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时间:2019-05-15 15:5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第一篇: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一、工作成效

(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56.04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

(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

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

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

根据全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中旬,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4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发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计划指标的通知》,将2004年劳动保障工作5大项、55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04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7项目标任务、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局系统分别印发了2004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

1、五条渠道开发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招商引资办厂办企业,开发出一批就业岗位。如大冶市的“轻工板块”、等“三大经济板块”安置就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1359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136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目前全市有7万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其中今年新增1.2万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新增劳务输出13786人,向邮电等9家单位派遣下岗失业人员857人;再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对“4050”人员和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政府专门安排335万元资金,出资购买4259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安置。

2、五条措施推进就业。即强化责任促就业,建立起政府责任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首次将新增就业人员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政绩考核范围,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完善服务促就业。坚持日常招聘会与专业性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与微型招聘会相结合,联合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推出了14场专业招聘会,社区举办了136场微型招聘会,先后安置就业15855人;落实政策促就业。投入社保补贴等“四项补贴”1396.5万元,直接受益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再就业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素质促就业。坚持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城镇职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334人,创业培训1813人,其中有510人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就业援助促就业。在全市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购买社区综治员、保洁员、机关事业单位内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上岗。

二是多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建立了专人专班负责制、定时定量考核制,成立了稽核专班、普查专班、扩面专班,采取了“三结合”的扩面方式,即重点突破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宣传发动与强制扩面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与其他部门参与相结合,分行业推进,分战线包干,分重点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大冶市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参加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专班。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6个服务窗口全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达1.9万人。

三是多手段协调劳动关系。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签订、鉴证、变更、解除、终止一体化管理。注重把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关、政策落实关和权益维护关,冶钢改制45088名待安置人员已安置42792人,达到了领导、企业和职工“三满意”的目的。强化三方协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七约山矿务局、冶钢等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问题。建立了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依法裁决机制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既合法、合情、合理,又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多途径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重新就业,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困难问题。我市企业军转干部2354人(中央省属企业831人、地方企业1523人),有就业愿望企业下岗军转干部283人,已经帮助实现再就业283人,再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已参保或行业统筹2354人,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统筹369人,其他企业军转干部已参保或企业自运转1885人,参保率达100%。对未达到鄂人发7号及鄂办发53号文件规定标准的69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人均月补助51元,办理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17人。

(三)加强调研,研究办法,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一是围绕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研。组织专班,对养老保险历年欠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养老保险欠费单位935家,欠缴养老保险费30107万元,提出了市直18772万元欠费的分类处理意见,通过分类征缴,补收历年欠费7079万元。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不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取消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理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方案,经市编委同意成立黄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二是围绕当前突出问题加强调研。就医疗保险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成立了医保调研工作专班,强化了医疗保管理,形成了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和异地安置人员医保办法的初步意见。为解决市直20家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查,逐家核实,逐人算帐,提出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补助经济补偿金不足的分类处理方案。对10条违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问题,指定领导,落实专人,逐条整改。

三是围绕政策性问题加强调研。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研究具体办法,充分征求意见,出台了特殊工种退休持职业资格证办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就业准入与退休准入相结合的制度;取消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基数”,在全省率先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挂钩办法;调整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报请市政府颁布了《失业保险实施细则》和《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

(四)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对内整体联动。局机关科室与科室之间,局机关与二级单位之间,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局机关养老保险科与培训科共同把好特殊工种持职业资格证退休关,自4月1日以来,已有668人补办了职业资格证书。局劳动保障监察科与市就业局共同组织2次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与工资科、就业局组织开展了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私招滥雇企业15家,处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企业77家。

二是对外密切配合。对外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如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针对性举办了了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女职工、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军队转业干部14次专场招聘洽谈会,工作计划《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与公安、工商、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活动。与工商、经贸、担保公司、银行等合作,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形成“培养小老板,带动大就业”的格局。与工商、税务、财政、卫生、城建等部门共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对上争取支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积极对上争取倾斜政策,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78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13099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5050万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31万元。

(五)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四讲”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5月份起,我局集中2个月的时间,在劳动保障系统二级领导班子内部开展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做到政治上扭成一股绳,思想上保持一个调,工作上保持一盘棋。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制度,即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心组学习制、大事集体研究制、情况通报制。

二是以干部轮岗为契机,推进干部人事组织改革。根据工作需要,5月中旬,我局启动了科级干部轮岗工作,首批对机关三个工作职位相近、工作范围相似的科室正职进行了轮岗。6月中旬,对局属3个二级单位11名领导班子副职进行全面考察,并推荐选拔一批领导班子后备干部。

三是以公开招考为手段,大胆引进人才。为充实劳动保障队伍干部,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5月份,我局对计算机、医疗管理、文秘、会计等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共有200余人报名应聘,69人入围,通过严格、规范的面试和笔试,13名竞聘人员脱颖而出,保证了新进机关人员的素质。

四是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进干部监督工作。4月份以来,从加强机关财务工作入手,完善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财务审批制度。同时,实施“两审一核”和“一支笔”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新增就业岗位空间不足

伴随就业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竞争力差等自身素质问题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是大量出现的“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由此造成登记失业率上升,目前已超过4.3%,接近4.4%的控制线。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日益突出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如市本级参保缴费职工19.42万人,离退休人员8.39万人,结构比例为2.32:1。平均月应收养老保险费为3458万元,按90%收缴率计算月可收3112万元,平均月发放养老金4478万元,收支月缺口1366万元,全年缺口16392万元。至2004年12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5917万元(其中市本级2049万元,大冶市2502万元,阳新县1366万元),支撑能力仅为1.1个月。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每月需支付520万元,全年支付6000余万元,而年征收额约5000万元,除年支付近100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外,资金缺口约2000万元。随着新一轮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历年积累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

目前,我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扩面空间十分有限。但同时,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医疗保险在部分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中难以推行,如农行、中行等单位因职工福利待遇高不愿参加医保,武钢驻黄矿山系统、纺机、东钢等单位,因职工工资高,收费额度高,企业承受压力大而不愿参保。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社保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较差,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名存实亡,无法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体工商户及临时性就业人员认为参保“划不来”、缴费“交不起”,待遇“等不及”,加之就业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五)医疗保险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露

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未能同步推进,导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我市参保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

53%,其中退休人员占32%,慢性重症占2%,参保人员住院率偏高,统筹基金支出增大。医疗保险政策尚需完善。主要是异地就医政策调整、住院结算办法、县级干部医疗待遇调整、离退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医疗救助办法出台等。

(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非法使用童工、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及措施

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做“五个并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为:

1、确保“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日、不欠一分”。

2、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1.8万人。

3、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新增社会保险扩面7.69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3万人,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33万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1.9万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新增扩面0.16万人。企业分流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80%。

4、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基本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

5、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万人,就业前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550人,培训新技师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00人。

6、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侵权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年检3000户。

7、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完善市级数据库建设及城市广域网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尝养老保险与全盛全国联网。

其主要措施:

(一)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以资源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第三产业为基础,劳务输出为补充,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岗;全面推动非正规就业,支持社区增岗;大力培育再就业基地,组建劳务派遣组织,集中安置增岗;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增岗。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对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的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税费减免、四项补贴、资金投入“五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放大贷款比例,在贷款人数、金额上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开展“4555”人员社保援助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改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为“核定直补”,实施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鼓励政策。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

四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控制失业源头,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企业一次性裁员程序、人数及比例,控制企业裁减人员进入失业保险规模。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安置职工,对不裁减职工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采取减薪不减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职业介绍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加强失业统计分析和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分年做实新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进乡镇、文化、血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实施范围。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三个延伸”办法,开展扩大使用范围试点。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居住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和就医的管理办法,调整公务员医保政策,实施参保人员住院按病种和医疗机构等级结算办法,探索职工家属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三类人员为重点,集中开展扩面核定征缴工作,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7.69万人,较上年增长30%以上。建立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全面实行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收、按比例分帐的办法,做到“统一地点、统一表格、统一基数”。落实职工申报签字制度,建立核定责任制。配合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8.1亿元,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三是规范基础管理。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实行按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00%—300%确定缴费基数办法。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其中社区管理比例达到65%以上。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完善个人缴费记录,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以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控为突破口,通过实行驻院专管员专管、医保监督员监督、规范协议管理、定期组织重点抽查、年度考核、招标确定定点药店等措施,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医疗服务,降低住院率,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三)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收入分配指导。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临时用工、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督促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和民营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岗薪制、经营者年薪制、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科技人员年薪制和持股分配制以及技术工人骨干收入分配制。进一步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

二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继续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保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简易案件,做到快审快结,重大案件要由三方参加办案,集体审理。加强规范仲裁庭、仲裁员队伍建设。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做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结案率要达到98%左右。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

四是做好改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维稳工作。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主辅分离中劳动关系的处理和社保接续、促进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和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三个100%。完善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统计、重大情况上报和处理制度,积极稳妥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一是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特点,实施定向订单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开发培训、免费再就业培训,实行培训结业证、职业资格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三证”制度。组建鄂东南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各类技校的基地作用,重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复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轮岗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

二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拓展鉴定领域,加强质量管理,从就业、用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技工学校、劳动预备培训、技能人才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资金的支持,落实好再就业培训经费和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同时,全面推行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与退休挂钩的制度。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整合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力争今年实现盛市、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完善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建立市级“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远程申报,方便个人参保缴费。

二是夯实基层工作平台。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落实办公经费和养老、医疗保险。发展劳动保障中介服务组织,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劳务输出和乡镇事业单位参保工作。

三是加强统计工作。完善月报(快报)和调查统计制度,继续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入户调查,建立参保资源数据库。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劳动保障队伍

一是在解决“事难办”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医疗保险网,构建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为群众办事提速提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

二是在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上有所突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活动,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矗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开展优化环境、优良作风、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部分单位、部分科室、部分岗位的轮岗交流,全面开展对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述职评议,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系统内挂职锻炼,到基层锻炼。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

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工作成效

(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56.04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

(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

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

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

度改革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我市参保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

53%,其中退休人员占32%,慢性重症占2%,参保人员住院率偏高,统筹基金支出增大。医疗保险政策尚需完善。主要是异地就医政策调整、住院结算办法、县级干部医疗待遇调整、离退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医疗救助办法出台等。

(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非法使用童工、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及措施

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做“五个并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为:

1、确保“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日、不欠一分”。

2、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1.8万人。

3、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新增社会保险扩面7.69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3万人,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33万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1.9万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新增扩面0.16万人。企业分流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80%。

4、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基本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

5、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万人,就业前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550人,培训新技师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00人。

6、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侵权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年检3000户。

7、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完善市级数据库建设及城市广域网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尝养老保险与全盛全国联网。

其主要措施:

(一)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以资源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第三产业为基础,劳务输出为补充,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岗;全面推动非正规就业,支持社区增岗;大力培育再就业基地,组建劳务派遣组织,集中安置增岗;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增岗。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对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的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税费减免、四项补贴、资金投入“五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放大贷款比例,在贷款人数、金额上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开展“4555”人员社保援助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改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为“核定直补”,实施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鼓励政策。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

四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控制失业源头,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企业一次性裁员程序、人数及比例,控制企业裁减人员进入失业保险规模。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安置职工,对不裁减职工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采取减薪不减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职业介绍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加强失业统计分析和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分年做实新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进乡镇、文化、血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实施范围。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三个延伸”办法,开展扩大使用范围试点。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居住人员以及灵活

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部分单位、部分科室、部分岗位的轮岗交流,全面开展对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述职评议,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系统内挂职锻炼,到基层锻炼。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第三篇: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

作打算

XX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工作成效

(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56.04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

(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

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

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

根据全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中旬,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XX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发X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计划指标的通知》,将XX年劳动保障工作5大项、55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XX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7项目标任务、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局系统分别印发了XX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

1、五条渠道开发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招商引资办厂办企业,开发出一批就业岗位。如大冶市的“轻工板块”、等“三大经济板块”安置就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1359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136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目前全市有7万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其中今年新增1.2万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新增劳务输出13786人,向邮电等9家单位派遣下岗失业人员857人;再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对“4050”人员和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政府专门安排335万元资金,出资购买4259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安置。

2、五条措施推进就业。即强化责任促就业,建立起政府责任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首次将新增就业人员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政绩考核范围,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完善服务促就业。坚持日常招聘会与专业性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与微型招聘会相结合,联合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推出了14场专业招聘会,社区举办了136场微型招聘会,先后安置就业15855人;落实政策促就业。投入社保补贴等“四项补贴”1396.5万元,直接受益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再就业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素质促就业。坚持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城镇职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334人,创业培训1813人,其中有510人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就业援助促就业。在全市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购买社区综治员、保洁员、机关事业单位内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上岗。二是多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建立了专人专班负责制、定时定量考核制,成立了稽核专班、普查专班、扩面专班,采取了“三结合”的扩面方式,即重点突破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宣传发动与强制扩面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与其他部门参与相结合,分行业推进,分战线包干,分重点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大冶市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参加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专班。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6个服务窗口全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达1.9万人。

三是多手段协调劳动关系。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签订、鉴证、变更、解除、终止一体化管理。注重把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关、政策落实关和权益维护关,冶钢改制45088名待安置人员已安置42792人,达到了领导、企业和职工“三满意”的目的。强化三方协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七约山矿务局、冶钢等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问题。建立了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依法裁决机制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既合法、合情、合理,又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多途径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重新就业,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困难问题。我市企业军转干部2354人(中央省属企业831人、地方企业1523人),有就业愿望企业下岗军转干部283人,已经帮助实现再就业283人,再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已参保或行业统筹2354人,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统筹369人,其他企业军转干部已参保或企业自运转1885人,参保率达100%。对未达到鄂人发[XX]7号及鄂办发[XX]53号文件规定标准的69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人均月补助51元,办理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17人。

(三)加强调研,研究办法,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一是围绕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研。组织专班,对养老保险历年欠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养老保险欠费单位935家,欠缴养老保险费30107万元,提出了市直18772万元欠费的分类处理意见,通过分类征缴,补收历年欠费7079万元。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不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取消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理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方案,经市编委同意成立黄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二是围绕当前突出问题加强调研。就医疗保险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成立了医保调研工作专班,强化了医疗保管理,形成了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和异地安置人员医保办法的初步意见。为解决市直20家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查,逐家核实,逐人算帐,提出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补助经济补偿金不足的分类处理方案。对10条违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问题,指定领导,落实专人,逐条整改。

三是围绕政策性问题加强调研。就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政策性问题,研究具体办法,充分征求意见,出台了特殊工种退休持职业资格证办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就业准入与退休准入相结合的制度;取消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基数”,在全省率先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挂钩办法;调整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报请市政府颁布了《失业保险实施细则》和《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

(四)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对内整体联动。局机关科室与科室之间,局机关与二级单位之间,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局机关养老保险科与培训科共同把好特殊工种持职业资格证退休关,自4月1日以来,已有668人补办了职业资格证书。局劳动保障监察科与市就业局共同组织2次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与工资科、就业局组织开展了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行动,查处私招滥雇企业15家,处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企业77家。二是对外密切配合。对外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如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针对性举办了了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女职工、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军队转业干部14次专场招聘洽谈会。与公安、工商、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活动。与工商、经贸、担保公司、银行等合作,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形成“培养小老板,带动大就业”的格局。与工商、税务、财政、卫生、城建等部门共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对上争取支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积极对上争取倾斜政策,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78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13099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5050万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31万元。

(五)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以“四讲”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5月份起,我局集中2个月的时间,在劳动保障系统二级领导班子内部开展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做到政治上扭成一股绳,思想上保持一个调,工作上保持一盘棋。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制度,即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心组学习制、大事集体研究制、情况通报制。

二是以干部轮岗为契机,推进干部人事组织改革。根据工作需要,5月中旬,我局启动了科级干部轮岗工作,首批对机关三个工作职位相近、工作范围相似的科室正职进行了轮岗。6月中旬,对局属3个二级单位11名领导班子副职进行全面考察,并推荐选拔一批领导班子后备干部。

三是以公开招考为手段,大胆引进人才。为充实劳动保障队伍干部,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5月份,我局对计算机、医疗管理、、会计等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共有200余人报名应聘,69人入围,通过严格、规范的面试和笔试,13名竞聘人员脱颖而出,保证了新进机关人员的素质。四是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进干部监督工作。4月份以来,从加强机关财务工作入手,完善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财务审批制度。同时,实施“两审一核”和“一支笔”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新增就业岗位空间不足 伴随就业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就业机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即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竞争力差等自身素质问题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是大量出现的“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由此造成登记失业率上升,目前已超过4.3%,接近4.4%的控制线。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日益突出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如市本级参保缴费职工19.42万人,离退休人员8.39万人,结构比例为2.32:1。平均月应收养老保险费为3458万元,按90%收缴率计算月可收3112万元,平均月发放养老金4478万元,收支月缺口1366万元,全年缺口16392万元。至XX年12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5917万元(其中市本级2049万元,大冶市2502万元,阳新县1366万元),支撑能力仅为1.1个月。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每月需支付520万元,全年支付6000余万元,而年征收额约5000万元,除年支付近100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外,资金缺口约XX万元。随着新一轮大中型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历年积累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

目前,我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扩面空间十分有限。但同时,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医疗保险在部分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中难以推行,如农行、中行等单位因职工福利待遇高不愿参加医保,武钢驻黄矿山系统、纺机、东钢等单位,因职工工资高,收费额度高,企业承受压力大而不愿参保。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社保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效益较差,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名存实亡,无法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体工商户及临时性就业人员认为参保“划不来”、缴费“交不起”,待遇“等不及”,加之就业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五)医疗保险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露

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未能同步推进,导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我市参保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53 %,其中退休人员占32%,慢性重症占2%,参保人员住院率偏高,统筹基金支出增大。医疗保险政策尚需完善。主要是异地就医政策调整、住院结算办法、县级干部医疗待遇调整、离退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医疗救助办法出台等。

(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非法使用童工、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及措施

XX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做“五个并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主要目标任务为:

1、确保“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漏一人、不拖一日、不欠一分”。

2、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1.8万人。

3、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新增社会保险扩面7.69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3万人,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33万人,医疗保险新增扩面1.9万人,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新增扩面0.16万人。企业分流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80%。

4、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基本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

5、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万人,就业前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2550人,培训新技师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00人。

6、依法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侵权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劳动保障年检3000户。

7、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完善市级数据库建设及城市广域网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与全省、全国联网。

其主要措施:

(一)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以资源为主线,民营经济为重点,第三产业为基础,劳务输出为补充,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格局。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岗;全面推动非正规就业,支持社区增岗;大力培育再就业基地,组建劳务派遣组织,集中安置增岗;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增岗。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对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的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税费减免、四项补贴、资金投入“五项政策”的落实。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放大贷款比例,在贷款人数、金额上实现新的突破。完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开展“4555”人员社保援助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改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为“核定直补”,实施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鼓励政策。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

四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控制失业源头,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企业一次性裁员程序、人数及比例,控制企业裁减人员进入失业保险规模。研究探索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形式,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安置职工,对不裁减职工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采取减薪不减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职业介绍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加强失业统计分析和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分年做实新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进乡镇、文化、血防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实施范围。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研究失业保险基金“三个延伸”办法,开展扩大使用范围试点。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异地居住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和就医的管理办法,调整公务员医保政策,实施参保人员住院按病种和医疗机构等级结算办法,探索职工家属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三类人员为重点,集中开展扩面核定征缴工作,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7.69万人,较上年增长30%以上。建立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全面实行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收、按比例分帐的办法,做到“统一地点、统一表格、统一基数”。落实职工申报签字制度,建立核定责任制。配合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8.1亿元,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三是规范基础管理。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实行按上职工平均工资100%—300%确定缴费基数办法。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其中社区管理比例达到65%以上。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完善个人缴费记录,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以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控为突破口,通过实行驻院专管员专管、医保监督员监督、规范协议管理、定期组织重点抽查、考核、招标确定定点药店等措施,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医疗服务,降低住院率,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三)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收入分配指导。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临时用工、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督促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和民营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岗薪制、经营者年薪制、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科技人员年薪制和持股分配制以及技术工人骨干收入分配制。进一步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

二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继续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保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办案方式,简易案件,做到快审快结,重大案件要由三方参加办案,集体审理。加强规范仲裁庭、仲裁员队伍建设。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做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结案率要达到98%左右。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

四是做好改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ww工作。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国有大中型企主辅分离中劳动关系的处理和社保接续、促进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和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三个100%。完善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统计、重大情况上报和处理制度,积极稳妥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一是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特点,实施定向订单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开发培训、免费再就业培训,实行培训结业证、职业资格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三证”制度。组建鄂东南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各类技校的基地作用,重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复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轮岗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

二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拓展鉴定领域,加强质量管理,从就业、用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技工学校、劳动预备培训、技能人才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资金的支持,落实好再就业培训经费和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同时,全面推行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与退休挂钩的制度。

(五)加强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整合资源,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力争今年实现省、市、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完善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建立市级“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远程申报,方便个人参保缴费。

二是夯实基层工作平台。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落实办公经费和养老、医疗保险。发展劳动保障中介服务组织,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劳务输出和乡镇事业单位参保工作。

三是加强统计工作。完善月报(快报)和调查统计制度,继续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入户调查,建立参保资源数据库。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劳动保障队伍

一是在解决“事难办”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医疗保险网,构建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为群众办事提速提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具体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

二是在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上有所突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活动,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即开展优化环境、优良作风、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活动,加强业务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实行部分单位、部分科室、部分岗位的轮岗交流,全面开展对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述职评议,选拔一批后备干部到系统内挂职锻炼,到基层锻炼。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第四篇: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打算

2009年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总的工作要求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努力稳定全市就业局势,不断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全力为企业、为群众、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全市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年新就业3.5万人,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扩面1.7万、1.8万和1.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职工培训4.2万人,培训高技能人才2200人,完成技能鉴定1.7万人。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一)突出抓就业防失业,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就业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关系每一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2009年,我们要把抓就业、防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是把扩大就业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要积极配合经济发展部门,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保护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各级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积极的就业促进措施,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带动更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主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以保企业实现保就业的目标。要把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职业。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弱势群体稳定就业。二是把扩大就业与调控失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防控失业。坚持一手抓就业、一手防失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要加大失业调控力度,落实突发严重失业问题限时上报和企业运营情况定期调度制度,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配合联动的监控体系,不断健全失业监控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定期巡视,对目前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动态掌握企业动向和职工变化趋势,防止发生规模裁员等严重失业问题。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促进就业的职能优势,根据缺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裁减人员的技能情况,及时搞好对接,切实做好裁减人员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失业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将有就业需求的城乡各类失业人员,全部免费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待遇。允许欠缴失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签订缓缴协议的前提下,正常转移职工的失业档案,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累计缴费时间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三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培训促进就业。把加强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技能培训和鉴定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一体化”就业培训格局。要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施特别的职业培训计划和就业与创业提升计划。当前,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目前生产任务不足的时机,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做好技能人才储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要根据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组织好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切实做好返乡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全市各类技工院校是就业培训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培训主力军作用,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推进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培训时限,提高培训层次和标准,延缓就业压力。四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全心服务就业。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快中心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统筹城乡的市、县、镇三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为劳动者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好系列主题就业服务活动,为城乡劳动者择业和企业用工搞好服务。当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

第五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为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省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和政办[XX]3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坚持发展为上,改革为先、民生为重、稳定为本的原则,升级思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XX年的工作总结和XX年的工作打算如下:

一、强化政策落实、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1月2日参加完市开发区企业招聘会后,我镇做了大力宣传,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提供资询、联系方式,发放宣传材料到24个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引导他们进入我镇农民工创业园。介绍工人86人,回答咨询325人次。建立建全“九帐”、“三册”管理制度,对城镇失业人员、求职人员、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台帐进行登记。农民技能培训完成37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完成860人,下岗再就业人员3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050人,成立村级工作站24个,各项工作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对全镇23家企业进行了劳动用工执法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二、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办理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的养老保险76人。督促九家企业交纳失业保险、工伤险和生育险共办理315人。

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对集体未参保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发放做到及时、到位。目前我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有111人享受生活保障金。全年共接收退休人员进入我镇进行社会化管理122人。

做好廉租房申报工作,对我镇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逐户上门走访,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镇52户廉租房享受家庭进行抽查检查,没有发现一户不符合条件。今年我们又新报了22户全部都通过审核,目前我镇享受廉租住房补贴计有286户。

扎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镇失地农民有2893人,享受农村养老人员有802人,对此我们逐人上门进行了生存认证,保证了他们的养老金及时的发放。

办理失业就业登记325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380人。

办理城镇下岗职工养老保险补贴705人,举办了市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创业培训班,计90人参加。

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600人。

调解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纠纷2纠起,直接维护了220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XX年工作打算:

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加强对农村失地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的管理,快速办理因盐化二期拆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继续完善和加强各种表格、帐册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对有培训意向的人员进行培训,为有就业愿望的人员介绍工作。

对上级下达的任务进行分解,要按时完成。

以前我们建立一个标准化社区,为老年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所,今年准备再建一个标准化社区,让大多数人都有锻炼的场所,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06年以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劳动保障局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亲民、爱民、为民、惠......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xx年以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劳动保障局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亲民、爱民、为民、惠民”为宗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劳动保障监察是我局唯一一个行政执法单位,为劳动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有序开展保驾护航,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推动者。主要工作是以日......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06年以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劳动保障局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亲民、爱民、为民、惠民”为宗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样例5]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

    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

    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 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2007-12-07 14:32:5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人事编制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打算人事编制......

    盐湖区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盐湖区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2006年以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劳动保障局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亲民、爱民、为民......

    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2009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1、结合本辖区特点,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的动态监管。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按政策纳入保障范围,对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增发、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