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时间:2019-05-15 13: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第一篇: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西非利比里亚大巴萨州地区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牛智辉,徐东华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6号,450016 摘要:通过西非利比里亚共和国大巴萨州砂金矿地区地质工作,研究了大巴萨州砂金矿形成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西非利比里亚;大巴萨州;砂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0前言

利比里亚有八个主要的金矿矿产地,主要矿床类型有:(1)霍姆斯特克型矿床与铁层,(2)金矿石英脉与绿岩带,(3)沉积砂金矿,是由于浸染状矿化或是以上两种类型矿藏的沉积物。1 区域地质

利比里亚为西非克拉通的一部分,主要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成,显生宙沉积只有少量的纹层状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和砾岩,出露于沿海地带的狭长区域内,可能为白垩纪。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主要由花岗绿岩带组成,岩石类型以各种片麻岩和混合岩为主,普遍遭受高级变质,变质相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前寒武纪岩石包括三个年龄省:(1)利比里亚年龄省(Liberian age province),岩石年龄为2600-2700Ma,占据了中西部的大部分区域;(2)依波尼恩年龄省(Eburnean age province),岩石年龄为2000Ma左右,位于中东部区域,向东延伸至科特迪瓦境内;(3)泛非年龄省(Pan-Africa age province),岩石年龄为600Ma左右,位于西南沿海的狭长地带。前两个年龄省占利比里亚国土的主要部分,后一个年龄省只相对出露很少部分。北东向的塞斯托斯河(Cestos river)流域为利比里亚年龄省和依波尼恩年龄省岩石的过渡区域,因缺乏详细的地质工作,具体的界限目前还不确定。塞斯托斯河本身为一大型剪切带,即塞斯托斯剪切带(Cesto sshear zone)。与西南海岸线近于平行的NW向陶迪剪切带(Todi shear zone)由塞拉里昂延伸至塞斯托斯角(Cestos bay)一带,构成了利比里亚年龄省和泛非年龄省的界限。NE向塞斯托斯剪切带和NW向陶迪剪切带成为利比里亚两条主要构造带,奠定了整个区域的基本构造格架。另外,在利比里亚年龄省和依波尼恩年龄省的区域内还发育一系列与塞斯托斯剪切带近于平行的NE向断裂带,使本区的主体构造线方向呈现为NE向。

在中生代,随着冈瓦那超大陆的裂解,利比里亚从南美圭亚那地盾分离出来,伴随着大陆漂移,在利比里亚中南部地区发育强烈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活动,广泛发育辉绿岩、辉长岩、金伯利岩,以及一些中性闪长岩脉和小型岩体等。金伯利岩的发育使本区盛产金刚石。岩墙群在中部地区构成壮观的NW向岩脉带,向两侧延伸至境外。

新生代期间,由于地处热带地区,利比里亚广泛发育红土化,大量红土的覆盖导致本区的基岩露头很少。2地质特征 2.1地层

利比里亚属于西非克拉通一部分,大约90%由太古宇和古元古代花岗岩组成。是Man克拉通的一部分。

太古宇地层受Leonian(3500-2900Ma)和利比里亚(2900-2500Ma)造山运动的影响,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上覆有变质沉积岩、片岩、石英岩和重要的含矿建造。太古宇岩石的Rb-Sr年龄在2600-2700Ma之间,该年龄范围的岩石被认为是利比里亚年龄省的一部分。在利比里亚的中南部发现有Birimian(2100Ma)时期的西南-北东向绿岩带,是科特迪瓦绿岩带的延长部分,其中之一包含Ity金矿床和Zeltoua铜矿化。太古宇岩石中含有利比里亚主要铁矿床,大部分原生金矿床也出现在该时代岩石中。

利比里亚东南部基本上出露古元古代地层,属于Eburnean年龄省,年龄大约是2000Ma,Eburnean年龄省所含花岗片麻岩较利比里亚年龄省少,被等倾斜褶皱的富含黑云母副片麻岩和混合岩所覆盖,有许多含铁建造和角闪岩,沿海岸地区有未变质侵入花岗岩和伟晶岩出露。

与海岸线平行分布白垩纪纹层状砂岩、长石砂岩、粉砂岩和砾岩。2.2构造

地质上利比里亚主要由以下3个地质构造单元组成:①利比里亚领土的90%是Man地体的太古宙岩石;②在利比里亚的南部有古元古代的Birimian绿岩带分布;③沿着大西洋海岸的一条狭长带上是白垩纪的海相沉积岩。

从区域上看,NW向陶迪剪切带(Todi shear zone)经过预查区中部, 与西南海岸线近于平行的NW向陶迪剪切带(Todi shear zone)由塞拉里昂延伸至塞斯托斯角(Cestos bay)一带,构成了利比里亚年龄省和泛非年龄省的界限。2.3岩浆岩

中生代岗瓦纳大陆的裂开形成了大西洋,与泛非期构造带平行的前寒武纪构造复活,同时侵入大量与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海岸线平行的岩墙群,在塞拉利昂,Freetown杂岩体是与该时期岩浆活动相关的层状辉长岩杂岩体,是在大陆裂解时形成的,在利比里亚Robertsport出露的苏长岩体也是此时形成的。3 砂金矿特征 3.1分布特征

大巴萨州地区矿产资源现发现的主要为砂金矿。砂金的形成不但需要有含原生金的母岩,还要具备有利的地形条件。大巴萨州地区西南为黑云母花岗岩形成的隆起,在Gargar一带形成了一个较为平坦的U形谷地,Elephant河由南东至北西发育于谷地之中,河谷宽200-800m不等,平均宽500m左右,为砂金的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砂金多分布在一、二级水系河床底部,二级以上水系由于水量较大多分布于河道两侧的古河道冲积物中。3.2砂金矿特征

砂金矿由不同比例的砾石、砂、粘土组成,由于河道地形坡度及水动力条件等沉积环境的不同,在矿体的不同部位和层位,砂金矿体在平面上及垂向上矿石所含的砾石、砂质、粘土含量及成分都有变化,并且在垂向上具一定的分层现象。一般近地表1m左右,砾石含量一般5%-10%土、砂质40%-60%、粘土20%-30%左右;中下部砾石含量一般为20%-30%、砂质50%-60%、粘土5%-10%,粘土含量有所减少。底部粘土含量减少,砾石增多。砂金在下部具有富集趋势。矿体中的砾石主要为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等。砾径一般0.2-10.0cm。最大30cm。巨砾率一般小于10%。砾石的磨圆度在河道的下游以浑圆状一次圆状为主,在河道的上游以次棱角状一次圆状为主。3.3砂金品位、形态及特征

根据重砂测量成果,砂金中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分布于松散沉积物中,沉积物上部可见自然金的粒径大小0.1-2.5 mm不等,粒径小者多为粒状,粒径大者呈片状、不规则粒状等形态。在河流上游上部层位砂金以不规则粒状为主,偶见金颗粒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磨圆度

3较差;在河道下游砂金以片状为主,表面光滑,磨圆度较好。砂金含量一般0.1—1g/m,最3高可达8.0g/m左右。砂金由地表向下具有富集趋势,其成色多在800-950之间。4找矿方向探讨

4.1砂金矿勘查开发现状 大巴萨州地区几乎所有的河流中的砾石层中都含金。Gargar村民首先在Elephant河流中发现了砂金。随后的几年里相继在周边许多地区都发现了砂金矿。当地村民对浅部矿层进行了开采活动,由于生产力低下,开采深度较浅,最大深度多在3m左右。随着浅层富矿层资源的枯竭和无序的乱采乱挖因素,Gargar一带开采砂金活动逐步趋于消失。目前,该区仅有零星的个体采金者,使用小溜槽或淘砂盘手工淘洗,生产能力极为有限。4.2 找矿方向探讨

许多资料显示大巴萨州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褐铁石英岩基本上都含金,而且石英脉的发育程度与金矿床的规模有直接关系,当石英脉较密集时,不但砂金资源丰富,在砂金矿周边,往往也是岩金矿床赋存的主要地段。

Gargar地区砂金矿石该地区主要矿床类型之一,在该区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寻找砂金矿是找矿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Gargar地区在2002年有过开采砂金矿的历史,但是由于当时落后开采条件,多采用原始的人工溜槽淘洗,采矿活动仅限于浅层,所以,Gargar地区含砂金地段深部有较好的找矿空间,加强对深部砂金矿资源的勘查,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找矿成果。

通过对Gargar一带的地质背景分析认为,组成该地区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褐铁石英岩不仅为该地区砂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也预示有岩金矿的存在。对该地区开展原生岩金找矿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找矿方向,也将会取得理想的找矿成果。

参考文献:

[1] 楚旭春,非洲地质图说明书[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2] 栾世伟,金矿床地质及找矿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牛智辉,利比里亚共和国大巴萨州地区砂金矿踏勘工作总结[R].2011

第二篇:广西昭平县大瑶山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广西昭平县大瑶山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作者:吴刚

来源:《地球》2013年第06期

工作区位于广西东部,昭平县西南部,行政区划属昭平县所辖。范围以大脑山为中心,包括石柱顶、元山、大脑山等山峰。

第三篇:重砂测量找矿方法总结2017

重砂测量找矿方法总结

重砂测量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找矿方法。重砂测量进行找矿时,主要是通过对矿床或含矿岩石中某些有用矿物及伴生矿物在风化、搬运、沉积和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在残坡积层中形成的重砂矿物的分散晕;在水系沉积物(冲积层)中形成的重砂矿物的分散流中的重矿物的鉴定分析达到发现矿床的目的。重砂矿物分散晕(流)的富集分布具有以下规律: a.重砂矿物分散晕(流)的形态与矿源母体的形态、产状及其所处的地形位置有直接关系,等轴状矿体所形成的分散晕呈扇形;脉状及层状矿体顺地形等高线斜坡分布,形成梯形的重砂分散晕;与地形等高线垂直,则形成狭窄的扇形重砂分散晕。

b.重砂矿物分散晕(流)中重砂矿物含量,距矿源母体较近,重砂矿物含量高,距矿源母体较远,则重砂矿物含量低。

c.重砂矿物分散晕(流)中重砂矿物的粒度及磨圆度,与其原始的物理性质及迁移距离有关。矿物稳定性越强,迁移距离越小,则矿物颗粒较大,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反之,粒度小,呈浑圆状。

(1)重砂测量法的野外工作方法:重砂测量的野外工作主要包括重砂(样品采集)和重砂样品的淘洗与编录二个方面。

1)重砂样品的采集:重砂取样是重砂测量的重要一环,取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重砂测量的效果。根据重砂取样的种类、目的、任务及地形地貌特征,重砂取样总体布置分为3种。

a.水系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重砂取样布置方法。通常对调查区二级以上水系进行取样。样点的布置可依照下述原则:

①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流则上游密下游稀,越近源头,取样密度越大; ②河床坡度大,跌水崖发育,流速大流量小的溪流应密,反之应较稀; ③主干溪流的两侧支沟发育且对称性好,则样点可放稀,反之应加密; ④垂直岩层主要走向的溪流应密,而平行岩层主要走向的溪流可放稀; ⑤对矿化、围岩蚀变发育地段,岩体接触带,岩性发生重大变化处的溪流冲积层应加密取样。

b.水域法:水域法是按着汇水盆地中各级水流的发育情况进行布样。取样前应对汇水盆地的水域进行划分,然后将取样点布置在各级水域中主流与支流汇合处的上游,以控制次级水域中有用矿物含量和矿物组合特征。

取样时应逆流而上,对各级水域逐一控制,对没有出现有用矿物的水域逐个剔除,对出现有用矿物的水域逐级追索,直至最小水域,达到追索寻找矿源母体的目的。水域法取样每个样品的控制面积视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地貌条件而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有利地段,四级支流和微冲沟的每个样品控制在1.5-2Km2为宜,地质条件中常地区,三级支流中每个样品控制面积可为3-4 Km2,地质条件简单地区每个样品控制面积可为5-8 Km2。

c.测网法:是以重砂取样线距和点距组成纵横交叉的网格,样点布在“网格”的结点上。测网法取样目的是为了圈定有用矿物的重砂分散晕,进而寻找原生矿床,或者为了对砂矿进行勘查,从而进行远景评价。取样时线距应小于晕长的一半,点距应小于晕宽的一半。

由于重砂样品采取的对象不同,可有下述方法:

①浅坑法:它是以冲积物、坡积物和残积物为采取对象。以寻找原生矿床为主要目的。目前多采用在一个取样点运用“一点多坑法”的方式进行采样,以增强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深度视取样对象而定,一般对冲积层取样深度以100-50cm为宜;坡积层取样深度可在腐殖层以下20-50cm;残坡积层取样深度决定于残积层厚度,样深均应达到基岩顶部。取样原始重量要求为20-30kg,以保证获得20g灰砂为准。

②刻槽法:主要用于阶地重砂取样,在阶地剖面上进行,首先要除去表面的松散物质,然后从顶部到基岩垂直其厚度,以50cm长的样槽按层分段连续取样,样槽规格以保证取得一定数量的原始样品重量为准。

③浅井法:当冲积层、坡积层、残积层及阶地等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时采取的取样方法,目的是勘查现代砂矿或古砂矿。在浅井施工过程中,用刻槽、剥层或全巷法采集样品。其中剥层法应用较多,它是沿砂矿可采部位将整个剖面取样,开采时沿掌子面取样。剥层规格为:深度5、10、15、20cm不等,宽度一般为0.5-1cm。

④砂钻法:在松散沉积物很厚时采用,主要用于砂矿勘探。将钻孔中所取得的砂柱作为样品,样品长度0.2-1m不等,应视具体矿产种类而定。如砂金矿以0.2-0.5m为好,砂锡矿以0.5-1m为好。砂钻法取样主要运用大口径冲击钻。

2)重砂样品的淘洗与编录: a.重砂样品的淘洗:是重砂测量工作方法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淘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重砂法找矿的效果。原始重砂样品一般在野外就地淘洗。原始重砂样品一般淘洗至灰色为止,重量应在10-15g左右,以满足对样品分析的要求。若淘至黑砂,会使浅色的相对密度大的一些重要矿物如黄玉、锆石、磷灰石等,因淘洗过分而流失。为保证与提高回收率,可先在野外粗淘,回室内再精淘。原始重砂样品淘洗时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①对于含泥质较多的样品,在淘洗时,应先将泥洗净,以免重砂随泥浆漂走。②风化壳砂矿及某些残坡积砂矿中,有用矿物常与其他矿物胶结在一起,为了避免有用矿物在淘洗时被其他矿物带走,应先把样品中各种胶结的碎块搓碎,使重砂矿物和其他矿物分离开来。

③硬度小的矿物,粒细容易流失,呈片状的以及解理发育的矿物,容易漂走,淘洗时动作要轻要慢。

在重砂测量工作中,应当对重砂矿物进行野外鉴定。初步鉴定时应注意发现指示性的有用重砂矿物,并掌握其粒度、晶形、磨圆度的变化和重砂矿物组合的大致情况。

(2)重砂样品鉴定与重砂资料整理: 1)重砂样品鉴定:野外淘洗的重砂样,一般都含几种或几十种不同矿物,但有用矿物只占很小部分。因此,在镜下鉴定之前,样品必须按一定的流程进行分离,以利于有用重矿物的分析与鉴定。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精淘、重液分离、重熔分离、浮选法等。

重砂矿物的室内鉴定,其目的一般是为了确定重砂矿物的名称和含量、矿物的共生组合与标型特征,通常采用的鉴定方法有:

a.双筒显微镜鉴定:将砂矿物放在双目镜下直接观测矿物外部特征与某些物理性质,是常用的最基本的鉴定方法。鉴定内容包括:矿物晶体形态、砂矿物的表面特征、砂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磨圆度、解理与断口、延展性,包体与连生体等。

b.油浸法:主要用浸油来测定透明及半透明砂矿物的光性和折光率。c.微化分析:应用化学分析的某些原理和方法,用1-2粒砂矿物和少量试剂,迅速确定矿物中某些特征元素是否存在。

d.反光镜鉴定:将砂矿物磨成砂光片,测不透明矿物的反光性、反射率等。e.发光分析:利用某些砂矿物在外能作用下产生一定强度和颜色的光(磷光和荧光)的发光性,来鉴别某些矿物。

2)重砂资料整理:重砂资料整理就是根据重砂样品的详细鉴定成果,按矿种或矿物组合以不同方式编制成图,结合地质地貌特征圈定重砂异常区,编绘重砂成果图。重砂成果图的底图应采用同比例尺或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或矿产地质图。重砂成果图表示方法有圈式法、符号法、带式法及等值线法4种。

(3)重砂异常的解释评价与检查: 1)重砂异常的解释评价:目前常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异常区。

a.有用矿物含量:它是评价异常区的基本依据。它表明重砂异常的强度。连续的高含量点的出现,表明异常不是偶然的,由矿化引起的可能性极大;而那些孤立高含量点则很可能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考虑高含量时必须研究一切可能影响含量的因素:矿源母体中的该矿物含量特征、取样处疏松沉积物类型、取样点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地貌特征及矿床类型和产状等。

b.重砂矿物标型特征:矿物标型特征能反映矿物及其“母体”形成时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表现在形态、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晶体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重砂矿物的标型特征对评价异常区具有特殊意义。它可提取一些难得的成矿信息,特别对判断原生矿床的成因类型更能提供可靠依据。

c.重砂矿物共生组合:从找矿角度出发,利用重砂矿物共生组合可分辨真假异常及作为找矿标志。还可利用重砂矿物共生组合判断原生矿的成因类型。

d.重砂矿物搬运的距离:分析重砂矿物搬运的距离,对于确定原生矿床的位置及评价砂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重砂矿物搬运距离的因素,一方面是重砂矿物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是迁移环境,根据经验数据,锡石砂矿距原生矿床一般不超过5-8Km,自然金搬运距离可达数百千米,但具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富集在距原生矿床不远的地方。在判断重砂矿物搬运距离时,必须注意其磨圆度及矿物的形态特征。

e.重砂矿物空间分布特征:重砂矿物的空间分布严格受区内各地质体控制,在进行异常区评价时,应将重砂矿物的分布与成矿的地质、地貌条件联系起来,以便追索寻找原生矿。

2)重砂异常的检查:重砂异常检查的目的在于检查分析引起“异常”的原因,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评价。它是在异常区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实地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a.对异常区加密重砂取样:取样密度视工作目的要求而定,可以是20-50m,50-100m,也可以是100-100m。

b.采集人工重砂:为了查清有用矿物的矿源母体,对异常区的各种岩石和矿化蚀变等地质体,采取一定数量的人工重砂样品。

c.残坡积层的重砂取样:当发现有用矿物的高含量带且其粒度、形态及伴生矿物等方面都具有接近原生矿床的特征时,应在取样点附近施以剥土或布置槽、井探工程,进而查明异常的空间分布,圈定原生矿体的范围。

当经过调查研究而判断是由矿体或与矿体有关的地质体所引起的异常时,应对此有希望地段采用必要的钻探或坑探工程进行揭露、验证,查明有用矿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与原生矿床的关系。

(4)重砂测量报告的编写及应用

1)重砂测量报告的编写:通常重砂测量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 a.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完成任务情况: b.工作区的地质概况:简述区内主要岩石类型,矿化蚀变特征、构造、接触带、地形和地貌、水系分布等。

c.工作概述:应包括工作方法(野外及室内),样品的分离流程,工作成果简述等。

d.有用重砂矿物组合及特征:包括矿物组合及其特征变化、有用矿物的种类、物理化学特征及含量变化等。

e.对重砂矿物异常的解释与评价意见:包括有用矿物异常的特征、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对重砂矿物异常或分散晕特征的认识等。初步指出有用矿物的来源,原生矿床的可能类型,工程检查验证情况,明确寻找原生矿床和砂矿床的方向。

2)重砂测量的应用:重砂测量最适用于寻找金属和稀有金属(包括分散元素及其有关的矿产)。如:金(自然金)、铂(自然铂)、锡(锡石)、钨(黑钨矿、白钨矿)、汞(辰砂)、钛(钛铁矿、金红石)、铬(铬铁矿)、钽(钽铁矿)、铌(铌铁矿)、铍(绿柱石)、锆(锆石)、铈(独居石)、钇(磷钇矿)等;也可用于寻找某些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有时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还可为寻找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提供线索。

重砂测量不仅可以追踪原生矿床,而且可以寻找砂矿床(包括风化壳型矿床)。根据重砂矿物的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可以预测矿床的类型和岩石的分布及追索圈定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等,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找矿。

第四篇:安徽省铜陵县亮石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安徽省铜陵县亮石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作者:朱学义

来源:《地球》2013年第06期

亮石山金矿矿区位于下扬子台坳中的贵池~繁昌凹断褶束的中段,区域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

第五篇: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探索

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探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是能源资源却十分匮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整体发展。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各个经济领域及行业产业中不可或缺。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地质勘查技术应当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地质矿产勘察的技术手段,最后探索了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质矿产 找矿 技术 勘查

前言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和资源作为发展的物质保障,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及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是这激增的需求与我国当前资源的补给能力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给矿产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加之我国当前的矿产勘查技术仍十分落后,而且在对矿产资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利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又加剧了能源的匮乏,地质矿产技术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矿产勘查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找矿的效率和精准度。

一、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统筹规划

地质勘查应当在全面分析勘查地点及周围相关的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商业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处理好勘查地点环境与矿产勘查的关系,统筹协调国家与地方,地质勘探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地质矿产勘测及找矿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积极践行我国相关政策及文件要求的理念,对地质勘探工作做好统筹和规划。

2.拓宽领域

其次,要积极拓展地质勘查的领域。在对我国国内矿产资源进行有序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勘查技术,并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开发,借用国外勘查先进技术或设备来提高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即“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双管齐下,提高我国地质矿产勘查的效率、质量及资源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往往能够有效提高找矿的精准度和效率,也能促进深层矿产资源的勘探,找准矿产地带,加强对特定或急需的矿产种类的勘探,拓宽地质勘查工作范围。

3.合理布局

再次,要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则。由于我国各地域地形地质差异性较强,地形条件复杂多变,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布局也很均匀。因此,应当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及资源分布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及城镇所处的位置、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等情况合理调配勘查地点的资源,有序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此外,还要根据矿区及岩体的元素调查和分析,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的布局合理性和科学性。

4.健全体制

为促进地质矿产勘探的科学化及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性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热情,在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地质矿产勘查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信息化及科技化的技术手段,完善体制建设及人才队伍的构建。实现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效益的最大化,并积极通过信息传播途径不断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建立矿产勘查利益共同体,推动矿产勘测及找矿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二、地质矿产勘查技术

1.利用“同位成矿”理论找矿

所谓“同位成矿”,就是指在不同年代形成的不同类别的地矿中都有可能出现同一种相对稳定的成矿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大型的矿地,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也会存在较大规模的矿床,同为成矿现象也就十分突出。矿产勘查队伍一般可以会根据勘查地点地壳运动规律,结合当地的地址环境及该地区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来获取相关的地质分布、陆壳基地成分等数据和信息,并认识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有经验的找矿技术人员还能够根据底层断裂特点,发现断裂层与勘查地点的内在联系,收集并掌握当地的矿化特点及空问布局规律,然后依据相关的关系及线索,“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这样就很容易找到矿产资源,甚至是大的矿产带。

运用成矿规律能够通过对矿区的环境及演变过程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从而有效解决深层找矿问题,并挖掘矿床的深度和广度。该理论对于找矿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人员需要对成矿系统的发育深度及对矿床的类型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够准确找到矿床位置及空间布局。

2.应用“物化探测”技术找矿。

“物化探测”技术包括物理探测技术和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首先,物理探测就是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矿区进行勘测,对于深度找矿,尤其是对能源矿产、非金属矿床及有色金属矿产的探测效果更为理想。与此同时,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范围比较综合和广泛,一般会涉及到地球重力、电、磁、地震、地热及放射性等专业领域。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前提,比如需要事先分析并明确勘测的岩层、地形、矿石等的具体数据参数等。其次,与物理探测技术相比,化学探测技术在对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过程中优势更为显著。常见的化探放大有土壤测量法、矿床原生晕法和水系沉积物的测量法等。现阶段我国对于靠近地标层或者露头矿区的开采和利用几近枯竭,面对各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我们不得不转战到深层地矿或者隐形矿的勘查及找矿战场里来。而利用先进的化学探测技术,比如精准度高的化学仪器或试剂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能够更加深入和有效。

3.应用“地质体运动”理论找矿

万物皆运动,地质体的运用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对时空定位,来分析地质体运动特点,以解决找矿难题。在地质矿产勘查实施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层层定位,一般是按照矿带、矿田、矿区、矿床、矿体的顺序进行。在运用该理论找矿时要注意分析成矿区带的稳定性及不同类别的特点,细致分析地质体整体运动及各矿区分运动的特点,合理布局,找准矿区可能分布的地点。并且借助同类矿体的经验、地质体内部运动规律,以及矿体中元素的含量、类型、空间分布、大小等特点,对该矿区成矿深度、广度及储量进行预测,最终完成找矿工作。

4.研究“地磁测量”方法找矿

顾名思义,地磁测量就是利用地磁场的变化来对地质矿产进行勘探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讲,该方法一般包括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和陆地磁测四种方式。

其中,卫星磁测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的地磁进行测量和预测。航空磁测是在航空进行磁测,其范围可以大到对地球体的相关数据的测量,相关人员根据数据预测火成岩提及断裂带的判定等,尤其适用于对地面交通不便的环境的地磁测量。海洋磁测是在若干的船体上开展地磁测量,主要是为海洋的地质及海底的资源信息数据的收集,并能利用仪器产生出电磁图像。陆地磁测技术是通过利用质子旋进磁力仪来测量地磁强度的方式,输出一些原始的勘查数据,为找矿提供依据。

三、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正在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这些都将大大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的提升。

首先,在理论创新方面,我们应当重视理论的指导意义,摒弃落后的,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理论,遵循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相关的原则,为找矿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意识保障,通过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地质矿产勘测及找矿过程进行严格、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在勘查实施前期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促进找矿技术的协调、统一、规范的发展。

其次,还应当积极进行技术实践创新。将所学握的矿化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作为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指导标准,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找矿技术经验及吸取失败的勘查技术教训,帮助找矿技术实践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地形勘查,岩体元素测量时,要积极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并不断探索创新新式工具和设备的研发。比如,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GPS定位系统来减少测量的误差,提高找矿的精准度及勘测效率。技术创新既应当包括对勘查技术的创新,还应当包括对勘查设备及找矿工具、制图工具、测绘工具等的科技创新,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活力,提高勘查效率及找矿的科技化程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各界日益增长的矿产资源需求与匮乏的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并且通过实践,不断积累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经验,吸取惨重的教训,促进矿产勘查工作有序、高效、健康的开展,提高矿产产业的效益。

下载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非利比里亚砂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