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建安诗歌梗概多气的情感特征
摘 要:刘勰对建安诗歌有“梗概多气”的评价,但对于此句的确切含义一向存在争论。本文对“梗概多气”的含义进行了梳理,认为大致含有“悲”“豪”“健”等情感因素,并论述建安诗歌情感梗概多气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建安;梗概多气;情感特征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而建安文学指的是以建安时代为轴心的前后一段时间的创作。这一时期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创作有着鲜明的集团化倾向,诗风开阔、自由通脱。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被刘勰概括为“梗概多气”。本文将重点论述建安时期诗歌“梗概多气”情感特征的表现,以及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所在。
(一)文学的发展总是与时代存在关联,建安文学更是如此。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生灵多遭荼毒。史料中留有大量关于民不聊生的记载。这些都体现在了时人的诗歌之中,使得诗文充满了或悲悯或苍凉或沉痛的笔调。然而,与时代的大环境相反,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尽管社会动荡、战争迭起,但却为建安文人在思想文化上营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摆脱了两汉时期经学的束缚,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得道德律令受到冲击,这一时期的思想经常突破以往的常规。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人的觉醒。这一时期,“既产生了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痛苦的感伤和思索,但又未完全堕入悲观主义,仍然有着对人生的执着和爱恋”[1]。这一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仍,人们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一切使得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开始怀疑原有的儒家王道。并且,儒家对死亡的回避态度使得生死问题在儒家这里得不到根本上的解答。对于生死、对死后世界的回避,使得士人们陷入了对生命的焦虑中。挣脱了两汉谶纬之学的宿命论,人们对生命的思索便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它实际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1]
(二)对建安诗文“梗概多气”的评价源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时序》言建安文学,“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中的其他词汇前人多有定论,如所谓“志深”,指的是情志真实、思想深刻,也就是意气骏爽的“文风”;所谓“笔长”,指的是以优美的文笔表情达意,也就是结言端直的“文骨”。而对于“梗概”和“气”的解释都不甚明晰,一直存在争论。要讨论“梗概多气”的情感特征,必须先明确“梗概多气”的含义。
对于此词中的“梗概”,历来被人大致解为“慷慨”,如沈季林认为,“‘梗概’即慷慨,‘梗概而多气’是指建安诗文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2];而黄崇浩曾做过一番考证,认为“‘梗概’是粗言大略之意”[3]。不论是哪一种观点,二者都含有共同的情感因子,那便是“悲”和“豪”。
至于“气”,又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复杂且模糊的概念。“大体说来,‘气’有八种以上的含义:一曰自然之气„„八曰文学之气”[4]。“气”本身是形容天地和人物品藻的,直至曹丕《与吴质书》,才将这一概念用于文学。之后的《文心雕龙?神思》曾提出关于养气的主张,《文心雕龙?养气》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狭义的“气”与“风骨”同义,即“以端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昂扬爽朗的情志,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2];广义的“气”是作品所呈现出的整体风貌,即“气象”。就“梗概多气”而言,应指前者,即端直有力、昂扬爽朗。这一特点可大致用“健”来阐释。
故而,“梗概多气”应有“悲”“豪”“健”等特性。其情有“悲”的方面,但又不单纯是“悲”,而是多了对“悲”的豁达与超越。
(三)“悲”的情感特点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一为对时局、对生民的悲悯,一为对人生短促的嗟叹,一为对怀才不遇的感伤。
首先是对时局生民的悲悯。由于时逢乱世,民众经常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目睹到这一切的建安上层文人内心不可能没有触动。在悲凉的心境中,他们将自己对时局、对生民的悲悯宣泄于纸帛牍简,对描写苦难的境遇便成了这一时期诗歌的一大主题。如果说曹操等人是因为出征等缘故接触到社会的动荡与悲苦,所以才有悲悼生民的诗歌,那么诗风华丽雅致的贵公子曹植都留存有几许这样的诗歌,便不能不说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境况了: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曹植《送应氏?其一》)
然而,这些上层人士毕竟只是苦难的旁观者,纵使是出征所见也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所区别。而蔡琰流寓两个国家,回到故土的代价是与两个孩子生离,这一切都让她真正的体验了战乱造成的乱离与悲苦: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悲愤诗》)
第二,对人生短促的嗟叹,即“悼时之悲”。这一时期社会混乱、疾疫兵祸盛行,使得人们充满了对生命的无力感。对于豪杰来说,面对不断流逝、从不停止的时间和不可改变的天地万物,他们也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而“对于气质柔弱的芸芸众生而言,时间更具有不可征服性„„一旦这种时间性悲哀遭遇到战乱兵变、恶势横行„„又会熔铸成主观性更强的悼时之悲。”[6]在建安时期的诗歌中,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即使是手握最高权力的曹操和风流恣肆的曹植,在面对歌舞升平的胜景时,都会突然间悲从中来,想到流水般消逝的岁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其二》)
除了在歌舞宴饮中的乐极生悲,建安文人对于生活中时光悄无声息的流逝也显得十分敏感。他们感叹于时光流去,悲叹生死更替,“盛年不再来”的感喟也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诗作中:
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阮?r《七哀诗》)
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阮?r《老人诗》)第三,对怀才不遇的感伤。这一点在曹植的诗作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曹植前期是荣华耀目的贵公子,然而在争位失败以后,曹丕的打压。身份屡遭贬抑、屡次被改换封地、屡次求自试却不被任用,形成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感伤。为了防止因为诗文受到迫害,他甚至只能为自己的愤懑之语加上一层比喻的外壳: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七步诗》)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杂诗七首?其四》)
这样的情绪也时常出现在邺下文人集团的臣子们身上。与后代极尽绮靡的文风不同,他们用真挚朴实的笔调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怆。这种悲怆或是陈述自己不能够才尽其用,或是抒发自己的羁旅行役之苦: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孔融《临终诗》)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应?`《别诗二首?其一》)
但如果是一味强调“悲”,那建安诗歌的风格便与前代“以悲为美”的风格无甚区别。之所以将建安文学与前后的文学都区别开来,便在于其“梗概多气”中“豪”与“健”的情感因子,即对于“悲”的豁达与超越。
建安时期的文人接续了前代以悲为美的审美范式,但在对于悲的态度上由有了新的变化。建安诗人们也感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但加入了对人生价值追求的理念,使得建安诗歌没有流于以往的哀怨颓废,而是走向了激励奋进的向度。这正表明了,“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1]
与以往“何不秉烛游”的论调迥然不同,建安诗人追求雄健的诗风与人格,欣赏“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曹操在《龟虽寿》开篇陈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但后面却笔锋一转,说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植在饮宴上悲从中来,写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末尾却又作豁达之解,云“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并且,他们充满了雄心壮志,正是因为“日月忽其不淹”,他们便更加积极追求生前的功业,以及死后的荣名:
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陈琳《诗》)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王粲《咏史诗》)
这样的雄壮的胸襟不仅区别于前代颓废消极的诗文,与之后绮靡的诗风亦有很大不同。故而,论及建安诗歌,多感其悲而豪健,自有激人奋进处。刘勰言其“梗概多气”,确是指出了其诗歌的风格。
第二篇: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杜甫的诗篇堪称是最可宝贵的部分之一。本文独辟蹊径从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出发,着眼大方向,关注小视角,以小见大,从顺序合理、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结构起伏四大方面阐述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叙事诗,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杜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笔者通过对其中部分作品的分析,来研究一下杜甫诗歌中是怎样安排结构素材(包括人物、事件等等),怎样为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出色地组织结构,这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杜甫这些思想和艺术都很完美的和谐的诗篇,或许还是有些意义的。
关键词:杜甫 叙事 结构 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过去研究杜诗的人,有的是从杜甫的生平入手,总结他一生的创作经验;有的是从集大成的角度出发,综合研究杜甫多方面的成就;也有的从诗体的发展着眼,专门探讨杜甫律诗的创作特色;还有的研究杜诗的诗歌语言、修辞练句、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和创作方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不想对以上诸方面问题重复已有的意见,仅想就杜甫的叙事诗来谈一谈它在叙事结构上的特征。
一、顺序合理,章法整严。
对于文学的结构问题,古人曾有过不少著名论述。早在六世纪,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就明确指出:“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弈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媸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在这里,刘勰运用比喻手法将文章创作比作高手下棋,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注意把它们运用于写诗或作文,这样才能掌握创作规律,按照文章的逻辑和思想的发展来安排层次,组织结构,按部就班,因时顺机,使文章上下贯通,文情相合。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文章进行结构的原则。笔者认为,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完全实现了这一原则,也确实达到了这种“顺序合理,章法整严”之境界。这在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顺序合理,繁而不乱。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杜甫诗歌中叙事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他的叙事诗又多采用乐府民歌和古体诗的形式,较少格律和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尽管如此,杜甫的这些叙事诗在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都能做到运筹落落,舒展自如,无论内容怎样纷繁,感情怎样复杂,篇幅如何宏阔,他总能做到有条不紊,让那些人物、情节、感情、词句、段落等等,分门别类地整理队伍,忠心耿耿地为诗的主题思想服务。以《兵车行》一诗为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情况实录:爷娘妻子奔跑着相送,车马人群腾起的黄尘把咸阳桥都遮蔽住了,场景纷乱,阵容之大,不但体现征伐的行人多,“走相送”,边跑边叮咛相送,还体现征伐之急。诗歌中主要通过声音的描写,烘托纷乱的场景,渲染悲慨的氛围悲壮的场面,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奠定整首诗的基调,为下文铺叙,是为记事。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是全诗的第二层,主要写行人答语。通过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刻体现了行人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幸,揭露了拓边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最后诗人再次以声音作结,加深了对战争灾难的直观认识。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了表现对统治集团连年发动不义战争,到处拉夫抓丁,使百姓背井离乡、田园荒芜,而官府仍逼税索租的黑暗现实,表示极大的愤慨,进行无情的鞭笞这一主题,诗人精心地安排了结构:先写出车声隆隆、战马嘶鸣、出征的壮丁、送别的人群等战乱场景,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接着写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最后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样的叙事结构能够将宏大纷繁的叙事场面化复杂纷繁为层次清晰,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二)章法整严,天衣无缝。
结构是否缜密,是否合乎逻辑、合乎感情的发展,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做到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就不仅要起、承、转、合具备,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贯穿成一个整体,还应当尽量使作品一气呵成而不脱节,结构严谨而毫无憾处。这样的作品让人读起来,才会一口气地读下去,拿起来就不想再放下,总想要把它读完。杜甫叙事诗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往往是一气呵成的。以《丽人行》为例,这首诗是因讽刺杨国忠飞扬跋扈、荒淫无耻的丑行而写,是一篇力透纸背之作。这首诗在结构上极力铺陈,堪称一气呵成的佳例。诗中虽然也能分出起承转合几个过程,如“三月三日天气新”“到珠压腰禨稳称身”,写长安水边贵妇们的美姿,这是起;从“就中云幕椒房亲”到“宾从杂遝实要津”,写国虢夫人们的奢侈,这是承;从“后来鞍马何逡巡”到“青鸟飞去衔红巾”,写杨国忠的到来和他的显赫地位,这是转;最后两句点明杨国忠的身份,对他进行更深一层的讽刺,这是合。不过,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单独拆开来理解其意。因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为它们是诗人一笔写下来的,写一般贵妇的艳丽是为了衬出国虢夫人的奢侈,写国虢夫人的奢侈是为了衬托出杨国忠的跋扈,而这些最后又都归结到对杨国忠的讽刺这一点上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语势是多么连贯,针线是多么紧密,它们极似曲艺中的“贯口活儿”,又像京剧打击乐中的“急急风”,句句紧随,如瀑布而下,效果是整体力量造成的,像一条锁链环环相扣。这样的诗篇,谁能读到半截就能得其要旨而罢读呢?而这样的作品,在杜甫的叙事诗中是不乏其例的,“三吏”、“三别”就也是这样的作品。
二、主次分明,除枝立干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是以一滴水来见太阳,透过一点来反映生活的全部。要做到这一点,诗人就必须掌握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结构方式,就必须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达到用园林盆景概括雄伟的自然,用寸简尺幅写出壮丽山河的艺术效果。这就类似戏剧理论中常说的“立主干”,也就是大胆略去次要情节,集中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在这方面,杜甫叙事诗同样做得很好。
公元757年春天,杜甫羁留长安,没有自由。一天,他在曲江湾徘徊,看到江头的宫殿全都紧锁着,四处满眼冷落凄凉,而春风中的柳丝依然发出了新绿。触景生情,他回想起当年天子驾车游猎南苑的情景,今昔对比,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于是才写出了《哀江头》一诗。这首诗是杜甫叙事诗中特别出色的一首,表面上似乎有点同情唐明皇与杨贵妃,实际上却是对他们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谴责。配合这一主题,本诗采取了跳跃式结构,即好像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时空的组合十分灵活: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这前四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这中间八句,写诗人回忆安史之乱前看到曲江时所见到过繁华、热闹的情景;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最后八句,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发出了无限感慨。正是这三个层次形成了本诗跃动式结构。作品中的形象,忽而现实,忽而往事,忽而倒叙,忽而顺接,像是电影中的叠印镜头,迅速而生动地将今昔相隔的不同形象连到了一起。这里,诗人虽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来写,跨度很大,但我们读过后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都长安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作多少具体的描绘,用字很简练。但省去了千百言,却蕴藏着更多的话,这就是杜甫在诗歌中对”立主干“的最好诠释,将一些旁枝末节该删的删,该省的省,该略的略,该跳的跳。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但给读者却留出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篇幅虽短,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生活画面却十分宽阔。使人吟罢诗歌便被带入对盛唐衰败的历史教训的深沉回忆之中。此外,由于采用了跃动式结构,诗中还形成了一条由哀而乐、又由乐而哀的感情线索。经过这由哀而乐、由乐而哀的变化,一起一伏,一逸一宕,诗人的感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无怪乎苏辙非常喜欢这首诗,说它是:“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遗法。”他还特意把这首诗与白居易那些惟恐别人看不明白、写得枝蔓俱生的诗作了比较,说:“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
三、结构虚实结合,意义深远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叙事诗,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辟了一条“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新路。他的诗,往往取材于国家政治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对它们毫不讳饰的径直描述来反映现实。因此,实实在在地描述历史事实,在杜甫叙事诗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杜甫又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并不满足于对现实生活只作如实的反映,而是喜欢在对现实作过一番如实描述之后,用少量诗句,宕开或拓深上述诗中所描述的事实,使作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语》)而结束,并给人一种烟波无际的感觉。这体现在结构上,即是虚实结合,意味深远。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全诗二十四句,前五句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客观描写了一个大风破屋的场景。中间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写作者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叹息自己、周围人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写出了个人悲苦之状,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但是从杜甫叙事诗的结构仔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要表达诗人自己伟大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展现自己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作者从实与虚的两大方面将诗歌整体割裂开来但又浑然互补,前十八句“实”写悲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时诗人及眷属的悲剧场景;后六句“虚”发壮情,诗人把自己的悲剧推演到整个国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来,使全诗的意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安得广厦各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着这样的曲终高奏,我们会为诗人忘我、天真的幻想所激动,为诗人伟大的同情心而赞叹。诗人那面对破屋的大声疾呼,仿佛至今仍在天际中萦回。
四、结构顿挫有度,曲折起伏
杜甫就曾评价自己的诗歌有“沉郁顿挫”的特色。(《进雕赋表》)这四个字,也是后世杜诗评论者们的众口一辞。笔者认为,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总特征相适应,他的叙事诗的结构,同样具有顿挫逸宕,波澜起伏的特征。这一点,我们从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比较中可以鲜明地看到。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曾和高适、岑参等人一起登上过长安南郊的慈恩寺塔。在这座塔上,杜甫作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适、岑参也各有一作。我们比较一下就可看出,杜甫的一首不仅在意境上要比高岑之作深远、开阔,独显出沉郁的特色,而且从诗的叙事结构的顿挫曲折上看,杜甫的一首较高岑之作高出一筹。高岑之作都是时人的写法,前写塔势高耸,后发几句感想,中间没有什么顿挫曲折,因此意境较浅,未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而杜甫却不同常人,他写的也是这座塔,可他不是一味地死写。如:开头两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这两句与高岑之诗的起式相同,但接着就不同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这里笔势一顿,抒发起感情来——波澜出现了。这是一个由叙事到抒情的快变。但按一般人的写法,或许又要缘情而发,平贯到底。而杜甫却不,他在这里只是触一下感情的神经,接着又转而写塔的高耸去了,因为倾泄感情的时机还未到来。当写过“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四句后,塔高极远写出来了,可再顺势写下去就会落入俗套。所以诗人笔势一转:“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辩皇州?”这里又推起了一个感情的波澜。与上相同,诗的后半部依然是一顿再顿,一转再转,感情的波澜一浪高过一浪,而最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后“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两句,收结得又是那样冷悄、压抑。试想,短短的一百二十字的诗,竞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澜。正是这一层一层的顿挫,诗意才一层一层加深,诗味才一句比一句浓郁,吟颂起来真可谓一唱三叹,兴味盎然。这种结构特征在杜甫叙事诗中有多方面表现:首先,在划分层次方面,表现得忽断忽续。《北征》是个鲜明的例子。这首诗,时而写诗人离开风翔的心情,时而写路上的所见景象,时而写与家人团聚,时而又写借用回纥士兵的看法;时而是叙事,进而是叙言,时而是议论,时而是抒情,时而疚,时而忧,时而哀,时而兴,时而恐怖,时而震惊,时而悲喜交集,时而毁誉交并,整首诗的各种线索就是这样此起彼浮、若断若续地交叉勾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若断若续的结构,配合着诗歌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如海风掀起的巨浪,一波连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卷着读者的心。正像沈德潜评价的那样:“„„忽断忽续,转接无象,莫测端倪„„千古以来,且让少陵独步。”(《说诗啐语》)其次,在布置段落方面,提顿相间,明暗结合,长短轻重参差错落。关于这一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早有评价。他说:杜甫的诗歌,“长篇必分段落,每段必用提顿以见起,用结束以见止。提顿结束,有明有暗,有重有轻。段落有长有短,参差错落,以救方板。少陵无法不备,学者可揣靡也。”这些特点,在杜甫那些长篇叙事诗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结语:
总之在杜甫的所有叙事诗里,叙事结构是其作品中具有客观意义的创作过程,我们知道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统摄着各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但他们也不是简单机械的罗列相加,杜甫的叙事诗创作就是在纷繁的叙事情节中除枝立干,虚实结合,在顿挫曲折中相互糅合相互联结的。其叙事诗的各个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巧妙组合,使其呈现巨大张力,在赋予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之外更深层次意义的同时,实现了结构的整体性意义。这不仅是叙事诗歌,也是所有叙事体裁作品应该具有的结构特质的功能体现。另外,我们不得不理清楚,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就不可能原封不动的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而是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的相关谋略。再次回过头来看,杜甫作为写叙事诗的圣手,自身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具备纯熟老练的创作手法,正式其将各种独特的叙事结构特点或模式有意无意的用于叙事过程,这才创造性的开发出了其独霸一家的叙事新篇。
第三篇: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要
舒婷是一个天才式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是用真情谱写的一曲美丽而忧伤的歌!她的诗歌,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 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 样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将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发挥到了极致,给单调的中国现代诗歌带来清新的空气。本文从舒婷诗歌的情感和意向入手,探讨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全文分为引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围绕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分两章加以阐述。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第一章主要论述舒婷诗歌忧伤的情感。舒婷的诗诞生在中国的苦难岁月,忧伤是她情感和创作的一大特 色。她的诗,既是对时代忧伤的抒写,也是对爱情忧伤的诠释,同时 亦流露着温婉柔情的母性情怀;她把个人忧伤与大众的忧伤结合在一 起,在忧伤中又蕴含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第二章主要分析其诗歌的意象艺术。她的诗歌意象十 分丰富,其意象的变化与组合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天成,具有 ‚因情臵象‛的特点。关键词:舒婷,忧伤,音韵节奏,意象,抒情艺术
Abstract Shu Ting is a genius of the Lyric poet.Her poetry, is a beautiful and sad song which composes with the true feelings!Her poetry, the feelings and art have a seamless heavenly robe, sound rhyme, graceful form harmoniousfeeling, flying imagination, rich imagery,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at kind of have one's words at hand, naturalTiancheng,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to play to the extreme, to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monotonous bring fresh air.This paper from the emotion and intention of Shu Ting's poetry of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its poetry.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epilogue.The romantic features around Shu Ting's poetry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o elaborate.Romantic is the biggest lyricism and rich imagination.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hu Ting's poetry feeling of sadness.Suffering the poetry of Shu Ting was born in China, sad is her feelings andthe creation of a special color.Her poetry, both times sadexpression, but also to love sad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show a mild tenderness maternal feelings;her personal sorrow and mass sadness together, in sorrow but also contains infinite longing for the future.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age art of poetry.Her poetry images of ten rich,chang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age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mood natural Tiancheng, with “because oflove is like”.Keywords: Shu Ting, blues, rhythm, imagery, lyric art
引论
舒婷,一个满蕴诗意的名字:舒婷的诗,‚文如其名‛,是缪斯腾飞的杰作!她的诗总是浸透着真挚的感情,充满忧伤的旋律。正如她自己在诗中所言,她的诗是‚忧伤的花朵‛然而,在忧伤的旋律中,希望的蓓蕾也悄然绽放!忧伤和灼热、失望和 希望、伤感和浪漫、痛苦和理想,都在其诗歌中融为一体。除此之外,她的诗歌,充满大量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她将被否定已久的浪漫主义重新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诗坛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她用自己的一支 秀笔抒写出人间普遍的忧伤,将个人的忧伤与大众的忧伤、时代的忧伤紧密地连 接在一起。她又是一名‚歌‛手,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样信手拈来、自然 天成。
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舒婷的研究从未间断过。1980年《福建文艺》刊登了 舒婷的《心歌集》,紧接着于2月开始,以舒婷诗歌研究为切入点,进行了长达 ―年多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孙绍振的《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一 一舒婷诗歌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刘登翰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诗潮一从舒婷 的创作和争论谈起》及其《通往心灵的歌一记诗坛新人舒婷》就是代表性文章。在这一讨论时期,评论者都还处于对舒婷诗风的惊奇之中,评论文章虽然很多,但都集中在对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争论上,思路并不是很开阔。这也不难理解,人们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对于浪漫主义心存疑虑。1983年以后,关于 舒婷诗歌的讨论表面上不如盼两年热烈,但实际的研究却不断深人,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是周良沛的《殊途同归一一读舒婷几首诗有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几篇与 之‚商榷‛的文章。从80年代后期开始,对舒婷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刘登翰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论舒婷》和谢冕的《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就 对舒婷诗歌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进入90年代,关于舒婷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 进一步探索她在当代文学史的作用和地位。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一书中就认 为舒婷在语言上对当代汉文学语言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任萍的《论舒婷诗歌对民 族诗美传统的继承》一文也对此进行了专门讨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舒婷诗歌的研究开始集中在思想情感层面,罗关德 的《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孙秀华《论舒婷诗歌的情感思维方式》、榻展图《舒 婷:悲剧情感的凸现》、刘广涛《痛苦的升华、泪水的结晶》等文章就对舒婷诗歌的情感尤其是忧伤情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深入到了浪漫主义的本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研究,尤其是她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忧伤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之上。第一章直率的情感
浪漫主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以情动人。舒婷的诗歌,充满忧伤,这种忧伤不止是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忧伤,它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1.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一忧伤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诗人。著名的评论家孙绍振曾这样评价:‚舒婷的全 部天赋,全部冰华都集中在她的抒情上,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多情都使她不费劲 地在抒情上取得成就,她写出了那么多我们天天感到却说不出來的平凡的、不起 眼的、被颂歌和战歌遗忘的情感……她美化了这些情感,以优美的旋律和璀灿的 色彩,使我们的感官和心灵震惊。‛①^的确,舒婷的感情丰富而真挚、热烈而优美, 与此同时,因为时代的感伤氛围,个人身世的不幸和善良脆弱的天性,她的诗歌 便自然而然地打上了 ‚忧伤‛的烙印。
翻开舒婷的诗集,满纸浸染的都是一种忧伤的情愫。从‚我献出了,我的 忧伤的花朵‛到‚我的痛苦变成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从‚当洞箫 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从‚我还不 知道有这样的忧伤‛到‚叫我怎能不哭泣呢? ‛……诗人的‚泪水‛洒满了她个 人建筑的诗苑,也敲打着读者的心灵之弦。经过笔者的统计,在其代表作《舒婷 的诗》中,第一辑一‚痛苦使理想光辉‛共有诗歌33首,而出现‚忧伤、悲 伤、哭泣、泪水、痛苦、荒凉、牺牲、死亡‛等带明显感伤色彩的诗歌就有26 首,比例竟高达799^。由此,我们可以在‚量‛上将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锁定 在‚忧伤‛ 二字。
‚忧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忧愁悲伤‛,它是一个满蕴情感的词语。这恰恰与舒婷的艺术气质不谋而合。舒婷是一个情感型诗人,她曾这样说:‚尽 管我明白作品要有思想倾向,但我成不了思想家,起码在写诗的时候,我宁愿听 从感情的引领而不大信任思想的加减乘除。‛也许正因为此,舒婷才能在历史的 转折期,在诗风的转折期,成为读者目光的焦点。舒婷的诗歌,是在‚在历史的 聚光灯下‛,由心灵最真实的情感打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情感的真实成 就了其诗歌‚质‛的忧伤。事实上,舒婷诗歌忧伤的艺术风格也是众多评论者的共识。赵树勤主编的《中 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一书中,就认为舒婷诗歌具有‚美丽而忧伤的抒情风格‛;罗振亚在论文《心灵与历史的同构》中说,‚舒婷总是用美丽的忧伤曲调,诉说理想被阻隔的忧郁痛苦。‛杨景龙在《忧伤的花朵一 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的对比解读》中写到:‚舒婷诗歌总体的美感特征亦是‘忧 伤执著的悲美’‛。
无论是从对诗歌‚量‛的统计,还是从情感的‚质‛之所在,以及评论家的 评论來看,我们都可以毫无疑虑地说,舒婷的诗歌的确贯穿着一股忧伤的主旋律。正如她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她的诗歌是‚忧伤的花朵‛。2一代人的忧伤
鲁迅说:‚诗是民族的声音,对于时代精神,诗应该是最敏感的水银柱。‛^舒 婷的诗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的忧伤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当我们探讨其诗歌 的忧伤内涵时,让我们首先从她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开始。
文革,这样一个思想禁锢、艺术封锁、个性缺失、人情冷漠的时代,对于老 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种纯粹的灾难。正如评论家谢冕所说:‚一个让人猝不及防 的变态时代,颠倒了由革命胜利而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场 空前的**中蒙受了耻辱与灾难。‛②舒婷也不例外。文革给舒婷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她经历了今天的年轻人所无法体验到 的磨难和不幸:早在50年代,她的父亲就被打成了‚右倾分子‛,母亲承受不了 这种苦难生话的打击,忧郁成疾,过早地逝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她时常满头大 汗地从噩梦中惊醒,然后‚收拾些衣物和食品,送去给被监禁的家人‛,③从一个 噩梦‚走进另一个充满喝斥、白眼的噩梦‛。1969年,初中还未毕业的她便与 她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和普希金诗抄打进她的背 包在撕裂人心的汽笛声中,走向异乡‛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舒 婷被照顾回城。即使如此,这一段待业的经历,仍给她‚留下了千疮百孔的记忆‛,‚疼痛深植骨髓‛。③在最初的小石铸厂里,因为她的‚苍白、消瘦和高度近视眼镜惹來了猜忌和讥嘲的目光。随后,她又曲折辗转地换了很多工作:水泥 预制品厂、漂染厂、织布厂、灯泡厂。的确,破碎的家庭、噩梦般的世界、痛苦 的经历,使舒婷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灵的创伤。因为在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年华里的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她的理想,就像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理 想一样,化为了泡影。
文革的这段坎坷经历,让舒婷成为了一个真诚而本色的时代歌者。④她在散文 《生活、书籍与诗》中这样写道:‚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 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在《一代人的 呼声》中,诗人写道:‚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 她将个人的经历臵于一代人的惨痛遭遇之中,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唱出他们心中 的委屈和幽怨、不满和质问。在《船》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 逾越的一步之遥,被诗人诠释得淋漓尽致。‚无垠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为了 ‚纪念一位被迫害致死的老诗人‛,舒婷写下《悼》。在诗中,诗人向时代发问:‚你为什么牺牲? 你在哪里倒下? ‛,继而 又给予这样的回答‚时代垂下手无力回答,历史掩起脸暂不说话。‛在这精 彩的一问一答中,那个指鹿为马、黑白颇倒、扭曲变态的时代再也无处藏身,只 能在众人的目光中羞愧不己。这是生命的无端毁灭,这个时候,谁能说,‚老诗 人‛不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直率的个人情感
除了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还在诗歌中大胆抒发个人感情,表现对爱情的渴望和呼唤,及由此带来的痛苦。这种情绪在诗歌《赠》和《无题》中表现得非常深刻。‚我‛沉浸 在初恋的热烈情感之中,而‚爱人‛却没有察觉——‚你没有察觉到,我在你身 边的步子放得多么慢‛,但单相思的痛苦并不能阻止诗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在《无题》中,‚我‛因 为能‚转动你胸前的纽扣‛,能‚拽着你的胳膊在堤坡上胡逛‛而快乐着。但是 又因为你的木愣而‚悄悄叹气‛。我的‚害怕‛、我的‚快乐‛、我的‚爱‛都只 属于我自己,却没有人与之分享,这是多么忧伤的爱情啊。短短三节诗将热恋少 女的激动与惊慌、羞怯而含蓄、甜蜜和痛苦展示得入木三分。
另外,类似的诗歌还有那首《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好像一段失而复 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义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整首诗表达的是失恋的痛苦,爱 情的无法实现仿佛宿命一般,折磨得人痛苦不堪。既然‚单恋者‛爱情的伤痕无 法治愈,那么,选择‚哭泣‛也许是一种最佳的缓解痛苦的方法吧!
正如这些诗歌中所展示的那样,舒婷的爱情诗,更多的,是带着疼痛的爱恋。有学者认为,‚理想和爱不能如愿是舒婷20世纪70年代对人生痛 苦的真切感受,也是她悲剧情感体验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当然,舒婷是否真的 经历过爱情‚单相思‛的不幸,还无法考证。但是,其诗歌中始终无法掩饰的悲剧爱 情色彩,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单恋者‛对于感情的痛苦、惆怅和无奈。而这种真挚而直率的情感表达,契合了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
浪漫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这一点在李白的诗歌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李白的诗歌情感是张扬豪放的,这一点和舒婷截然不同。不过想象的自由翱翔并无二致。
舒婷注重用意象来 表现感情,所以在她的诗歌中,‚眼泪‛、‚落叶‛、‚黄昏‛、‚忧伤的花朵‛、‚泥 泞‛、‚阴云‛、‚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 路基‛、‚伤痕累累的乳房‛……一系列被忧伤情感濡染浸透的诗歌意象在诗行中 接踵而至,形成了庞大的忧伤意象体系。
在本章,我们将主要通过诗歌意象的丰富与变化、事意象的擷取、哀婉意境 的营造等方面来观察舒婷在意象运用方面的特色。1意象的丰富与变化 正所谓‚立象以尽意‛,意象的运用成为诗歌审美传达的主要手段之一,这 在舒婷的诗中体现得非常突出。舒婷注重通过丰富和富于变化的意象来传达情 感。她把深沉的思考、诚挚的感情融于清新独特而又丰富的意象之中,寓于意象的变化与组合艺术之中,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愉悦。
舒婷十分重视诗歌的意象艺术,注重通过意象的精心选择和营构来对诗情进 行表达。她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运用的意象十分丰富,这在一方面体现为 意象的数量非常庞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一也就是说,当某 些诗人只能用个别的意象来表现某种情感时,舒婷却能从各个角度,用丰富变幻 的意象进行立体化的表达。
舒婷诗歌意象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她擅长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注重在生 活中选择意象、提炼意象,甚至通过想象來创造意象,由此使得其诗歌意象异常 丰富。在其整个诗作中常出现的具有泛化性的类别意象就有十多种,臂如大海、土地、眼泪、落叶、雨水、母亲、肩膀、花朵、星星、黄昏、灯、水、树、梦、窗、雨等;而独创性的个体意象则更多,如鸢尾花、凌霄花、三角梅、双桅船、黄昏星、方尖碑、仙人掌、白手帕、羽绒衣、神女峰、万花筒、橡树、木棉、水 仙等等。当然,整体数量的繁多并不能成为意象丰富性最主要的证明,真正的丰 富性体现在每一首诗歌当中。
舒婷常常在每一首诗歌中运用多样的、富于变幻的意象,其意象的丰富程度 让人惊叹。臂如诗歌《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一连串的意象在诗行中接踵而至,数量之大令 人惊奇。在第一节中出现了 ‚大树‛、‚种子‛、‚真情‛、‚梦想‛等四个意象,在 第三节中又出现了 ‚火焰‛、‚星星‛‚歌声‛等三个意象。富于变化的意象 多层面、多视角地喊出了诗人心中对处在痛苦之中的一代青年的鼓励。告诉他们: 生活虽然遍布荆棘,但希望还在,我们要披荆斩棘、憧憬未来。意象的丰富将这 种忧伤和憧憬并存的多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这是任何单一的意象 所无法企及的。
又如诗歌《初春》中,诗人同样运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有象征残酷现实的泪 水、乌云、霜、狂风等意象,也有代表希望的太阳、花、鸟、惊雷、梦、杜鹃等 意象。丰富意象的使用,加强了诗歌情感的表达,预示着时代即将走过寒冷的严 冬、迎來温暖的春天,在忧伤中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类似的诗歌在舒婷诗集中俯拾即是、信手拈來。例如《也许》中就连续出现 了 ‚心事‛、‚路‛、‚灯笼‛、‚生命‛、‚泪水‛、‚太阳‛、‚肩‛等意象,《心愿》 同样运用了 ‚表格‛、‚朱笔‛、‚遗产‛、‚民间故事‛、‚潮粮的眼睛‛、‚辗转的鸣 鸟‛、‚隐秘的小路‛等意象。此外,《怀念》、《致橡树》、《思念》等诗歌中也有 着丰富的意象。舒婷总能用变幻万千的丰富的意象来加强情感的表现,这就是她 的高明之处。
上面所说的是舒婷诗歌意象在数量上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其诗歌意象还具 有‚繁复性‛的特点,即取象角度的丰富性。当然,这种‚繁复性‛是与意象数 量的庞大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取象角度的多样性,才成就了意象体系的庞大。‚繁复性‛,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诗人能够从多角度选择意象加以表 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特定诗歌的分析来体会舒婷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以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在这首诗中,这种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体现得非 常明显。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旁;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为了体现祖国的古老、贫穷和落后,诗人从‚河边上破 旧的老水车‛写到‚额上熏黑的矿灯‛,从‚干瘪的稻穗‛写到‚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意象将诗人对祖国落后的深深的沉 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取象角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祖国破旧、黑暗、衰败、苦难、贫穷的形象立体化地体现出来,一种悲哀之情也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 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三节,为了讴歌祖国的新生、复苏、欢乐和光明,诗人选择了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 黎明‛等意象,这连续出现的五个类似却又视角不同的意象多侧面、多色调、立 体化地勾画出了祖国的蓬勃希望和灿烂绚丽。总的來说,这两组相反意象的选择,本身就是取象角度的不同。与此同时,在每一组意象内部,诗人又从多个角度来 选择意象。意象的‚繁复性‛使诗人对祖国热忱的爱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
又如《母亲的方尖碑》一诗,为了表达那种对已经辞世的母亲的想念 和心中难以言说的忧伤,诗人从多个角度选择了很多与母亲有关的意象:‚乌柏 树‛、‚逆光的湖水‛、妈妈唇边的‚笑影儿‛、‚红玫瑰‛、‚她照料过的香橙树‛ 以及香橙树的‚果实‛等等。这些意象事实上就是母女之间相依相偎的证物,使诗歌的忧伤情感更耐咀嚼,读来也更意味深长。从这两首诗歌中,我们可 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她的大多数诗都是如此。
舒婷的诗歌意象不仅丰富,同时又富于变化。意象富于变化的特征是与其丰 富的特点相辅相成的。⑤因为意象的丰富,所以这种变化就更加灵动自如;又因为 意象富于变化,所以舒婷诗歌的意象体系就显得更加丰富。舒婷诗歌的意象富于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说是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 的痕迹。她能很好地根据诗歌的情感强度安排意象密度,使意象密度随情感强度 的变化而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以此推动情感节奏,控制情感的宣泄力度。这在诗歌中一般表现为:情感浓烈处,持久处,意象密度高一些;情感疏淡处,意象 密度相对低一些。意象疏密有致的变幻,形成了诗歌特有的节奏感。一连串变幻 的意象既造成诗境又形成诗情的流动感,引起我们类似乐感的情绪波动,呈现出 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如《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一一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诗的前三行用‚凌霄花‛这一意象,集中表现了缺乏独立人格和具有依附性 的爱情观。这时,诗人的情感还比较疏淡。我如果爱你一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萌重复单调的歌曲;
接下的三行,诗人以相同的句式表现了另一象征奉献式爱情观的‚鸟儿‛。此时,诗人的情感还停留在原来的疏淡程度。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相对于前两节三行一意象的形式,‚泉源‛和‚险峰‛这两个代表奉献式爱 情观的意象,出现的密度相对加强,变成了两行一意象的形式。甚至曰光。甚至春雨。^
随着诗人情感的不断加强,诗歌的意象密度明显增高,由两行一意象变成了 每行一意象。诗歌意象越来越密的变化淸晰地折射出诗人愈演愈烈的批判情感。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通过前面对‚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0光‛、‚春雨‛等象征 依附式和奉献式爱情的意象的强烈批判,诗人最终将全诗的中心意象一‚木棉‛ 搬上诗歌荧幕,从而将自己的爱情观定格在‚独立‛二字。诗人的情感趋向稳定,意象密度也随之由密转疏。
这种疏密有致的意象变化艺术在舒婷的诗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除了《致橡 树》外,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土地情诗》、《会唱歌的 莺尾花》、《心愿》等诗歌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诗歌意象疏密有致的组合,勾 画了一条诗情运动的优美曲线,谱写了一曲诗情流动的唯美旋律,增强了情感的 节奏性和诗歌的音乐感。也只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构筑如此丰富的意象。结语
在现代诗歌历史上,舒婷也许是唯一一位能与李清照相媲美的优秀女诗人。她是在中国当代诗坛诞生的一颗明珠,其光芒足以辉耀中国当代诗坛。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歌手,浓厚的抒情性是其诗歌最重要的特质。在她的 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诗歌中力透纸背的一个‚情‛字。她的感情丰富 而真挚、热烈而优美,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博大的母性情怀奏出了忧伤而芙丽的旋 律。⑥其如泣如诉、凄婉低徊的诗句超越了字句的局限,数十年来在无数的读者中 引起共鸣。
舒婷的诗歌是情感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她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最佳的外在表 现形式,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上,都能做到随情赋形、因情臵象。舒婷在中国诗歌 艺术的传承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谢冕曾这样评价舒婷:‚她是新诗潮最早的 一位诗人,也是传统诗潮最后的一位诗人。她是沟,她更是桥,她体现诗的时代 分野。‛ 孙绍振先生也指出:‚她代表着我们的未来,但是她的风格却来自我们 的过去。‛⑦事实也的确如此。舒婷的诗,是汲取中国传统诗歌和中国新诗、尤其 是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艺术养料成长起来的。其忧伤哀婉的情感基调隐现婉约词的 浸染,其诗歌的音韵节奏艺术和意象艺术又传承了中国新诗、尤其是新格律诗的 基因。‚她把几十年前新诗的优良传统一下子带到我们面前‛,⑧她继承了新月派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诗歌外在格律形式的追求,继承了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何其芳等对诗歌音乐性等艺术的追求。
与此同时,她的诗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诗歌的抒情艺术上,她拋弃了新 月派诗歌格律形式追求上的刻意痕迹,使诗歌音韵、意象艺术既富于形式感而又 自然天成,其诗歌有一种与生俱來的歌唱性和朗诵性。此外,舒婷对国外的诗歌 艺术也有所吸取。她的诗歌,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回归,呼唤着美好的人性,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晓阳舒婷傅天琳比较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0
3〕陈敢,肖宇冰,戴望舒与舒婷诗歌比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 4〕何世龙,舒婷诗歌的抒情技巧.安徽师专学报,2005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洪子诚,杨登翰中国当代诗歌史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金钦俊新诗三十年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9〕黎阳阳试析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新余高专学报,2006,10】林平乔舒婷诗歌写作特征论.文史博览,2006
11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2〕罗关德,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宁德师专学报,1995,13〕沈仁康,抒情诗的构思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4〕舒婷.你丢失了什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第四篇: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忧患精神
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忧患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表现形态,支撑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必然支撑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诗歌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典文学的精华。古代诗歌的天空,群星璀璨;古代诗歌的文本,倾诉千年。古代诗歌因为“风光”,所以引人入胜;因为“无限”,所以拙笔难描。但有一点可以坚信:人对精神的追求是永恒的,文学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永恒的。这种永恒,既是文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民族进步的动力。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文明的神圣象征,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足以说明诗歌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诗歌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机体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作用,它甚至不仅仅是属于文学艺术,它还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它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品格智慧等。古代诗歌对近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人的创作中我们领悟并发扬了文学创作中可贵的精神。
一、诗歌中的忧患精神
中庸平和、过犹不及的儒家信条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中和之美。中和精神的深层意蕴则在于忧患精神。忧患是诗人良知、道义、情感等的综合体现,是诗人绝不向现实妥协的价值观借诗体的凝聚升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北朝乐府民歌的“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寸断”,鲍照的“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自流”等,都是说不尽的忧患。
忧患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而不仅仅局限于小我的范围。又由于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要生存发展,就不得不面对来自主客观的种种矛盾。忧患的心理基础是防患、救患,然而很多患难是防不胜防的,了却此事,又生彼事,所以忧患精神实际上又是一种悲剧意识的体现。
二、忧患的本质是一种苍凉
古代诗歌的发展一直贯穿着悲凉忧愁的情愫,体现着诗人内心炙热的忧患精神,那种忧患,即使你妄图用儒道思想来稀释和冲淡,也只能是徒劳,只能是一种企望解脱忧患的天真。故几多沉浮后的苏轼终于唱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壮心落落的辛弃疾也不免“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其实,忧患的本质仍然是一种驱不散的苍凉啊。
下面我将具体剖析忧患精神在古代诗歌中的体现以及对近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1.哀
诗人哀民生之须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哀生不逢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哀世事多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哀身不由己:“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
伴随历史前进的步伐,社会在进步,思想在转变,但是文学对于忧患精神的追求却从未消逝,并非文学工作者刻意而为之,只是一种精神已经神扎在那儿,岿然不动。只需信手拈来,它就清楚明白地体现在作品中,待读者去细细品味那份忧患精神,那份难言的“哀”。2.伤
诗人伤国事之艰危:“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度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伤生活之辛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伤亲友之亡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伤草木之凋零:“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多愁伤感既是诗人的特性,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特征。
近代文坛上不少的作家作品中都表现出一种悲伤的情绪,如古代诗歌一样,国事、生活、亲情、自然都可以是作家酝酿其伤的源。近代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受各种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影响的作家们,相近者组成不同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主张,雨丝社、未名社、浅草社的创作都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作品朴实中带有悲凉。但是总归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革命文学的先锋,在与政治挂钩的前提下,文学或多或少会对社会现实产生一定程度地抨击,流露出些许的伤感情怀,借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实现文学革命的价值,当然,更表现出文学作品的多功能性。鲁迅先生有语形容阿Q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此来形容近代文学的所谓“伤”又何尝不可呢?
以近代文坛的大家巴金为例,他主要经历了30年代和40年代两个阶段的创作时期,前期以《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为代表,它的基调在于对革命、反抗的呼唤,后期创作作品题材、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主要以《寒夜》为代表,在于表现对旧社会的批判。我想说,不论其创作风格怎么变化,巴金那份关注国家、牵挂社会的心总是没有改变的。通过作品写人生,将社会生活浓缩反映到作品中,表现那份深深 的忧患,悠悠的伤逝。
巴金乃至近代文学创作的伤,并非是失望,用伤的心境去言说,是渴望改变,是充满希望的表现。
3.愁
纵览三千年中国诗歌史,忧患无处不在,它往往通过悲愁来体现。把其进行分类,可以划分出很多种,例如国愁、家愁、秋愁、闲愁、春愁、旅愁、情愁、离愁、乡愁等等。
在此我主要以国愁为例,阐释我对古代诗歌忧患精神的理解以及其对近代创作的启示:
屈原是第一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爱国主义先驱,他的作品为楚国遭强秦侵凌而悲愤,因楚国君王昏庸、大臣腐败、国政衰微而忧虑,虽屡遭贬谪流放,却九死不悔,奠定了后来诗词“国愁”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屈原的国愁尚带有极浓的忠君意识的话,处于“安史之乱”前后的杜甫在《春望》、《北征》、“三吏三别”中所寄托的国愁就带有更多的忧民情怀。杜甫生活的后半生,国衰、友亡、身瘁,让其忧愁万分!所以,杜甫回顾他自己的一生时,怎么可能不抑塞利落呢?他那首《登高》,至今读来,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八句,聚聚血泪,字字哀愁,诗人一生的艰难困苦伴随着家愁国恨在无边无际的万里悲秋凝聚成百感交集的感伤,铸就成悲壮苍凉的意境,真的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气好个秋”!
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是诗圣,就在于他无论自己多么的穷困潦倒,都不舍一腔忧国忧民之心。正如新唐书《新唐书•杜甫传》所言:杜甫“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这就是杜甫的追求——执着的追求。
这种浓烈的充满悲情但不绝望的渴望改变的思想在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绝不仅仅是杜甫有之,像苏轼充满自我超越与审美人生的追求,自养其身、独享人生的精神境界,“吾生如寄”、善处忧患的心灵和谐。陆游那份壮士书怀,慨当以慷;英雄失路,沉吟悲凉的愁绪。可以说陆游用他一己之诗,抒发了自己的国愁家恨,唱出了南宋一世的忧愤希望。
这种愁绪是诗人爱国的表现,延续至近代,愁绪主旨的表现依然不落俗套。对国家的悲愁何尝不是对祖国深沉的爱呢?对家乡的思愁何尝不是对亲人永恒的眷恋呢?对自然的哀愁何尝不是对生存环境的深切的关注呢?对爱人的情愁何尝不是对思想自白的向往呢?愁,这种思绪,确实,很苍凉。但是拨开浓雾,眼前的不再是海市蜃楼的虚幻,而是可以真实感受的那份忧世忧民的精神。因为他在文学中,因为它陈列在作品中。
40年代中国处于抗日救亡时期,民族的危亡震撼了一代文人的心灵,他们奋笔疾书,将他们的忧患意识真切地反应到作品里,他们的创作中无不体现着对国家深切的哀愁,同时提醒告诫着我们的亿万万同胞。在诗人艾青的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意向和主题,其诗歌的中心意向是土地和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首先,土地意向——表明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急切忧患和深广忧愤,例如《我爱这土地》;其次太阳意向——表明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惜的追求,例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近代文坛上的作家无不有一丝淡淡的忧患,他们热爱祖国,他们重视人民,所以才会有愁绪,才讲座这份愁延续下来,也从古代诗歌的忧患精神中汲取了养料,将先人的艺术手法加以临摹和借鉴,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反应时代的主旋律。
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国事家事天下事,处处脱不掉悲愁的缠绕。从“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涉世未深,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老到深沉;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直抒胸臆,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沉郁悲愤;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时一己之愁,到“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社会时代之愁,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写尽了人间的悲愁忧患。而对于近代作家的创作而言,沿袭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叙事、抒情创作手法了,更多的是那份对于创作初衷的剖析,对于现任可贵精神的保留与发扬,我相信其中有忧患精神忝列其中。
总之,忧患,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诗化,还对使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次,从而产生了更大的美学效应和社会价值。
第五篇:“盛世之情感,乱世之理智”——论杜甫诗歌的情理变换
“盛世之情感,乱世之理智”——论杜甫诗歌的情理变换
论文关键词:杜甫诗歌成因统治者安史之乱
论文摘要:杜甫的诗歌风格随着时代和杜甫自身的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了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和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三次大的风格的变化。杜甫诗歌创作的前期正是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所以杜甫诗歌的创作充满了心胸抱负的歌颂盛唐的真情豪迈,充满了“真情真实”。杜甫诗歌创作的中期是安史之乱前期杜甫的一段困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仕途失意的杜甫产生了失落心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的情绪。这一时期,杜甫投身社会,去接触、观察社会现实,揭露唐王朝的腐朽,“忧国忧民”思想开始酝酿发展,但不够成熟,其对社会真实的抒怀也是感性不成熟的。杜甫创作的后期是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的黑暗,这一段时期的杜甫漂泊流离,对社会真实的抒发由原来的“感性真实“转变为”“理性真实”,开始理智用事,“忧国忧民”思想也走向成熟。同时,杜甫诗歌后期创作达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一、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712—747)
(一)生平与风格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既是官宦人家又是书香门第。远祖是晋代名将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出身的年代,正值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有“盛唐气象”之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24岁,赴洛阳应进士考试,落第而归。尽管杜甫落第而归,但年轻气盛的他仍饱含胸中之志,立志忠君报国,继承家族兴旺。
这一时期可以定为创作的前期,即盛唐时期,时间段为712年—747年,总风格为:真情豪迈地抒怀,抒发的情感以“爱”为主,真情豪迈为主流风格。
(二)真情豪迈的诗歌风格。
在盛唐这样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以及杜甫这样年轻气盛的年纪,杜诗的整体气势得到体现,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诗歌主题具体也可以分为四类:
1.抒发心胸与抱负。
以《望岳》、《房兵曹胡马》、《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代表诗作。《望岳》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借泰山直抒胸中之意,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站在泰山顶上,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体现了其傲视群雄,满腔热情的抱负。杜甫的心高气傲、自命不凡之气,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得到深刻地抒发。“此其自命不凡,揽辔而欲澄清天下之谓也。”①
2.记叙交游,抒发生活得惬意。
以《题张氏隐居二首》和《夜宴左氏庄》为其代表诗作。以《题张氏隐居二首》为例,写出了杜甫与友人在乡间田野饮酒取乐的喜悦惬意的情怀,诗中也不乏幽默之词。“归醉每无愁”,一醉方休,醉归忘险,充满了无限的兴致,笔调之间满是欢畅。
3.盛唐的颂歌。
以《饮中八仙歌》为其代表诗作。诗歌描绘了饮中八仙的饮酒情态,对各自醉趣的描绘生动豪爽,洒脱不拘,在淋漓尽致中彰显盛唐气象。
4.富有真性情。
以《春日忆李白》和《病后过五倚饮赠歌》为其代表诗作。《春日忆李白》写出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表达了杜甫与李白之间的深厚友谊,体现了杜甫的真性情。
二、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747—756)
(一)生平与风格简介。
天宝六年,杜甫36岁,于长安应诏就选,但因李林甫嫉妒贤才,应试者全部落第。此后,杜甫多次献诗希望辅佐君王,却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仕途失意的杜甫产生了失落心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的情绪。这一时期,杜甫投身社会,去接触、观察社会现实。现实培育了杜甫,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这一时期,即安史之乱前,时间段为747年—756年,杜甫诗歌的风格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真情豪迈的抒怀转变为个人情感的抒怀以及对现实的反映,抒发的情感兼有“爱、恨”,但却以“恨”为主,嘲讽揭露为其主流风格。杜甫的诗中洋溢着对统治者集团荒淫奢侈的讽刺揭露,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唐王朝潜伏的危机的担忧,其“忧国忧民”思想初见端倪,开始萌芽和成长。
(二)嘲讽揭露的诗歌风格。
1.揭露统治者的荒淫、****。
代表诗作为《乐游乐园歌》、《兵车行》和《丽人行》。以《丽人行》为例,全诗讽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全诗通过写诸杨游宴的奢华和庞大的气势,讽刺了王公贵族腐朽、荒淫、奢侈的生活。
2.忠君爱国,同情士卒。
以《前出塞九首》为代表诗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士民离家远征的同情,“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同时歌颂士兵舍身报国的精神也不乏,“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3.讽刺朝廷好大喜功。
以《后出塞五首》为代表诗作,同为出塞诗,《前出塞九首》表达忠君爱国,而《后出塞五首》却开始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原因有以下几点:(1)杜甫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由刚开始的不成熟走向相对成熟,对唐王朝对外征战的本质认识加深了;(2)时代的变化,《前出塞九首》是征战吐蕃之作,当时王朝盛极,扩大疆土,巩固政权,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值得称颂的,而《后出塞五首》则反映无止境地开疆拓土而造成了安禄山的反叛,是乃“过犹不及”之行。所有借《后出塞五首》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
4.对社会的认识和反映。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前、中期思想艺术的最高峰,作者通过十年困顿的磨练,对社会、国家的认识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杜甫把个人的不幸和唐王朝的危机联系起来。
三、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756—770)
(一)生平与风格简介。
天空十四载,杜甫44岁,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十一月发生“安史之乱”,投奔灵武,被敌俘获,押送长安,在长安目睹胡兵屠杀人民,写下了众多爱国主义诗篇。46岁,从长安逃至凤翔,唐肃宗授左拾遗,后因上疏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48岁,往返华州、鄜州、洛阳,途经新安、石壕、潼关,亲眼看到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写下“三吏、三别”。
次年弃官去泰州、同谷、成都,于成都落成“杜甫草堂”,通过严武的帮助授予“检校工部员外郎”,后称“杜工部”。
这一时期,即“安史之乱”以后,时间段为756年—770年,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后期。在“安史之乱”的洪流中,杜甫到处漂流,到处逃难,在漂泊的旅途和生活中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危亡和人民的苦难,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和发展,并完全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与以前一时期相比,前者多是情感的笔调,多是对人民,对国家的爱和感叹。“然前多感触,刻意苦吟,后则逐境言怀,浑多漫兴。”②这一时期,杜甫诗歌的总体风格就是社会理性的抒怀,对现实的反映,抒发的情感兼有“爱、恨”,以“爱”为主,悲情壮美为主流风格。
根据杜甫后期的经历变化、思想变化和诗歌风格的变化,又可以把后期再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就三个阶段进行阐述。
(二)悲情壮美的诗歌风格。
1.第一阶段(756—760)
即安史之乱开始到成都草堂落成前,其悲情壮美的诗歌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抒发,杜甫在漂泊、奔走的途中,高调的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题有以下三个:
(1)离别之思,思念亲友。
代表作品有《月夜》、《天末怀李白》、《羌村三首》、《不见》等。《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因李白被流放而抒发不平之作,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患难见真情的友谊和思念之情。“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一句,写出了李白像屈原一样的冤屈,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2)沙场抒怀,战事之悲壮。
代表作品有《悲陈陶》、《悲青坂》。《悲陈陶》中的“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满怀悲痛之情为他们唱挽歌,但他们为国牺牲,死得壮烈,使诗歌在描写战败的时候兼有悲、壮之情。
(3)忧国忧民,期盼统一。
这类诗在这一时期是最多的,尤其是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体现了忧国忧民和期盼统一的思想感情。忧国的诗作有《哀江头》、《春望》、《秦州杂诗》等,忧民的诗作如《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佳人》等,期盼统一的诗作如《新安吏》、《潼关吏》、《属相》等。“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其隐隐约约的抽泣声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悲凉气氛,写出了对征役的无奈和人民的同情。
2.第二阶段(760—763)
即由成都草堂落成到蓟北的收复,760年,成都杜甫草堂落成。诗人弃官华州,寓居成都草堂,这一时期生活相对安定,诗人心情相对愉悦。这一时期,当然也不乏安史之乱未平之前的忧国忧民之思,但主要的还是以低调的忧国忧民的抒怀为主。主题有以下三个:
(1)相对安定的生活和惬意的心境。
代表之作有《江畔独步寻花》、《水槛遣心》、《客至》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出了蝴蝶、黄莺的自由自在在花间树梢游玩的美丽图画,传达出轻松快活的生活情趣。
(2)安定之中不忘忧国忧民之思。
代表之作有《野望》、《登楼》、《宿府》以及高峰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全天下寒士的痛苦,希望全天下人民能安居乐业,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理想。
(3)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代表之作有《春夜喜雨》和《将赴成都草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句借春雨的降临写出了杜甫的内心喜悦和对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3.第三阶段(764—770)
即由安史之乱平叛之后到杜甫临终。764年,“安史之乱”平叛之后,唐王朝却开始由盛转衰。杜甫晚年眼睁睁地看着唐王朝国势渐渐衰微和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由此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也随着杜甫本人一起,走入了末年,“忧国忧民”的抒怀由高调到低调进而变成了哀调。主题有以下两个:
(1)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和对人民痛苦生活得同情:
代表诗作有《宿府》、《登楼》、《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负薪行》、《秋兴八首》、《登高》等。《秋兴八首》抒发对国运由盛而衰的感叹和无奈。“听猿实下三声泪”,诗人听
着哀婉的猿声,禁不住掉下了悲痛的泪水。与《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有同义。
(2)政治抱负和身世之感。
杜甫已到晚年,但却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杜甫已是“老骥伏枥”,但其心中的政治抱负却还没有实现,杜甫心中充满了不甘,但又很无奈,这种无奈是悲哀的,也是可怜的。《咏怀古迹五首》借对五个历史人物的凄凉身世、壮志未酬表示深切的同情,并寄予自己的身世之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琵琶写意,表达了诗人千载留恨的悲郁情怀。
(三)杜甫后期诗歌风格的“真、善、美”的统一。
在智慧的内涵之中,包含着人与世界的三层关系,一是人与存在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求真;二是人与意义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的价值评价,是求善;三是人与可能世界的关系,这就是人的设计创造,是求美。③
1.“真”
(1)“情真”
“真”的形成期是盛唐之音时期,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歌充满了真情豪迈的风格,诗歌当中尽显盛唐气象和理想抱负,杜甫用真情抒怀,使诗歌带上了真情实感,所以,这一时期的真,我们可以称之为“真情的真”,即“情真”。
(2)“感真”
“真”的发展期是十年困顿时期,是由于仕途失意而产生了对统治者的不满,由此而去接触观察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的“真”是作者因个人的遭遇而产生的对“真”的反映,是从个人出发地对现实的不满和揭露,是一种“感性的真”,即“感真”。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写到自身的政治理想,希望辅佐君王,诗中同时也有对朝廷,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之情。此情于此诗中并不明显,而在后来所作的《丽人行》中已见批判的端倪,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暗示唐王朝潜伏着危机,《丽人行》是杜甫“感真”的发端之作,全诗的风格虽然是含蓄的,但却强烈地讽刺了唐王朝贵族腐朽****的奢侈生活。“感真”的顶峰之作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此诗是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作乱前夕,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探亲时所作。此诗在杜甫创作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一代史诗。“感真”时期,杜甫对整个社会是爱、恨交织的,但由于自身的遭遇与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成熟的原因,导致杜甫以恨为主,以爱为辅。从《前出塞九首》到《后出塞五首》,杜甫对唐王朝由爱转恨一念之间,杜甫心中有“爱”,“忧国忧民”,但却更多地带有“怨恨”,杜甫把个人的不幸归结于唐王朝,正是“恨”的体现。这种“感真”是主观非理智的情绪,也正是“忧国忧民”思想不够成熟的表现。
(3)“理真”
“真”的成熟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四处漂泊,亲眼目睹了国家的灾难的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其“忧国忧民”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并走向成熟,思想主流由对唐王朝的讽刺、厌恶转为同情和爱怜,由“恨”转为“爱”,《恨别》是典型的由“恨”转“爱”的代表诗作,诗人由别而引起对亲人、家乡的怀念,由恨别引起对战争的痛恨,从而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可以说,经过“安史之乱”的洗礼,杜甫的思想也开始成熟了,由原本感性的抒怀转为理性的抒怀,由对个人命运的不幸的感叹转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命运的关注,他不再感情用事,而是理智用事,明白了与其恨国家,不如爱国家,帮助它实现和平统一。“情感的真实”转变为“理性的真实”,即“感真”转变为“理真”。
2.“善”
杜甫诗歌“善”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上,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在漂泊和逃难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困苦,其诗作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吏、三别”,杜甫用怜悯和哀婉的笔调写出了对骨肉分离的深
切同情和渴望平叛实现统一的爱国精神。《又呈吴郎》中,杜甫写诗开导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前来打枣,而应该对老妇人亲近、友好,“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用良心做人,同情老百姓,体恤老百姓,正是其“善”的体现。
3.“美”
杜甫诗歌的“美”的风格贯穿了其一生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前期盛唐之音真情豪迈的抒怀还是后期忧国忧民的悲情壮美,其诗歌始终是一种“美”的感受。只不过前期所体现的“美”是“豪放的美”,而后期所体现的“美”是“悲壮的美”。
“豪放的美”贯穿于大自然的美景、远大的心胸、抱负以及真性情之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有自然地美,也有其远大心胸、抱负所体现的心性美和精神美。“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既有诗人的人格精神美,和洒脱豪放的灵气美,也蕴含盛唐气象的雄壮之“美“。
“悲壮的美”体现在以下两点:(1)战争的悲壮美;(2)充满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之美。战争的悲壮之美以《悲陈陶》为例,通过一场悲剧性的战争,用浓重的笔墨加以渲染,从战士的牺牲,肃穆的气氛中,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诗人用悲痛之情为他们唱挽歌,但他们为国而死,死得其所,死得悲壮,死得壮烈。充满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之美,以《春夜喜雨》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借春雨的降临直抒胸臆,流露出内心的喜悦。尽管国家面临灾难,尽管仕途失意,但杜甫能够在自身乱离的生活中带上一些温馨的笔调和欢喜的插曲,始终不忘掉自己的理想、信念,满怀信心和希望,去等待祖国的春天、人民的春天和自己的春天,这种温存的美,让读者也感受到心灵的美的回归。
注释:
①“此其自命不凡,揽辔而欲澄清天下之谓也。”出自:清·佚名《杜诗言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7月第1版 第5页
②“然前多感触,刻意苦吟,后则逐境言怀,浑多漫兴。”出自:清·佚名《杜诗言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7月第1版 第9页
③“在智慧的内涵之中,包含着人与世界的三层关系,一是人与存在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求真;二是人与意义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的价值评价,是求善;三是人与可能世界的关系,这就是人的设计创造,是求美。”出自:方同义《中国智慧的精神—从天人之际到道术之间》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第16页
参考书目:
①张浩逊《唐诗导读》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②清·佚名《杜诗言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7月第1版
③夏于全《唐诗宋词鉴赏·第五卷》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次印刷④余恕诚《唐诗风貌》 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⑤林继中《杜诗选评》 三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⑥张步云《唐代诗歌》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年8月第1版
⑦方同义《中国智慧的精神—从天人之际到道术之间》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