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15: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府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府工作总结》。

第一篇:市政府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回顾

xxxx年是我市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市四次党代会部署,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一年来,我们持续求进,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突出围绕主题主线主基调,持续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4.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34亿元,“十大项目”完成投资100.5亿元,激蓝OLED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xx国际家居产业小镇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义乌小商品城等一批商贸物流企业在我市展开战略布局,我市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一年来,我们务实发展,发展载体进一步完善。突出围绕“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xx工业城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创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羊山行政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有效推进;xx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并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创建国家级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等载体建设全面启动,我市加快发展的载体更加完善。

一年来,我们积极作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突出围绕谋长远、打基础、创优势、增后劲,合力办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事关全局的一些重大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淮息·淮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所有县城实现20分钟内上高速。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xx段开工建设,明港机场前期工程顺利推进,淮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xx海关加快建设,出山店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南湾湖国家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全面启动,设置xx农林学院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通过,我市加快发展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主要体现在:

(一)坚持科学发展,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措施,着力增强运行调节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政策措施的科学性、连续性、系统性,较好解决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1%,位居全省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8亿元,增长24.8%,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3%,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坚持统筹兼顾,“三化”协调持续推进。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新区开发、老城改造和中心城市组团建设全面加快,浉河三期治理、中心城区内河治理、雨污分流、路网建设、高铁站片区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序实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质量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预计xxxx年全市城镇化率超过38%,较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我市再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四次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先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端制造和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全市工业投资增长60.7%,增速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4亿元,增长16.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4亿元,增长26.2%,增速居全省首位。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完成。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我市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7.1亿斤,实现“九连增”。茶叶、粮油、畜禽、水产、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98家。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1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5.2万吨,产值77.2亿元。在人民网主办的城市符号征集活动中,xx荣居“全国最具影响力十大茶产地”榜首。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农村金融不断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

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多主体经营农业、多元化投资农村的良好态势。

(三)坚持重点突破,发展后劲持续提升。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战略性举措来抓,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融合,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效果发展。

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增长39.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0.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5.1%,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正在持续显现。突出抓好开放招商。持续推进“四一”招商行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开放招商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拓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长21.9%;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10亿元,增长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贸出口总值2.56亿美元,增长44.4%,增速居全省第3位;成功举办第20届xx国际茶文化节,xx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带动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促发展,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年”活动和重大项目攻坚计划,持续强化项目谋划、项目招商、项目落地和项目服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项目联合督查、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和“四集中”、“零阻碍”服务制度,全市107个省市重点项目、149个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扎实推进,共有84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成使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邮政、信息服务等行业都依托项目支撑呈现出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

(四)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突出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实施,固始直管县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农电体制改革、县级供销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准市政债”一期成功发行10亿元,“人地挂钩”政策获得省批准试点,电力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建立,资金、土地、电力等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五)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省里安排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我市“十件实事”基本完成,全市财政用于重点民生的支出211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75.9%。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分别增长13%和13.9%。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千方百计提升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6%,大病救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90套,基本建成17510套,改造农村危房39450户。千方百计加强民生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xxxx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9.2%。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文化、体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512公里,改造大中危桥33座、1780延米,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1337户,解决了37.8万农村人口和7.3万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对136个村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又解决12.4万贫困人口脱贫。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全年完成造林36.97万亩。加强淮河源生态功能区保护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南湾湖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人居环境得到持续巩固提升。全面实施质量立市战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黄国粮业获得省长质量奖,潢绣防水建材、文新茶叶、宏润冷冻获得市长质量奖。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平安xx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疫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信访形势持续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坚持“两转两提”,行政效能持续提高。持续深化“两转两提”,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政府公共服务集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政务公开深入推进,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城乡社区和基层自治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严格执行“五禁止”、“十不准”规定,突出治理庸、懒、散、软问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进展。驻信解放军和武警、消防部队在支持地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全面加强,统计、物价、机关事务、地质、气象、地震、人防、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信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高、人均水平较低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县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三次产业、三大需求之间结构仍不协调,加快发展的动力有待加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基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土地、资金、人力等发展瓶颈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不高,财政支撑和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仍然较弱,一些地方和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安全生产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依然繁重;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差距,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忧患,继续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xx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xx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大有可为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我市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将出台诸多加快发展的利好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xx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改革“红利”。二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实施,xx有30多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列入规划,在构建沿京广发展轴、发展沿淮经济带、建设地区性交通枢纽和豫东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和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大别山生态红色旅游区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市以“四通道一纽带”为支撑的前沿优势、以15个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的发展载体、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抓手的创新平台,正在聚合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的新优势和正能量。同时,我市新型城镇化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来几年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必将产生极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些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并积极用好这些机遇,就一定会在魅力xx建设的征程中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按照“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总要求,全面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牢牢把握“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战略任务,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扩需求、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必须融入全局。主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紧紧围绕魅力xx建设的总体目标,遵循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发展水平。二是必须乘势而为。按照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坚持“总要求”、转变“立足点”、突出“四着力”、抓好“三重点”的总部署,凝心聚力,务实重干,科学运作,乘势而上。三是必须创造优势。既要认真研究优势、提升优势、发挥优势、放大优势,全力打好“前沿牌、生态牌、民智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又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创造全市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四是必须持续前行。要持续科学发展的意识、思路、举措和机制,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要持续先行先试、敢于担当、善做善成的精神,转变观念做,转变方法做,转变作风做,一以贯之做,持之以恒谋发展;要持续推动改革、着力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深谋远虑抓大事,千方百计解难事,雷厉风行办急事,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前行,推动xx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力争到2020年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xxxx年翻一番,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xxxx年的工作重点

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面落实对外开放基本省策,全方位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扩大开放效果,打好开放招商工作总体战。持续深化“四一”招商。以更大力度推进“四一”招商,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力争突破270亿元。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突出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条图谱,逐一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开展以商招商、延链补链招商和专业化、集群式招商,努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提高主导产业配套和竞争能力,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遵循产业转移规律,坚持开放引进外地企业与择优扶强本地企业并重、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引进龙头企业与吸引配套企业并重,通过大规模承接集群式、链条式产业转移,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环节,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拓展开放领域。既要持续推进工业领域开放,也要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开放,落实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配套支持政策,努力吸引更多境内外资金进入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参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合作,引导其商业网点加快向我市战略布局。积极开展金融招商,吸引境内外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和各种基金、金融中介组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市外、境外资金参股本地法人金融机构。高质量办好第21届xx国际茶文化节,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xx海关建设,力争年内建成通关;积极谋划陆路口岸,加快筹建xx保税物流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疫水平,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基础条件。

(二)持续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着力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探索走好符合xx实际、具有xx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修编《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30)》,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面。着力构建“6+3”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加快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步伐,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不断增强羊山行政中心商务区和浉河区、平桥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天梯产业集聚区和南湾湖风景区建设水平。继续推进罗山县城、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明港镇与xx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加快组团间的快速通道、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组团服务功能和吸纳就业能力。加快中心城区路网和高铁站片区建设,认真完成浉河三期年度治理任务,推进新七大道贯通工程,规划建设国际家居产业小镇路网和城市内外环线,积极谋划环城高速,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和出入口道路,提升中心城市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一基本两牵动”,推动以产兴城、产城融合,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县城、小城镇、城乡结合部和产业集聚区周边学校建设,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把具备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城镇综合交通、环保、水电气热供应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持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继续把县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鼓励引导就近城镇化。全面落实固始直管县政策,切实加快潢光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小城镇,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扩大规模,稳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完善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提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持续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更多地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四集一转”要求,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层次,努力实现“两提两扩两优”目标。进一步提升速度、提高水平。突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区项目、工业项目和龙头型项目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加快企业集聚、产业集群速度,努力把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把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效果。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年度投资750亿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8万人,提高产业集聚区的产出率、就业率和贡献率。进一步优化配套、优化机制。坚持建设服务与生产服务并重、项目配套与生活配套并重、发展保障与社会保障并重,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现代物流、金融担保、职业培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尽快配套社区服务、职工公寓、医疗保健、商业网点等生活性服务设施。认真落实招商项目择地落户机制、“四集中”制度、“零阻碍”服务、奖惩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配套措施和激励机制,持续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后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高端、终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等高端制造和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为重点,加快推动钢铁、造船、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以加快优势转化、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以新上企业项目为增长点,以龙头企业改扩建为重点,以推动创新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加快激蓝OLED、xx国际家居产业小镇等14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50亿元,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服务业发展。围绕构建区域性物流枢纽,抓好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xx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和潢川铁路综合物流港等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和重大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加快推进一批定位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示范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壮大。

(四)持续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着力巩固“三农”工作好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好稳定增产。落实政策,统筹规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统筹推进水利、农机、科技、林业、交通、电力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抓好集群发展。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大力发展粮油、茶叶、油茶、花卉、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业,加快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基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专业合作、协作配套、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着力提升xx茶叶、潢川花木、罗山现代园林、潢川华英、光山羽绒、三高农牧、平桥现代牧业、山信粮油、黄国粮业、息淮弱筋小麦加工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水平。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工程,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抓好配套支撑。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覆盖面,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和改造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金融服务、技术支撑、奖励补助等手段,加快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改革试验。围绕国家关注、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断在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创新、专业合作、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新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持久繁荣的制度体系,努力为全省、全国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抓好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信贷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紧紧抓住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机遇,认真落实行业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等相关政策,力争实现1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五)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保障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围绕构建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枢纽,认真编制好规划、储备好项目、组织好建设,加快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适度超前、功能配套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xx段工程建设,力争xx火车站站房改扩建工程同步实施。加快推进明港机场筹建工作,力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加快省际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年内完成干线公路改建150公里。结合村镇规划调整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水平,配套改造大中桥2000延米。加快推进淮河淮滨港和淮滨至息县段航运建设工程,改造升级固始三河尖望岗码头,全面提高淮河航运能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出山店水库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及史灌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南湾、鲇鱼山、梅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继续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继续推进农村居民和师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争取再解决30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县,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建成驻马店-xx成品油管道及配套下载库工程,加快建设南阳-xx天然气管道,谋划天然气液化和储备库项目,提高油气保障能力。加快xx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套电网建设,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着力破解电网供电瓶颈,确保xx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一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和提升作用,逐步实现与“三化”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移动河南TD工程、中国电信3G网络工程、中国联通智慧中原工程等在xx实施的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呼叫产业,实现全市3G网络城乡全覆盖和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和互联互通改造,力争年内完成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六)持续强化改革创新,着力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把改革作为最大的“红利”,用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要素保障机制创新。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市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步伐,全面推开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积极发展与央企及国内外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县级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及供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供电代管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强化用地保障。积极推进“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大力实施土地储备制度,持续开展对囤地圈地、违规用地、土地闲置浪费等问题的专项治理,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项整治”、盘活存量土地、集约节约用地等途径缓解用地压力。坚持有保有压原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载体建设。强化资金保障。完善融资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深化银企、银区(产业集聚区)合作,提高国有“四资”运作水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推动“准市政债”发行和“区域集优债务”融资,加快上市企业再融资步伐。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土地、厂房等产权手续,提高企业自身融资和抵押能力。强化用工保障。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注重把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与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等相结合,与落实公共租赁房政策相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努力为部分农村劳动力全家进城、实现稳定就业创造条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开展产业集聚区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籼改粳、OLED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努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xx制造”的品牌企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开展省长、市长质量奖和品牌产品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和品牌带动工程。

(七)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着力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推动资源能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形成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固始县、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华英集团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着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雨污分流等工程建设,加强对水、大气、土壤、重金属、汽车尾气、畜禽养殖污染等检测和治理。严格贯彻实施《河南省xx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着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推进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南湾湖国家重点湖泊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和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探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全年计划完成造林任务33万亩。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地保护、湿地保护和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村镇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森林行为,积极构建淮河中上游和大别山区重要生态屏障,努力建设生态xx、美丽xx。

(八)持续强化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做好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服务业发展与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就业,扩大就业人数,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消除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努力做好更大范围的社会保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大病救助与临时救助衔接,尽快实现各类参保人员在地区之间、制度之间的顺畅转移和衔接。强化政策引导,将各类人员纳入相应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发展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事业,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继续推进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25万套。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一批普通高中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市职教园区建设步伐。积极推广平桥职教园区“学校+企业+实训基地”模式和新县涉外劳务培训模式,打造xx职业教育品牌,努力实现就学与就业一体,招工与招商同步。进一步加大投入、落实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监管,确保校园和学生安全。努力发展群众喜爱的文化。加大对xx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成果运用,继续总结、挖掘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支持各县区以特色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文化下乡、流动舞台配送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健全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五届全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和我市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县级医院、重大疾病防控、乡镇医院、农村120急救指挥中心、妇幼保健等建设项目,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农村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相结合,不断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完善和推广“四家”工作法,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开展“打非治违”活动,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深化平安xx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律服务和援助,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抓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驻信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建设;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继续以军地互办实事为抓手,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切实做好外事、侨务、对台工作。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继续抓好机关事务、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

今年,在完成省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的同时,继续抓好我市“双十”工程。xxxx年“双十”工程安排意见已经印发,请予审议。

四、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建设务实政府,树立务实形象,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一)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作用,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严格落实“五禁止”、“十不准”规定,继续清理、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办理质量。

(二)严格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和管理社会事务。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政府工作规则议事,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依法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做好行政调解等工作,办好行政复议案件。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健全完善政府工作运行机制,推进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行使。

(三)切实改进作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积后劲的工作,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严禁损害群众利益。切实改进调研方式,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多到情况复杂、矛盾困难集中、群众意见较多的地方,帮助解决问题。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减少检查评比,强化行政问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精力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切实改进考评机制,坚持在重大决策的执行、重点工作的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中考核干部、评价干部、使用干部。

(四)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和省、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强化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资源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纠正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财、管事、管人。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控楼堂馆所建设。大力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作为人民的政府,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忠诚履职,尽心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魅力xx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魅力xx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篇:市政府工作总结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国内宏观调控多重影响、区域竞争逼人态势和自身经济转型压力,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千方百计抓机遇,攻坚克难破瓶颈,全力以赴促发展,圆满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谱写了xxxx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五年,经济实力大幅跃升。16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超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690.5亿元,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在全市率先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3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19.1亿元增加到60.2亿元,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8.1亿元,增长1.5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64亿元,年均增长18.4%。区域经济总量始终稳居全市前列。

——过去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率先成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户籍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56.6亿美元,利用外资增长12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2家,连续八年获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区。高新区顺利完成体制调整,“三次创业”稳步起航。

——过去五年,五大工程成效明显。累计投入600亿元。宜居工程:率先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61天增加到321天。畅通工程:建成骨干道路124公里,镇通畅率、村通达率均达100%。森林工程:植树造林1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4个百分点。平安工程:不断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群众安全感指数大幅上升。健康工程:推动卫生和体育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93%。

——过去五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6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实现翻番。每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5%以上投入民生,“民生十条”、“共富十八条”和55项民心工程务实推进,“关注民生•关怀一生”终身惠民体系基本形成,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

这五年取得的成绩,充分展现了xxxx百万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团结与拼搏,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增量提质

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6年1.8:50.6:47.6调整为1.2:47.9:50.9。突出工业集群发展。铝加工、汽摩和现代装备等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西南铝、庆铃、隆鑫、格力成为百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86.4亿元。园区引擎带动作用明显,九龙园区稳居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前茅;西彭铝产业区升格为市级直管园区,成为全市十强园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46个项目落户,成为全市笔记本电脑产业生力军。突出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培育杨家坪、石桥铺两大百亿级商圈,陶家商圈跻身全市五大新商圈,恒冠钢材、绿云石都入围百亿级市场;精心打造旅游业,“五谷丰登•十泉十美”声名远扬,直港大道、巴国城获评国家级特色美食街,新增国家4A级景区6个、五星级酒店3家,酒店星数达到62颗,累计来区旅游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8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和创意产业基地11个,黄桷坪艺术园成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川美•创谷”盛大开谷,世博xx馆永久落户巴国城。突出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09个,花果、农产品加工、生态休闲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荣获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成功创建市级园区,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

(二)抓投资引项目,增添区域发展动力

坚持投资拉动经济,项目推动发展。计划项目累计完成政府类投资429亿元、社会投资380亿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各类项目1000余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44个,实际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华硕中国第二运营总部、莱佛士国际教育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累计发展内资企业32645家,总量全市第一。大力实施项目建设。策划包装重大项目785个,230个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健全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437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力强化金融保障。强化政府性投融资监管,率先在全国地级市区发行企业债券;引进浙江民泰商业银行、齐鲁证券等金融企业25家,培育梅安森科技成功上市,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47.7亿元、921.2亿元。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32亿

元,多渠道筹集资金410亿元。率先实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兑现扶持资金8600万元。培育著名商标61件、驰名商标7件,总量均列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区。

(三)攻难题求突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破解二元结构难题。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率先实施“四规叠合”,完成27个

村规划编制;率先完善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流转土地3.7万亩;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试点,华岩镇共和村经验全市推广;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转城”30558人;率先构建“六金”收入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城乡收入差距比缩小到2.11:1。健全城乡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居社会保障服务站和综治工作站;创新市政管理模式,农村垃圾实现集中收运处理;推动农村公交客运改革,场镇实现公交全覆盖,62个行政村实现公交通达。全面改善镇容村貌。着力打造白市驿——西彭市级城乡统筹集中示范点,建成农民新村21个、巴渝新居4382户,改造农村危旧房3989户,白市驿场镇风貌改造成为全市亮点,金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经验全国推广;投资5.8亿元,新改建公路226公里;整治病险水库16座,解决1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创建全国城乡统筹标准化示范区,海龙村成为综合改革展示窗口。

(四)重建设强管理,打造宜居魅力城市

坚持优化拓展空间,再造重塑城市形象。规划引领城市发展。90%区域进入“二环”版图,率先在全市完成分区规划编制、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城市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高新区获批50平方公里拓展空间,杨家坪24平方公里规划纳入“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九龙西城完成中心区城市设计及控规编制,陶家跻身全市五大新城市副中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改造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221万平方米,城市房屋征收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完成房地产投资500亿元,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5平方米;整治社区20个、背街小巷201条、建筑外立面168万平方米、店招店牌5.9万平方米;完成白改黑120万平方米,提档升级人行道60万平方米,消灭无灯区980处;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打好创模攻坚战,二环内畜禽规模养殖全面取缔,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启动快速路一纵线等骨干道路建设,新建九滨路等城市道路13.5公里,打通五台山等城市堵点9个;新建变电站7座、水电气管网200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20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67个、广场8个,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典范,直港大道成为城市亮点;新增停车位2522个,新建垃圾站21个、污水处理厂(站)23个。在全市率先实现主城数字化管理全覆盖,组建首支市容巡警队,创造市政管理“九龙经验”。

(五)解民忧惠民生,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坚持民生导向,增进百姓福祉。健全社会保障。实现就业再就业2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扶持微型企业1522家;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39865家,获评全国民营企业招聘贡献突出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多层次、全覆盖救济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廉租房18.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租房350万平方米。繁荣社会事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区,连续五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创建市级重点中学1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5所,率先实现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全覆盖,蛋奶工程、爱心午餐等教育民生行动惠及13万余人,荣获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举办“唱读讲传”活动2000余场次,基层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建成区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走马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九龙镇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率先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率先完成镇村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先实行药品电子监管,扩建区一院,建成九龙中医大厦、区五院,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市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示范区;新增体育场地65.6万平方米、健身步道130公里,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域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100件;启动数字化应急联动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校园安保,新建交巡警平台36个;率先建立专职维稳工作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率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毒血旺”、“染色花椒”等案件38起;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50个挂牌重大安全隐患全部销号,荣获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成功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区县。切实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圆满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示范区。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区。

(六)强责任聚合力,提高政府施政能力

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128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27件政协提案。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政府专家咨询顾问团开展各类咨询活动71次。建成公共资源综合交易平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审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4.48天,列主城首位。政府信息公开率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日趋完善。完成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招录“阳光面试”,率先开展民主测评百名科长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初步形成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四级应急救援体系经验全国推广,圆满完成石桥铺“4.24”火灾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及时处理公开电话、公开电子信箱反映问题,办结率达99.6%。扎实开展“三项活动”、“三项治理”,全区机关干部下访4万余人次,“结穷亲”8141户。安排送温暖资金近亿元,慰问群众30万余人次。深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2件,党纪政纪处分110人。

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民宗、侨台、民防、审计、修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对口支援崇州、云阳工作获全市先进。五年来,109项政府工作获国家级荣誉,273项获市级表彰奖励。

刚刚过去的xxxx年,我们继续围绕“一大带三大”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次级河流整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违法用地整治“四大攻坚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高新区全力推动50平方公里拓展区建设,筹融资55亿元,征地1万亩,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9亿元、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增长120.7%,区级税收收入12.5亿元、增长48.8%,外贸进出口5.05亿美元、增长283%。全区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增长20%,九龙、西彭、金凤三大园区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突破50%。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新签约项目107个,新增外资企业30家,实际利用内资24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6亿美元。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兴旺,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742亿元、增长30.7%,杨家坪、石桥铺商圈改造升级,社零总额占全区85%以上。全面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年”主题活动,集中实施4大类87个重点项目,完成九龙半岛国际方案征集,建成九龙外滩广场一期,启动白彭公路提档升级,华润二十四城等十大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一期建成通车,陶家生态公园、杨家坪“三桥两地通”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小湾小区等老旧住宅区整治深得民心,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连续荣获全市优秀。

五年来,xxxx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这五年里,世界经济风云激荡,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宏观政策不断调整,资源环境约束突出,但我们始终发扬“敢上九天揽月,勇于龙行天下”的九龙精神,危中求机,困中解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加快”和“率先”、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新路!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

一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切实打开局面、创新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应对挑战中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中创新模式。全力实施高新技术、城市化、都市农业“三大战略”,发展基础更牢、后劲更足;切实推进“扮靓老城,拓展新区”,发展环境更优、空间更广;深入贯彻“东兴都市、西强工业,城乡统筹、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发展水平更高、活力更强。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创新发展的势头不动摇。

二是只有坚持超前谋划、抢抓机遇,才能有效抢占先机、率先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整合资源中统筹兼顾,在统筹兼顾中勇闯“盲区”。紧紧抓住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机遇,先行先试全市率先;紧紧抓住高新区管理体制调整机遇,黄金政策多重叠加;紧紧抓住黄奇帆市长指明的“三大机遇”,九龙半岛、九龙西城、成渝高速公路分流道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只有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才能勇立潮头,始终保持率先发展的势头不动摇。

三是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更好攻坚克难、跨越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和谐共创中真抓实干,在真抓实干中破解难题。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出台系列产业扶持办法,齐心协力应对金融危机,强势提振区域经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规范用地行为,同频共振破解资金压力、土地瓶颈,奠定发展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有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才能化危为机,始终保持跨越发展的势头不动摇。

四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才能真正心系群众、和谐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快速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增强民生幸福。“五大工程”投入真金白银,打造宜居宜业、和谐安康环境,百万人民衷心拥护、尽享其果;“民生十条”、“共富十八条”、“关注民生•关怀一生”构建终身惠民体系,助推共建共富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内惠民生、外树形象,才能固本强基,始终保持和谐发展的势头不动摇。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和变化,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怀和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战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人民群众,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xxxx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认识务必清醒。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牵引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不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还需加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东城欠账较多,西城基础薄弱,城乡形象还需提升;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还需提高;能源资源供给形势严峻,环境保护约束压力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增强;个别单位存在形式主义,部分机关干部缺乏敢想、敢干、敢担当的精神,服务意识和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xxxx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时期,是逆势而上、保位争先的关键时期,是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攻坚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对xx强劲发展的上升势头,面对区县奋勇争先的激烈态势,政府工作还面临系列困难和挑战:保位争先形势严峻,率先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城市再造任务繁重,均衡发展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还需进一步拓展;东西发展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缩差共富任务艰巨,和谐发展的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跨越发展的合力还需进一步凝聚。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果敢地抢抓新机遇,更加坚定地迈向新征程,更加昂扬地实现新跨越!

根据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建议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314”总体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民生导向、共富发展,按照“东兴都市、西强工业,城乡统筹、两翼齐飞”发展战略,抢抓二环时代、高新区拓展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大机遇”,秉持品德人生、品位城市、品质生活“三品”理念,着力提升综合实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建成“一极七区”,努力建设美好xxxx!

今后五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四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1400亿元、3300亿元、100亿元、750亿元以上;实现两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2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累计突破120亿美元;实现两覆盖、两缩小,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基尼系数下降到0.33。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把握以下七个工作着力点:

(一)着力促进经济量质齐升。突出高新引领,坚持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建成主城核心增长极。再造一个xxxx经济体量。高新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三百亿级高技术服务、三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和百亿级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入全市“云端计划”,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建设西部技术交易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力争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0亿元,成为助推跨越发展的新“发动机”,实现“西部领先”发展目标。再造一个xxxx工业经济。深入实施“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工程,建成三个千亿级特色工业园区。九龙园区重点发展汽摩、现代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壮大庆铃、隆鑫等百亿级骨干企业,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彭铝产业区做精做深铝加工产业,支持西南铝、萨帕等核心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建设铝产品研发中心,建成中国铝加工之都;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建成全市一流电子信息专业园区。再造一个xxxx城市经济。三大商圈引领城市经济蓬勃发展,杨家坪商圈增容提质,加快发展高端商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石桥铺商圈立体扩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无烟产业,建成长江上游IT数码中心,建设二郎总部楼宇群,打造全市知名总部经济集聚区;陶家商圈快速崛起,突出时尚、生态、人文特色,建设西部现代商贸集聚区,入围百亿商圈。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九龙港、黄磏港升级改造,推进千亿级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和低碳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有色金属、钢材、汽摩和冷链等百亿级专业市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黄桷坪、华岩、巴国城和二郎四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抢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地。积极发展旅游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开发中梁山、九凤山、寨山坪及大溪河等旅游资源,精心包装“五谷丰登•十泉十美”品牌,新增A级景区4个、四星级以上酒店15个,做靓“都市休闲谷”名片。

(二)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开放增添活力,建成改革开放先行区。开放平台全面发力。用好国家级高新区“金字招牌”,利用紧邻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微电子园优势,依托特色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功能,加快出口制造基地及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扩大内外资利用规模,重点打造“1+4”开放平台,构筑集聚辐射功能突出、支撑带动有力的产业高地和人才洼地。区域合作纵深推进。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主动投身成渝经济区建设,在交通设施、能源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主城西进桥头堡;深化对口支援,拓展合作领域,在产业转移发展、市场互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加强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体制机制重点突破。完善金融企业引入机制,大力引进各类新型金融保险机构,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加速发展;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防范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扶持优质企业上市,推动非公经济转型升级。

(三)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加速城市再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建成城市形象展示区。九龙西城挺进“城市时代”。突出生态宜居特色,打造纳入主城二环区域发展规划的白市驿、陶家和西彭三个大型聚居区,着力建设高端制造产业汇聚、生活环境优美的白市驿聚居区,着力建设商务功能强大、配套服务完善的陶家城市副中心,着力建设铝业独树一帜、港口物流便捷的西彭聚居区;强力实施网格化道路体系建设,推进成渝高速公路分流道、快速路一纵线建设,建成高新大道、金曾路、金彭路等骨干道路;加快宜居小区建设,强化公共配套设施、公众休闲场所、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形成65平方公里的大城市骨架。九龙东城挺进“商务时代”。九龙半岛,充分挖掘滨江山水、历史文化等优势,优化功能定位,打造成为全市十大城市片区开发亮点,形成高品质商务集聚区;完成建设厂、铁马集团等片区搬迁改造,扩大商业体量,形成商务财富汇集中心。高新区东区,加快xx啤酒厂片区开发建设,推进城市房屋征收和城中村改造,新建两个主题数码卖场,着力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和科技创新等现代服务业。华岩地区,对接xx西客站、轻轨5号线、成渝高速公路分流道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高标准建设配套完善的复合型聚居区和区域性商务中心。城市管理挺进“数字时代”。继续推进应急管理、防空网络、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市政管理等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建立集监控、调度、指挥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整合共享数字信息资源,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电子政务、数字社区、云端智能城市等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惠民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着力保障民生改善。立足民生幸福,坚持推进“民生十条”、“共富十八条”、“关注民生·关怀一生”十大民生行动,建成民生改善模范区。促进群众增收常态化。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小型、微型企业,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 稳步增加就业创业收入;规范土地、房屋等租赁市场,改善投融资环境,稳步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完善群众增收常态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城市开发区域配套学校建设,建成一批镇街中心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打造3-5所巴渝知名小学,办好一批优质初中和市级重点高中,规范和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建成莱佛士国际教育园。优质发展卫生事业,积极创建“三甲”医院,提速西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城乡居民病有良医。着力提升人口素质和质量。加快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增强群众体质。促进社会保障全民化。重点推进住房保障和医疗、养老保险,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租房、安置房和巴渝新居建设及后续管理,改善城市“老旧散”居住区条件,确保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居有定所;完善最低保障增长机制和救济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户、五保人员、优抚对象等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五)着力推进城乡统筹。促进缩差共富,坚持城乡环境共发展、城乡事业共繁荣,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推进管理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综合整治村容环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完善市政管网,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和改水改厕工程,推进行政村公交全覆盖和西部水电气供应一体化。推进要素市场化。统筹规划和合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完善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扩大城市规划区外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范围和规模,完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配套政策;发展村镇银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发展农林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引导规范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推进产业现代化。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聚辐射效应,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壮大生物农业,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建设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组织,培育龙头企业;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环境生态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全民环保行动”;推进生态林带和滨江湿地建设,抓好“两山四河”生态修复和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抓好节能减排;有效防范治理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范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着力增强区域软实力。提升发展内涵,坚持以管理促和谐、以文化促发展,建成文明和谐引领区。实现“大综治”全域覆盖。积极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健全交巡警和校警警务机制,强化重点高危行业监管,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村居综治工作站运行,建立区级有统揽、镇街有衔接、村居有延伸的“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制。实现“微服务”全程关爱。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干部下访群众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人口动态服务管理体系,健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到户到人;设立社情民意传达室,建设一批爱心服务点。实现文化建设全国先进。深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推进文化“名牌、名品、名人”工程,加快黄桷坪艺术园区、走马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抗战历史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落户,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区。实现文明水平全国前列。积极培育塑造城市精神,纵深推进“唱读讲传”活动,深化“十百千万文明行动”,开展十大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人物等评选,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七)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坚持落实“民主法治十五条”、提高施政能力水平,助推民主法治先行区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严格集体决策和公示制度;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搭建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直通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全覆盖的便民诉讼网络;强化市场监管,综合运用规划引导、产业扶持和财税政策等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切实转变机关和干部工作作风,摒弃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的观念,改革创新谋事、集中精力想事、沉心静气干事。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强化审计、监察等监督,充分运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强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xxxx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九增长、三确保”,具体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力争实现80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20%,达到158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完成4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完成380亿元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60元,分别增长13%和18%。确保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内资达到2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亿美元;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抓好十大重点工作:

(一)加压猛推高新区“三次创业”。全面发力,强势拉开高新区大开发大建设格局。夯实发展基础,完成征地拆迁1万亩,建设标准厂房、安置房各30万平方米。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打造一批专业孵化器、加速园等平台,积极推进高新区纳入“新三板”扩大范围试点,培育发展1-2家上市企业。加快培育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启动建设生物医药园、高端装备制造园,力争引进1-2家行业领军企业。全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增长20%;区级税收收入15.6亿元,增长25%;招商引资实到资金100亿元,增长27%。

(二)强力提振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充分凸显园区经济主战场地位。三大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九龙园区启动建设壹本科工城、隆鑫钢结构等6个项目,促进庆铃重型车及发动机、悦康药业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8%和21%,达到520亿元和145亿元。西彭铝产业区启动建设西南铝22万吨铝熔铸等10个项目,推进森迪安防等10个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戴卡捷力轮毂、鑫邦钢材城等10个项目,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15%以上,分别达到410亿元和85亿元。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力争引进电子类企业17家,力促应达利等15个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台晶电子等8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0亿元和2.8亿元。

(三)集结打响西城会战。攻坚克难,集中掀起“再战九龙西城”主题年热潮。完成西城总体规划编制,深化白市驿、陶家、西彭三大聚居区城市风貌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投入200亿元,建设165个项目,构建西城发展框架。推进快速路一纵线、成渝高速公路分流道工程,加快渝黔新线、成渝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白彭路提档升级,建成高新大道、金曾路,形成高新区西区、陶家商圈两大闭合路网。启动国家质检中心基地、贝迪国际会议中心和西城文体中心建设,推动西城公园、陶家生态公园建设,实施陶家场镇、走马古镇风貌改造,建设227万平方米公租房,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安置房。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依法清理闲置土地,集约节约用地。成立九龙西城管委会,设立西城行政服务分中心,完善运行机制,健全考核评价办法,促进西城大开发大建设。

(四)精雕细琢品位东城。更新上档,协调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品位。突出城市特色风貌,提升改造杨家坪、高新区东区和华岩三大区域,全面完成危旧房和城中村拆迁扫尾任务,加快xx理工大学等5个核心地块和华润万象城、龙湖西城天街二期等高端商业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启动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等7个畅通工程,开展快速路二纵线建设前期工作,建成谢家湾、西郊路人行地通;继续推进主干道建筑外立面及老旧住宅区改造,新增排水管网20公里,提档升级道路设施50万平方米。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启动中梁山历史风貌街区、盘龙广场、美茵运动公园建设,推动“川美•创谷”、“云创•蝶谷”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邮电路艺术品交易街、杨九路“民国印象•工业记忆”特色街和九龙外滩商业广场。

(五)优化再造城市经济。激发活力,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重并举。做活商贸流通业,杨家坪商圈加速高端商贸业态布局,引进商贸龙头企业,力争社零总额达到200亿元;石桥铺商圈扩容升级,加快打造长江上游最大IT数码港,力争社零总额达到130亿元;陶家商圈完成规划编制,启动整体开发。全区新增商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商品销售总额力争突破2000亿元。推动专业市场西迁,加快建设xx汽摩城等重点市场,培育壮大恒胜化工医药等特色市场,打造西部专业市场集群。做靓休闲旅游,精心打造“十泉十美”,推进龙门阵二期、锦怡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节会品质,力争实现旅游接待1800万人次,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90亿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速推动九龙半岛、二郎总部集聚区建设,力争引进金融保险、高新技术等企业总部2-3家。支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盘龙、大堰等片区开发,开工量达到200万平方米,在建量保持630万平方米。

(六)加速提升开放水平。外引内联,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等优势项目,引进外资企业20家。鼓励辖区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年出口超千万美元的骨干企业3家,培育2-3家企业上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2亿美元,其中出口18亿美元。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白市驿水厂,推进含谷宝洪220千伏等6座变电站建设,实施杨家坪天然气环线改造,推动杨家坪—西彭DN420管道工程建设,完成恒盛能源LNG调峰站建设。用好用活各类优惠政策,健全企业融资扶持机制,探索建立“五低成本”政策体系,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压力。强化对口支援交流合作,最大限度争取劳动力支持,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七)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点面结合,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建5个农民新村、15万平方米巴渝新居,打造10个农村社区示范村;启动陶跳路等农村公路和3个公交场站建设;解决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和服务管理机制,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和城市规划区外农村“三权”抵押;推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转入常态化,提高农村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优质葡萄基地2000亩、花卉苗木基地1000亩;新增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0个、新型股份合作社3个。农业科技园区加快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建设,完善园区15平方公里控规,为建设“千亿级”涉农物流园区夯实基础。

(八)纵深推进民生实事。共建共享,稳步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注重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老旧住宅区管理等十大民心工程,确保实现背街小巷全部整治、支次干道全部白改黑、城区和场镇旱厕全部改造、城市无灯区全部消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展微型企业1000户,带动6000人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6%。健全救济救助体系,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全面完成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争创国家卫生区和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

(九)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质均衡,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公租房配套小学4所,改扩建铁路中学等6所中小学,建成2所小学和一批普惠性幼儿园,推进莱佛士国际教育园和二郎高中建设,加快名校、特色学校建设,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完成区一院改扩建、区五院配套工程和铜罐驿、白市驿镇卫生院改造,启动建设高新区人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推进区一中医院“三甲”、区一院“二甲”创建。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建设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生态园,深化“唱读讲传”活动,探索文化消费直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全免费;推进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市射击射箭学校建设,打造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广场。

(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建设,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拓展服务领域;建立物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和矫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一站式”群众接访平台,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干部下访群众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防范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广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保障公共安全,探索建立军警民立体巡防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防一般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中德灾害管理合作项目,完善应急和救援管理体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放心、用药安全。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拥军优属工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创新团队、优势人才;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行政问责,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将权力置于人民监督下阳光运行;切实加强政风建设,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以亲民、为民、爱民的实际行动,贴近人民群众服好务;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保证权力干净运行,努力建设务实高效清廉的服务政府。

第三篇:市政府工作总结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03.54亿元,增长10.3%;财政收入473.66亿元,增长12.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52亿元,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5.01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84亿元,增长14.01%。实际到位区外境内资金729.23亿元,增长10.28%;直接利用外资(自治区全口径)5.8亿美元,增长15.45%;外贸进出口总额44.2亿美元,增长6.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1%。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3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三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在省会/副省级城市排第八位,位次较2012年提升了9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质量效益取得新提高。

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全市科技财政投入6.21亿元,增长20.43%,高于当年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15.58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4年位居全区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8.67%。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总产值突破860亿元。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世界上直径最大的铝合金圆锭在南南铝试产成功;广发重工集团“中广轨道1号盾构机”正式下线,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零的突破。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二次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3.01亿元,增长23.13%,占全市的60.79%,其中,电子信息、铝精深加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达47.5%、35.4%。工业投资完成728.13亿元,增长19.22%,南南铝等35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中恒、研祥等8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增10亿元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全市亿元企业达548家,增加55家,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23个百分点,富士康南宁公司产值157.2亿元,实现百亿元工业企业零的突破。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奖惩分明、与发展业绩考评挂钩的待遇分配机制,做大做强园区工业,广西—东盟经开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47.90%,工业产值超百亿园区6个。淘汰一批小淀粉、小酒精、小造纸等落后产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降幅达5.2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54家,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3亿元,增长17.73%。金融业增加值241.11亿元,增长12.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96%。实现旅游总收入478.15亿元,增长18.39%。举办香港时尚购物展、南宁名品推广周等各类专业会展105场。房地产开发投资416.37亿元,占全区25.79%;商品房销售面积702.6万平方米,增长11.7%。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民间投资1486.87亿元,增长30.98%,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5.56%。个体工商户24.84万户、私营企业9.23万家,非公企业上缴税收198.2亿元,增长14.43%。

(二)强保障促增收,“两个倍增”计划取得新成效。

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全市农业财政投入37.32亿元,增长15.44%,高于当年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10.59个百分点。发放农资综合补贴4.5亿元、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76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15亿元,增长4.91%;粮食总产量223.4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香蕉、茉莉花、木薯、甜玉米产量保持全国第一;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6.2万亩,总量超过100万亩,占全区18.8%。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建成30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新增蔬菜基地7030亩、林下经济7万亩。实施行政村通畅工程,建成通村路384.34公里。完成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8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95个,解决3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善“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63亿元,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10万亩,修建屯级道路410条487.74公里、桥梁14座,解决29万名群众行路难问题。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85元,增长13.4%。深入实施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九连涨”,人均达1621.23元/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200元/月,增幅20%。加强就业援助,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7元,增长10%。

(三)重招商优服务,以投资促增长取得新佳绩。

紧盯世界500强、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市四家班子领导率团赴粤、港、澳、台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抓住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在邕举办的机遇,全力以赴招大商引强企,成功引进绿地集团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宝能、万科、研祥、海王等国内20多家金融、地产、电子、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南宁。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南宁投资环境满意度排名全区首位。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新机制,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109.74亿元、增长29.16%,更新改造投资728.33亿元、增长23.08%;自治区、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59项,完成投资743.48亿元;城建项目477项,完成投资220.9亿元,增长16.44%。

(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力取得新增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出台《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奖励办法》,重点推进坛板坡等12个综合示范村建设。首次将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纳入全口径预算,首次将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同级人大审议。将28家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按行业、资源整合重组为九大集团(公司)。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授予三大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105项行政许可项目、12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将8大类89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管理事项委托或授权五象新区管委会,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五象新区,实现五象新区项目审批“不过江”目标;强化行政审批职能、事项、人员“三集中”,全市279项行政审批事项再次提速,承诺提速率平均达50%以上。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启动六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完成,88.44%的政府投资建设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成功服务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议、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等。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示范城市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全市申报境外投资企业18家,投资总额4.32亿美元,增长58%。

(五)抓建设优环境,城市宜居水平取得新提升。

突出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全面推行“一线决策、一线审批、一线协调”工作法,项目开工不断创造新的“五象速度”。统筹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与配套设施等专项规划,重点片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积极探索区域连片土地统征统储和集中安置方式,开工建设12个安置点,妥善解决1.3万人安置问题。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征地完成量分别占市本级的44%、40%、50%。实施项目130项,完成投资153.62亿元。广州恒大等3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五象新区,兴业银行、太平保险等9家金融、保险机构集聚金融街,总部基地95%以上的土地已落实项目,投资达500多亿元。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完成投资32.58亿元,2号线顺利开工,轨道交通第二轮规划(含3、4、5号线)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南桂、南柳及南宁至钦北防高铁相继开通,市辖区内高铁里程306.27公里,南宁迈入高铁时代。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主体完工,火车东站及周边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224条。良庆大桥开工建设,白沙大道3座立交桥、金湖广场下穿隧道等工程如期建成通车。经强力攻坚,历经9年建设的民主铁路立交桥、凌铁大桥建成通车,历经8年建设的长堽路打通至快环。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完成投资约51.7亿元,水街片区旧城区改建、老南宁·三街两巷旧城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新阳路292号等20个土地熟化项目。重拳整治“两违”,拆除违法建设面积381.4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面积506.5万平方米。抓好“中国水城”建设。完成投资50.05亿元,增长81.1%。邕江两岸综合整治示范段(3.4公里)、良庆河综合整治工程三期如期建成,邕宁水利枢纽、江北引水干渠开工建设,老口水利枢纽完成投资13.4亿元,民歌湖、相思湖、明月湖等环城水系进一步提升。提升“中国绿城”水平。完成投资19.5亿元,增长34.96%。完成新造林24.49万亩,村屯绿化130个。成功举办第三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五象湖公园成为新亮点。民族大道、五象大道、竹溪大道等城市精品线路的园林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彩化三年行动计划成效凸显。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提高0.3、0.23个百分点和0.21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达75%,在省会城市(直辖市)中名列第六。

(六)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全市财政涉及民生支出292.74亿元,比上年增支33.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9.8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社会保险参保608.28万总人次(不含新农合)。投入3.4亿元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户、孤儿供养标准,覆盖城乡居民248.48万人次。安排社区惠民资金3520万元,解决一批社区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9900套、基本建成17856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568户、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6295套。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支出70.32亿元,增长6.43%,高于当年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1.58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2.33亿元,受益学生40万人,率先在全区实现市辖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覆盖。完成幼儿园建设项目386个,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6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7所,超额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12所城市中小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学生12.6万人,占全区33.1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4.31、0.56、0.62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8%;726万人次参合农民获医疗费用补偿,补偿基金19亿元,基金使用率111%。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5元。全力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工程和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科全覆盖。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8.37‰,出生人口性别比同比下降2.75个比值。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市财政投入4500万元完成12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功打造“一声所爱·大地飞歌”2013新民歌音乐季,汪小敏等3位选手成功入选央视春晚。《天琴传说》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实现南宁曲艺全国夺奖零的突破。南宁电视台与6家境外媒体成功举办跨国春晚《春天的旋律》,节目信号覆盖泰国等东南亚10国及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安排5000万元专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国—东盟创意乐园(锦园)项目落地,天天演项目《锦·宴》对外公演。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无线覆盖新增25万人。保护和弘扬壮族文化遗产,武鸣县获“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称号。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49%。成功举办2013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南宁国际龙舟赛等5项国际体育赛事。高标准做好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筹备工作。全力稳定物价。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挂钩机制,开通菜篮子工程平价直销车20辆、设立农副产品平价商店26家,实行“一元菜”供应。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58.12亿元,自治区10项、南宁市2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104个子项完成100项,4个子项正在收尾,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七)抓规范严管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新成效。

推进“平安南宁”建设,新增3000个网络高清监控摄像头,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数和刑事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15.98%、23.05%。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年内无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考核综合排名全区第一。开展乳制品等重点食品、餐厨废弃物及废弃油脂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市、县(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改革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智慧南宁”建设成为国家试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试点、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平里静脉产业园开工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基本竣工,城市污水截污及管网建设实现新突破,市本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和100%,邕江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强力推进“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打造示范点138个,乡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营造了整洁畅通、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实现了“100天新变化、200天新提升”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全市人民的高度评价。

(八)改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加强。

加强政府立法,完善交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违法建设查处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程序起草、审议、发布文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件,出台政府规章4件、废止3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7万多条,信息公开量继续保持全区首位。推进“一服务两公开”向基层延伸,98.4%的乡镇(街道)和43.9%的行政村(社区)建成政务服务中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市会议召开数量同比下降31.63%;处级干部因公出国(境)人数下降35.01%,科级干部因公出国(境)人数下降52%;公务接待费用下降24.95%,公务用车运行经费下降7.2%,节庆、论坛活动经费下降61.9%;腾退办公用房1380间、40887平方米,清理、停止楼堂馆所建设项目21个。积极开展信访工作,接听“市长公开电话”来电4.03万个,受理“人民网市长信箱”留言618条,妥善处理群众来信3234件、来访2378批9030人次。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重大政策执行等审计监督,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自治区和市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61件、政协委员提案338件,办结率100%。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一年来,我市外事、侨务、司法、统计、人防、保密、口岸、水库移民、地震、供销、农机、机关事务管理、地方志、档案、宗教、新闻出版、消防、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税务、工商、质监、国家统计南宁调查队、通信、邮政、供电、测绘、气象、水文、参事、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少数民族聚居区繁荣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困难和压力多年来少有的情况下,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邕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南宁发展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经济总量的任务十分繁重;科技带动能力较弱,创新驱动发展亟待加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依然不少,改革攻坚面临重重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社会和谐稳定压力依然存在,社会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不掩饰、不回避,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各族人民的期望!

第四篇:市政府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回顾

xxxx年是我市发展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统筹产业、城乡、新老区、经济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发展指标实现标志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程相文及其团队选育的永优“浚单2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市首次获得全国科研领域最高奖;城镇化全面快速推进,城市功能面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依托中鹤集团探索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模式在全省产生影响。这一年,温家宝总理亲临我市视察,总理的殷殷教诲和热情鼓励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特别是明确提出支持我市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八次党代会勾画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xxxx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努力创造新优势、奋力实现新突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5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8.8亿元,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亿元,增长17.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9%,特色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9%。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69.2亿元、增长36.1%,实现利润63.1亿元、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分别为17255元和10923元、增长14.6%和10%,农民人均纯收入8271元、增长21.4%;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51128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数量多、规模大、进展快,全年完成投资325亿元、增加65亿元。地恩地金属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华晨10万辆载货车等项目基本建成,填补国内空白的仕佳光分路器芯片项目试生产,煤制乙二醇中试装置多项关键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河南煤化鹤煤集团年产60万吨甲醇、年产45万吨电石等项目即将投产,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航盛汽车电子等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公共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市艺术中心投入使用;鹤辉高速、快速通道北延二期等一批道路建设改造全面展开,项目建设进入投入高峰期、初步投产见效期。

二是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集中资源引龙头、带集群、成产业,引进市外资金161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30.4亿元、增长44.7%;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59.7%,均超额完成目标。与央企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石化河南煤化xx煤化一体化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航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沃尔玛、苏宁、国美等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落户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进入拓展、深化、提升的新阶段。

三是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建成区达到46.3平方公里、增加12.1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1.1亿元、增长36.3%。4个产业集聚区均获省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称号,开发区被评为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浚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宝山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效应正在显现,产城互动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49.8%。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3.1平方公里,功能更加完善,“9+1”标志性建筑中6座主体封顶,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区展现出良好形象;鹤淇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6+3”标志性工程全面启动,鹤淇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老区改造提升全面加快,已拆迁127万平方米、开工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浚县工业化与黎阳新城建设全面展开。重点镇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型社区已建成11个、在建40个。

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113.3万吨,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浚县5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创全国同面积小麦、玉米高产纪录,整建制高产创建目标超额完成;河南省玉米遗传改良院士工作站通过验收。农业气象试验站上升为国家级试验站。农业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批创

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六是持续抓好生态环保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在全国首家通过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考核,6项标准成为国家标准。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省定减排目标提前完成,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淇河生态区、生态带建设等扎实推进,疏浚减漏工程成功蓄水,为城市增添了靓丽风景。造林

绿化规模进一步扩大,林木覆盖率达到27.2%。

七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般预算支出中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53.6亿元、占比达到72.2%,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增加80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1%和99.3%。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800元调整为1080元,对城乡低保家庭实行了临时价格补贴。人口自然增长率5.4%。,实现了人口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信访工作先进市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市。

八是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法制建设全面推进,被评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市。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监察、财政、审计等监督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驻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人防、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对口援助哈密工作进展顺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实现了令人自豪的突破,这是我们在宏观形势困难复杂、自身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有效运作的结果;是我们在外部竞争激烈、要素制约加剧的环境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克难攻坚的结果;是我们在财力有限、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的条件下,执政为民、问需于民、发展惠民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关心支持、鼎力相助,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团结协作、扎实工作,更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同心同德、务实奋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小、竞争力较弱的基本市情正在好转但尚未根本改变;发展方式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招商引资、大项目的数量、质量有待增加和提升;民生事业有待改善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效能不够高,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运作能力、精神状态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xxxx年形势及发展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安排部署的起步之年,也是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一年。我市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国投资需求逐步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招商引资等工作难度增加;资金、土地、劳动力、环境容量等要素的刚性制约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可以说,今年的形势是变数大、矛盾多、约束紧、压力强,我市仍处于负重爬坡、不进则退的攻坚阶段。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市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全国全省看,国家确定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持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这些都为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我市来看,除了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文化底蕴等优势之外,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走科学发展之路,持续推进了一些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点工作和战略项目,新型产业基础初具雏形,新型城市骨架不断拉大,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综合来看,挑战不容忽视,机遇更加难得,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处在加快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蓄积率先崛起优势的过程之中,做好今年的工作、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率先崛起,强化民生导向,加快两个构建,推进“三化”协调,持续创优势,提升促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完成省下达目标。

这些目标既力求持续提升、积极作为,又体现务实求效、实事求是,是率先崛起的基本要求,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待。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总要求,在统一思想中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在清醒忧患中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在突出特色中增强实力、提高质量,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坚持“持续创优势,提升促发展”的总基调,持续创优势,就是立足我市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坚持做特色、出精品,进一步发挥和强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提升促发展,就是提升发展理念、措施、质量、水平等,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效益得到新提高,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着力扩大投资、着力改革创新、着力改善民生”的总原则,大力开展开放招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利用好金融资金和民间投资,继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备足后劲;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大胆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方式方法,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破解瓶颈、赢得主动;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办好涉及民生的每一件事,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扩大发展成果的共享面,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xxxx年重点工作

持续创优势、提升促发展,必须突出重点,高起点谋划规划、高标准建设发展、高水平运作推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提升。

第一,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实现发展支撑能力新提升。落实完善领导分包、定期通报、现场观摩等措施,着力抓好22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工业类项目104个,农业类项目17个,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99个,确保完成投资260亿元,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抓开工建设。全力推进与河南煤化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的合作,力争开工建设煤化一体化、煤制乙二醇、1,4—丁二醇二期等项目,进一步延伸拓展煤化工产业链。开工建设鹤淇电厂,加快推进500千伏输变电站、107国道升级改造、中鹤集团100万吨小麦深加工、钜桥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新开工项目120个。抓竣工见效。抓好河南煤化鹤煤集团60万吨甲醇、华晨10万辆载货车、中鹤集团20万吨速冻调理食品、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鹤辉高速、快速通道北延二期等一批交通项目,确保竣工50个以上。扎实做好南水北调、石武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过境项目的协调服务,力争石武客运专线xx东站、站前广场竣工。抓谋划运作。着眼于国家、省政策变化,持续做好沟通衔接,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支撑性、带动性、可行性强的项目,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30个,并全力做好前期工作。抓平台支撑。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修建完善道路50公里以上,新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提升配套能力;巩固发展在全省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安全食品、电子信息、金属镁精深加工等产业基地,形成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2个超100亿元、2个超5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或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确保集聚区在省考核调整中争先晋位,力争金山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山城区陶瓷园区进入省级集聚区行列,鹤山煤炭储配园区列入国家煤炭物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招商引资质量效益新提升。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举措,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高质量引进市外资金160亿元。强化招大引优。紧盯央企、行业龙头和标志性企业,紧盯延链补链的关联配套项目,集中力量抓好20个招商引资重点跟踪项目,力争每个县区和开发区都落地2~3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新引进5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每个产业园区新引进3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壮大提升主导产业,培育升级先导产业。强化招商实效。按照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的要求,把促进项目签约落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招商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继续开展“三定一坐”和打捆式、集群式、产业链式招商,更加注重把以商招商与以政招商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借力现有企业、协会、商会等开展招商;更加注重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重大招商活动,认真办好我市特色招商推介活动;更加注重把常规招商和政策招商相结合,完善落实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形成市县区衔接配套、相互支撑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持、保障作用。强化工作合力。坚持全市一盘棋,坚持发挥县区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坚持大员上阵、高位推进,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各级联动、要素倾斜、全市一体的开放招商新格局。发挥全民对外开放主力作用,制定实施系统的宣传推介方案,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民招商合力。

第三,进一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提升。以总投资300多亿元的“城镇建设十大工程”为重点,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一核双星多支点”单元组合型宜居城市,提高城乡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加快“大新区”方案报批、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鹤淇一体化。持续提升新区功能品位,加快南部片区特别是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建设,力争“9+1”标志性工程全部主体竣工,引导总部经济、金融、科研、信息等新型服务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加快推进10个、启动11个城中村改造;改造提升较早建成的居民区、商业中心等;新建续建城市道路15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5公里、污水管网14.5公里;采取多种供热方式,力争增加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一批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停车场、交通信号灯、公厕、人防工程等建设改造,启动棉丰渠等改造。积极推进淇县朝歌新区建设和县城14个片区改造。加快老城区和浚县县城改造建设。更好地统筹老城区经济发展、设施建设和社区改造、民生改善等,推进成方连片改造,加快道路、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道路遗撒、粉尘污染等问题,实施好总投资136亿元的43个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8亿元,使老城区面貌、人民生活条件实现新提升。抓好浚县古城保护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黎阳新城,实施好总投资4亿元的10个基础设施项目,叫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积极推进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编制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抓好5个重点镇总投资10亿元的36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亿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淇县搞好全域规划、整县制推进,浚县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推进。以城市标准建设住宅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抓好52个社区建设,11个达到入住条件。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统筹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均衡化规划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等。加快推进“数字xx”和电子政务建设,启用数字xx综合服务中心,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加强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公交、物业等服务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为民,建立以农民变市民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第四,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提升。以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和农业标准化建设。坚持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继续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全省唯一的万亩核心试验区,高产创建总示范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健全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抓好2~3个万亩高产创建标准化试点,进一步提升高产创建和标准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着力抓好火龙岗高效节水示范基地、新增5.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项目。积极稳妥推进盘石头水库第三批移民。再解决2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完成6个行政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农村公路80公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规划建设国家现代玉米种子产业技术研发基地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永优”玉米品种的研发推广工作,加快做大做强种业品牌。扎实推进盘石头水库人工增雨示范基地后续项目和星陆双基拓展项目建设,争取北方自然灾害模拟仓项目落户我市。实施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等相关项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培育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积极培养职业农民,巩固壮大特色优势农业,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观赏休闲农业和高效农业,建设2~3个千亩蔬菜标准园,持续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第五,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力度,实现文化发展繁荣新提升。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设立15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华夏历史文明xx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体现时代精神和xx特色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塑造高尚人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巩固发展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锤炼形成xx城市精神。扎实开展“季评十件好事”等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继续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市县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推进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实现村村都有农家书屋。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完成市级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大文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推进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培育文化领军企业,使文化产业尽早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把大运河、中国春节文化申遗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浚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继续办好民俗文化节,积极打造全国知名、有国际影响的春节文化、民俗文化品牌;加大对淇河文化、鬼谷子文化、牛派艺术、泥塑石雕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挖掘和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具有xx特色的知名文化产品和文化名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全省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园区。

第六,进一步打造宜居xx品牌,实现生态环境层次新提升。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等理念,坚持走山川更秀美、生态更宜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层次。大力实施质量立市战略,积极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市,争取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扎实推进循环经济项目、试点企业和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鼓励支持煤矸石造纸项目,加快总部和生产示范、技术研发、核心设备制造基地建设。完善循环型城市体系,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提升循环经济标准化水平,争取更多的标准上升为国家或行业标准。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强化节能管理,提高能耗准入门槛,加快重点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确保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集中开展淇河生态修复、两岸综合整治、执法管理等,进一步做好淇河高村坝以上河段的规划建设管理,启动高村坝以下6.05公里河道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全市人民的生态河、生命河、母亲河。大规模高质量推进生态绿化。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好重点区域生态绿化,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园等,抓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煤矿塌陷区治理和农村土壤修复,造林19.8万亩,打造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体系,让全市人民永享青山碧水蓝天。

第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动力活力新提升。围绕破除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科技、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机制创新。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村卫生室,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积极探索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丰富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新型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加快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水平。深化农村、事业单位、集体林权等改革。探索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改革。大胆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实施新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发现、使用、培养现有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实施新的科技创新计划,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业园区,组织实施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大力表彰奖励优秀科技人才和重大科技成果,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和优化信贷投放,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和股权交易融资,扩大规范民间融资,积极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有效整合利用政府资源、资产、资金、资信,深入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保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机制,优化城镇和产业用地布局,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大土地储备和清查力度,切实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完善各级各部门定期征求企业意见建议、企业家培训交流等制度,及时主动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帮助现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落实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八,进一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民生保障改善新提升。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切实做好省重点民生工程涉及我市的工作,完成总投资37亿多元的10项市重点民生工程,努力践行向全市人民的承诺。做好就业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对“两后”人员、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实施零就业家庭专项援助和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5%以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政策,健全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以上、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5%以上。将国有、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障范围。鼓励引导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扩大城乡困难群众受助范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挂钩机制,增加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和高校食堂的临时性价格补贴。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这项工作与改善民生、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引进人才等统筹推进,加快建设已开工的工程,切实抓好今年开工的1.84万套工程建设,确保竣工1.8万套。创新和落实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分配公平。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强化教师培训交流,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力争建成全省示范性职教园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37所,加快解决“入园难”问题;落实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推动公办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建设安全校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病房楼,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实施“居民健康卡”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体育服务设施,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举办市九届运动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积极创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示范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妇女儿童事业、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积极做好殡葬服务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进一步改进群众工作,健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衣食冷暖问题。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提高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幸福!

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鹤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开展工作。切实做好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等工作。做好对口支援哈密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更加注重务实发展,认真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责,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持续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注重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强化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首要标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上来,用到主动帮助企业、群众和基层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上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强化效率,坚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用心做事,注重统筹协调、科学运作,加强考核督查、激励约束,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强化务实,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把目标任务和安排部署细化、深化、量化,完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跟踪落实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说到做到、说好做好。

四是持续推进廉政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安全水平,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最急需最重要的地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第五篇:市政府班子工作总结

一、立法工作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我市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我们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科学制定并灵活实施立法计划。我们在坚持 “少而精、少而特、少而管用”的原则基础上,去年把立法重点放在全市“上大项目、大上项目”、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上,紧紧围绕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规范社会管理秩序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立法项目。特别是在执行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市委、市政府需要及时调整增加立法项目。使立法更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政府行为的有效规范、管理和服务,确保行政立法更具科学性、民主性,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严格按立法程序开展立法工作。在立法上,我们重点把住四关。即立法调研关、立法协调关和听证关。立法起草和审修关、立法决策和公布备案关。凡是重要立法需要听证、征求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意见的,我们都严格履行这些程序。一年来,共组织较大的立法调研活动10次,召开立法协调会、论证会和征求意见会60次,增强了立法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去年,共计起草审修了《齐齐哈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再生资源管理条例》、《齐齐哈尔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齐齐哈尔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其中,《齐齐哈尔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已提交省人大常务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XX年10月1日起实施。起草、审修了《齐齐哈尔市建筑用砂石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军人抚恤优待办法》、《齐齐哈尔市土地收购储备办法》、《齐齐哈尔市凿井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政府规章清理办法》和《齐齐哈尔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8部政府规章(草案)。其中《齐齐哈尔市建筑用砂石矿产资源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军人抚恤优待办法》、《齐齐哈尔市土地收购储备办法》3部政府规章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颁布实施。三是积极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去年,我们组织专人与市供销社一起对《齐齐哈尔市再生资源管理办法》政府规章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评估,深受管理部门和相对人的好评,大家反映这个办法很符合我市实际,对再生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调研成果将该规章提升为地方性法规,已分别列入市人大和市政府立法计划。四是认真做好上级机关立法调研接待工作。去年共接待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省人大、省法制办等上级机关来我市开展的立法调研11次,主持召开机关立法协调会10余次,向上级机关反馈征求意见稿30件次,提出反馈意见100余条。

二、法制宣传培训取得明显成果。我们把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强化法制理论、法律法规和法律常识的学习和灌输,借以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规范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充分利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会前集中学法和发放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进行自学等方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学法、守法、用法等活动,使领导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去年共举办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培训班和讲座16期,培训200余人。二是重点抓好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根据省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去年,我们采取“走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方式,组织全办业务骨干深入县(市)、区和部分市直执法部门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轮训。重点对《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常识进行了再学习、再轮训,全市共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培训班16期,培训5000余人次。我们的做法得到省政府法制办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做好法制理论研究和法制信息的报送工作。共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理论调研文章120篇。向国务院法制办和省政府法制办报送政府法制信息300多条。编发《齐齐哈尔政府法制简报》10期。市政府法制办连续四年荣获全省政府法制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连续三年法制信息报送工作名列全省第二。

三、政府层级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强化政府执法监督作为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树立政府法制权威的一个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加大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监督指导力度。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及省政府的文件要求,结合市委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精神,我们对全市依法行政责任制目标进行修订和调整,并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依法行政实施方案。我们在坚持日常监督检查指导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的考核评价工作。根据市政府领导的要求,我们组成三个考评组,对全市县(市)、区和市直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深入考核。考核评估结果正在组织汇总综合,上报市目标考评办,对先进单位和个人将以市政府文件进行通报表彰。二是积极探索新的监督形式和办法,提高监督效力。我们在认真总结坚持明查暗访、正常检查与抽查、走访管理相对人与检查执法主体相结合等有效监督方式基础上,不断探索信息网络监察、互查互访等新的监督方式,把监督的内容和重点放在市委、市政府的敏感问题上如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政区强制等问题上,通过深入交通、公安、土地、卫生、工商、人劳等重点执法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有效规范了一些不正确的收费行为和处罚过当行为,深受企业和自然人的欢迎。对群众上访举报的案件,我们也及时作出调查处理。累计下发各种整改意见书14件。三是对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根据市政府领导的要求,我们配合市监察局对全市行政权力进行清理。全市共清理和确认各种行政权力2500多项,为建立和完善全市规范权力进行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省政府统一的要求,我们对全市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共向省政府上报66项审批事项,经省审查认定,确定保留7项(其中,合并3项),取消27项,不属于清理范围的29项。对保留严格依照许可法规定认真加以落实。四是强化对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设定,依法确定审批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增强了开放透明度,使市政务中心更加规范运行。五是推行相对集中处罚权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工作和争取,市政府上报的在市城管系统推行相对政处罚权的方案,省政府已正式批准执行,开创了我市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六是深入开展在龙沙区进行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试点。七是强化了道路检查收费站的监督检查与管理,治理乱收费、乱处罚、乱设卡的行为,经过清理规范,全市共设治超检查门8个,畜牧林业检查站6个。XX年向省道路管办申报新的治超站1个和林业检查门1个。

四、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进一步强化。规范性文件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种重要抽象行政行为,既反映政府机关的重要工作指向,重大决策意图,也直接涉及广大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我们把搞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一项十分重要任务认真抓好。一是认真抓好本级政府规范性文件依法审查和上级报备工作。凡是由市政府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我们都在市政府领导签字前进行逐件逐字逐条进行认真审查把关,从源头上防止政府文件违反规定乱设处罚、滥设许可、擅自收费、变相摊派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生。一年来,我办审查上报到省政府法制办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43件。上报到国务院法制办政府规章3件。经上级审查均无原则性问题发生。三是认真抓好县(市)、区和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查工作。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一年来,共审查把关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上报的规范性文件217件,下发审查意见书3件。同时,为了抓好县(市)、区规范性文件的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分别在泰来县、富区组织开展了县(市)区规范性文件互查互评活动,抽查了规范性文件80件,现场互查打分,然后将查评结果进行通报,对各县(市)、区进一步搞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认真抓好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要求,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与市政府办公厅一起开展了对全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先后成立了组织,召开了会议,按时间、按步骤完成了清理任务。经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全市共清理1987年到XX年发布的政府规章95件,其中废止11件,宣布失效9件,修改21件,保留54件。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163件,其中,废止636件,保留516件,修改11件,清理各县、区规范性文件2151件,其中,废止1952件,保留537件,修改22件。

五、行政复议和仲裁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几年来,我市行政复议工作始终在全省处于比较好的位置。为了向先进看齐,取长补短,开拓视野,更好地做好我市行政复议工作,去年我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有关同志到哈尔滨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特别是哈尔滨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经验得到国务院法制办和省政府认可后,我们在参加全国现场会议后,立即组织班子成员和复议科以及有关县区法制办主任到哈尔滨法制办进行了学习。通过观看录像、听经验介绍,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更进一步坚定做好复议工作的信心。二是深入开展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开展培训班和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宣传讲解行政复议的重要作用和对管理相对人的好处,使全社会对这一诉求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扩大了行政复议领域和空间,提高了受案率。三是建立了重大行政复议案件集体审理和讨论机制。在我市暂且不能全面推开复议委员会试点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过去行政复议案件由市政府领导单独签批的做法,先由办案人向复议领导小组汇报案件,由领导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处理决定,报市领导审定批准,从而增强案件决定的民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四是认真坚持热情接待和按程序办理复议案件。在办案上,坚持 “四清、三重”(把事实了解清、原因了解清、法律依据了解清、责任人了解清;重事实、重证据、重程序)原则。特别是对疑难、复杂案件,严格履行调查、论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突出以人为本和“和为贵”的理念,能协调解决的案件就不做处理决定;坚持案结事了。办一案成一案,定纷止争,不留瑕疵和后遗症。全年市政府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0件,已结案44件。其中,维持15件,撤销4件,驳回3件,行政区复议终止22件。各县(市)、区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0件,市直部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1%、22%。

同时,我们下大力气做好仲裁工作。通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深入企业和有关部门,规范合同文件,建立仲裁制度,对市内仲裁员进行培训等工作,使仲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自XX年8月仲裁工作开展办案以来,我们累计受理纠纷案件11起,已结案10起。涉案金额212万元,收取仲裁费4.7万元,基本保证正常业务开支。

六、法制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充分发挥法制机构是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为市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法规和科学决策的依据服务。一年来,共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专项协调会议20多次,为市政府领导在棚户区改造、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城中村建设、城市规划、大项目引进和工业用气自主价格、富区油田开发等提供决策参考建议意见40多条。审修把关重大合同文本30多件,涉及资金70亿元人民币。二是为部门执法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市政府为加强今年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先后确定由城管部门牵头对浏园水厂周边环境、火车站广场、天主教堂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我们积极配合城管部门提出整顿的法律法规依据,为整顿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撑。同时,去年上半年,针对全市建筑用砂石管理混乱,乱开采,资源破坏严重,财政税源流失,群众反应强烈等情况,市政府决定由土地部门牵头对建筑用砂石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我们及时按市政府领导要求审核把关出台建筑用砂石资源管理办法,为土地部门开展清理整顿提供法律依据。通过整顿不仅解决了全市三个采砂矿问题,治理了发展环境,还为我市增加财政收入3000多万元。三是为全市招商引资上大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改善全市投资环境,我们按市领导要求,研究制定出台齐齐哈尔市国有土地监督管理办法和一些招商引资政策的基础上,还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对上海联浮集团投资的新能源电动车和中国一拖集团投资农业装备基地项目合同文本进行了认真修改和把关,使合同条款更加规范合法,得到投资商的认可,为两个项目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四是为管理相对人提供优质服务。接待受理梅里斯区、人民印刷厂等群众投诉执法案件7件,接待和受理法律咨询电话和来访200余人次,纠正不正确执法行为20余次。

七、党的建设和机关建设不断加强。一年来,我们在坚持抓好政府法制建设和正常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贯穿全局。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强全体党员和机关干部的战斗力、执行力和保障力。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威信和能力。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职权范围内能够决策的事项就及时做出决策,凡是重大事项应提交的就及时提交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坚持维护团结和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工作推进力,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每个班子成员都能讲大局讲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敬、互爱、互谅、互帮。二是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全办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利用召开党组会、科长以上干部会和全体党员大会等机会,组织大家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办同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领导、为部门、为企业和管理相对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三优两提升”的水准。去年在市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活动,在组织领导、创建载体、开展服务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省文明办的认可。在创建中,我们始终与建华交警大队和北大仓酒厂开展共建共育等活动。通过职工联系贫困户、帮扶乡镇等办法,全办累计为社区村镇贫困户捐款物价值8000多元;继续开展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超额完成小额担保贷款任务,贷款达到10万元。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职工防腐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全办干部职工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一年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思想解放意识不够,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二是深入基层不够,尤其是工作一忙、任务一重,就冲淡了系统学习;三是深入基层不够,缺乏对各县(市)、区法制工作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工作作风还应进一步深入,工作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将认真加以解决和改正。

下载市政府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府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政府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市政府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市委、市政府这些年抓城市影响力提升、抓城市环境改善、抓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抓城乡统筹发展、抓服务业推进、抓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的效应,在旅游产......

    市政府党政工作总结

    市政府党政工作总结 20**年,大峪镇党政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办公室各项日常工作,有效发挥了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全面完成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任务,......

    市政府妇联工作总结

    市政府妇联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镇妇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妇联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服务妇女儿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基层妇女组织,以“关爱......

    市政府老干部工作总结

    市政府老干部工作总结 我院现有离休干部8人、退休人员61人,离退休人员共计69人。其中局职6人,处级19人,正高5人,副高7人,中级职称10人,科职6人,其它16人,70-80岁10人,80岁以上1人。常......

    市政府法制宣传工作总结

    市政府法制宣传工作总结 20**年,我区法制宣传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六五”普法规划,以“美丽厦门......

    市政府教育工作总结

    市政府教育工作总结 20**年,我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教育创强为抓手,以促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均......

    市政府团委工作总结

    市政府团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锡盟团委深入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团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盟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围绕盟委、行署的总体部署和全盟中心工作,坚......

    市政府卫生工作总结

    市政府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的爱卫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市爱卫办的指导下,围绕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履行本部门的工作职能,积极地开展工作。一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