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审计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3: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集中审计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集中审计工作总结》。

第一篇:集中审计工作总结

集 中 审 计 工 作 总 结

省行审计处:

受省行委托,本人从2008年8月26日-11月26日,历时三个月,全程参加了农总行组织的“一号工程”第二阶段集中审计工作,与辽宁审计团队先后对湖北省潜江、孝感、十堰、三峡四个分行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集中审计工作,现将此阶段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集中审计工作的筹备、组织及开展情况

1、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为了使参加集中审计的人员对农总行“一号工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总行于2008年8月26日-30日,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了第一阶段集中审计表彰暨第二阶段集中审计动员培训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本人认真听取了项俊波行长的动员报告,领会集中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系统学习第一阶段集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教训和体会,反复研读集中审计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通过北京的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农总行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地毯式的集中审计工作,就是要对农业银行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及违法、违规、违章现状进行暴露和揭示,将重大的案件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以保证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集中审计责任重大,作为集中审计的重要一员,我要恪尽职守、履职尽责、绝不含糊。

2、周密安排部署,做到有备无患。北京会议之后,二位处长嘱咐:作为辽宁团队的副领队,要大胆工作,敢于负责,为辽宁审计队伍争气。我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回到辽宁后,我将总行2000年以来的文件目录复印下来,又亲自给河南审计办的有关人员打电话,索取农总行电子版文件汇编。对于北京会议下发的二十几个文件和表格,我又仔细学习了三遍,并分门别类的打印了总行会议文件目录,下发给全体审计人员,使集中审计人员能全面系统完整的学习领会总行文件精神,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在辽宁集中审计人员动员大会上,我协助沈卫星主任对参加集中审计的60名人员提出了“思想上要认清形势、高度统一;工作上要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生活上要严于律己、廉洁慎独;纪律上要团结协作、听从指挥”。这些具体要求,对于做好集中审计工作,约束集中审计人员的言行,树立辽宁审计人员良好形象,顺利完成集中审计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率先垂范工作,以身作则履职。集中审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进入审计现场,各项工作接踵而至,小组分工,样本抽取,上下协调、进度掌握、质量把关、问题上报、表格填写,底稿审核、举报核实、阶段汇报等工作十分繁杂。可以说,不在现场的人,无法体会到集中审计工作的艰辛与劳累。90天的集中审计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加夜班,我和领队沈卫星同志及主审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关键阶段通宵达旦地工作。我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率先垂范工作,以身作则履职,让总行领导放心,为辽宁团

队争气。

由于我们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激发了集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各小组同志克服种种困难,保证有效工作时间,全部按时完成各组的审计任务。

4、遵守审计纪律,确保审计质量。审计与被审计历来是一对矛盾。被审计行出于礼貌和热情,也是为了得到我们的关照,多次邀请我到外就餐,出去娱乐或游玩,但是想到总行的审计纪律,想到肩负的工作使命,每次都婉言拒绝被查行的热情相邀。即便如此,驻被查行的审计办事处领导和被查行接待人员,也千方百计打探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结论等相关情况。然而,为了坚持审计工作的原则性和严肃性,本人做到:自己手中掌握的材料不泄露,审计人员查出的问题不说情,上传下达的文件加密传送,严格遵守审计保密原则,从而保证了辽宁集中审计组的审计质量,得到了被查行的尊重和总行审计局的赞扬。

5、坚持审计原则,彰显审计成效。在集中审计工作期间,本着独立性、客观性、审慎性的原则,对于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底稿,撰写的风险提示、记录的工作日志、填制的统计报表,我都认真审阅,仔细核对。在此期间共审核审计底稿505份,审计专报2份,风险提示7份,审计工作日记5万余字,集中审计报表100余张,亲自撰写阶段性汇报材料6份,指导性文件3份,集中审计工作简报4期,制定集中审计工作计划4个,填报集中审计工作进度表15张,召集集中审计主审,有关小组及全体审计人员工作会

议12次,核查举报线索10起,撰写举报处理结果及报告2份。

由于审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并坚持审计原则,使得被查行的相关人员抛弃幻想、积极配合检查,并做到边查边改。累计收回违规信贷资金5200多万元,利息600多万元,真正起到了审计揭示风险,审计服务经营,审计提高效益的作用。

二、集中审计工作的体会和启示 代表总行参加集中审计工作,无论对谁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阅历。就我个人而言,最大的体会是:政治觉悟得到了升华,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思想观念得到了洗涤。

参加这种高规格、高等级的大型专项审计工作,使你不得不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那种居高临下的视角,逼迫你必须有全局观念,必须具备战略家眼光。必须摒弃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视线,这样才能达到和实现专项审计的目的和意义。三个月的集中审计,自己的政治觉悟、政治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提升。不仅是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体力付出,最主要是那种对农行事业负责,对国有资产负责、对审计事业的热爱等,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业务水平上,促使自己又有新的提高。尽管本人从事金融工作超过30年,无论是信贷、会计、综合、中间业务均有一定经验,但这次集中审计还是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很多新的信贷条款、财务规章、新业务操作规程等,不仅是不懂,甚至没有看到过一些新的文件,进而逼迫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新文件、新规定。因此,集中审计工作对于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业务

能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继续高水平从事审计工作“填砖加瓦充了电”。

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磨练。集中审计任务繁重,业务量大,工作千头万绪,光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也难于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50多个人的组织管理工作,四个二级分行,60多个县级支行的业务工作审计,全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日记、底稿、报表等审核;集中审计“指挥部”发布的临时性指令传达,督办的工作进度表,阶段性工作汇报等,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没有叫苦,也不允许叫苦,只有默默无闻的干,别无它项选择。这就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磨练。经历过,以后不觉累;经历过,再遇到就应该这样干;经历过,不仅不后悔,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细致,不够规范。自豪的是意志品质不会出问题,因为经历过、磨练过。这就是集中审计带该我的收获。

在思想观念上得到洗涤。原来的观念,陈旧保守,难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对被查行的审计,不只是寻找漏洞,审计发现问题,对于被查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开拓创新的客户开发模式及员工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对自己都产生深刻影响。提醒自己无论在任何的领导岗位上,要刷新观念,教育员工紧跟时代步伐,克服眼前困难,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农业银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对于开展专项审计工作的思考建议

为了提高专项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次集中审计工作期间,本人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和实践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本人认为,在今后的大型专项审计活动中应加强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人员的选配上,坚持选调政治觉悟性高、责任心强的审计人员,在吃苦耐劳的基础上,勇于为农行负责,敢于揭露和曝光违规、违章、违法现象的审计人员。对于“以审谋私”,缺乏大局观念,拿审计原则作交易的审计人员,坚决不予抽调选用。二是要加强抽调人员的专项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参加专项审计的人员,要舍得时间进行培训。从审计目的、意义、审计方案、审计程序、审计底稿、审计报表的填制等进行详细讲解和训练,以提高现场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对于大型专项审计,切实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审计时间安排上,要做到张弛有度,省外每月休息一次,省内半月休息一次。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保障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四是在专项审计定位和审计范围的确定上,要突出重点,对于问题多,性质严重的行,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查深、查透、查实,绝不手软,以防后患。要做到“查实一个案,教育一大片。查透一个行,几年不用忙”的效果。

汇报人:李 卓 2008年12月8日

第二篇: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 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1、有利于节约库款,避免收入流失,提高财政资金的 使用效率,有利于政府合理调度、统筹安排资金,增强了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2、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计划开支。实行国库管 理制度改革后,对预算编制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增强了财 政支出的透明度。

3、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实行国库集中支 付制度改革,实现了出纳环节的高度集中,预算单位的财 政支出都处在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中。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1.审计实施的主线将更加清晰。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

度的要求,建立一个统揽所有财政性资金的账户体系,收 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该账户体系支付到 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2.审计的对象、重点和方式将有所改变。在建立国库

集中收付和实行部门预算之后,“管钱”和“用钱”单位完 全分离。

3.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掌握全局,预算执行做

出合理的审计假设和判断,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把 握大局,全面、客观的做出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 审计意见。

4.更有利于先进审计手段的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

和部门预算之后,必将建立财政业务处理和资料的信息化、系统化。

5.加大了审计的难度,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全面的、高水平的 素质。

6.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所降低。实行财政国

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减少了一些单 位和部门直接接触财政资金的机会,增强了财政部门对资 金使用单位的监管和约束力度,内部控制机制更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审计风险。

第三篇:物资集中采购审计实践谈

物资集中采购审计实践谈

2005-09-05 10:22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黄靖 我要纠错 |打印 | 大 | 中 | 小

5年来,沈阳军区各级审计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从物资采购需求申报、资金预算安排、组织询价签约、实物验收存储直至经费结算管理,对物资集中采购活动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有效地强化部队集中采购意识,狠抓钱物转变环节监控,促进采购行为规范管理,提高了物资保障效益。

一、集中采购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集中采购精神理解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完全忽视或没有意识到集中采购要求军需(物资)部门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身份参加采购活动,实现采购方、供货方、组织方三方相互鉴证、制约,共同对整个采购活动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主管领导“一支笔”没有按照集中采购的要求,对物资采购资金结算进行严格的把关,一些符合集中采购要求的物资采购没有通过集中采购渠道,出现了个别采购价格高于集中采购价格,虚增采购、虚假采购、高档采购等问题,甚至干脆以自购价格低的名义逃避集中采购。

2、部门之间利益纠葛直接影响集中采购实施绩效。集中采购实现了军队物资、营房、卫生等部门共同对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建立了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个别部门独自说了算的现象。采购活动的组织、决策程序更加透明,责任分工更加详实,必然给过去所谓的权力部门带来阵痛或不适应。特别是大宗物资采购中,部门之间对集中采购的意见分歧较大,各持己见,推卸责任。

3、物资采购组织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物资采购组织部门没能实现对物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仅停留在合同商洽、签约这一局部环节上,个别组织部门认为部队与供应商签约后,服务费收到账面,自己任务就算完成了,对于合同履约符合程度的调查,货物进场验收的监理,保证金依法收取等相关组织管理责任没能有效行使。如物资进场验收时,没有到场进行监理,完全将验收权放给采购方,事后采购方与供应商就质量问题出现分歧时,自身没有确凿证据,无法进行有效调解。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为回避矛盾,在集中采购政策上搞变通的违规问题。

二、集中采购审计采取的主要对策

1、狠抓领导机关的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形成抓机关促基层、抓大头促全局的良好态势。军区每年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要求各级从机关物资采购和取暖煤、药材等大宗物资采购入手,通过加强对机关物资集中采购审计监督,既规范了机关采购行为,也为广大基层部队做好示范作用,自上而下地强化管理,使集中采购精神在各级机关、部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群众关注的、易出现问题的大宗物资采购入手,采取抓大带小的方式,逐步促进所有类型物资采购管理公开、透明、高效。

2、搞好采购需求申报审计,督促采购安排合理合规。从集中采购管理源头抓起,力争采购需求申报科学合理,资金预算安排合规有序。与物资部门密切配合,在集中采购招标、谈判、询价前,对采购方上报的采购需求要素,参照历年上报情况和实地考查情况,进行逐一审定。属于重复采购、超标准采购的,从勤俭建军的角度要求采购方予以压减;属于质量标准要求过高的,及时与采购方进行沟通,从减缓经费保障压力的角度,审定物资质量标准的底限,合理降低质量要求,实现经费保障最佳效果。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结合经费预算安排审计,对集中采购预算安排进行审定,要求集中采购的资金预算必须列入集中支付,按照要求统一结算管理,强化主管领导、财务人员对采购资金结算的有效监控。

3、搞好采购资金结算审计,督促采购管理规范高效。任何形式的采购活动都要进行资金结算,只要把住资金结算这一重要关口,所有的采购活动都能规范到法规、政策要求上来。审计人员把采购资金结算管理作为经费决算审计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集中采购管理规定审查采购资金结算,重点查证采购方式选择是否符合集中采购要求,采购结算内容是否严格执行预算,采购结算时点和方式是否依照合同规定执行等等。通过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找出超预算、超标准采购项目,为进一步查实盲目采购、高档采购和虚假采购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审查合约履行情况,认真查验物资采购是否通过集中采购,履约保证金的收缴是否及时、足额,资金结算前是否按合同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货款支付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时限和方式及时结清。

4、搞好采购管理流程审计,督促采购责任明晰有序。审计部门一是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物资集中采购规定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让各级领导干部意识到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严格按照集中采购要求重新确定管理流程,并明确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二是每年年终利用配合物资、卫生部门对集中采购执行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的时机,以军区的名义对部队集中采购执行情况好坏进行通报,强化各级领导者的采购意识,督促集中采购尽快融入部队管理实践,让审计建议成为落实后勤改革精神,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的“助推器”、“方向标”。

三、集中采购审计主要成果

1、引起军区首长对集中采购活动的高度关注,积极运用物资采购审计监督成果。在审计实践中,各级审计人员注重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探求根源,讲实话,办实事,以理服人。向军区首长呈送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力求准、深、透,引起了军区和联勤首长的关注。军区首长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务必克服;对不能积极参加集中采购的,或采购率较低的,要提醒主要领导负起责任来,抓好落实,审计要继续坚持下去。

2、纠正采购组织“跑偏”行为,力求将集中采购精神落到实处。面对部分办公设施、用品采购中,组织部门私下为自行采购行为补办集中采购手续;药材采购中,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医院可自行选定供药商,由药商支付一定转标费,以中标单位名义供药等有悖于集中采购精神的变通行为。审计部门及时向军区首长做了专题汇报,及时纠正了错误的组织行为,查处了相关责任人,确保了集中采购精神落到实处。

3、制止部队逃避集中采购行为,力争对符合集中采购的物资实行统管。少数部队领导本位主义思想较重,在采购管理上总想留点余地便于自己“灵活掌握”。审计人员认真查实取证、搞清事实,一经发现自购价格高于集中采购定价的、或无故不参加集中采购等问题,要求当面纠正,指明领导责任,向上级党委作了汇报并下发了通报,有效地将采购管理规范到集中采购要求上来,逐步提升部队“阳光采购”、计划采购、节约采购、统采统供的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集中采购机制,强化物资采购组织管理。在对大宗物资集中招标中,针对少数部队提出的物价变动大,供货商单方毁约,合同履约率较低,引发经济损失等问题。审计部门督促采购组织部门搞好签约后续服务,并定期向采购单位通报物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遇价格变动过大时,及时组织供应商与采购单位及时签订补充协议,依法维护部队合法权益。对小、散的采购需求,由军区物资(药材)采购供应站统一组织购置、配送,有效解决了供应商与小、散单位供需不畅的问题。物资采购组织部门在大宗货物验收时,到场进行实物交割监理,严格依照合同把好验收关。

5、集中采购精神得到全面落实,采购审计成效明显。5年来,先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驻军取暖煤、设备设施、办公用品等物资采购审计金额数亿元,节省经费6000多万元。仅2004审计军区药材采购2000余个品种,金额逾亿元,节省经费达到900多万元。经过连续4年不懈的努力,物资集中采购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临时性、专项任务中的物资采购也逐步纳入集中采购范围。

第四篇:大学集中采购审计暂行规定(修改稿)

****大学采购审计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采购工作的监督,严肃采购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程序,保证采购质量,控制采购成本,保护学校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主席令[2006]第4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主席令[2014]第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1999]第21号)以及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采购审计监督是指对学校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项实施的过程监督和评价(按规定由政府组织实施采购的除外)。

第三条 采购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购计划、招投标过程、合同签订、货物验收、结算付款等。

第四条 采购审计监督的形式包括采购过程监督和采购工作专项审计。采购过程监督重在评价采购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遵循情况,审计人员参与但不干预具体采购业务工作,对于采购过程违反规定程序的应该制止或纠正。采购工作专项审计重在评价采购预算编制、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与预算执行的效率、效果。第二章 采购计划监督

第五条 采购计划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编制情况。是否做到“应编尽编、应采尽采、不编不采”;新增资产是否全部纳入预算。

(二)采购申请情况。采购申请单是否根据职责分工和授权范围逐级签字审批;内容填写是否完整。

(三)重要项目论证决策情况。重大以及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是否按规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是否实行集体决策。

(四)汇总经济批量情况。学校采购办对各部门、各单位报送的采购申请单是否定期进行有效归纳汇总,形成合理的采购经济批量。

第三章 采购过程监督

第六条 招标前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有无擅自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改变为学校自行采购。

(二)是否取得了政府采购执行确认书,拟采取的采购组织形式、采购方式与确认书是否一致。

(三)经批准的学校自行采购项目,是否按学校管理规定分别由学校采购办集中采购与单位自行采购;所选择的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询价)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四)是否违规将采购的货物、工程、服务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

(五)采购形式是否合规。

第七条 招标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招标公告发布媒体及公示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按规定载明评标方式、预算控制金额、评分标准等。对于需要设立标底的项目,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程序。

(三)招标文件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特定供应商以及限制或排斥潜在供应商的约束性条件。

(四)投标单位是否经过资质、信誉审查;投标书是否按期送达;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投标保证金。

(五)已发出的招标文件需要澄清或修改的,是否在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前的有效时间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

(六)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踏勘现场的组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八条 评标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专家评委是否在评委库中随机抽取,评委组成包括数量、专业及其构成比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二)投标商家是否达到法定数量。

(三)开标会议主持人、唱标人、专家评委及主任评委是否在相应权限内履行职责。主任评委人选是否符合回避制度规定。在评标过程中,评委是否存在有失公正的串通言行。

(四)评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有无改变招标文件载明的招标方式、评标方式、评分标准以及修改招标文件重要条件和内容等。

(五)评标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对于高价中标的,评委会是否以书面形式充分说明原因。

第九条 发布中标公告及中标通知书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对于投标供应商提出质疑的,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

第四章 采购合同监督

第十条 合同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合同主体与中标供应商是否一致。有无擅自改变中标商签订合同。

(二)合同的格式、内容与签订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三)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相一致。

(四)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具体。名称是否规范,数量、规格、质量、性能、金额、付款方式表达是否准确。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五)重大项目合同是否执行集体决策制度。

(六)合同双方是否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合同纠纷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第五章 验收与结算监督

第十一条 采购项目验收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验收小组成员构成是否符合学校制度要求。

(二)产品样品是否封存完好,验收小组是否对交货产品与样品及合同规定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性能进行了认真核对。

(三)购买的服务是否按合同要求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内容。

(四)重大项目及专业工程是否按国家规定经过专家验收或专业检测(监督)机构验收合格。

(五)对于验收发现的偏差,是否依法依规进行了及时、合理与有效的处理。

第十二条 采购项目结算与价款支付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采购工程项目是否按国家规定及合同要求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二)开具的发票及提供的支撑资料是否真实、齐全、准确、有效。支付手续是否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三)结算价款是否在对应的项目预算中开支。

(四)是否足额预留质量保证金。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 采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对在采购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失职渎职、贪污受贿以及出现其他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将按照规定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追责问责、纪律处分以及追究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审计工作总结

摘 要

2010年4月,结束上市公司10年财务年报审计之后,感慨万千!随即开始酝酿着一篇有关自己从业两年来的总结。随着不断的分析和理解后发现,有些总结不仅和自己从事的项目有关,而且折射了整个审计行业的诸多现象。于是,带着总结和反省的精神、抱着大胆改革的思路,从行业发展、事务所质量控制导向、风险评估程序应用等多个知识面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际工作,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及获取的经验成于此文。特别是其中对国内所发展的建议、薪酬导向审计,笔者认为都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时间仓促,本文未论大家之所论,内容相对新颖。但对于未涉及之处及内容的过于宽泛和疏漏还忘阅者见谅。

目 录

一、国内所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及建议

1、国内事务所的发展前景

2、笔者对制约国内事务所做大做强因素的考虑和应对

3、对国内所做大做强的一些建议

二、我看事务所质量控制

1、业务控制理念对业务质量的影响

2、人才竞争理念——薪酬导向审计

3、抽样风险对业务质量控制的影响

4、重视erp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三、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一些困难及应对措施

1、风险的性质

2、评估风险

3、风险评估过程记录

4、如何进行实质和愉快的沟通

从业不久,有些幼稚的体会和憧憬,自然渲染于黑白之间,之中多少的可笑之处和拙见不周还忘见谅。

一、对国内事务所行业发展的前景及建议

“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最快捷的方式莫过于合并。但是,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事务所却做出了不同的效果,此文主要针对具备证券资格的国内事务所。

1、从国家安全机密和资本市场扩容看国内事务所的发展前景

首先,从国家安全机密看事务所发展。在这里,笔者不论事务所整体行业成长,而只谈有关国内事务所的发展,所以自然对立面肯定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要谈本土所的做大做强,必然是要向国际四大所挑战的,若非然则无所谓该话题。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数据来看,07-09年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有率分别为53.00%、54.78%、52.81%。暂且粗略的假设收入与数量成一定比例关系,这意味着,国内有近一半的上市公司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从另一宏观经济数据分析,10年a股市场近1600家上市公司占我国10年gdp 37.67%,结合两者信息和国际四大所业务质量控制的底稿符合要求,意味着我国近18.84%的gdp信息流向是透明状态。目前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贯彻的是了解企业的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供应商和客户环境、技术和研究开发能力、企业发展战略及战术、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信息也象征着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简言之,我国目前大量成熟的机械制造业、民生行业、金融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钢铁业、甚至军工业的财务和企业环境信息基本属于信息无监管化。从2010年7月爆发的力拓间谍门事件来看,我们暂且不考虑其中的政治和集团利益因素,而只需考虑这项间谍门事件的操作流程不难发现其中的商业机密为何物。笔者不知道大部分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职业操守素质如何,但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就是国家机密。

所以,从国家机密安全考虑出发,笔者认为国内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是趋势和必然。可是这也并非拔苗助长似的成长,而是要让本土事务所本身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优势。俗话说,有多大锅下多少米,我国国内事务所目前的这口“锅”尺寸确实不大,无法扛大梁,眼下国内事务所的行业发展已是配合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失的分支力量。

其次,从资本市场扩容来看。2010年9月,据商务部人士声称在2010年适当时候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形式,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即a股市场计划即将推出国际板。这给国内事务所开展国际业务又注入了新的概念和活力。然而,为此而产生的事务所人才储备、风险控制、业务技能等等问题也即将摆在国内所的面前。面对这些诱人的机遇和挑战,国内所如果战略性实质合并和发展及储备人才,决定了未来本土所的未来生存空间。

2、笔者对制约国内事务所做大做强因素的考虑和应对

首先,是目前国内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我国国内事务所目前发展依靠的社会资源。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社会资源丰富决定了业务的广泛程度。然而,所谓中石油、中石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移动等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范围,这时就显出了他们核心竞争力的匮乏。这也是严重制约着有健康核心竞争力的事务所的发展。有人把这种问题归根为制度导致的腐败问题、也有人归根为中国人的传统作风习惯和急功近利问题、更有人归根为行业本身收费性质问题。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也不是在这里三两句能够说的清楚的。故而暂且把这种问题归结为审计风险意识问题。

即国内事务所缺乏经营风险意识问题,所谓些个合伙人毫无审计风险而言,他们认为任何问题都能够解决。而实在一些风险解决不了的时候,他们就说没那个业务能力,实则没那个社会资源。也正因如此而导致的行业恶性竞争,多少对审计行业有着雄心壮志的义士不得不暗淡的退出这个舞台。

二、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

1、业务控制理念对业务质量的影响

强化业务质量是未来事务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质量控制是业务质量的核心动力。目前国内所在这方面落后于四大是有相当的距离。笔者了解到很大部分国内所在质量控制的留于形式、新审计准则要求下的执行情况、薪酬机制导致的人才流失等情况是相对于国际四大而言是严重的(尽管目前四大在某些方面也开始出现不足)。

业务质量的强化,从某一角度上说就是将审计细节化。但是,任何事务的细节化,最终会招来大部分员工的反感和厌恶情绪。所以对应的领导推动就显的格外的重要,而领导的推动必然要考虑成本收益的基础,利益上的得此失彼最后将落在领导的决心上。为此,笔者从业务控制质量的理念出发,进行了相对分析。

业务质量理念分为业务控制理念和人才竞争理念。业务控制理念和人才竞争理念的是一个事务的两面,前者是向外,后者是向内。

所谓业务控制理念即严格控制风险的文化、有效的业务流程、强有力的领导推动机制等。一个好的业务流程决定了业务质量的层次,积极贯彻新审计准则的业务要求已是必然的趋势。而对新的审计系统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执行及后续强化和讨论,必然会影响部分老员工的反感和部分领导的利益分配。审计本身从实质上来讲既是一个带着思想而进行程序化的过程。暂且剥离思想的参与,单是程序化的过程缺陷就有可能导致致命的法律责任风险。而新审计准则的风险导向审计充分调动了整个项目组在整个审计始末进行着思考。对于控制风险和规避法律责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新一代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国内所和国际所,我想,在中国,大家在同一起跑线。所以,在业务控制理念的落后,必将是毁灭性的结束!

2、人才竞争理念——薪酬导向审计

在人才竞争理念方面,事务所必须营造完善有效的竞争体制,这一点对于事务所的长远发展积蓄着人才储备。事务所的竞争力无非来自业务层和领导层。领导层,我们决定不了。但是,这两者绝对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着。事务所建立的竞争理念必须剥离个人情感,以客观实质为基础。审计风险主要集中在事务所和签字会计师,而业务执行人员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业务执行阶段,我们不光要执行执业准则的要求进行风险导向审计,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是“薪酬导向审计”。“薪酬导向审计”在国内尚无定义,纯属我个人概括,如有不妥,还忘见凉。

“薪酬导向审计”主要存在于国内一些依据收费而进行业务提成的事务所,但是这些事务所又不是真真意义上的“薪酬导向审计”,他们只是完成审计工作后,根据收入的比例或者个人的情感而进行的薪酬分配。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的风险将是非常重大的。

以笔者从也几年的经历为例进行说明。在不少初进事务所初中级员工和一些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在业务执行阶段,即使发现了错报,他们也进行隐瞒,进而进行合理化的修饰和掩盖。原因很简单,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项目,那最多的提成,而忽略了大量的可能隐藏的风险。这大大增加了事务所执业风险,这种风险不是控制不了的,而是被刻意的隐瞒。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人才竞争理念的落后!

而“薪酬导向审计”却能大大的克服这种风险。在这,我只谈“薪酬导向审计”框架结构,具体的细化单凭我个人无法完善。“薪酬导向审计”必须建立完善的评审制度,即做为考核的一项关键指标。为之而适应的是必须建立一个“薪酬导向审计系数表”。

这个风险系数表构成与发现的错报大小、科目底稿的难易程度、底稿的完成标准程度、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等等指定一个系数表。最后根据风险系数表的权重乘数参与薪酬的分配,同时这些工作都是要在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完成。

表1 该表为笔者设计的初始化表格(未成熟化)

风险类别 风险明细 基本风险系数 检查程序错报系数 应对错报系数 分析程序错报系数 应对错报系数 系数合计

科目风险 货币资金 10 2 2 2 2 18

科目风险 应收帐款 10 2 2 2 2 18

科目风险 存货 20 5 5 5 5 40

科目风险 应付帐款 10 2 2 2 2 18

科目风险 应交税费 15 2 2 2 2 23

科目风险 收入 20 5 5 5 5 40

科目风险 费用 5 2 2 2 2 13

特别风险 关联方交易合并 30--------30

特别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合并 50--------50

特别风险 特殊项目审计 50 2 2 2 2 58

复核风险 一级复核 30--------30

复核风险 二级复核 30--------30

复核风险 三级复核 30--------30

*1 复核风险中对应的发现错报系数按照相应制度扣减相关科目的基本系数

*2 薪酬计算:提成=项目提成金额*成员所负责系数之和/系数总和

这样的优势在于,一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被人为隐藏或忽略”的审计风险。另一个可以相对有效的提高业务人员的执业能力,使其主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只有真真领悟和学习能力好、发现能力强、细心和负责的员工才能获得高的薪酬,而恰恰这些人才是真真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必须具备的储备人才。这也才是真真意义上的“风险”导向审计。

也许“薪酬导向审计”折射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尴尬和无奈。但,只有垄断行业才不需要利益的竞争。而我们的竞争是需要导向的,任何市场竞争经济学理论都是可以解释的!

3、抽样风险对业务质量控制的影响

关于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控制风险而言,笔者认为,全国的事务所都应该加强的一项控制是关于抽样风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举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课程中对于审计抽样的考试是非常之多、细及逻辑性之强,而执业过程中对于该知识点的运用则为捉襟见肘。而恰恰抽样风险的控制又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这种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钩让人不得不强化其使用!

审计抽样使用的必要性,笔者就用不了多说,其实也是说不了太多。只能通过和一些朋友的探讨和发现的对于该模块的运用困难之处做些分析和自己对其的应对。

对于抽凭持有反对意见的人认为:

1、抽凭有用吗?抽多少、怎么抽、企业的舞弊会体现在你所能看见的凭证上吗,幸许你会发现错报,但最多也只是企业因疏忽和错误引起的错报?

2、抽样的轨迹如何留下,如何判断我是随机抽样或则随意抽样,又如何判断样本量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确实让目前这一模块的运用到了卡壳无奈地。

笔者认为两个问题的解决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审计系统解决。首先,我们要肯定抽凭是审计执业准则要求我们必须做的一些检查程序。有用没用我们暂且不管,这是程序,审计是面是看最基本就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所以,站在准则的角度、规避法律风险及应对行业监管而言是绝对有用的,但是,这种有用又仅仅局限于形式。真真的实质作用其实是取决于有效的抽凭。审计工作如果一切按照审计准则来执行程序,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基本属于活不下的状态,审计工作只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一家大点的公司涉及大大小小20多个科目,而每一个科目至少也有4个认定,算上控制测试的控制点,估计至少也要计算200多个样本量。靠人工,不可能,只能依靠计算机,所以优秀的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开发和完善的后台服务也是涵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至于企业是否会将舞弊的线索留在对应的文件当中或则说是否被我们所抽查。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针对科目的完整性认定而言的。在此,笔者一万个强调分析程序的使用,并且留下分析程序中使用的所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及最终得出的结论。抽样依然要抽,因为我们是在执行准则,纵然我们就是有一万个尴尬。要想这碗饭吃的安心,就多抽一张凭证吧!

再有,笔者认为实际工作当中的抽样方法应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倒不是因为这个方法有其先进科学之处,只是因为从统计学角度上,这也是一种适用于统计抽样原理的方法,其留下的轨迹能够反复进行演算,并且使用简单。

4、重视erp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集团公司使用的erp软件主要包括oracle、sap、mas,这些erp涉及将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储存、销售、采购、生产和仓储管理、财务处理等联合为一体,综合高度自动化处理。而这些应用所引发的审计风险都是仅靠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风险。而国内所对于这一风险的应对基本属于零。笔者对于这块尚无造诣,但深知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颇深。然而,加强这一控制只能寄希望于各大所进行实质性合并之后的后台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困难及对应看法

笔者审计从业不久,由于对于新审计准则的体会也只是停留于表面,而旧审计准则的理解就更加有限。所以,在此本文决非要判一个新旧审计准则之区别及对错,我无此资质,也无此才。故而笔者仅就在目前的审计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及笔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应对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此外也只限于从业初期的中、高级员工学习和讨论。

笔者起笔此文时,正就职于某业务质量相对高的国内大所。其他国内所情况也略知一二。所以,笔者暂且将所描述的情况定格于该国内所。同时也自信的认为,这种情况应该也会适用于其他国内大所。

1、风险的性质

在撰写风险评估控制文件时,最重要的是定位风险的性质,区分风险是财务报表层次或认定层次、是否仅凭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风险,在不考虑内部控制对风险的抵消作用时,它决定了我们所要实施的某些程序或者所有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区分风险的性质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我们如何从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及其相关信息中识别风险并将其恰当定位,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1)如何区分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错报风险。

区分该问题时,我们首先主要两个基础。

1、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的公司所能承受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暂且在不考虑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这个问题

2、我们暂且不考虑内部控制,因为内部控制对于风险是有抵消作用的,我们在风险评估中的评估风险阶段再考虑内部控制。所以此时,我们暂且认为内部控制属于“裸奔状态”。

审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层次风险的定义为“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可能影响多项认定……”,对于认定层次的错报风险的定义为“对各个交易或事项、期末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产生影响的风险”。而我们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风险都会影响多项认定,而影响多少认定才能判断为财务报表层次中所谓的“广泛”?笔者的判断是“不知道!”。即无法判断他会影响多少项认定,只要你能算出来风险“可能会影响”的具体认定,那么该风险就是认定层次,当然如果把整个报表都算进去了,就是该认定为财务报表层次风险的时候了。我的这种判断或许是有些无奈,但在一定程度上是见效的。当然,最后的“评估风险阶段”判断我们要考虑两项目因素——重要性水平和内部控制抵消作用!

2)仅凭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仅凭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风险是绝对存在的。最简单的莫过于一般的kid和用友财务软件、复杂的erp系统、超市和卖场使用的自动化进销存控制程序,此外还涉及一些金融行业的特殊交易软件和电力系统的处理软件等等。但凡这些基本都属于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特别风险。而如何去在考虑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评估这些风,并且指定有效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是当前国内所的空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如何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储备,而这又取决于事务所的后台服务实力。综合来看,与其说是将仅凭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到不如说整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因为在某种程序上讲,这已经与我们业务层面没有实质上的关系。自动化控制产生的风险,在业务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是在假设该控制是“正确”的情况下,其是否得到执行。

2、评估风险

如何评估风险是在实际工作中最难的,而这一点也是最能体现项目经理价值的工作。

如何将其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环境信息最终汇总归纳为能指导我们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工作开展是关键。笔者认为这一个过程是由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所组建。分别是*

1、我们初步识别的风险的评估。*

2、在了解内部控制本身是,我们所评估的内部控制缺陷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结合企业的内部信息、行业信息及整体经济环境撰写完所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后,我们已经评估了出了一些初步风险。但是,这些风险不一定就会发生在企业。因为企业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内部控制。而我们在进行最终的风险评估时,我们要考虑和判断企业自身设计的免疫系统是否能抵抗初步评估的风险。这个时候常遇见的困难是如何识别控制和自信的判断其控制是否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这种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是绝对完成不了的。为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碰到的一些困难和经验,总结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措施。

首先:如何识别能够对我们初步评估的风险有抵消作用的控制。笔者认为,1、可以逆向思考。即假设这个风险一旦发生,那么是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哪个控制、哪个人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大部分不合理的操作最终是会被发现的。那么这个发现错报人的控制即为可以识别的控制,他的对应工作即是我们认为可以抵消风险发生的工作。从理论上讲,这种控制也叫检查控制。

2、从源头上考虑,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种方法我个人是最通常的方法,但也是比较难的方法。因为这要求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如何设计控制预防该类风险。然后再从企业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中寻找对应匹配的预防性控制。而这种方法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是很难完成的。

其次:在了解内部控制本身时,我们如何评估内部控制缺陷所可能产生的风险。一般来说,这会在我们针对企业重要的交易类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进行了解。比如,我们通常都把销售与收款循环和生产与仓储循环作为比较重要的,而且是容易发生错报的环节进行了解和测试。那么在这些环节当中,我们就应该按照业务流程,针对各个认定层次可能发身的错报进行逐个挖掘对应的内部控制。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逐个认证。

对于该环节的工作,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要具备相当的审计工作经验不说,还得具备经营管理、战略风险、资本市场规则的理解及基本应用、宏观经济的把握和敏感能力等。对于项目经理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而真真具备了这些能力的人,却未必会留在工资体系太过不合理的审计行业。所以,这也是笔者为何提出“薪酬导向审计”的缘故之一。

3、风险评估过程记录

风险评估程序属于计划阶段的审计工作,而好的计划审计工作必须留下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风险评估程序的文件都是只有最后的审定版。笔者认为这样的缺陷是三级复核人员无法综合考虑前期数据的合理性,所以风险评估文件有必要保留其原始数据版本。原因如下:

首先:从初级数据版到一级复核版再至二级复核版最后至三级复核版。风险评估程序文件的撰写和判断与个人的知识面有着很广泛的联系,并不是每个项目经理都能够准确的判断是非。故而笔者认为应该将所有的版本都归集起来,三级复核的判断意见可以参考前面的基础数据和前面复核的判断,这种考虑才是相对全面的考虑。

其次: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这样操作,难度太大,要打开过多的文档。不然,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所有版本的信息记录填写在一个excel文件中的同一个工作表里的不同列。这样就相对一目了然。

最后:在应对监管层检查时的处理很简单,我们可以只需要打印和上缴最后的审定版即可以。因为,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在风险评估的时候让复核人员能够综合考虑。

所以,保留任何需要和不需要的记录,因为风险评估是计划审计工作的一部分。风险评估文件无所谓作废。

4、如何进行实质性的愉快沟通

如何让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清晰的知道我们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欢快的进行沟通,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进一步的开展,而且体现我们个人魅力的展现和社会资源的积累。

首先:对于大部分从事审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基本可以算专业人士,平时的谈吐和工作内容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过于“专业化,严谨化”,所以在与企业沟通时,难免会出现障碍,因为我们工作对象并非都是财务人员,其中大部分可能会是非财务人员沟通。所以如何让企业的人员能够清晰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思路,如何让企业明白我们要获取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所占比重绝对事半功倍。

如:我们在执行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内部控制中的销售与收款循环时候。如果问对方:“你们有无销售方面的内部控制?你们是如何做好销售截止的?你们的业务是如何发生的?你们每个月是否都会对帐?客户的信用情况你们都了解吗?如何做计价控制的?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可否做穿行测试?”,一些初级的销售人员可能就云里雾里了,然后谨慎的人就说不知道,不谨慎的人就胡乱说些内容搪塞我们,而测试的时候则前后不一致。其实,这些问题很多财务人员明白我们的意思,可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财务知识。在面对这些沟通问题时,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应该站在对方的经营角度,从我们所理解的日常经济业务程序中询问。上面问题的一些专业术语完全可以简化为:“内部控制即工作手册,销售截止即相关销售记录如何及时送交财务,计价控制即销售价格如何制定,穿行测试即我们想进一步的体验公司的业务处理实际流程等等”,一些类似的话完全可以达到我们所要的目的。

其次,就是愉快的沟通。我们的工作现场和资料置于企业、衣食父母来源于企业,而我们的工作内容却是要以质疑的精神去面对企业,这多少会存在很尴尬之处。笔者的观点是,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客户尊重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客户明白你工作的价值,专业、严谨的处理问题才最终会让客户认识你的价值,甚至再次聘用你。当然,我所说的必须是建立在一个维护一个和谐的客户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有个程度的体现,而且这个原则是“铁底”的道德和法律底线,这样才能让客户尊重和欣赏,那些以牺牲审计风险为代价换取的“和谐”工作氛围,只会在背后让客户所鄙夷,让同行所遗弃。工作如此,为人亦如此。

第一、让彼此的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企业必竟是以生产经营为主,所以工作效率是首要的,而我们审计人员需要的资料是非常繁杂的。而笔者认为,我们审计人员应该利用我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将企业所能提供的初始数据加工成能减轻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并能促进彼此工作的有效进行的数据。

第二、在坚持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底线的基础上,赢的企业的尊重。不卑不亢的对待自己的职业,才能赢得企业的尊重。只有深刻明白本职业的价值,才能让企业明白审计的意义。

第三、在不违反执业准则的基础上,增强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意识和执业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所在与国际四大竞争时,唯一存在的“体外”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审计报告是其购买的,会计师事务生产的“产品”。而这一广泛意义上的“产品”附加功能越多,增值服务越多,其竞争力也势必越强。自然,沟通也将会是愉快进行的。

下载集中审计工作总结(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集中审计工作总结(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工作总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审计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审计工作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审计机关和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审计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全处......

    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1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制度;强化了业务学习,解决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审计工作由查错防弊型向风险防范型和管理促......

    审计工作总结

    2011年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2011年在吉林公司党委指导帮助下,我们马力风电厂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

    审计工作总结

    关于二00一年审计工作总结 今年,我局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市审计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下,以开展“三满意”活动年为龙头,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

    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1 时光过的飞快,xxxx年公司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可以说,在xxxx年的工作中,我们全公司的工作人员都高效的完成了自己要做好的工作。我们的公司财务审计部......

    审计工作总结

    本文由好范文小编辑收集整理,这是一篇关于审计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浏览借鉴!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我校后勤集团已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

    审计工作总结

    摘 要2012年4月,结束上市公司10年财务年报审计之后,感慨万千!随即开始酝酿着一篇有关自己从业两年来的总结。随着不断的分析和理解后发现,有些总结不仅和自己从事的项目有关,而且......

    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精选15篇 审计工作总结1 20xx工作总结:根据中支内审工作部署,20xx年6月份和12月份分别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对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的分析评价活动。依照内控评价方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