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村里飞出和谐的歌
XXX村里飞出和谐的歌
从让人头疼的“烂泥村”变成村容整洁的“花园村”,从村民“上访村”,变成干部“下访村”,从镇机关干部包村没人愿意来的“闹心村”,变成机关干部包村不用来的“省心村”,从综合排名全县倒数第三的落后村,到XXX省图强致富文明带示范村,XXX县XX镇XXX村化茧成蝶,唱响了一曲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奋进之歌。
不殉私情,干群矛盾冰雪融
今年35岁的XX于2004年春天临危受命,从镇财政所下派到兰泥村,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处理一处到期水田的承包问题。土地是老百姓眼睛里的肥肉,这件事情的成败决定着杨立在兰泥村的成败。因为原承包者是杨立的亲属,想借亲属关系,以较低价格延包,所以更成为村干部和老百姓盯住不放的焦点。杨立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党员及村民代表会,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坚决不徇私情,依法办事,公开发包。此人又给杨立送了两万元现金,并且说如果不把水田包给他,不但断绝亲属关系,还要要他好看。金钱和亲情没有动摇杨立的决心,通过公开投标,此块稻田以30万元的价格承包给最高投标者。XX得罪了亲属,但是维护了集体利益,通过这件事情,老百姓对XXX心服口服,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也大大增强了,一些过去经常上访的人也主动找杨立谈心,村干部和党员对X书记的第一把火也倍加赞赏,都说这第一把火,融化了兰泥村多年来如冰似雪的干群关系,一种干群党群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在兰泥村迅速形成。
点石成金,集体经济与日增
XX上任时,XXX村有债务70万元,通过土地发包和清理往来陈欠,基本化解了所有的债务。如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增收致富又成为摆在他和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第二个挑战。通过对县内先进乡镇村的考察,和两委班子的认真研究,根据兰泥村的实际,充分吸收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良言良策,确立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富民强村的思路,并采取党员带头、干部服务、典型带动等措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猪禽养殖成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人均年收入比2003年翻一番。今年,XX一班人把生产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提出棚菜养殖两业并举发展思路,春季发展高效日光温室棚菜100亩,不但打破了XX村没有棚菜的历史,而且在大灾之年展示了设施农业的优越,杨立因势利导,号召农民改变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单一耕作方式,发展棚菜成为兰泥村的大热门。去年的禽流感给兰泥村的养殖业带来冲击。疫区禁养过后,他们在废弃的砖厂旧址建起100亩的高标准现代化养殖小区,存栏量可达5.5万只。另外他把村红砖厂重新启动上马新项目,年创产值 180万元。
妙手回春,村容村貌展新姿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手里有钱以后干什么?XXX没有把钱挥霍在饭店舞厅里,也没有为自己的仕途买路,而是用到改善村部和村容村貌上。花了近1 万元,维修了村部,村干部办公条件得到改善;投资30万元在4米多深的脏水坑上,建起了占地18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占地2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彩砖铺地,设有篮球场、文化长廊、休闲凉亭、健身器材、鲜花绿地等,每天晚上吸引几百人,在此有的打球,有的做运动,有的扭秧歌唱地方戏唱卡拉OK,或休闲纳凉,或健身娱乐,或交流致富信息,人群传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文化 活动中心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分为“四厅”,厅内有新买的背投电视,有XX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几百本农民教育光碟,有上万册农业科技书,有乒乓球案,每天向农民开放。为了让村庄更亮丽,投资15万元,公路两侧庭院院墙全部重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建造,并且修建了3500米长的石砌边沟,投资5万元栽了3000多棵风景树,修了花坛,脏乱差的“烂泥村”,变成了绿树红墙,花果飘香的“花园村”。
造福百姓 全心全意解民难
XX挂在嘴边上的话是“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群众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他心里想的和真正做的都是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难题。他一上任,就与农电部门协调,增大了村变压器的负荷值,解决了用电高峰用电难问题,改变了XXX村经常停电的历史;发展棚菜,他带着农民参观学习,跑金融部门协调贷款,打井、办电,培训技术,订购秧苗,联系销售,人瘦了一大圈;XXX村离镇政府20里路,老百姓去办事既要搭工又要搭路费,杨立就把诸如交电费、新生儿上户口等琐碎小事拿到村上,让村干部到镇政府开会时代办,真正做到“宁可村干部千辛万苦,决不让百姓埋怨政府”;XXX千方白计为群众谋福利,从他上任的2004年开始,每年春节,都拿出1万元,给全村每口人发5斤白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由村上解决,又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村民XXX得了脑瘤,巨额医疗费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村上每年春天及时送去种子化肥,帮助解决生产资金难题,有时间村干部还出工出力,帮助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户播种收割,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窝上。
谋求发展,热心服务,强村富民,是XX和他领导下的XXX村党支部的共同追求,2005和2006连续两年被黑山县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XXX被评为XX市优秀共产党员,XXX县委给与XXX村“平地起高楼”的高度评价。XXX和XX村党支部一班人,正以无比昂扬的斗志,朝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XX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荧屏里飞出的歌教学设计
《荧屏里飞出的歌》教学设计
【课
型】
欣赏课 【教材内容分析】
影视音乐是音乐的一个分支,从无声到有声,从音乐为影视配乐到音乐成为影视的一部分,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课通过几部影视剧音乐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功能,如:表达主题思想、抒情状物、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渲染气氛、深化视觉效果,描绘等,使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知识与技能目标:
综合本课所熟悉的影视片,说出影视音乐的功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及音乐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悟、思考、理解、欣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过学生参与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音乐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爱看影视剧或者是动画片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那么你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除了记住里面的故事情节之外,是否注意过在他们的开头、结尾或者是中间穿插的音乐呢?你们知道这样的音乐被统称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它,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美的享受。——出示课题
(利用大屏幕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视频,直观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请同学说出该动画片的名字及相关的内容。
2、演唱此主题曲。
3、同学们展开讨论试着说出影视音乐的概念。教师总结:
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创作、编配的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它是综合艺术——影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讨论激趣 学习新知 影视音乐的功能
(一)欣赏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片头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通过欣赏学生熟悉的电视剧,教师启发设疑,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自主思考)
教师提问:
1、通过欣赏音乐和画面,谈谈你对这部电视剧的大致内容的了解。
2、这首歌曲在这部电视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我们可以看出该剧主要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以及在这期间发生重要的历史事件,而这正是这部电视剧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影视音乐的第一个功能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功能一:突出主题)
(二)请同学们看一段电视剧短片
(欣赏无声与有声音乐,通过对比讲解的方法加深对影视音乐功能的理解)
1、请欣赏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片段(无声片段)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2、欣赏有声片段
师:加进音乐之后,你对这个片段又有了怎样的进一步的理解?
学生回答
3、学生归纳出影视音乐的第二个功能,教师总结。
(功能二:背景气氛)
(三)欣赏动画片《宝莲灯》片头曲《想你的365天》
(师)同学们,前面刚刚学过影视音乐的两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抒情、描绘,现在让老师带领你们走进《宝莲灯》,去从音乐和画面中感受主人公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影片中,自主去探究影视音乐的另一重要功能:抒情、描绘。)
(四)欣赏电视剧《刘老根》片尾曲《圆梦》
(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轻松地总结归纳出影视音乐的功能:推动剧情发展、结构统一)教师总结:
影视音乐的功能有:
1、突出主题的作用
2、背景气氛的作用
3、抒情的作用
4、描绘的作用
5、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6、结构统一的作用
三、拓展实践 师生互动
举行影视歌曲大比拼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歌曲储藏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总结
通过对几部影视剧、动画片的欣赏,我们了解到音乐在影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已经成为影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多电
影音乐的选曲都成为经典的音乐作品,学过的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广为传唱;我国早期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国的国歌。所以说,音乐使影视成为真正的视听艺术。相信你们今后会更加关注和热爱影视音乐,让我们也一起体验音乐所特有的魅力吧!
第三篇: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专题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家乡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丹江口市泰山庙小学 孙明霞
一、教学意图-----感悟生活,激发情感
本案例是去年秋我参加市内说课比赛时所讲的一堂观摩课。授课内容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第7课《长江两岸是家乡》的第一课时《家乡水》。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目标而编写的。教材内容并不多,而且所选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都是介绍湖北省水资源大环境的,没有具体介绍我们的家乡丹江口水资源情况的,尤其对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只字未提,于是我决定按自己的教学逻辑,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第一、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手段。
我们的家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境而过,孩子们是喝着家乡水长大的,他们熟悉家乡水,知道我们的生活与家乡水密不可分,以此萌发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唤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绝大多数孩子只知道丹江口市是中国水都,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调水源头,而对整个湖北水资源的特点乃至我国的水资源的大环境知之甚少,这是本课要突破的重点;《家乡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话题,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较多,也是我们熟知的话题,如果对教学宽度和深度的挖掘不够,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我决定以多维度的体验为手段,在教学宽度和深度上做文章,把家乡水浓缩于本课的学习中,力图让《家乡水》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是——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水,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并由此唤起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意识。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湖北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情况,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独立读图、查找资料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视频、联系生活、结合实践,探究家乡水的特点。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四个活动板块。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如下:
活动一 谈话导入,初识家乡水。
播放《丹江口水库》视频。结合如诗如画的库区美景,我手拿在街上到处可以买到的农夫山泉矿泉水,从孩子们熟知的农夫山泉娓娓道来,谈到南水北调,如潺潺溪流渐渐汇入江河,从而导入正题,揭示课题。
(反思:这个环节从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说起,激起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我们的家乡水有什么特点?究竟好在哪里?)
活动二 联系实际探究,了解家乡水。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纵向推进,它们恰似湖北省的三条主要河流:长江、清江、汉江,同时自西向东奔向大海,但途中又有交汇点和各自的精彩。
(一)五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镜头一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镜头二 云梦泽留下的遗迹
镜头三 湖北省地图
镜头四 湖北省汉江流域图 镜头五 丹江口水库流域图
(反思:这五个镜头按照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呈现了湖北水资源多、分布广的自然环境特点,最后聚焦在丹江口水库。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教给孩子们在地图上查找河流、湖泊的位置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更进一步地增强孩子们的识图能力,同时也使孩子们更直观的认识到家乡水的环境特点。)
(二)几个问题:
说一说:
1、湖北素有 的美称,它最突出 的特点是。
2、“千湖之省”湖北境内真有一千个湖泊吗?
3、这些湖泊来自哪里?
找一找:在地图上找出:
1、湖北省境内的三大主要河流。
2、中国第一大江河。
3、图上的②、③分别是。
3、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4、湖北省境内的最大湖泊。
思考后回答:
1、我们居住的城市位于 流域。它是长江 的干流。
2、我们这里为什么叫丹江口?
(反思:这些问题深化了知识重点,树立了孩子们的自豪感,萌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意识。在查找和抢答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孩子们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丹江口水库,为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做好了铺垫。)(三)一个聚焦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收集资料,说一说除了丹江口水库,你老家附近还有些什么河流、湖泊?夸一夸: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说一说家乡的河流、湖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随着逐渐深入的交流,孩子们对家乡水的喜爱之情和自豪感呼之欲出,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转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
(反思: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活动中,我分组让孩子们充分交流感受,课堂高潮迭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活动三 引发思考,保护家乡水
(一)、读一读、想一想
再读教材40页小资料:湖北面积在3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1962年以前有1066个,目前只剩下300个左右。小组交流讨论后说一说:
“千湖之省”的湖泊为什么减少了?
(二)、看一看、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说一说:
1、图片一(水体污染)说明了什么?
2、图片二(浪费水)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水资源?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阅读资料,再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触动了心灵,大家情绪高涨,畅所欲言,纷纷谈感受、想办法。激起了孩子们保护家乡水、保证一库清水送北方的强烈愿望,从而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另一个角度突破了本课难点。)
活动四 小结新课,升华感情
1、师生对话,交流感悟。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里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感悟吧,请你用
一句话把它表达出来。
2、播放歌曲视频《一江深情》,穿插师生共同宣誓。誓词:丹心献给祖国!江水流向北京!口碑留给自己!
3、总结全课,教师寄语。
(反思:这个环节中,通过师生对话及观看歌曲视频《一江深情》,孩子们对家乡的情感化作歌声飞了出来,情感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升华。在誓词中结束新课,回味无穷。)
二、教学反思-----关注学生成长,促进自我发展
1、把握课堂节奏,环环相扣
优质的课堂应该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乐,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种子、善的理念,让学生有属己感和舒服感。教学中我注重把握真善美的呈现节奏和衔接。美---视频《丹江口水库》,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瞬间激发情感;自然导入了真---深入探究家乡水资源的特点,理解家乡水的真谛,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时而讨论、时而沉思,师生浑然忘我,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引出了善---我要怎样爱护家乡水的思考,在热烈讨论之后,观看视频《一江深情》时,学生情感达到了巅峰,心中的善的愿望化作誓言、伴着歌声喷涌而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了课程的教育意义。
2、注意教学的融合性和生成性,准确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应该注意不同专业、不同层面知识信息的融合。《家乡水》是融地理知识与情感教育为一体的课程,地理知识是因,是重点目标;情感教育是果,是难点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我注重对地理知识的拓展、整合与运用,注重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与调控,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紧紧围绕教材目标开展活动,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达到师生、生生和谐,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3、精心设计活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学生熟知的矿泉水和丹江口水库导入,引出课题;把生活中“活”的素材与学生的活动相结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4、有效运用资源,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家乡水》的相关信息资源特别多,运用不当就会信息泛滥。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局限于教材,高瞻远瞩,通观全局;也学会了忍痛割爱,把握细节。在教学活动中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堂实效随机应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达到了教学效果。
5、教学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本节课的课前准备中,考虑到本课所涉及的课程资源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前置作业布置的不够具体,结果孩子们搜集的资料既无头绪,也明显不足,导致课堂气氛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课堂每一个环节交流内容过多、涉及面过大,面面俱到,详略不够得当,导致课堂节奏不够和谐。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查缺补漏,努力改进、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乐园。
第四篇:和谐家教歌
和谐家教歌:
和谐是法宝,家教不可少。教育忌浮躁,同心创美好。孩子像树苗,浇灌要有道。营养须适度,心灵更重要。切勿拔和剪,莫要疑和包。不能贬和抗,最忌压和抛。家教如航行,父母领航跑。迷雾要看清,风浪不弯腰。教儿有雄心,明天堪憧憬。教儿有恒心,能干大事情。教儿有爱心,人人皆可亲。教儿有孝心,家和人安宁。教儿有诚心,坦荡邪难侵。教儿有信心,循规蹈矩行。教儿有常心,荣辱皆不惊。教儿有耐心,心情稳且定。教儿有开心,趣广人高兴。教儿有宽心,容人万事轻。十心归一心,全家要齐心。和谐享天伦,天下保太平。
第五篇:飞出大山(励志作文)
飞出大山
作者:王晓燕
“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强悍,也有大山般的情怀”
—题记
我生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没有高档的电器,只有布满灰尘的小灯泡;没有奢华的座椅,只有坚硬的小板凳。然而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也磨灭不了我们求知的欲望,也抵挡不住我们对外面大千世界的渴望。终于,山上的学堂办起来了,知识,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能实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终于不会只在梦里出现了。
从此,我和小伙伴们每天穿梭在深山密林中,背着破旧的小布包,哼着老师刚教的歌谣“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强悍„„”日子是多么美好,知识,让我们的一切都光明起来。
年复一年,我们穿梭在密林中,不知不觉,我们都已长大。这天,老师把我们和家长召集到了一起,告诉我们,我们的小学课程已经读完,该到镇上去读初中,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了。顿时,小小的教室里爆发出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和愉悦的欢呼声。放学后,老师叫住了我和父亲,老师对父亲说:“山上的情况我也清楚,只是她平时成绩挺好,如果放弃了,挺可惜的,所以,唉,我就想劝劝你们,别放弃孩子的前途!”“哎,老师,我们会好好想想的,一切为了孩子嘛。”“好,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谢谢老师。”就这样,我和父亲回到家里,经过一番思考,父母决定把家里唯一的猪卖了,供我去读书。而我的好多小伙伴则选择留在了家里,帮父母砍柴除草。我成了村里唯一的读书人,我知道,他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有父母的,小伙伴的,爷爷奶奶的„„
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努力学习,每天起早贪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三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又迎来了中考,看着答得满满的试卷,我欣慰的笑了。
中考过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七月中旬了,却仍然没有消息,我急的焦头烂额,妈妈打趣到:“嫁人也不见你这么上心啊!”“妈,你不懂,这可比嫁人还要重要呢!”“就你懂,就你懂,读书人!”到了七月末,县里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千里迢迢来到了小村庄,我兴奋地跳了起来,跑到田里告诉了正在除草的妈妈,又飞奔到山上告诉了正在砍柴的爸爸,爸爸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又用衣角搓了搓手,双手郑重的捧过通知书,仔细的翻看了一遍,说道:“好样的,没让我失望啊!”我高兴地笑了。于是,我考上了高中的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大家都纷纷来家里道喜,都说我长出息了,替村子争光了,是大家伙的骄傲„„
然而,高兴归高兴,现实还是让父母为难了,他们该用什么来支付我昂贵的学费呢?读初中时,已经用了好多钱,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该怎么办?
临开学还有两天,我想,是时候和父母谈谈这个问题了。我刚走到父母卧室门前。便听见他们在谈论我上学的问题,只听父亲说道:“都考上高中了,不去读算什么,你也希望她和我们一样,一辈子待在大山里吗?”“当然不是了,我也希望她好好读,可是,我们哪儿来的钱啊?”“唉,是啊,我再想想,总会有办法的。”我推了门进去,父母见到,吃了一惊,“燕儿,你怎么来了?”“爸,妈,我想好了,不读了,没有关系的,我想留在家里跟你俩干活了,真的!”“别瞎说,怎么能不读呢!”“爸,我不想让你俩苦了。”说着,我哭了起来,爸爸也抹了抹眼角,“燕儿,爸对不起你呀!”妈妈也哭了,贫困,让我们举步维艰!这天晚上,我哭了一夜!我放弃了这个机会,放弃了所有的希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一开门,我就震惊了,全村人都聚到我家里来了。“燕儿啊,村里没啥给你的,这点钱你拿着,到了学校好好读书!”然后,村长大伯就往我手里塞了两张皱巴巴的一百元,“不,大伯,我不能要的,我决定不读了,这钱我不要。”“读,怎么不读,你可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啊,快拿着。”说着,便不由分说的把钱塞在了我手中。“燕儿,还有我的。”“还有我的,拿着,好好读书。”„„我收到了好多钱,有五角的,一元的,五元的„„我握着这一张张沾满汗水的钱,泪水涌了出来,父亲跪下了,我也跪下了,“谢谢,谢谢乡亲们!”“老王,你这是干啥,起来,快起来。燕儿,你也快起来!”村长大伯扶起了父亲,“燕儿是村里的骄傲,我们大家伙都指望着她呢!”“是啊!”我看着这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心底无比温暖。
我拿着这笔沉甸甸的钱,踏上了新的征程。我背负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梦,还有父母的,伙伴的,乡亲们的„„我知道我是他们的希望,为了大山深处那一双双炙热的眼睛,我将拼尽所有,不负他们的希望,走出大山!我相信,大山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努力飞出大山,只为能更好的回报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