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情况
白沙镇北寨村落实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央纪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今年4月份开始,白沙镇北寨村根据镇党委的要求,在纪委的具体指导下,尝试开展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试点工作。
一、具体做法
1、健全制度体系,构建规范的党委决策运行机制
北寨村党委在深入调研、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北寨村党委关于执行“三重一大”的实施办法》和《北寨村党委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监督办法》,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界定了“三重一大”的范围、内容、事项。党委会议事决策的范围是:研究制定落实上级党委指示和决定的措施;确定需要提交党委会决策的议题;本地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方案、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筹集使用、本级党委管理的干部任免与奖惩,党委工作部门提交需由党委会研究决定的事项等。这些范围的界定,使决策者和监督者都能正确掌握标准,确保该上会的重要议题一个不漏。
二是明确了“三重一大”的议事决策程序。议事决策一般应按照确定议题、调查研究、征求意见(酝酿沟通)、综合论证、讨论决定五个环节进行。党委关于综合性、全局性工作方面的议题,由书记或副书记提出;有关党委 1
部门工作方面的议题,由负责该部门工作的党委委员提出。议题确定后,按照“谁提出、谁提交”的原则,由议题提出者负责调研论证、征求意见、沟通酝酿并作出预案。根据党委会召开的时间,由村办公室提前至少三天将相关材料送交各党委委员进行充分的思考酝酿和沟通交流。
三是明确了“三重一大”监督的重点和程序。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明确了监督重点和监督程序,同时把区纪委的上级监督、镇纪委的同级监督、镇党代表的下级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对村党委“三重一大”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四是明确了“三重一大”责任追究的方法。对决策者不主动接受、不配合或规避、拒绝监督的和监督者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能的,实行责任追究,确保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有效配合。
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修订完善了《中共白沙镇北寨村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白沙镇北寨村委员会关于党委会议事决策程序的若干规定》、《中共白沙镇北寨村委员会关于工作汇报和情况沟通的若干规定》等制度。
白沙镇北寨村党支部
第二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中共鹿寨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订本制度。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内容
党内监督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内监督的八项主要内容,对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一是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三是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四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五是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六是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七是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八是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 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方面
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作风建设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重点监督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以及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情况。具体为:一是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二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三是能否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五是能否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六是能否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七是能否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八是能否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党内监督的主要方法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二)督促定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和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 级党组织报告。
(三)了解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局党支部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支部和党员的违纪行为。
(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局机关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党支部、领导干部都要十分重视党内外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并要认真解决处理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防止出现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
四、党内民主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禁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岐视、刁难和打击报复,违者要严肃处理。
(二)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克服只有组织监督党员,领导监督党员单向监督做法,实行公开民主的全方位的监督。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内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做到监督批评要准确。对以监督为名,在党内搞派 性活动或泄私愤、图报复以及有意诬陷、诽谤他人的,必须进行追究和处分。
(四)统筹安排的原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自身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党的民主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行使职权,帮助党员干部加强自警,防微杜渐,特制定监督制度如下。
一、党内监督的对象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党的组织和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要履行监督的职责,又要自觉地接受监督。
二、党内监督是对每个党员的政治立场、工作作风、勤政廉政、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监督,同时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纪条例,每年进行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从政治上、思想上和作风上促进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使党内监督经常化。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切实加强对领导核心人员的监督。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或干部会议,听取本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沟通领导干部与党员的联系。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党的建议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工作考核对党员干部进行考察,及时将考评意见反馈党支部并和本人见面。
四、要认真处理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对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疏通党内和党外监督的渠道,充分保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负责地进行批评、揭发和检举。
五、坚持来信来访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健全对党员、党员干部的举报和申诉制度,保护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正当权利。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党员思想分析制度,经常地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纪律进行考察分析,每半年党支部向党组汇报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积极协助组织做好干部的教育、培训、考核、民主评议等工作。要采取聘请监督员、设立监督意见箱、开座谈会、进行民意测评等形式了解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提高监督水平。
七、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制度、党员行政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
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党员领导干部提拔制度,过好“五关”:一是竞争上岗关(或民主推荐关),二是组织考察关,三是公示关,四是试用关,五是考核关。党组织对干部管理选拔任用上有“协助”和“建议”的任务,组织部门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真正做到党管干部。
九、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的民主评议和考核鉴定制度,突出监督重点。
第四篇:党内监督制度
党内监督制度
1、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2、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覆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3、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4、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5、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6、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
7、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8、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五篇:党内监督制度
党内监督制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特制定党内监督制度。
(一)支部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 ⑴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⑵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
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情况;
⑷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⑸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⑹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⑺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二)党组织实施监督的主要方法:
(1)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将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情况向党员公布。
(2)党支部要按规定召开每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在会上报告;参加民主生活会,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
众意见,进行整改;将领导干部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和生活会反映出的问题,如实报告上级党组织。
(3)协助(党组)和行政领导做好干部工作。党支部要经常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及时向本部门党组或行政负责人反馈;并对他们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协助(党组)或行政领导做好干部的考核、民主评议工作。
(4)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听取本单位党员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5)按规定组织党支部的党员、单位的干部职工,听取领导干部(含股所级干部)述职述廉情况。
(6)对本支部党员违纪案件,认真调查核实,协同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