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丰县前三季度农村经济形势析及对全年经济发展情况展望
咸丰县前三季度农村经济形势析及对全年经济发展情况展望
来源:咸丰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9-26
游览数:201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狠抓各项增收措施的落实,保证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县农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7150万元,农业增加值7993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3.93%、4.18%。
一、前三季度农村经济形势
全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宗旨,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经济作物支柱产业产品生产,全县农业生产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1、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全县夏粮播种面积 183417亩,比去年下降0.85%,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180628亩,比去年下降1.01%。夏油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全县种植油菜面积74839亩,比去年净增5000亩,增长7.14%。由于今年春季气候适宜山区农作物生长,夏粮、夏油获得丰产。夏粮产量为31827吨,比去年增长17.08%,油菜产量为9344吨,比去年增长15.23%。
2、畜牧业生产大幅增长。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极大刺激农民养猪积极性,目前肉猪出栏价格已经上涨到19.60元/公斤,同比上涨51%。前三季度全县出栏肉猪44.48万头,比去年同期的38.67万头增长
15.02%,家禽出笼81.54万只,比去年同期的81.52万只持平。
3、居民菜蓝子工程保障力度加大。前三季度蔬菜产量8.7万吨,同比增长8.95%,全县有机蔬菜面积扩大到5200亩。
4、经济作物生产形势好天往年。全县今年共新增茶叶面积5000亩,茶叶加工量达5045吨,同比增长20.74%。烟叶生产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全县大田移栽面积为66899亩,比去年的68846亩净减少1947亩,减幅为3.9%,预计产量8500吨。
5、农村劳动力转移稳中有升。外出农民工基本与去年持平,但本地就业增长较快。截止9月底,全县外出务工92200人,外出务工区域性发生改变,农民工务工的渠道不仅仅是经济发达地区,就近就业、回乡创业是农民工的首选。本地就业新增用工大量增加,一是近年来由于咸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增多,大量民工选择当地就业。政府增加公益岗位新增就业近500人,县域经济发展新增从业人员近5500人,比去年净增近3500人就业。
6、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全县上半年累计发放惠农资金751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231万元,农资综合直补2044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50万元,良种补贴412万元,农民培训经费50万元,退耕还林补助4526万元。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30.23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1.62元,增14.81%。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喜人。全县到目前为止发展涉农企业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实现产值642771万元,同比增长46.32%。全县已有48家农业专业
合作社,涉及生猪、茶叶、蔬菜等12个农业生产行业,会员人数450人,注册资本近4000万元,投入生产资金近亿万,带动农民近万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情况: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6家,其它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0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8家,黄金梨专业合作社3家,果品、棕制品、生漆专业合作社各1家。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一是农资价格普遍上涨,肥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尿素平均价格2034元/吨,比上年同期1890元/吨上涨7.62%,碳铵平均价格730元/吨,比上年同期630元/吨上涨15.87%,磷肥平均价格445元/吨,比上年同期440元/吨上涨1.14%,复合肥平均价格2210元/吨,比上年同期2060元/吨上涨7.28%,复混肥平均价格3360元/吨,比上年同期2200元/吨上涨52.73%。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目前农村劳动力价格已从去年的不足70元/天上涨到近100元/天,上涨幅度高达42%以上,对农村规模养殖户、农村合作组织的生产、种植大户的收获阶段用工成本增加。
2、农业技术配套服务跟不上,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经过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技术人员全部转制为以钱养事人员,但在现行体制下,这些人员成了只拿钱不干事的个体户,而农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基本由县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负责,由于人少事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也就力不从心。
3、种地农民减少,农业生产后劲乏力。外出务工人员达9.2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6.69万人的49.34%,农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受制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对全年经济形势的预测
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产值193800万元,同比增长3.7%左右。全年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总产预计23万吨,夏粮产量31974吨,比去年增长15.08%,丰收已成定局。秋粮生产形势好于去年,全县种植水稻15.98万亩,玉米种植17.23亩,均比上年略有增长。预计水稻产量72550吨,比上年增产4.1%,玉注产量77200吨,比上年增产13.2%,红苕产量40190吨,比上年增产5.51%,豆类8740吨,比上年增产
18.21%,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部门加大全县良种种植水平;二是国家加大力度对农民的惠农补贴,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
生猪产业将快速增长。生猪价格上涨因素成为农村养殖量增加的重要推手,预计全年肉猪出栏量将达到65万头左右,存栏量达到70万头以上。
农民收入将大幅增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农民受益。稻谷从去年同期的90元/百斤上涨到目前的105元/百斤,上涨了17%。二是全县农民从国家的惠农资金中比上年多收入1200多万元。三是今年茶叶价格大幅上涨,农民将比上年多收入近5000万元左右。四是外出劳动力工资比上年同期大幅上涨,根据调查,外出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25-30%,全县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将增收近
4亿元。
四、几点建议
充分利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优势和国家加大对武陵山区经济协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化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推动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二是加大对外出农民工培训力度;三是加大对专业大户的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从事种植、养殖业大户的技术指导。
第二篇: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回升带动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再创新高,供给能力继续增强。但受去年能源走势前低后高,以及为推动结构调整,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因素影响,三季度以来,能源需求增速逐渐放缓。预计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一、前三季度全国能源供需形势
前三季度主要能源品种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特别是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在能源供应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速逐渐回落,供需关系总体宽松。
(一)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总体态势宽松。前三季度,煤炭产、销稳步增长,铁路运量和进口大幅增加,价格高位稳定后回落,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去冬今春,受极端低温天气、水电减发影响,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市场商品煤价格持续上涨。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二季度,工农业生产、交通物流全面展开,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等,拉动市场煤炭需求转旺,价格回升。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火电调减,电煤需求压力减缓,价格小幅下跌,主要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处于年内较高水平,迎峰度夏平稳度过。三季度开始,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电力、钢铁、冶金和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煤炭消费转淡。8-9月,重工业用电量环比持续下滑,电煤需求回落,价格下跌,市场供需转为宽松。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累计完成14.9亿吨,同比增长15.9%;进口煤炭1.2亿吨,增长42.2%。至10月10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6282万吨,可用21天;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53.6万吨,比6月末上升15.6%;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715-725元/吨,下跌35元/吨。
全国重点电厂电煤库存及可用天数
(二)电力供应能力继续增强,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后稳步回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518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74万千瓦。9月末,全口径电力装机规模超过9亿千瓦。年初,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快速增长势头。二季度,在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影响下,重工业用电量开始回稳,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三季度,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重工业用电增速回落。9月,重工业用电量1939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7.3%;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498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2%,回落幅度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
今夏来水形势好、水电满发,火电压力减缓,加上部分省网实施有序用电措施,迎峰度夏平稳度过。期间,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8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日均用电量达到128亿千瓦时的峰值;9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442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54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3802小时,已恢复至2008年同期水平。
2009-2010年月度用电量及增速
(三)成品油市场总体平稳,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平稳有序,受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活跃拉动,成品油消费逐季回暖,供需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1.5亿吨,同比增长5.8%;进口原油1.81亿吨,增长24.1%。生产成品油1.86亿吨,增长10.6%。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基本在65-85美元/桶间波动,三季度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最高达到85美元/桶。天然气产销快速增长,进口增加。前三季度,国内天然气产量69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累计进口LNG 677万吨,增长71%,进口管道气27.6亿立方米;天然气商品量733亿立方米,增长25%。
2009-2010年成品油月度销售量及增幅
二、今年以来能源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0年能源行业在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巩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快能源国际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清洁能源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11亿元,水电、风电和核电投资比重累计占62%。9月末,水电、核电和风电装机比重合计占25.6%,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8月,华能小湾水电站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水电总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为22%。8月,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并网发电,9月,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投产,结束了三年来无核电机组投产的状况,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80万千瓦。风电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总装机3000万千瓦,并网运行情况有所改善。太阳能利用加快推进,开展了包括13个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我国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广西20万吨木薯制乙醇项目总体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薯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全国计划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1539处,淘汰落后产能12167万吨/年,至9月底,已完成计划目标的88%。山西省资源整合后,煤炭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河南省确定了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产业集中度大大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46号)已下发各地执行,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能源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累计新关停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小火电超过7100万千瓦,按同等电量由大机组代发计算,每年可节约原煤8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4亿吨。南方电网广东和贵州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的燃煤机组发电,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全国供电煤耗率33
4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全国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消耗煤矸石等约1.2亿吨,相当于回收5600万吨原煤。全国油气行业加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包括油田机采节能、单井罐放空气回收利用、低产低效区机采系统节能优化改造等。提出了炼油行业节能减排强制性标准,全面开展了落后炼油产能清理整改工作等。
(三)保障民生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农村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在开展“送电下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受灾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情况,能源行业行动迅速,全力开展“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建设”工作。8月,甘肃舟曲、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电力企业积极抢修损毁设施,灾后第13天舟曲县城恢复正常供电;油气企业及时协调铁路部门增加发运计划,实行成品油库存资源集中统一调度,确保了灾区油品供应。9月底,青海玉树10台总装机3万千瓦的应急燃油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有力地保障了灾区过渡安置期的生产生活用电,标志着玉树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玉树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式开工,还将建设110千伏主网,建成后玉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范围均超过震前水平。9月,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竣工,解决了西藏主电网覆盖的全部32个县、(市、区)17.2万户、约76.3万人的用电问题。随着南疆气化乡镇工程全面展开和87万千瓦燃煤电站、23万千瓦应急燃机电站项目正式启动,南疆三地州25个县(市)、21个农牧团场及主要乡镇居民生活用气、用电问题将得到解决;北疆三条天然气管线(西二线、独石化支线和乌石化支线)陆续建成,北疆地区生产生活用气将得到保障,有利地促进了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能源科技创新再上台阶。今年以来能源行业依靠科技进步,在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促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和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部件实现自主化。目前运行的核电站燃料组件供应全部实现国内生产。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自主化关键技术研发获得突破。掌握了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和励磁设备的核心技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于风电集中送出系统的各项关键技术、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等。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投产,奠定了我国在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打造了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平台。安排了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高效清洁煤炭技术、火电节能减排等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能源通道建设步伐加快。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青藏联网工程开工,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西南水电外送能力明显提升。9月下旬,东北地区新一条能源大动脉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对优化地区能源资源配置、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9月,中俄原油管道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之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三、四季度及全年能源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拉动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符合预期,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尚未根本消除,除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较好
外,世界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复苏减速迹象,我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受去年经济走势“前低后高”和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四季度能源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1、煤炭。从近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情况看,全社会煤炭供应能力增强,产能持续稳步释放。考虑到国际煤炭价格回升,国内外价差缩小,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四季度煤炭进口增速将会回落,对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净进口约1.2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6%。铁路煤炭运力保持平稳,预计全年煤炭运量将达19.8亿吨,增长13%。各地为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将会在四季度集中显现,受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总体判断,四季度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如遇突发事件,个别地区、部分时段因运输瓶颈制约,煤炭供应偏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电力。四季度电力投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预计全年基建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约1200万千瓦。考虑基建新增和“关小”因素后,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电力装机供应能力较为充足,但受电网和电源结构影响,特别是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电力紧张现象。综合经济、政策等因素,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部分流域冬季来水偏枯影响,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水电大省可能出现供应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700小时,与2008年基本持平。
3、油气。四季度成品油供应能力充足,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回落。受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进入旺季带动,柴油消费将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汽车销售量有望超过1700万辆,拉动汽油消费趋旺。预计全年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95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3.9亿吨,成品油产量2.5亿吨。预计进口LNG 12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天然气40亿立方米。
4、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达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可达到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倍。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8亿平方米,增长24%。
四、全力做好冬季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工作
近些年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影响加大。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冬春的严寒天气等,对一些资源短缺、运力受限、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的电力、煤炭和天然气稳定供应产生较大冲击。迎峰度冬在即,为确保今冬煤电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努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前制定预案,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确保今冬国内能源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1、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加强对今冬明春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波动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出现极端气候变化等突发灾害时,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短期内会迅速攀升,从而加剧能源
市场的供求矛盾。为此,要加大对居民生活用能趋势和用能特点的监测,确保今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针对今冬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偏紧,特别是西南和华中地区可能出现电力缺口的情况,督促能源企业加强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制定迎峰度冬煤电油气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发挥跨区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优势,做好电力供应偏紧地区的跨区跨省电力调度预案,优化调度方案,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做好电煤、油气储备及相应运力调配等准备工作,保证煤电油气的稳定供应。
3、全力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仍会偏紧。针对近几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高峰时段用气峰谷差增大的情况,积极组织、引导油气企业和有关地方,确保今冬天然气市场安全稳定供应。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中石油塔里木、长庆、青海和西南四大气区,入冬前通过加快新井投产、提前实施检修等,增加天然气产量;建成投产陕京三线,11月底实现榆林—良乡段建成投产。中石化加快榆济线等外输管线建设,并针对产销矛盾突出的地区,增加投资额度,提前实施部分2011年工作量。中海油加强在产气田的生产管理,确保海上气田平稳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压减部分工业用户用气,控制冬季用气峰值。与各地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极端天气情况下保证民用气的方案。根据气源落实情况,按照居民、公共事业和重点用户的优先次序,力保重点地区和重点用户用气。三是加强储气设施和储备手段的科学调度。优化管网运行,努力提高输配能力。综合发挥资源配置在冬季保供调峰中的作用。
第三篇:关于前三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计划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13%。1~9月以来,区农委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123456”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我区粮食生产虽受春旱、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以及“5.6”、“7.9”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大春作物前期长势差,部分乡镇农作物遭受一定损失,但经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同时从7月中旬开始至9月上旬,天气转好,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了大春作物增产。根据区农委组织科技人员全区对水稻、玉米产量进行抽样调查(水稻65个样本、玉米40个样本),水稻平均单产562.6公斤,总产达27733.7万公斤,同比增长5.7%和5.9%;玉米平均单产451.5公斤,总产13996.85万公斤,同比增长2.3%和2.4%。大春水稻、玉米理论测产按85折计产量为35.47万吨。全区落实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2万亩,其中,再生稻3万亩、秋洋芋5万
1亩、秋大豆0.5万亩、秋荞0.5万亩、秋红苕3万亩,按2009年生产水平计7.5万吨。小春粮食总产量4.5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47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43.5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建设。榨菜:种植面积达61.5万亩,总产量129.1万吨,农民种植青菜头销售收入8.5亿,比去年人均增收430.8元;实现成品榨菜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3%;全区今秋明春规划种植青菜头65万亩,产量140万吨,其中规划建设青菜头鲜销基地10万亩,鲜销青菜头30万吨。目前,已种植早市青菜头1万亩。蔬菜:蔬菜面积26.85万亩,产量32万吨。落实秋菜10万亩。蚕桑:累计发种88024张,前三季生产蚕茧223.33万公斤,蚕农收入4772.3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21%、77%。晚秋蚕预计生产蚕茧85万公斤,蚕农收入1880万元。果品:果品17.27万亩,产量5.6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2.5%,完成全年计划59.5%。果品产值10270万元,同比增长10.2%。水产:水产品养殖面积4.37万亩,完成产量9840吨,占计划65.6%。烟叶:全区烟叶面积
1.12万亩。中药材:中药材种植1.6万亩,产量1650吨,实现产值1450万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成效。1~9月,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2同比增长17.8%,利税4.9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创汇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8.3%;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技术协会)368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95个
(四)强农惠农政策强力支撑。今年全区兑现种粮农民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户187641户,补贴面积75.66万亩,兑付补贴资金5769万元,其中,大户883户,补贴面积2.18万亩,兑付补贴资金306万元。推广各类补贴农机俱14562台,兑付农机购臵补贴资金达3965万元,同比增长80.6%。两项共计9734万元。
(五)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有力拉动。自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以来,召开了全区动员大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涪陵区乡镇街道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工作考核办法》,领导小组24个成员单位制定了实施意见,25个乡镇街道修改编制完成了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修改完善《涪陵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扶持政策》和《涪陵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规划》。今年各级财政投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资金近3亿元,带动信贷投入和社会投资7亿多元,据统计,年初下达给各乡镇街道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项目,均已完成在75%以上。目前,我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正有序推进,助推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二、前三季度农民收入主要特点
(一)土地流转拉动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一种体现,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拉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9月,全区农村土地流转23.6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27.1%。随着我区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劳务经济持续发展,工价水平稳步提高,劳务增收是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特别受农业(工业)园区建设,“渝利铁路、涪丰高速路、涪南高速路”等大型工程建设带动,大量流转而“失地”的农民市内外务工或自主经营门路广开,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1~9月,全区已转移农民工30.12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4.74亿元,劳务净收入17.35亿元,各类政策性项目培训农民工1.16万人。
(二)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扬。一是粮食价格稳步上扬。今年1~6月,受到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影响,粮食价格长时期徘徊不前,当前,虽然随着大春粮食作物丰收,但目前粮食价格已有不同程度的“回暖”,预计下半年粮食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二是蔬菜价格涨幅明显。今年蔬菜价格除短期内处于低位运行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高位运行,其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候异常,一季度遭受春旱,二季度低温阴雨、寡照,三季度长期高温,如此反常气候对蔬菜生长影响较大,导致蔬菜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三是蚕茧价格上升。特别是春蚕鲜茧收购综合均价21.81
4元/公斤,较上年同期每公斤提高7.71元,提高54.7%。烟叶属计划指导性生产,其价格一直受市场保护,今年烟叶产量和质量都较往年略有提升,烟农的收入较去年有所增加。
三、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虽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民收入继续增长,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依然较大。一是粮食产量虽然呈稳定增长,在天帮忙、人努力下单产较高,但总量不大。这说明我区土地种植利用效率不高,完全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较少,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二是农业抗拒自然风险能力较低。从今年前期的低温寡照天气、暴雨自然灾害和8~9月连晴高温气候来看,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三是农资价格的高价位运行,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民增收。由于农资涨价等因素,在粮食生产性补助方面基本形成抵消。
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通过规划形成一批项目,带动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狠抓榨菜、蔬菜、蚕桑基地建设,推进水产、果品、烟叶、中
5药材等后续骨干产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五大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秋冬季作物的生产管理。加强榨菜的育苗、移栽和管理,确保榨菜种植面积67万亩;
(四)突出抓好全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认真落实好农户万元增收规划和扶持政策,开展农户增收监测调查工作,加强对全区农户万元增收工作的检查、督促,进一步完善增收措施,抓好农村宅基地臵换复垦试点、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确保增收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永兴县2011年三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及全年预测
永兴县2011年三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及全年预测
作者:郭华军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10-2
5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加大三农投入和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前三季度永兴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一是农作物播种面积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22千公顷,增长1.5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8.8千公顷,同比增长0.78%;玉米播种面积2.38千公顷,增长7.2%;豆类播种面积0.99千公顷,增长
8.8%;薯类播种面积3.42千公顷,增长2.1%。同时,印发了《永兴县2011年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等四个文件,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在马田、高亭、油市、湘阴渡、黄泥、柏林等乡镇设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四大家分管、协管及联系农业工作的县级领导联系的6个示范样板点共6200亩,每个示范点都有农业局领导及农技人员参与,示范点乡镇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全年谷物播种面积41.81千公顷,同比增长1.3% ;早稻播种面积17.07千公顷,同比增长0.65%;中稻播种面积3.59千公顷,同比增长3.46%;晚稻18.14千公顷,同比增长0.39%。二是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增长,特色基地蓬勃发展。永兴县进一步加强优质蔬菜、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瓜菜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9.66千公顷,同比增长4.32%;瓜果类播种面积为1.16千公顷,同比增加10.48%。马田镇、湘阴渡镇等6个中心乡镇的蔬菜基地进一步发展,规模规范化进一步显现。
三是土地流转和种粮大户发展迅速。2011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万亩,促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84.1万亩。修订完善了《永兴县2011年粮食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科技示范户奖励评定办法》,通过大抓示范创建和土地流转,有力带动了一批种粮大户。目前,全县种粮合作社8 家,种粮大户发展到98户。同时,全县粮食复种面积在20亩以上的有614户、50亩以上的有123户、100亩以上的28户、200亩以上的10户,1000亩以上的1户。
(二)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随着永兴县将畜牧作为全县重点产业并加大培植力度的措施出台,各级把加快发展畜牧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努力做好畜种改良、疫病防治、拓宽营销渠道等工作,永兴县畜牧业生产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表现为:
一是畜禽存出栏保持稳定增长。肉猪出栏50.34万头;肉牛出栏1.6万头,增长5.26%;羊出栏2.85万只,增长5.56%;家禽出栏433万只,增长2.68%。猪存栏37.3万头;牛存栏5.1万头;羊存栏7.2万只。
二是肉、蛋产量不断增加。永兴县肉类总产量为43731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猪肉35238吨,牛肉1600吨,羊肉428吨,禽肉6495吨。禽蛋产量5200吨,同比增长20.54%。
(三)渔业产值不断增加。水产品产量11484吨,增长10%。
(四)招商引资卓有成效,龙头企业培育更规范。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5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数800万元。同时,跟踪落实了上的2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九州农业在鲤鱼塘的种桑养蚕项目和广州绿色大地在湘阴渡的种玉米项目。通过召开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会议,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意见,严格程序规范评定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今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目前,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企业2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县级龙头企业10家。
(五)搭建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积极开展“双送下乡”。今年,进一步充实了县农广校的师资力量,改善了教学设备,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52期、培训人员达6000人次,发送技术短信5000余条,发放《农情信息》、《永兴农业信息简报》、《配方施肥建议卡》等技术资料20万余份,接待农民咨询达6万余人次,开展“双送下乡”活动32次,出动宣传车60台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共落实测
土配方施肥面积59.78万亩,推广配方肥6900余吨,配方肥施用面积19.3万亩,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技术示范点148个,示范面积达4.38万亩,制作和发放施肥建议卡2万余份。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出动执法车辆80台次,执法人员200多人次,对全县25个乡镇150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监督检查,共查处未经检疫的苗木10200株,不合格种子1600公斤、化肥4000公斤、农药340公斤,有效净化了全县农资市场秩序,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二、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发展建议
(一)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任务仍很艰巨。由于受春夏干旱等因素影响,农业种植业的生产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早稻单产将有所影响,中晚稻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扶救工作。所以要抓好秋季作物(尤其是永兴冰糖橙)后期的管理工作。一是抓好鼠害的防治。二是进入10月份,天气变化进一步加剧,防止剧烈降温给冰糖橙和晚稻成熟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三是配合县气象部门搞好人工增雨工作。
4、做好防倒和防火等工作,严禁在森林和冰糖橙区用火。
(二)农资价格涨幅过快,农民难以承受。据调查,2010和2011年,化肥、农药、农膜等价格持续上涨,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永兴县大部分农户种粮为自己食用,农用物资的上涨只能是提升农民的种粮成本,增加生活成本。同时,2010年省政府对晚稻进行了化肥、农药补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的农资花费,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但是今年尚未出这个政策。此项政策是否具有连贯性,上级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化肥、农药的发放时间应该提前,充分考虑到农户购买习惯及农作物耕种时节问题。
(三)农业结构调整缺乏市场信息性、科学性指导。伴随发展新型农业的观念在全县农户中逐渐成为主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所加快,使得农产品品种也呈现多样化、特色化。但是,大多数新型农场主疏忽了调查、咨询和预料市场信息。因此,要依托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站点等基地,做好向广大农村提供正确的生产导向信息,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不断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抓好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大多数秋收农产品已到销售季节,要继续在扩大市场、抓好市场营销上多下功夫。永兴县委县政府要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力度,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构建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于县内外两个消费市场,增强服务意识,完善配套措施,切实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为农产品的顺利出售创造好的条件。对于永兴冰糖橙,既要培育优良品种,切实提高品质,增大对资兴柑桔等品牌的竞争优势,又要强化包装,提高售后服务,促使永兴县冰糖橙不仅成为逢年过节相互赠送的“绿色农业礼品”,而且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五)抓好秋冬播种生产。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以耕地地力提升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种粮大户,消灭“白板田”,确保全县秋冬种总面积达到3.1千公顷以上,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70%。在秋冬养殖方面,重点抓好生猪生产,全面落实各项生猪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填栏、补栏,大力推广生猪快速育肥新技术,确保全年出栏达73万头。在水利秋冬修方面,结合全国的水利建设工作,突出防洪工程、水源工程、排灌工程、人饮安全、河道整治建设。
三、全年农业经济发展预测
从1—3季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看,农业平稳发展,农产品生产价格普遍上涨,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外转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良好。全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预测如下:
(一)粮食产量与去年持平。预计粮食作物产量245233吨,增长1.6%。
(二)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畜牧业生产、优质蔬菜、油茶等的增长将成为促进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的主导因素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亮点。预计肉类总产量将达66491吨左右,增长8.5%上下;全年的林业产值将由于营林面积和木材采伐量的增加而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全年水产品也呈现增长的态势。初步预测,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将达281145万元左右,增幅将在4.5%上下。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增长。年内农民出售各种农牧产品的数量增加,获得的现金收入也因二者的增加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在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