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时间:2019-05-15 15:4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第一篇: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就业机会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一步增加。据对全省158个县(市、区)1.37万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1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7.5%,比2005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据此推算,全省4915万农村劳动力中实现转移的人数约1843万人,比2005年增加483.2万人,增长35.5%,年均增长6.3%。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转移数量逐步减少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规模看,以省内转移为主,本省就业的格局继续增强,转向省外的数量呈现出逐步减少态势。201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人数达1234万人,比2005年增加563万人,增长84%,其占全部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9%提高到67%。转移到省外的数量近609万人,比2005年减少近80万人,其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51%缩减到33%。

调查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省提供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有力地推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1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到乡外省内就业人数达437万人,比2005年增加355.2万人,增长3.3倍。省内跨域转移人数占转移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6%上升到23.7%。这是河南近年来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

民工劳动报酬与发达地区不断缩小,以及不断制订完善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信息、带技术、带经验返乡投资兴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少地方还出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由此吸纳了数额庞大的本省剩余劳动力。

二、跨域转移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转移到中部地区的数量快速增长

从转移到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人员数量看,仍以东部地区最多,2010年转移人数为524万人,占跨域转移总量的50.1%。“十一五”期间,随着中部地区基础建设进程的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东部地区产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日益增多的用工需求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使中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越来越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而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则呈减少趋势。2010年,全省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劳动力达到498万人(其中省内437万人),比2005年增加350万人,占跨域转移总量的比重为47.6%,2005年这一比重仅为19.2%;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人数则减少了65万人,占跨域转移总量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26.3个百分点;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人数占2.1%。

三、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持续增强

从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的地区类型看,2010年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业的占29.2%,比2005年降低9.2个百分点;在地级市就业的占44%,提升5.7个百分点;在县级市就业的占15.8%,上升2.1个百分点;在建制镇(包括城关镇)及其他地区就业的比重为6.2%,几乎没有变化。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大城市就业门槛较高、生活成本不断加大,地级市、县级市等中小城市愈来愈成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优先选择地点。

四、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2010年,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二、三产业劳动力分别占49.1%和50.6%。与2005年比较,第三产业人数占比上升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人数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2010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为931.7万人,比2005年增加292.7万人,是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量的近1.5倍。2010年之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逐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

从转移的行业分布看,仍以转移到制造业的劳动力最多,2010年达到495万人,比2005年增加66.3万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6.9%;其次为转移到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349.1万人,增加98.8万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8.9%。转移人数超过100万的行业还有:服务业179.6万人,增加80万人,占9.7%;批零贸易

业131.8万人,增加37.7万人,转移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112.6万人,增加38.3万人,分别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2%和6.1%。

五、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三分之一的转移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变化来看:2010年转移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为29.1%,比200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五年内共增加282万人,年均增加56.4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重为70.9%,下降10.5个百分点。在转移劳动力总量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仍达63.7%。

2010年转移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为618.9万人,比2005年增加250万人,所占比重为33.6%,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但由于转移规模扩大速度快于接受培训人数的增长速度,66.4%的转移劳动力未受过专业培训。从地域转移劳动力来看,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比重为35.1%,比省内乡外转移的劳动力高

3.3个百分点。

六、转移劳动力的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跨地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务工时间为8个月,月人均收入为1595元,比2005年增长84%。其中在东部地区务工月收入1680元,在中西部地区务工月收入1506元。劳务经济几乎成了老百姓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1、转移到外省者收入依然高于省内转移者,但二者的相对差距缩小。在2010年的跨域转移中,转移到省外劳动力的月人均收入为1682元,转移到乡外省内者月人均收入1474元,省外比省内高14.1%,但二者相对差距比2005年缩小了6.7个百分点。

2、转移到地级市及省会以上城市人员的收入高于转移到县级市及建制镇者。转移到地级市及省会以上城市劳动力的月人均收入为1626元,比2005年增加744元,比转移到县级市及建制镇的月人均收入多94元,高6.1%。

3、从转移到不同经济地带劳动力的收入增长水平看,2006-2010年,到东、中、西部务工的月工资收入分别增加796元、704元和805元。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东部次之,中部最慢。但由于在中部就业(特别是省内)离家近、生活成本低,绝大多数外出人员仍以省内转移为主。这也充分说明导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荒,主要是这些地区工资增长较慢,如果扣除沿海发达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农民务工收入远不及在本地打工收入,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就近就业成了不少农民工的新选择。

七、转移劳动力依法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工资兑现普遍改善 从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看,2010年转移劳动力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占比重为24%,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占比重15.8%,分别比2005年提高11.5个和7.4个百分点。

跨域转移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占比重更高,为32.9%,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占比重21.4%,分别比2005年提高14.1个和8.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由于各级政府不断强化对农民工工资兑现各种措施的实施,全社会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普遍关注,这一现象已得到极大改善。在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中,2010年已基本不存在雇主拖欠工资的现象。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李娜(198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宏观经济发展等。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等,这些措施对促进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因此,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有: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如果不就业,农闲时没事干,人闲就会生事,这极不利于社会和谐。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做的工作最辛苦,可是收入却不高,当他们看到一些人拿着高工资,工作却很轻松时,会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这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过上富裕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现阶段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以自发流动为主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亲戚介绍是主要途径,大部分人出门务工,都是亲戚朋友给介绍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56.8%,其次是自发外出,农忙结束后,农民在家闲着,就自己出门找工作。这部分占34.8%,而靠中介组织介绍的占4.9%。大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中介组织。政府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只有3.5%,政府组织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也是比较富裕的农民,偏远地区的农民政府也组织不到。虽然政府和中介组织组织的劳动力务工数量有所提高,可是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劳务输出的能力仍然相当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是以自发流动为主。

(二)省外转移数量减少,省内增多

从总体转移趋势来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到省外打工的趋势有所转变,近年来,许多农民已放弃了去省外打工,而是选择在省内打工,省内就业形势良好。2010年,省内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234万人,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省外转移的总人数是609万人,与前些年相比,减少了很多。这说明劳动就业岗位增加迅速。近年来,我省非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如制造业,金属业等。农民工待遇得到很大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不少务工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一些农民选择在家做一些小本生意,比如说开超市,到邻近的集市上卖一些小商品。或者比较富裕的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盖个小工厂,生产一些产品,他们不仅自己就业,还让同村的农民找到了工作,这吸纳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三)就业结构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外出务工的男子大多选择从事建筑业,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的杰作。外出务工的女子大部分大多选择从事制造业,一般都是进一些工厂,从事一线制造工作。转移行业中除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外,还有服务业、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等,如有的农民外出工作选择去酒店饭店做服务员,或者有驾照的农民选择去做司机的也比较多,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对较少。

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存在盲目性

自发转移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虽然说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数明显增多,但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总人数来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农民工自发转移,没目的没计划,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使得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信息错误,危害社会的稳定最终只能再回到农村,无法及时就业。另外,政府对农民工就业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划,中介组织不完善。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艰巨。政府需要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组织和指导。

(二)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的方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的增加。而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原因。外出务工的人员,一般有技术有文化的工资较高,而没文化的农民干的活很累,工资又不高。特别是贫苦地区的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又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思想观念落后。自古以来,河南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很慢,所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不仅造就了农民生活上的贫穷,也使得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落后的山区例如象信阳等地的山区至今还坚持“女主内”的落后思想。这使一些女性宁愿在家闲着穷着,也不愿意出门挣钱,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文化水平偏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总人口达460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达58万人,占1.2%。高中学历共520万人,占11.3%。初中学历2780万人,占60.4%,小学以下学历1242万人,占27%。大部分农民因为贫穷,上不起学,所以文化程度不高,还有的思想有问题,觉得上学没用。所以就不上学,直接出去打工。由数据可知初中小学文化的农村劳动力仍占绝大多数。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城只能从事于建筑业和制造业或者服务行业,很难从事管理层或者科研开发工作等。

(三)受社会政策制度的制约

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求,建立起的有系统、有组织,众所周知的行为模式。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1.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民即使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愿放弃土地经营权,更何况现在国家对每亩地都有经济上的补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不稳定,土地就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会抱着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老家种地的想法,所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彻底的转移。另外有些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经营土地,就把土地承包给亲戚或者朋友,土地的承包价格,国家的经济补助等矛盾纠纷就由此而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因为土地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问题很多,农民呼吁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实现。

2.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我国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样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务工了,但是却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居住、就业、社保等问题都缺乏完善的保障。另外,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子女不能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待遇,所以只能选择在农村上学。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总之,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工资低,受歧视,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险、同工同酬等待遇。

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有所解决,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不能把农村劳动力当成国家的包袱,针对一些不愿意出门务工在家闲置的农民,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成立村委会宣传部,多宣传一些出门打工生活走向小康的例子。同时还可以深入村庄村委会,为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各个村的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增强其外出务工的观念。二是要科学制定规划,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城市就业再就业联系起来。在制定规划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比如说有的单位不要农民工,他们不是担心他们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担心他们素质低,出现偷盗打架的事件等。因此,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其中不仅包括文化素质,还包括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收入低而且很累,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技之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到两门的专业技能,摆脱单纯靠力气吃饭的境地。政府要把农民工的培训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可以在乡镇办一些免费培训的学校,可以开一些公益性的图书馆,也可鼓励私人开办培训学校。另外,颁发国家统一的技能证书,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健全法规政策

1.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只有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保留农民的土地永久使用权。使农民在城市能够安心务工,准许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土地或者住宅转让租赁给其他人,同时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这样既利用了土地,又可以收些租金,防止土地荒芜造成浪费,提高土地使用率。

2.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分开划分的,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了,可是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可以把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依据,这样农民就不会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城务工的子女也应受到同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改革住房制度,使买房或者租房不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找到归属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能够安心在城市务工。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个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些剩余劳动力要就业,只能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不用在田地里干活,他们只能再寻找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小城镇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实施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农民都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的混乱。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多方向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城市郊区既接近城市,可以方便的把城市中的资金人才引进,又靠近农村,方便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把郊区发展成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现代城市文明。使农民最大程度的实现非农业就业,用工业化,现代化取代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2.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结构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还表现在城镇化层次不合理。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以我省为例,应重点发展省会城市,以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同时重点培育两个到三个有特色的大中型城市。关于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要有适度的规模和数量,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要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并合理进行布局调整。

3.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外出务工的就多,但由于在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加之各方面的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在城市定居还有很大的难度。可以鼓励打工者回乡创业,群众合伙创业等,建设有特色的乡镇企业,加快乡镇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

《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

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想城市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劳动力由农业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为工业产出持续增长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同时减少了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推动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了由农业社会想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基本静止和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流动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别的社会福利制度,割断了城乡经济社会联系,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人民公社体制的简历进一步从农业内部限制了劳动力的外流,农民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首先放松了对农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管制,这期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就地转转移和消化。随后,城市改革和沿海对外开放加宽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了空间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异地转移”。据统计,1987~2002年异地转移的劳动力约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9%(丁兆庆,2005)。虽然政策的松动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启了劳动力转移的大门,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公共上存在明显差别,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门槛”仍然很高。农村仍是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民的最终归宿,土地依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保障。既不能彻底脱离明春也不能在城镇定居,大对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往返于城镇和农村,农闲时期外出务工,农忙时期返乡务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转移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内部机理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几种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人口研究》等杂志上,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著。从研究文献来看,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答题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迁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如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王贵新,1996a)、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袁铖,2003)、人口迁移与就业及社会地位之关系的研究(黄建福,2003),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和非农化的研究(辜胜阻和刘传江,1996)等。第二类是专门对劳动力转移过程本身的研究,如对迁移者特性的分析(张为民等,2004),对转移模式的研究(宋金平和徐长信,2003),对转移原因的分析(刘国瑜和李昌新,2003)、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结构和地域特征研究等(王贵新,1996b)。第三类主要是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分析,如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陈华林,2001),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许经勇,1995),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路晓园,2003)。

孙峰华教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主要有一下九种。

1、就地转移轮;

2、亦工亦农论;

3、农田集中经营论;

4、城市化论;

5、分工论;

6、定向转移论;

7、复合转移论;

8、私营经济论;

9、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规模空前的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农村和农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1)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况,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缓解了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给弄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朱农,2004)。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1)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劳务大量输出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供应趋于紧张,如果没有足够的替代要素投入将会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进而对农产品的攻击产生威胁。(2)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多大程度上会增加农业的投资业存在疑问。有关2008年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与用于提高家庭生产能力的成产性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劳动力转移不彻底会带来农户土地经营模式的兼业化。虽然兼业化5经营是我国农户在相信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但兼业化的确对家庭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据测算,1999年我国建业户的比例高达53%(梅建明,2005),目前已经超过70%(向国成,2005)。这种“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兼业化经营可能导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趋于小和农业“副业化”,造成农业生产的粗耕粗种、弃耕抛荒、掠夺式经营等现象。而且兼业户吧土地作为非农就业的保障而非创造收入的生产要素,这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4)在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往往依靠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其他要素(机械、雇工、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了土地的长期生产能力,危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劳动力非农化而导致的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效应就已有所表现。林毅夫在解释1982年后中火农业产出增长放慢的原因时就指出,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外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节后变迁的过程,对已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促进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市的保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规

模庞大、流动性强和转移不彻底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入剖析劳动力转移对农地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不彻底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表现和机制,探索我国均衡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消除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地利用不利影响的对策选择。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大都具有城市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倾向,从“农业和农村”的角度考察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较少,也有学者开始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农村社区发展等问题。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还是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主要都表现为农民自主择业,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方式,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才有利于嘴大吃暗度地开拓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渠道。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

要大力发展直接连接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职业中介机构,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即时发布劳动就业信息;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就恶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面对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障劳动者和合法权益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空白和不完善之处。完善和规范管理,就是要简历一整套促进你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注资体系以及调整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吃的那个是就业制度改革和福利体制改革。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就业制度。在福利制度上,要逐步将国家财政给予城市居民的暗部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 立起新型的开放式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但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小城镇进行,去的成功并积累了经验后,再循序展开。因为目前我国小城镇的非农业户口已经没有多少特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参考文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秦兴芳、田珍等/著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李明艳/著 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李友根/著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4)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殷红梅等/著2010 科学出版社;

(5)农业政策学钟普宁/主编2010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

基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诸多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现状和基本特征,特别是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国内学者对转移速度和流向持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假设入手,揭示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入考察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来看,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存在着低估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高度代表了我国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78年的18%到2012年的53%。其中,日本在这个三十余年里,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4.5%;韩国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5.1%。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的下降速度。

(二)劳动力转移供求缺口大

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52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63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稳步保持在4%,保持了一定适度的转移规模。但转移速度还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发达国家,阻碍转移速度和比重的原因为: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技能偏低,导致就业机会少,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当前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要求,由过去单纯务工增收逐步向积累提高和创业发展型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劳动力转移供需缺口大的问题。

(三)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也要求各地农业委员会成立专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作部门,劳动就业与保障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有序工程”,组织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动部门加强协作,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服务,输入地同时也加强了劳务市场的建设,发展了各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尽管如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一是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尚且不能避免;二是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方式还较为落后;三是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四是能够提供的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较少。

(四)政府扶持力度相对较弱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对农业补贴和和支持水平在逐年提高,对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是超时间劳动现象严重,工作生活条件质量差。二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中,不规范、不履行的现象也是有发生,医疗和养老保险空缺,农民工的基本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三是随着更多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但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寄宿生活费补助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配套政策还须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对接收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的中职学校来说,尽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专业设施、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亟待提高和改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策

(一)完善制度,保持规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良性循环,就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就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在工伤保险、医疗制度、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等改革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尤其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大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重大疾病措施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协调对接制度,加大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切实保障其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要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的合法社会权益,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建立城市和农村相同步的现代户籍管理制度。要适时的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各方面福利待遇,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有序流动,保持流转规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确立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方式

针对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不强,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以农村转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形成完整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并对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术辅导,按照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要根据新时期市场的需求,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鼓励科研院所、职业技能学校等广泛参与其中,切实有效地增强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应当建立城市和乡村相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施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多样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就业市场,培养和树立现代化的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念。

(三)增强扶持,提高服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政府要切实把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和其他的管理费用纳入到地方的财政预算。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社区建设。要合理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方便学生相对就近入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各地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规划和重要工作内容,各地区公办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电子学籍,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完整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网点布局调整,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安置未随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生”到寄宿制学校。根据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形成集就业、培训、保障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体系,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编辑?M岳 凤

下载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五篇模版)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_发展战略论文 [摘要]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与迟缓,是制约河南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河南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

    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龙山中学2010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总结2010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级各......

    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根据市经管站安排,我区抽调专人,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现有......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样例5)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河南未来有3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都由大城市来消化,则需要建设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