情况下,学会转移和暗示自己,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中来。暗示的语言诸如“我要保持清醒”,“我不能过于激动”,“应该原谅别人”,“这点困难算什么,我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等等,这正是在自我调节中保持静态平衡。
在长时间使用大脑之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忽视不得的。日本病理学家增田靖弘教授说:“脚是心脏的泵。”就是说,全身运动极大地影响着心脏的机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心脏就会健康得多。这正是在自我锻炼中保持动态平衡。
为了健康地学习,为了今后的目标,我们应时刻保持身心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心理和身体锻炼,切不可急于求成,半途而废。
三、得法者事半功倍。
常听有老师讲:某同学学习方法呆板,因而学习效果不好。也有学生自己说:我也知道学习方法不当就是改不了,有时想改,可有啥好方法呢?
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提法,不同的人的说法也不同。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应都相同。但总的说起来,大方面对多数同学还是适合的。可以归纳为:多练、勤思、善问。
多练是我们师生皆知的。谁都知道,多做习题是学习好的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做习题的数量和知识的熟练程度成正相关,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建立在多练习这个基础上的。没有大量的习题保证,没有艰苦的基础训练,要想取得好成绩,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但并非是习题做得越多越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两类。而无效劳动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如被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所左右而产生的灰心、忧虑、嫉妒、狂傲及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等;隐性的如抄袭他人作业,反复做已经会了的习题,教材还没有弄懂就去做难题、怪题、偏题等。第二种无效劳动的特点很明显:是把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化,当然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仍有人乐此不疲地这样教、这样做。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做的习题多,见的类型多,自然熟能生巧,学习就会好的。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王充《订鬼》中的一段话:“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备思存想,自见异物也。
可以看出,伯乐相马一定很多,庖丁解牛也不会少,因此,他们一定经常练习。但恐怕相马多的,不止伯乐;解牛时间长的,不就庖丁一人。有的人可能相一辈子马而不识千里马,有的人解一辈子牛仍只会乱砍乱剁。伯乐之所以识千里马,庖丁之所以解牛十九年锋刃如新,不仅仅是他们见得多、解得多,更重要的是“二者用精至矣!”,“备思存想,自见异物也。”
“备思存想”,用现在的语言解释就是对存在于大脑中的事物或问题经常思考。多练固不可少,勤思则更重要。因为思考是大脑对所获取的感性认识或知识信息的加工、重组、归纳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对事物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我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对一件事物长时间的思考罢了。”爱因斯坦也说:“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从两位科学家的语言和行动可以看出,勤于思考和专心思考对于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性。科学家如此,我们学生的学习亦如此。
练而不思,只能看到事物表面,思而不专,难以达到精深。有的同学连多练都难做到,懒得动手,怎能学习得好? 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善问也是不可少的。它分两个层次:一是敢问,二是会问。敢问表现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会问则表现在为发展和创造的积累。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曾指出实现志向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力,二是物,“物”即客观条件。正是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为什么不多利用老师和同学这个客观条件呢?只是有的同学把问别人看成是有失面子的事,别人会,我不会,多难为情。因此有的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和问题,即使不懂,也要装懂。问题积累多了,自然困难重重,积重难返。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自信心不足,成绩下降,甚至导致害怕、厌学和逃避学习。
与不懂装懂相对应的是不懂就问,这不仅是敢问的表现,而且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形成合作学习氛围的积极表现。不懂就问并非是一遇困难马上就去问别人。对于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和知识难度相对较高的材料来说,这样的问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仅如此,虽能立竿见影,不费什么力气便可学会,却失去了知识学习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的培养机会,仍然是害怕困难的表现。钱钟书先生的女儿在回忆父亲时说:上高中时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父亲总是推给她十几部书,让她自己查找和独立思考,从来不轻易告诉答案。只有经过她自己努力后实在解决不了时,才帮助她。从钱钟书先生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问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倘能对所要学习的材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之后,再提出问题,提出疑义,甚至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便是真正做到了善问。
值得指出的是:每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生活规律,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他人先进的学法和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照搬别人的东西,则可能会形成“邯郸学步”的局面,其结果是别人的没学好,自己的又乱了套。
同学们,我们中间有不少人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但“亡羊补牢”并不算晚。请注意保持身心的两个平衡吧,未来在等待着我们!纵令失败,纵令不能达到目的,也是值得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