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按照统一协调、项目运作和量化考核的原则,切实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主要内容 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推动法制教育入教学大纲,切实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的“四落实”,确保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特别要为教育子女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对闲散青少年,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进城务工青年,围绕工资拖欠、劳动超强度、工作环境恶劣和子女就学困难等突出问题,强化执法,建立有效机制,做好维权和服务工作。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置等重点问题,预防、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他们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办好工读教育,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少年司法工作。
3.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要在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疏堵结合,加强少儿传媒、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青少年文化产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发挥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
4.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图书、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栏、专刊、专访、电影电视节目、专业网站等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社会热点问题、纪念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运用文艺演出、报告、讲座、宣传橱窗、卡通画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三、重点工作
1.着力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教育、民政、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参与,通过聘用专职社工或招募专业志愿者,建立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队伍。采取建档立卡、专人联系等措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监护和帮助政策,建立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五年内,全部社区(村镇)对闲散青少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专人联系,有具体的帮教措施”,80%的地市建立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2.实施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程”。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参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学校治安稳定。
3.组织实施少儿文化建设工程。由宣传、文明办、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实施,在提供网络信息、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和活动场所等方面,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今年,实现三分之一省级电视台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的目标。加强非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建设,五年内,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中小学电子阅览室。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
4.进一步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管理。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劳动保障、公安、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参与,深入调研,掌握流浪儿童分布的特点和状况,制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规划,并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筹集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加强管理。五年内,围绕救助保护、学习培训、推荐就业等环节,建立和完善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制度,确保未成年流浪儿童得到救助保护,顺利步入社会。
5.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工读学校建设工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综治、财政等部门参与,加强对工读学校的领导和投入,五年内,每个大中城市都要建设一所适应实际需要的工读学校。要深入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工读教育有关政策,加强对违法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工读学生思想品德、法制、心理教育以及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
6.深入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综治、公安、劳动保障、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等部门参与,围绕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在建筑、服务等重点行业,在东部发达地区、交通枢纽、省会等重点城市,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公益性培训,每年确定1000所教育培训机构,完成培训100万名进城务工青年的目标。鼓励支持进城务工青年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由妇联组织牵头,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参与,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五年内,力争在全国80%的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学校的培训制度,推进教学场所、师资、教材的“三落实”,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8.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综治、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参与,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等部门《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选好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强化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量化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培训、考核和奖励办法,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五年内,力争所有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积极组织动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社区(村镇),参与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律进社区等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
9.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综治、法院、检察院、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司法、劳动保障、建设、工商、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共同组织实施,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良网络信息、非法“网吧”、淫秽色情出版物、违规经营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和歌舞厅等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对声屏荧屏建立长效监管制度。
10.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少年法庭的建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配齐配强少年法庭法官,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采取庭前调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推广社区矫治等非监禁刑制度的实施。各级检察院要对未成年人案件确定专人办理,积极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的新方式。各级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要采取有效矫治办法。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场所的领导,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推进措施
1.组织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行动。针对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比较严重的地区,由各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采取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整治。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集中力量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组织开展禁毒专项行动。寒暑期放假前,对网吧、网站、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寒暑假期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集中播放以宣传自护知识,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元旦春节前,开展清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专项行动。春节后开展救助流浪儿童专项行动。
2.实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挂牌督办制度。各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展形势,选取与青少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重大影响、群众反映突出、能在当年解决的五到十件实事,做到责任到人,督促到位,责成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并将进展和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3.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项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地预防工作领导机构,选择具备条件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或地区,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目标,采用课题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加大投入,层层匹配工作资金,明确责任人,采取科学的方法,设置评价指标,积累经验,树立典型,取得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工作成果,逐步向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推广。五年内,继续推进“社区预防计划”试点工作,并扩大试点范围,重点实施社工专业队伍建设、闲散青少年管理系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监测预警系统、工读学校建设、建立办理少年刑事案件互相配套工作体系等项目。
4.创建“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示范县(区)”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对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县、区,授予“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示范县(区)”;对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多年保持为零的社区(村)授予“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
5.设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奖”。由中央综治办牵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与,面向全社会设立系列奖项,对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以及青少年中的榜样、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奖励和宣传。
6.设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由综治委预防办委托各级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每年定期约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热心人士,以论坛的形式,定期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各个领域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总结交流先进经验。论坛的内容除涉密部分外,均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每届论坛的研究成果将编纂成册,作为决策和进一步开展好预防工作的理论依据。
7.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由各级宣传部门牵头,广电、文化、信息产业、新闻出版等部门配合,集中播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电视节目,出版一批宣传普及法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权益维护、自我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同时聘请公众影响大、社会形象好或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担任“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参与集中宣传时的各项公益活动。
8.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各级综治委预防办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募集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用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工作、宣传表彰,以及抚恤、救助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或因公负伤、牺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者和有关的特殊困难群体。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级综治委要把“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载体,给予关心重视和积极支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承担起组织实施工程的工作职责,会同综治委办公室安排和部署好各项工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工程的各项要求,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会同有关单位制定落实工作的具体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做好服务,确保“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顺利实施。
2.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各级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在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过程中要严格按国家的法规政策开展工作,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好分寸,把好事办好。要按照“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要求,从各地发展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一个个地区抓起,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3.整合资源,开拓创新。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得到政策和资金的倾斜;要开辟多种渠道,整合各类资源,争取更广泛的物质支持;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争取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青少年事务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工作品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既要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传统优势,也要汲取国际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新鲜经验,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式,解决新问题,推动工程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4.立足基层,夯实基础。要以社区(村镇)为重心,抓好基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机构、队伍、阵地和载体建设。通过工作硬件和软件建设,解决工程在基层 “有人管、有人干、有地方干、有事可干”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措施更好地落实到基层,推动各方面力量更好地在基层发挥作用,提升基层实施工程的能力和实际成效。
5.着眼长远,完善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机制、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程的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二篇: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海人社发【2010】79号
海原县人社局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
年违法犯罪工程”实施方案
局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按照县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人社局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我局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按照统一协调、项目运作和量化考核的原则,切实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关爱为本,教育、服务、管理三结合,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主要任务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全局广泛营造尊重、关心、爱护、帮助青少年的浓厚氛围,积极形成局统一领导、各单位齐抓共管、有关股室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促进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扎实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积极帮教、转化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要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努力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诱因。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力争用三年到五年时间,逐步在全县所有街道、社区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使全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降低到最低。
三、推进措施
1.组织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行动。针对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比较严重的地区,由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采取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整治。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集中力量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组织开展禁毒专项行动。寒暑期放假前,对网吧、网站、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寒暑假期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集中播放以宣传自护知识,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元旦春节前,开展为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家庭青少年送温暖活动。
2.实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挂牌督办制度。
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展形势,选取与青少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重大影响、群众反映突出、能在当年解决的五到十件实事,做到责任到人,督促到位,责成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并将进展和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3.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项目。选择具备条件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或地区,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目标,采用课题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明确责任主体、采用科学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争取取得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作成果,并逐步向其他单位和地区推广。继续推进“社区预防计划”的实施,重点抓好专兼职工作者队伍、闲散青少年管理系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4.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要抓住当前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集中播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电视节目,引进、出版一批宣传普及法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权益维护、自我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2010年4月18日
第三篇:9 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
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根据中央综治委《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按照统一协调、项目运作和量化考核的原则,切实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主要内容
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推动法制教育入教学大纲,切实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的“四落实”,确保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特别要为教育子女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对闲散青少年,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进城务工青年,围绕工资拖欠、劳动超强度、工作环境恶劣和子女就学困难等突出问题,强化执法,建立有效机制,做好维权和服务工作。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置等重点问题,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他们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办好工读教育,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少年司法工作。
3.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要在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疏堵结合,加强少儿传媒、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青少年文化产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发挥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
4.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3
社会热点问题、纪念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重点工作
1.着力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教育、民政、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参与,通过聘用专职社工或招募专业志愿者,建立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队伍。采取建档立卡、专人联系等措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监护和帮助政策,建立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五年内,使全县13个社区对闲散青少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专人联系,有具体的帮教措施”,并建立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
2.实施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程”。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参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学校治安稳定。
3.组织实施少儿文化建设工程。由宣传、文明办、广电、文化等部门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实施,在提供网络信息、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和活动场所等方面,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4.进一步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管理。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劳动保障、公安、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参与,深入调研,掌握流浪儿童分布的特点和状况,制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规划,并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围绕救助保护、学习培训、推荐就业等环节,建立和完善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制度,确保未成年流浪儿童得到救助保护,顺利步入社会。
5.深入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综治、公安、劳动保障、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等部门参与,围绕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公益性培训,鼓励支持进城务工青年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6.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由妇联组织牵头,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参与,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科学
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并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
7.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综治、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参与,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等部门《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选好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强化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量化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培训、考核和奖励办法,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组织动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社区(村镇),参与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律进社区等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
8.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综治、法院、检察院、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司法、劳动保障、建设、工商、广电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共同组织实施,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良网络信息、非法“网吧”、淫秽色情出版物、违规经营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和歌舞厅等诱发青少年
犯罪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对声屏荧屏建立长效监管制度。
9.完善少年司法制度。人民法院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少年法庭的建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配齐配强少年法庭法官,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采取庭前调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推广社区矫治等非监禁刑制度的实施。检察院要对未成年人案件确定专人办理,积极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的新方式。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要采取有效矫治办法。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场所的领导,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推进措施
1.组织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行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集中力量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组织开展禁毒专项行动。寒暑期放假前,对网吧、网站、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寒暑假期间,通过广播、电视集中播放以宣传自护知识,青少年生理、心
理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元旦春节前,开展清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专项行动。春节后开展救助流浪儿童专项行动。
2.实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挂牌督办制度。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展形势,选取与青少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重大影响、群众反映突出、能在当年解决的五到十件实事,做到责任到人,督促到位,责成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并将进展和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3.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项目。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4. 争创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示范县”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
5.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由宣传部门牵头,广电、文化等部门配合,集中播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电视节目,同时聘请公众影响大、社会形象好或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担任“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参与集中宣传时的各项公益活动。
6.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综治委预防办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募集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用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宣传表彰、以及抚恤、救助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或因公负伤、牺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者和有关的特殊困难群体。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要把“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载体,给予关心重视和积极支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承担起组织实施工程的工作职责,会同综治委办公室安排和部署好各项工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工程的各项要求,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会同有关单位制定落实工作的具体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做好服务,确保“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的顺利实施。
2.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各成员单位在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过程中要严格按国家的法规政策开展工作,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好分寸,把好事办好。要按照“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的要求,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3.整合资源,开拓创新。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倾斜;要开辟多种渠道,整合各类资源,争取更广泛的物质支持;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争取青少年事务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工作品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既要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传统优势,也要汲取新鲜经验,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式,解决新问题,推动工程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4.着眼长远,完善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机制、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程的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四篇: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标识设计说明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标识设计说明
2004年11月29日,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央宣传部等20个部委共同实施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
“为了明天工程”主要围绕加强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等4个方面,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为了明天工程”的社会认知度,使之成为一项长期进行、持续发展、影响力广泛的社会事业,2005年5月12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集“为了明天工程”品牌标识。经过长达半年的初选、复选,“为了明天工程”统一标志于2005年11月24日揭晓。
标识设计说明
1.标识图案总体框架采用上下结构,“朝阳”在上,“随笔”在下,形象地表达“托起明天的太阳”之意,突出了工程的根本目的——“为了明天”,体现了对青少年拥有美好未来的祝愿。
2.标识图案的上半部分是红色的朝阳,冉冉升起的朝阳代表着青少年和青少年美好的未来,既突出了青少年这一朝气蓬勃的形象,又表现出人们寄予青少年的美好祝愿。
3.标识图案的下半部分采用了三种不同颜色的“随笔”,分别象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红色,作为暖色和血液的颜色,代表温暖、光明和亲情,给人以家庭般温馨的感觉。所以用红色象征家庭,寓意了家庭、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无私的关爱。
绿色,生命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健康的感觉,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如同刚刚萌发的幼芽,一抹葱绿如同一片“苗圃”,用来代表学校,让人联想到学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呕心沥血和谆谆教导。
蓝色,蓝天和大海的颜色,给人以广阔和和谐的感觉,如同我们的社会。青少年需要一个和谐而健康的社会环境,正如鸟儿喜欢在蔚蓝的天空下展翅翱翔。鱼儿喜欢在广阔的大海中尽情遨游。蓝色代表了社会,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广大青少年就能在同一片广阔的蓝天下,在同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健康成长。
三种色彩的“随笔”,寓意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都能积极发挥作用,共同努力,建立起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良好的大环境,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关链接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主要内容
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推动法制教育入教学大纲,切实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的“四落实”,确保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特别要为教育子女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对闲散青少年,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进城务工青年,围绕工资拖欠、劳动超强度、工作环境恶劣和子女就学困难等突出问题,强化执法,建立有效机制,做好维权和服务工作。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置等重点问题,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他们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办好工读教育,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少年司法工作。
3.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要在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疏堵结合,加强少儿传媒、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青少年文化产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发挥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
4.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图书、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栏、专刊、专访、电影电视节目、专业网站等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社会热点问题、纪念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运用文艺演出、报告、讲座、宣传橱窗、卡通画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工作
1.着力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教育、民政、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参与,通过聘用专职社工或招募专业志愿者,建立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队伍。采取建档立卡、专人联系等措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监护和帮助政策,建立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五年内,全部社区(村镇)对闲散青少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专人联系,有具体的帮教措施”,80%的地市建立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
2.实施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程”。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参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学校治安稳定。
3.组织实施少儿文化建设工程。由宣传、文明办、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实施,在提供网络信息、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和活动场所等方面,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今年,实现三分之一省级电视台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的目标。加强非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建设,五年内,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中小学电子阅览室。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
4.进一步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管理。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劳动保障、公安、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参与,深入调研,掌握流浪儿童分布的特点和状况,制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规划,并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筹集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加强管理。五年内,围绕救助保护、学习培训、推荐就业等环节,建立和完善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制度,确保未成年流浪儿童得到救助保护,顺利步入社会。
5.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工读学校建设工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综治、财政等部门参与,加强对工读学校的领导和投入,五年内,每个大中城市都要建设一所适应实际需要的工读学校。要深入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工读教育有关政策,加强对违法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工读学生思想品德、法制、心理教育以及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
6.深入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由共青团组织牵头,综治、公安、劳动保障、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等部门参与,围绕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在建筑、服务等重点行业,在东部发达地区、交通枢纽、省会等重点城市,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公益性培训,每年确定1000所教育培训机构,完成培训100万名进城务工青年的目标。鼓励支持进城务工青年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由妇联组织牵头,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参与,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五年内,力争在全国80%的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学校的培训制度,推进教学场所、师资、教材的“三落实”,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
8.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综治、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参与,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等部门《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选好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强化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量化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培训、考核和奖励办法,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五年内,力争所有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积极组织动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社区(村镇),参与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律进社区等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
9.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综治、法院、检察院、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司法、劳动保障、建设、工商、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共同组织实施,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良网络信息、非法“网吧”、淫秽色情出版物、违规经营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和歌舞厅等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对声屏荧屏建立长效监管制度。
10.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少年法庭的建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配齐配强少年法庭法官,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采取庭前调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推广社区矫治等非监禁刑制度的实施。各级检察院要对未成年人案件确定专人办理,积极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的新方式。各级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要采取有效矫治办法。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场所的领导,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推进措施
1.组织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行动。针对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比较严重的地区,由各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采取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整治。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集中力量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组织开展禁毒专项行动。寒暑期放假前,对网吧、网站、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寒暑假期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集中播放以宣传自护知识,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元旦春节前,开展清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专项行动。春节后开展救助流浪儿童专项行动。
2.实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挂牌督办制度。各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展形势,选取与青少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重大影响、群众反映突出、能在当年解决的五到十件实事,做到责任到人,督促到位,责成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并将进展和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3.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项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地预防工作领导机构,选择具备条件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或地区,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目标,采用课题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加大投入,层层匹配工作资金,明确责任人,采取科学的方法,设置评价指标,积累经验,树立典型,取得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工作成果,逐步向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推广。五年内,继续推进“社区预防计划”试点工作,并扩大试点范围,重点实施社工专业队伍建设、闲散青少年管理系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监测预警系统、工读学校建设、建立办理少年刑事案件互相配套工作体系等项目。
4.创建“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示范县(区)”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对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县、区,授予“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示范县(区)”;对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多年保持为零的社区(村)授予“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
5.设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奖”。由中央综治办牵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与,面向全社会设立系列奖项,对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以及青少年中的榜样、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奖励和宣传。
6.设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由综治委预防办委托各级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每年定期约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热心人士,以论坛的形式,定期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各个领域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总结交流先进经验。论坛的内容除涉密部分外,均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每届论坛的研究成果将编纂成册,作为决策和进一步开展好预防工作的理论依据。
7.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由各级宣传部门牵头,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配合,集中播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电视节目,出版一批宣传普及法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权益维护、自我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同时聘请公众影响大、社会形象好或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担任“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参与集中宣传时的各项公益活动。
8.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各级综治委预防办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募集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基金”,用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工作、宣传表彰,以及抚恤、救助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或因公负伤、牺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者和有关的特殊困难群体。
第五篇:2010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推荐)
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
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现结合我县周边治安状况,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强化教育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主要内容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1.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根据我县实际,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设法制教育校本课程,确保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特别要为教育子女存在困难的家庭提供指导和帮助。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对辍学在家的闲散青少年,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进城务工青年,围绕工资拖欠、劳动超强度、工作环境恶劣和子女就学困难等突出问题,强化执法,建立有效机制,做好维权和服务工作。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置等重点问题,预防、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他们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的工作。
3.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要在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疏堵结合,加强少儿传媒、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青少年文化产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发挥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
4.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图书、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栏、专刊、专访、电影电视节目、专业网站等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件、社会热点问题、国庆五四六一及其国际禁毒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运用文艺演出、报告、讲座、宣传橱窗、卡通画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三、重点工作 1.中小学校要普遍开设法制课,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四结合”,即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用法相结合,把传授知识和法纪教育融为一体,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
2.实施中小学校“校园净化工程”。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参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买、不看、不传有害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不使用侵权盗版读物,自觉上缴不良文化产品。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批优秀少儿图书、歌曲、童谣和音像制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铲除校园周边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学校治安稳定。
深入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由综治、公安、劳动保障、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等部门参与,围绕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在建筑、服务等重点行业,充分利用双休日、长假时间,依托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公益性培训,鼓励支持进城务工青年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他们顺利通过就业“门槛”。
3.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以社区为重点,推进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学校的定期培训制度,推进教学场所、师资、教材的“三落实”,着力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能力。
4.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综治、法院、检察院、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司法、劳动保障、建设、工商、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共同组织实施,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良网络信息、非法“网吧”、淫秽色情出版物、违规经营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和歌舞厅等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对声屏荧屏建立长效监管制度。
5.完善少年司法制度。人民法院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少年法庭的建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配齐配强少年法庭法官,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采取庭前调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推广社区矫治等非监禁刑制度的实施。检察院要对未成年人案件确定专人办理,积极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的新方式。各级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要采取有效矫治办法。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场所的领导,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推进措施 1.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好法制教育课程,不断提高法制课质量;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中,使学生能经常接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逐步增强学习效率。
2.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要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专题报告、走访少管所、观摩法院少年法庭开庭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要充分利用《法制日报》、电视台、县报等宣传阵地和媒体及时报道和宣传依法治校和教育法制建设的情况,在舆论上为全县教育法制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保证学校工作在法制轨道下健康运行。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把教学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托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法制教育;要继续加强、完善各级各类法制教育基地(中心)建设,利用基层法院少年法庭、戒毒所、监狱、劳教所、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可以依据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建一批综合性、常设性、功能齐全的法制教育基地,不断增强法律教育基地的社会效果。要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指导与交流,制定规范性标准,加强法制教育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5.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网络文明建设。要结合“青少年安全网吧”创建活动的开展,依托学校电教室和校外管理规范的网络阵地,广泛开展在校生网络知识培训普及活动,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网络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6.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利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利契机,在一定时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由宣传部门牵头,广电、文化、信息产业、新闻出版等部门配合,集中播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电视节目,出版一批宣传普及法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权益维护、自我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五、工作要求
1.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健全协调运作、开展工作的责任机制,营造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分工协作、规范有序、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政府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形成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逐步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2.学校都要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依法治校责任制,落实各项建设标准,确定专人负责,采取切实措施,切实落实任务。推动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启动和深入开展。
3.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法制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开展专项评估。要把“四落实”的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记入学生鉴定的内容。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青少年普法和法制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4.建立中小学法制教育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各级教育、司法、综合治理、团组织等有关部门,要把协同开展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净化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社会环境工作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
5.加强调查和理论研究,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教育科研活动。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效。
共青团石榴坪乡委员会
石榴坪乡预青办 二〇一0年三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