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团2012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集团20132014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及20142014年工作计划
GY公司:
按照GY公司《关于报送自主创新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司认真研究总结,现将qh集团20132014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2014201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3年自主创新工作成果
(一)主要工作
qh集团2013年自主创新研发投入1764万元,获得国家级财政项目资金70万元,获得省财政项目资金530万元,市财政项目资金90万元,其它财政项目资金60万元。
1、科研项目申报
**省Q所,2013年研发投入700万元,申请各级政府科研项目24项,申请金额1300万元。获得省财政资金30万元,市财政资金25万元,其它资金60万元。
**省院,以研究院为主申请项目11个,共申请财政资金955万元。同其他单位合作申请4个项目。
**省院,申报项目8项,申报财政资金1380万元,获得市财政资金30万元。纵向项目为,工业攻关项目《城市污泥在建材工业中的资源综合利用与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利用废弃加气混凝土生产高性能蒸压混凝土制品的关键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高隔热性能新型板材生产技术及产业化》;**省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省绿色建筑材料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省直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磷石膏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广州建委节能专项项目《适合广州地区墙材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已立项;
**省所,2013年科研项目共获得区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2项,国家级立项1项。共获得科研经费220万元(创新能力建设和特定任务未下达,按往年预测)。获得国家级财政资金7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0万元,市财政资金35万元.**省所,2013年共申请政府有关部门专项5项,均为省科技计划类项目,分别为:工业攻关项目“溶胶—凝胶法制备压电陶瓷纤维材料的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13年创新能力建设”;**省直科研机构特定任务“陶瓷创意设计工作室”、“陶瓷原料检测中心建设”;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计划项目“陶瓷原料矿物组成化验检测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比2011年同期减少2项
**省究,2013向省科技厅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两项:1)“2013年我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中温强化瓷的研究”; 该项目将对日常广泛应用的日用瓷产品进行重点研究。目前该项目的试验工作已按计划进度要求开展之中,并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果。2)“**省陶瓷研究所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这两个项目今年预计能得到省财政30万元的资金支持。
2、科研项目的研发
(1)**Q所,在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方面《食用油脂抗氧化剂TBHQ产业化关键技术》2013年6月总投入500万,海珠区科技局20万,自筹480万;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我省食品工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广》项目上,2013年6月总投入310万,其中省科技厅60万,自筹250万;在承担政府特定任务项目《**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方面,2013年7月总投入70万,其中省科技厅20万,自筹50万;在《燕麦麸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方面2013年11月总投入100,其中市科信局25万,自筹75万。
(2)Q院,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工业攻关项目,《手性医药中间体(1R,2R)-(-)-2-苯甲氧基环已胺合成技术研究与开发》,下达文号”粤科计字【2008】105”于2013年3月验收;社会发展项目《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开发》于2013年4月验收;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二烷基次膦酸盐无卤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下达文号“粤财教【2009】177号文”于2013年11月验收;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低硫低灰制革工艺和助剂的研究开发》,下达文号”粤财教【2009】177号”,于2013年10月验收。已经完成了《低硫低灰制革工艺和助剂的研究开发》等两个产学研项目的验收。
(3)**Q院,“增强型增强型预拌砂浆保水增稠材料”项目于2013年12月4日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成果鉴定;科研项目“整体道床埋入式轨枕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省建树行业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磷石膏改性处理及其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和“**省质量监督水泥制品与混凝土外加剂检验站”于2010年11月前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一种磷石膏墙体砖及其制备方法”ZL 2011.1.0155253.2已获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授权。2013年,该院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发表在各种期刊上,其中发表EI收录论文一篇:《Three-Dimension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of Concrete Perforated Brick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4)**Q所,公共实验室建设获得资金670万元;Q专用挺度剂的研究开发获得资金10万元;稻草原料制备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获得资金10万元;以剑麻纤维制备环保型无纺布技术的研究获得资金4万元。
“高浓高效两性淀粉溶液现场制备及节能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两性淀粉项目是**省科技计划项目,今年产品中试成功后,产品在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有利Q厂牛卡纸生产线上试用,试验8小时,纸机系统稳定,效果良好。现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并提交了结题报告,等待结题验收。
“以剑麻纤维制备环保型无纺布技术的研究”项目的研究。该项目是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研究。项目现已完成结题验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阻燃型纸质高强绝缘垫板的研发与产业化”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按计划进行中,现结合我所特种纸生产线的搬迁进行产品的优化和产业化扩大。
(5)**Q所,2013年技术创新投入90万元,主要是为了实施科技项目的投入以及本所自主研发新产品的投入;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为112%。申请财政资金支持440万元,比2011年同期申请资金886万元减少446万元。截止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暂未下达。
专利申请及批准情况。2013年已确认国家外观设计专利登记事项3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专利2件,分别为,实用专利“双层陶瓷香皂盒”(专利号ZL201320224252.9);、外观专利“果盒”(专利号ZL201330187827.X);外观专利“汽灯”(专利号ZL201330187810.4)。
“铜红丝纹釉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梅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3、科研项目实施情况
**省食品添加剂重点科研基地建设2013.12总投入470万,其中省科技厅120万,自筹350万。
Q院截止目前为止,共有2013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高性能ABS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产业化》等六个项目已经签订合同,另有产学研项目《环保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通过答辩还暂未签订合同的项目若干项。今年该院的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3年总共有3个省级项目已经通过验收,还有3项省级项目已经开始申请验收,争取在年底前完成验收工作。
**Q院,工业攻关项目《硫铁矿选矿尾砂预处理及其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综合利用研究》、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节能分项资金扶持项目《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集成优化及其评价》项目顺利进行;清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亿标块烧结砖生产线工艺设计》建设项目目前调试等服务;**高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m2轻质墙板生产线工艺设计》建设项目调试等服务;潮州市“十二五”《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规划》和《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划》的编制;行业标准《陶瓷雕刻砖》和地方标准《生态机压护坡砖》、《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等标准的编制,获批准正式成为“**省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依托单位。
**Q所,在继去年为中顺纸业进行湿部系统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企业有偿提供技术服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所长任组长,以科研部为主要技术力量,由产品检测部门负责,调集所内各部门的有效资源,利用所在行业中的平台和技术优势,针对类似金墩纸业有限公司的中小企业,有偿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技术服务。本年度已完成金墩纸业技术服务项目。**Q所,目前“新型陶瓷壶的研制”和“青花梅瓶的研制”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较为明显,年新增产值达到62万元,销售收入60万元。下一步将扩大青花艺术瓷产品和青花梅瓶的销售市场。同时与丰顺县国雄陶瓷科技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亮点
Q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件,获得省级奖励1项,市级奖励4项。2013年所通过政府投入和研究所自筹共投入700万元用于研发投入,其中500万元用于提升我所检测科研条件,通过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检测场地的扩大,极大的提高了所的检测能力,尤其是2013年取得了更大的突破,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目前国内只有五家,该所是**省首家示范中心。而且检验站的检测业务收入2013年首次突破2000万元。2013年所的抗性糊精项目中试工艺取得重大突破,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的市场价格更具竞争力。
省建材院加大绿色建材研究领域的工作力度,以绿色建材评价与检测体系、绿色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主题作为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相关研究平台,同时利用院的人才基础,继续积极推进在行业的各项技术服务工作,承担了多个企业的项目立项可研报告、技改核准、节能评估、清洁生产审核、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研开发方面,建材院重点围绕绿色建材如各种工业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低碳等开发工作,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多项 省Q所继续尝试所企合作项目,充分利用所科研技术方面的优势,为Q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与高州金墩纸业首次合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的技术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在产品研究方面,首次尝试先立项,由科技人员各自提出方案,择优后确定项目负责人的创新方法,使科研项目计划更细化更具体,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2014年工作计划
重点推进科技项目及争取方向:一是认真研究把握政策重点和项目申报指南,围绕优势,编报科技项目,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二是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选准项目,重点引导与扶植。三是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按照各项目的实施方案,抓好省、市级科技项目的管理,确保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四是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五是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研发为科研主攻方向,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对2014年GY公司自主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Q翁源成果转化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300吨三氯蔗糖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配套设备、人力资源等,因此,需要GY公司在翁源基地和300吨三氯蔗糖项目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自主创新需要长期的、不懈的探索和积累,创新成果的取得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因此,希望上级继续为研究院所科技创新创造激励、扶持的内部环境,支持科研院所坚定信心,走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
专此报告。
附件:自主创新成果表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科技创新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科技创新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今工作总结
今年,科技创新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深圳质量”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
更加突出对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支持,更加突出对创业环境、民生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加突出科技资金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提前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9.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约4650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1.8%。
(二)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着手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协调组织召开超材料、超多维裸眼3d等技术产业化座谈会,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全年国家立项项目数量达到56个,获得国家资助金额7.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7个。
(三)加快推动创新载体建设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运行稳定,累计发展企业用户1500多家,个人用户约100万个,科技管理云服务系统在国家省市区的多个单位得到应用,承担17个国家地方课题项目,参与编写2个云计算相关国家标准。我市全年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76家,累计达955家。各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372项,累计经费15.5亿元;各级工程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806件,其中发明专利1110件,承担国家级项目59项,获得国家级大奖28项。
(四)推进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三态融合”;园区、校区和社区“三区融合”;智慧、智力和智能“三智融合”;土地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三资融合”的新型高科技园区,积极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域。今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5363.23亿元,同比增长12.49%;总收入5106.41亿元,同比增长8.45%;出口创汇21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净利润377.84元,同比增长13.83%;税收总额297.82亿元,同比增长10.18%。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105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定中,深圳高新区排名第二。
(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组织召开今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研讨会、973计划项目启动会和座谈会,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研究工作,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主动布局全市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扶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的项目,全年共受理项目申报1932项,立项602项,资助金额1.12亿元。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深圳联合基金设立方案》起草工作,确定新材料、生物和下一代信息技术3个领域作为联合基金合作方向。
(六)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
充分利用深港科技合作的创新机制,使深港合作成为国家和广东省与香港合作的示范与亮点。积极协助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香港创新科技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为深港两地青年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协调推进与香港科学园共建申请现代服务业产业化(伙伴)基地。
(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今年出台《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撬动银行、保险、证券、股权基金等资本要素资源投向科技创新,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的具体特点,统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的有效组合投入方式。充分发挥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广场、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园的作用,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
(八)聚集高层次优秀人才
重点瞄准我市优势及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针对高层次人才分布的特点,主动出击招揽高层次人才团队。全年完成46个孔雀计划团队,63个孔雀计划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4个孔雀计划创业资助项目和19个孔雀计划创业场租补贴的受理及评审工作。新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0个,累计引进45个团队。召开全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表彰获得20**深圳市科学技术奖的集体和个人,树立“以创新者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
二、明工作计划
明年,我委将积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锐意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目标、提升能力、重点突破、加强管理,积极构建城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以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上游环节,政府发挥主导、引导作用;在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中下游环节,市场的作用要不断增强。在事关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的公益性研究领域,政府给予重点扶持;对产业属性较强、市场前景明确的开发性研究领域,就要以市场为主。在整体规划、公共服务等宏观层面,由政府主导;在具体创新活动和产业化开发等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以创新科技投入方式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
建立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探索天使投资引导机制和股权有偿资助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助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和多元投入方式,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三)以信息化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逐步建立市、区统一,信息共享的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加快推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健全科技资源共享的安全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解决项目重复申报、重复研究等问题,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能,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争取更多的国家、省科技资源落户深圳,提升我市科技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四)以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抢占国际创新制高点
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力争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命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家技术标准。
(五)以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协同创新
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政策资源。全面落实促进创新驱动发展“1+10”系列文件,促进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的跨界融合。继续推进“科技+金融”、“科技+文化”、“科技+物流”、“科技+民生”、“科技+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强化技术、产业、资本和应用的协同创新。
第三篇: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提升科技工作整体水平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
“十五”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5年内陆续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三药”科技产业基地和常州软件园,以及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
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高新技术产品198只,软件企好范文版权所有业34家,软件产品119只;年专利申请从96件增加到429件,年均增长约34.9;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3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
今后三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为目标,推动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全区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布局,为顺利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重点,确定目标,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我们将着重构建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三大平台,以软件、“三药”、动漫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滨江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等专题园区及特色乡镇为重要载体,努力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们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和“三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软件产业销售额达到40亿元,“三药”产业基地企业销售额达到8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
二、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一是选择自主创新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进行创新试点工作,提供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标准建立、管理体系认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加快企业技术升级与改造,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二是组织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实施产业化,争取实施jn型高效一体净水器、天然纳米凹凸棒土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应用等30项重点科技攻关,培育高效太阳能光电效应玻璃等13项重点新产品开发,组织实施高精度铜带铸轧生产工艺及装备产业化项目等8项重大成果转化。
2、继续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以三井分部为试点,将创业中心的品牌服务向外延伸,建立新的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展空间,扩大孵化面积。积极探索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和机制,在新兴和主导产业中选取一批最具成长潜力的在孵企业进行资源聚焦,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在“孵小”的同时更注重“扶强”,为孵化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深度孵化,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的理念,建立“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共享;专有数据,有偿返还”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单位及个人对提供设备、数据和资料的积极性。以各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为依托,引进和组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不定期交流、及时跟踪等方式,努力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创造多赢局面,为孵化企业和创业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到2008年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创业企业150家,其中留学生企业25家,在孵企业总数达300家以上,毕业企业占孵化企业总数的10以上;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3、精心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针对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照国家政策,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进行扶持;利用好已出台的对科研机构的扶持政策,采用整体引进、政府扶持、企业投入、多方共建等方式,重点引进和建设好大型“三药”创制研发平台等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研发中心,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张、增强高新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平台。加快“三药”企业孵化器,软件公共测试平台,面向主导产业的产品检测、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活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08年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4、努力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
以欧美、日本、俄罗斯为重点,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区与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国家在制造业、装备工业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研好范文版权所有发机构,联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与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新途径,努力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利用好现有的两院两校合作关系、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及其他政府产学研平台,大力吸引国内高新技术成果到我区转化,强化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三年累计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项,组织重大产学研活动10次,签订合作协议80项。
5、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一是推进“三药”专利战略分析平台与重点骨干企业的结合。围绕重点企业的新品开发提供国内外已有专利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并将成功的经验向其它“三药”类企业推广。不断创造条件,在区内其它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专利数据库,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即时跟踪最前沿的技术,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加强乡镇专利试点工作。在科技基础扎实的三井、汽车及零配件和工具等产业特色明显的孟河和西夏墅等乡镇,强化专利申请和保护,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三年内,全区实施专利转化项目500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实施高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加强对我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和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化,争创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认真实施《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纲要》,重点加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全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一批功能比较齐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切实使之成为科技与企业的桥梁,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纽带;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信息的提供渠道,为全区的自主创新提供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形成一批服务全区创新工作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创新机制,建设队伍,提高科技工作整体水平
1、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贯彻落实现有的各级优惠政策。根据《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针对涉及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标准化建设等,适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区的政策体系。
2、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区外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服务,实现联动,提高我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制订软件招商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机制,提高软件招商的效率,降低成本;理顺科技局系统内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工作的协调和目标的考核。
3、建设科技管理者队伍。协同各镇、街道乃至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者,以服务企业为共同的目标,加强考核评价,提高队伍的执行力。加强科技局系统内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效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城区的要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学习型、效能型、廉洁型的队伍。
通过努力,实现从项目管理向环境优化方向的转变、从相互独立向高效联动方向的转变,增强全区科技管理者队伍的凝聚力和战略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提供支撑。
第四篇: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年中,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 年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为此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 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拟定本学期学校科技工作计划如下:
二、科普工作、稳步推进
1.结合本学年课改的要求和学校科技教育规划的制定,积极推进科技类拓展 型、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以二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普 及教育!
2.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 科技知识,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听科普讲座,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等)
3. 积极建立自己的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对那些开展 活动较好的科技小组要予以扶持,使其能更上一个台阶。
4.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 引领科技教育的实践!
三、科技竞赛及创新实践活动
有效组织、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相关科技竞赛活动
1.“我的问题我解决”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各中队组织学生开展。
2.各班级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1)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科技辅导员牵头、班主任老师配合。
(2)下达目标任务到各班级。
3.各班级、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2008年9月底
4.开展“如何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经验论文评比。—— 二00八年三月
5.班级、学校科技小报评比。——二00八年四月
6.撰写科技创新教育学年工作总结——二00八年七月
四、建章立制、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1、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布置、协调相关事宜。
2、为科技指导教师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并保障落实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的时 间。
3、保证必须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费。
4、积极参加达州市第二十四届科技创新大赛和达县第二十九届科技创新大赛。凡参加大赛获得上级奖劢的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劢:获市级一等奖的,奖人民 币200元,获市级二等奖的,奖人民币150元,获市级三等奖的,奖人民币100 元。获县级一等奖的,奖人民币70元,获县级二等奖的,奖人民币60元。获 县级三等奖的奖人民币40元。既获市级又获县级的,以最高奖为准(不连奖)。科普工作的推广与深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 备因素,更是学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达县大堰乡中心小学
2008年9月
第五篇: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引领全体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从九月份起,我校认真开展校园科技活动,通过活动中使学校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培养了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中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现将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落实、求实效
我们学校成立了科普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由校团支部牵头,组织班主任和科学课教师参加,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安排,制定计划,总结经验。同时配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记录、有经验总结。完善了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总结了经验教训,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内容,科学组织各项活动
宣传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良好风气为指导思想,以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深挖活动内涵,务求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一)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利用学校宣传栏开辟“科普园地”、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科学课、悬挂的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向学生泛宣传科普知识,比如,我国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两弹爆炸、水稻大王袁隆平、超导、纳米技术等)、最新科技动态等,并召开科普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识,营造了浓郁的科技氛围。
(二)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
1、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利用学校橱窗开展科普图片展览利用各班黑板报科学知识;利用学校广播普及科学知识,多渠道、多式地在师生中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利用学校优质的多媒体资源,根据学校计划在电教室播放了科普知识宣传影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科普知识和科普技能,培养了 学生热爱科学。
3、在师生中开展科普征文比赛。以“体验科技发明创造”为主题,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了征文比赛,让学生记录身边或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的感性认识。此次征文涌现出来很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4、组织开展科技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科技幻想绘画等项目的比赛。在各班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手抄报、小制作、幻想 绘画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中学生科学知识竞赛。学校组织近百名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本次竞赛题目范围广、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丰富科普
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并懂得了科学。
通过这次活动的顺利实施,我们也积累起了更多的经验,我们会在以后的科学教学和科技活动中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科学,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不断探究自然的兴趣;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逐步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态度,感受科学、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发展应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