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科技工作总结
银行二○○六年科技工作总结
二ΟΟ六年我行科技工作在上级行和支行党委的正确引导下,紧紧围绕“存款立行,科技兴行”这一工作重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生产保障作用,通过全行员工齐心协作、共同努力,科技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全年生产正常,无任何网络和设备安全事故,全行科技意识明显好转,科技投入明显加大,科技管理及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将我行全年科技工作总结如下:
一、直面困难、理清思路,找准全行科技工作突破口。
就全行科技工作而言,二ΟΟ六年度全行科技工作相当被动,由于近几年全行电子设备投入总量不足,更新滞后,老化严重,造成全行电子设备维护量大,而作为我行科技工作职能部门,由于工作的调整,人员变化较大,原有几个技术骨干进行了岗位轮换,技服力量匹配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全行正常的科技工作需要,非但如此,今年又恰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为全行科技工作平添了不少的压力。面对全行科技工作的诸多困难,在以我行科技信息部为首的科技战线的全体员工,并未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直面困难,找准了“确保生产安全、盘活设备存量,激励全员参与,共同提高全行科技水平”的科技工作新思路。并在此科技工作思路指引下,全年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二、“确保生产、盘活存量、全员参与、通力协作”,顺利实现全年科技工作既定目标。
常言道:拉弓没有回头箭。作为我行的科技工作,只能在适应全行改革进程中,加快节奏永往直前,奋起自追,努力缩短同同业间的差距。二ΟΟ六年按照支行确定的“确保生产、盘活存量,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科技工作思路,在全员共同参与,通力协作配合下,顺利地实现了全年科技工作既定目标。
1、为确保生产安全,完成了中心机房的改造工作,为全行正常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为全行网络枢纽的中心机房,它存载着全行业务、办公及远程培训等大量业务数据的中转和传输,其发挥的核心作用直接影响全行的生产安全。针对原有机房突出的安全隐患我行科技信息部认真提出了整改方案并按时整改落实。一是按XX分行机房设计标准要求重新划分了生产、办公和供电区域,力求排除人为的安全隐患;二是将原生产前置系统重新按要求将城区和农村机构进行了分设,并对前置服务器进行了清理,提高了全行业务数据传输速度,同时,为避免全行生产停业将城区和农村前置系统分别进行了热备,同步升级,自动切换启动,为全行正常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三是加强中心机房的规范管理,制定了《XX农行机房管理办法》并上墙明示,系统地建立机房管理登记簿,完善了各项生产的日常记录,并自创设计了中心机房机柜,并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用仪表进行了监测。四是对中心机房机架上的各条网络及电源线路进行了规范和登记,提高了网络故障的排除速度。整个机房整改后,在功能上中心机房所要求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得到明显的体现,外观上简单、庄重而不失整洁,2、加大投入、盘活存量,在有效整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前提下,如期完成了各项生产及办公系统的升级和改造。
一是加大电子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力度,今年在支行党委的重视下,全行紧紧围绕业务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加大电子设备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前几年设备更新严重滞后的现状,全年共投入电子设备资金35.8万元,新购电脑10台,报表打印机4台,激光打印机3台,液晶终端15台,门市用票据打印机6台,磁条读写机17台,IC卡读写器12个,新购丰田系列5KW发电机1台,新增自动取款机1台,为配合“亮丽农行”工程,先期对城区机构的支行营业部、挽龙垭分理处、云江大道分理处、杏家湾分理处营业室电子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有效提升了农行对外营业形象。为确保正常生产,缓解农村营业网点因设备老化造成维修上的压力,对农村较远的机构如沙沱营业所、江口营业所、凤鸣营业所,高阳营业所的报表打印机进行更新,并在每个农村营业网点保证了备用票据打印机一台,通过对现有设备的调配整合和加强维修及管理,在今年百年不遇的旱情中经受住了考验,有效地保证了正常生产。
二是为盘活现有电子设备,将使用多年无法修复的电子设备分拆作配件,对其他在用设备进行替换维修,达到降低电子设备使用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全年我行科技维护人员下基层网点120余次,共维护维修电子设备225(台、次),维修费用
元,比上年下降了
元。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我行网络资源,协同支行计划财务部完成了统计系统的升级改造和财务系统的上线工作;协同组织人事部完成了全行远程培训系统的上线和视频会议室的搭建工作;在科技信息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各机构和部室IP地址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网络办公的利用率。
四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电子设备及耗材的使用和管理。为降低和节约办公成本,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一方面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管理,通过多次修订,出台了《XX农行电子设备管理实施细则》、《XX农行中心机房管理办法》、《XX农行网络及生产应急方案》、《XX农行电子设备及耗材采购和领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并按照上级行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表格记录;另一方面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设备及耗材坚持支行集中采购,集中管理,集中考核的“三集中”原则,采购公开招标,杜绝暗箱操作,领用规范,台帐齐全,数量准确,对耗材领用情况每月按时公开,费用下划,并加强设备的使用管理的考核力度,全年耗材使用共计
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万元。
五是跟踪检查,认真履行科技监管职能作用。支行科技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科技工作监管职能,每季度认真部署,对所辖机构及相关部室例行电子设备及网络安全进行安全巡检,针对我行的网络及生产安全形势,认真制定《监管方案》,执行监管检查,全年对各营业机构安全巡检5次,检查面达100%,形成检查记录58份。发出书面整改通知5份,形成安全巡检及其科技监管报告5份。
3、全员参与,共同提高全行科技运用水平,是有效缓解我行科技服务压力的最佳途径。
为有效缓解我行科技服务压力,提高全行科技运用水平是关键,为此,我行科技部门带头学,并由我行科技信息部从2016年5月份开始,创办 3 了每月一期的《XX农行科技工作简报》,全年在全行发布科技工作简报8篇,积极通过简报的形式总结全行科技工作,鼓励全行科技爱好者积极参与,并投身于全行科技工作运用实践。
三、立足现实、找准差距,努力寻求科技工作“新”的亮点。
通过支行科技部门带领全行员工共同努力,我行全年科技工作虽然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行的要求以及和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只有立足现实,找准不足,有的放矢,努力寻求来年科技工作“新”的亮点和提高。
一是虽然今年我行在打紧开支,“挤”出费用,加大了对电子设备的投入,但由于前些年对电子设备的投入滞后,而电子设备及其网络化建设更新换代快,离全行科技运用需求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比如说农村网点没有备用的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发电机功率低,无法保证停电后营业的正常需要,严重影响正常办公和营业;来年南溪营业所作为农村大所,搬迁在即;有部分电子设备老化严重,很难承担起网络化无纸化办公需要。所以全行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好现有网络资源,想法设法,继续加大电子设备的投入。
二是科技制度的执行不够,虽然我行针对科技工作,制定了不少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但由于这些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没有同绩效挂钩进行考核,缺乏根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很难在制度的执行上收到上佳的效果。
三是科技培训不够,营造全行的科技学习氛围不隆,今年我行尽管通过简报,以修代培、坐谈总结等多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部分员工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但由于从制度上没有有效地建立培训机制,很难收到实质上的效果。所以来年必须在全行科技培训方面在制度上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有限地电子设备资源,缓解现有维护不足和不到位的现状。
四是网络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由于部分设备陈旧、功能不全(如机房的交换机),核心设备没有备机(如中心机房的核心路由器),核心网络产品升级更新慢,计算机及杀毒软件没有正版,很难升级。网络安全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全行科技运用意识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由于全行科技运用水平是迫于工作压力的趋使,只停留在应付层面,不能较好地对办公系统优化运用上有好的突破。科技工作人员也只是奔波于日常“电工式”的维修和保养,很难对全行科技意识上进行引导和提高。
尽管在实际科技工作过程中,我行面对一些较大的困难,但我们坚信有我们上级行的正确引导和我行领导的重视,在我们全行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通过我行科技工作职能部室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扎实苦干,为推进我行科技兴行进程而不断进取,定能在我行现有不足中缩短科技工作的差距,为助推我行改革和发展发挥出科技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科技工作总结
公路管理段科技工作总结
今年5月份发来,我段科技工作在局及总段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以科技工作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的主导思想,结合我段小修保养工程建设和险桥加固的生产实际情况,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到了日常养护和重点路段的推广应用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结合我段生产实际,努力创新,做好科研工作 我段管养公路路况差、建设投资较大。多年来,原来一直对油路建设进行摸索。针对这一生产实际情况,我们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配合总段做好部分路段的突破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成了320线大明槽路段、天生桥路段的路况恢复。
在研究油路结构的同时,根据本地区的桥梁特点,结合桥梁养护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近年来,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超载车日益增长,桥梁负荷日趋加重,桥梁老化、破损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双曲拱桥大多都处于病危状态。为解决这一课题,今年我段配合总段工作,加大对部分危桥的研究,上报数据,以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二、积极引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今年我段加大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械对国道320线部分路段进行全面整修,这些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段的工程质量和养护水平都有了很大地提高。我段在引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引进新设备,使修复的路路工程之外观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加强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公路管理水平。我段在今年建段之初,各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共安装计算机14台,并配备了交换机,整个段部成立了一个局域网,真正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财务部门配备了专业财务软件小蜜蜂,工程部门配备了工程设计软件,全部计算机加入互联网,与上级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公路管理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段在完成好计划任务的同时,还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的生产实际情况,积极配合总段完成好科研项目。并在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等工作上加大力度,加强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篇:科技工作总结
科技工作总结
畜牧兽医领域辛勤耕耘二十余载,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专家同行密切配合协助下,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学以致用,扎实推进,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学习型复合人才。在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业已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对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诸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促进了我区畜牧业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其具体作法和体会是:
一、运用新的检疫技术和手段,提高检出率,保护人体健康
动物检疫是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动物食品的有效载体,快速、便捷的检疫 手段,为提高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提供了速度保证。新的检疫技术应用为提高检出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抓源头,实施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针对其(1)工作量大;(2)方法简便实用;(3)适用基层推广的特点。严把(1)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2)临床检查健康;(3)免疫在有效期内;(4)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的出证条件。使我区产地检疫标准到位。即(1)产地检疫开展面:所有乡(镇)、村均已开展。(2)规模化养殖场(禽类500只以上,猪50头以上,大牲畜10头以上),产地检疫达到100%。(3)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4)屠宰点、交易市场成交的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回收率达到100%,调运动物检疫证回收率达到100%。
(二)抓关键,实施屠宰检疫
屠宰检疫是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对动物的胴体、头、蹄、内脏等携带病原和致病微生物 进行检验定性,也是让市民吃上“放心肉”真实体现。一方面我们狠抓《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执行,做到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狠抓动物检疫操作程序的落实,增加科技含量,做到科技执检,避免肉品因检疫而出现责任事故。其措施是把住“六关”:①验证查物关;②宰前、宰后检疫关;③实验室化验、镜检检验关;④盖印出证关;⑤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关;⑥登记汇总关。做好六个到位:①检疫人员业务素质到位;②服务意识到位;③责任心、事业心到位;④检疫和处理程序到位;⑤检疫工具和设备到位;⑥监督检查到位。
近五年来,全区共检肉品29862吨;检出病害肉品150.8吨;出具检疫证明18.7万份;先进检疫器材应用158台套;化验设备投入四万余元。
(三)抓落实,强化市场监管和动物防疫监督
无害化处理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途径,也是畜牧兽医技术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具体体 现。我局投入五万余元购置焚烧炉,六千余元购置扑杀器,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
头(只);病害动物产品
ky。
市场监管是动物检疫的配套补充,动物防疫监督是动物检疫有效保障,我区以技术支持为先导,对市场监管以抽查、补检的形式,加大对不法屠商打击力度,仅2006年市场抽检肉品599吨,查出病害肉品2..72吨。动物防疫监督以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为基础,对照防疫的技术参数对号入座。每年对全区21个屠宰场(点)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1次,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460个左右。乡镇检查、抽查、稽查、办案等出车150次左右。近五年间,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案例489起,其中,以技术手段为支撑处理案例、立案128起、结案128起、结案率100%。
(四)适应新要求,开展“瘦肉精”检测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而饲料、饲料添加剂直接影响畜牧生产效益,同 时也是发生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隐患。我区重点整顿进口动物源性饲料和进口宠物饲料。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蛋白精”、“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和苏凡红等非法添加物的专项监控、抽查、整治行动2次,出动人员26人/次。屠宰场(点)抽检尿液2525份,检验结果为阴性,通过开展“瘦肉精”等添加物的检测,保证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五)适应新形势,加强学习和学术交流
`我局根据当前疫病频发和细菌、病毒变异快,变种多,每年举办2—3次知识培训,并 积极派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学术交流,并每人在有限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资金来订阅专业技术期刊。在2005年省组织的动物检疫员技术大比武中,区动物检疫站荣获“团体第三名”。
二、强化防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局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 置”的原则对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的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进行综合布控,控制了动物内疫外传、外疫内传,有效地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
(一)搞好春秋二防,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动物免疫计划
针对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流行的特点,我局对春、秋二季防疫精心部署,合理安 排,并对动物免疫密度、“三为一体”的免疫配套跟踪检查。做到:
1、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
2、确保防疫质量、免疫计量足、部位准、深度到、消毒严、针头适。切实做到苗不离冰,冰不离苗。
3、做好各项免疫配套工作,做到四个100%。即:猪免疫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免疫卡发放率达到100%。;登记率达到100%;农户签字率达到100%。通过实施强制免疫这一德政政府工程,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畜牧业的发展。
(二)加强疫情监测,以期早发现、早控制,减少损失
动物疫情监测能急时发现动物疫病,并通过疫(菌)苗的效价可以检测免疫效果。一 方面,发现疫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另一方面,免疫抗体产生与否和免疫效果的好坏得以检验,做到季防月补,免疫一头,成功一头,将因疫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局对家畜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羊痘、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抽血监测
万头(只)。与此同时,开展了血吸虫、血检、粪检。共监测耕牛
头。并根据结果投放化疗药物
份,通过监测有效地遏止了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三)重大动物传染病的控制和扑灭
尽管我们采取了综合的防、控疫病的措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大流通,大 开放。一方面,畜产品的流通形成了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新的动物疫病产生和传播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然而,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采取了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将疫病迅速扑灭。
2005年,路口镇发生耕牛口蹄疫A型,扑杀耕牛58头。2007年,赤壁办潘家湾发生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扑杀生猪104头。
三、推行新品种、新的养殖模式,促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广养猪三优新技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生猪三优技术,即:优化杂交组合、优化饲料日粮、优化饲养管理。在此方面,我们 的做法是:
1、技术引导;
2、政策扶持;
3、跟踪服务;
4、效益检测。
全区共推广这一技术达八个乡(镇、场、办),直接惠民
户,产生经济效益
万元。
(二)推行生猪150养殖模式,发展生猪养殖,缓解猪肉价格上涨
生猪养殖150养殖是正大公司与农民直接签订责任书的养殖模式;是公司+农户产生效 益,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良好途径。
我区推行此养殖模式已达
户,此模式的发展壮大,有望缓解我区猪肉居高不下的价格。
(三)发展奶牛养殖,改变消费观念,增强民族体质
我区奶牛场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当前的政治任务,作为政府此项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一是身先士卒,当好楷模;二是当好参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技术支持,降低养殖风险。目前,我区奶牛场在建项目
个,已建成投入生产
个,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
万元。
(四)加强养殖当小区项目建设,壮大我区畜牧业经济
养殖小区建设在我区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富民强区的重大举措。奶牛、生猪、肉牛养殖小区的形成,为黄州区板块经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具备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将壮大我区畜牧业产生经济。
作为一名畜牧业务主管干部,对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将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将勤奋工作,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递交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科技工作总结
2011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1年,根据铁道部相关要求,结合日常“五控两管一协调”工作,加强现场施工监控,持续进行技术改进和科技攻关,成效明显。现将2011年科技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研管理
项目部组建伊始,即成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各副总监、安全质量试验主管、监理组长及重点工程现场监理为组员的科技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责任。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工作重点,确定攻关方向,研究对应措施,安排现场落实,定人限期完成。
二、科研投入
监理项目部为科技工作小组拨付专项奖励资金,购置设备仪器,为小组成员配备电脑、安装网络,并在技术咨询、资料查阅、经验交流、交通通讯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尽最大能力为科技攻关提供便利条件。
三、成果转化
监理项目部积极配合技术创新有关项目、课题的专家评审,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副总监理工程师参加评审,提出监理评价意见,及时完善相关资料。对于经评审确认的技术转化信息,优先在本项目推广使用。先后确认并推广了软土路基强夯、冲击碾压、改良土施工、钢桁梁制作安装、T梁预制和架设、连续梁及简支箱梁现浇、上跨铁路和公路安全防护、临近营业线施工等多项施工方案。
四、合理化建议
监理项目部科技工作小组不断梳理、掌握施工现场质量技术存在 1 的各类问题,注重工艺、工序、工法、工装研究,以设计图纸、验收标准、技术指南、技术规范等为依据,在尊重施工单位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根据监理项目部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供施工单位参考,其中大部分建议为施工单位认可并采纳,达到了预期较好的效果。
五、技术改进
监理项目部科技工作小组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为重点,针对施工方案及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如路基试验段、改良土拌合、封闭式路堑、桥梁支座安装、挂篮拼装、连续梁浇筑、孔道摩阻测试、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工程和工序,及时提出审查意见和整改建议,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合格、技术经济。
六、科技节支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在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单位的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如,桥梁预应力张拉使用的压力表,规范规定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0级即可。经监理项目部科技工作小组建议,采用0.4级防振型精密压力表,不仅保证了预应力的准确施加,其校准周期也由1.0级的每周一次,延长至每月一次。减少了压力表的校准次数,节约了检测成本,也减少了预应力张拉的等待时间。
2011年项目部进行的科技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和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联系不够密切,活动主要在项目部内部进行;科技工作主要是即将开工或正在施工的工程,科技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以现场为主,技术总结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理项目部已经充分认识到当前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五篇:科技工作总结
山东金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1科技工作总结
一、企业状况及技术中心现有条件和能力
山东金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优越,西靠济南国际机场,东邻青岛国际港口,座落于济青高速公路第五出口、范仲淹故里--邹平。公司总占地180余亩,员工330余人,各类技术研发人员150余名。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3亿元,利润27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623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失模铸造产品及消失模铸造机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我公司技术中心目前拥有专业研发人员14人,中级以上职称研发人员10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中心建有标准化研发实验室,拥有试验仪器30余台套,价值700余万元人民币。2011年公司投入科研经费620余万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2%。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建立了以消失模铸造研究所为主体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体系,利用CAD、UG等软件设计,关键部位利用有限元分析等先进技术开发手段,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开发质量。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每年至少有6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功,自2008年起截止2011年,公司共申请专利20余项,这些技术创新一经推向市场,就为我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引起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金阳公司的产品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很多技术专利为金阳公司独自创新发明,金阳公司的技术革新,引发了铸造行业的一次绿色革命,大大推进了中国消失模技术向前发展的速度,金阳公司研制的消失模铸造技术被国际上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1999年,国家科技部把消失模铸造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变革,即使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也不能在所有的科技领域拥有优越的条件并包打天下。作为一个企业,力量毕竟有限,因此需要把眼睛盯住社会,依靠科研院所的力量,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公司先
后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并签订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与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我们公司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基本思路。科研院校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好的课题与项目层出不穷,作为企业来说,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将好的课题转为实际生产的一个平台,帮助他们解决试验所需要的条件,同时发挥企业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生产经验丰富的特点,将产学研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公司在实践中以企业经营战略为导向,以第一速度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以技术中心为核心,整合各创新要素进行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了良性互动、各创新要素协同匹配、全员参与的高效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创造有价值订单,赢得持续国际竞争优势为目标,由人力资源、资金、文化、企业领导与决策和制度等要素构成的有机协同的统一体。
公司从成立技术中心时就明确: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同时,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又可具有反作用,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向更高目标迈进。我公司10多年来的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国内外大量实例证明: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的效率与其组织形式显著相关。据统计,因研发组织不善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和机会丧失,损失往往为其研发投入的20 %~50 %;要想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与效益,必须先优化其结构。我公司技术中心设有工艺科、研发试验室、设计部等3个部门。
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由公司总经理兼任,整个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均由总经理办公会组织实施和协调,另外在决策机制上建立了“每月1 日创新课题分析例会”制度,分析目前现有领域和即将进入的领域,根据世界最新科技成果,优化和调整创新课题,使公司的创新课题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在当今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的网络经济条件下,要推倒企业内部之间的墙,让每个员工都直面市场,并对市场需求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传统企业的金字塔直线职能式结构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非常慢。为从根本上解
决企业管理效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问题,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预防和规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对市场反映迟钝,公司通过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市场链),使得研发部门 与产品制造、营销等部门的经济关系得到理顺、协同和整合,大大加快了研发和创新的速度。
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整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在实践中,公司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
公司对研发人员的激励采用”赛马而不相马”的动态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员工成为自我经营的创新主体。主要措施:(1)全面推行市场链工资制,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每个人的收入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根据科研人员的成果创造的市场效果决定开发人员的报酬;(2)为研发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如邀请专家讲座、派员工参加国内外技术和学术研讨会等;(3)设立用户难题奖、源头创新奖等。公司在实施“赛马”机制的同时,全员又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激励制度,即给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分别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每一类员工都有一个自己升迁的方向,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在全员合同制的基础上,将所有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个等级,根据工作绩效“, 三工”之间进行动态转换,并与个人报酬待遇相挂钩。
为鼓励员工搞技术发明,集团颁布了《职工发明奖酬办法》,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根据对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授奖。对一些不够申请专利的小革新,在全集团通报表彰,并用职工名字命名革新发明,激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
在资金的使用上,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优先的原则。即确保公司每年的科技投入所占的比例将逐年增长,资金使用完全到位。同时对公司内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采取集中投入、加大投入的原则。2011 年公司科技投入620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 % ,研发开发投入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为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