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婚姻家庭观

时间:2019-05-13 09: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婚姻家庭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婚姻家庭观》。

第一篇:我的婚姻家庭观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它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就有一定的婚姻和家庭。人类社会每一次变革,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不可避免地给婚姻家庭提出新的要求,灌注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强化新的功能,更换新的观念;另一方面,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分系统,也是能动的、积极的,时刻对社会各系统给予强大的反作用。幸福的婚姻家庭也不仅造福人类自己本身,还会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的风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也会为社会带来无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而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然家庭与社会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社会要创造提供必要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以保证婚姻家庭价值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婚姻家庭法学也应深入研究婚姻家庭的价值规定性,揭示现实社会中其应该价值与实际功能发挥的差距及其根源,为婚姻家庭法有效诱导和确认婚姻家庭的正向价值,调整婚姻家庭的结构、形式,创造社会环境,保证婚姻家庭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珍惜和组建幸福的家庭,以实现个人和他人幸福,实现社会最大效应。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怎样的基本家庭模式才符合健康积极并能带给人幸福满足感的家庭模式。按社会学划分,家庭结构可分为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未婚子女组成),主干家庭(由父母,已结婚子女及其未婚子女组成),联合家庭(两对已婚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三种。不管在何种家庭结构中,都包含了老年人问题,夫妻问题即婚姻问题和青少年问题这三个最基本问题。一,老年人问题。根据上海老年人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大约10%的老年人承认自己有紧张感,26%的老年人感到沮丧。在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六十五岁以上的人有八千八百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96%,这意味着老年人问题今后会更加严重突出。在每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义务赡养自己的父母,解决父母的老年生活问题。尊敬父母,赡养老人,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家庭道德的重要内容。古人也把“孝”视为家庭伦理道德的首位。认为“孝悌为本”。“孝”即为善待父母,“悌”即为尊敬兄长。这种绵延几千早的孝悌观,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仍为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女赡养爹娘,同父母抚育子女一样,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自然也就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事业尚不成熟,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即使将来完善了养老保险制度,作子女的也不能忘了养育老人的义务。那么,怎样才能使老人在家庭中感觉温暖,产生幸福感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全面理解赡养老人的内容:孝敬老人不仅要进行经济供养,保证老人有充足的生活来源,过上富足幸福的晚年生活,而且还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是要重视精神慰藉。老人们在晚年最需要的是儿女的亲切问候和晚辈的尊敬陪伴,特别是在病中,亲人慰藉更为重要。应该摒弃旧俗中不好的一面,要清楚孝敬老人重要的是生前的关怀照顾,而不是死后的厚葬和场面,那毫无实际意义,要提倡厚养薄葬,丧事新办的风气。然后要全面形成赡养老人的风气和全面落实赡养老人的法规。孝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 种世俗风气。要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孝敬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家庭之间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孝敬老人的讲和睦、讲新风的活动,弘扬传统美德;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文艺节目开展宣传活动,造成一种深厚的舆论氛围。二,夫妻问题。家庭首先由夫妻两个人组成。夫妻关系即婚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也是客观的社会关系。处理好夫妻的关系有利于解决老年人问题和子女成长问题,从而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离婚率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离婚率上升也不能单纯地说是好事或坏事,应该具体分析。除了婚姻道德观念的变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外,最主要的是现代人对婚姻品质的期望值远远高于上一辈,一旦婚后的现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矛盾且不可调和,离婚就是必然的选择。在这里,离婚也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只要婚姻还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尽力挽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婚问题也会有逐步完善的解决途径。婚姻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双方在经过不太短的时间考验以后,才能考虑到组织家庭。一个家庭要长久地生活在双方的人际关系之中,不但要抚养自己的儿女,还要奉养双方的父母,而且还要亲切和睦地处在双方的亲、友、师、生等等之间。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更亲密的、灵肉合一的爱情的开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作者认为,夫妻间应该互助互爱,互相尊敬,保持忠贞而精诚的爱情。在坎坷的路上,能够扶掖而行,互慰互勉,相濡以沫;在平坦的路上,能够携手同行,一起分享快乐,享受宁静柔畅的生活;对家庭共同承担责任,尊敬双方父母,善于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努力为家庭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什么人为的“划清界限”,什么离异出走,不会有家破人亡,也不会有那种因偏激、怪僻、不平、愤怒而破坏社会秩序的儿女。三,青少年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教育子女,培养后代,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把教育好子女作为家庭美德的重要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采取有效的家教方式,认真搞好子女教育,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每个青少年对于自己成长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回忆。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绪互动的了解,童年时从家庭所受到的影响,会延续到日后所经营的新家庭、塑造出的下一代,所以,在孩子青少年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的问题已越来越严峻。许多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作了许多颇有深度的探讨,但无论是从学校的教育不当,还是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来看,虽然都与青少年犯罪有一定的关系,但追根溯源,不良的家庭因素,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不良个性的形成也是家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关键;问题家庭对青少年个性影响更大。那么,怎样才能使青少年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父母的认知水平,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善于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尊重孩子,重视他们的想法并帮助他们辨别是非,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被爱,被尊重,被接受。家长还要培养他们自主,自主,自强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总之,教育子女是父母一辈子非常艰巨而又喜悦的任务;能够使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也是父母们的责任和光荣。看过《成长的烦恼》的人们都应该知道,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可以带给人们至高无上的快乐。将中西方家庭比较,西方家庭温情似乎要多一些。在一个民主自由充满爱的家庭里面,夫妻之间生活和谐,孩子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西文化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家长们去学习与模仿。

第二篇:新民学会会员的婚姻家庭观(推荐)

论新民学会会员的家庭婚姻观

新民学会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革命团体,“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新民学会在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社会网上的纽结,是社会的缩影。本文试就新民学会会员的婚姻家庭观作一些探讨,力图反映那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思想的一角,折射他们大胆破旧、无畏求新的精神光华。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人人心,但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流毒并没有根除,一些落后愚昧的社会习俗依然牢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其中以家族本位、无视个人人格的家族主义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根深蒂固。家族主义的婚姻,无爱情可言,完全以所谓的“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为唯一条件,“意想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人们完全生活在不幸的婚姻制度里面。即使在这不幸的婚姻里面,还有最为不幸之人—女人。“我们中国是讲纲常名教的礼义之邦,关于怎样去限制女子的自由,怎样去使得女子不能发展力同时剥夺他们人格的种种法子,总算完备极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子,男尊女卑,女子永远是男子的附属品。“三从四德”成了禁锢女性发展的牢笼和樊篱。“为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就是被封建礼教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悲怜妇女发出的哀鸣。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思想激进的宜传家、革命者对封建婚姻制度进行了无的揭露和批判,对妇女的卑贱处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们真诚地为她们寻求出路,勇敢地包办婚姻和封建礼教宣战。新民学会的会员如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和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一起进行呐喊和抗争,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精英。

一、主张妇女解放.恢复独立人格

“在我国女子一面,尤应特别注意研究。盖我国因数千年不正常的礼教习俗,女子在任何方面,都无位置,“我道,女子本来是罪人,高髻长裙,是男子加于他们的刑具,还有那脸上的脂粉,就是黔文。手上的饰物,就是栓桔。穿耳包脚为肉刑,学校家庭为牢狱,痛之不敢声,闭之不敢出”。这是毛泽东对当时妇女地位的真实描述。他痛恨这种不公平社会现象,无比愤慨地呼喊:“难道走路是男子专有的”。

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给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向警予的信中说:“湘省女子教育绝少进步,希望你能引大批女同志出外,多引一个,即多救一人”,表现出了毛泽东希望封闭落后的中国妇女走出小家庭的狭小空间到国外去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洗礼的迫切愿望。1919年10月,在毛泽东的支持鼓励下,周南女校学生主办了周刊(女界钟》,其主编是新民学会会员周敦祥。(女界钟》敲响了捣毁“孔家店”,砸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枷锁 的斗争钟声。它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男尊女卑,要求男女平权、教育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主。主张妇女经济独立。

在向警予眼里,家庭是女子解放的最大束缚。她说:“一有了家庭,则衣食住育儿养老诸事必须联带发生,纵令女子神通广大,也免不掉要减少社会方面的活动,并且

惰性是人人有的,女子尤其是几千年来寄生惯了的,家庭的存在,久而久之,受了男子的驯养,弄得不好,一定又要返本还原的。故我可以赤裸裸的这样说:家庭制度不完全打破,女子是终不会解放的。”在这里,向警予所言要打破的家庭制度不仅仅指旧的家庭制度,也包 括“有新思想的男女构成的,富有做人的倾向,感情上相互慰藉,学业上相互帮助”的新的家庭制度。“旧家庭的苦痛和坏处,已不待说„„而新家庭乃全是建筑于个人主义快乐主义之上,据我看来,那专以个人主义快乐主义为前提而图减轻自己的负担,我敢大胆武断也是惰性,是私心,不是向上的动机。我们的改造,当以社会人群全体的幸福做个目标,„„故我以为旧家庭的基础固然是已经坍了的,而新家庭在我们的理想上,也无立足之余地了”。女子真正解放的时候,就是“家庭—旧家庭、新家庭—制度,完全破了的时候”film页)。向警予不把女子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获得人身自由和美满婚姻当作真正解放,而是把它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要有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崇高理想并积极投身到为实现 这种理想的社会洪流中去。这在当时那样一个好多人的

思想仍处于混沌未开状态的时代里,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像向警予这样的女性也不乏其人。另一名新民学会的女会员陶毅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耳朵里觉得有无数的自由—牺牲—奋斗—的声音和那我们要自觉—我们要自觉的声浪充满了我的耳鼓,我不禁投笔三呼自由万岁!—人类前途的光明。

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是组建幸福婚姻家庭的基础,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女子走出了旧家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也有许多女子获得了像向警予所言的“真正解放”,即走上了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新民学会的女会员就有l9人之多。

主张恋爱自由。婚姻以恋爱为重

在当时的旧中国,自由恋爱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离经叛道的事,人们完全拘于“男女授受不亲”的阴影里。但蔡和森和向警予毫不畏惧,他们一起研究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法,寻求革命真理,志同道合。1919年1l月,在去法国勤工俭学的路途中,他们相互爱慕,两颗心走到了一起,并写诗“向上同盟”赫然公开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开自由恋爱之先”,向旧社会进行了彻底抗争。1920年5月28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我与警予有一种恋爱上的结合”。毛泽东对他们二人的做法很是赞赏,“为之一喜”。

《礼记》曰:“子宜其妻,父母不悦。子不得宜其妻。”这反映了在封建家庭里夫妻之间完全没有感情自由,相互的爱恋与否也要受制于父母的感觉。毛泽东极为反对这种恋爱不自由及婚姻里没有“恋爱”的不合理现象,主张“恋爱中心主义的夫妇关系”。在他眼里,“所谓恋爱,不仅只有生理上的肉欲满足,尚有精神的及社交上的高尚欲望满足”。在1919年11月19日发表的《婚姻问题敬告男女青年》中,毛泽东说:“恋爱是神圣的,是绝对不能代办,不能威迫,不能利诱的。”在11月28日的《婚姻问题上的迷信问题》中,他再一次阐明了恋爱自由的主张:“婚姻的中心在恋爱,人生恋爱的要求,其势力比任何要求要大,非有特别势力,决不是能挡得住的。恋爱既是人生极重大的要求,他的势力又非常之大,那么人人便应该各如所求。”他痛憾“为甚么打起屋大的灯笼,寻遍了全中国社会,竟看不见半点恋爱的影子”。毛泽东对封建社会中把妻子当作“烧茶、煮饭、喂猪、织布”以及“接后”的工具的不公平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指出:“男女关系,依现代主张,应以‘恋爱’为中心,恋爱之外,不能被支配于‘经济’o } }2}(422页)“原来夫妇关系,完全是要以恋爱为中心,余事种种都系附属。可见,毛泽东是极力推崇那种以恋爱为基础的婚姻的,反对那种没有感情维系的盲目结合。

但是,当时新民学会会员也有好多生活在这样一种没有恋爱为基础的婚姻里,这从1920年7月14日罗学攒给毛泽东的信以及1921年新民学会的会务报告(第二号)中可见一斑。罗学攒说:“我近见法国家庭之和乐,与组织之良善,常常骂中国家庭万恶„„近又见留法各同学,常觉自己的家庭不好,大有悔婚出妻之意,我想勤工俭学诸人,将来必不免许多纠葛发生。我本是薄于情感不知顾忌的人,近来为家庭的原故,每日也要萦环我脑中几次,恨不得抽刀斩乱丝一声解决,可惜人道主义为祟.使我不能决心耳。”在会务报告(第二号)中,在讨论会友室家问题时,“陈章甫报告巴黎会友来信的内容。并谓会友多感室家的苦痛,急宜设法解决。毛润之谓之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相继自述有室家痛苦者多人”。

由此可见,“室家痛苦”在当时新民学会会员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罗学琐的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在不幸婚姻里面的会员们内心的躁动不安、痛苦与愤慨。而罗学攒本人则表现出了思想的两面性,一方面痛恨并急于摆脱根本没有一点爱可言,只是一种拖累和负担的旧家庭;另一方面则基于人道主义.又不忍心“一刀两断”。他身上的两面性可以说代表着当时那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相当一部分人革新与保守并存的思想特征,这一点不同于毛泽东。毛泽东在1920年给罗学攒的信中曾明确地说:“我反对人道主义”.无所畏惧地坚决抗争到底是毛泽东光彩夺目的个性魅力的突出表现;另外他也不同于蔡和森和向警子.他们二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振奋人心、催人上进的爱情赞歌。

不过,我们不得不说,在主张恋爱自由、婚姻家庭以恋爱为中心方面.新民学会会员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在现实当中,涉及到自身时.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有强弱差 异。

主张婚姻自主.反对家庭包办以及“婚姻命定说”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在封建社会里,个人的婚姻完全被禁锢在愚昧荒谬的社会怪圈里,人们没有丝毫自由,思想被束缚,精神被扭曲,幸福被压抑。我国最早的共产党之一李达曾这样强烈地控封建婚姻:“中国数千年只有买卖婚姻,掠夺婚姻,残忍无人道的婚姻。"

新民学会会员罗学攒在1920年给毛泽东的信中热诚呼吁:“要改革社会,非先改革家庭不可.欲改革家庭,非先改革婚姻制不可。”

1919年11月.长沙年轻女子赵五贞由于不满封建包办婚姻,在被迫出嫁时,坐在花轿里割喉自杀。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轰动。毛泽东就此事连续发表了九篇文章,集中抨击吃人的礼教、腐朽的婚姻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中,他尖锐地指出:“这件事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在《女子自立问题》中,他大胆地说:“当此真理大明,高呼‘女子解放’时候,还有这被逼杀身事件出现,也可知我国社会罪恶的深固程度了。”在《“社会万恶”与赵女士》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分析导致赵女士死的深刻社会原因:“这社会便是一种极危险的东西。他可以使赵女士死,他又可以使钱女士、孙女士、李女士死,他可以使‘女’死.他又可以使‘男’死。我们现在未死的人,还有这么多,我们就不能不预防这危险的东西遇着机会随时给我们以致命伤。我们就不能不大声疾呼,警觉人们未死的同类,就不能不高呼‘社会万恶’。” 但在《非自杀》一文中,毛泽东则主张“与自杀而死,宁奋斗被杀而亡”,‘及终不得.无所用力,截肠决战.玉碎而亡.则真天下之至刚勇,而悲剧之最足以印人脑府的了”,反对自杀,用奋斗与抗争去争取自由,即使是死,也会更有价值。他呼吁男女青年,“你们自己的婚姻,应由你们自己去办。父母代办政策,应该绝对否认”。

“赵五贞事件”之后,女会员向警予、陶毅以及周敦祥主编的《女界钟》也纷纷发表和刊发文章抨击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黑暗的社会制度,呼唤婚姻自主。

向警予主张“组织婚姻自决的同盟”,她认为这是“婚姻能否自由,女子能否解放的一个大关键”。在她看来,赵五贞的死是因为身单力薄,无力向罪恶社会反抗,“因此我们不能不结合拢来,实行团体的抵抗,所以婚姻自决的同盟,是刻不容缓的„„小组织,大联合,依照救国十人团的办法最善。有了团体,则个人的主张,由团体向家庭通报.个人的意外,可由团体向家庭警告,个人至万不得已时,有了团体的帮助,必不至陷于孤立无 援的绝境,自杀与投降的事,自然可以不再发生了.这是救人自救的唯一妙法”。

陶毅对赵五贞之死也大声疾呼:“不想当这个女子解放声浪日高的时候,居然有这种惨剧演在我们的眼前,为什么偌大的世界竟容不得一个女子,生生的逼着她去死? 这到底是为着什么?咳!难道不是这种万恶的婚姻制度吗?万恶的婚姻制度也不知坑死了多少的女青年。

另外,关于这件悲愤的事件,毛泽东建议《女界钟》出一期特刊,由周敦祥任主编,陈启民帮助。陶毅、周世钊等人写了文章,主张改革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制度,代之 以女昏姻自主、恋爱自由。

由“赵五贞事件”引发的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家庭包办的声浪越来越高,它激起了人们对旧社会的无比愤恨,对幸福婚姻的向往与追求,大大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加速了旧文化、旧道德、旧传统的崩溃。在这方面,新民学会会员的宣传和鼓动起了很大作用。

“婚姻命定”是封建统治者用来麻痹和愚弄人民的鬼把戏。在人们的眼里,不管婚姻好坏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既然是“天意”,是“命定”,那么无论如何都只能服从和接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统治者之所以宣扬“婚姻命定说”,无非就是要达到家庭以至社会的稳定,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目的。毛泽东对“婚姻命定说”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他在(婚姻上的迷信问题》(1919年11月28日)中说:“‘婚姻命定说’是一个总迷信”,“这一些迷 信.只算是婚姻上的一些把戏,不外把一对男女用这些迷信做绳索,将他们深深的捆住„„,我们倡言改革婚制,这些关于婚姻的迷信应该首先打破,最要紧的是‘婚姻命

定说’的打破。此说一破.父母代办政策便顿失了护符,社会上立时便会发生‘夫妇的不安’。夫妇一发生了不安.家庭革命军便会如麻而起,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大潮,接着便将泛滥于中国大陆,乘潮打浆的新夫妇,便会完全成立在恋爱主义的上面。”在毛泽东看来,打破“婚姻命定说”是婚姻自主、婚姻美满的前提。因为,只有解除了迷信和盲从.人们的思想才会解放,有了思想解放、精神自由,人们才会勇敢地追求美好的东西。

新民学会其他成员所主张的婚姻自主其实也是以反对“婚姻命定”及婚姻迷信为前提的。虽然他们没有过多的论及这一点,但是在婚姻方面的主张和毛泽东是一致的。

主张“废婚姻”,成立“同盟军”

在废除婚姻方面,蔡和森和向警予又走在了世人的前面。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蒙达尼结婚。当天,他们两人肩并肩地坐着,面前摆了一本《资本论》,照了一张结婚照作为纪念。他们没有婚约,结成了在革命征程中相互勉励、并肩携进的“向上同盟”。

毛泽东对“向上同盟”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想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已有婚约的解除婚约(我反对人道主义)。没有婚约的实行不要婚约。同盟组成了,同盟的各员组成同盟军„„假如没有人赞成我的办法,我‘一个人的同盟’是已经结起了的。我觉得凡在婚姻制度底下的男女,只是一个‘强奸团’,我是早已宣言不愿加人这个强奸团的。

主张废婚姻的不仅仅是向、蔡、毛等人,1920年7月,萧旭东给毛泽东的信中曾谈及,“不结婚,主张恋爱自由,最为正当”。在1921年10月22日谢觉哉的日记中也记录陈章甫在欢送赴俄的夏曦时发表演说,陈章甫就自己教授的两个主义—卫生、退婚进行演讲,“庄谐并出,满座辗然”。

废除婚姻,不要婚约,两个人的结合完全是建立在爱恋的基础之上,双方是完全平等的,精冲都是自由的。在那样一个追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出路的时代,这种结合成为许多革命志士热切向往的方式。像向警予这样的激进女革命者,认为传统女子的生育、养老及做家务是阻碍女子从事革命事业,实现自己伟大理想、抱负的侄桔和绳索.因此她疾呼,打破家庭制度—旧家庭制度甚至新家庭制度,并且她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不要婚姻的先例。但是我们试想.如果真像毛泽东所言“务使全人类对于婚姻制度都得到解放.都纳人同盟(‘拒婚同盟’),做同盟的一员”,那么一个不存在婚姻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呢?

写于1920年2月5日.几乎与新民学会会员倡导废婚姻同一时期的另一篇文章《婚姻自由》,则表现出较为客观的态度。它一方面倡导自由恋爱,认为只有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婚姻才是真正自由的婚姻;另一方面则反对因倡导自由恋爱而废除婚姻制度。作者炳文认 为,废除婚姻“这是莫大的谬误,而且有易于流人公妻制度,昌明卖淫的倾向”,“婚姻自由,不是没有制限,可以放意逸行的。—那就成了朝秦暮楚、送旧迎新的妓女性质了”。他反问:“难道现代婚姻的罪恶,是婚姻的当然么?难道自由恋爱,不能得于婚姻制度之下么?„„难道男女们行了结婚式,就不能免除生育艰苦,男女不行结婚式,就能免除生育艰苦么?”炳文看来,婚姻自由包括订婚自由、离婚自由、再婚自由,“已成年子女,对于婚姻有完全自由抉择权。但是既经择定之后,不得同时再有所选择,这是维持一夫一妻制的要着。斯时选择权虽然丧失,同时却发生了完全自由脱离权.既经脱离之后,又完全取得自由抉择权了”。《婚姻自由》这篇文章全面阐

述了婚姻自由和婚姻制度之间并不是矛盾和冲突的.在婚姻制度下人们仍可自由恋爱.仍可婚姻自由。时至今日,我们也看到,即使是在近代文明比我们发达得多、思想也较开放得多的西方社会.它们也并没有废除过婚姻制度。毛泽东虽早期主张成立‘拒婚同盟”,但从来也没 有真正实行过。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领导下,我国还颁布了新的婚姻法。

在那样一个民主自由思想似狂滔巨浪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旧习俗进行摧枯拉朽的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像毛泽东、向警予等这样一些激进的革命者,表现出了仇视一切旧事物,砸碎一切旧事物,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强烈愿望。而往往这时候,人们的意识主观能动性会异常突出地表现在许多方面。他们的主张难免会产生一些空想的成份。只适合于暂时或只适用于一小范围的理论有时会被推而广之,那么.很显然,这种理论主张是行不通的。但是,和当时那些安于现状、麻木不仁、无所追求的人相比,他们的主张虽有些偏激,仍可称之为大勇。如果矫枉难免过正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说法,那么我们也应该对那个除旧布新的时代的人们所主张的废除婚姻观持一定的肯定态度。

以“革新学术,砒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虽然只存在了三年多时间,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会员所主张的女子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等,对开化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为着自由、平等、幸福而与封建礼教展开斗争.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大胆的宣传、无私无畏的反抗给当时的人们以及后人树立了榜样。

第三篇:婚姻家庭

第三十二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和特征

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结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结婚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男女双方,同性别的人之间不能结婚;(2)结婚行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方式进行,即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3)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夫妻关系。

二、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条件,即结婚的实质条件,包括法定条件和禁止条件。

(一)结婚的法定条件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须具备如下法定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者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是结婚的首要条件,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上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尊重当事人的意志自由,排斥一方当事人、当事人父母或第三人的对他方进行强迫、包办或干涉。当然,法律并不排除当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出于关心,对当事人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是否结婚最终应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同时,也当然地反对买卖婚姻,或借婚姻大肆索要彩礼等影响男女双方意愿的各种行为;因为这是与婚姻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相违背的,也是婚姻法第3条所明确加以禁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10条对此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当事人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审理查明后,人民法院对该请求应予以支持。

2.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准予结婚的最低年龄。根据婚姻法第6条的规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

第四篇: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

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亲属身份法律行为是自然人以亲属身份之取得或丧失为目的之行为,亦即个人将要进入或脱离某类亲属的身份共同生活关系秩序之行为。

特征:①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非契约的“合同行为”性质。②亲属身份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有明显的局限性。③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对“行为能力”的界定有特定的规律性。

④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非代理性。⑤亲属身份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⑥亲属身份法律行为的无效、撤销的规定主要从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瑕疵,不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四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和认定。⑦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要式性。

分类:

①创设性身份行为与解消性身份行为。

②单独身份行为与共同身份行为。

③束己身份行为与涉他身份行为。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①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的管教、保护的权利。

②配偶权: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与妻作为配偶间的一种身份权。

③亲属权:是指父母与成年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

1.亲属的概念

亲属是由婚姻、血缘和收养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亲属的种类

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

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

亲系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间联系的脉络和途径。

分类:

①男系亲和女系亲;

②父系亲和母系亲;

③直系亲和旁系亲。

2.行辈

行辈,排行和辈分,又称“辈行”或“辈份”。以世代为标准对亲属关系的区分。与已身同一世代的,称为同辈亲属,如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与父母及其上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尊亲属,如父母、伯、叔、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与子女及其下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卑亲属,如子女、侄、侄女、甥、甥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上述区分主要适用于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亦可扩大适用于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中国现代法中不称尊亲属、卑亲属,改称长辈亲属、晚辈亲属,其含义完全相同。

3.亲等

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亲等是法律上计算亲属间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

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和姑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配偶关系因男女结婚而发生。依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取得结婚证的时间,即是确立配偶关系的时间。配偶关系又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引起配偶关系终止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配偶一方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二是夫妻双方离婚。配偶双方关系终止的时间为:夫妻一方自然死亡的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生效的时间、登记离婚取得离婚证的时间以及人民法院准予离婚的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的时间。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1)自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出生是引起自然血亲关系发生的唯一原因。出生这一事件,导致出生者与其父母及其他与父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形成自然血亲关系,这种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当事人认可,也不需要履行法律手续。

自然血亲只能因一方死亡而终止,任何人为原因都不能引起自然血亲关系的消灭。即使子女被他人收养,其法律后果也只是终止了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并不消灭。

(2)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拟制血亲关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确认而形成,由于种类的不同,其发生和终止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①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合法有效的收养行为是拟制血亲关系发生的依据,收养关系一经成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便形成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被收养人与收养人的其他近亲属也发生了拟制血亲关系。

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除因一方死亡而终止外,还可以因为收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即在收养关系解除后,收养人及其近亲属与被收养人的拟制血亲关系终止。

②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继父母与受其抚养的继子女之间也发生拟制血亲关系,其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基于生父(母)与继母(父)结婚的法律行为;二是继父母对继子女形成了抚养、教育的事实。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继父母与继子女间才发生拟制血亲关系。而未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仅为姻亲关系。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除可因为继父母或继子女一方死亡而终止外,还可以因为生父(母)与继母(父)婚姻关系的终止而终止,但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抚养时间较长,则彼此间的拟制血亲关系不因生父(母)与继母(父)婚姻关系的解体而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律行为是姻亲关系发生的基础。以婚姻为中介,配偶一方与对方的亲属以及双方的亲属之间互为姻亲关系。婚姻成立的时间即为姻亲关系发生的时间。

我国婚姻法未明确规定姻亲关系终止的原因,以习惯,夫妻双方离婚是姻亲关系消灭的一般原因;而夫妻一方死亡后,姻亲当事人之间是否保持姻亲关系,听其自便。我国《继承法》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这说明,姻亲关系不因配偶一方死亡而终止,如果生存方未再婚或者虽然再婚,但仍然与亡偶方的亲属保持生活上的联系甚至彼此照顾,则姻亲关系就不消灭。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特征:

①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

②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

③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

(二)结婚条件

1.结婚的实质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

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②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禁止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

②限制患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疾病的人结婚。

2.结婚的形式条件

结婚登记是我国自然人结婚的法定形式要件。结婚登记程序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三)事实婚姻

1.事实婚姻的概念

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婚姻。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婚姻法》第8条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的男女两性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包括违反一夫一妻制的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姻、患有禁止结婚疾病的婚姻、未达到法定婚龄的婚姻。

无效婚姻自始不发生合法婚姻的效力,在当事人之间不产生夫妻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2.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可撤销的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结婚的真实意思,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依法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程序:可撤销的婚姻必须由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才能确定婚姻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意思表示,须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作出,而不是向相对人作出。

法律后果: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撤销后,自始无效。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夫妻财产制度,是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夫妻家庭生活等费用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对外财产责任等的法律制度。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采取的是法定夫妻财产制和约定夫妻财产制相结合的模式。

(1)法定夫妻财产制

我国《婚姻法》第17 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18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约定夫妻财产制 我国《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2.夫妻间的扶养

我国《婚姻法》第20 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3.夫妻间的继承

我国《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诉讼离婚的特征:

第一,诉讼离婚有着法定的必要条件,即“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

第二,在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对争议处理起主导作用。

第三,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调解和判决,在发生法律效力后,即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和判决书中所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依另一方的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二)登记离婚

1.登记离婚的概念

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审查和询问相关情况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当事人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1)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具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2)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4)当事人持有内地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中国驻外使(领)馆颁发的结婚证;(5)当事人各提交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6)当事人持《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身份证件。

3.离婚登记的程序

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1)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2)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3)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4)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5)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6)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7)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8)颁发离婚证。

(三)诉讼离婚

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2.诉讼离婚的程序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我国离婚制度中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是人民法院处理离婚纠纷,决定是否准予离婚的基本原则。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1)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我国《婚姻法》第33 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2)对男方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我国《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诉讼请求的,不在此限。”

(3)对原告再次起诉的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7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诉的,不在此限。如果出现表明感情确已破裂的新情况、新理由的,原告可以在6个月内再次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确属新情况、新理由,应当依法受理。

5.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发生以下后果:

(1)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即基于夫妻身份所发生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都随之而当然消灭。包括:①相互扶养义务的解除;②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消灭;③双方均取得再婚自由的权利。依登记程序离婚的,自领得离婚证之日起允许再婚;依诉讼程序离婚的,自离婚调解书或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允许再婚。

(2)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及债务的清偿。离婚后,随着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与此相联系的夫妻财产关系也告结束,由此产生了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以及对有生活困难的一方的经济帮助等问题。

(3)子女的抚养教育。婚姻关系因离婚而消灭,但父母子女关系并不因父母的离婚而解除。有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和子女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完全适用于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只是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条件和方式上,发生了某些变化。离婚给子女的抚养教育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主要涉及离婚后子女由何方抚养、随谁生活;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分担、数额多少、给付期限和办法以及抚养费的变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子女的切身利益和父母的权利义务的行使有着直接关系。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父母子女关系,法律上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的总和。

分类:

①父母与亲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之间的关系。

②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关系。

③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收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借以发生的法定途径。

收养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收养是变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3)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4)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

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

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

被收养人的条件:

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送养人的条件:

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1)孤儿的监护人;(2)社会福利机构;(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收养人的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该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

除了上述成立收养关系的一般要求外,收养法还规定了在特殊情形下成立收养关系的实质要求,包括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的条件、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条件、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我国《收养法》第15 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第16 条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四)收养的效力

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违反《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和《收养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2.收养行为的无效

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借收养名义拐卖儿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遗弃婴儿的,由公安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第五篇:婚姻家庭法

复习资料

《婚姻家庭法》(课程代码05680)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当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人类两性结合和血缘关系的(A)• A.社会形式 • B.物质形式 • C.主体形式 • D.客观形式

2、“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这一论述出自(B)• A.马克思 • B.恩格斯 • C.摩尔根 • D.孟德斯鸠

3、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的依据是(D)• A.亲系

• B.亲属关系的远近• C.行辈

• D.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

4、就程序而言,我国婚姻法对无效婚姻采取(B)• A.当然无效制 • B.宣告无效制 • C.行政审批制 • D.行政复核制

5、从历史上看,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出现(C)• A.劳役婚 • B.聘娶婚 • C.掠夺婚 • D.买卖婚

6、家庭关系的核心是(A)• A.夫妻关系 • B.父母子女关系 • C.祖孙关系

• D.兄弟姐妹关系

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是(C)• A.姓名权

• B.人身自由权 • C.配偶继承权

• D.婚姻住所决定权

8、我国《继承法》规定,父母子女是(A)• A.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 B.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 • C.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 • D.第四顺序法定继承人

9、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成年养子女同生父母的关系(C)• A.自行恢复

• B.由公安机关决定 • C.由民政部门决定 • D.由双方协商确定

10、王斌和范华是源于同一外祖父母的表兄妹,后来范华被他人收养。依照我国《婚姻法》

之规定,王斌与范华(B)• A.可以结婚 • B.不能结婚 • C.可以照顾结婚 • D.从习惯

11、公民提起的离婚诉讼,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管辖法院是(A)• A.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 • B.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 • C.被告住所地法院 • D.原告住所地法院

12、收养弃婴、弃儿的,收养登记机关应当在登记前公告。公告期为(C)• A.30日 • B.60日 • C.90日 • D.180日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渊源有(ABCD)• A.宪法和其他法律

• B.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 C.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D.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2、亲属是基于下列原因而形成的社会关系(ABC)• A.婚姻 • B.血缘

• C.同居生活 • D.法律拟制

3、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的情况有(ABD)

• A.丧失父母的孤儿

• B.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 C.父母离婚的儿童

• D.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4、离婚时主持诉讼外调解的部门可以是(ACD)• A.人民调解委员会 • B.人民法院

• C.婚姻当事人所在单位 • D.居民或村民委员会

5、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弟、妹对兄、姐承担扶养义务的条件有(ACD)• A.弟、妹由兄、姐扶养长大 • B.弟、妹有负担能力 • C.弟、妹已成年

• D.兄、姐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

6、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形式分为(AD)• A.自愿认领 • B.被迫认领 • C.司法认领 • D.强制认领

7、当事人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其所在单位应予以适当的行政处分,包括(ABCD)

• A.开除公职 • B.降职、降级 • C.警告

• D.记过、记大过

8、办理涉外离婚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办理(ABCD)• A.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 B.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 C.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 D.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结婚亦称婚姻的成立,是婚姻法律关系借以发生的法律事实。

2、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是结婚年龄的下限。

3、拟制血亲 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血缘联系,经依法拟制后,始具有与该种血亲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这种血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的依法创设的,故亦称法亲或准血亲。

4、劳役婚指男方须为女方家庭服一定时期的劳务,以此作为与女方成婚的代价。

5、夫妻共同共同财产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除另有约定或法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以外的共同财产。

6、婚生子女的推定指子女婚生性的法律强制规定,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受胎所生的子女,推定为婚生子女。

7、离婚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生存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简述我国婚姻法关于法定婚龄与晚婚晚育的关系。

(1)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具有法律强制性,不得违反;

(2)晚婚晚育只有鼓励、提倡性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2、简述结婚的构成要件。

(1)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具有法律强制性,不得违反;(2)晚婚晚育只有鼓励、提倡性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3、简述婚姻终止的原因。

(1)婚姻当事人一方死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一方自然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而使婚姻关系终止。

(2)婚姻因双方离婚而终止。

4、试述我国政策法律对婚约的基本态度及注意事项。

(1)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我国对婚约的基本态度为当事人可以自行订立婚约,但婚约并无法律效力,只是当事人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达成的具有道德约束力的协议。

(2)处理婚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第二,订婚必须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第三,订婚的男女必须没有法定的 婚约障碍

第四,当事人自行订立的婚约,以双方自愿为履行条件 第五,解除婚约引起的财务纠纷,应视情况,妥善处理。第五大题:案例分析题

1、程君与陆艳于1980年结婚,1982年生育一子程大伟。夫妇两人感情一直不好,但为了儿子始终未提出离婚。2000年陆艳因身体原因辞去工作在家静养。2001年3月陆艳患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靠儿子程大伟照顾。2003年程大伟大学二年级时需交纳学费5000元,母亲陆艳无能力承担,其父程君拒绝承担此费用。无奈,陆艳、程大伟将程君告上法庭,请求其支付程大伟大学学费5000元及陆艳的扶养费。

依据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支付程大伟5000元学费的诉讼请求法院应否支持?

答:不应,因为程大伟已经属于成年人了,不在父母的法定抚养范围之内。(2)支付陆艳扶养费的诉讼请求法院应否支持?

答:应,因为陆艳与丈夫之间的婚烟关系仍然存在,其丈夫程君仍应承担夫妻之间的相互辅助义务。

2、李强是李雪峰夫妇的独生子,成年后与王艳结婚,育有一子李大海。由于李强夫妇工作较忙,李大海由祖父母抚养长大,与祖父母感情深厚,工作后按月给祖父母生活费。2001年12月李雪峰妻子病逝,半年后李雪峰再婚。此事引起李强的极大不满,与其父争吵后,双方签署了脱离父子关系的协议,从此李强与其父不再来往。2003年2月,李雪峰患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其再婚妻子因年事已高无法照顾。李雪峰要求李强尽赡养义务遭拒绝,李强要求李大海对其祖父尽赡养义务。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双方签署的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是否有效?

答:无,该协议违反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即公序良俗,因而无效。(2)李强对其父是否有赡养义务?

答: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能因协议而断绝,无论其父亲是否再婚,均不影响李强对父亲的赡养义务,因此李强仍然须对父亲尽应尽的赡养义务。(3)李大海在何种情况下对其祖父有赡养义务?

答:有负担能力。在李大海具有负担抚养义务的能力的情况下,对其祖父承担赡养义务。3、1991年,王忠实夫妇与邻村陈林夫妇达成书面收养协议,将儿子王羽送给陈林夫妇收养,并办理了有关手续。从此王羽改名为陈羽,在陈林家生活,后来上了小学。陈家待他很好,百般关爱。他与生父母也时有往来.1999 年春天,陈羽因为逃学,受到陈林责务,他不仅不服气,反而与养父母争吵起来。陈林一气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陈羽赌气回到生父母家中。陈林几次到王家找到回 家,陈羽坚决不肯,并提出要断绝与养父母的关系。两个月后,王忠实夫妇提出解除收养关系,遭到陈林夫妇的拒绝。后经人调解,陈林夫妇同意解除收养关系,但 要求王忠实夫妇补偿他们在8年间支付的无育费用共计9000元。王忠实夫妇认为,收养关系的解除是由于陈家有虐待陈羽的行为,因而不能付给他们抚育费。双 方争执不下,陈林起诉至法院。

根据以上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陈林夫妇与陈羽的收养关系可否予以解除?(3分)

答:陈林夫妇与陈羽的收养关系可以解除。《收养法》第26条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2)、王忠实提出的不予补偿的理由是否成立?(4分)

答:王忠实提出的理由不能成立。所谓虐待是指经常性地实施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强边做过度劳动、限制人身自由和凌辱人格等行为。

本案中陈家对养子陈羽一向关爱,养父偶尔打了他一记耳光,管教方法固然不当,但并不构成虐待行为。

(3)、陈林夫妇要求补偿收养期间的抚育费用,可否予以支持?(3分)

答:《收养法》第30条第2款规定,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既然陈林对养子不构成虐待,因此他们要求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育费依法可予支持。

4、正廉(男),知识分子;李芝(女),公司雇员;双方于1988年结婚。婚前李芝借款1O万元购置一室一厅住房产权归她本人所有,婚后由双方共同居住使用而全部家具和家用电器则由王康在筹办婚事时购买。1989年2月,李芝生育一子取名王沅。因双方工作较忙,所以王沅一直由男方父母(王沅的祖父母)抚育。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基本上由王康负担,李芝则把自己的工资、奖金等大部分用来偿还购房欠款,至今已偿还8万元,尚欠债2万元。

1997 车间李兰与他人通奸被发现,夫妻关系开始恶化。1998年底,李终因同样措误且履教不改被公司解雇。1999年3月,王康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李芝表示同意离婚,但在下列问题上双方仍落在争议。双方均要求儿子王沅由自己抚养;李芝以住房系自 己借款购买并由她偿还债务为由,提出离婚后该套住房的产权仍归她所有。王康认为婚后家庭日常开支由他负担,住房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至于家具和家用电器系 王康在婚前所买,应归他本人所有。此外,李兰还提出,王康写有著作一本,将交出版社出版,估计可得稿酬几万元,应从这几万元中预扣一部分归她所有,男方坚 决不同意。

根据上述案情,试依照现行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儿子王沅应由何方抚养为宜?(3分)

答:王沅应归男为抚养为它。因为孩子长期与祖父母共同生活,改变其生活环境对他的健康成长不利。但王沅已超过10周岁,因此随父方还是随母方生活还应考虑他本人的意见。

(2)、一室一厅住房离婚时属于何种性质的财产?(3分)

答:住房虽属女方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已经超过8年,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得房屋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该房屋一半价值的补偿。

(3)、李芝为购房尚欠款2万元属于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3分)

答:因该住房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故女方购房尚欠债务2万元。也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各半偿还。

(4)、对女方要求分割男方稿酬的请求,是否应予正持?(3分)

答:对女方要求分割男方预计稿酬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因为男方的著作尚未出版,没有取得经济利益,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5)、家具和家用电器属于何种性质的财产离婚时应如何分割?(3分)

答:家具和家用电器虽是男方在婚前所买,但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已经超过4年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各半分割。

下载我的婚姻家庭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婚姻家庭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婚姻家庭法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婚姻家庭法试题 课程代码:056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婚姻家庭法学(大全)

    形考作业一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有自身的特点,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始见于 A. 律 B. 令 C. 礼 D. 格 2、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A. 自然属性......

    婚姻家庭法学

    一 单选题: 1. 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处(2)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 2. 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是(群婚制) 3. 哪一部婚姻法增设了“禁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规定?(2001年婚姻......

    婚姻家庭问题大全

    第七章 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节 婚姻家庭概述 一、婚姻、家庭概念 在现代,婚姻一般指男女得到社会及法律承认的结合,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存在。从本质上看,婚姻是指为社会所承认的性......

    婚姻家庭法(最终定稿)

    《婚姻家庭法》(第二版)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诉讼离婚的适用范围。 2. 简述罗马法关于直系血亲、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方法。 3. 简述我国离婚损害赔......

    婚姻家庭法[范文]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婚姻家庭法试题 课程代码:056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婚姻家庭法》

    期末作业考核 《婚姻家庭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什么? 答: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指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它具体表现在: (1......

    婚姻家庭法

    名词解释 第1题 (5) 分 家庭 答案: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第2题 (5) 分 别居 答案:别居制度源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会法,是禁止离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