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两基工作总结汇报
文章标题:县两基工作总结汇报
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县位于广西中北部、属柳州市辖县,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24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全县人口40.53万。2006年财政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1元。全县现有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20所(含社会力量办学),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县直小学2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经济管理区小学1所,村完小109所,教学点43个。全县在校生45085人,其中普通高中291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49人,初中16442人,小学24881人。全县有教职工3786人,其中普通高中236人,初中1376人,小学2174人。
一、“两基”工作基本情况
(一)“两基”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自治区、柳州市党委、政府的部署,我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两基”工作。1983年,我县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通过柳州地区行署的验收。1993-1994年,我县“两基”工作进入开始实施阶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柳城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施方案》,确定我县“两基”两个阶段性目标为:1997年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达标并通过省级验收,1998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达标并通过省级验收。同时,为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我县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通知》、《柳城县义务教育标准和评估验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1995-1996年是我县“两基”工作全面推进和准备攻坚阶段。县政府在积极开展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同时,着力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和改造薄弱学校工作,撤并了一批教学质量差、学生流失大、办学效益低的校点,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效益。1995年,柳州市人民政府确认我县为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县。
1997-1998年,我县“两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县政府印发了《柳城县关于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举全县之力,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步伐,打好“普及程度达标、校舍及配套用房达标、校园建设及体育场地设备设施达标、‘八室’及内部装备达标”这“四个硬仗”,“两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11月,“两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达标验收。
1999-2005年,“两基”工作进入巩固提高成果阶段。“两基”通过自治区达标验收后,我县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两基’为重为先”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在巩固上下功夫,在提高上做文章,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扎实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2003年,“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复查验收。
2006-2007年,“两基”工作进入迎“国检”阶段。国家“两基”评估验收时间确定后,我县按照自治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现场会的部署,及时组织开展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的工作,克难攻坚,进一步巩固提高了“两基”成果。
(二)“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情况
(1)2006-2007学年度,全县小学入学率为99.96,比1998年提高了0.17;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01,比1998年下降了0.16。
(2)2006-2007学年度,全县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8.14,比1998年提高了2.99;初中辍学率为2.24,比1998年下降了0.39。
(3)2006-2007学年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5.19,比1998年提高了6.09。
(4)2006-2007学年度,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66,比1998年提高了0.64。
(5)2006-2007学年度,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88.33,比1998年提高了2.49。
2.师资队伍情况
(1)2006-2007学年度,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8.83,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1.94和7.91。
(2)2001年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合格率为100。
(3)小学校长经过县级以上校长岗位培训,培训合格率为100,初中校长经过市级以上校长岗位培训,培训合格率为100。
(4)2006-2007学年度,全县小学生师比为12.67:1,其中县城小学生师比为10.91: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12.88:1;全县初中生师比为12.26:1,其中县城初中生师比为10.91:1,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2.46:1。
(5)2006-2007学年度,代课教师人数为O。
3.办学
条件情况
(1)生均校舍面积:2006-2007学年度,全县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8.75平方米和9.75平方米,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4.35平方米和3.55平方米。
(2)生均图书册数:全县小学、初中图书拥有量分别为34.7万册和31.8万册,生均图书拥有量分别为13.95册和19.32册,分别比
1998年增加了7.25册和8.52册。
(3)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全县中小学共有实验室192间,仪器室193间,仪器柜1871个,实验桌凳2693套。基本按要求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部分学校配有电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2006-2007学年度,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到二类配置的有17所,达到三类配置的有110所;初中达到二类配置的有19所,达到三类配置的有2所。
(4)电化教育设备:2004年我县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全县小学共有计算机教室4间,多媒体教室3间,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点124个;全县初中共有计算机教室27间,多媒体教室27间,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点19个。
(5)校舍危房改造:2001年以来,共实施危改项目47个,总投资1010.9万元,建设总面积33081平方米;2006年底,全县中小学危房面积为O,D级危房面积为O。
(6)2006-2007学年度,全县小学大班额数49个,占总班数的4.8;初中大班额数为50个,占总班数的14.6,全县中小学超大班额数为O。
4.教育经费情况
(1)2003-2006年,县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3154万元、13597万元、14192万元、147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7、4.38、3.65。2003年至2006年财政划拨教育经费分别为:5257万元、5648万元、6256万元、71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3、10.76、13.67。
(2)2004-2006年,教育经费总支出中预算内教育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86.15%、87.96%和91.89%。
(3)2004-200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分别为37.88%、35.48%和35.52%。
(4)2004年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242.15元和1071.95元;2005年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539.48元和1145.45元;2006年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800.97元和1822.53元。
(5)2004-2006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209.51元、251.97元和335.72元。
(6)2004—2006年,我县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资金上级下达指标3669万元,按65应安排教育部门经费2384.85万元,财政已全部拨入教育并已用于义务教育2384.85万元。
(7)2004-2006年,应征教育费附加1637.89万元,实征1493.39万元,用于教育1493.39万元;应征地方教育费附加267.56万元,实征243.97万元,用于教育243.97万元。
(8)2001年底以前和2002年1月以来全县均无拖欠教职工工资现象。
(9)2006年底止,2004年底以前所欠“两基”债务737.26万元尚未偿还。2004年底以后没有“两基”债务。
5.教育质量情况
全县中小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的教育法规及自治区制定的中小学学校管理三十条要求严格管理学校,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2005-2006学年度,小学学生毕业率为100,初中学生毕业率为99.62,初中学生毕业率比1998年提高了0.46%。
6.扫除文盲情况
2004-2006年,15周岁人口文盲率均为0;近三年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为99.65%、99.66%和99.73%,2006年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比1998年提高了0.61。
全县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坚持组织历年脱盲人员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使脱盲人员既学到了各种实用技术,又达到脱盲巩固的目的,脱盲人口巩固率为100%。
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主要措施
1998年通过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后,我县仍将“两基”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坚持做到“两基”达标后机构不撤,人员不散,经费不减,力度不弱,在提高水平上狠下功夫,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促工作责任落实。
县委、县政府把基础教育和“两基”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科教兴县、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坚持一把手总负责,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在领导、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教育局和相关部门签订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各项指标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将教育工作与领导业绩挂钩,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教育部门牵头、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针对在全区“两基”验收中,柳州市、自治区“两基”督导组提出的存在问题,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并多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和“两基”工作会,对薄弱学校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教师队伍建设、控辍保学、“两基”建档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就学校发展悉心听取基层意见,通过基层问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县、乡“两基”迎检办加大督导检查的力度,狠抓整改任务的落实,做到家底清、问题明,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保证了“两基”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抓保障机制,促管理体制落实。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及相关政策精神,制定下发了《柳城县关于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办法》,深入实施“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了县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责任和统筹权,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门和乡镇政府的职责,实现教师工资统筹统发、教育经费统管统用、全县教师统配统调,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落实,为全县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抓资金投入,促办学条件改善。
为确保“两基”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人民政府在税费改革后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到确保“三个增长”,确保上级专项资金到位不截留,确保65的转移支付经费用于教育不减少,确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不挪用,确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有效地巩固了“两基”工作的成果。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全县共投入“两基”经费2.3亿元,其中自治区“两基”验收达标后投入1.8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水毁学校重建工程”等建设项目以来,总投入3319.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145万元,自治区拨款440万元,市级拨款20万元,社会捐资156万元,县本级财政拨款1161万元;建设校舍4.45万平方米、添置教学设备397.4万元,添置图书7.1万册,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四)抓控辍保学,促普及程度达标。
控辍保学是“普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导致普及程度各项指标的下滑。为此,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强化责任,加大动员流失学生返校工作力度。
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双线”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农村中小学控制辍学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把“控辍”问题列入乡镇政府完成年度教育目标的重要指标,将巩固学额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并作为对校长、学校目标管理的重点考核内容。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辍学报告制度、动员学生返校制度,乡镇政府把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部门、干部职工,学校把巩固学额工作落实到班级、教师,主要领导亲自抓,实行分片包干,制定奖惩办法,共同配合做好动员流失学生返校工作,使小学、初中入学率和辍学率等各项指标得到较好巩固。
2.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学生入学保障机制,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落实好农民工子女就读县城学校的政策。从2004年秋学期起,我县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纳入“两基”工作的范畴,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等文件,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合法权益。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由县教育局根据县城学校生源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到县城公办学校就读,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学习、评优、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县城户籍少年儿童享受同等的待遇。据统计,2004-2006三个学年度,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分别为242人、208人和225人,全部安排到相应的县直公办学校就读。
二是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助学金保障机制。2006年,全县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中免教科书14290人次,免杂费14290人次,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4501人次。投入“两免一补”经费共202.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57.1万元,自治区补助22.5万元,柳州市补助6.8万元,县财政补助15.8万元。解决了一大批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不能按时入学的问题。
三是关注“留守学生”和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如何教育、管理好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006年3月,我县组织县委文明办、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展开了调查。据统计,2006年、2007年全县中小学共有“留守学生”分别为4857人和5494人,分别占学生总数的13.0和13.3。针对“留守学生”存在无人监护、行为道德失范、心理性格畸形发展、学习成绩偏差而厌学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通过采取指定监护人、加强家校联系、整治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和爱心感化等措施,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在大埔一小、古砦仫佬族乡龙美希望小学、冲脉镇中心小学等学校试行寄宿制办学,让无人监管的学生在校寄宿,确保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此外,我们高度关注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通过发放困难补助金、免学杂费、爱心帮助等措施,确保大多数三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四是鼓励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与贫困生结成对子,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几年来,县四家班子成员共捐款捐物价值20万元,帮助94名贫困生完成了初中、高中或大学学业。经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牵线搭桥,先后有香港房角石协会有限公司、柳州市潮人商会、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我县153名贫困中小学生进行了资助。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献爱心资助贫困生”活动,每年全县中小学发动全体师生为贫困生捐物捐款达8万元。社会各界、驻地部队共捐资252.2万元,建成“希望小学”10所,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此外,我县结合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进一步扩大了柳城中学的办学规模;结合创建合格职业学校,扩大了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新建普通高中1所,全县高中段在校学生由2002年以前的32个班增加到现在的72个班,进一步拓宽初中毕业升学渠道,减少了初中生因毕业后出路较窄而辍学的现象,拉动了初中教育的发展。
(五)抓队伍建设,促师资水平提高。
一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做到凡进必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定编、定岗、定员,根据自治区编委下达给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3907个,统筹配备中小学教职工,明确学校教职工岗位责任。采取择优考录的办法,积极稳妥地做好代课教师录用和清退工作。2004以来,我县共考录中小学代课教师622人,清退中小学代课教师470人,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教师队伍趋于稳定。目前,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总数为3786人,占核定编制数的96.88%,空编率为3.12%。同时,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在每年的教师节均表彰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函大、电大等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建立健全学校领导选拔、任免、考核制度,打造优秀的校长队伍。坚持把公开选拔、公平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校长的主要形式,通过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校长学期学年的绩效考核。同时,以“校长建设年”为契机,采取挂职锻炼、举办校长培训班、开展校长论坛活动、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学者型、专家型的校长队伍。
(六)抓学校管理,促教育质量优化。
1.建立中小学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县政府督学室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常规管理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学、中心小学和村完小常规管理规定,组织督查小组人员以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随访视导的形式,深入学校、课堂和师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研究、解决学校管理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2.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从2004年秋季学期起,全县中小学起始年级均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同时,我县结合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了《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等24个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以来,我县共有15个课题获得了市级以上奖,初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柳城县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柳城县教育系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预案措施》等制度和方案,坚持每年与各中小学校签订《学校安全稳定责任书》,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结合“安全教育活动月”,组织学校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出黑板报、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开展安全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加强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县政府多次组织交通、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定专人负责落实整改。同时,要求县教育局坚持每学期初分派挂钩人员深入学校检查校园安全卫生工作;要求学校每个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自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营造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
(七)抓技术培训,促农民素质提高。
一是稳定扫盲成教工作队伍,努力提高扫盲成教队伍整体素质。1998年“两基”通过自治区验收后,我县保持乡镇成教专干职数和工作职责不变,并积极组织全县成教专干、教师到广西农学院、柳州市农干校等农业院校进行培训,还经常请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给乡镇成教人员讲农业技术课。通过培训,使成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引导当地农民走科学致富的道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东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范海标老师多次承担市、县科研课题和试验项目,如《柳州市两千亩龙眼早结丰产栽培项目》、《柳城县无公害优质水果生产》、《甘蔗地套种春辣椒》等项目,经市、县专家组的验收均达到标准。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东泉镇农民蔗地套种春辣椒3000多亩,纯收入240万元,2004年套种面积达6000多亩,纯收入480多万元,仅此一项就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00元。2004年范海标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教师节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被邀请到北京接受农业专题采访,在全国进行了报道。
二是调整扫盲工作思路,将扫盲工作重心从大规模扫盲转移到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巩固提高上,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结合当地农民实际需要,积极与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配合,采取组织办班、田头地角现场教学、播放科教影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扫盲对象和脱盲人员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到了农业生产技术,巩固了扫盲成果。2006年,全县各乡镇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13期,参加学习培训人员达52158人次,农民培训工作完成全年计划培训5万人次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人口比较集中的县城学校和部分乡镇中学、中心校还存在着大班额的现象;村民居住分散的村完小生源减少,班额较小,教师配置超过编制标准。小学阶段优秀教师资源过于集中,边远地区村完小优秀教师缺乏,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缺乏。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办学条件达不到高标准要求。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县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未达到优质教育的标准,理科教学仪器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图书资料配置和图音体器材配置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尚有差距;教育教学设施比较陈旧。边远地区村完小缺少教师住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办学条件与市区学校的差距造成了我县大量学生流往市区学校借读的现象。
(三)控辍保学难度大。部分家长对大中专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片面理解,对子女入学读书缺乏足够的热情;受打工潮的影响,一些初中生在思想上还无法抵制外出打工的诱惑,控辍保学的难度较大。
四、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薄弱学校支持的力度。通过对薄弱学校经费投入的倾斜,帮助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启动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安居工程,通过组织优秀教师对农村学校的支教、轮教、送教,促进城乡教师的相互交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试行小学寄宿制,推进校点撤并。认真总结我县部分中心校实行小学生寄宿的成功经验,稳步推进对村民居住分散、学生生源减少的村完小的撤并,集中教师资源优势,努力将乡镇中心校办成优质学校。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设点布局纳入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点布局的合理性;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的65%用于义务教育,计划在2008年6月底以前还清“两基”欠款,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压力,确保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责任。通过登门入户、印发书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提高家长送子女上学读书的自觉性;坚持“两基”工作目标双线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控辍保学的责任。
(五)扩大高中段办学规模,切实解决“瓶颈”问题。利用实验高中新校舍落成、柳城中学扩建、职业学校扩招等优势,扩大高中段招生规模,拓宽初中毕业生升学入口。
《县两基工作总结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两基工作总结汇报。
第二篇:两基汇报材料
抓两基,重实干,创特色,办好民族教育
众志成城,硕果累累——引言
小学位于***南部的**回族镇,是全区唯一的一所纯少数名族学生就读的学校,也是国家首批义教工程项目学校。近些年来,学校“两基”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还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我校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一页。
刻苦求实,敬业博爱|——师资水平篇
******现有学生249名,其中女87名,学生中回族231名,占学生总数的92.77%。有教师18名,其中女教师6名,中级职称6名,小学一级教师11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5名,大专学历2人,预计2015年,年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其中参加省、市级培训教师5人,其余教师都参加了***教育体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教师队伍年轻,师资力量强大,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有3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或市级骨干教师,有8名教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
民主和谐,强化管理——学校管理篇
******不光有强大的师资队伍,还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在学校管理中,领导班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以“两基”为突破口,以建设民主平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2008、2010年先后三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区级文明示范性学校,2011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同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统筹兼顾,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教育——办学条件篇
******占地面积1034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平方米,有教室四栋12间,办公室三栋24间。近些年来,在市区教育局、镇政府的大量帮助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浓厚,路面硬化,体育、卫生器材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建有图书室,所藏图书3162册,生均图书15.5册。2003年,为培养师生的信息技术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自筹资金8万余元,兴建了微机室。2005年,借助国家远程教育,学校又自筹资金1.6万元,购置了多媒体设备,兴建了多媒体教室,同年学校接入了宽带,建立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至此,信息技术不断在我校推广。2009年,学校积极争取省慈善协会捐助,重新补充了学校微机室里的电脑,现在******微机室有电脑24台,基本满足了信息技术的教学需求。2010年,省政府的配套了科学实验仪器,学校建成50平方的实验室,实验开出率为100%。2011年,学校在区委、区政府以及**镇政府的帮助下,维修围墙100名,新建厕所60平方米,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迎接挑战,控辍保学——普及程度篇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工程,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
之路上不可缺少的奠基事业。******92.77%的学生是回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一般,加之回族人喜好经商,人口流动性大,为我校的“两基”工作带来的了巨大的挑战。在每年开学初,学校都有召开家长会,宣传两基知识,报到时,严格转入、转出手续,对于辍学的孩子,反复做家长的动员工作,让学生及时返校。对于年满6周岁仍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及时发放告家长通知书。对于特别贫困的孩子,学校在执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免费提供学习用品。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从2008年开始,学校无一名学生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率三年里均为100%。严格管理,财务公开——经费保障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2004年开始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秋季,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覆盖率为100%。在义教经费的管理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实行开年按标准浴室,平时严格执行预算,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以及学校财务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多年来,学校从无乱收滥支、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确保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切实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所需和师生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塑跨世纪接班人——教育质量篇
近些年来,******从转变教学思想入手,确立质量意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开足开齐各级各类课程,尤其是把综合实践课和安全、健康等地方课程也纳入教育教学之中。实施“阳
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2009年,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全球环境教育基金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学生许多作品编入《爱我家乡,环境教育》丛书。在全学区组织的统考中,有多门学科在全学区名列前茅,在全国第十四届、十六届《读书解惑》有奖征文中,******的学生作文《自由的代价》、《爷爷之路工记》分获佳作奖和二等奖。预防为主,细节入手——安全管理篇
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宣传工作,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在每学期开学初首先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讲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发放告家长的一封信,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规宣传,采用板报、横幅、标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演讲比赛、座谈会、法制进校园、安全伴我行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到位,从根本上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年来,学习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推动**村经济发展——扫盲教育篇
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年配合村委会做好检查、登记工作,确定扫盲对象,建立花名册,制度教育教学计
划,选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性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安排具体的学习时间、地点开展教学。在学习中,把学文化、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卫生等知识结合起来。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学校培训青壮年文盲34人次,人均培训课时180节,有3人脱盲考试合格,为**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任重道远,续写辉煌——结束篇
******“两基”工作在国家、省、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是民族地区,教育起点低,群众思想文化差异大,所以与一些名校还存在着差距。因此,我们将以这次“两基”国检为起点,立足长远,寻找差距,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校园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两基”成果,在全校师生“五抓”、“五苦”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把******办成理念先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全镇乃至全区具有示范性的龙头小学。
第三篇:两基汇报(9.8)
沙河中学“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沙河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91年,校园占地面积235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64平方米。现有学生900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5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29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7人,县级学术带头人3人,教职工党员45人。
学校以“让学生成材,让教师成功,让人民满意,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增辉”为办学理念,以“修德敬业,自强成贤”为校训,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和谐共进,争创一流”为校园精神,以“常规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为工作思路,以“科研兴校,提升质量”为奋斗目标,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挚爱奉献”的教研之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沙河镇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134个合作社,农村人口2.17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人均纯收入达6870元。
二、“两基”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近三年来,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分别达107.7%、118.2%、111.8%,净入学率分别达96.97%、98.57%、98.33%;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99.37%、99.25%、99.32%;初中毕业率分别达99.32%、99.02%、99.4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97.81%、98.65%、98.46%;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3.79%、93.71%、90%。
(二)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70人,学历合格率均达100%,高学历教师57人,占教师比例的81.4%;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达100%;生师比为12.8:1,各学科教师均已按照课程标准配齐。
(三)强化培训,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学校坚持引导中层领导做勤于学习、团结合作、严于律己、务实肯干的表率,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二是强化师德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师德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强化师德教育。建立师德档案,强化师德考核,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把师德素质作为教师评优树模、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提高师能素质。学校强化校本培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课改理论、中欧项目培训、网络研修培训等各种培训活动,实施骨干教师“1234”帮带工程,即一名校、县、市、省级骨干教师分别培带1、2、3、4名教师。落实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和新教师结队帮扶培带责任制,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修建了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教师餐厅、师生餐厅礼堂综合楼、运动场及水冲式厕所等基础设施,并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建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生物仪器室1个;新增图书4000余册,购置音体美器材400多台件;购置办公桌椅100套,对所有的学生桌凳进行了翻新,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进行了粉刷,在教学楼楼道内设置了国防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4个专栏,制作标语、字画、宣传板530多幅,美化了教室和学生宿舍,使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执行政策,“两免一补”落实到位
一是学校成立“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为组员,校长全面负责,安排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生及学生家长会议,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政策。三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校园之声”广播、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出宣传板、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加大“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四是严格 “两免一补”工作程序,学校在学生个人申请的基础上,教师主动与各村社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根据上级下达的
深入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零”发案目标方案》,德育成效明显增强,学生思品合格率达100%,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八)加强研讨,课改工作不断深入
一是狠抓学风教育。明确学风建设要素,通过开展每周三的学风讲座、学风周检查通报、学风建设情况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考核挂钩、教导处政教处对班级学风进行双重管理等措施强化学风建设。并通过树立榜样、鼓励竞争、调控舆论导向、学习方法交流等,将中医理论有效运用到学风建设中,做到标本兼治;二是深入开展“五研”活动,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广泛开展“好课标准”、“有效教学”的研讨与实践,形成了学科教学中的好课标准体系;三是加强课题研讨。以省市县级教研课题为龙头,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研促教,积极开展研讨系列活动,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四是全面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健全完善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五是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督评活动,落实好“四课”,即备课组的交流课、教研组的研讨课、年级组的公开课、学校领导的督导课。教导处、督导组、教研组、年级组随机深入课堂进行听评,并进行当堂点评,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六是组织校内示范课、信息技术整合课、优秀课堂观摩课等,组织全校教师听评,不断学习提高;七是注重总结交流。持续开展各个教学阶段的总结交流活动,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反思活动,努力营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教研氛围,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八是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主动发展。
(九)强化管理,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是底线”的责任意识,狠抓安全工作。一是坚守一条信念,“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已成为全体教职工坚守的一条信念。二是明确两个责任。学校与各处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
人次,获集体奖项20多项;体育课合格率达98.5%以上,体育锻炼达标率达98.3%,学生体检合格率均达100%,近视率控制在了2%以内;音乐、美术课成绩合格率达95%以上;成立兴趣小组12个,90%以上的学生参与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有200多名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获奖。2008年全县中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派出的4名学生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共获得7枚奖牌;文艺汇演成绩连续保持在全县前三名,近三年,在省级艺术、体育等级B级测试中,我校共通过48人,通过率居全县第一。
二是综合效益不断增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甘肃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级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市级卫生模范单位”、“市级办学水平示范校”,2008年3月,六年级组被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2008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08年9月,学校被评为全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09年3月,学校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11月,学校被教体局命名为“全县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县课改工作先进集体”和“网络研修工作先进集体”,“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和“市级节水型示范校”,学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命名为“2010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先进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经验在甘肃法制报宣传报道。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政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第四篇:两基汇报材料
锹峪二小“两基”迎国检
汇
报
材
料
锹峪二小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锹峪二小“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战略布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
自从 “两基”验收以来,在县教体局正确领导下,我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把全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迎国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及时成立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指导,扎实落实“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
1、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把全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2、“两基”国检工作内容及重点:“两基”国检主要根据新《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国家教委关于颁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基[1994]1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主要检查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工作等七大项目和相关指标。
3、组织领导及负责分工: 组长:邓建伟
副组长: 成员:
二、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制定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分项落实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任务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日——10月31日)。学校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迎检工作方案,分析全校迎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明确迎检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组织召开学校各部门迎检工作的动员和培训会议。
2、实施阶段(2008年11月1日——12月31日)学校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作好资料收集整理、登记造册,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
3、自查阶段(2009年1月3日——3月31日)学校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在全体师生中宣传“国检”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
4、迎检阶段(2009年3月——10月)。学校根据督导检查情况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特别是档案资料的完善以及新学期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校园环境等,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三、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摸请实底,严格按“两基”国检标准开展各项迎检工作
(一)、校情基本概况
锹峪二小位于渭源县南部,锹峪乡中心,始建于1974年,于1978年由渭源县教育局正式命名为锹峪乡第二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66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8平方米,学校各类图书4859册,设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光盘播放室一个、图书仪器室一个、教研室一个,各类固定资产总值达63万多元。在校学生206人,设教学班6个,现有教师15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学历3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小教高级5人,小教一级2人,小教2级9人。学校拥有专业性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1)入学率:本学应入学适龄儿童206人,实际入学206人。(2)辍学率:本学年辍学0人,辍学率为0%。
2、师资水平:(1)我校现有教职工15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5人。(2)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达标率100%。(3)其中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学历3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小教高级5人,小教一级2人,小教2级9人。(4)校长1人,岗位培训合格1人,合格率100%。
3、办学条件:(1)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669平方米,生均4.9平方米,校园校舍面积达标。(2)图书室藏书4859册,生均23.6.册,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相应标准,实验开出率为100%。建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文体卫教学设备齐全。
4、教育经费:(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教育质量:(1)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上学年毕业班实际毕业30人,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体育达标率、各学科合格率均达100%。
(三)、主要作法
1、抓普及程度保稳定
普及程度指标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我校严格依法办学,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招生,保障学区内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控流防辍”工作,严格转入学手续,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和失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学生辍学率为0%。
2、抓师资水平强自身
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举办学校优质赛课等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如争取指标、调节工作任务、报销培训经费,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函授和各级各类在职培训。目前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
3、抓经费管理树形象
我们坚持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实行财务公开和校长“一支笔”签字报帐制度。一年来,学校无乱收滥支现象,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
确保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需和师生福利等实际问题,为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抓教育质量谋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理念,着力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苦干加巧干的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历年毕业率、升学率均名列学区前茅。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四、认真参加各级各类“两基”工作会议,积极营造优良的迎检氛围,及时主动整改工作,力争高质量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
学校领导严格按上级要求参加“两基”工作会议,并做到及时传达和认真布置会议精神,争取资金在学校营造优良的迎接国检的氛围,邀请教育局及学区领导亲临学校指导“两基”材料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年轻教师和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全力以赴投入迎接国家级“两基”检查验收。
五、目前学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各种配套硬件没有按时安装使用,各类教学仪器的使用率尚不能完全达到100%。
2、学校教师素质和责任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计划、活动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也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4、还要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极少数教师未完成第三周期继续教育。
六、学校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条件,实现仪器配齐率100%、使用率100%目标。
2、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全方位 的推进。
3、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信息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为评选地区级平安校园、地区德育达标学校、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创造优势条件,使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锹峪二小近三年发展变化情况
年
度
学生
(人)
校舍
(m)2
生均校舍面积m2
图书
(册)
生均图书(册)
成绩全科合格率(%)
XX-XX(上)
982
2324.3
2.4
3400
3.4
30.72
XX-XX(下)
992
2324.3
2.3
3400
3.4
XX-XX(上)
966
2862.12
3.0
4800
5.0
49.66 XX-XX(下)
960
2862.12
3.0
4800
5.0
XX-XX(上)
952 2862.12
3.0
4800
5.0
61.16
XX-XX(下)
964
2862.12
3.0
4800
5.0
XX-XX(上)
1022
2862.12
2.8
9000
8.8
XX-XX(下)
999
2862.12
9000
XX-XX(上)
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因政府机关搬迁红果,造成教师变动频繁,学生流动大,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多乡镇的学生家长自愿放弃就近入学而将孩子送入我校学习,导致我校班额大,教师教学和管理的任务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决这些客观困难,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有成效,为盘县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的篇章。
如今,面对机遇,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挑战,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学校能在废墟中崛起,能在关爱中兴旺,更能在机遇与挑战中腾飞!
渭源县锹峪二小
第五篇:两基汇报材料
乡镇“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仲夏之际,各位领导和同志不畏酷热,千里迢迢抵城口,一路风尘到船房,检查指导我们的“两基”“普九”工作,这必将对全乡的“两基”“普九”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必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船房的“两基”“普九”工作通过县委、县政府苦抓,部门苦帮,船房苦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于后:
一、基本情况
船房乡位于华坪县西北部,距县城52公里。山高坡陡,立体地貌突出。全乡幅员面积17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共有耕地33894亩。辖14个行政村,93个农业合作社。现有总人口15311人,4005户。
全乡有学校13所,其中中心校2所,教学点11个,共开设42个教学班。全乡应编教师80人,实际在编80人,在岗教师80人。小学教师合格率为100%。学校配好了领导班子(其中:设校长2人,副校长1人,教导主任2人)。学科教师结构基本合理,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有专职教师或以教该科的兼职教师担任。学校正副校长参加了上岗培训和提高培训班,教导主任参加了上岗培训,学历均达到了大专及以上。据2005年9月的统计数据表明:0-17周岁人口调查摸底统计得出,总人数4202人,其中13—15周岁适龄儿童951人,在初中就读学生800人。小学适龄儿童1521人,已入学1504人,(小学已毕业10人,并含转乡、县外、省外学校就读),入学率为98.9%(不含残疾儿童),巩固率为99.8% 辍学率:小学基本上控制在1%以内。
近年来,学校巧借履职晋级培训的东风,加强了师德师风整顿,督促教职工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搞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船房乡各学校均已进入新课改,由于有一批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作后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加强了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同时学校还自行开展了以 “山区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实验”为 课题的研究。
二、“两基”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船房由于历史的、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两基”“普九”底子薄、基础差、任务重,攻坚形势严峻。到2009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硬件方面:缺基本教育场地2000多平方米,有
所d级危房,所严重危房,缺图书12000册。
自 “两基”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各种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此项工作,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使“两基”工作成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列于重中之重的议事日程,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形成了抓“两基”工作的良好局面和新的工作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
(一)周密部署、夯实工作责任
依据县委、县政府“两基”应国检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面对工作实际,乡党委、乡政府作了周密安排:一是今年初召开了全乡“两基”攻坚工作动员会,相继出台或完善了“两基”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工作机构、筹资任务、“两基”工作规划等相关的文件,使此项工作迅速拉开了帷幕。二是迅速调整了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各村委会的工作考核内容,按照“两基”工作双线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将此项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纳入考核之中,严格奖惩。三是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各村委会干部迅速行动,分别召开了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会、院落会,宣传安排“两基”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基本做到了人人皆知,户户知晓。四是政府、学校汇同乡村干部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入学动员工作,严控辍学率,使普及程度得以提高。形成了条块结合,辖区负责,责任明确的工作任务分解。乡政府对此工作总负责,具体是宣传发动,制订规划,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实现攻坚;学校对软件资料负责,并就规划,调整布局,完善功能,提出建议,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指标;村社对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入学率,组织投工投劳,解决建设矛盾负责。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两基”攻坚工作浓厚氛围
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宣传、筹资及管理、规划建设、档案等四个工作组和一个办公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宣传工作抽调了专门人员作了专门安排,专题召开了各校负责人、各村负责人参加的宣传工作会议,对永久标语刷写、板报、广播及校(班)会宣传“两基”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进一步推动了“两基”工作宣传力度。全乡共印制大型横幅24幅,刷写永久性标语12条,板报12期12板,出工作简报20期。乡“两基”办统一印制宣传标语20余条下发各校,并就标语的制作书写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惩处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12人。在完小以上的学校抽调兼职宣传员,宣传报道所在村(校)两基攻坚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在机关形成了“我为‘两基’添砖瓦的风尚”,在企业形成了“反哺社会,投身教育”的热潮,在社会各界形成了“穷不办教育、穷根难断,富不办教育、富不长久”的理念,在农村形成了“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送子女上学”的意识,一个宣教育,抓“两基”的工作氛围愈演愈浓,实现了政府与学校共建,政府与村社共建,辖区企业与社会各界共建,机关干部与老师共建,基层干部与当地群众共建的工作态势。
(三)积极争取项目投入,筹集资金差口
我们通过扎实工作,积极争取,得到县委、县政府、县检察院的大力支持,抓住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机遇,船房第一中心小学、第二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得以顺利建成。同时乡政府牺牲其它事业建设,停发职工的奖金福利待遇,自筹资金近70万元对红军小学、来凤小学、大垭小学等进行新建和维修,学校建设顺利完成。各村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一事一议”募捐工作轰轰烈烈,村民办学热情积极高涨,发扬了本乡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各村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按程序操作,不强迫,做到政策公开,帐务公开,免捐人员名单公开。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一事一议”募捐资金3.2万元,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全乡党政干部、教师捐资热情高涨,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共募捐资金36300元。同时外出务工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员、社会贤达人士、辖区企业纷纷出资出力,经过多方努力已争取到50多个单位,200多个人捐资。截止目前全乡共募集资金617817.3元。县检察院、财产保险公司、计生委、安监局等县级包抓部门领导对我乡的“两基”工作高度重视,经常到乡具体指导,听取我乡“两基”工作的汇报,对一些工作困难想方设法给予支持。
(四)面对各校实际,搞好规划建设
规划建设组依据“两基”达标要求,针对学校情况,切实做好建设规划工作。此项工作于2005年6月20日正式启动,规划建设组工作人员逐校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采取现场查看,走访村组干部和有经验的村民核实校舍的危房等级和坚固程度,商讨排危、建设的办法于6月底拿出了规划建设方案。此方案经“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党委、政府领导审查通过,以政府的文件正式下发,作为硬件建设的刚性文件,严格执行。所有村校,诸如红这小学、大垭小学、来凤小学等均于2006年4月下旬完工,并经教育督导室验收。其它村校排危工作均在2005年12月以前完工并投入使用。通过从长计议、科学规划、一步到位,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大为改观,成为当地最漂亮的房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赞誉。
(五)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普及程度
由于我乡经济条件差,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困儿童数量较多,为保证适龄儿童有学上,多年来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办法,确保贫困适龄儿童入学。一是充分用足用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救助钱、物如实发到贫困儿童手中;二是民政部门安排一定资金解决贫困儿童入学资金问题;三是学校采取减、免、缓的办法以及亲友救助,教师垫资等办法解决贫困儿童入学问题,此项工作曾得到了市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包村干部为学生入学问题,走村入户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得适龄儿童全部入学。通过多年的努力,普及程度得以大幅度提高。据2005年9月的统计数据表明:0-17周岁人口调查摸底统计得出,总人数4202人,其中13—15周岁适龄儿童951人,在初中就读学生800人。小学适龄儿童1521人,已入学1504人(含转乡外、县外、省外学校就读)。(详情见下表)。
内 容
标 准
05年统计数
现已完成数
入
学
率
小 学
100%
98.9%
99.6%
7-12岁女童
100% 99.3% 99.3% 13-15周岁
95%
84.1%
93.5%
三残
视残
65%
80%
80%
智残
65%
80%
80%
听残
65%
12.5%
12.5% 辍学率 小 学
控制在1%以内
0.2%
0%
毕业率
小 学
98%
100%
100%
文盲率
15周岁人
口文盲率
控制在3%以内
0%
0%
完成率
15周岁人
口完成率
98% 98.2% 98.2% 17周岁人 口完成率
85% 83% 83%
(六)抢抓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通过学校布局调整,使辖区内学校现累计占地面积为2324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16.23平方米;现校舍建筑面积为7102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达到了5.1平方米,达到了每班一间教室,有学生宿舍,有实验室和仪器保管室等,近两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达112万元,含软硬件建设和提高师生待遇等,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长了8个百分点。
(七)成教扫盲工作有序推进
全乡成人教育已得了长足发展,从1994年至今,我们采取多种办法扫盲和堵盲(如“送教到户”、“一帮一”、在校学生回家教父母等),把文盲人数降到了最少,使非文盲率达98.2%。同时,还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把农民文化技术教育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每年技术培训2500人次的目标,使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建立健全了相关档案资料,而且达到了科学规范。
(八)普及实验电教工作进展顺利
船房各小学普九仪器设备配置尚不齐全(包括音、体、美、劳在内),实验开出率达100%以上。图书虽已配了16197余册,图书室硬件齐全,不久将投入使用,以迎接市上的验收。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配置尚未启动,资金正在筹措当中,本年9月予以完善。
(九)加强工作督查,稳步推进“两基”工作
一是形成了工作督查,例行汇报机制。党委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查组,定期督查各村、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定期召开“两基”领导小组会议落实工作任务,了解工作进度;同时主要领导到村检查工作时都将“两基”工作作为必查内容之一。党委、政府各种工作会都必须听取“两基”工作汇报,安排落实两基工作任务,督促工作进度。县委、县府、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督查宣传,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督查机制,督查结果纳入考核,实施奖惩。
二是印制工作进程督查表,对各村、各部门的“两基”工作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推动此项工作的进展。2005年底将此项工作直接与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的工资直接挂钩,兑现奖惩。2006年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夯实责任,强化措施,风险抵押,严格奖惩。
三是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对部分村支两委班子进行调整,有力推动了“两基”工作的进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两基”工作达标,资金缺口大,按较低标准规划测算,今年11月份达标验收,全乡需资金152万元,已筹集资金72万元,尚差资金缺口80万元。
2、“两基”工作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发展不平衡,不稳定,“两基”工作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再加压力,再添措施,完成“两基”“普九”工作任务差口,顺利实现攻坚目标。
2、致力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迅速推进全乡人均受教育程度。
3、探索创新乡镇“两基”“普九”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两基”工作顺利推进。免费文档网http://wendang.freek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