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

时间:2019-05-15 14:1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

第一篇: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

The usage of satire used in Gulliver’s travel

In this chapter, Gulliver referred the social characters of lawyers, prophets, the chief minister and noblemen to the master of Houyhnhnms.The sequence of satire moves from evil phenomena as exploitation and citizen’s vanity to the depth of the rotten social system.The profus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s utilized in this chapter such as alliteration, metaphor, antiphrasis and hyperbole.The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satire of money usage through the occupation of lawyers who injure other fellows for the sake of money.Triggered by the desperate desire for money and pursuit for luxury, exploitation breeds replacing human natural inclination.To clarify clearly, the author enumerates various methods of dressing meat.Attached with the hyperbolic sentence ‘ the whole globe of earth must be at least three times gone round before one of our better female could get her breakfast, or a cup to put it in ’,the description sounds much more vivid and humorous.The animals in Houyhnhnms lead a pure but productive life, while in contrast, the majority in England are forced to be miserable by their vanity and avarice.One concrete example is male’s intemperance for wine.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lcohol are expressed in a rhythmical tune by alliteration in the sentence ’diverted all melancholy thoughts, begot wild extravagant imagination, and banished our fear.’ Having mentioned all these phenomena, the author reverted to the exploitation and the serious great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As a result of their vanity and avarice, many people break down by endless catalogues of diseases which could have been avoided.To emphasize on the countless catalogue of illness, the author put it in another hyperbolic sentence that they spread over every limb and joint, and every part have disease appropriated to them.As for remedy, another kind of career flourishes.The author doesn’t refer to them as doctors nor do they deserve.Instead the author compares them to prophets and emphasizes their sagacity.Their sagacity lie in their predictions of death and to protect their prestige, the cure may be turned to dose when necessary.To point out the root of all these social evils, the focus transfers to the ruling class – government.The exaggerate antiphrasis of ‘excellent constitution, deservedly the wonder and envy of the world.’ enlarge the author’s criticism to extreme.The chief minister is a liar from head to toes.The irony of the minister’s duty as to his promise, comments on the others are all against the real situation.Furthermorethe author lists three immoral ways for a man to become a minister leaving the readers impression that this devil on the earth can contribute nothing disposal, betraying, and insolence.As for the minister’s wench or footman, they are metaphorized as tunnels and govern the kingdom.Finally, the author satires their unjust measurement of human nobility, not by talents, but by blood, which only to breed noblemen in idleness and luxury.The author humorously discloses that only when the wife has some extra affairs, can the family continue above three generations.The sharp comparative sentence ‘that a weak diseased body, a meager countenance, and sallow complexion are the true marks of noble blood: and a healthy robust appearance is so disgraceful in a man of quality,’ reveals the author’s criticism on the strict hierarchy.To conclude, the satirical goal is realized by devices and humorous expressions, not only straightly criticize, but sometimes in irony Thewhole chapter reveals his cynical emotions and his desire to employ his talents.The imaginary Houyhnhnms depicts the author’s ideal restructure of society.

第二篇:格列夫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另外,同名电影和动漫,也是根据该小说改编的。

作者:斯威夫特国籍:英国主要人物(主人公):格列佛

一、作者简介

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

二、创作背景

作者江奈生·斯威夫特,于1710年至1714年间,曾出任以罗伯特·哈利及亨利·圣约翰的托利党的公共关系官员,后来政党交替,辉格党上台,托利党党员被清算。于是作者透过第一部小人国的历险暗讽当时的政治。其次,作者后来到爱尔兰任教,爱尔兰当时受到英格兰的高压统治,于是作者通过第三部诸岛国游记反映爱尔兰农业的衰败。

三、主要内容:

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四、内容简介:

作品共分四个部分,分别写了格列佛的四次游历——小人国(利立浦特)游记、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游记、飞岛国(勒皮他)游记、慧骃国游记。既描写了异域的风土人情,又将自己对时世政治、人性的感受认识融于叙述议论中,在厌恨和悲观的背后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① 第一卷:小人国游记——主要的讽刺对象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的矛

盾。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出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乘坐的“羚羊号”在太平洋上遇风暴,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岛上的人很小,风俗也奇特,国王用绳上跳舞的方法选拔官吏,谁跳得高便可做大官。佛林奈浦跳得最高,做了财政大臣。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高些,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低些,两个政党仇恨很深。利立浦特常和邻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战争的起因是利立浦特国王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是先磕破鸡蛋大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鸡蛋小端。

精彩片段 :宫廷游戏——该章写格列夫所描述的利立浦特小人国宫廷的游戏,“我”表演一种不同寻常的游戏给皇帝和贵族解闷。

在小人国里每天提供给格列夫的是6头牛,40只鸡和其它食品。格列夫与小人国的身高比例是12:1。

② 第二卷:大人国游记——主要内容依然是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败坏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抨击。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格列佛乘坐“冒险号”前往北美,在布罗卜丁奈格岛找淡水时被巨人抓获当作小怪兽展览。格列佛与国王一起讨论许多政治问题:格列佛讲述英国近百年发生的大事,国王认为全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流放;格列佛建议帮他制造枪炮火药来巩固国防,国王很反感,认为发明杀人武器的人是“人类的公敌”,并说“谁要能使本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来,谁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就更大。”他还指出格列佛的“同胞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

格列夫与大人国的身高比例是1:12。

③ 第三卷:飞岛国游记——对于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倾向也给予无情的嘲笑。

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和格勒大锥(巫人岛)的游历。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世人。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印度,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格列佛乘坐“好望号”,在马来亚一带遭海盗袭击,到了飞岛国。飞岛国的统治者过着阳光雨露、衣食富足的生活,而下层的人民却过着缺衣少穿的苦难生活。飞岛国的人很注重科学研究,他们设计从黄瓜里提取出阳光,用实验法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利用蜘蛛结网,用风箱打气治病——他们是一群空想、不尊重科学规律的“万能学者”。格列佛后来又到了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幻术,能把死去的人招来,格列佛见到许多历史名士,了解了古人自由、勇敢、公正的美好品德。

飞岛国里的人精通数学和音乐;飞岛国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格列夫到达飞岛国是借助磁石或升或降,从一出移动到另一处。

精彩片段:语言的妙用——该章写“我”得到许可去参观伟大的拉格多科学院,该科学院的教授所研究的学术脱离学术脱离生产。

④ 第四卷:慧骃国游记——记叙述格列佛在马国的经历。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雅虎、野胡、列胡多种名称是翻译的问题)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駰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将慧骃与耶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

格列佛任“冒险家号”船长,航行到北美,水手劫船,格列佛被弃置在慧骃国。这个国家慧骃(马)是统治者,耶胡(象人类一样的动物)是畜类,“仁慈和友爱”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它们节制、勤劳、运动、清洁、互助。格列佛向慧骃国王谈起百年欧洲君主战争,战争起因是君主认为自己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大臣贪污腐化,转移人们对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

现在世界著名的雅虎(Yahoo)网站得名就来源于慧骃国里的“耶胡”。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也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

五、作品主题:

作品寓意深刻,揭露英国丑恶政治现实和不良的人性是作品两大主题。①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辛辣的讽刺和否定,批判英国君主专制腐败,揭露党派纷争,讽刺无才无能投机钻营的政客,反对殖民掠夺,否定不义战争,表达了自己对仁慈理智贤明君主的赞扬和对清明政治的呼唤。②批判人性弱点:贪婪、伪善、无信、残暴、怨恨、嫉妒、淫欲、阴险、野心,表达对仁慈、友爱、理智、真诚公正、勤劳、清洁等美好人性的礼赞。

六、艺术特色: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爱憎分明的杰出讽刺文学作品,它不但帮助我们认识18世纪初英国统治阶级的残酷和无耻,而且帮助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方面,从而使我们更加憎恶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斯威夫特的理想是很不现实的。他虽然揭露资产阶级的某些丑恶本质,却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因而产生一些消极的、保守的,甚至是悲观的思想。

1、作者用虚构的手法,用夸张、对比、反语的修辞,用幽默讽刺的语言,使小说生动含蓄耐读。(1)、利用虚构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作品的情节故事与英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采用象征影射,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英国政府和丑恶的社会现实。如小人国用跳绳来选拔官员,影射了英国君主的腐败无能和执政官吏的无才无德、投机钻营;用高跟党和低跟党之争来暗指英国的两大执政党托利党、辉格党间的争斗;博学、理智、仁慈的布罗卜奈格国王,理智、贤明、仁慈、公正的慧骃国国王都是开明贤能君主的化身。

(2)、用夸张、对比、反语等修辞,使语言更生动幽默,更富有讽刺的力量。如将慧骃与耶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运用大量的反语使作品思想内涵得到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如介绍格勒大锥:懦夫立了伟大的战功,阿谀奉承的人最诚实,出卖祖国的人竟具有了古罗马人的优良品质,信神的人最虔诚,告密者最诚实,以此来讽刺否定丑恶的社会现实。同时,幽默的语言风格更增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斯威夫特的艺术技巧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

(2)18世纪初年的英国虽然距今有两百多年,可是我们今天读了《格列佛游记》,还深深地感到他的许多情节仍有现实意义。

3、《格列佛游记》的艺术性《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是杰出的,作者的讽刺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1)他以漫画的夸张塑造了一些可恶的 怪诞的像“耶胡” 勒皮他人和长生不老的的人等等形象。

(2)他还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的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

(3)斯威夫特在书中巧妙地运用反语进行讽刺。

(4)还善于用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

(5)善于通过具体的情节,鲜明地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并且往往能指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某些本质。

讽刺意义:对现代科技的怀疑,痛斥殖民的统治,标明作者的忧世情怀。

七、主要人物形象

1、格列佛(主人公):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同时自信坦率,酷爱真理,谦逊好学

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2、佛林奈浦(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3、斯开瑞士(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

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4、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5、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还有小人国王后:小气,贪慕虚荣。

相关情节:慧骃是有理性、公正而又诚实的马

6、耶胡:是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是人性凶狠残暴、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卑劣、野心贪婪弱点的体现。

第三篇:格列夫游记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国,Lilliput)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帝国的50艘战舰被拉回利立浦特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使得佛林奈浦大为恼火,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于是,小人国君臣贯通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出利立浦特,后来来到不来夫斯古帝国,最后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Brobdingnag,作者原稿中为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像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到了一个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他被大人国的一位农夫当做玩物带回。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他被劳累所苦。后来,他被皇后买去,得以与国王相见。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老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第三卷:勒皮他(飞岛国,Laputa)、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在家待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而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到荷兰,后回到英国。

第四卷:慧骃国(Houyhnhnms)游记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列胡”(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种名称是翻译的问题)则是马所圈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在“慧骃国”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将慧马与列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

第四篇:格列夫游记

《格列佛游记》练习题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其时代背景是:

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3、4、《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急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5、格列佛是以

6、格列佛应·普利查的邀请第一次出航。

7、格列佛在8、在新荷兰,一个当地人用箭射伤了格列佛,他被武力挟持到一艘葡萄牙船上。

9、《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

10、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

11、小人国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

16、格列佛在离开大人国时,收集了哪些奇异的东西?(写出两种)

17、飞岛上的人对

18、在飞岛国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是

19、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23、作者笔下的慧骃国向读者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国的供马驱使的畜生是。

24、作者在慧骃国呆了。

25、《格列佛游记》用“国名)抨击英国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的色彩。

26、《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的笔法,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27、《格列佛游记》的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或挖苦,即是英国,也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现代社会。

28、小说第二部里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他们的眼光看,英国是利力浦特般的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阴险和野心)所产生的恶果。

30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流落到大人国布罗丁奈格后,他又如幼儿在成人世界里,感到恐惧和无奈。但是,过于强调这一面会或多或少掩盖作品的思想意义。小说的尖锐深邃只是表面的局部特征;讽刺才是其灵魂。

1、请简述本书大概内容。

2、是什么原因使格列佛误入小人国的?

3、格列佛在小人国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

5、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哪些险阻。请至少举出两例。

6、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

7、简要概括“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

8、简述第三卷内容(50字以内)。

10、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11、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请问是那两句?

12、慧骃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什么?

13、“慧骃”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出至少三个词语

14、格列佛为什么离开了慧骃国?

15、读书除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气象物候专题

“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揭示了规律。这就比李白的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进了一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

2、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类似句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清明时节雨纷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样的话,50字左右。5月6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20—280C风力:<3级

(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2)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1.《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2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写在后面。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广告专题

1: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空调机—完美无夏()淋浴器—随心所浴()咳嗽药—咳不容缓()洗衣机—爱不湿手()蚊香—默默无蚊()

3: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问题: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公布于众后这打字机被消费者一抢而空。请简要谈谈这则广告词的妙处。

2.某理发店有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

4:结合“中国电信(ChinaTeleCom)”的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04年盐城市)

5:看了下面这句广告语,你想到了什么?(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字数限在60个以内)(02年青海省)

凡向鳄鱼池投掷物品者必须自己拣回。

6: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谓无孔不入。其中不乏精美之作,请你向大家介绍一则广告。(顺序合理,语句通顺,100字左右。)

7: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这一美德,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100字左右)

1英国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劳动人民处境更加恶化,统治阶级内部充满矛盾,辉格党与托利党互相攻击,争权夺利,英国和爱尔兰等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

2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3第一部《利立浦特游记》,第二部《布罗丁奈格游记》,第三部《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第四部《慧骃国游记》。

4(1)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2)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

苏门答腊,鞋跟高低,高跟党和低跟党,怎样打破鸡蛋,(1)用国王胡子茬和王后手指甲做的梳子;(2)四根黄蜂刺。数学和音乐,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磁石,耶胡,三年,小人国”、“大人国

1答: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2答: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

3答:拿绳索、钩子拴在敌舰上,一下子拖走五十艘最大的敌舰。

答:(1)两只老鼠爬上床,与老鼠格斗;

(2)一只比牛大3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

(3)农夫把格列佛带到集市,强迫他做各种姿势赚钱。等等

答: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答: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作者借这一形象直指整个欧洲的文明制。

答:写格列佛在飞岛国等五岛的经历,通过对它们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答:(1)收集黄瓜中的阳光;(2)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

(3)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4)用蜘蛛丝织布;

(5)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

(6)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可以节省用牛耕地的费用。等等

答:要不要把野胡从地面上消灭干净。

答:这两句话是:(1)人类最易满足;(2)需要是发明之母。

答:在慧骃国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对格列佛的主人因养了一只野胡(即格列佛),而且把其当作慧骃对待的行为感到愤慨。他们提议主人要么对待格列佛就像对待其它野胡一样,要么责令其游回本国。后来在代表们的一再逼迫下,主人希望其制作一种交通工具回国。于是在伙计(即栗色小马)的帮助下,格列佛建成了一艘印第安式的小舟,离开了慧骃国。答:示例1:人物特点:格列佛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救他于危难的船长都憎恨鄙视;

人生启示:人要谦虚,要学会感恩。

示例2:人物特点:格列佛聪明、有胆识,面对困难从不畏惧;

人生启示: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

水循环,答:揭示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蕴涵生物循环规律。[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温度20—280C,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请注意安全。] 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答: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

答: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答: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高科技来预测天气。

答: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

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例题点评: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广告语往往以独特的个性使人耳目一新。这类试题没有唯一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解答这类试题可从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效果等方面入手,细细研读品味,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评其广告主题,或评其艺术形式。解答时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含义,注意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引申义。该广告语中“联想”既指“联想”品牌或联想集团,又指人类思维的活动。其精妙之处在于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方式引起读者注意。

(1)①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②指人类思维的活动。

(2)妙处: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思维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例题评点:利用汉字音同形异的特点,把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大肆宣传,看似生动形象,实质严重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作为广告语出现语病实属不该。我们应关注生活,留心观察,随时纠正那些不该出现的错别字修改语病。改正错别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字义。

1.这则广告巧妙地引用了俗语“不打不相识”实则是指使用了这种打字机就知道它的特点和性能对其有深刻的印象。既通俗易懂又质朴生动。

2.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从头开始”既指重新开始表明经过理发后就会美丽,也暗指从“头部”开始结合理发店的特点加以说明强调头部美丽的重要性。做到了形式美和意境美。

例题点评:这道题让学生置身于广告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既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广告这一实用文的编撰能力。不仅如此,在虚假广告泛滥成灾的背景下,更考验了学生的诚信态度,是一举多得的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应结合“中国电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讲究修辞,注意表现手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富有创意。如:“中国电信为你架起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电信连结你我他”;“中国电信,誉满全球”;“沟通从中国电信开始”;“中国电信与你共同开创美好生活空间”。

例题点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道题切合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谈自己的认识,讲自己想讲的话,给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解答时要理解广告语的文字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多角度联想和想象,可从广告词本身的含义、创意、评价方面谈,可从联想到社会公德方面谈,可以从环保方面谈,可写一个小故事,记录见闻等。

例题点评:例

6、例7是两道联系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观题,试题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点,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注意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情感体验,力求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解答这类题目的首要方法是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观察大自然;还要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介绍”应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设计”则不拘一格:可以是一组画面的蒙太奇组合,也可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还可是一段润物无声的动人文字。

第五篇:格列夫游记英文读书笔记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不论是不是真正读过,或者通读过,大约谁都知道《格列夫游记》是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读者中,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名字或者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萧伯纳来得响亮,可是这些响亮名字的作品,真正读过的又有几人呢?相反,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倒差不多称得上家喻户晓了。在“家喻户晓”的同时《格列夫游记》在一般人的心中仿佛成了一本儿童读物,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它究竟又是怎样的一部书呢?

《格列夫游记》是一部奇书,但我不同意有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固然是一般儿童读物普遍的特点,但《格列夫游记》是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垂名世界文学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国讽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

《格列夫游记》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物游记和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游记写于一七二一年至一七二二年之间。第四卷慧因国游记先于第三卷,写于一七二三年。第三卷比较松散,铺的面较开,以勒皮他游记为主,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从一七二四到一七二五写了两年。四个部分应该说是相互独立的,表面上的某种联系或者对照也许只存在于第一卷和第二卷之间。格列夫由小人国中的“巨人山”一下变为大人国中的可怜的矮子。当然,不论是从正面颂、还是从反而颂,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个部分中都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范围也似乎要越出十八世纪的初期的英国,而将茅头指向罪孽深重、愚蠢肮脏,毫无理性的整个人类。

第一卷是标准的讽刺。虽说大家现在都承认小人国实际就是暗指英国利立浦特宫廷也就是英国宫廷的缩影,但人们还是不得不佩服斯威夫特惊人的想象力。他何以会想得出小人国这么一个点子来的呢?格列夫与利立浦特人之间的大小比例为1:12。这一比例在全书中从头到尾都得到严格遵守,不曾出一点差错。从写作技巧上讲,这种视觉上的选择是天才的,而它所产生的效果则是无处不在的幽默。我们当然知道作者是在讽刺,在挖苦,然而这种讽刺和挖苦是理性的、冷静的,甚而至于是较温和的。作者还没有完全激动起来,他只是在煞有其事的给你讲故事,讲一连串在读者看来是闻所未闻的有趣故事。

读者就是这样被他——斯威夫特——这些故事给迷住了,忘记了他的每一个故事其实差不多都是有所指的。不论是“高跟党”还是“低跟党”,“大端派”还是“小端派”,甚至于像财政大臣这样具体的人,都可以从当时的英国上层社会找到他们的影子。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那么一些“有所指”的讽刺,其实也完全适用于整个人类,而并不仅仅限于英国。

第一卷中讽刺是正面的、直接的。格列夫俨然以巨人的身份在由袖珍的人、事、物组成的立利浦特雄视阔步。虽然他也时常受到骚扰,经历种种不如意。在大街上走路必须时刻注意,以免不小心就将人踏死,或者将房屋踩塌,可他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皇帝还是大臣,任其自傲自狂,在格列夫的眼中,永远只是一群荒唐愚蠢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这里的比例是1:12,格列夫从头至尾享受着“俯视”的便宜和痛快。当然,就是这么一个小人国,其内部和腐败的纷争,也终有一天会将其自身毁灭。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游记与第一卷适成对比,格列夫来到了大人国,一下子由“巨人山”缩为“格里尔特里格”。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浦特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12:1。格列夫的视角一下由居高临下变为处处仰视。这一强烈的对照手法是有象征意义的。这种反讽相当尖刻,具有叫对方无法还手的力度。斯威夫特也显然越说越没有顾忌了。

不论作者是出于何种考虑,第三卷的出现多少有点破坏了《格列夫游记》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式的完美性,就组成第三卷的那一系列断片来说,本身也缺乏力度,结构显得较为松散。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可更多的倒好像是作者在说笑话,许多地方还谈不上是讽刺。第三卷充当了一种缓冲剂,缓和了第二卷和第四卷之间强烈的感情。

第三卷是由五个游记组成的。勒皮他游记是第一个,它讽刺的主题显而易见,就是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和剥削。在接下来的巴尔尼巴比游记中,斯威夫特的讽刺是直接的,不加掩饰的,讽刺的对象是拉格多大科学院。此外,斯威夫特还讽刺了文学和历史学的所谓新批评主义的方法。

第四卷慧因国游记看来是最有争议的一部分了。斯威夫特在这一卷里到底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两百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远远超出了学术的范围。《格列夫游记》一出版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几乎就在斯威夫特刚刚告别人世之后,一场旷日持久的针对第四卷的抨击就开始了。斯威夫特到底是不是反人类的呢?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展示了它的真正的文明和美德,同时也更全面地,更清楚地暴露了它的堕落和丑恶。而讽刺作家不过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罢了。其实,批判或讽刺往往并非出于恶意,倒可能是因为更深的爱;也许是“怒其不争”吧。

这就是斯威夫特的反人类吗?如果是,我们也就不妨接受吧,我们由此看到了最强烈,最深刻、最有力度、最不妥协的讽刺,《格列夫游记》的价值和斯威夫特的伟大也正基于此。

读《格列夫游记》,仿佛徜徉在作者斯威夫特的想象力的海洋中,他用或辛辣、或讽刺、或讥嘲的笔触,构造了一个妙想天开的奇特世界。奇特的国家,奇怪的人物,以及主人公的奇异遭遇,组成了斯威夫特或理想、或反理想的国度,让读者们既沉迷于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为书中深刻的内涵而动容。使《格列夫游记》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下载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The usage of satire in Gulliver’s travel 格列夫游记英文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格列夫游记[5篇]

    Reading Report:Gulliver’s Travel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onathan Swift,he was a famous writer who born in a poor family in Ireland and he was brought by his u......

    格列夫游记练习

    12.拉格多大科学院的发明? 1) 从黄瓜里提取阳光。 2) 把粪便还原为食物。 3) 将冰煅烧成火药。 4) 造房子先从房顶造起自上而下一路到地基 5) 用猪耕地。 6) 以养蜘蛛代替养蚕来纺丝......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篇一:格列夫游记读后感12月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读后有感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做大人国与小人国,爱冒险的主人公格列佛来到小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仅几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

    格列夫游记导读

    格列佛记导读 作品简介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裔爱尔兰作家、诗人、政论家,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文学大师之一。 创作背景:《格列佛游记》成书于1726年左右,它的构思源于与朋......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The Book Review of Gulliver's Travels In my spare time, I read a novel named Gulliver's Travels. Gulliver's Travels with the hero in the Angle of Gulliver descr......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格列佛游记 [作者简介] [英]约拿旦·斯威夫特 著  《格列夫游记》是一本奇书,读后感《《格列夫游记》读后感》。写了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在小......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定稿)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窗外阴雨霏霏,我独自在静谧的小房里,翻着《格列夫游记》。阴霾未散的日子,我与格列夫一起旅行在四个国家,感受着人情冷暖,体味着人性真谛。 书,一页页翻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