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七言诗)(写写帮整理)
中国梦(七言诗)
万里长天挂彩虹,民族复兴中国梦。
九十多年建党史,执政为民建勋功。绿色铁炉描新图,养生家园美景中。六十余载发展路,政通人和沐春风。产业促农增收好,山上山下五谷丰。中国特色基石固,人民生活幸福中。锦绣山河谱华章,党的功德人民颂。继往开来领路人,时代楷模树先锋。
生态立县定基调,目标特色蓝图宏。十大救助暖人心,广惠百姓记心中。银杏富民蓝图绘,干群满脸堆笑容。工业农业齐发展,社会事业拂春风。自己事情自己干,万年青川锦绣中。
春雷一声天地动,梦想顺水又顺风。板桥再谱新篇章,党群齐心民生重。梦想描绘新蓝图,山欢水笑春潮涌。县梦乡梦家国梦,上下一心中国梦。板桥发展逢盛世,实现小康指日中!
村道宽坦山里外,农家小院诗朦胧。村民感谢党领导,齐心实现中国梦。幸福日子甜如蜜,铁炉如歌曲不终!
第二篇:七言诗
涩春夜雨
春迟水少多风沙,天地之间灰蒙蒙; 久盼甘露未谋面,晚来忽闻滴答声; 心中却无丝欣喜,只怕来去两匆匆; 直到夜半仍霏霏,方才踏实赏雨声。
第三篇:七言诗[范文]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第四篇:中国十大政治哲理七言诗
中国十大政治哲理七言诗
陈相飞/文
10月21日,本博曾转载梁衡先生《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一文,郁孤台兄认为,文中所列九篇文章,虽然影响很大,但有的似乎难称美文。美文怎么界定?自然是见仁见智。我的体会,读来琅琅上口、声情并茂,宜是重要标准。然而,话好说,拿捏起来却不容易。便捷的解决办法,或许是改一个名字,叫做“政治名篇”,这是闲话。这里重点要说明的是,我从梁先生的大作中得到启示,梳理出了一则《中国十大政治哲理七言诗》。这个独家排行榜,当然未必有多少权威性,但其中不少应该是耳熟能详的。
(一)唐〃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历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此诗题咏名相诸葛亮,其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令人颇觉凄然。用来自况,有“壮志未酬身已老”之叹;用以谓人,则有“国有疑难可问谁”之忧。
(二)唐〃白居易《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此诗以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世上许多是非曲直,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名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告诉人们,培养、识别和选拔人才,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磨炼。
(三)唐〃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任员外郎、刺史、中书舍人等职。此诗歌咏项羽,大意是要输得起,不因一时的失败而颓废。“包羞忍耻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只要振奋精神,韬光养晦,即使暂时失败了,仍然可以力挽狂澜。
(四)宋〃陆游《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人,历任邑薄、通判、宝章阁待制等职。此诗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便地位卑微,也不忘关心国之兴衰。
(五)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年),号文山,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历任刑部郎官、尚书左司郎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诗中所言,谁都将死去,但应当死得有意义,要留下一片忠心光照史册。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和近代于右任“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同样予人相似的启迪。
(六)明〃于谦《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历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尚书等职。作者借助煤炭托物言志,表明只要对百姓有益,就应不怕干辛万苦,牺牲自我,抒发了献身人民的情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体现出历代优秀从政者共有的民本思想,因而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七)清〃郑燮《题画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书画家,曾任知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一名句引发了无数从政者的共鸣。身为官员,无论职务大小,都应当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忧难。
(八)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1792-1841年),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职。选人用人,是为政者的重要职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主张,素为人称道。
(九)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等职,并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了许多政治家。时隔百余年,共和国总理引述此句,使之家喻户晓。
(十)现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这首七律告诉人们,应该汲取项羽败亡的惨痛教训,形势好的时候,“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一鼓作气,直至全胜
第五篇: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逢
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