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调研文章的写作体会(大全)
浅谈调研文章的写作体会来源:张淼文集
作者:zrx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有朱衣暗点头”。谈到调研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在座各位均多有建树,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就是谈点体会也许还有点勉为其难吧。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一、有爱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是作为一项任务,可能就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就象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我们总是感到头痛无比。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将写作,写调研文章看成是一种爱好,或者是当作自己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之付出自己的爱心,可能效果就不一样。
有了这么一个爱好,生活中似乎有做不完的事,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话。当你一个人坐在书房冥思苦想,或者伏案写作,或者在电脑上输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幸福感。
有了这么一个爱好,钱当然就会花的多。看到好书就想看,看到好的文章就想读。这样不买就不行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再回首看看书架,就有一种所处书山无路、苦海无边之感。
其实,爱好看书,爱好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净化个人心灵的过程,也是一种慎独的好办法,也是一种内心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因此,当我坐在电脑前,当我在网上冲浪时,不会顾及时间的流逝,有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能够通宵达旦。
二、有心
也有一句俗话叫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也许我们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能直接接触到有价值的案子。但是如果我们有心,注意在听取别人的故事中,或者在偶尔听取别人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可能就会灵机一动,有所思,有所得,从而成文。
在看别人的文章,在读别人写的书籍的时候,如果有心,必然有所得。我记得有人说过,你要写文章就得多看别人写的文章。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缘故。
有心还得注意一点就是要将平时自己思想的火花记下来,对有些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要及时将之记录下来,待思考成熟或者有了一定的轮廓时,再动手写作。
三、有料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料就别耍阔”。这是很有道理的。有料实际上就是有准备。有准备不仅包括思想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而且还包括资料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比前者一点也不逊色。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是指一个人读的书太少,所以到要用的时候就感到江郎才尽。其实最近我有一种新解,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因为平时积累的书,准备的书,或者说准备的资料太少。
现在是一种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知识的时代。所以,我们穷尽毕生的精力,也没有办法看完所有的书。即使有愚公移山的那种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毅力也没有一点办法。最多,我们能够在沧海中取到一粟也就是万幸了。所以,我们要准备、积累目之所及、力之所及,特别是金钱之所及的资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非常感谢计算机的发明者,要感谢互联网的发明者。我们要庆幸生活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可以比我们的前人少费几百倍、几千倍乃至可以用天文数字来计算的精力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我们所要的最新的信息。而且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只要鼠标轻点一下,世界在我们面前显现的真是太小太小,而所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又何其之多。
四、有扶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不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别人的帮助,即使写出来以后,更需要别人的扶持和帮助。需要发表文章的载体的扶持,需要编辑的扶持。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清楚。
现在写文章的人何其多,现在的载体也是何其多。可是茫茫人海,茫茫载体,何处是归途呢?现代发达的科技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同时,也何其疏远了我们的相亲。伊妹儿替代了多少的邮递功能,电话替代了多少的见面。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信息时代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小,但信息时代也让我们古老的亲情、友情等等也变得是不是有些太过先进的陌生呢?所以,我们的文章需要人与人的扶持,需要面对面的沟通。这也许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点文章的人文关怀吧。
第二篇:调研文章的写作
调研文章的写作
一、调研文章的含义
调研报文章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研文章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对策或建义。因此调研文章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对××问题的调查思考等,都是常见的调研文章体裁。
二、调研文章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研文章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
2.针对性。这是调研文章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文章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文章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会造成说理不严密、根据不充分、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研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研文章就是要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调研文章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研文章有以下六种:
1.揭示问题的调研文章。又叫专题型调研文章,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研文章。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文章,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研文章。又叫工作探讨性调研文章。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研文章,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等进行调查和探讨性研究,提出有关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总结经验的调查文章。又叫经验介绍,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典型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树立榜样,推动面上的工作。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先进典型的工作成绩,学习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从而拓宽视野,启发思路,使自已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四、调研文章的写法
不同类型的调研文章,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调研文章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研文章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研文章的写作程序。
(一)调研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研文章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研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调研文章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研文章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3.正文。正文是调研文章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文章;“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文章;“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文章。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文章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调研文章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一般来说,调文章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二)调研文章的写作程序
调研文章写作要经过以下六个程序:
1.选准课题。调研文章能不能被上级或有关部门采用,除了你的文章质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是否符合上级或有关部门的课题研究需要,符合需要且文章质尚好,被采用的机会就高。那么如何选课题呢?一是从上级或有关部门下发的调研课题中选题;二是从当地有影响、有特色、对其他地方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工作典型中选题;三是抓住人们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当前改革发展中、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某些尚未引起人们关注但又需要提醒和解决的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来作调研课题。
2.确定主题。主题是调研文章的灵魂,对调研文章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3.认真取舍材料。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研文章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进文章,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文章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4.布局和拟定提纲。这是调研文章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研文章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研文章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5.写好草稿。这是调研文章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6.认真修改。文章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三)写调研文章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文章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
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文章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七,调研文章提出的决策建议要依据充分、周密可行,要立足于解决全局性、带关键性的重大问题;要新颖独到,富有新意,而且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篇:酒店调研报告写作体会
调研报告写作体会
调研报告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与酒店业相结合的调研报告,为酒店业发展、定位提供相关依据,如何将调研结果清晰的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撰写的调研报告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条理,和简洁的表现形式。
当一切调查和分析工作结束后,必须将这些工作成果展现给领导。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报告应采取什么样的结构体系?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数据的含义。
报告的结构体系应该包括,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范围以及数据分析在内的一系列内容。这种体系基本上在每个同类型的报告中都适用,因此,此处。。。。
二、特点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二)针对性
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三)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四)系统性
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资料。
三、写作方法
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
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二)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三)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四)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五)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三、重点在数据分析
关于数据分析的部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图表来表示的。图表是最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的将研究成果表示出来。在将调研的分析结果变成令人信服的图表之前,首先要谨记,它只是一种传递和表达信息的工具,使用它的重要原则是“简单 直接、明了、清晰”。每个图表只包含一个信息,图表越复杂,传递的信息就越差。
第四篇:法院调研文章写作(二)
五、执笔写作
经过选题和写作准备,进入了调研文章写作的关键阶段——执笔写作阶段。这个阶段是要将经过深入研究的成果表述出来,以便获得社会的认可、交流和转化。如果表述得好,就容易被认可,只有被认可的成果才有可能被交流转化,才能达到用研究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的,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执笔写作是直接关系研究成败的关键性环节,是每一个写作者不得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⒈编写写作提纲
调研文章的执笔,首先要根据选题和研究的论点编写写作提纲,然后按照提纲进行写作。⑴编写写作提纲的意义
写作提纲,实际是相当于由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它能帮助作者考虑全篇的逻辑构成,它是文章的写作设计蓝图。见下图:
这个图表中的一、二、三所表示的是全文中最大的三个并列论点。㈠、㈡、㈢、表示的是一的从属论点。1、2、3双表示的㈠的从属论点,以此类推。在这个图表中这些大大小小的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图表和序码中完全被表示出来。
可以说,这个图表是论点逻辑关系的视觉化。它把论点间的复杂关系,以简单的图表形式,条理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形式之所以适合于文章写作,是由于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经过分析与综合的。人们既要把一个整体分解开,又要一个个部分综合起来。人们总是要在全体的把握去分析部分;而分析一个个部分时又把它放在全体中去把握。
我们根据这样的提纲去写作,就可以从细目群上着手,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写,最后写出一篇全篇相联系的完整文章。这是从作者方面说的。从读者方面说,人们读的是一个个细目的内容,但是,他们不会孤立起来看每一章节,而是把每一个小的部分同文章的基本论点,文章的全体联系起来理解。所以,这又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
要动笔写正文之前,先拟出这样的写作提纲是有好处的。写一些小的文章,如短小的统计分析、案件分析打一下腹稿就可以了。但是,要写一篇5000字以上的长篇文章,不拟提纲写作起来就有困难了。许多材料不容易捋得那么清了,论点之间、大小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不清晰,若是拟出提纲,把它写到纸上,视觉化了,那么,什么地方的上位论点与下位论点不太适应,思考得有错误;什么地方材料不足,什么地方材料配备得不恰当;乃至全篇的逻辑构成,层次条理如何;全篇是否均衡,是一看就清楚的。所以,写作正文之前编写写作提纲是十分必要的。
⑵写作提纲的项目
写作提纲包括的项目: 题目
基本论点
一、大项目(上位论点,大段段旨)㈠中项目(下位论点,段旨)⒈小项目(段中一个小材料)
这是指一般的文章而言。长篇文章或者学术著作有时要划分成部、册、编、篇、章、节、一、㈠、1、⑴十个层次或更多层次。而千八百字的短文,一般有两个层次的项目也就足够了。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写法,另一种是句子写法。
标题写法是以简要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的写法长处是:简洁、扼要,能一目了然,效率高。短处是只是自己了解,别人不易明白。而且,日后时间稍长一点,自己也会模糊。句子写法,是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其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忘记内容,别人也能看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多,写起来费时间,效率低。
提纲项目这两种写法各有所长。用那一种形式好?还是两者混合使用,这要根据所写的
文章的长短、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⑶编写提纲的方法 ①先拟标题
标题是作者给文章起的名字,它是文章的代表。每个作者总是力图以最凝炼、最鲜明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内容来拟定标题。好的标题能传内容之神,能够名副其实地确切地把文章内容的精神传达出来。
调研标题的类型: 揭示论点的标题
这类标题的特点,就是把论点概括出来。如《对少年犯罪不应适用附加刑》、《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法官要讲究语言艺术》。
揭示研究内容的标题
这类标题揭示的是文章研究的什么内容。这类标题在法院调研文章中的比例较大,可占标题的95%以。如《谈反向假冒商标》、《我国实现独立审判的条件与出路》
调研文章标题的要求 直接
法院调研文章的标题,要求直接揭示论点或课题,使读者看一眼就能了解文章内容。拟定调研文章标题也要求独创,不落窠臼,给你以新奇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但是,不可使用艺术加工的手法,譬如象征、比喻、等方法曲折表达。这样虽然能吸引读者,但它令读者对该文的内容难以捉摸。是不利于读者阅读与检索的。如《民事赔偿是一杯醇酒》、《应给证人一柄法律的利剑》,这样的标题就会使读者莫名其妙,难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内容,无法选择读还是不读。
具体
调研文章的标题,要求写得具体,能让读者把握文章的基本论点或论题。目前,不少文章使《......的研究》一类的标题,如果概括的不好就会显得浮泛。
醒目
醒目就是鲜明,能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样,标题就不会写得太长。过长的标题可以用副标题来加以调整。如:
××法院干部人事制度给审判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
——××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调查
对照起来看,两个标题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标题的作用就大不一样了。后者标题就显得鲜明有吸引力。标题的鲜明与否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概括力与表现力,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思考和提炼鲜明醒目的文章标题。
②提出论点
以论点命名要写出应该说明的基本论点。③筹划好全篇的布局。
从几方面,按照相应的顺序来阐述基本论点。这就是文章全篇的逻辑构成骨架。④逐级安排。
在大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步安排项目的下位观点。一级一级的安排,最好安排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资料卡片,按照提纲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备用。
⑤全面检查。
对写作提纲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作必要的增、删、调整。有这样经过深思熟虑的写作提纲就会使写作顺利进行了。⒉构成的基本型
⑴利用型写作的意义
在法院调研写作过程中,经过长期写作实践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调研文章构成的基本型。这些基本型的形成,开始是某个人的借用其它文体或创造性地,或者二者兼有对法院调研写作的探索,由于它能反映人们的思维规律和能够表达、交流审判工作经验,能将调研成果转化成司法行为,所以被沿用下来,并在人们反复运作中逐步完善、定型。这种定型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人们共同思维规律的规范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利用这些来写作,不但可以省力,便于组织材料表达观点,还会便于读者阅读。这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当然,“型”不是个死板的套子,不能不考虑内容如何,一律削足适履地塞到里边去,而它是对文章的一种科学的规范。所以利用“型”写作时一要注意变化,灵活地应用;二要注意当现成的“型”有损于内容表达时,就要寻求适于内容表达的“型”去写作。
⑵法院调研文章构成的基本型
法院调研文章的构成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它归属于议论文之内,有它的基本型,即绪论、本论、结论三段式。
①绪论
绪论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
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洁。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样,用很长的篇幅写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不厌其烦地讲选定这个课题的思考经过。
提出问题
这是绪论的核心部分,问题要提得明确具体。有时要写一点历史的回顾,这个课题,谁,作了哪些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作者本人有哪些补充补充、纠正或发展。
说明作者论证这一问题的方法
如果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在绪论中还要对本论部分加以扼要、概括地介绍,或提示论述问题的结论,这样是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的。
绪论只能简要地交待上述各项内容,篇幅分量在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要小。②本论
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个人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它是调研文章的主体,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有些文章,序论部分提出的问题很新颖、有见地,但是本论部分很单薄,论证得不充分,勉强引出 的结论站不住脚。这样的文章是缺乏科学和社会价值的。所以,一定要把本论部分写好。
本论的构成有以下三种类型 递进式
递进式又称为直线推论,即提出 一个论点,一步步深入,一层层展开。论点,由一点到另一点,循着一个逻辑线索直线移动。例如《行政赔偿的法律问题》(《人民司法》1998年第2期)就是用递进的方式来论述的:
一、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立案时间如何适用法律……
二、原告对自己的赔偿请求举证不足,被告也提供不出不予赔偿的依据,根据案情可以酌情赔偿……
三、在多个原告或赔偿请求人共存的情况下,赔偿费用在法律文书中如何确认或表述…… 并列式
并列式即把从属基本论点的几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例如《审查行政程序合法性问题》(《人民司法》1998年第二期)的本论就是以并列的方式论述的:
一、审查依据……
二、审查方式……
三、审查的具体内容……
四、审查行政监督决定的两个问题…… 混合型
调研文章由于叙述的是比较复杂的理论或实践问题,一般篇幅又较长,所以常常使用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两者结合的混合型。而且往往是直线推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又
有直线推论,有时下面还有更下位的并列分论。调研文章中的直线与并列分论是多重结合的。因此,为求眉目、层次清楚,常常加上序码表示并列分项的关系。较长的文章,有多层次的并列分项,还必须使用不同序码来显示不同的层次,有时还要加上小标题,这是便于读者阅读的。例如《对完善火车与其它车辆碰撞纠纷处理依据的建议》(《审判研究》1998年第2期)就是以混合方式论述的:
一、铁路道口管理现状与事故处理……
二、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
三、对完善处理规定的建议……
以上是第一层的递进式论证方式,但在“三”中地使用了并列式论证方式:
1、就重新明确参加委员会的主体。……
2、对委员会的处理应确立复议制度。……
3、对于委员会所做出的决定赋予一定的效力。……
这样从本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论证方式来看就是混合型的论证方式。③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调研文章结论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写出论证得到的结果
这一部分要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点,这是解决课题的答案,这部分要写得简要具体,使读者明确了解作者的独特见解之所在。
最值得注意的是,结论必须是在绪论中提出的,本文中本论中论证的。调研文章最忌讳的就是论证的不充分,而妄下结论。要首尾一贯,成为一个严谨、完美的逻辑构成。
对课题的展望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某课题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时也只是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不是研究的顶点。所以,最好还要提出本课题还遗留的问题,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最后是谢辞
对整个研究写作过程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单位、领导、老师、同事 等表示谢意。谢辞要写得诚恳,有分寸。
上面介绍的是法院调研文章构成的基本型,这个基本型是常用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公式,作者可根据所表达内容的需要加以灵活地变通处理。
④文章附加部分
文章附加部分,是指在调研文章的全文结构上,有的文章有,有的文章有,大部分文章没有的部分。通常有两部分是大多数调研文章所没有的: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多设在文章之前,一般是较长的文章才增设的,可方便读者选择和检索、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主要内容。内容提要的内容是正文的中心论点及主要内容的概括叙述,一般长度多在200字左右,主要要求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语言的简炼。文中的一切细枝末节,都统统地略而不谈。
关键词 关键词是近几年的一些征文,要求增加的内容,设在内容提要之后正文之前,近似于文件中的主题词,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检索而设。
第五篇:体会文章
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方能长久
——读《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有感 佛家讲世间有四恩,一者父母恩,二者众生恩,三者国王恩,四者三宝恩。企业能够发展生存,就是因为有众生恩,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员工在企业这个“王国”中能够成长,是因为有老板这个“国王”在统领。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也希望我们有杰出的表现,可是有些员工总认为自己拿工资天经地义,把企业和自身的利益完全割裂开,把工作看成了被动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提升能力、发展事业的舞台。
书中那位为厕所清洁工,亲自示范如何将马桶刷的“洁净如新”的举动,让我们明白,职场中,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人生的路要如何走,决定权不在脚下,而在心。所以在你感慨好工作难找时,是否要反省一下自我,不要在抱怨和迷茫中坐看机会的流失。每一份工作都存在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自我成长的喜悦、默契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甚至失败的沮丧,这些都是成功过程中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
7月初的公司旅游,让我们看到了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一江之隔两重天,现实的情景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的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企业亦是如此,只有企业强大了,员工的生存土壤才会更佳肥沃。而每个弱小的员工,正是企业的组成细胞,只有细胞长大了,企业才会茁壮。我们每个人在对自己负责任的同时,就是在对企业负责,反之,如果对企业不负责,最终受到损失的也只有自己。“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自己,所以说对企业负责,把工作当成是自己事业的员工,才是有长远眼光的人。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所以工作就像我们人生的一个舞台,工作的成败就是我们人生的成败。除了懂得感恩外,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只有珍惜工作,我们才能热爱工作、才能热爱事业,才能释放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全力以赴地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才能在人生这个舞台上获得满堂喝彩。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对于企业和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大声的说出,我爱公司,我爱这份工作,那么你就应该爱它的全部。无论是辉煌时的荣耀,还是艰难时的困惑;无论是兴趣所投时的激进,还是愁眉苦脸时的不知所措。你都要大声的喊出去,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穷饥饿、无论灾难疾病,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工作,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把工作当作自己生命的另一半,伴随着你走过慢慢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