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习题 26.现值均为 10 万7.1 1.92(万元)2 3.855(万元)8.9.215 万元9.0.7258 万
元10.3.2549 万元11.6.1446 万元12.1.2994 万元13.104.8387 万元14.方案 A2 较好16.质量为等级 217.A1 A2 A3 A4 A5习题 33.一维: Es 19915,Cs 414445,M s 91.5.二维: M s 95.5,Cs 4466755.U0.88。M s 128人月,Td 13.7 月、Cs 38.4 万元。
8.各年 At 分别为:16333、13067、9800、6533、3267。159.6万元(γ、γ、γ 题目已知)C 1 γ M 1 γ C P M C 010.1 γ 0。11.A N3,N2,N1,N7 13.中级 COCOMO 表格法。子系统 DM CM IM AAF LAj LBj A1 90 90 90 90 8000 7200 A2 100 100 100 100 6000 6000 A3 80 80 80 80 10000 8000解:先计算 AAFj 0.4×DMj0.3×CMj0.3×IMj,模块规模 LBj LAj×AAFj 子系统 LBj Uj 3M0 3Mj 4Fdj Fcj 4Cj CLj KLOC 人月 KLOC/人月 千元 元/LOC B1
7.2 1.01 26.84 27.11 0.27 5.5 149.11 20.7 B2 6 0.95 22.37 21.25 0.28 6.5 138.13 23 B3 8 0.85 29.82 25.35 0.32 6.0 152.1 19 1LBS:21.2kLOC 5MS:73.7 人月 5FdS: 0.29KLOC 2MOS:79.03 人月 6Td:12.81 月 6FLS: 20.72 元/LOC 2FOS:268.25LOC/人月习题 42.NPV 67.5万元 0,因此项目可行。4.NPV 1890元 0,故该投资不值得。5.用费用现值法(PCA3 143.58 万元)和费用年值法(ACA326.43 万元),均得出 A3方案最优秀6.nd 4-3.5/37.3 4.09 年,小于行业投资回收期,故投资可行7.nd7.27 年。9.净现值法(不考虑残值)。8 35NPV A 80 ∑ 76.16 ;NPVB12.1。故选择 NPV 较大的 A 设备。t 1 1 i t10.J1 C 1 × U C × θ 2 × T0 2 × 12 × 1000 × 5 1200 万 元J2 α 1 × L1 × U α × T0 2 × 3000 × 10 × 5 3000 万 元J3 F1 × U F × i × T 0 500 × 15 × 8 × 5 30 万 元J5 I 1 × U I × θ 2 × T 0 × β 30 × 50 × 1000 × 5 × 0.01 750 万 元J6 O1 × U O × T 0 5 × 5 × 5 1.25 万 元J ∑wJ i i 1069.7 万 元习题 55.解:由题意,td’ 0.95td,Δtd/td-5,ΔK/K-4Δtd /td 20,故 K’ 1.2K;ΔD/D ΔK /K2Δtd /td 90,故 D’1.9D;因 mod K td 6e,故 mod’1.6/0.85m0d1.88mod。
10.(1)td 3.5 年。Kd15.58 人年,K6Kd93.47 人年,DK/td27.63 人/年,D0D/td 2.18 人/年 2,KPK/a270.68 人年,tdmod K 6.61 ≈ 7人,tod 1.43年,toPtd/a3.04 年,t d 6e 6 S K 1 4 7 7 3 Kt d 3 t d D0 t d KP E t d E1949。moP e 2 14.15人 ≈ 15人,因为,故 toP(2)因 D0 很小,若保持原有人力费用投入,无法缩短时间。11.(1)a S 1,C td K P 1 e 1/ 2 400人年,所以 KKP1017.81 人年。S K 4 7 7 3 Kt d 3 t d D0 t d因为 E t d E3162。t f t d 2 ln K,得 t 11.9 年。UK×K 6107 万元。,故 f c(2)mod K 80人,mo K 196人 td 6e td e
第二篇: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0(2)(p↔r)∧(﹁q∨s)(0↔1)∧(1∨1)0∧10.(3)(p∧q∧r)↔(p∧q∧﹁r)(1∧1∧1)↔(0∧0∧0)0(4)(r∧s)→(p∧q)(0∧1)→(1∧0)0→01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另外,只有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q: 3是无理数
0
r: 2是无理数
s: 6能被2整除t: 6能被4整除
0
命题符号化为: 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q→p)(5)(p∧r)(p∧q)(6)((p→q)∧(q→r))→(p→r)答:
(4)
p
q
p→q
q
p
q→p
(p→q)→(q→p)
0
0
0
0
0
0
0
0
0
0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1)(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1
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
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q∨(p∧q)(p∨p)∧(p∨q)∧(q∨p)∧(q∨q)1∧(p∨q)∧(p∧q)∧1 (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1)(p→q)→(q∨p)(2)(p→q)∧q∧r(3)(p∨(q∧r))→(p∨q∨r)解:
(1)主析取范式
(p→q)→(qp)(pq)(qp)(pq)(qp)(pq)(qp)(qp)(pq)(pq)(pq)(pq)(pq)m0m2m3
∑(0,2,3)主合取范式:
(p→q)→(qp)(pq)(qp)(pq)(qp)(p(qp))(q(qp))1(pq)(pq) M1
∏(1)(2)主合取范式为:
(p→q)qr(pq)qr (pq)qr0 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
(p(qr))→(pqr)(p(qr))→(pqr)(p(qr))(pqr)(p(pqr))((qr))(pqr))11 1 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 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q,(qr),r 结论:p(4)前提:qp,qs,st,tr 结论:pq
证明:(2)
①(qr)前提引入 ②qr ①置换 ③qr ②蕴含等值式 ④r 前提引入 ⑤q ③④拒取式 ⑥pq 前提引入 ⑦¬p(3)⑤⑥拒取式
证明(4):
①tr 前提引入 ②t ①化简律 ③qs 前提引入 ④st 前提引入
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 ⑥(qt)(tq)⑤ 置换 ⑦(qt)⑥化简 ⑧q ②⑥ 假言推理 ⑨qp 前提引入 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q ⑧⑩合取
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4(1)前提:p(qr),sp,q 结论:sr 证明
①s 附加前提引入 ②sp 前提引入 ③p 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前提引入 ⑤qr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假言推理
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1)前提:pq,rq,rs 结论:p 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p﹁q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④¬rq 前提引入 ⑤¬r ④化简律 ⑥r¬s 前提引入 ⑦r ⑥化简律 ⑧r﹁r ⑤⑦ 合取
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冯谖客孟尝君》
1.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的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
主观原因:冯谖不甘碌碌无为的用世精神和深谋远虑的卓越才能。客观原因: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
2.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毛遂自荐,伯乐相马都是讲了人尽其才的问题。而曹操的“唯才是举” 和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主张都是为人才的 “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在当时,就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是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较高境界。在我们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各类大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3.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设计上考虑周全一些,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才能使自己永远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过多为将来打算,就容易使自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失去创造力。《又呈吴郎 》
1结合中间两联体会诗人在批评吴郎是措辞的委婉和艺术性。
颈联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以迂回的方式劝说吴郎。作者本意是劝说吴郎,希望他体恤老妇人的难处,任其前来打枣,却先从承认老妇“多事”入手,措辞极其委婉,可谓煞费苦心。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怎样的态度。
体现了当时战乱频仍,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诗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也体现了对当时战乱现实的不满。
3.前人评此诗“语淡而意厚”,请就此进行分析。
此诗语淡显而易见,全诗无一处用典,无一处造作,说的都是平常话,极为朴实自然。但是,却情感浓烈。首先是对老妇人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热爱的真情;其次对吴郎苦口婆心相劝又怕伤害他,表现出对人平易尊重的挚情;更表现出关心祖国命运以至泪满衣巾的炽情。从而折射出诗中高度的人民性。<正宫端正好> 1.作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灾民困苦的生活?
作品从天灾的严重、粮食的匮乏、饥民的困苦、社会的混乱等方面写了口中食、疾病状况、偷抢行为、鬻妻卖子现象、饿殍遍野等惨状.二、除了天灾,作品中还写了哪些“人祸”?
投机商贩,倒卖粮食,抬高物价、趁火打劫,官绅勾结、巧夺豪取,把义仓米粮据为己有,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三、全套中以古喻今使用了哪些典故?
弃饥画饼、似汲黯开仓、展草垂缰、萧曹、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玉笋朝班、相门出相、徐孺子等。<原君>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反对封建帝王 “家天下”思想;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表达变革独裁的改良愿望,这标志着当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显主旨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的弊端,加深对“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从而使文章的主旨牢固地树立起来。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这段话的理解,并说说这种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在这段话中,郑板桥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士”人之无德无行,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劳动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的民本思想。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二、本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郑燮“仁”的思想?
1.以民为本 尊重农民。2.亲民爱民,同情贫弱。3.主张人生平等,反对贵贱等级。4.平均土地。5.刻守经济原则,坚持政治立场(板桥家法)。
三、对“板桥家法”,今天如何看?
面对“世上连阡越陌,致百顷有余者”的土地兼并现实,板桥本人也无可奈何,无法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实。但他本人则坚持自己的经济原则、政治立场:“风俗偷则不同为恶”。并将此规定为“板桥之家法”,要求其弟贯彻执行,决不多占田地,展示了一个“仁者”的坚定意志和与世俗抗争的不妥协精神。<老子>
一、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晏子对齐侯问>
二、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
本文中“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臣之间,应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保持的只是表面上的一致。显然“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
三、本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本文说理形象生动。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史伯对桓公问>
一、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
史伯所说的“同”是指没有任何差别的同一,而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正是排斥任何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和主张,只采纳与自己相同意见。这与史伯所反对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同”是一致的。
二、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认识。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而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事物之间形成了相互的矛盾;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彼此差别基础上的,一事物和它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各自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其它事物作参照物的,所以说事物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这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如史伯所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这种比喻多么恰切。专制统治只追求同一,排斥差别(不同意见或主张)这是违背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秋水> 1.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囿于个人的见闻,而故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而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等。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2.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整篇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哲理与形象的结合,达到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神奇效果。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点。
本文比喻,层见叠出。一连用了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生发。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豪末之在于马体这样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发的哲理论述得十分清楚。<容忍与自由>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解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像山那样思考>
一、作者以拟人的艺术笔法,写出了山的悲哀。请问,山的思考是什么?谈谈你的具体感受。
山的思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思考,即人类为了短期利益,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与自然为敌,最终,人类将堕入用文明消灭自己的危险境地。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遍及各个角落,从森林到大海到天空,范围之广令人震惊,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湖泊遭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在遭到捕杀,很多鱼类也在灭亡,鸟类在减少,一切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导致人类遇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们追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尊重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是否必须重新思考并加以调整?
人与“天”即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人类如果违背天意就会遭到惩罚,而顺天意,利用天意才能创造奇迹,这一方面,人类所得到的教训是很多的。所以人定胜天的观念,应该重新思考或加以调整。
三、传统中的狼是坏蛋的代名词,但作为地球的一个物种,狼是否应该被人类消灭?请谈谈你的认识。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是生物链上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的存在与灭亡,基本上取决与自然规律。狼的存在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证明狼对于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凭自己的好恶去消灭狼。人和自然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乐毅报燕王书》
一、文章未直接批评燕惠王,但与先王作比较,读者自有认识。请描绘一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燕惠王的形象,并谈谈你的体会。燕惠王是一个心胸狭窄、昏聩无能的封建君王。在乐毅率燕军连下齐国70余城,使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的情况下,他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反而听信谗言,解除乐毅的兵权,又任用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骑劫代替乐毅,致使军队大败,将军被杀,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更有甚者,燕惠王非但不自省过失,反而怨恨乐毅奔赵,又以己度人,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并且派人对乐毅无理指责,对自己过错又虚伪粉饰。这一切,都在证明燕惠王的昏庸无能。
二、君臣际遇与战争,是此文的重要内容,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
本文中,乐毅回忆自己当年忠于国事,亲率轻师锐卒,连败齐师,以雪国耻,借报先王知遇之恩,并表明君择臣而臣亦可择君,自己是为国家而战,但并不愚忠于君主个人的观点。这说明在古代,一个士大夫文人要胸怀天下,为国效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不借助于君臣遇合,只有君臣相得,方能治理好国家,造福于百姓。同时也说明战争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特征。这两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
三、通过齐燕大战,分析其胜败原因,以资借鉴。燕齐大战,燕先胜后败,齐先败后胜。
燕胜的原因是:
1、君臣遇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2、采用了联合楚、魏、赵、韩诸国的正确政策,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
3、能抓住有利战机: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
燕败的原因是:
1、君王猜忌忠臣,不能举贤任能;
2、统帅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
3、采用错误对敌政策,对齐人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
齐败的原因是: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给敌国以可乘之机;
齐胜的原因是:
1、全体军民强烈反抗。
2、敌国政策错误。<北征>
一、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你能从诗篇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从内容上来看,《北征》以叙述诗人在返家前后和途中的亲身经历为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忧虑,既涉及了安史之乱中的具体事件,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辞别皇帝他犹豫不安、留恋恍惚; 途中的所见,触处忧虞;回到家中本可安享天伦,他却仍然关切国事,考虑政策得失,急于为君拾遗。总之,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充分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片耿耿忠心。
二、诗中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景物描写真实自然又兼有比兴的作用
三、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诗中细节描写实有以小见大、间接表现内心感情波澜的艺术效果,如第二段的山间景物描写山果多琐细,„„甘苦齐结实。隐约感叹自己的身世。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儿女情态和衣着的描写:“平生所娇儿„„颠倒在�褐”„„“瘦妻面复光,„„狼藉画眉阔”。似乎用“琐屑” 写儿女事,表现特定情境中的感触,然其中有深意存焉。描写孩子身上补丁可谓细入毫芒,杜甫毕竟是朝廷命官,他过去官服上的海图波涛等美丽的图案在**之世,竟然成了孩子破衣上的补丁这痛苦和辛酸已在不言中了,又何须明言。此时细节描写给人们造成的情感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从一个补丁可以看到全家的遭遇,甚至国家的动荡,这种以小见大的的写法,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力。杜甫的“写实”实在看似浅淡自然而实则意味丰厚。如同地下奔突的岩浆具有持久的渗透力量。<上枢密韩太尉书>
一、作者认为“文”与“气”之间是什么关系?“养气”有哪些途径?为什么养气能对学好语文有益?
作者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气充满在内心,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作者列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就是指明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气”是人的气质和品格,对写作有极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二、本文是如何层层推进地展开论述的?这样推进起何作用? 在构思方面,作者采用了由虚而实的写法。文章以谈作文体会为突破口,从作文谈到养气,从养气谈到增广阅历,从增广阅历谈到向前辈学人求教的必要,再到求见太尉,不从实处落笔,而从虚处发端,最终推进到求见对方的诚意,笃实恳切,写来纡徐委曲,就这样层层推进,展开论述,从而使文章摇曳生姿。
三、体会文章要在平稳中求变化的道理。
苏辙散文以冲和稳健见长,但能在行文方面追求平稳中有波折、淡泊中见深邃的效果。在承接与转折处,常常采用突接、暗转的笔法,这可从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便可体味;在论说展开过程中,多用顺笔,但有时又用逆笔反激一句,如第一段中举孟子、司马迁两例论证观点后,用一句反问加强语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第三段开头也先从反面发问,再从正面说出求见太尉之意。顺笔与逆笔相济,使文章更见顿挫跌宕,一波三折。《北方》
一、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的诗句,是贯穿全诗的令人荡气回肠的主旋律,诗人采用重复叠现的方式,反复吟咏,充分表达了自己深挚的爱国情怀。
二、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诗人出于对诗的散文美的自觉追求,成功地运用了新体自由诗的形式。整首诗既没有固定的诗节、诗行和字数,也没有明显的韵脚与限制,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挥洒。但细加玩味,全诗却充满着诗的旋律、诗的意境、诗的韵味,既表现了诗意的生活,又抒写了生活的诗意。
三、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诗歌意象的? 诗作为了创造北国大地的鲜明意象,特别从现代绘画等艺术中借鉴了许多手法,出色地运用光线、色彩和声音,来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喻示情怀,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诗作的表现力和艺术美。<赞美> 1.本诗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本诗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激情歌唱中流露出悲悯、痛苦、幸福、负疚、激昂、深沉等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这些民族情感,通过对一组组的意象群客观冷峻的描写,得以飞升,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2.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诗人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抓住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的充分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农民形象。又运用超越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将个体形象提高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高度,使一个具体的农夫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形象的象征。
3.此诗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写了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但作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诗中的形象和情感有何异同之处?
二者都选择了众多的意象组成意象群象征祖国的命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择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等意象和意象群来代表祖国不同阶段的历史。《赞美》则用乌鸦的声音、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埋藏的年代等看似祖国大地上的实景,隐喻着民族命运的衰败、不祥和诗人对民族生存环境险恶的认知,尤其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具象进行准确的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定格。比如塑造了一个具体的农民的形象。<报任安书>
一、为什么一封书信能产生如此深远巨大的思想震撼力?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报任安书》所以激动人心,主要原因就在于文章自始至终充溢着真诚饱满的思想感情。一是冤屈之情。二是痛苦之情。三是激愤之情。
二、通过此信,请就司马迁的人格、思想及其勇敢选择,写点感想。
三、“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对两千多年前的这句格言,你有何感想? <张忠丞传后叙> 1.为什么说本文在艺术上议论与叙事并重?试加以分析说明。本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以补李翰《张巡传》之不足,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为睢阳保卫战中的几位英雄人物塑像立碑。前、后两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内在联系:前者之议论是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扬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展开。
二、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
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变,长安危急,玄宗西避蜀中,各军则迁延不进。面对这种形势,张巡与许远合守睢阳,孤军奋战,以少击众,扼其咽喉,坚持一年之久,力挫叛军锐气,屏蔽了朝廷财赋主要来源的江淮地区,为以后官军全面反攻、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最后终因敌强己弱、粮尽援绝而城破身死,他们的英勇气概和历史功绩,深受后世称仰。乱平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许远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许远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破坏国家统一的舆论,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的谬论,他写下本文,以弘扬正气,打击邪恶。3.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文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这主要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的好学、记忆力超人和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都是文中的精彩片断。其次,作者有意让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之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之忠勇刚烈、嫉恶如仇,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此外,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也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段太尉逸事状>
三、为何说本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 本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作者选择了主人公生平的三件逸事,以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而作者的揄扬褒贬则暗寓其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备史乘”的写作意图。《我有一个梦想》
一、从内容与情绪两个角度,分析这篇演讲词的层次结构。这篇演讲词从内容上可分成两大部分 :
一、(1―16自然段)叙述美国社会黑人的现状以及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意志。
二、(17―32自然段)描述渴望实现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金博士用一连串的排比句鼓舞与会者,鼓动起全场的热烈气氛;又通过在大段的热情激烈的话语之间适度穿插“但是对于”、“我并非没有注意到”一类内容,调节演讲的节奏,使得演讲者与听众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向顶峰。<魏公子列传> 1.信陵君既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你以为他的性格魅力何在?司马迁是怎样刻画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
信陵君的性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他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两大方面,司马迁长于刻画历史人物,在本文中他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信陵君的性格特征。
2.侯嬴为什么选在信陵君夺取兵权的时机“北乡自刭”?他的死表现了何种精神?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风尚、道理观念来看。在当时,守信用,践诺言是人们行动的规范。这样士为知己者死,忠于知己,不失信、不背约,以死报知遇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他提出的以死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这就将会被认为是不知己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他决不能劝阻,轻生死、重信诺的侯嬴以死报知己的行动。相反,他还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和坚定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3.侯嬴、朱亥、如姬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中的三个有功之人,作品都写得呼之欲出,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对侯嬴作者采用详写的方法,除去以行动表现他的性格特征外,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如他关于“窃符救赵”的主张;关于“夺晋鄙军”的计谋,突出表现了他“忠于知己”的性格特征。对朱亥文章是借侯生之口提到的,除了试探公子之外,与下文有关朱亥情节的多次叙述相照应,因此,全文有关朱亥的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对如姬采用插写的手法表现其窃符报恩。<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一、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本文作于作者一生最后一次贬谪期间。文章通过对贬谪地黄州城外荒郊自己所建简陋小竹楼中生活情景的描绘,抒发了由此引起的种种人生感慨。在这些感慨中,有落寞惆怅,也有忿懑不平。从文章“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等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二、分析竹楼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文章体现了作者对于“屈身而不屈于道”的高尚人格操守的坚持。末段,围绕着竹楼之“易朽”与“不朽”展开议论,表达了这样的象征意义:竹楼的形质固然会很快朽腐,但贬居于竹楼中志士仁人们的品格境界却是不朽的!这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其人文精神价值之所在。<念奴娇·过洞庭> 1.此词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作者超旷的胸怀与豪迈的凌云之气。词中,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表里俱澄澈”的邈远景色,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词人的思想,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词人的纯洁人格净化了。二者浑成一体。并且,遭遇困蹇却仍然光明磊落,甚至有能驱遣天地万物,“尽吸西江”的豪举,这就更加展示了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2.简析这首词物境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澄澈意境,以形象手段传达从中感悟到的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体验。下片侧重描写心境。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3.“尽吸(挹)西江”三句的豪纵气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尽吸西江”三句中,作者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大有调遣万物的气魄,极其豪放旷达,不仅使词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占据了画面中心,而且充塞于天地之间,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在词中得到了鲜明表现。《纪念傅雷》
一、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本文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作者领略到傅雷的“怒”是在1939年,傅雷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次写傅雷的“怒” 是作者与傅雷就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两次争论,显示出傅雷直率的性格。第三次写傅雷的“怒”,是在“文革”初期,傅雷因不堪凌辱,以死抗争,他的夫人也与他一起撒手西归,这是傅雷的最后一“怒”。
这篇散文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二、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回忆的,作者选取了自己与傅雷交往二十七年中的若干片断,依次写来。开头采用倒叙方法。这样写既使文章显得层次井然,又在回忆傅雷时突出了他的个性,使傅雷的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由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傅雷的“怒”,绝不只是一种个人的脾性,而是知识分子的刚直品德的表现。最后,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了深深的崇敬。《拣麦穗》
一、本文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 本文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至善至美的爱,卖灶糖的老汉对小女孩的爱纯朴、真挚,不求回报。小女孩对卖灶糖的老汉十分依恋,像对亲爷爷一样。作者之所以要歌颂这种感情与她关注女性心灵天地、关注女性现实命运的创作风格有关,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二、本文的开头先述说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这与后面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三、找出文中人物对话描写成功的地方,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这些对话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老汉纯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明。《枕中记》
一、分析作品是如何逐渐加深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的。通过卢生在梦中实现了他所有的理想,醒来一切如旧的故事,揭示了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表现出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
二、分析作品首尾呼应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本文以“目昏思寐”、“时主人�黍”始,以“吕翁坐其旁”、“主人蒸黍未熟”终,首尾呼应,点题作结。寓理于寓言故事中,令人回味。
四、你所了解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表现出类似的思想观念?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高祖还乡》
一、作品通过乡民的主观视角描写汉高祖还乡场面,出现了哪些“误解”?这样描写的特殊效果是什么?此文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立足于平民百姓的主观视角,先是对乡里头面人物反常的忙乱感到困惑,继而对“乔男女”、“大作怪衣服”产生好奇,接下来自以为看破了真相,半是愤怒半是挖苦,最后归于对“改了姓更了名”的指责。无知、误解与真实情况杂糅在一起,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普通乡民的心理世界;而在这个似乎充满扭曲变形的世界里,却显露出了汉高祖的真实面目。作者巧妙地使变形与真实相反相成,在调侃、幽默中透出犀利的批判锋芒。
二、作品中的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流氓无赖
三、作者对乡民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借平民百姓之口,对刘邦尽情调侃、嘲讽,表现出对帝王的轻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作者有这种见识和勇气,确属难能可贵。《报刘一丈书》
1.在当时政治黑暗、不少士大夫寡廉鲜耻的情况下,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态度与勇气?
不愿屈节逢迎以同流合污,十分憎恶、愤恨官场黑暗现实。
2.文章详写谒见前,而略写谒见后,这在艺术上取得了何种效果? 作者于“才德称位”仅一笔带过,却对“上下相孚”在当时之虚伪大加挞伐。这是因为“上下相孚”的真相一旦揭穿,“才德称位”便成了无根之木,也就毋须多作辩述了 《婴宁》
一 请就上述三种解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个人觉得婴宁这个角色本身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作者蒲松龄是想描绘一个不谙世事,笑靥如花的纯真少女形象,另一方面蒲松龄又不能自抑地把自身想脱离封建桎梏,传统道德束缚的愿望寄予在婴宁这个角色当中,于是有了墙下之“黠”这一情节的加入。但从文学创造的角度来说,创作固然如此,角色的性格难以逃脱地受到坐着本身经历和期望的影响,因此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在情理之中的。二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
答:王子服初见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而去”。二见婴宁,婴宁“含笑拈花而入”;等到鬼姨向王子服引荐婴宁,婴宁则更笑得突出:“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然后又在小园,“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之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然后便是与王子服同归王家之后,更是笑得惊世骇俗:“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纵观全篇,作家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这一“笑”贯穿全篇。而也就是这浓墨绘就的一“笑”,却使任务形神兼备,可说是一笑生神。更者,也正是这一“笑”,仿佛一把尖刀,直插入了封建道德的心脏,使那些卫道士们瞠目结舌,口不能言。三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围绕着婴宁的鲜花的?这些笔墨艺术效果如何。
答:花与笑,是婴宁的两大爱好。小说中对笑与不笑的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转变。对鲜花的描写,一方面推动着情节发展,一方面衬托主人公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初见王生时,婴宁手中拈着一枝梅花。喜好清幽而不浓艳的梅花,表明她安于僻野、不事浮华的品格。她住的院子“桃杏尤繁”,见王生时,俯首自簪的也是一朵杏花。雪白清淡的杏花喻示她纯净自然的品格。她喜爱的海棠花与碧桃花也都清香宜人。嫁到王家后,她仍“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甚至背着丈夫典卖金银首饰,用以购买上好的花种。几个月后,庭阶、篱笆、厕所,到处都是花草。经过她的打扮,这个庭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令爱花的婴宁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庭院的木香架引起与邻人的**,并进而改变了她的性格,使故事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是鲜花描写在象征婴宁性格之外的另一个作用。《断魂枪》
一、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 作品通过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作者的矛盾心理,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身上,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内容? 王三胜争强好胜,性格外露,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王三胜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湖艺人性格上的弱点,投射着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民劣根性痼疾的嘲讽。孙老者的形象显现了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发扬光大的光点亮色。
三、本文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塑造人物善用对比和烘托手法 ,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肖像、对话和动作 ,比喻奇异而又妥帖 《苦恼》
1.马车夫姚纳为什么要再三对别人、甚至对小母马叙说他儿子死了的事?
老马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失去儿子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2.本文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小说的对话描写精当简练,能反映出人物在特定环境、场合中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姚纳与军人及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的对话,不仅深刻揭示了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而且也反映了姚纳内心深处极度苦闷的情绪。
3.小说是怎样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作对比的?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马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闻闻主人的手”。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更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颤栗,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4.举例说明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起的作用。
“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他想说话„”“叹气”“搔身子”这些细节,写出了他有强烈的向人倾吐苦恼的痛苦的心境,及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的渴望,但却找不到一个能诉说的人,可见他的孤单寂寞压抑,滞重的心态。《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认为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召公的政治主张就是“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二、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拒谏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暴虐凶残、刚愎自用。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谏逐客书》
一、文章如何说明逐客的弊病?
本文第四段是从理论上直接阐明逐客之害。逐客的结果必然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这样做简直就是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这样说明逐客的弊病,一针见血,抓住了要害。这个结论对于雄心勃勃的秦王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指出文中的铺陈部分,并说明其表达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铺陈的手法,说明客卿之功。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国君与当今秦王的大量事实作论据,第三段作者详细铺述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的事实,文气饱满,大大增强文章说服力。
三、举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即反复采用正面论述和反面推理相结合、正反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第二段中,四位秦君“皆以客之功”的事实是正面论述,“向使”句以下转入反面说理。第三段中,秦王重用“异国之物”与用人上的“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形成对比。第四段中,五帝三王之成功与秦王却客以助仇,也是正反对比。《吊古战场文》
一、本文主旨是否“在守不在战”?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心可贵,精神可嘉。
二、有人以为,本文对战争的看法有失偏颇,情调也太凄伤。你的看法如何?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心可贵,精神可嘉。
三、联系作品实际,具体分析本文的抒情与写景是如何密切交融以共同表达作品主旨的。
作者想象丰富,描述亦见功力。无论是“声折江河,势崩雷电”的总体描述,还是“利镞穿骨,惊沙入面”的细致摹写,都可谓简洁生动。“河水萦带,群山纠纷”两句尤为警策。在描述古战场悲凉肃杀之景象的同时,作者还倾注进了悲怆沉痛的情感,将惨淡之景与惨痛之情融汇一体,读来令人惨恻不已。《别赋》
一、《别赋》所写,都是类型人物的共同心理,为什么读者却仍能感到生动、具体而形象呢?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仍、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
二、体会作品语言的音乐之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珠落玉盘,千古传诵。《哀江南赋》
一、本文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请你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节奏感很强,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二月兰》
1.作者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文章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叩问。2.分析文中对二月兰描写的作用。
运用反复这一表现手法渲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本篇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本文多次反复地描写了“二月兰”的意象,对其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首先,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其次,二月兰象征着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最后,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3.指出最能体现文章艺术风格的地方。
本文最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气氛。如“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这段景物描写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出现两次,一字不差。“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象征的平凡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且凸显了意象。二月兰是题目,是全文记叙抒情的中心,是作者的立意所在。一次次的反复,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聚焦了读者的关注点;同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尾呼应营造出关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气氛。《听听那冷雨》
一、这一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主题都起到某种作用吗?
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集中到一缕剪不断的乡愁上。落实在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这个主题上。作者从金门街写到厦门街,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从西方的凄风冷雨写到祖国的杏花春雨,黄梅细雨,凄凄切切地诉说着情感,用各种具体的意象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二、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的手法,等等。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会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意境
三、论文的写作,我们说必须注意有根据、有充分的材料,所谓有所本,从而有所谈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常常依靠作者的想象,依靠某种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宣泄,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作者将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到了极致。请思考,在作者感情的宣泄中,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所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就是“雨”。开始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接着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再接下来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最后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蒹葭》 1.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长恨歌》
一、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长诗对李、杨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诗中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精心描绘的是李、杨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二、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第四段“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诸句,写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触,诗人都尽力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故写得颇合情理。
三、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写玄宗从傍晚到入夜、到夜深、到黎明、到清晨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在皇帝身上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强化了“长恨”的主题。《小狗包弟》
一、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先从别人的一只小狗写起,然后联想到自己曾经养过的小狗,写包弟的来历,和一家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到后来被送到医院解剖室的结局,自然朴素,看似信笔所至,随意写来,实际上前后的照应、详略的剪裁,都恰到好处。
二、本文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呼唤人性,讴歌人性。《哭小弟》
1.本文在写小弟的经历与事迹时,叙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作用?
文章围绕着小弟的病逝,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互组接,不是单线性顺叙,而是把众多的材料分成块状,交错展现。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
2.本文是哭小弟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哭蒋筑英和罗健夫? 为中年知识分子的早逝“痛惜”,呼吁应该关心中年知识分子。3.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在回忆小弟生前的事迹时,写小弟幼年时在昆明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这一细节,就刻画出小弟活泼、可爱而憨实的形象。小弟因病逝世后,作者写了小弟周围的同志对小弟的怀念,尤其是对小弟的一个同事给作者的一封信的大段抄录,从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质。《敬畏生命》
一、结合本文,谈谈施韦泽所主张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特色。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所有生命共生共存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伦理才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二、应该怎样理解“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在我们之中”?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三、本文作者所希望的“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理想关系是什么? 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使作为自然力的上帝与作为道德意志的上帝、爱的上帝统一起来。4.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一、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生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转换、循环、再生。
二、本文用一滴水贯穿全篇,谈谈你对这种结构方式的看法。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
三、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
她嫌他比自己死的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春江花月夜》
一、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却“哀而不伤”,并不颓废与绝望,正是由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了一种欣慰。
二、“月光”是否是全诗的灵魂?为什么?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都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三、本诗哪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 白云、月亮的移动、鸿雁、鱼龙等 《瓦尔登湖》
1.梭罗说“将生活驾驭到一个角落,让它降到一个最卑贱的地步”,这是他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后来他也就照此计划而行。这是理智的选择。按这样的选择去做和遭受人生中的一切然后去做,有什么区别?结果将会如何?
按计划去做是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遭受人生中的一切后去做则是逃避。
2.我们阅读梭罗笔下的蚂蚁之战,多多少少有某种悲凉、悲壮、悲哀的感觉,哪些地方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
“小山谷”中的战斗、三武士混战
3.梭罗的文字自然、流动,他在写作中没有任何的做作,朴实无华。我们阅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梭罗的一颗自然而平和的心。思考梭罗如何叙述他的所见所闻,假如是你,又会如何去描写所见到的一切?
用平铺直叙的句子与简洁的语言叙述他的所见所闻 《一片叶子》
一、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片叶子的生命轨迹,引发出对世间万物和人类生命本质的领悟的?
作者透过一片树叶的生衰荣枯,以小见大,揭示了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了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
二、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通过一片叶子来写人生,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三、作者是如何把画意、诗情和哲思融为一体的?
作者用他的慧眼和灵性,观照自然风光,并用高超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加以描绘,优美的风景有诗一般的意境,景物、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
四、有条件的话,找几幅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品味欣赏,你能否发现他的画与散文之间的一些共同特点?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饮酒》
一、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这首诗不仅写心情、报喜悦,更是着眼于处世、观物的心态、心境。
二、为什么说“心远”二字是全篇纲领?
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
三、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忘世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超功利、去杂念的审美虚静心态。忘我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以物观物”、物我浑融的审美物化心态。忘言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下意识或半下意识的审美直觉感悟心态。
四、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句的理解。
对篱菊、南山、夕照、飞鸟的静观默化中,诗人感悟到了人生的真意,但这真意潜蕴在大自然的无意识之中,只可静观、默会、适意、陶醉,不可理喻,不可言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为何说本诗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2.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作品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其有躲避现实的因素,也表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本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语言奔放自然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赤壁赋》
1.作者是如何形容萧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箫声:A.用比喻的手法,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B.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C.用对偶、夸张的手法描写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
2.《赤壁赋》中是如何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请、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使江水、明月、清风三者构成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了事物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完美结合。3.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4.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变”与“不变”的分析?
苏轼既看到事物变的一面,又看到事物不变的一面,既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又看到事物的绝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
5.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应采取什么态度?
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及时进行调整。《贝多芬百年祭》
一、在作者的笔下,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一种性格?作者对贝多芬这一性格的谈论使用了哪些文学手法?作者为什么对贝多芬的性格做那么多的分析谈论? 落拓不羁、孤傲倔强。比喻、对比。
从贝多芬的人格特征说起,展示贝多芬在性格上的反抗特征,作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较、对照和分析批评,将贝多芬的真正特立独行的一面,真正突破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内容的实际情况,条分缕析地告诉我们。
二、文章在接近末尾时有这么一句话:“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人安静一会儿,那你就怕听他的音乐了。”请就这一句话谈谈贝多芬音乐的意义所在。因为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激情澎湃
第四篇:《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功能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5.注意有哪些分类?
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也可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最重要的原因;由于意义性的作用,某些在物理强度上异常微弱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
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对注意目的与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人格都会影响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注意动摇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分配性注意: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分配注意或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注意分配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相联系,也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
6.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注意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
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的选择负启动现象揭示了注意在认知过程中的复杂作用。(2)整合功能 人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3)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的对象这后,会 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持续进行。(4)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的德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7.简单评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
人物:布罗德本特(英)
观点: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衰减理论 人物:特瑞斯曼
观点:(现象:研究发现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能得到加工)→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域限是不同的。
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①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②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 人物:多伊奇
观点: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经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
“ 约翰斯顿和海因兹(Johnston & 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该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注意分配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观点:与其把注意看成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双加工理论 人物:谢夫林
观点: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前者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感觉
1.什么感觉?感觉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2.感受阈限阈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绝对感受性 vs.绝对感觉阈限
内涵: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关系:E=1/R(E 为绝对感受性;R 为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 vs.差别阈限
内涵: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两者关系:K=△I /I(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 是一个常数。3.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如何评价?
感觉的编码:所谓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转化为另一种符号。外界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只有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学说,认为感觉的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在他看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作用时,都释放出一种该感觉器官所特有的能量。他的论据是事实,但不能由此导出那样的结论。首先,他的证据并无普遍意义可言,其次,他首次提出了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的依赖关系的概念,促进了后来对感觉的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
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
– 从生理结构上研究主要是从眼球的结构、视网膜(包括上面的锥体和棒体细胞)等角度加以认识。
– 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就是一个接收视觉信息、处理视觉信息、感知视觉信息的过程。从解剖——生理的联系,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1)视觉信息的光学处理过程;(2)视觉信息的神经处理过程;(3)视觉信息的皮层整合定型过程。视觉的传导机制:
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以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区(17区)。视觉的机制不仅把神经兴奋从外周传人中枢,而且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了加工处理。这对各种视觉现象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膜上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数量远远超过视神经节细胞(100万)的数量。因此,来自视觉感受器的神经兴奋必然出现聚合作用,即来自许多锥体和棒体细胞的神经兴奋,会聚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视神经节细胞上。由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的数量不同,它们会聚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上的会聚比例也不同。这对视觉信息加工有重要的影响。
视觉系统内的侧抑制作用,也影响到神经信号的加工。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侧抑制是动物感受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视觉的中枢机制
大脑枕叶的纹状区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这个区域被破坏,病人会失去视觉而成为瞎子。与第17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如认识形状、分辨方向等。这些部位受损伤,病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和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各种形式的失认症。
”视觉感受野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休伯(Hubel)和威塞尔(Wiesel)等对视觉感受野进行了系统研究。当感受野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根据感受野的研究,休伯等人认为,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5.什么叫色觉对立过程理论,它与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对立过程理论:(黑林,四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色盲。当一个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时,另一个成分的作用就相对突出出来,因此产生颜色后效。当一个颜色系统受到损伤,失去了一对颜色觉察能力,因而局部色盲总是成对的丧失颜色知觉。
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实际上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他们分别描述了视觉系统生理构造中的不同水平上发生的过程。一方面,网膜上确实有三种类型的椎体细胞分别对红绿蓝敏感,他们的工作方式确实如三色说所说的。这会死在感受器水平的过程。随后,神经节细胞以三种方式组合来自椎体细胞的输出,按照四色说的方式工作,从而形成红绿,黄蓝,白黑三个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生理心里工作方式是复杂多形式化的,试图用一种简单的模式去说明一切可能会犯错误。
6.试说明暗适应和明适应特点和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的意义。
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1)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研究发现,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都参与暗适应过程,但作用的大小及起作用的阶段不同。整个暗适应过程大约持续30-40分钟。暗适应的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还原过程。(2)明适应。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的时间短暂。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就已很明显。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一般用漂白原理解释明适应。当视色素吸收光线时,视色素中的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网膜颜色由红转橙,转黄,最后成为无色透明的物质。
视觉适应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意义: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对熟悉的刺激产生适应有利于保存能量,随时准备转入对新刺激的反应。人们利用视觉适应的规律可以提高视觉的效果,避免在异常的情况下光线对眼睛的破坏作用。消极:由于对刺激的适应而丧失感受性,会使人无法把握刺激,感觉不到现实客体的存在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现象称为~试说明音调频率的关系。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9 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频率理论:
人物:物理学家罗.费尔,1886 观点: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的次数较少,因而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少。反之镫骨和基底膜都发生较快的振动。评价: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基底膜不能作每秒 1000 次以上的快速运动。共鸣理论: 人物:赫尔姆霍茨
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评价: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行波理论: 人物:冯.贝克西
观点: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评价: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 500Hz 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 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神经齐射理论: 人物:韦弗尔
观点:当声音低于 400Hz 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其作出反应时,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从而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意义。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又重要意义。人们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和触觉分不开。人的触觉不仅能够认识物体的软硬粗细轻重等特性,而且他和视觉与其他感觉的联合还能认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视觉和听觉损伤的情况下,肤觉起着重要补偿作用。盲人用手指认字,聋人靠震动觉欣赏音乐,都利用了肤觉来补偿视觉和听觉的缺陷。肤觉对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又重要作用。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温觉冷觉,都不能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1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影响。
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当温度从17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温度超过36-37,感觉阈限又开始回升。因此,在37时,对甜味容易察觉。知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中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的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的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嘈杂的聚会中两人聊天周围环境中其他的声音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两人说话的声音是知觉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得的特点,而 且受对象所处的背景的影响。比如,在嘈杂的聚会中,两人需要提高音量说话才能听清楚。在不同的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两岐图形也显示了知觉中背景和对象的关系。2 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的认识刺激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关系,体现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活动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组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另外,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特征,这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3 什么叫知觉的恒常性?想一想知觉的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确保持着他的稳定性,他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y一个重要特性。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1)形状恒常性(2)大小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视觉线索,就是环境中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理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这些条件对维持知觉恒常性有重要作用。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作用。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形状与观察角度、物体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的联系。4 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的。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图形的组成:
邻近性:其它条件相同,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对称性: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线条方向:根据不同的方向容易组成图形。
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的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5 什么叫双眼视差?怎样解释她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依赖于一系列线索,如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其中双眼视差有重要作用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做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相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的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6 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用耳朵确定声源的方向,就叫听觉的方位定向。
(1)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随着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的角度加大,判断左右声源的方向就越容易。(2)头部中切面的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当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3范围内时,被试容易判断声音在中间,但难以分辨他是前后左右。只有转动头部才能对声源进行正确的定位。
(3)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做一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在声音定位中,除了耳朵作用外,动觉和视觉也起作用 7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等时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的形式包括:①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④对时间的预测等。
时间知觉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 ①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②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③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③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8 什么叫似动?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称为~。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自主运动:比如,暗室中点燃一个烟头,注视光点会看见光点运动。
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评价:
似动知觉是运动知觉中的一种。似动知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静止的物体看起来是运动的,没有连续位移的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所谓―似动‖,即当两条直线按适当间隔时间先后出现时,人们会把它看成是一条正在移动着的线,而不是先后出现的两条静止的线。韦特海默认为,这种似动现象是人的视知觉固有的特点。也就是说,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守形性的特点,似动知觉又称为手现象。我们看电影、电视时,所看到的其中的物体运动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许多相似画面的连续呈现。记忆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个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瞬时记忆或者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25-2秒,容量比较大。
”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叫长时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是关于―是什么‖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四)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
“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其形成一般有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2 记忆包括哪些主要的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这种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记忆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相互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 同时,记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任何外界的信息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3说明什么是记忆的整合论和定位论。整合论
人物:拉什利(1929)实验:破坏大脑皮层不同区域 观点: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大脑皮层破坏越大,记忆丧失越多→记忆的保持,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定位论
人物:布洛卡(1860)、鲁利亚(1972)、麦克高夫(1972)
观点:①布: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②鲁: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凌乱而不连贯。③麦: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
记忆的定位说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特定区域负责的。对动物进行脑切除手术的结果表明,大脑前、后联合区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当动物的海马受损伤后,将难以形成新的短时记忆,不能学习新的技能。研究还表明,记忆与额叶和颞叶的某些部位有关(潘菲尔德);也与某些皮层下组织有关(鲁利亚),当海马、乳头体和边缘系统受损伤后。病人的短时记忆会出现明显的障碍。总之,海马、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特定部位,而两侧颞叶可能是存储长时记忆的重要部位。
“ 心理学家还发现,人类的描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脑功能区可能有差异。他们让一些海马受到损伤的病人学习从镜子中阅读单词,病人在三天内就学会了,也就是说,病人可以形成新的程序性记忆——即怎样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的长时记忆,但是病人却记不得他们曾经学习过这一任务,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形成新的描述性记忆——即关于一些事实的长时记忆。这说明程序性记忆的生理机制可能不是海马,而是别的脑组织,如小脑(Cohen & Squire,1980)。4 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
感觉记忆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编码形式: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斯伯林实验:
①运用整体报告法,同时呈现若干数字 50ms,然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当数字少于 4 是,全部正确;多于 5 个时,被试报告开始出现错误。正确率平均为4.5。→是否由于方法的限制未能检验出来?
②局部报告法:按 4 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呈现 12 个英文字母 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高音、中音、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 9 个。→感觉记忆容量大,但保持时间短暂。听觉通道同样存在感觉记忆,规律与视觉通道相同。5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为什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会发生遗忘? 短时记忆的遗忘
消退说: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它无关信息的干扰。验证实验:沃和诺尔曼 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形式是什么?
内涵: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其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长时记忆一般按照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和主观组织等方式进行编码。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除了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外,对材料的加工深度也影响记忆的效果。8 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遗忘的含义: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质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很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遗忘就较慢。–(2)学习的程度。对识记的材料达到刚好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研究发现,过度学习的材料比刚好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材料的顺序对回忆系列材料有重要影响。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产生的。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例如,前面学过的材料可以干扰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这种作用叫前摄抑制;而后学的材料可以干扰前面学过的材料,叫倒摄抑制。有些研究表明,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3)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当这种压抑被解除后,记忆可能恢复。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他们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4)提取失败:认为我们之所以出现遗忘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9 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义?
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内隐与外显的关系。。。
人类的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是心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当前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以有控制的、分析性和逻辑性为特征的认知过程为中心的倾向,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认知功能在于有明确目的、以概念为基础的认知能力。然而仅从这种抽象、外显的认知功能、意识性思维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是不全面的,应当从综合、历史、辩证的角度看待人类的认知功能及其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内隐认知现象开始受到关注,有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不断突破以目的性、逻辑性的外显认知为研究中心的局面,日益深入地揭示出内隐认知过程的特点和心理机制,为深刻认识人类的认知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 内隐记忆对保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人类认知加工机制的多样性,为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实质和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外显认知的新窗口。毫无疑问,内隐和外显机制都是人类认知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地发挥各自作用,但这两种机制并不是绝对割裂的。积极利用不同认知机制的优势,并促成两者的协同活动将最大可能地提高个体认识过程的效率。内隐记忆是研究人类认知和学习的深层次结构的很好途径。因此是当前与传统外显记忆相对独立的全新的记忆研究领域。10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是什么?
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记忆的关系内容(一)加工深度
“ Graf等(1984)在一项研究中,先将被试分成四组,被试都看同一张单词表,但分别完成四种不同的实验任务:(1)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不要求记忆;(2)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并记忆;(3)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不要求记忆;(4)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并进行记忆。很显然,单词喜好度的评定和字母检索作业相比,要求被试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实验最后要求有识记任务的被试组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再认出刚才学过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外显记忆;而对没有识记任务的被试则要求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写出其第一个想到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结果发现,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
(二)保持时间
” 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Tulving等人(1982)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作业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词干补笔作业是一种用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在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_________‖,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结果发现,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三)记忆负荷量
"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Roediger et al.(1993)研究了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 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
(四)呈现方式
Jacoby(1981)等在研究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五)干扰因素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通过词干补笔作业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内隐记忆的研究扩充、丰富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内容,使我们对人类记忆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思维 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特征是:
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3 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4 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5 什么是有意想象?她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例如科学家提出各种想象模型。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有意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的形成要求又充分的积极表象作基础,表象越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同时再造想想象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她实际上是在词语指导下进行的形象思维过程。
2创造想象。实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她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如各种童话中的形象。幻想不立即体现在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幻想的形象是人们希望寄托的东西。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做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6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概念结构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人物:柯林斯(Collins et al,69)
观点:概念是以结点(node)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
评价:简洁地说明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有实验表明,这种概念结构不一定具有心理现实性。特征表理论(feature list theory)人物:波纳等(Bourne et al,79)观点: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两类。前者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者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相当于非本质特征。该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评价: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其优点是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但目前还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人物:茹什(Rosch,1975)
观点: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实验表明,每一概念范畴,其成员的典型性程度是不同的。如:家具中椅子、沙发是典型成员,而橱柜的典型程度则较低。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称为原型。该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的成员来组成的。
评价:较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此理论只适用于部分概念。7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那两种?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取那些策略?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hypothesis test theory)人物:布鲁纳
观点: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北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挑战:有人研究了某一刻被试对前一次尝试中的刺激、反应、反馈情况和所形成的假设的记忆情况。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假设检验说。2.内隐学习说(implicit learning theory)人物:里伯(Reber,1978)
观点: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支持:里伯实验
程序:设计一种“人工语法”,可以组成一个个字符串。被试分成“努力记住字符串”组和“找出字符串排列规则”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让被试判断一些新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法。→没有意识到有规则的被试成绩显著高于找出规则的被试。这说明,当刺激结构复杂时,才取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概念形成的策略
11.保守性聚焦(conservative focusing)○2冒险性聚焦(focus gambling)○3同时性扫描(simultaneous scanning)○4继时性扫描(successive scanning)○8 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推理(reasoning)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1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2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换位理论 ○3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9 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策略? 算法(algorithm)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
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1).手段—目的分析:将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步骤: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③实现子目标;④提出新的子目标。(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10 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2)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3)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1,知识表征的方式;2,定势;3,功能固着;4,动机;5,情绪;6,人际关系。
11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那些心理成分?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其测量(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发散四维特点:
①流畅性(fluency):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②变通性(flexibility):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③独特性(originality):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remote association)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远距离联想测验:说出第四个词(3).有关的人格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酝酿与创造性
酝酿(incubation):在对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仍未找到答案,但当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可能原因:酝酿排除了定势或功能固着的影响(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实验:如果被试知道成果被评估,则创造性下降。动机 什么是动机?它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人物:马斯洛 观点:
①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②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在进化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得更晚。
③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有些人可以放弃低级需要而追求高级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需要未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试说明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对人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当人具有某种问题解决的强烈动机时,人才会积极的寻求问题解决的,相反,动机太弱,就不会主动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解决。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有良好结果。
动机与工作效率: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观点: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 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4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动机有什么关系?
价值观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控制有直接作用,个体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高,有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在活动中发挥的力量就越大。反之则很小。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维度。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驱力理论(赫尔)观点
①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等)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②个体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③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驱力分原始驱力和获得性驱力。
④P=D×H-I(P,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D 驱力;H习惯强度;I 抑制)评价
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如过量的强制性进食物行为)。诱因理论 观点
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②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I(K,诱因)
④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6 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在此基础上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新结果与前不同,归于不稳定因素;与前相同归因于稳定因素。并且内归因情绪反应较为明显。7 社会性动机有哪些?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有什么意义?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由认识事物本身所引起;后者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
兴趣也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后者是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
兴趣的品质:①兴趣广度②兴趣中心③兴趣的稳定性④兴趣的效能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持个人化权力动机者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持社会化权力动机的人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它反映了劳动和人类社会的生活要求,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8什么是自我效能感?产生自我效能感的基础是什么? 自我效能论
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唤起。9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有哪些阶段?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可以看作是人类的高层次动机。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2.执行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意志强弱表现在:一方面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
10什么是冲突?说明冲突结构模型的四个概念。冲突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冲突种类
1.接近—接近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常出现这种冲突。
2.回避—回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产生这种冲突。3.接近—回避冲突: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
4.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冲突的结构模型(勒温)重要概念:
①效价:指物体或活动的积极特性或消极特性。“+”表示该特征对个体具有吸引力; 而“-”表示该物体对个体具有排斥力。
②向量:向量驱使个体朝向或离开有效价的物体。
③运动:当情境中出现单一的驱力(接近或回避的)时,个体所采取的运动方式。④生活空间或场:指每次冲突发生的疆界。在回避—回避型冲突中,疆界具有重要意义。11什么是挫折?战胜挫折有哪些策略和方法?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理解:
①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
②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关键。③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挫折情境的形成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挫折反应
1.情绪性反应:攻击、冷漠、退化、固执等; 2.理智性反应:坚持目标、继续努力;调整目标等; 3.个性的变化:冷漠无情或粗暴凶狠等。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动力性、激动性等方面。这些特征又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称为两极性。动力性:增力 vs.减力 激动性:激动 vs.平静 强度:弱 vs.强 紧张 vs.轻松 情绪维度的理论 三维理论:
①冯特: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②施洛伯格:情绪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并据此建立了三维模式图。(p.358)③普拉切克: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的关系。四维理论:
伊扎德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量。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紧张度表示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激动度或冲动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出现的突然性,即个体缺乏预料和缺乏准备的程度;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在认知水平上,个体能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能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境适宜的程度。3情绪和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情绪的分类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和憩。
生物进化观:基本情绪(人和动物共有);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而出来)。
伊扎德:复合情绪分三类,一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二是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疼痛—恐惧—怒等;三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罗素: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情绪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进而组合成四个类型;一是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二是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三是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四是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为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4试论述情绪的中枢机制,脑的不同部位在情绪产生中具有什么作用?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情绪与下丘脑
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实验表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的下丘脑,会引起它(猫)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快乐中枢”:老鼠下丘脑背部,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直到筋疲力尽、昏昏欲睡为止。情绪与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唤醒,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情绪与边缘系统:调控一些情绪。杏仁核,恐惧反应的中枢。情绪与大脑皮层
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在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5试论述情绪的外周机制,它们在情绪产生中具有什么作用?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如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血管发生变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脏输出更多血糖,消化系统活动减缓,使机体处在消耗能量状态。
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下降,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处于积累能量阶段。
(二)情绪与分泌系统
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而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行为的活动基础。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所以,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艾克曼(1978),通过刺激面部肌肉组织,引起反应得到六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愉快、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说明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6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手势表情
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语调表情 詹姆斯兰格理论对于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观点:
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只是一种对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当一个情绪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詹认为,悲伤是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
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情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
③詹姆斯和兰格都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评价: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片面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
8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理论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①对詹姆斯理论的疑问: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差异不大;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变化缓慢,不能说明情绪的骤变;三,机体的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不产生情绪。
②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③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9什么沙赫特的情绪两因素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支持实验: 被试:大学生三组 程序: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使被试处于生理激活状态)。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确反应(心悸、手颤抖等);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做说明。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结果:
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结论: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③该理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事实上,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10试评述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人物:伊扎德 观点
情绪与人格系统: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组成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情绪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系统与功能:
①情绪包含神经生理、表情行为和情感体验三个子系统。情绪活动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②表情行为由大脑皮层中决定种系发展的那些古老皮层调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意义。
③情感体验可以进入认知系统,并接受认知系统的调节。情绪体验是情绪系统与人格的其它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成分,对形成系统间的稳定和特定的联接有重要作用。④总之,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遗传是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强度水平的决定因素。
情绪激活与调节:包括四个基本过程:生物基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11什么是情绪调节?有哪些类型?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情绪的调节
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如快乐、悲伤等。唤醒水平的调节
主要是调节过程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需要调节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情绪成分的调节
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情绪调节的类型
根据调节过程的来源: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
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修正调节指对负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如治怒等。
维持调节指人们主动地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兴趣、快乐等。增强调节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临床常用,如抑郁的增强调节。根据情绪引起原因: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原因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等。反应调节指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通过增强、减少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
12研究情绪调节有什么意义?
第十一章能力
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理解
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包含陈述性和程序性两种形式。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操作活动,有时表现为心智活动。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知识、技能不等于能力,但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一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二是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力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与新途径。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划分标准:根据能力在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内涵: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发展:流体能力 20 以后达到高峰,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 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关系:晶体能力依赖于流体能力,然而流体能力高者居于贫乏的智力环境中,晶体能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在操作技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3怎样理解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他们的关系怎样?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4 有关智力和能力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的是什么?
一、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 人物:桑代克
观点: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 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批评:当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所得到的成绩具有明显的相关→不独立 2.二因素说 人物:斯皮尔曼 观点:
①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G 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能量),是决定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 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②G 因素决定了人们不同智力作业时有相关,而因为 S 因素的存在作业成绩不是完全的相关。
③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人的智力。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参与。
评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为研究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质与规律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然后,将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绝对对立起来而未看到其联系是不可取的。3.多元智力理论 人物:加德纳
观点: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七种智力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知智力。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人物:吉尔福特 观点:
①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②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治理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③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C)、记忆(M)、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C)和评价。④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V)、分类(C)、关系(R)、转换(T)、系统(S)和应用(I)⑤由于三个维度的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 5×5×6=150 种。不同的智力可以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
评价:三维结构理论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对智力测验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人物:阜南
观点: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群因素;第三层为小群因素,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理论 人物:斯腾伯格 观点:
①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②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③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和的心理活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④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2.智力的 PASS 模型 人物:Naglieri 观点:
①PASS 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 4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活动,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②三个机能系统之间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5 如何理解智商?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 × 100
2、离差智商。智商(IQ)=100+15Z Z=X-X- /SD(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6一个标准化的能力测验应该具备哪有条件?这些条件是如何建立的?
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标准化与常模。
(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 Das(3)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7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发展水平的差异 超常者与智能不足者 ①超常者是智力高度发展。
②智能不足表现为智商在 70 分以下。
优越的自然素质是超常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理想的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表现早晚的差异 结构差异 性别差异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起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的作用
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产前环境的影响 早期经验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实践活动的影响
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在今后发展中如何更有效的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十二章 人格
1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人格具有哪些特性?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2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什么?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3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比较两种人格特征的区别。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4结合所学的人格特质的种类,剖析个人的人格特质的表现特点?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5 分析自己属于那种人格理论,如何扬长避短。.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T 型人格)代表:弗兰克.法利 观点:
①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T 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②T 型人格分为 T+和 T-两种:前者是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后者是冒险具有破坏性质。对立类型理论 1.A-B 型人格
①A 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望高,上进心强;办事匆忙,社会适应差;易得冠心病。②B 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等。2.内-外向人格(荣格)
①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型;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型。根据哪种占优势来判断外、内向。
②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和直接四种基本功能,结合内外向组成八种人格类型。如外向感情型、内向直觉型等。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学说
①希波克里特:人体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②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③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强、不平衡 强、平衡、灵活 强、平衡、不灵活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不可遏制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划分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斯普兰格)①经济型:注重实效,追求利润 ②理论型:探究世界,追求真理 ③审美型:富于想像,追求美感 ④权力型:支配性强,追求权力 ⑤社会型: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⑥宗教型:信奉宗教,相信神灵
6比较两种人格理论模式的特点。
7人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照各种人格差异的特点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
8人格测验的方法哪几种?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9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他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生物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
结论: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早期童年经验 自然物理因素
10结合本章所学的知识,想想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三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交换价值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①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抽象劳动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价值规律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经济
①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资源配置
①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三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四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
答: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五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送分题!)
答:按照一中价值规律的名词解释回答就可以了。
六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
答: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形式(很少出,但可能出选择题)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
=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③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价值尺度
①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流通手段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①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
支付手段
①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世界货币
①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货币流通
①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②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③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通货膨胀
①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
①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②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二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三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无形资产
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剩余劳动
①
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生产成本
①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资本积累(重点!)
①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
资本积聚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风险投资(重点!)
①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资本循环
①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
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③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
资本周转
①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②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
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流动资本
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起的,所有又称为“物质损耗”。造成有形损耗的原因有两个:①
使用;②
自然力。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是指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它与使用价值的损耗无关,又称“精神磨损”。原因也有两个:
①
生产同类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②
出现了更好的新机型。
折旧
①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②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③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
二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可能出,送分题!)
答:
资本的定义: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资本的一般特点:
①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②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④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资本的主要形态:
①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②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③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④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三
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答:
资本积累的动因:
①
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②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③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③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①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
⑴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⑵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⑶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⑷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四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
答:
资本经营的定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资本经营的特点:
①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⑤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①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③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⑤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五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也可能出!)
答: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重点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商业信用
①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③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⑵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⑶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银行信用
①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③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⑵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⑶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国家信用
①
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③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④
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
消费信用
①
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
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③
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
股份有限公司
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虚拟资本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虚拟经济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泡沫经济
①
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
②
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⑴
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
⑵
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⑶
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泡沫经济。
③
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二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
①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①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①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三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答:
虚拟资本的含义: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都依赖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①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和债券。
②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和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四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答: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①
虚拟资本的含义:如上所述。
②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①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⑴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⑵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⑶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⑴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⑵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⑶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①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答:
虚拟经济的定义: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②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产品差别
①
指同类产品由于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②
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⑴
产品的物理差异。
⑵
买方知识的差异。即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
⑶
买方的主观差异。即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
⑷
服务方面的差异。
⑸
特殊销售活动。
⑺
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
③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过度竞争
①
是指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
①
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②
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③
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二
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
资本集中的含义: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①
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了这类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①
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表现在:
⑴
必要条件。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⑵
客观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②
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为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
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答:
垄断的类型:
①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
⑴
自然垄断:定义按照西经课本叙述。
⑵
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
⑶
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或产品市场。
⑷
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如品牌效应。
②
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
⑴
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
⑵
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
⑶
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
垄断的成因: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①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织协调。
②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⑴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和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⑵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四
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答: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外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
①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
⑴
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
⑵
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
⑶
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形成的壁垒。
⑷
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
⑸
通过倾销手段形成的壁垒。
②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
③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
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同一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垄断资本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
①
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
②
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
③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①
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供原料。
②
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
五
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答:
反垄断政策:
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
①
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
②
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③
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反垄断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②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经不能合法存在。
反垄断的局限: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反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如美国的立法机构经常通过修改条文,司法机构通过免予起诉来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而美国政府则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制裁垄断者。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考的可能性很小)
社会资本(重点!)
①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②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
①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②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③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有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卖方市场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二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①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②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①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③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三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
1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过程中一个“惊险的跳跃”。它不但决定了现有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也决定了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资本得到价值补偿,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四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答: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五
分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答:
卖方市场的定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第八章
收入分配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国民收入
是与收入分配关系最密切的经济范畴,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劳动
土地和资本等)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有如下关系:
国民生产净值
=
国民生产总值
—
折旧
国民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
—
间接税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收入分配的主体主要有3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与参与初次分配的3个主体相对应,整个国民收入也划分为3部分:
①
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其主要来源有各种形式的税收和政府凭国有产权获得的收入。
②
企业收入。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再减去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后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
③
个人收入。指个人劳动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获得的收入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形成的上述三种原始收入构成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它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公平与效率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非重点)
答: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
①
二者都反映了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都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主要指标。
②
二者都是以市场价格来计算的。
③
二者经常相互替代。
④
二者的联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要素的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原则计算的,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以国籍原则计算的,包括了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创造的增加值。
三
试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答:
原则:初次分配优先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内容:即前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定义。
初次分配的意义:
是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此外也作为再分配的出发点。
再分配的意义:
①
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②
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
③
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
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
④
是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
⑤
是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和国家物质储备建立的保证。
四
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答: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市场运行机制决定了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效率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了他们的收入。而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要素供给分配收入则必然导致收入差别。如果缩小这种差别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则必然损害效率。
如何解决:
总的原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①
在效率优先的条件下兼顾公平。首先,只有效率的提高才能为公平的增长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实现公平必须服从于提高效率;其次,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也要尽可能兼顾公平,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②
要针对效率和公平在不同时期内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因为虽然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时候公平可能更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则更突出。
③
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此外也要在其他方面找到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公平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或者以尽可能小的效率损失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公平的途径,以降低效率和公平替代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如果某项政策的实施让大多数人都比较满意,则说明它比较公平,也具有效率。
总之,初次分配服从于效率目标,由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服从于公平目标,由政府调节。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资本全球化(重点!)
①
指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一体化过程。
②
资本全球化包括资本的货币形态
生产形态和商品形态的全球化。
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上有哪些特征?(有那么点可能考)
答: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①
实现了资本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通过高效率的经营来争夺市场。
②
实现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更有效的剥削工人,降低劳动成本。
③
实现了商品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统一的市场,使资本家可以更好的实现剩余价值。
④
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发波动,并通过这种价格波动自发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资本主义经济更有效的运行。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书上没有,老师也没有提到,真要那么衰考到了就自己乱写点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①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三
现代资本主义具有哪些新特点?(很可能单考其中某一方面!)
答:
资本社会化:
①
从19世纪末开始,股份公司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⑴
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
⑵
职工股份制的实行和股权进一步分散化。
⑶
股份经济国际化。
②
与单个资本相比,股份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本。股份公司的普遍化,使得以单个资本为基础的古典资本主义开始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
③
概括起来,资本的社会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⑴
资本积累方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通过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小额资本迅速集中起来发展为大资本,克服了单个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聚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的局限性。
⑵
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资本的所有权被分解为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二重形态。私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支配地位下降,而主要体现为了一种收益权。与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相区别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日益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性质,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
⑶
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股份资本与单个资本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推动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科技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⑷
资本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职能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普通的职业化经理人手中,资本的管理职能日益社会化。
④
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使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调整和发展。
国家参与的全面化:
①
二战后,国家干预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政策。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通过财政预算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由此对生产资源的使用
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②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使其有足够的财力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③
财政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公共部门的扩大,尤其是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资本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
①
资本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了现代世界体系的重要特征:
⑴
在新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向行业内部专业化发展。
⑵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巨大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
⑶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资本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促进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
在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使资本在全球的跨国流动更为便捷,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民间资金的巨额和快速流动,使得汇率波动加剧,这不但影响各国中央银行管理汇率的能力,削弱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若大量外资涌入虚拟经济领域,就很容易出现泡沫经济。再加上各国经济彼此间互动关系已更为密切,一旦泡沫经济破灭,引起金融事件,很容易波及其他地区,甚至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劳动力商品
①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②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示在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二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
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是要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或者说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三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方法?
答: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其中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
答: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③
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
④
资本家的消费是享受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工人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①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加强剥削程度,从而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平均利润
①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②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生产价格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②
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③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
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④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③
利润率的公式为:
商业利润
①
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③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
资本有机构成(并非不重要,但书上给的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参照政治课本回答)
借贷利息
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级差地租
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绝对地租
①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②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能成为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在实现劳动力价值的同时让渡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①
在劳动力的买卖中一般人只会注意等价原则,而对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则不太关心。
②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③
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④
资本家为了掩盖剥削关系,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⑤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劳动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高,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三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点!)
答: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四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商业利润的本质是重点!)
答:
商业利润:
①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③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借贷利息:
①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
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地租:
①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⑴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⑵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⑶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企业制度
①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工人与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②
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
虚拟企业
①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经济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②
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
利益相关者
①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②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③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二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老师说这题比较陈旧了,但我觉得还是随便看看好。)
答:
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
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②
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
③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三
谈谈对“两权分离”的认识。
答:
“两权分离”即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的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
四
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结构。这是因为:
①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
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
③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
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虚拟企业的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
垄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一下)
答: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
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二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如何产生的?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
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
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
①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
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①
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家阶层服务的。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的实质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
四
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
答: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
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
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在供求已经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
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
①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②
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
③
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五
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
答: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
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产业政策:
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
收入政策:
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
①
工资——价格指导线。
②
实现工资——物价管制。
③
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采取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六
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重点!)
答:
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①
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
②
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
③
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和新产业,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
④
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
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弥补私人垄断资本的缺陷。
⑥
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达、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⑦
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⑧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
②
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
③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
④
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⑤
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系的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①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世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
②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
③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并在其后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⑶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
二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表现?
答: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
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
①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②
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
③
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三
如何理解全球化的二重性?
答: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
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表现为国家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对生产社会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全球市场加速形成。
②
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③
科技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流通已经被连接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
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卷入了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从生产关系的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扩张成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③
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
四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小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①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③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资本流动的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冲击,以及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
五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数字鸿沟出现,新经济与旧经济脱节,世界经济呈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
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六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有:
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①
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
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③
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极化。
国际贸易将有力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①
近50年来,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一倍多,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
②
贸易和投资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③
国际贸易在21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
①
企业的跨国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
②
企业的跨国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
国际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①
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
②
国际互联网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和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将成为新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①
如果一个国家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②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公民和让每一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
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治影响:
①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界的不断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使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这样,必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②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缩小,这必然有利于形成国际关系的民主与合作气氛。
④
经济全球化将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创造性毁灭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再生产周期(重点!)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二
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答: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因为相对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构和条件,这是因为:
①
相对人口过剩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内资本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
②
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界限的需要之内。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①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②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③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三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答:
创造性毁灭的定义: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①
产品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产品创新及新兴产品部门的建立,在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使得劳动的质的差别不断扩大,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由此扩大了社会总劳动的规模和商品价值总量,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增加开辟了新源泉。
②
产品创新对利润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一方面,产品创新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一些旧的产品和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资本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新产品在技术上垄断性的丧失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发展,由产品创新引起的超额利润会逐步消失,各部门之间的利润差别会逐步消除,从而导致了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四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重点!)
答: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老师说是重点!)
答: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内部落后经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二
谈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理解。(重点!)
答:
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说生产力发达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不断发展并最终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要建立公有制,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与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其宗旨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
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
如何实行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答:
要体现效率优化、兼顾公平的原则。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和劳动效率挂起钩来,不仅要衡量投入劳动的量,更要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联系起来。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允许拉开合理差距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①
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及其客观调节机制,使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同一规范和调节机制之下,受客观的市场分配规律的制约,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②
要建立、完善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特别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价格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
③
要通过企业改革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
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
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
②
加强税收政策调节。
③
加强法制建设。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要素市场
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参见政治教材)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
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
②
是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的。
③
发展的方向服从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
二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
答:
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自负盈亏。即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利润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的约束。
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三
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答: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产权不清。因而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政企不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的掌握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
权、责、利不明。在市场经济中,权、责、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权、责、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各方面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有权有责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管理不科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使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代替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四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重点!)
答: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②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③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④
有效的激励机制。
⑤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我国目前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途径:
①
基本制度创新:
⑴
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
⑵
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⑶
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⑷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
②
借鉴国际经验。
五
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答:
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②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③
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④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一
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总产出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的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
投资需求
又成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投资结构
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
重置投资
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它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因此又称为更新改造投资。
社会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的总量即社会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
试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重点!)
答:
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划分投资类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
①
从投资补偿的时间和形式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前者又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以及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等。
②
从资金来源分,可分为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
③
从管理形式分,可分为计划内投资和计划外投资。
④
从投资主体分,可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
⑤
从时间跨度分,可分为投资和在建投资。
投资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有:
①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在国民收入分为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越大。
②
消费率与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率与积累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积累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消费率提高,投资规模减小。
③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由于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消费率和积累率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
④
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
⑤
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因此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导致投资规模的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
三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重要!)
答: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相应的增加。
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如果物价水平稳定,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稳定增加;如果短期内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收入提高的速度,消费的增加就只能以储蓄的减少为前提。若人们预期价格将持续上涨,则会大量提款抢购,导致储蓄锐减消费骤增。
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如果市场上商品的供给数量增长较快,消费会增加而储蓄会减少;反之部分消费会被迫转化为储蓄。
银行存款的利息率。利息率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和储蓄比例的程度,要看上述诸因素的情况而定。
货币幻觉。只看到物价水平上升而忽视了货币收入提高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减少了,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只看到货币收入提高而忽视了物价水平上升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四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答: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①
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刻重新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②
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③
宏观层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
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最主要原因。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形式:
①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
②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其表现是: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区域结构
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联系,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设计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元经济
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二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
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①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②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③
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⑴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⑵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⑶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⑷
制度或体制。
⑸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三
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
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
①
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②
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③
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
④
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①
发展科技:
⑴
科技进步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⑶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②
大力发展教育:
⑴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⑵
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
ⅰ
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
ⅱ
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
ⅲ
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
四
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答: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
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
①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②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⑤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⑥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
答:
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
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②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
③
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六
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必要性):
①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告诉经济发展的情况。后代人不但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的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经济发展能富民强国,并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持。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稳步高速发展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七
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答: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从1953-2000年的4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10次,改革前有5次,改革后有5次。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①
投资率的变动。
②
消费需求的变动。
③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④
资源共给。
⑤
技术变化的状况。
⑦
经济体制的变动。
⑧
心理预期的变化。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②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重点!)
答: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
①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③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其次是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理论。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调控
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财政政策
①
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
②
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③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
货币政策
①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②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衡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③
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
收入分配政策
①
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
②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二
简述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等于3道题!)
答:
宏观调控的模式:
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前者的特征和危害不再赘述。后者的特征有:
①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③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④
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
①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②
增加就业: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③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确切的说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
经济政策:
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②
经济计划:
经济计划是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③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三
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答: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
①
从总供求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90年代后半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②
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
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的分析:
①
财政手段。90年代前半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98年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
货币政策。97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97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