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鉴赏

时间:2019-05-15 14: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短文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短文鉴赏》。

第一篇:短文鉴赏

荒古前第一体质,大成可与大帝争锋,曾连续出现九代强横人物。天变后不适合圣体修行,在轮海、道宫需要大量的源,突破四极的道路被斩断,天地会降下先天纹络阻碍其突破,并以大道伤之——天地不认可圣体!圣体肉身极其强大,轮海异象为众多异象组合,各秘境也需以单一秘术辅助开拓。已知人物:本书主角叶凡荒古前九人皆大成,其中一人晚年进入圣崖,被不死道人所杀,叶凡自其身得到无缺单一秘术有几人从奇士学府的最强试炼之路前往星空征战,其中三个血染他乡,两个回归北斗,九世圣体最后一位客死异乡化出神只念。数万年前一名圣体未大成,于轮海、道宫修炼单一秘术,坐化后遗骸被青蛟王发现,叶凡与其感应得到部分单一秘术 神婴简介:能摄住众多强大的存在,可窥破万物本源,或是强者蜕变新生产生已知人物:小囡囡,可能为狠人大帝转世 神王体简介:天赋神术有“天演神术”、“神王再生术”、“神灵的叹息”、“神王纵天步”等,对圣体有反应。多出于东荒因此又名东荒神体已知人物:姬皓月姜太虚姜家当代神体——姜家圣主姜仁自外面抱养而回,非常神秘,性别不详虚空大帝的妻子恒宇大帝某后人的妻子六千年前被老疯子拍死的一位大成神体第一代源天师的一位好友,与源天师同抗不祥,同死于殒王坟被段德扒开坟墓的一位姬家大成神体几万年前一位姬家神王,成为荒奴一位姬家神王曾进入荒古禁地外的仙宫被传送而找到羽化仙谷紫微星域,昔年一位四千岁的神王进入鲲鹏之巢,瞬间陨落 太阴之体简介:体蕴太阴,修行

神速,但大多数都会夭折,需要地命果才能避免,所以只有一两人名垂青史。已知人物:姜婷婷太阴古皇 先天道胎简介:天生近道,身与道合,勾动天地道力。已知人物:紫霞西皇母 先天圣体道胎简介:荒古圣体和先天道胎的混血,拥有两种体质的优势。已知人物:无始大帝 天妖体简介:妖族特殊体质,种族绝技有天妖宝轮等。

第二篇:《短文三篇》特色鉴赏

《短文三篇》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热爱生命》逻辑思路清晰严密。文章开头从“度日”这个词的含义入笔,写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与下文“哲人”对人生的态度形成对比,然后从探究态度不同的原因出发,引出作者与“哲人”对人本质的不同理解,以上在对比中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作为一个自然流程,包括了生与死两个阶段,于是作者先说明自己对死的看法,然后又说明自己对生的看法。短短的一段文字,把生命的各个方面都论述得非常周到全面,令人惊叹。

《人是一根能思想苇草》标题便显示了文章的写作特点,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既表明了人的弱小,又揭示了人的伟大高贵,说明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信条》把人生的原理简化为幼儿园学过的基本规则,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构成其突出的写作特色。

第三篇:古诗词鉴赏短文写作指导

古诗词鉴赏短文写作指导

一、诗歌鉴赏之五步赏析法

示例: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第一步,简单交待写作背景)诗的大意是:今夜鄜州上空一轮明月,妻子在闺房只能独自观看。遥想我那稚气的孩子,还未必懂得怀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妻子久久凝望,夜雾湿润了她散发幽香的如云鬓发;银色月波泄在她的玉臂上,一片寒光。什么时候能和她一起依偎在窗纱旁,月光把咱俩的泪痕双双照干?(第二步,简单翻译诗歌)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其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将妻子月光下的风神雾态描摹的如此旖旎动人,语丽而情悲,真是化工之笔。(第三步,简单赏析表达技巧)诗歌表达了诗人身陷贼中思念家人的凄苦心情,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第 四步,总结感情主旨)诗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第五步,简单评价诗歌)

这五步个步骤为诗词赏析性短文的基本结构,不一定每步都有,如我们对背景不熟悉就可以没有第一步,但一般需有二、三、四步。

二、诗歌鉴赏之分联赏析法

示例: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李儋是诗人的好友,两人常以诗酬唱。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第一步,总评全诗)首联言与友人离别后时间过的太快,以“去年”、“今日”之花事同而人事异兴叹,便于下文之接、转。颔联概括一年来不如意的境况,告诉对方自己情绪十分低落,“茫茫”、“黯黯”,用叠字词极富迷惘与苦闷的感情色彩。颈联就宦游异乡生发感慨,对上文悲事多难料、诉愁来独眠作一解释,表示那都是病 怀更添乡愁与失职总生愧意惹出的。两联层层承接,脉络清晰,结构稳重。尾联则一转而结到期待重逢,从彼我双方措词,益见性情之厚。(第二步,逐联赏析)全诗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以个人遭际感人。(第三步,总结评价)

这种诗歌鉴赏分联赏析法,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重点在第二步,逐联赏析,赏析应既有对本联的理解,又有对字词、意境、表达技巧等的鉴赏。开头或结尾要点明诗歌的感情主旨。

第四篇:古典诗歌鉴赏短文的写作

古典诗歌鉴赏短文的写作

示例一: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第一步,简单交待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第二步,简单翻译诗歌 今夜鄜州上空一轮明月,妻子在闺房只能独自观看。遥想我那稚气的孩子,还未必懂得怀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妻子久久凝望,夜雾湿润了她散发幽香的如云鬓发;银色月波泄在她的玉臂上,一片寒光。什么时候能和她一起依偎在窗纱旁,月光把咱俩的泪痕双双照干?

第三步,简单赏析表达技巧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其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将妻子月光下的风神雾态描摹的如此旖旎动人,语丽而情悲,真是化工之笔。

第四步,总结感情主旨 诗歌表达了诗人身陷贼中思念家人的凄苦心情,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

第五步,简单评价诗歌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此为诗歌鉴赏五步法,这五步为此类文章的基本结构,不一定每步都有,如我们对背景不熟悉就可以没有第一步,但一般需有二、三、四步。

示例二: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第一步,总评全诗 李儋是诗人的好友,两人常以诗酬唱。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第二步,逐联赏析

首联言与友人离别后时间过的太快,以“去年”、“今日”之花事同而人事异兴叹,便于下文之接、转。

颔联概括一年来不如意的境况,告诉对方自己情绪十分低落,“茫茫”、“黯黯”,用叠字词极富迷惘与苦闷的感情色彩。

颈联就宦游异乡生发感慨,对上文悲事多难料、诉愁来独眠作一解释,表示那都是病怀更添乡愁与失职总生愧意惹出的。两联层层承接,脉络清晰,结构稳重。

尾联则一转而结到期待重逢,从彼我双方措词,益见性情之厚。

第三步,总结评价 全诗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以个人遭际感人。

此为诗歌鉴赏逐联赏析法,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重点在第二步,逐联赏析,赏析应既有对本联的理解,又有对意境、字词、表达技巧等的鉴赏。开头或结尾要点明诗 歌的感情主旨。

如何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

阅读古典诗词作品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理解,指搞懂诗词作品的词义、句意、段意、全文大意。亦即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鉴赏,指鉴别和欣赏作品的语言、写作方法、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这一切做出恰当的评价,亦即体会它写得怎样好,怎样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而品味它的艺术魅力。

理解和鉴赏是密切联系不能割裂的。理解是的基础,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阅读古典诗歌作品,如果只是诉之于理解,而不去鉴赏它准确遣词造句、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不去鉴赏它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那对上述两个方面都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打个比方说,理解,犹如跨进名画展览大厅的门槛;鉴赏,则像欣赏那厅内的展品。跨进门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欣赏展品。

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作品,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它们距离现在的年代都较久远,而且诗歌跟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又有它独特的一面。优秀的诗歌,高度集中。对抒情诗而言,总是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描写特定的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感情;对叙事诗而言,总是叙述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塑造富有典型意义的现象,反映出宽广深刻的社会内容。优秀诗歌的表现意义常常超出它所描写的现象。诗歌的高度集中,更决定了它的语言尤为精练的特征。如果把散文的语言说成是流水式的,那诗歌的语言就是跳跃式的。诗歌的跳跃式的、看似句间并无直接联系的某些语言,也恰恰适合表现诗人感情。优秀诗歌,形象鲜明。诗歌的形象性,即表现在语言的形象上,更表现在形象的描写上。优秀的叙事诗,固然都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优秀的抒情诗,也总是描写出种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且浮现出或暗含着诗人自身的形象。优秀的诗歌,富有节奏感、音乐性。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感情色彩。所以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1.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文学是时代的风雨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风。了解作者的人生遭遇,了解作家的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氛围,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运用想象,填补诗中描述的空白,是理解和鉴赏作品的基础。如学习屈原的《离骚》,首先要了解屈原的其人其事。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受过很好的文化教养,颇得怀王信任,在战国七雄纷争割据的局面下,他希望楚国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主张联齐抗秦、举贤授能和革新政治以求振兴楚国,但却受到楚国内部亲秦的旧贵族集团的诽谤和迫害,被怀王贬逐和流放,直到秦兵入境,国家将亡,他悲愤投汨罗江自沉。可见他的一生是在长期忧伤和放逐中度过的。在这基础上阅读《离骚》,就明了他自述身世、志向和遭受奸佞打击的用意了,对他虽受谗人的陷害但追求“美政”九死不悔的志向的理解也有了张本。

2.要能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的诗句。诗歌语言的特点是精练、浓缩,富有跳跃性。要结合上下语境准确把握词义、句意。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理解这两句诗时,要做到能懂得“羁鸟”“旧林”“池鱼”“故渊”的意思;要懂得“故”与“旧”是互文;要懂得这两句诗承前叙述诗人误入官场“尘网”,就如“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于是思恋“旧林”、“故渊”,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表达他急切思归田园的心情;要懂得诗人以“羁鸟”“池鱼”作比,贴切形象,既与前面的“尘网”呼应,又为后文的“樊笼”伏笔。

3.要善抓“题眼”“诗眼”。“题眼”就是一首诗的题旨。“诗眼”就是一首诗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抓住了“题眼”“诗眼”,就是找到了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钥匙。如《离骚》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一句反映了屈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现他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节操。“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反映他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思想。赏读这些语句,就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旨意。

4.要合理补充形象。诗歌具有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但这种补充不要抛开作品的 形象而随心所欲,要以作品所提供的的艺术形象为基础作合理的想象。比如在赏析《白马篇》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铺叙的手法,描写少年勇猛轻捷的英雄形象。更必须展开想象的羽翼,通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想象这位游侠少年精彩的射技。“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想象身手敏捷的动作画面。

5.要体物入情,能动地思索作品的思想意义。鉴赏诗歌,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社会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感情。如在赏析《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时,就应当从刘兰芝与焦母、阿兄之间的矛盾冲突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从兰芝与仲卿的情感世界中去体察人物心理变化和思想冲突的轨迹。反之,缺乏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真切体验,是很难在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础上,体会出丰富的意蕴的。

6.要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会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鉴赏时要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结合方式即即景述怀、直述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诗的主旨。比如《秦风·无衣》中通过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在重章复唱中表达了作品的主旨: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7.要能体会诗歌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本单元主要是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客观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诗中比、兴手法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比的角度来说,要明了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形式及作用。如《离骚》中屈原“依诗制骚,讽兼比兴”,他以鸾凤、香草比拟忠贞,以恶兽、臭物比拟奸佞,以饮食芳洁比拟品质高尚,以车马迷途比拟惆怅失意。从兴的角度来说,兴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触物起兴,如《氓》的三、四章,用自然现象来对照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 术效果。二是托物起兴,如《孔雀东南飞》开头两句。以孔雀失偶起兴,增加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古典诗歌对仗10种浅探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对仗”是“对仗奏事”的简称,本是一种唐代百官公开奏事的方式。仗,指皇帝上朝时宫殿上的仪仗队及其所持的仪仗,那都是两两相对的。唐代中央政府机构(如中书、门下等省)的主管者和三品以上(包含三品)大官报告公事,御史等言官弹劾百官,都对着仪仗公开上奏,这就是“对仗”。它是相对于屏去仪仗队和百官的“密奏”而言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中的“开元五年”内所记,《唐会要》卷二十五中“百官奏事”条中,都有相当明确的说明。因为仪仗队和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对仗”被借用来说明诗文中对偶的字词句了。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一般可分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的对偶形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递进、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现在称对偶,不过古代诗赋中的对仗要严格得多。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即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对仗的种类很多。明代著名曲家宁王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中有“对式名目”一则,其中有云: “合璧对:两句对者是。连璧对:四句对者是。鼎足对:三句对者是。联珠对:多句对者是。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是。”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对偶:

1工对。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再如:“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 “祖咏:《七夕》)。又如“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房》)

2宽对。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宽对),再如: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宽对)。再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3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4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其中“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

再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5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借义假对,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又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也是因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量词“几度”。

借音假对,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子规啼’子(谐紫),如‘明日又迁居’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6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说:这两联“好像不是对偶,实际上对得很工整,是流水对,是很好的对偶。

7扇面对。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再如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再如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再如现代毛泽东词《沁园春 “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是扇面对。

8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一联中“君”与“我”对称,就属错综对。有的对仗错位不只一字、一词,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属错综对。

9掉字对、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与另一句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再如,《贤文》里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0鼎足对。在元曲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元散曲四大家之一的张可久歌咏宫苑风光的:“山花红雨鹧鸪啼,院柳黄云燕子飞,池萍绿水鸳鸯睡。”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的“鼎足对”。

由于对仗运用有严,出现上述的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而从内容上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这里不再赘述。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

花草类

(1)菊:隐逸、高洁、脱俗

(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

(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动物类:

(1)子规:悲惨、凄惨(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器物类:

(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 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利国利民

(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其它类:

(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

(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

古诗鉴赏练习九题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文翁,汉时著名循吏。为蜀郡守,倡导仁爱教化,颇有政绩。梓州,州名,州治在四川三台县。树杪:树梢。输:交纳。讼:讼争。翻:迅速彻底。

⑴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⑵一般写送别诗,往往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惜别之意,而此诗却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试从立意或意境上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①—③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①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②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5、200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①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②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①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②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降幡:降旗。④伤:感伤。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萧萧:风声。芦荻:芦苇一类植物。

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①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②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答:

诗歌鉴赏练习题参考答案: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⑴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⑵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文翁,汉时著名循吏。为蜀郡守,倡导仁爱教化,颇有政绩。梓州,州名,州治在四川三台县。树杪:树梢。输:交纳。讼:讼争。翻:迅速彻底。

⑴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⑴用典,用文翁治蜀的典故劝勉友人要翻新教化,创造出比文翁等先贤更加辉煌的业绩来。寓劝勉于典故之中,寄厚望于离别之际,委婉得体。

⑵一般写送别诗,往往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惜别之意,而此诗却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试从立意或意境上进行分析。:⑵ 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委婉得体。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恪尽职守,有所作为。诗人没有写近处之景,抒发离情,而是遥想友人所要赴任的蜀地的景色从而勉励友人。前两联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奇景,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最后用典。这样写来神完气足,精当不移。全诗格调高扬,鼓舞人心。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 才之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主要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4、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①—③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①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②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

答案提示:(1).对仗(或:对偶)(2)兵销炬影东风猛 ; 梦断箫声夜月孤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①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②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①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②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答: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2)答:“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降幡:降旗。④伤:感伤。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萧萧:风声。芦荻:芦苇一类植物。

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1)【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

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国家统一的步伐?

(2)【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音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还记得这些句子吗:“唯见江心秋月白”“高高秋月照长城”“千里暮云平”)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它妙在含有余音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①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②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1)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2)答: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这里最有用的信息就是“晚唐”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要靠这种特定的时间信息来解决问题。题干上又说是凭吊六朝古迹,这样问题已能够基本解决。诗句本身有“六朝如梦”之说,暗示了六朝如过眼云烟之意;台城柳为什么无情,因为它“依旧烟笼十里堤”。要害在于“依旧”上,六朝及其繁华早已破灭,你为什么不随它而去,还要在这里卖弄风姿?这是诗人严厉的责难,也是诗人痛心的缘由。其实,进一步地说,责难台城柳也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在是诗人眼见晚唐国势已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痛惜伤感之心溢于言表!)

[鉴赏提示] [注] ①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近。

②“江雨”二句:意思是台城春雨蒙蒙,春草茂盛,六朝的事迹已如梦幻,只有鸟儿啼鸣,好像在凭吊兴亡。台城靠近长江,所以说 “江雨”、“江草”。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称“六朝”。六朝统治时期短暂,政治混乱,使人感伤。

③“无情”二句:用柳树的蓬勃茂密,反衬台城的一片荒芜,用柳树的无情,反衬诗人的伤感。

(2)《台城》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次句感叹六朝如梦。

三、四句通过台城柳色依旧,反衬台城一片荒芜,用柳树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无限伤感。全诗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侧面烘托、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可借鉴。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一二句先从听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

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表达了昔盛今衰之愁。

第五篇: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秋兴八首》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充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

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时序由日暮而至深夜,写夔府秋夜北望京华。

首联承上首末联,由薄暮入笔。每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时,就依北斗星的方向眺望日夜思念的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句,是组诗八章的纲领和眼目,钱注云:“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长安在北,故“依北斗”,“每依”,无夕不然也。京华亦即故园所在,望而不见,焉能不悲?以下抒发个中深悲。颔联,把怀念京华与身世之感紧密交织。《水经注》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往日知道在巫峡听猿声使人哀伤落泪,那是他山之石,间接知识,现在身在夔州,亲自听到猿声而不禁泪下,故云“实下”,“实”,实实在在,真的。即“听猿三声实下泪。”诗人入川后,来到严武墓下,曾因严武推荐,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并拟随严武回到朝廷,不幸严武去世,八月份乘船回长安供职的心愿又落空了。故云:“奉使虚随八月槎。”“八月槎”化用典故,古书民间传说,天河与海通,海边居民每年八月看到有浮槎(即水上木排)来去,于是准备许多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到时又可乘槎回来。此传说后来附会到张骞身上,说张奉汉武帝命,寻黄河之源,因乘槎至天河,牵牛宿旁。此处借用民间传说,表明自己回朝愿望落空,回长安如同乘槎在天,茫茫不可达也。与“孤舟一系”句相照应。与“听猿”句因果承接紧凑。颈联承“每依北斗望京华”、“奉使虚随八月槎”来。画省,即尚书省,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香炉,尚书省上朝时,有侍女二人捧炉焚香从入。伏枕,表自身病体现状。堞,城上的矮墙,即城垛。画省香炉,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眼前现状,是实。诗人慨叹没能入京供职、违离画省香炉,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职衔,辜负了那份工作,伏枕有病的不幸,不能回到皇帝身边供职,滞留在这荒僻的山城,卧听墙外隐隐约约传来的凄咽的笳声,兵乱未平。以上由夔府想京华,又由京华回到夔府,思绪在故国故园与夔府孤城之间往复,情极凄切缠绵。尾联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前景物。月亮从照着藤罗移到照映着洲前芦荻花上,既暗示时间的推移,又用藤罗、芦荻展现萧瑟的秋光,有无限悲凄之感。至此,一位由黄昏日落到中夜深宵,卧病山城,翘首北望,徘徊流连,夜不成眠的抒情主人、诗人形象,已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由景物时序推移暗向第三首过渡。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尽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汛汛,清江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第三首紧接山首“洲前芦荻花”的夜色转摹夔州秋日朝景。前四句写明净的秋色与烦扰的心情。每当千家万户还沉静在山郭朝晖中,自己却孤身一人坐在江边山楼上,看捉留宿江中的渔船,燕子总是在上下翻飞。“汛汛”、“飞飞”连用表示动作重复;“还”、“故”,流露诗人烦恼的心情。颈联连用典故,自比匡、刘。汉元帝初,日蚀地震,匡衡上疏,帝悦其言,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建议亦常被采纳,而诗人曾为“近臣”,几次上疏,却犯忌被斥,其遇与不遇与匡衡形成鲜明的对照,东汉刘向,在朝历宣元成三世,诏颂校中五经,秘书等职成帝时,诏与其子刘歆同领秘书,哀帝时,歆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对儒学传播起很大的作用。诗人想象匡、刘自比,深感命运蹇厄,事与愿违。尾联用同学多不贱反衬自己的落拓,不得志。“五陵此处代指长安;轻衣肥马代指权贵。这联感怀身世,悲愤沉郁,如诉如泣。引出第四首。

朱鹤麟云:“前三章,俱主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井然。”可见前三章重在写实,身在夔州,后五章重在写虚,心系故园故国,开合跌宕,虚实相生。

《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弛。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一安史之乱为中心,写长安近况,是八首的枢纽。

首联因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写秋江即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

《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

后四首紧接上句“有所思”,写对故国长安的回忆。

第五首写长安宫阙之盛,回忆帝居的巍峨壮丽,早朝的肃穆庄严,回忆自己曾在中央政权中任右拾遗职“识圣颜”的辉煌经历。极写玄宗在位的太平景象,气象万千,豪情万丈,以衬托现在的国危民困、穷途落拓、暮年飘泊的忧伤和抑郁。

前四句写殿前景物。后四句追溯当年上朝之事。仙境般的宫阙遥遥对着终南山托承露盘的金人铜柱高入云霄;贵妃娘娘华清沐浴,俨然王母降临瑶池。玄宗信奉道教,传言李耳西游,函关一带一派祥和的紫气东来。前四句用赋的铺陈手法展现盛唐时代宫殿嵬峨,祥和气象。颈联进一步追索开元盛世,一派升平。回顾诗人当年早朝,面见玄宗的盛况。皇帝每月朔望,受朝于宣政殿,上座前,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众人见得,待坐定后始开扇,定为朝仪。“云移”二字言开扇时光彩闪耀,像彩云在移动。宫扇一开,圣颜显出,有如太阳升起。皇帝身着衮袍,绣着龙纹,金光灿烂,表现早朝的庄严和诗人当年何等的踌躇满志。末二句陡然跌落,截住对开天盛事回忆,回到眼前所在。一个“惊”字写出了岁月磋跎、世事变幻,一卧沧江之后的今日,正是代宗大历元年的深秋。“几回”句,括过玄肃两朝,铭刻永不忘怀的记忆。“青锁”建章宫宫门名,诗人在肃宗时为左拾遗,在建章宫上朝。全诗用过去的辉煌与欢乐来衬托现时的惨淡和凄凉,言有尽而意无穷。

《秋兴八首》·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六首抒写对曲江的怀想。

首句直承上首的尾联“一卧沧江惊岁晚”,写自己在瞿塘峡口联想曲江。瞿塘峡口的秋色,是眼前的景色,而曲江头的秋色是心里想象。用“万里风烟”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过感时的复杂感情交织成一派迷茫而又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花萼”二句回忆玄宗当年的游宴与安史之乱暴发。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筑夹城复道,经通化门至兴庆宫,达曲江芙蓉园,宫廷游曲江专用通道。花萼相辉楼在兴庆宫内,芙蓉园在曲江西南,又称南苑,玄宗与贵妃常在次游幸。据传禄山反叛消息传来时,玄踪正在花萼楼臵酒,准备迁幸曲池,闻讯四顾凄怆。所谓“入边愁”,实际暗示了致乱原因。寓兴亡之感,言简意赅。颈联写“入边愁”之前,曲江离宫一带围绕宫殿那珠帘绣柱周围,黄鹄起舞;牵着锦缆的画舫牙樯上下,白鸥惊飞。这堂皇富丽的实景,正是尾联回首歌舞地的内涵。“回首”句总括上面对曲江歌舞地的回顾,可与诗人《丽人行》,《哀江头》等诗参读。对乱后长安深含痛惜之情,对王朝中兴充满感慨叹息。末句又引出下诗“昆明池水汉时功”。兴亡盛衰之感,百年世事之悲,深沉含蓄。

《秋兴八首》·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七首抒写对昆明池的怀想。既展现当年唐朝国力昌盛、景物壮丽、物产富饶的历史画面,又慨叹往事不堪回首,长安远离,心事茫然。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汉武帝为了操练一支水军,仿照云南滇池而凿,楼船高十余丈,旗臶飘扬,甚为壮观,玄宗亦曾臵船于此。起二句从自古带到本朝。“织女”二句想象今日昆明池水的风光,写昆明池的贵重文物。池内有牵牛、织女两个石人,象征其隔天上银河相对,如今没有人来欣赏他们的风姿、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空对月夜,辜负清秋月色。池中又有石刻的鲸鱼,鳞甲俨然,形象逼真,在这萧瑟的秋风中似乎跃然欲动。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物,在这清冷的月夜,谁去理会?昔盛今衰之情尽在其中。昆明池中本有丰饶物产,至今菰米漂在水上,菰影沉入水中,远望若云。莲蓬在寒露中坠落着红粉。既是对昔日昆明池绚丽秋景的回顾,也是作者对今日昆明池风光的想象,有着无限怀念眷顾之深情。末联在对昆明池进行过壮思飞动、充满豪情的回忆和想象之后,思绪有回到冷落的现实中来,倾诉从夔州遥望万里之外的昆明池,一直望到天尽头,形盛之地离得那么遥远,关塞极天,回不去,也看不见了,诗人流落他乡,像一个渔翁在江湖飘泊。诗思回旋到身在夔州、遥忆京华这一凝聚点上。

《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采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八首通过对昆吾山和美陂一带的回忆想象,抒发今昔兴衰之感,也是对这一组诗的总结。美陂是当时长安郊区的一大景观、旅游盛地。诗人曾与岑参等人在此泛舟、饮酒、吟诗、作乐,并有《渼陂行》一诗记载当时盛况。

首先点明通往美陂的纡长道路,经过昆吾亭,御宿川,那儿山川形势曲折连绵,崇高的紫峰阁的阴影倒映在美陂河里。这是诗人经由、熟悉的美好景象。颔联写美陂当日的物产丰美。有深林佳木异鸟珍禽,香稻喂鹦鹉,啄之有余;碧树招凤凰,栖之安稳。一片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这联是倒装句法,千古名句,实乃“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意象华贵,辞彩典雅,对仗精工,代表了诗人晚岁诗律的审美高度标。颈联在八首秋兴中插入两句春景的描写,重现往日的美好是诗人陷入对长安昔日太平景象的深深忆念中情不自禁地挥笔所成,一轻快欢乐的抒情,反衬现时的寂寞哀伤。“拾翠”,指春游中折枝采草,或拾起美丽的羽毛。“仙侣”,一道春游的伙伴。尾联由以上回忆引起无限感慨。诗人那生花的妙笔曾歌颂过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现在流落天涯,长吟远望,在抚今追昔的沉思之中,白头深深地低垂。

这首诗,极写自己对长安开元盛世太平景象的追忆,寄托自己哀世伤时、忧念故国、感叹兴衰的深情,感情深沉抑郁,对仗工稳,声韵铿锵。总收了整个组诗,完成了“身居夔州而心系长安”的组诗主题。

全诗境界在夔州与长安之中推移,故国之思与沉沦之感交织,写夔州为所见,写长安为所思,虚实相生。八首一气贯通,全是抒情,是格律诗扩大表现范围的尝试。格律精工,章法严密而又富于变化,字句锤炼,辞彩华茂,语言艳丽,思想沉郁,音律顿挫抑扬,与《咏怀古迹》五首风格近似,代表诗人晚年律诗的审美新倾向。

下载短文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短文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短文

    一、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

    短文

    (二)没有人喝彩的工作(16分) (1)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 )地走回家。(2)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3)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

    短文

    命题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英语科考试说明》,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命题意图: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判断,发现和纠正语篇中语言表达错误的能力。 短文改错(共10小......

    短文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

    短文

    The Hare and the Torroise A hare is an animal that can run very fast. A slowly is an anmial that can move only very slowly. One day, a hare laughed at a tortoi......

    演讲短文

    Story 1Three Good Friends One day, a monkey rides his bike near the river. This time he sees a lion under a tree. The lion runs at him. He is afraid and falls i......

    短文01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china and thank you for trusting our travel agency. My name is Linda. It’s my pleasure to be your guide today. Now I’d like t......

    阅读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和老鼠 一只老鼠刚钻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住了它。 白鼠抓住鼠尾说 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 应该归我享用 黑猫抓住鼠头说:“ 你没看见我抓住吗? 是我先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