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技术总结(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3: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资料技术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资料技术总结》。

第一篇:资料技术总结

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

收集与管理

审批:

审核:

编写:

二十一冶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 关于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

收集与管理

摘要:工程资料(building document):是指工程建设从项目的提出、筹备、勘测、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纸、图标、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总和,简称为工程资料。本文主要针对施工单位的资料收集、整理以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说明,并就如何避免与解决这些问题,现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工作作如下说明。

1、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1)施工技术资料的内容及重要性

施工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开工审批记录、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图纸会审记录、她质勘探报告、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复校)记录、原材料(砖、钢筋、水泥、沥青等)复试报告、施工现场取样(地基土等)试验报告、“两块”(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试验报告、构件和材料出厂合格证、技术交底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沉降观测记录、构件吊装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施工日志、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分部、分项、检验批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竣工验收记录、竣工图等。众所周知,任何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历来规定必须建档存档,因为工程的实施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包括检修方法、维护或扩建改建,都必须根据原始的工程技术资料才能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可能的最佳方案和实施方法,因而他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质量就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就建筑工程而讲,一项工程、一栋房屋应满足建筑或者排放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

(3)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是建筑单位施工的直接成果之一,对施工起着指导和依据的作用。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基本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特点,施工技术资料也应有其基本的要求现总结如下:

(1)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真实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就是真实地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状况。真实性是施工技术资料的生命,否则施工技术资料的存档就毫无意义。我们知道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备案的依据之一,也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尤其是建筑单位进行维修、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一旦这些依据丧失了真实性就毫无使用价值。相反,虚假的技术依据不仅给建筑施工单位质量的评价带来错误的结论,而且也给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2)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规范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性就是在填写、整理施工技术资料时,应遵照有关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文件成果应达到规定的广度和深度。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应认真学习和实施国家、行业发布的技术法规,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使施工技术资料标准化、规范化。(3)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信息化要求。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经整理组卷后,应及时送交城市建设档案部门存档。它是在城市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建筑单位建设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是工程建设、维护、管理、规划的可靠依据,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信息帮手,是具有实际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信息源。

3、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

(1)、整理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工序质量评定表中,主要工程数量和检查项目栏内常见填写的缺陷是:

①检验频率不准,应检点数确定错误。应检点数是根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检测频率范围和点数的规定与主要工程数量进行计算而得来,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②检验频率不够,实检点数少于规定。为数不少的竣工资料中,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均存在实检点数少于应检点数。另外砂浆、砼强度试验方面,也存在着试块组数不够,没有按规定的取样范围和取样数量进行试件的取样。

③检验频率不够。按实测点偏差值计数合格点不准确,应检点数正确,但计数实测点偏差值是否超过允许标准有误,而导致合格点不正确,直接影响了合格率的正确和评定质量的结果。另外,也包括检查项目栏填写的检查内容不正规、不规范、不妥当。

(2)工地施工试验记录单上的缺陷。例如路基土密实度超过最大干密度。即压实度超过了100%这是不合理的。现场质检员不应该采用超过100%的压实度数据记录在工序质量评定表上。当在工地做环刀法或灌砂法试验时,计算试验结果如果超过100%应放弃重做试验。查清原因消除超标准的干扰因素。一般来说,根本原因是超尺寸的颗粒造成的。一方面:试验室应对超尺寸颗粒进行校正,提供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另一方面工地上做试验后,应检查所采的土样是否有超尺寸颗粒。必要时放弃第一次试验结果,重新采样作试验。(3)砼强度评定中存在的问题。砼强度评定应按国标《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统计法和非统计法评定。所以,在进行的砼工程中,其强度的试验结果都应该按规定进行砼统计法或非统计法评定。在评定砼强度工作中存在下列缺陷: ①不作任何评定;

②将试验报告一齐装订在质量保证资料中;

③只用一个试验数据进行非统计评定。这里着重说明一点:9九组以内砼试件(不包括一组)是用非统计法进行砼强度评定,而10组以上的砼试件可用统计法评定。

(4)关于填写“单位工程名称”的缺陷。单位工程名称即设计图上所具的单位工程名称。所以施工单位提出的任何一项施工资料,包括施工合同、开竣工报告等所有质量保证资料和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凡涉及单位工程名称都应和设计图所具的工程名称一致。其中,常见错误有:设计图与施工合同等文件的单位工程名称不一致;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单位工程名称填写不规范、不正确。

4、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就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部分项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

(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尤其是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试块检验评定的。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制作试块的样料“专门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3)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通过建立文件收发登记薄并形成签字确认的形式,使各部门及时的对资料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才可能有效地了解资料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及时获取有效资料或信息。

(4)资料的保存与保管。资料的保管也很重要,现在很多项目都有单独的资料室,有专职资料员,我们要有健全的资料保管制度和借阅制度,资料也是有寿命的,应此,我们要保管好资料,使她的寿命能更长一点。

总之,工程技术资料工作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只有建设工程的各方主体积极运动起来,熟悉施工图纸,熟悉规范与标准,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系统的全面操作,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工程施工情况。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总结资料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习题

1.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

2.根据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际,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视听教育、教育传播阶段各自有哪些特点?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5.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哪些项目上分别从技术和人文层面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6.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的认识。

1、现代教育过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技术

2、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的和无形(智能形态)的技术。

3、AECT’1994与AECT2005区别: AECT1994 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内涵: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

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AECT’2005

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对与指定目标合适一致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创设、利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研究与合乎规范的实践。领域名称:从教学技术改成教育技术。研究范畴(内容):创建、使用和管理 研究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研究目标: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 研究领域: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AECT’2005 与 AECT’1994 的比较 •关于术语

–‘1994——“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2005——“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关于职能

–‘1994五个职能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2005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更加强调实践特征)•关于绩效

–绩效一词更多是用在企业培训领域。

–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教育技术从强调资源,教学到学习,又转到强调绩效。•关于理论与实践

–‘1994——theory and practice –‘2005——study and ethical(合乎规范的)practice

•关于过程和资源

–‘2005用technological对过程和资源进行限定

–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也强调了过程和资源的合适性。

换个视角看 “教育技术”

•作为学科

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作为专业

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硕士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作为教师教育的必修课 •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 •„„ „„

4、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以美国为代表)A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B 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C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D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5、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异同点: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我国教育技术的起步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组织机构:

–1979年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现在,中央和各省市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专业性的教育技术机构。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改为教育技术协会)成立。•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者

–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央及省、市、自治区的电教馆人员以及各学校的电教人员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应用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师

6、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7、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2004.12,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个部分,其内容均涉及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该标准是指导我国中小学教学与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所需的基本依据。

–2005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培训、考试、认证)。

8、教师信息素养体现的两方面:

•在技术层面上:

–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

息技术的技能。

•在人文层面上:

–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到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信息社会合格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实施过程: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注重整合的过程;注重综合学习;注重体验学习;提倡协作学习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

10、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习”的解释---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代表人物:古典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桑代克 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习”的解释---认知学派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代表人物:苛勒、布鲁纳、加涅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皮亚杰、斯腾伯格

11、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学习律-准备律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效果律

•只要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产生。–练习律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斯金纳:强化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1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程序设计对教学设

计的影响。

1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加涅学习过程的九个阶段

•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 •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信息加工理论的启迪

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

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要求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要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

组块理论: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学习较多的知识,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14、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主要内容 环节

支架式教学:主要内容 环节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情境性化教学、重视社会性互动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15、人眼的彩色视觉:红、绿、蓝三种感色细胞彩色光的三要素: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16、人眼的分辨力:彩色和亮度。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率要比亮度细节的分辨率要低得多

17、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视觉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秒

18、人的视觉心理与构图关系:线条、色彩、明暗、视觉节奏的含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9、人耳的听觉特性(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掩蔽效应: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其他声音。

鸡尾酒会效应:在纷乱的酒会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来。颤音效应:人耳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

哈斯效应:当内容相同的两个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50ms后,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

20、“经验之塔”理论

• 戴尔的“经验之塔”(三大类十个层次)A、做的经验

• 有目的直接的经验

– “塔”的底部是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它是直接与客观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完整的生活经验,去取得大量有意义的信息与观念。• 设计的经验

– 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设计、制作过程所取得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 通常有许多事情我们是不能直接去实践而取得经验的,如一些历史事件,我们便无法再去取得直接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 • 观摩示范

– 观摩示范是将重要的事实、过程与观念用形象动作去呈现出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观察,从而获得一种观察经验。• 室外旅行

– 见习旅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处于自然状态的事物。• 参观展览

– 展览有陈列的实物、模型、图表甚至照片,由他们组合起来说明某一事件的特定的意义。• 电视和电影

– 电视和电影主要是用图像与声音去表现客观事物,在银屏上呈现的只是客观事物的替代画面,而不是事物本身。• 静态图像、广播、录音

– 由静态图像、广播、录音等提供的信息,通常能为没有文字阅读能力的人所理解。C、抽象的经验 • 视觉符号

– 视觉符号是指平面地图、示意图、图表等抽象化了的符号,它们与现实事物已没有多少类似的地方,如地图中用圆圈表示城市、乡镇,用线条表示了公路、铁路,用曲线表示河流或等高线,用不同粗细的实线、虚线表示国界、省界、县界等等。• 言语符号

–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所谓抽象化就是这种符号已经没有实在事物的形态,不再含有对意义的视觉暗示。“经验之塔” 的基本观点

•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 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但若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则是很危险的。

•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21、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的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严格规定性、受者的特定性、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结合作业分析 贝罗传播模式:结合作业分析

22、教育传播的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通道、环境等。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自学传播、个别传播、课堂传播、远程传播

23、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 • 共同经验原理

– 教师与学生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 要使学生了解一件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共同经验模型 • 抽象层次原理

– 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上进行,并且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 既要说出抽象要点,又要用具体事物来支持;讲了熟悉的具体事物,又要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得出抽象的概念。• 重复作用原理:

– 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新呈现,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 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能增强教育传播效果。• 信息来源原理:

– 有信誉的可靠的传播来源对人们有较佳的传播效果;

– 当传者是受者乐于接受的对象时,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 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同时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选用的教材、资料的内容的来源应正确、真实、可靠。• 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

– 最小代价律: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收获

– 媒体选择原理:预期选择率=可能得到的报酬/需要付出的努力。

– 教育媒体制作和选择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与教育媒体。要做到:方便省事;显著突出;吸引人;针对需要;注意受众已有的传播习惯。

第4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24、教育传播媒体的含义及分类?

•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传统教育传播媒体

–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及教师的各种表情、体态等。

•现代教育传播媒体

–主要包括投影、电声、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等。

25、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控制学习

26、教育过程中运用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特性说明

–教育传播媒体多样性; –教育信息传递的复杂性; –教育传播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传播媒体的选择讲究经济实用性

27、视听教学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照相机----光学透镜成像 电视、摄像机、录音机----电磁转换原理

电视根据视频信号的高频调制方式不同,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摄像机安记录信号的方式可分为数码机和模拟机两类。数码机将光信号通过CCD转换成电信号 数码相机---模数转换

CCD(电荷耦合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 CD机---数字录音技术

主要设备:激光头-----激光束

28、视觉媒体在应用中的特点:能将复杂、真实、重要的图形、图片在课堂中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有利于细致、长久地观察事物现象,形象、生动,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非常有益的。

视听媒体教学四种应用方式:主体式教学、补充式教学、示范式教学、个别化教学、(复习式教学)

29、电视教学片的步骤:选题、稿本编写、素材摄像、后期编辑、配音合成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30、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它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指的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31、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即: 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 集成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其中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与电视、电影等单向信息提供手段的主要区别。

3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Ⅰ:客观主义-个体主义(教师为中心-个别化); •Ⅱ:建构主义-个体主义(学生为中心-个别化); •Ⅲ:建构主义-集体主义(学生为中心-集体化); •Ⅳ:客观主义-集体主义(教师为中心-集体化)。

33、基本模式以及适用于哪种教学内容的呈现?

•(1)操练与练习

•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能,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模式。

•该模式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只是用来巩固和熟练某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已经通过其它途径学会了的。

•优点:①可以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②能够以多媒体方式有效地激励学生;③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及时加以保存。

(2)个别指导

•也称指导型,它是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或技能。•通常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些较小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只讲授一个概念或知识点。在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中,计算机先在屏幕上讲解概念、知识或技能,然后向学生提问并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每隔若干个教学单元或学习结束时,计算机就针对所学过的内容来提问,这相当于平时的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检查。

•优点:(1)学生参与程度高;(2)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开展;(3)教学效率高。•(3)教学测验

•计算机辅助测验(Computer Based Testing,简称CBT)是CAI或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BT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出试卷、联机测验或自动阅卷、测验数据分析。•测验分成主观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两类。

•主观性测验包括口试、写作、翻译、回答问题等。

•客观性测试又称标准化测试(考试),通常采用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匹配题等形式。

•计算机联机测验也称在线测验,指的是由计算机在屏幕上逐道显示题目,由学生通过键盘输入答案,计算机当场判断并予以评分。

•计算机联机测验系统的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进行“适应性”测验。

•计算机自动阅卷处理,目前较多采用光学标记阅读仪(Optical Mark Reader,简称OMR)。•计算机辅助测验分析主要包括测验项目分析、测验信度与效度计算,以及因素分析等。

•(4)教学模拟

•用计算机来模仿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模拟:

• 管理模拟。计算机模拟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非常有助于学生在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 训练模拟。由计算机控制的模拟训练器能够产生逼真的训练、操作环境,可以在节约很多训练时间和经费的前提下达到同样的训练目的。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

①高效、安全;②低成本;③形象逼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5)问题解决

•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求解给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应用、检验和精炼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知识。

•问题求解模式的两种实施方法:

特定的问题求解。–

工具性问题求解。

•(6)教学游戏

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与一般的电子游戏类似,教学游戏通常都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具有竞争性,最后一定有赢家和输家。

34、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使用发行

35、声音素材:

①波形声音文件WAV:对实际声音的采样,可以重现各种类型的声音,包括噪声、乐声,以及立体声、单声等。该文件的扩展名为WAV,主要缺点是文件的容量较大。由于原始声音数据量太大,解决方法:利用硬件或软件方法进行压缩;适当降低音质。

②MIDI文件:即乐器指令数字接口文件,文件扩展名为MID。MIDI文件中的数据是一系列指令,它将乐器弹奏的每个音符表示为一串数字,用来代表音符的声调、力度、长短等,在发声时,经过声卡上的合成器将这组数字进行合成并通过杨声器输出。MIDI文件的容量要小得多。主要缺陷: 表达能力有限,无法重现自然声音。

36、图像素材:①BMP格式:是一种位图格式文件,用一组数据(8位至24位)来表示一个像素的色彩。BMP格式文件的规模比较大,不压缩。

②GIF格式: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的最重要的图像文件格式之一。压缩比比较高,文件规模较小,但仅表达256色图像。目前,GIF格式还支持图像内的小型动画。

③JPG格式:也称JPEG格式,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图像格式,它的文件可以非常小。JP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因此不适宜于存储珍贵的图像资料或原始素材。

37、多媒体创作软件按其对多媒体素材的安排与组织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基于页面的工具、基于图标的工具、基于时间的工具等三种类型。

38、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后兴起的更高层次的计算机用户接口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融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的交互。VR系统的特性:交互、沉浸、想象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第6章

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

39、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无限性、丰富与新颖性、广泛与无序性、廉价性

40、网络检索工具可以分为目录检索工具和搜索引擎两大类

41、网上交流的形式:电子邮件、网上论坛(BBS)、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系统

•文件下载: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al)的缩写,是一种重要的文件传输手段。通过FTP,可以在因特网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互传文件,而不管这两台计算机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是否相同。

匿名FTP(Anonymous FTP)

•为了方便广大因特网用户,许多公共机构如大学、研究所等将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资源放在公用计算机(也称为FTP服务器)上,通过因特网,任何用户都可以和FTP服务器连接并免费下载文件。

•匿名FTP服务器中可供下载的信息包括以下三类:免费软件(Freeware)、共享软件(Shareware)和公共档案文件。

42、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

•概念

–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模式,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特点

–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

–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的主题,学生借助因特网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过程中,并不排斥其他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施过程: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资源和工具;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在网上发布成果;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43、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伯尼·道奇和汤姆·玛蒂开发的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第7章 现代远程教育

44、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或Distance Teaching、Distance Learning)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的影响; 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对话中受益;通常不设学习集体,主要用作个人自学。

45、远程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19世纪中叶兴起的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最早起源于英国)、第二代:20世纪初兴起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第三代:20世纪末期出现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46、现代远程教育是师生凭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手段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因特网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兴应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的远程教育形态的出现与应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抛弃原有的远程教育形态。

做到“五个任何”,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

从教学媒体角度划分:函授教学模式、无线电广播教学模式、电视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47、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它们通常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表现;第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它主要由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活动等构成。

网络课程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它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最基本的资源。基本特征:开放性

交互性

共享性

协作性

自主性

第8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48、校园网基本概念

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在Intranet中,除了能够完成传统局域网的所有操作外,还可以实现Web浏览、FTP文件传输、E-mail收发、BBS讨论和聊天等原本在Internet上才能实现的功能。

•校园网络(Campus Network)–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介质和适宜的网络技术与协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校园网络是Internet技术在学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换言之,校园网络就是一个特殊的Intranet。

校园网络的功能

•信息发布

–学校的Web主页犹如学校的一个窗口,学校可以通过这扇窗口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充分展示学校的形象。一般说来,学校主页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历史、院系、部门介绍、专业设置、招生与分配信息、教学与科研信息等等。

•教学应用

–校园网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应用,它可以由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支持,以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库作为信息来源,运用多种网络工具完成网络教学任务。

–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支撑系统,它可以包括网络备课、网络授课、网上课程学习、网上练习、在线考试、虚拟实验室、网络教学评价、作业递交与批改、课程辅导答疑、师生交流、教学管理等模块。

–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学信息资源库是学校进行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试题库、学科资料库等等。

•管理应用

–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MIS)可以为学校在人事、教务、财务、日程安排、后勤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个先进的分布式管理系统。•科研应用

–共享各类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及学术信息资源,从而提高科研的效率,降低科研的成本。同时,可进行信息检索,探讨最新的思想,发表、交流学术观点,交换论文等。•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化格式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联机查询、借阅等高效的操作,还可为管理人员提供业务数据,及时分析研究,加强宏观管理。

49、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也称“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工作与学习的器具、方式和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其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

得以提高。

50、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

微格教学系统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详见作业)

第9章 教学设计

51、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基本要素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5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前期分析

2、教学目标的阐明

3、教学策略的制定

4、方案编写

5、成果评价

前期分析

•学习背景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分析背景因素、物质条件和教学特性,来描述教学系统是如何在“真实世界”的系统中进行的。

•学习任务分析

–以学习理论为依据,它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未来教学的核心内容

•学习者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起点水平的分析、认知发展水平的分析)及学习风格与动机等因素

教学目标阐明的理论依据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三领域)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由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组成。

•比较成熟的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包括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大类,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加具体的亚目标群。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个性化。•动作技能领域:直觉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

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体系

•加涅和布里格斯等人构建了新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其分类结果可以大致与布卢姆的分类形成对应关系,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相当于加涅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情感领域相当于是加涅的态度,在认知领域加涅是以学习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划分的,而且与他的教学设计理论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 :我国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出目标

•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主要是用于明确阐明学生的学习结果,阐明结果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同时还把结果目标分为知识领域与技能领域。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

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教学目标的阐明:ABCD要素

•A对象:学习者。

•B行为:完成教学后,学习者的终点行为。•C条件:是指学习者终点行为表现的条件。•D标准:终点行为的最低标准。

教学目标的层次

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总体目标。侧重描述学生内部的心理发展,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欣赏”等抽象语言来表述学习结果,反映教师总的教学意图;

•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总体目标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例子,是我们评价总体目标有否实现的证据

•评价试题的编制

53、基本的教学策略的要素:教学过程的确定 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

5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过程的。

55、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56、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教学目标;

学科内容;

学习任务; 学习者的特点; 教师态度;

教学方法; 目标受众、实际约束和环境因素等

57、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文本形式、文本和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等等

58、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指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产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活的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产品,提高教学设计产品的质量。

59:选择你所熟悉的教材中的一章内容,制定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层次、制定时选择表述行为动词)

第10章 教学评价

60、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从本质上看,教学评价是一种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所进行的教学评价。

•按评价对象分类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侧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又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方面。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侧重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目前常用的教学资源评价方法包括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评价和过程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内容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评价标准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评价方法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互动的评价模式; •评价重心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的新特点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技术

•定量评价技术:

–测验、统计分析

•定性评价技术:

–观察、调查、测验、成长档案袋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明确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和需要记录的实践和行为,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和工具。

•进入课堂,依照预定的记录方式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后,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从系统的资料中归纳推论出评价结论。

课堂观察的内容

•通过课堂观察,主要是收集课堂中与有效教学相联系的师生行为反应信息。

•师生的课堂行为反应主要包括: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如:投入学习和非投入学习)

–学生行为的改变或习惯的建立(如: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或改变)–学生学习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特定方面(比如学生的课堂语言活动)–教师教学中讲课的清晰程度 –教师教学中教学手段方法的变化

–教师教学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特定方面(比如提问或表扬)–学习氛围 –课堂管理

调查

•问卷调查

–由被调查者来填写事先印好的问卷或表格来了解问题。

•访问调查

–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

测验

•教学测验的类型

–入门技能测验 –前测 –练习测验 –后测

•测验题

–主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

•测验质量的指标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档案袋评价

•学习档案袋的含义

–也称为成长记录袋,用于存放学生的学习作品。

–国内学者将其定义为:“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档案袋的特征

(1)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2)作品的收集是有意而不是随意的;

(3)档案袋应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4)教师要对档案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的类型

五形态: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 三形态: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

•档案袋的建立和使用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要收集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确定为成长记录袋评分的方法 –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教学评价实践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着重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即采用教学评价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过程

–收集评价信息 –信息处理 –报告和决策

教学评价实践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是对学习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是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评价标准

–科学性 –教育性 –技术性 –艺术性

多媒体教学软件评价标准

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工艺学记录

–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记录学习行为和事件。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

–使用专用软件收集、分析学习信息

•电子档案袋

–利用Blog等建立、使用电子档案袋

•数据处理软件

–使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教学评价

1.什么是教学评价?实施教学评价的意义何在? 2.教学评价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4.谈谈当前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动向与特点。

10.结合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第三篇:资料-肉用鸳鸯养殖技术总结

肉用鸳鸯的养殖

肉用鸳鸯亦称鸳鸯鸭,系鸟纲麝香鸭门雁形目鸭科,红头、白羽、黑顶、花背、黑尾。肉鸳鸯原野生于南美洲,是一种集食用、药用、滋补、观赏于一身的吉祥物,也是现代特禽养殖业中大有前途的肉用品种。

肉鸳鸯野味特色营养丰富,香而不滑,可清蒸、红烧,也可烹调。其肉、肝、蛋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28.4%、18.4%,脂肪含量分别为2.4%、2.6%、1.5%,含有多种氨基酸,对胃病、胃溃疡有特殊的疗效,此外也能滋阴壮阳、保肝益智、祛病健身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鸳鸯“可强身美容,增强性欲”,可治“痔疮、肛漏、下血不止、疥癣、惊斜、梦寐思暮”等。元代《饮善正要》一书中写到:“鸳鸯肉味咸平,主治痔疮”。

一、特征和习性

肉鸳鸯冠似鸡冠,身像鹅身,咀似鹰咀,爪像鹰爪。它能在陆上趟、水中游,有一定有飞翔能力。肉鸳鸯由野生选育而来。其祖先生活在海拨500~3000米的山区,白天在林地边缘觅食,夜间在树枝上栖宿,在雨中、雪地上过宿也安然无恙。肉鸳鸯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不易生病。饲养可精可粗,米糠、青草、青菜、杂粮、蚯蚓、田螺、蚌肉、蚊蝇等均食。耐寒能力可至-25℃,耐高温能力可达42℃。

经驯化的肉鸳鸯体质健壮,体型前宽后窄,体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翅长达尾部;头大颈粗,头部长有不规则的红色黑色肉瘤;腿和胸肌发达,约占胴体肌肉总量的50%;体羽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杂色。肉鸳鸯温文雅静,不爱吵闹,性性温和,好群居,耐粗饲,生活力强。公鸳鸯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香气味,能驱散蚊蝇,还能捕食蚊蝇。母鸳鸯可产蛋150~180枚,最高238枚,蛋重70~80克,蛋壳白色。成年公鸳鸯5公斤左右,母鸳鸯2.5~3.2公斤。

饲料成本接近于肉鸡全价料。在当前农家饲养条件下,其平均初生重为40克,饲养11周龄公鸳鸯体重可达3公斤,最高可达5公斤,母鸳鸯可达2.5公斤,肉料比1:2.8~3.4。成年公鸳鸯半净膛屠宰率为80%,母鸳鸯为84%;公鸳鸯全净腹屠宰率为74%,母鸳鸯为75%。6月龄开产,年可产蛋200个~220个,平均蛋重72克,最大的重100克,其肉质鲜嫩纯正,甚至比甲鱼还好,其投入产出比约为1:3。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

肉鸳鸯既可平地圈养、池养、又能笼养,每平方米可养5只左右,雌雄比可按1:4~5为宜。场舍应建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地方。在平原地区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面倾斜的地方建场。土质均以少土为好,以利用雨后排水,避免积水。优越的地势,可使肉鸳鸯舍通风、光照、排水的条件良好且能避西北风,使肉鸳鸯舍冬天易保暖,夏天不闷热。

肉用鸳鸯是改良鸳鸯,系两栖动物,水养、旱养均可,其性情温驯,不怕人,合群性强可小群放养或大群圈养,耐寒性强,在冬春季节温度较低时,并不影响它的产量和增重,但

耐热性差,往往在夏秋季节休产换羽。它的食性很强,草、菜、庄稼叶、树叶、玉米、麸米米糠、豆渣、啤酒渣、昆虫等均可饲喂且抗病力强。

三、肉鸳鸯的孵化

1、自然孵化

一般母鸳鸯从出壳到5个月左右就可产蛋。每次产蛋20~30枚后,母鸳鸯就自然就巢抱窝,35天出雏。母鸳鸯停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如此循环,每年重复2~3个周期,一年可育雏50~60只,高产的可达80只。

2、人工孵化

1)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5~38℃;中期(16~30天)控制在38~37.5℃;出雏期控制在37.5℃。在孵化前期湿度要求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

2)翻蛋:次数要勤,每隔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大,每天应人工进行1~2次180度翻蛋。

3)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中期每天应凉蛋1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4)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每天在凉蛋时,用35℃温水喷蛋1次,待蛋凉干后再放入机内继续孵化。

5)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孵化中后 期更为重要,必要时可稍打开机门。

6)助产:经过35天孵化后,肉鸳鸯苗就破壳而出。但对无破壳和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剥壳,提高出雏率。

四、雏肉鸳鸯的饲养

1、营养要求

雏肉鸳鸯生长很快,消化能力较弱,要求营养价值较高的配合料。饲料可用喂雏鸡用的551、511等,也可自行配制。

2、育雏的环境条件

雏肉鸳鸯出壳后1~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20℃。3天后逐渐降温。1日龄~3日龄保持30℃~31℃,4日龄~10日龄为30℃~26℃,11日龄~20日龄为21℃~24℃。

平地育雏,地面上应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炉一个或红外线保温灯一盏。7日龄内每栏雏鸳鸯50只~70只。由于雏鸳鸯有睡堆天性,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同时,光照时间和强度要随其生长而逐渐缩短、减弱。

3、饲喂

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包上面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先用0.02%高锰酸钾水及5%的葡萄糖给雏肉鸳鸯饮用1~2天,然后直接用清水作饮水,育雏阶段饮水中坚持添加复合维生素B。饲料可喂小鸡、小鸭料,后期也可喂夹生米、蛆、黄粉虫等。

4、管理

雏肉鸳鸯无论是地面饲养或网上饲养,都用稻草或麦秆包垫好。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温,垫草和麻包要勤奋更换,2~3周龄后可去掉垫草。育雏舍光线要充足,夜间补充人工光照,4周龄后全采用自然光照。

五、中肉鸳鸯的饲养

中肉鸳鸯是指4~5周龄至10周龄的肉鸳鸯。此阶段的肉鸳鸯消化机能逐渐完善,消化能力增强,每日能采食较多的饲料,采食量大,耐粗饲。此时配合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雏肉鸳鸯饲料低些,粗蛋白含量可降低到15%左右,代谢能2.8~2.9兆卡/公斤。

8周龄时公鸳鸯体重可达2.5~3公斤,母鸳鸯1.2~1.5公斤。8周龄后若作为商品肉鸳鸯则进入育肥期饲养阶段,要提高日粮中代谢能含量,增加每天的饲料用量。育肥后10周时公鸳鸯体重可达3.5~4公斤,母鸳鸯1.5~2公斤。

在管理上应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8只。此阶段由于主翼和副主翼羽开始迅速生长,易出现啄癖,应注意防止。

六、成年肉鸳鸯的饲养

后备种肉鸳鸯的饲养从10周龄至24周龄,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鸳鸯,公母比例为1:4~5。后备种鸳鸯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鸳鸯产蛋前的体重可控制在2.3~2.8公斤之间。同龄公肉鸳鸯则在4~5公斤之间。日粮蛋白质可控制在14%~15%,代谢能2.7~2.8兆卡/公斤。每只肉鸳鸯每天平均投料青料,快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代谢能含量,逐渐过渡到产蛋期的营养水平要求。使种肉鸳鸯在产蛋期内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在这段时期,要增加高能量饲料比例,可搭配少量的鱼粉。所以繁殖前准备期是低蛋白日粮饲喂向高蛋白日粮饲喂的过渡阶段。

1月龄以后鸳鸯生长速度加快,尤其2月龄~4月龄之间生长速度最快。所以也是食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全价料供给,以保证其快速生长的需要。由于公母争食能力不同,有条件的情况下,把公、母分开饲养以利公母的健康成长,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只~15只为宜。

在这个时期,有两次啄羽高峰,一是1月龄左右尾羽生长时,二是2月龄后主翼羽生长时,为了减轻啄羽,应在20日龄时开始增加含硫氨酸和治疗啄羽方面的添加剂,如羽毛粉、停啄灵等。注意饲养密度和环境卫生,限制光照强度等,防止和减轻啄羽的发生。

1、提供适宜的光照和强度

适宜的光照照射到肉鸳鸯的眼睛,通过神经传导给丘胗下部,剌激下垂体前叶,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鸳鸯性成熟和成熟后的产蛋,也有助于公鸳鸯精子生成,使精液量增加。所以光照不宜过弱,也不宜过强。

2、增加饮水

产蛋母鸳鸯对水的需求量比非产蛋期大得多。所以一定要保证供应足够的饮水,切忌断水。

七、肉鸳鸯日粮配方

1、雏苗0~6周龄:玉米56%、豆饼18%、麸皮10%、米糖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2、7~14周龄:玉米45%、,母豆饼10%、米糠15%、草粉9%、麸皮15%、骨粉2%、鱼粉1.5%、酵母粉2%、食盐0.5%。鸳鸯1.2-1.5公斤。3、15周龄至产蛋期:玉米54%、豆饼17%、麸皮18%、骨粉3%、鱼粉3%、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八、肉鸳鸯疾病的综合防治

肉鸳鸯抗病有力较强。在饲养过程中,只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雏苗成活率在95%以上,30~90日龄达98%以上。

1、肉鸳鸯入舍前要将舍以及用具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18%浓度溶液对鸳鸯舍、墙壁、地面及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既控制病源的传播,又达灭菌作用。

2、用青霉素钾对雏苗进行肌肉注射或饮水预防,肌注500~10000单位/只,饮水每公斤加药15~30万单位。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每日两次。出壳24小时内为第一天用药,第二次用药在7日龄,20-30日龄最后一次用药。

3、肉鸳鸯30日龄以后,用环丙沙星以25毫升/立方米混饮或50毫升/立方米混饲进行预防,每日2次,连用2~3天。

九、种鸳鸯的饲养管理

选留的公鸳鸯要求体大、健壮、灵活、母鸳鸯要头小颈长、眼大。

公母可按1:3~5混养,圈养、散养、放养均可。圈养以250只~100只为宜,圈内应设有水池和适当的活动场地,有产蛋箱或产蛋池,饮水不断。尽量保持舍内干燥、清洁通风和充足的光照,在饲料方面,产蛋期要提高钙、磷、蛋白质的含量,并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有条件的多喂些蛆虫、小鱼虾等动物性饲料,以利于达到高产稳产。休产期可粗放饲养。

肉鸳鸯的饲养管理

肉鸳鸯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学名番鸭,又名瘤头鸭、麝香鸭。该鸭原产于南美、中美热带地区森林里,家养时间比较早,我国南方已引种饲养多年。肉鸳鸯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雄雌鸭体型和体重差异显著。成年公鸭最大体重5千克,母鸭2~3千克,肉鸳鸯耐粗饲,耗料少,饲料报酬高,可圈养或放养,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方法饲养。

1、育雏期

3周龄内的肉鸳鸯为育雏期,也是整个饲养阶段管理最精细的时期。在育雏期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然保温。温度:1周龄34℃;2周龄30℃;3周龄26℃; 4周龄22℃。

施温要根据小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一般以鸭子均匀分散不聚堆为宜。若雏鸭聚堆,说明育雏温度偏低,如果雏鸭远离热源并张口呼吸,且引水增加说明育雏温度偏高。雏鸭要在24小时内尽快引水和采食,雏鸭的引水一般以20~25℃为宜,引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类药物,连用3天。至少每天用干净水清洗引水器1次,确保引水器有清洁的饮用水,一般供水1~2小时后开食。1~5日龄采用细颗粒料,直径在2~3毫米,(家雏鸡、雏鸭饲料即可)将饲料均匀撒在料盘上,要少喂多餐,自由采食。雏鸭到场后饲养员要认真观察鸭群的状况,根据活动情况、饮水及采食状况等挑选出伤残及弱小的雏鸭,专门饲养,待恢复健康后再放回鸭群。育雏舍一般不需通风。有的鸭场为了防止鸭子间 打斗时互相抓伤,对雏鸭进行断趾。

2、育成期

从3周到出栏期为肉鸳鸯的育成期,此阶段是饲养肉鸳鸯生产的关键时期,育成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产效益。此期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肉鸳鸯快速增长,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对鸭进行分栏饲养,每栏饲养200只左右,3~4只/平方米,公母鸭要分开饲养。对于弱小鸭也要挑出单独饲养。要经常打扫鸭舍,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此阶段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应增加全价饲料供应,同时还应补充青绿饲料。育肥到公鸭3.5千克左右,母鸭2千克左右就可上市。由于雏鸭4~5周龄尾部和背生长羽毛,6~7周龄生长翼羽,因此,此阶段易出现啄羽现象发生。肉鸳鸯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虚用人造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清洁卫生和持续供应。

3、常见病的防治

肉鸳鸯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鸭的传染病在鸭场和养殖户之间广为传播,给肉鸳鸯饲养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疾病的防治在肉鸳鸯饲养中也就显得相当重要。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病措施。首先要把好雏鸭引进关,确保肉鸳鸯饲养从健康开始,同时搞好畜舍的环境卫生,减少细菌繁殖和感染的机会,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提高鸭群的免疫力。

第四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资料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资料

一、主要成绩和亮点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机制

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领导,安排分管局长,设有教育技术装备机构或明确由计财科、教育科、电教馆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人员结构合理,基本满足工作需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资料。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均有教育技术装备项目工作计划与总结,通过印发工作意见、定期总结交流等形式,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为区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装备保障。2010年,各辖市、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关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人员绩效工资作出明确规定,使他们的待遇得到保障。

2.增加投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2010年以来,各辖市、区通过实施“校校通”、“省Ⅱ类装备标准建设”、“区域教育现代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常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常州一级校园网的创建工作,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各辖市、区生机比、师机比等均超过省Ⅱ类标准,各校均建立了校园网,一大批学校被评为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和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2010年,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通过拾区域基本教育现代化”验收;2010年,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通过拾区域基本教育现代化”验收;2010年,7个辖市、区均被授予省首批“区域基本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3.加强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

在区域内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的基础上,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克服“重装备、轻管理”现象,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培”工作,工作总结《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资料》。各辖市、区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加强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和指导,有力提升了区域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

4.强化培训,持续优化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

各辖市、区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和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的培训,每年均开展相关管理人员培训活动,同时,还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盛市级专业培训,致力于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懂教育、精装备、会管理,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队伍。二是加强对学科教师的培训,促进学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各辖市、区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培训、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教具制作评比等形式,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研讨与交流,有效引领了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培训工作。

5.科研引领,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特色建设

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全市一大批课题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2010年,立项课题相继结题,得到了教育技术领域有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技术装备特色建设。

二、主要问题和建议

1.进一步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水平。督查发现,部分被抽查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编号不规范,帐、物、卡不符,数据不准确;帐册管理不符合要求,记录不全、不规范;报损、报废手续缺少或不规范,缺少仪器设备及实验消耗品的补充计划、发票、清单;实验目录未按要求制作;少数学校危险品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建议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水平。

2.进一步规范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名称。部分辖市、区没有独立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专业部门,而是由计财科、教育科、电教馆等分别履行管理职能。建议有关辖市、区尽快成立教育技术装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服务水平。

3.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配备。督查表明,部分被抽查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中心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学历不达标、管理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岗位要求。建议各辖市、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增加学校相关管理岗位人员编制,同时学校也要更加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配备,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支持力度。

第五篇:武汉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总结重点讲义资料

武汉理工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重点,市面上太贵,这个实惠。

切削运动:用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该运动称为切削运动。切削运动包含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产生主要相对运动,以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的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

在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在钻削、铣削和磨削时,刀具或砂轮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在刨削时,刀具或工作台的往复直线运动是主运动。

进给运动:与主运动配合,连续不断地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以切削出整个工件已加工表面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

合成切削运动:由同时进行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合成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动。

切削用量: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其他加工要求来选定适宜的切削速度v、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vf 值,还要选定适宜的背吃刀量ap 值。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通常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它是刀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当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由下式确定:

dw—工件最大直径(mm)nw—工件主运动的转速(r/min 或r/s)。

进给量f:进给量f 是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或每一行程时,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

进给速度vf:进给速度vf 是刀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进给运动的速度,单位为mm/s。背吃刀量ap:对车削和刨削而言,背吃刀量ap 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有三个刀面、两个刀刃和一个刀尖构成。1)前刀面Aγ: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2)主后刀面A2: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3)副后刀面A2':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

4)主切削刃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承担主要的切削工作,并形成工件上的过渡表面。5)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协助主切削刃切除多余金属,形成已加工表面。6)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相交部分。

基面Pr: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速度方向的平面。切削平面Ps:通过切削刃S上选定点与S相切,并垂直于基面Pr 的平面。

副切削平面Ps':通过副切削刃S'上选定点与S''相切,并垂直于基面Pr 的平面。正交平面Po: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Pr 和切削平面Ps 的平面。法平面Pn:通过主切削刃S 上选定点,垂直于S的平面。

背平面Pp: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Pr 的平面。进给剖面Pf: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Pr 和Pf 的平面。在正交平面Po 中测量的角度:

前角γo: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通过选定点的基面若位于楔形刀体的实体之外,前角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后角αo: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若通过选定点的切削平面位于楔形刀体的实体之外,后角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楔角βo:前刀面与主后刀面之间的夹角。显然有:βo+γo+αo=90°。在基面Pr 中测量的角度:

主偏角kr: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假定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副偏角k'r: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假定进给反方向之间的夹角。刀尖角εr: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显然有:kr+k'r+εr=180°。在切削平面Ps 中测量的角度:

刃倾角λs: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当刀尖是主切削刃上最低点时,刃倾角定为负值;当刀尖是主切削刃上最高点时,则刃倾角为正值。λs 的正或负会改变切屑流出的方向。在副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副后角α'o: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副前角γ'o: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横车对有关工作角度的影响:

切断车刀切削时,在不考虑横向进给运动的情况下,图图1-7中的vo 及ao 为 正交平面内的标注前角和标注后角。当考虑横向进给运动后,切削刃选定点 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为一平面阿基米德螺旋线,其合成运动ve 方向为过该 点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切线方向。工作基面Pre 应垂直于ve,工作切削平面 Pse 应切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因此,Pre 和Pse 均相对于Pr 和Ps 转动了一个μ 角。使刀具的工作前角、工作后角变为: 式(1-4)

μ 角是主运动方向与合成切削速度方向间的夹角。由图2-63 可知: 式(1-5)式中f--进给量;dw--工件加工直径(mm)。

μ值随着切削刃趋近工件中心而增大。当直径很小时,μ值会急剧变大,可能使工作后角变为负值,此时工件常常被挤断。切削层参数

切削厚度:垂直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厚度。切削宽度aw:沿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尺寸称为切削宽度。切削面积:即切削层在基面内的截面面积称为切削层面积。直角自由切削

直角切削:指刀刃垂直于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的切削方式。斜角切削:刀刃不垂直于合成切削运动方向。

直角切削方式,其切屑流出方向在刀刃法平面内;而斜角切削方式,切屑流出方向不在法平面内。自由切削:指只有一条直线刀刃参与切削。其特点是刀刃上各点切屑流出方向一致,且金属变形在二维平面内。

非自由切削方式:曲线刀刃或两条以上刀刃参与切削的切削方式称为非自由切削方式。直角自由切削方式:既是直角切削方式,又是自由切削方式,故称为直角自由切削方式。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的热稳定性4.良好的物理特性5.良好的工艺性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NbC 等)粉末和金属粘结剂(如Co、Ni、Mo 等)

经高压成型后,再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金刚石刀具一般不易加工铁族金属:因为金刚石的C 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为石墨,失去切削性能。金

刚石热稳定性差,在700-800 ℃ 以上硬度下降很大,无法切削。目前金刚石刀具多用于有色金属及非金属(如耐磨塑料、石材)的加工,也用于制造磨具和磨料。

切屑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带状切屑、节状切屑(挤裂切削)、粒状切屑(单元切削)、崩碎切屑。

切削层金属在刀具作用下变成切屑的形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Ⅰ):该区域是切屑变形的基本区。其特征是晶粒发生剪切滑移,并产生加工硬化。第二变形区(Ⅱ):该区是刀-屑接触区。其特征是晶粒剪切滑移剧烈呈纤维化,纤维化方向与前刀面平行,有时有滞流层。

第三变形区(Ⅲ):该区是刀-工接触区。金属晶粒进一步剪切滑移,其方向平行已加工表面,并产生加工硬化和回弹现象。切屑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由于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切下的切屑厚度ach 通常要大于切削层厚度ac,而切屑长度lch 却小于切削长度lc。用切屑厚度与

切削厚度之比(厚度变形系数)或切削长度与切屑长度之比(长度变形系数)来表示切屑形成时的变形程度。

ξ = a /a l c ch ξ =l /l ξ =ξ =ξ a l 刀-屑接触面可分为两个区域:一是粘结区,另一是滑动区。粘结区是内摩擦;滑动区是外摩擦。粘结区的内摩擦力远远大于滑动区的外摩擦力。粘结区正应力σγ很大,剪应力τs 也很大,且等于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τγ。摩擦力是来自切屑底层金属间内部的剪切滑移,所以反映出是内摩擦;滑动区σγ、τγ都很小,在刀-屑分离处减到零,所以是外摩擦。

积屑瘤: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性切屑的情况下,加工一般钢料或其它塑性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有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其硬度通常是工件材料硬度的2~3倍,能够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这部分冷焊在前刀面的金属称为积屑瘤。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增大实际前角γb,使切削力减小.2)增大切削厚度,积屑瘤的产生、成长和脱落,可引起切削厚度振动。3)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4)影响刀具耐用度,积屑瘤相对稳定时,可代替刃切削,减少刀具磨损;不稳定时,可加剧刀具磨损。切削力的产生来源:

1)克服工件材料弹性变形的力; 2)克服工件材料塑性变形的力; 3)克服刀-屑及刀-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切削力的分解:

F z:主切削力或切向力。它切于加工表面,并与基面垂直。用于计算刀具强度,设计机床零件,确定机床功率等。

F y :背向力或径向力。它处于基面内并垂直于进给方向。用于计算的工件挠度并且是产生振动的主要作用力。

F x :进给抗力或轴向力。它处于基面内与进给方向相同。用于计算进给功率和设计机床进给机构等。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1.工件材料的影响 2.切削用量的影响

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背吃刀量ap 增大,切削力成正比增加,背向力和进给力近似成正比增加。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进给量f 增大,切削力也增大,但切削力的增大与f 不成正比。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切削速度vc 对切削力的影响分为有积屑瘤阶段和无积屑瘤阶段两种,切削力减小。

3.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加工塑性材料时,前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因此切削力降低; 加工脆性材料(加铸铁、青铜)时,由于切屑变形很小,所以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显著。切削热的产生来源:剪切区、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区、后刀面与切削表面的接触区的切屑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切削热的传出:切削热是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向外传出。切削区的温度: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称为切削温度。在切削变形区,工件、切屑和刀具上的切削温度分布,即切削温度场。

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自然热电偶法,人工热电偶法。

切削区的温度分布:刀-削接触面上的温度高且梯度很大。前刀面和后刀面上的最高温度点都不在切削刃上,而是在离切削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前后刀面上的温度越高。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切削用量的影响:

1)切削速度vc 对切削温度θ的影响最大,但随着进给量f 的增大,切削速度v c 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减小。

2)进给量f 对切削温度θ的影响比切削速度v c 小。3)背吃刀量a p 对切削温度θ的影响很小。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工件材料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刀具的三种磨损形式: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边界磨损。

刀具正常磨损的原因主要是机械磨损和热、化学磨损。前者是由工件材料中硬质点的刻划作用引起的磨损,后者则是由粘结、扩散、腐蚀等引起的磨损。

刀具磨损五种机理(原因):硬质点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化学磨损、热电磨损。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初期磨损阶段。刀具的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的限度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成为磨钝标准。ISO 标准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的后刀面上测定的磨损带宽度VB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自动化生产中的精加工刀具,则常以沿工件径向的刀具磨损尺寸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称为径向磨损量NB。

刀具耐用度:指刀具刃磨后开始切削,一直到磨削达到刀具的磨钝标准所经过的切削时间,用T 表示。

合理耐用度选择的原则是根据优化目标确定的,一般按最大生产率、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为目标选择刀具耐用度。

刀具的破损:在切削加工中,刀具有时未经过正常的磨损阶段,就发生损坏而不能继续正常工作,这种情况称为刀具破损。

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崩刃、剥落、碎断、裂纹破损。

刀具破损的原因:脆性破损:机械冲击负荷、热冲击;塑性破损:高温高压导致刀具表层材料发生塑性流动而丧失切削能力。

前角的选择功用:增大前角,可减少切削变形,从而减少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功率,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但增大前角,会使切削刃强度降低,容易造成崩刃,另一方面使散热情况变坏,致使切削温度增高,刀具使用寿命下降。

选择合理刀具前角可遵循下面几条原则:根据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加工塑性材料(如钢),应选较大的前角;加工脆性材料(如铸铁),应选较小前角。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大时,切削力大,温度较高,宜选较小前角;反之,强度和硬度小时,选较大前角。刀具材料的强度及韧性较高时(如高速钢),可选较大前角;反之,强度及韧性较低(如硬质合金﹑陶瓷)时,可选较小前角。

后角的选择功用:增大后角,可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但增大后角也会使切削刃和刀头的强度降低,减少了散热面积和容热体积,加速刀具磨损。

合理选择后角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切削厚度(粗、精加工)选择。1)粗加工或承受冲击载荷时,切削刃应该有足够强度,应取较小后角;精加工时可适当增大后角,应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加工表面质量。2)工件材料强度﹑硬度高时,宜取较小后角;对于有尺寸精度要求的刀具,则宜减小后角,以减小NB 值。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的切削条件下,工件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材料的相对加工性:通常以σb=0.735GPa 的正火状态下45号钢的刀具耐用度T=60min 允许的切削速度V60为基准,记作(V60)j,其他各种材料的V60,与之相比,比值Kr 即为这种材料的相对加工性。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衡量指标:

1)刀具耐用度或一定耐用度下允许的切削速度v: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刀具使用寿命高,切削加工性好。

2)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切削力大或切削温度高,则切削加工性差。3)已加工表面质量:易获得好的加工表面质量,则切削加工性好。精加工时常用此指标。4)断屑的处理性能:在相同切削条件下,以所形成的切屑是否便于清除作为一项指标。切削液三大种类:水溶液,乳化液和切削液。

切削液四大机理: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清洗作用、防锈作用。

金属切削机床:(简称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又称为“工作母机”。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根据我国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目前将机床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其他机床。

同类机床按应用范围(通用性程度)又可分为: 1)通用机床; 2)专门化机床; 3)专用机床。

同类型机床按工作精度又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机床还可按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

机床还可按重量与尺寸分为:仪表机床、中型机床、大型机床(10t)、重型机床(30t)和超重型机床(100t)。

任何规则表面都可以看作是母线沿着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如果形成表面的母线和导线互换,形成表面的性质不改变,则称为可逆表面;如果形成表面的母线和导线不可以互换,则形成不可逆表面。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1)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2)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而进行加工的方法。3)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4)相切法:利用旋转中心按一定轨迹运动的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复合运动:为了得到要求导程的螺旋线,运动的两个部分B11和A12必须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即工件每均匀转一周,刀具均匀移动工件一个导程的距离。这种各个部分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相对运动关系的运动称为复合的表面成形运动,简称复合运动。机床必须具备以下3个基本部分:

1)执行件:执行机床运动的部件,其任务是带动工件或刀具完成一定形式的运动,并保持其运动的准确性。

2)动力源:提供运动和动力的装置,是执行件的运动来源,一般为电机。3)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把动力源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执行件。

传动链按功用可分为主运动传动链和进给运动传动链等,按性质可以分为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

外联系传动链:联系动源和机床执行件,使执行件得到运动,并能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但不要求动源和执行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如:车削螺纹时,从电机到车床主轴的传动链就是外联系传动链,它只决定车削螺纹的速度,不影响螺纹表面的成形。

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解部分。内联系传动链所联系的执行件相互之间的相对速度有严格的传动比要求,用来保证准确的运动关系。如:在卧式车床上用螺纹车刀车螺纹时,联系主轴——刀架之间的螺纹传动链,就是一条传动比有严格要求的内联系传动链。如:用齿轮滚刀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为了得到正确的渐开线齿形,滚刀均匀地转1/K 转时(K 是滚刀头数),工件就必须均匀地转1/Z 转(Z 为齿轮齿数)。联系滚刀旋转B11和工件旋转B12的传动链,必须保证两者的严格运动关系,否则就不能形成正确的渐 开线齿形,所以这条传动链也是内联系传动链。

车削螺纹:CA6140 型车床可以车削米制、模数制、英制和径节制四种标准的常用螺纹。车削米制螺纹时,进给箱中的离合器M3和M4脱开,M5接合,挂轮用。

车削模数螺纹时,在车削米制螺纹传动路线的基础上,将挂轮更换。即可引入π因子。要车削英制螺纹时,将进给箱中的离合器M3和M5接合,M4脱开,同时XVI 轴左端的滑移齿轮Z25移至左面位置,与固定在XIV轴上的齿轮36啮合。

车削径节螺纹时,在车削英制螺纹传动路线的基础上,将挂轮更换为,以引入特殊因子π。开合螺母机构作用:车螺纹时,进给箱将运动传递给丝杠。合上开合螺母,丝杠就可带动溜板箱和刀架运动。

标准高速钢麻花钻主要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等三部分组成。工作部分担负切削与导向工作,柄部是钻头的夹持部分,用于传递扭矩。麻花钻有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和一条横刃。在主切削刃上半径不同的点的螺旋角不相等,钻头外缘处的螺旋角最大,越靠近钻头中心,其螺旋角越小。麻花钻主切削刃各点前角变化很大,从外缘到钻心,前角逐渐减小,对标准麻花钻,前角由30°减小到-30°。由于铰削的切削余量小,同时为了提高铰孔的精度,通常铰刀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所以铰刀只能修正孔的形状精度,提高孔径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不能修正孔轴线的歪斜。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相同的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安装: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定位夹紧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工位:为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在一次装夹工作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加工称为工位。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走刀:每次切削称为一次走刀。走刀是构成加工过程的最小单元。

零件的生产纲领:主要是指包括备品与废品在内的年产量。a%—备品率;b%—废品率。生产类型: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和产品大小以及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产品制造过程可分为三种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不同结构、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或完全不重复。2)成批生产:成批地制造相同产品,并且是周期性的重复生产。

3)大量生产:产品的数量很大,大多数的工作一直按照一定节拍进行同一种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生产类型的划分主要取决于产品大小、复杂程度及生产纲领的大小。将制订好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格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2.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3.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按基准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作用,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按其不同用途又可分为:

1)工序基准: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的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

2)定位基准:定位基准是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3)测量基准:测量基准是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4)装配基准:装配基准是装配时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又可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

用作定位的表面,如果是没有加工过的毛坯表面,则称为粗基准;如为已经加工过的毛坯表面,则称为精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一般考虑以下原则:

1)基准重合的原则:尽量选用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因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__ 2)基准统一原则:选择尽可能多的表面加工时都能使用的基准做精基准。如轴类零件,常用顶尖孔做统一基准加

工外圆表面,这样可保证各表面之间同轴度。

3)互为基准原则:对于两个表面间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同时其自身尺寸与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的表面加工,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对于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余量小且均匀的表面,加工中常用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例

如磨削机床床身导轨面时,为保证导轨面上切除余量均匀,以导轨面本身找正定位磨削导轨面。5)所选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粗基准的选择对各加工表面加工余量的分配、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相互位置精度均有很大影响。

粗基准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对于工件的重要表面,为保证其本身的加工的余量小而均匀,应优先选择该重要表面为粗基准。如加工床身、主轴箱时,常以导轨面或主轴孔为粗基准。2)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3)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若零件上有多个表面要加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如铸造或锻造的轴,一般大头直径上的余量比小头直径上的余量大,故常用小头外圆表面为粗基准来加工大头直径外圆。

4)选择较为平整光洁,无分型面、冒口,面积较大的为粗基准。以使工件定位可靠、装夹方便,减少加工劳动量。

5)粗基准在同一自由度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粗基准重复使用会造成较大的定位误差。在加工方法具体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各方面的原则: 1)所选择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应满足被加工表面的要求。2)所选择的加工方法要能保证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相互位置要求。3)选择加工方法要与零件的加工性能、热处理状况相适应。4)所选择的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5)所选择的加工方法要与工厂现有的生产条件相适应。

经济加工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

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即经济加工精度。

对于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或比较复杂的零件,整个工艺路线常划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 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作出精基准。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任务是减少粗加工留下的误差,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3)精加工阶段:任务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要求,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4)光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表面本身的精度,不纠正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1)保证加工质量;2)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3)合理使用设备;4)便于组织生产;5)精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已加工表面的损伤。工序的集中和分散

加工余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加工余量可分为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两种。

加工总余量:为同一表面上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即从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工序余量:是指工件某一表面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即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1)一般来说,毛坯的制造精度高,Z1就小;若毛坯制造精度低,Z1就大。

机床夹具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

1)通用夹具;2)专用夹具;3)成组可调夹具成组夹具);4)组合夹具;5)自动化生产用夹具

2.按使用机床分类:分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拉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加工机床夹具等。

3.按夹紧的动力源分类: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夹具、电磁夹具、真空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主要作用有:

1.稳定保证加工质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3.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4.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夹具的组成:1.定位装置;2.夹紧装置;3.对刀、导向元件;4.夹具体;5.连接元件;6.其他元件和装置 六点定位原理:

1.任何工件作为一个自由物体,都具有六个自由度。在直角坐标系中,它们分别表示: 和。2.要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就必须在夹具中设置相当于六个无重复作用的定位支承点的定位元件,与工件的

定位基准相接触或配合。

3.工件定位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的数目,是由工件在该工序的加工要求所确定的。独立定位支承点总数,不应少于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六点定位原理的应用:

1.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如长方体工件铣不通槽; 2.不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这种定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工件的几何形状特点,限制工件的某些自由度没有意义;另一种情况是,工件的某些自由度不限制并不影响加工要求。

3.欠定位:按照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或定位不足。4.过定位: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加工精度越高。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通常用加工误差的数值表示加工精度高低。加工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反之,加工精度越低。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称为试切法。

2)调整法:按工件预先规定的尺寸调整好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之间的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获得一定尺寸精度的方法称为调整法。3)定尺寸刀具法:用刀具的相应尺寸如钻头、铰刀、扩刀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精度的方法称为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用测量装置、进给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加工过程中的测量、补偿调整、切削等一系列工作依靠控制系统自动完成。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轨迹法:利用切削运动中刀尖的运动轨迹形成被加工表面形状精度的方法称为轨迹法。2)仿形法:刀具按照仿形装置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仿形法。3)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成形法。

4)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成为展成法。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工件的位置要求的保证取决于工件的装夹方法及其精度。工件的装夹方式有:

1)直接找正装夹:将工件直接放在机床上,用划针、百分表和直角尺或通过目测直接找正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之后再夹紧。

2)划线找正装夹:工件在切削加工前,预先在毛坯表面上划出加工表面的轮廓线,然后按所划的线将工件在机床上找正定位)再夹紧。

3)用夹具装夹:夹具固定在机床上,工件在夹具上定位、夹紧以后便获得了相对刀具的正确位置。

下载资料技术总结(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资料技术总结(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料总结

    资料总结三 高层建筑主体资料(附实验及委托单) 高层建筑主体资料(附实验及委托单) 一、施工测量放线报验 1、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A11) 2、多层高层各层放线测量记录(C1204) 3、施工......

    总结资料

    2013年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转眼间,2013年已经过去,我们满怀坚定的信心,迎来了最具挑战的2014年,对于我来说2013年是学习的一年,是耕耘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作为铜......

    资料总结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内容: 1. 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联合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

    总结资料

    为了说明EPON,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PON技术。PON是无源光网络,是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缩写,一种基于P2MP拓扑的技术,指光配线网ODN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有......

    总结资料

    一年来,*旗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在市中院法警支队的指导帮助下,在院党组的领导关心下,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法院工作的大......

    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集抄表的故障处理) 单位: 姓名: 年 月1日 集抄表的故障处理 2010年8月,公司内部人员调整,我调入***供电所,接 管了5个台区近800户的人工抄表和1个台区205户的载波远程集......

    技术总结

    工作总结 本人于1987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所学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在1998调入农三师电力公司参加工作至今。在这些年中,我先后在电力公司的动力班、******供电所任所长和四十四......

    技术总结

    个人总结 我叫,现年担任机械工段钳工一组组长。二OO九年度,在工段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工作、做好表率,为争取先进班组与先进个人而带领全组发扬"团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