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训练
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从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走过,被这繁星般美丽的浆果吸引住了。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取的最大。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梵文《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一个愚人要住三层楼,南昌不让匠人造底下两层。钱钟书先生曾引用这个故事,说明学术研究不能一味追求那种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但在文学世界里,空中楼阁又确乎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高一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做《我的空中楼阁》。
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有一种稀珍的鹿种,主人们为了使鹿群不受伤害,将狼、豹野兽捕杀光。从此,这些鹿置于没有任何危险的“安乐窝”中,活动量逐渐减少,体质也越来越差,在瘟疫浒时大量死亡。后来,主人们特意从外地“引进”狼珍稀的鹿群为了生存,整天来回奔跑,体质和生命力逐渐增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防止了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浩淼无际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小岛,上面居住着世代与世隔绝的士居民,他们的生活十分原始,他们不穿衣服,有的只是用树叶遮盖一下。后来,这个小岛被发现了,人们惊讶于这岛上居民生活的原始。当外边人来到这个岛上时,整个岛沸腾了,岛上人纷纷跑来观看这些外来怪人,他们特别惊讶这些外来人为何与他们不同,为何还包裹着自己。
春天雨水勤,田里禾苗在竟翠争绿。但是你再看地边田垅上的杂草,由于雨水多,也长得旺盛,正跟禾苗争水分和养料呢。但这不要紧,把它锄掉就完了,可不能因为杂草多了就抱怨雨水勤了,多了。
提示;首先要把握材料中“春雨”“禾苗”“杂草”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再联系社会现象,找到三者的可比物,可比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写出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文章。
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议,各自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颂世界。文学家感叹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着商机!”哲学家没有说话,深思之后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析]从螃蟹角度看;1、没有正确方向,就很难达到目标;2、没有正确的方法,“横着爬”是很难实现理想的3、没有正确的态度,不自究自查原因,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疳无济于事。从青蛙角度看;1、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2、提建议要有真诚的态度3、指导别人要具体,要耐心。
第二篇: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2)
学习目标:
1.讲评上次作文。
2.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3.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讲评上次作文情况:
1.总体情况:
2.存在问题:
3.例文讲析:
教师指导:
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堪忧。学生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是无内容可写。每到写作练习时便搜肠刮肚,穷思冥想,无病呻吟,矫情作秀。究其根源,乃是平时不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需要素材,“无内容(材料)可写”,自然头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写文章就是写生活。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对生活有所感触,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会有内容可写,才会写出精彩的词句。所以,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关键,乃是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活。要引导学生理清生活层面。许多学生自感生活面较窄,每日生活就是家庭会较远,生活较单调。其实不然!我们当然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去拓宽生活面,参加社会实践,多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多交朋友,多接触大自然,但是我们更应引导学生理清生活层面:(1)校园生活;(2)家庭生活;(3)路途见闻;(4)同学友情;(5)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旅游;(6)所在城市的情况。层面一旦理清,生活便厚爱于我们了。它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学生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知„„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就越丰富。这样,生活的源头活水流淌,作者笔下就会佳作迭出。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深”入生活,而且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观察是人认识生活的基础和起点。它不同于一般地看看,而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需要做“有心人”。需要对周围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和敏感性,这样才会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才会有所发现。否则,即使看到的东西再多,也只能是无动于衷或视而不见其妙。因此,观察对捕捉素材十分重要。这就是人们为什么都生活在“生活”中,可每个人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与感受却大相径庭的原因。有的人目光敏锐,善于观察,不仅能像摄象机一样把客观的物象摄入自己的眼帘,印入自己的脑海,而且能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新鲜东西──那带着露珠的生活之树的芽苞!与此相反,有的人身在生活之中,心却游离逝去。即使再有特点的事物,再有价值的细节,一概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虽也用眼看了,但浮光掠影,印象模糊。二者比较,关键是“身”入而“心”没入,学生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思考,遂使生活成了过眼烟云,于是那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材料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观察兴趣,不仅有用眼睛、耳朵、鼻子、手去充分感觉生活,去看、去听、去嗅、去摸,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深刻的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
其次,引导学生多读。阅读对写作有多方面的意义。马克思最喜欢的职业是做“蛀书虫”,他为了写《资本论》认真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著作。大量的写作实例也证明:阅读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得间接经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作家都在自觉、频繁地使用阅读这种手段去撷取材料。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这要求写作者更迅速广阔地反映现实,否则就会目光短浅、两耳闭塞、观念陈旧。所写文章很难满足社会需求。
对于肩负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1)主要通过阅读名家名作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文章是人格的表现。读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人格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操练。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学生在书本上接触的这些语言作品,大都来自阅历深、见识广、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内涵也必然大于学生的阅历、见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大家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尽力地不让别人看到他们在写作,而在尽力地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2)还可以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发现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 1
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们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对于精美的范文佳作要精读。最好能默记时诵。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地感受文本,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确有道理。老作家巴金十来岁就能背诵包括《古文观止》在内的许多佳作,后来他在《写作生活的回顾》中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这种传统的阅读容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更有意义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了语感。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务求广泛,态度从容,且要有一定量的积累。
最后,要引导学生多记笔记。笔记是文章的信息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马克思写《资本论》读过1500种以上的书,而且本本有笔记,1843─1847间,光经济学笔记就有24大本。要引导学生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理清生活的内容、条理,写出系列观察日记或笔记。在思考生活的过程中,要敏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善于记下系列的生活笔记。在博览精读的过程中,可摘抄、可质疑、可随手记下心得,写出一篇篇读书笔记。这些笔记,都应是我们平时观察思考阅读的结晶。通过这些笔记,学生们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生活中的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积累素材务必主动,被动不能聚积起丰富的材料,所得的材料也是零乱、笼统、肤浅、模糊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采集(捕捉)写作素材,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细致、系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只有抱着自觉采集态度的人,才能把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对采集到的好材料认真审视、思索,发现它表层和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写作素材也是日积月累的,要下艰苦的功夫,才能养成经常性积累的良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和途径,都应抓好观察、阅读、笔记三个环节。
第二课时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题目:餐桌上的欢乐
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训练(3)
学习目标:
4.讲评上次作文。
5.指导学生能够正确立意。
6.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二.讲评上次作文情况:
4.总体情况:
5.存在问题:
6.例文讲析:
二.本次作文指导:
教师指导:
中学生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拿着题目,就信手漫笔地写下去,不是平铺直叙无中心,就是杂乱无章多中心,使人读了不知所云。须知,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形式的选择。立意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欢迎,首先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深意、新意。于漪老师说过:“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为此,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动笔之前。必须考虑好立意。
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主题,而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的意见或中心的思想。因此,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主旨)。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材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作文该如何立意呢?
一、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正确,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来确定主题。
一般说来,我们的立意,要与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提倡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
立意正确还要切题,“跑题”是中学生命题作文中比较常见的毛病。有些文章,从立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从题目的要求来说,则往往偏离了题目,因而实际上是“跑题”尤其是题意比较含蓄的命题,更应审清题意。
二、立意要新颖
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苏轼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锋,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选择主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文章立意大家都那么看,都那么想,那么写,“站”的方位太一般化,取的“角度”不新颖,那么主题就欠新。因此,我们学生不可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三、立意要深刻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什么叫“深刻”?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意深刻,不落俗套。确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浮光掠影的东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学会透过事物表面,深入看到事物实质,写文章的人要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分析,从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文章有没有闪光的思想,其意义与价值就大不一样。如果我们提笔写学雷锋、送温暖的好人好事,只停留在事情的一般记叙。当然不会动人;如果剖析到人心灵,反映出时代精神。涂抹上未来的灿烂色彩,文章的深度、广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四、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以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文章立意的一种错误认识。须知,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来说主题,那么可以说,一篇文章有十个中心比不上一个中心好。
指导学生立意,应该要求一篇文章集中一个主题。这样的中心才能突出,也便于做到深刻、具体、写起来也会顺手些。让我们听听作家魏魏的话就更明白这个道理,他在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经验时说:“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中学生写文章尤其是写读后感往往写”好几个意思,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是永远写不好文章的。
总之,“千古文章最高,”明确了文章的意,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和感情的倾向上就有方向,立好了文章的意,我们才能铸造出华彩篇章。
第二课时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题目:我落泪了
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训练(4)
学习目标:
1.讲评上次作文。
2.作文的构思。
7.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三.讲评上次作文情况:
7.总体情况:
8.存在问题:
9.例文讲析:
二.本次作文指导:
教师指导: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
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
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题目:幸福,像花儿一样
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第三篇: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
①话题作文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为:“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生活方式或社会风尚。”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民间谚语:“不良习惯会使人行为懒散,一直消沉,甚至会使人丧失羞耻心,损人害己。”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终生……
请以“习惯”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②半命题作文
题目: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0年青岛市中考作文更注重对考生素质的考查,注重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从命题方式来看,青岛连续五年都是二选一的模式。2006年的作文题目为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2007年为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2008年为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2009年为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今年为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这种二选一的命题方式更能适用不同的考生,鼓励考生发展特长,写出特色,写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维认识。考题一:话题作文“习惯”
题目提供了几段关于习惯的名言或议论,首先是词典的解释,这让考生对“习惯”一词做分析,明确习惯应该是长久形成的一种行为或方式。然后材料中列出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名言从正面阐释习惯的积极意义。第三段是民间谚语,指出不良习惯的危害。材料中的最后一段总结,提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两种情况各自的结果和意义。通过对材料的审读把握,我们便可明确这道自命题作文的立意方向:可写良好习惯对人的有益作用,可写不良习惯对人的危害,也可两方面结合起来。可写记叙文,选择生活中的小事,展示最真最美的经历或体验,可写由于平时的粗心,养成了不好好做题的习惯,以至于考试失利。可写议论文,写议论文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辩证统一,在选择和运用素材时要突出最新。如果总是运用那些老生常谈的例子,如爱迪生保持刻苦钻研的习惯、雷锋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恐怕就很难得到阅卷教师的认可。如果考生搜集一些时新素材,如90后张一山养成好学的习惯成就演技精彩、张怡宁养成勤奋的习惯,从而成功总是伴随她等等,巧妙运用到作文中,必将成为作文的亮点。写作时可尝试不同的创新文体,如日记体、演讲体等。
考题二:半命题作文
本题要求写记叙文,这就要求考生树立明确的文体意识。要突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考生可在画线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写出最有深度的文章。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句子,如“那次教训”“粗心”“那次演讲”“那次比赛”“一次对话”“运动会”“妈妈的皱纹”“奶奶的那句话”等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词语或写作
12011/5/23
对象,都要注意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写“真我“文章,展示“真我”风采。
考生还应该在写作中写出亮点,写出特色。如在拟题、开头时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或化用诗句格言、运用排比、使用题记等。正文的写作要注意结构、注意考虑递进结构和文章的波折起伏。结尾要首尾呼应,写出新意。
写本题常规思路有:
1、对习惯进行评价,比如阐述要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创新。
2、讲述“我”好的(或不好的)习惯。
3、记录身边的事件,揭示农村的习惯也在悄悄改变着。
4、评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次次打破习惯的历史,今天的人们应打破计划经济的习惯,开展更有活力的市场经济。
当年高考,四川一位考生的作文写得相当精彩。该文的梗概是:“我”从学校传达室领回爸爸的一封信,同学玲玲等疑心是“我”的男朋友来的信,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我”一再申辩这信是在工业局当局长的爸爸来的信,可这反倒加深了她们的怀疑,并且非让“我”当众拆信看看不可。“我”万般无奈,只好拆信,原来,这是“我”两个月前寄给爸爸跟他商量买录音机学英语的信,信纸的背面是爸爸的“回信”,内容是:“经研究,同意。林华(爸爸的名字)。”信只有这几个字。就这样,这位考生通过父女之间书信往来这一片段,写一个当局长的父亲给女儿的复信,居然像他日常签字批条子一样,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僵化、工作程式化的官僚作风。这篇文章选取了一个恰当的材料,表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使人感到新颖、深刻。文章不但揭示了官僚作风的习惯,也揭示了某些女生的心理习惯:一旦与异性来往,就断言是“交朋友”。一箭双雕,令人叫绝。
两个习惯的对话
一天,好习惯与坏习惯在路上不期而遇了。
好习惯衣着朴素大方,坏习惯衣着华贵富丽。
坏习惯对好习惯说:“嗨,兄弟,你穿的怎么这么寒碜,走在路上不怕别人笑话吗?”好习惯答道:“穿的好不好并不重要,我的小主人勤俭节约,专心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坏习惯听了,嗤之以鼻:“你的日子可真苦。我跟着小主人整日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哩!”好习惯听后,劝说道:“你快劝劝你的小主人吧,现在正是学知识、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别整日游手好闲,让这青春年华白白逝去啊。”
坏习惯充耳不闻,大摇大摆地走了。
几年之后,两个习惯又在路上碰面了。
好习惯仍然衣着朴素大方,而坏习惯此刻却衣衫褴褛。
坏习惯向好习惯打招呼:“嗨,兄弟,你最近怎么样了?”
好习惯闻声望去,吃了一惊:“呀,你是坏习惯吗?我快认不出你来了!你这是怎么了?”坏习惯低下头,难为情地说:“唉,一言难尽呢!你的小主人怎么样了?”
好习惯自豪地说:“我的小主人现在身居要职,生活得很好。你的小主人怎么样了呢?他以前可是够风光的呀。”
坏习惯懊丧地说:“我的小主人挥霍无度,不久就没了家产,我也跟着寒酸起来。后来,小主人就去偷、去抢,我也需要钱,就没有去制止他。现在,他已被公安局抓去坐牢了,我也无处可去了,只好到处乞讨。”说罢,坏习惯又去乞讨了。
面对坏习惯远去的背影,好习惯叹了口气:“唉,只有不断修改小习惯,才能使自己正确前行啊!可有些人就是这样,从不重视我们习惯,等他们吃了亏,意识到我们的重要时,却为时已晚了。”
习惯决定人生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写道:“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的心里驱赶出去。”这就是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海明威,其作品以自然精炼著称,对话极为简洁。记者询问他风格简洁的秘诀在哪里,他的回答是“站着写”。海明威站着写作,而且只用一只脚站着,这种方式,使他一直处在一种紧张状态,迫使自己尽可能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正是这种独特的写作习惯使海明威形成了简洁的文风。
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这个比喻正适合康德。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他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茶、吸烟、写作、讲学,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完成的。当地的居民甚至用他的活动来校对时间。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就在他一成不变的习惯中诞生了,康德最终成为了德国18世纪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不只是海明威与康德,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良好习惯。司马光睡觉时总枕着圆木枕头,人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动,人自然就惊醒了。司马光依靠这个枕头,不分昼夜地苦读,成为一个博学之人。
圣亦圣,愚亦愚,也许都是因为习惯的缘故吧。良好的习惯敦促人们向前,在不知不觉中带领人们走向成功。而有的人,被习惯支配,习惯了懒惰,习惯了堕落,习惯了恶。秦桧习惯了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依附金朝,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害国害民,终遭世人唾弃;汪精卫习惯于如墙头草般的摇摆不定,最后只得如丧家之犬,有家难回,落得机毁人亡。种种事情不胜枚举,恶的习惯是人生的绊脚石。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使人身败名裂。长期的不良行为往往导致思维惰性,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缠得死死的。驯象人把小象用铁链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直到小象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却再也不去挣扎。
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恶的习惯是人生的绊脚石,我们只有自由地掌握习惯,才能在人生中有所作为。
【标卷解析】
1.巧妙引用。开篇准确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使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得到有力支撑,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也看出考生的阅读广泛。
2.议论深刻透彻。海明威站着写作的习惯成就简洁文风,康德固定的生活习惯使之成为思想家,这些议论因为论据的典型而深刻,有较强的说服力。
3.对比彰显深度。文章选用了小象、汪精卫、秦桧的例子进行反面议论,与前文呼应,收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那堵心墙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曾经在我们之间有一堵墙,一堵又厚又高的墙。上面都已经爬满了青苔,缝隙中的小草顽强地冒出了头。
事隔年岁太久远,可是它就这样坚固地立在我和父亲之间,不曾动摇。否则,十多年,我怎会与父亲找不到交流和沟通的空隙,又怎会难以体会他的爱?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偶尔看看开车的父亲,一如既往的沉默。音响中飘出了熟悉的旋律。“咦?这不是我最熟悉的梁静茹的《情歌》吗?”我急忙弯下身摆弄车上前几天刚买的MP3,一连换了几首,居然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些歌手的唱曲。我兴奋地说:“爸爸,这些歌都是司机徐叔叔下载的吧?”爸微微一笑,说:“怎么了?好听吗?”我继续手舞足蹈地说:“当然,都是我最喜欢的最流行的!不愧都是年轻人,你看我跟叔叔就有这么多共鸣,哪像你们!”父亲依旧沉默。
就这样,接下来的每天,在车上的时光,我都很兴奋地听着一首首自己喜欢的歌,时不时跟着哼唱几句,再也不需要很心烦地去打发这枯燥的时光。
直到有一天下午,爸爸有事,让徐叔叔接我,我们闲聊着,突然他说了:“对了,车上这些歌都是你下载的吧?”“嗯,什么?”我惊讶道,“不是你吗?我一直认为是你下的。”“我很少听女歌手的歌。”叔叔回答,接着他又补充:“那肯定是你爸爸下载的了!”“是这样么?……”我脑海中闪过父亲问我“好听吗”时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幸福与满足,突然想起自己对“落伍”的父亲进行一番评价后竟再没去关注他的任何表情。
第二天,在车上,我轻声问:“爸,这些歌都是你下载的吧?”
爸点头,说:“嗯。”
我说:“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些呢?”
爸说:“常听你说,上网一查随便下些就是。”
依旧是那样淡淡的语调。这时车上响起了郭静新专辑中我最喜爱的那首《心墙》:“你的心有一道墙,我的爱会爬上窗台绽放,打开窗你会看到冰川融化……”
我把脸别过去面向窗外,几滴温热的液体从脸颊划过。是融化的冰川么?我想。咸咸的,很甜。
曾经的那堵心墙使我久久不能忘怀,那里,有我最受感动的父爱的味道……
品悟·阅读
爸爸的爱一直这样深沉,偷偷地下载我最爱听的歌曲,只为了更接近我。或许这就是爸爸,站成一堵墙,默默地为我遮风挡雨。任我的埋怨爬满墙面,也不辩解一句。
品悟·技法
1.切入角度与众不同。文章使用“曾经的那堵?墙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切入,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可谓独树一帜。情节上引人入胜,内容上总领全文,欲扬先抑。那堵心墙实际上是父亲对我的爱的见证。
2.选材集中特点突出。纵观所有的考场作文,选材往往陷于陈旧、俗套的误区,本篇文章与众不同,选取父亲默默地为我下载“我喜欢听的流行歌曲”这一事件,而且通过他人之口写出父爱之沉默深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更能体现考生的文学功底。文章开头对心墙的描述颇具文学彩色,正文中人物的对话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语言凝练,口语色彩浓重,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至深。
那些微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每次月假回家,短短不足两天时光,爸妈的爱却如阵阵清风,吹皱我心中的湖水,微澜,时刻荡漾我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初三生活,快节奏,高效率,学习压力着实是大,每逢月假到家,总免不了一些抱怨。这时,爸总是耐心地、静静地听我发完牢骚,轻轻地说上句:“累了,就歇会儿吧!”短短的一阵清风,立时便吹走我心中一切的阴霾。微澜,荡漾我心。
平日里,妈上班,我上学,爸一人揽着家里十几亩地,爸在生活上并不是个细心的人,经常需要我跟妈两周回来一次时,打理一下房间。爸自个在家时,有时饭都懒得做,可每逢我回家,爸都会准备我最爱吃的饭。
我这人有个毛病,吃饭时爱看书。上次月假,午饭爸炸的带鱼,和往常一样,我“心无旁骛”地看小说,正要把一块鱼往嘴里塞时,手中的筷子却是微微一颤,我一惊,抬头,爸右手拿着筷子,小心翼翼地从我筷子里的鱼上夹出一根鱼刺来,轻轻地甩到餐桌上。见我眼望向他,爸轻轻一笑,又从盘中挑出最大的一块鱼,夹到我碗里,这才开始吃自己的饭。我一呆,只觉一阵清风直入心扉,吹起层层涟漪。微澜,荡漾我心。
妈的工作地离家十几里,冬天里来回奔波,很是辛苦。平日里,妈很少请假歇班,一天忙十多个小时,只为每月里那一千出头的工资。可每逢我放假,不管几点下班,妈都会回家一次。上次月假妈回家时,已快十一点了,我早已脱了衣服,躺在床上静静看书,听见妈回来,进入我房间。见她摘掉头盔,我笑着叫了声:“妈。”妈的脸上立时绽放出比盛开的玫瑰更灿烂的笑。三步并两步到我床头,摘下手套,本能地伸开双手想抚摸一下我的脸颊,可手到中途,又刻意地缩回。我伸手握住妈的双手,妈的手很凉,凉得刺骨。和妈握手后,我手也变凉了,可我的心却暖洋洋的,一股暖风吹过。微澜,荡漾我心。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还是睡意蒙眬之时,妈已经骑着摩托车离开了,我和妈,每半月的匆匆一瞥,包含着两颗炽热的爱的心灵,妈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如春风吹皱春水。微澜,荡漾我心。爸和妈,两缕清风,时时在我心中拂起微澜,轻轻的风,浓浓的爱,永驻我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品悟·阅读
爸爸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和“我”的话也不多,总是简短的几句,还总是惹得“我”埋怨不断。可是,仔细品尝爸爸的话,却满是关怀,和妈妈不一样的关怀。品悟·技法
1.选材真实出亮点。题目“那些微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人入胜。文章选材突出亲情,选取生活中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和体贴的小事,读来真挚感人。
2.细节动人显真情。小细节看出大关爱。爸爸给我“挑鱼刺”、为“我”“夹大块鱼”,妈妈“请假回家”“握手的冰凉”,这些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生活和亲情气息。
3.语言生动显文采。考生语言生动,遣词造句颇有讲究。如开头的“爱却如阵阵清风,吹皱我心中的湖水”,文中的“小心翼翼”“微澜荡漾我心”“微微一颤”等语句,可谓精致,给人以美感。
第四篇: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
写一件事需要注意什么?
要把一件事叙述清楚说完整,必须要把六要素都交代清楚,可见记叙文六要素在叙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把一件事叙述完整的必备因素。
记事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写清了“六要素”,人们对这件事才会清楚、明白。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头等重要的,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具体的。
同学们,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文:
例文一:《学包饺子》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爷爷说:“今天你们全家都来了,咱们包饺子吃吧。”我一听乐了,我最爱吃饺子啦!
我来到桌子旁,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由于馅放得多,把饺子皮挤破了。第二次,我又重新拿起饺子皮来,这次把馅放少了,包出的饺子扁哈哈的。我又反复地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只不过饺子的姿态不同,有的像馄饨,有的像面团,有的像丑小鸭。不像妈妈包得那样立正,都东倒西歪的。晚上,爸爸下厨房去煮饺子,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头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好极了!
请结合例文指出存在的问题?
明确:这篇例文,突出的问题是没把包饺子这件事写具体。这是我们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遇到写事的文章,有些同学常常是提笔无话可写,理不出思路,内容不充实,如记“流水帐”或“蜻蜓点水”,给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你看,例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就这样吗?跟谁学的,怎么教的,教了什么,最后我怎么包饺子,完全没有写出来,因此,这篇记事作文是不成功的。
再来看看下面的例文,想一想,存在什么问题?
例文二:《我的烦恼》
原文:“铃,铃”门铃响了,我打开了门,妈妈询问我的数学成绩 ,一听考了95分,妈妈立即就开始发牢骚,她每次都批评我,一点都不理解我,让我心理很烦恼。
改文:“铃,铃”门铃响了,我打开了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数学测验几分”“95分”我回答道。话音刚落,就看到妈妈一边脱鞋,一边用严肃神情教训说:“你真是的,怎么离100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呢?你看隔壁家小明才刚上一年级,这次就考了100分。可你连人家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比不上,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听了这话,心里不由自主的难过起来,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味儿。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滚,看着妈妈我多想说:“妈妈,你知道吗?你每次的不理解和责怪不是在为我好,而是在无意间伤了我的自尊,变成了我的烦恼。无奈我只好回自己的屋去。
作文中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呢?(结合例文分析)
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事物。
小结:
记叙文中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叙。记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叫描写。描写要求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见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4)明确方法:看听感想做
分析语段:半截尺子
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张新走过来,关心地问我:“林叶,你怎么了?”我抬头一看是她,心想:不就是前天跟你吵完架嘛,也不至于这样幸灾乐祸呀!便没好气地说:“只是没带尺子。”她一听,转身跑回座位,拿起她那把崭新的 尺子。掰成两截,递给了我。(做)看了这一切,我愣住了,接过尺子,小声地说了谢谢。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伙伴啊!
实战演练:《那个孩子真脏》要求:根据题目,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话。
第五篇:作文训练
作文题目:
(一)爱使我-----------
提示:(成长、战胜困难与挫折、走向成功------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爱来自我们身边的许多人。爱伴随着我们成长)写作要求:
1、书写 认真、内容充实。2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二)这件事告诉我--------
作文提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有许多的事,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生活告诉了你做人要诚实,面对困难要乐观,荣誉不仅属于自己,要关心别人。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
作文要求:
1、中心明确。
2、内容具体。
3、感情真挚,书写认真。
(三)我终于战胜了--------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作文。)
要求:
1、中心 明确、内容具体
2、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500字
(四)读后感读名著,写读书笔记,记录下给你留下最深印迹的地方。
(五)观后感假期你都观看了哪些有趣、有意义的电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谈谈你的观后心得(内容要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