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十九周 推因论果辩证认知
高考作文训练:推因论果辩证认知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互为联系的整体。一种现象由另一种现象或多种现象引起,同时,又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彼此之间,因果关联,推因论果就是分析事物间的关系,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思想,为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服务。
因果联系往往呈现复杂的状态,分析一种现象的原因,要从多方考虑:内因和外因,偶然和必然,主观和客观,直接和间接,主要和次要等。分析结果也应从多方着眼: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等。
只有全面分析,辩证认知,得出的观点才更接近真理。
1.了解事物间因果联系的性质,学会推因论果。
2.运用因果联系的方法,全面分析问题。
题目1:“失败与成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我们做什么,在哪里,都必须面对。请你就此问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运用推因论果的方法辩证分析。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2:选择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分析它产生的原因,或推论它可能造成的结果。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指导:
推因论果,核心在于把握彼此的联系,推究本原要体现逻辑性;同时,还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用辩证的观点认识这种联系。只有这样,观点才能站住脚。推因论果的四种表现:
⑴分析已然的原因:对已经出现的现象,分析它的来由、成因,使人们对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⑵推想未来的条件:一种现象在尚未出现,为了对这种要出现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先行设计一种结果,针对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议论文中的“怎么办”。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思维方式。
⑶确认现实的结果:一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某种结果,我们就要对这种结果分析,用辩证的、客观的眼光看它的利弊、得失,从而为解决问题作出决断。
⑷推想将然的结果:对一种现象的评价,不能光靠形成原因的分析,还要看它已然或将然的结果。这种思维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例文1:翟召博
听惯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乍闻“成功乃成功之母”的说法,又见“成功也会成为失败之母”的分析„„结果,让人在耳目一新之余,对成功的娘到底是谁,反而弄不清了。遇到失败,有的人善于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吃一堑长一智,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失败于是成为一种财富,帮助他们走向成熟。此刻,“失败乃成功之母”,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事实皆是明证。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经过一次或数次失败的打击,虽然向往成功,却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不能承受失败。由此可见,失败并不等于成功,更不能说失败越多,成功就越大。失败能否走向成功,关键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如何。笼统的谈论“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能让人无所适从。
“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观点一度开拓了人们看待成败的视角。人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往往会调动自身十倍、百倍的积极性,激励探索和创造的勇气,去争取下一次甚至更多的成功。但也有人被成功的鲜花迷了眼,因为暂时获得的一点成绩而心生自负,在成功面前不小心失去了自我。世间不少成功人士恍若过眼烟云,一时的成功却铸就了他们永久的失败,结果是有福创业,却无福守业。可见,成功不见得全是好事,成功越大不等于智慧越多,也不见得就提升了人生的境界。人生就是这样,成功的美丽导致了有些人精神上的堕落,而失败的痛苦却铸就了人一生的辉煌。道理在于,无论遇到的是失败还是成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成败,那么一个人既可能体验不到胜利的艰辛,也无法领略失败后苦尽甘来的欣喜。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来考察,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因素不是成功与失败本身,而是人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于挫折中品味收获,从成功里吸收营养,无一事不成学,无一时而不学;达此人生境界,则进退自如,顺逆皆备于我。基于此,成功之母无他,唯学习是也!
▲设问的题目就首先把读者带入对成功原因的思考中。作者分析了笼统地认为失败、成功是成功之母两种观点的片面和弊端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答案,辩证分析无懈可击,读者只有信服的份了。
例文2:高 低
《新闻晚报》登载一则报道: 《中学生作文赛闹笑话》。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比赛中,有几篇参赛作文令评选者瞠目结舌。其中有一名初中生在以《母语的魅力》为题的作文中,将母语视为“妈妈的话语”:“我最喜欢的就是母亲的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是其他人无法模拟的„„”何谓母语,应该是有共识的,一般来说,就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权威工具书早已就这一条目列出两个义项:
“①指本族语。如汉语为汉族成员的母语。②指同一语系中作为各种语言的共同始源的一种语言。”以笔者之拙见,似无必要责怪这名中学生,更不应将此事当笑话看。人家只是理解有误,望文生义地把母语当做了“妈妈的话语”。之所以弄出这种误解,除了当事人欠缺某些基本常识,学习的视野有待开阔外,难道学校在教育方面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这名学子对母语一词理解得不正确,并不能令母语难堪,可正因其对母语的误解,启发我寻思母语处境的尴尬——现今,许多产品说明书和商业广告已经只印外文,不印中文了。不少并非涉外或从事外事活动的机构和单位,更有上级主管部门,看重英语的程度超过了汉语(例如,以汉语为生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的从业人员,不通过英语考试,便不能评定相关职称);大量半中不洋、半洋不中、又洋又中、不洋不中的话语充斥市井,不如当年的“洋泾浜”。人们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种种合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各色人等的口头,目睹耳闻母语惨遭的不幸:胡乱穿插英文,盲目西化句式;任意宰割汉语语法,诸多不伦不类、不三不四的语言肆行无忌,骚扰国人的视听,原本就不够纯洁的“祖国的语言”饱受糟蹋。不可否认,近一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冒出和引进了许多新鲜生动的词语,这
从包括
网络在内的多种媒体上均可得到证实。然而,与“祖国的语言”屡遭作践相比,更为显眼的恰恰是母语的窘境。“语言,这是民族的特征。”罗曼·罗兰此言极有见地。而今,这个“特征”正一天天地遭受磨损。面临业已污染的语境,该怎么办呢?假使这母语真的仅仅是某个母亲的语言,倒也无关宏旨。可这母语偏偏是本民族的通用语、标准语,要维护她,还得靠咱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洁笔自好、洁口自好,靠全社会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共同努力,如此始能使我们的母语摆脱尴尬境地。
▲文章由一初中生对“母语”一词的望文生义这个小“果”,揭示了造成这类误解的诸多大“因”,引发人们对如何避免母语尴尬的深入思考。
例文3:吴锡平
大学校园历来思潮涌动,对演讲资源的重视和开发是近来思想类出版物的一个重要特色。走进书店,就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图书:《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牛津讲演录》、《大学讲演录》、《在文学馆听讲座》,等等。这些著作既有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既有对生命意义和真谛的寻找,又有对普遍和永恒情感的专注;既有对古典精神的解读,又有对未来的追索和探求;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据说,当下这类图书销量都很可观。
讲座类图书为什么热销?笔者以为,除了名人效应和出版社的策划炒作等因素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讲座类图书传播的思想更“人性化”。
时下的很多思想类和学术类著作大多为学者的书斋式的著述,书斋式的著述因为视点单一,容易使作者囿于“小我”,更有一些作者板着脸孔,甚至故弄玄虚,在论述中“注水”,堆砌大量资料,引用太多先前的研究和论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耐心,甚至与读者产生隔阂,令很多读者对此类著作敬而远之。
而讲座的方式则不同,它是演讲者学术、思想和才华的一种浓缩展示,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和盘托出,不像著述,可以洋洋洒洒数万言,而且是面对面的交流,亦不能偷工减料,因此其含金量大多不低。还有用讲座的形式来发表思想,比较容易打动读者的兴趣,因为讲座中会有提问和解答,思想会多角度、多方位展开,彼此间语言往来,在问和答之间,容易使思想产生“交锋”和碰撞,从而使交谈本身的思想内涵得到开掘和深化。
另一方面,也能将学术思想和现象梳理得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一种轻松和流畅的感觉。因为是面对面的对话,所以注定了它的即时性,不是书斋里的刻意雕琢和粉饰,参加对话者不可能有细致思考,字斟句酌的机会,这样他的表述必然是平易的、通俗的。读者也能跟随着体会到一种“在线”的感觉,一种现场感和交流的气氛。此外,问题的提出,亦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参与和思考的机会,拓展思路,增进思辨能力,这样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
从出版者的角度来说,讲座类图书是一种出奇出新的策划;对读者来说,也乐于尝试一种新颖的表述方式。而更大的启示应该在学者和专家们,讲座类图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书斋式的著述之外,还有更多的方式让学术和思想走出书斋,以更鲜活的语言和更即时的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走近大众,走进普通读者界面,从而有更多“人性化”的著述问世。我想,讲座类图书的魅力的底蕴在于因碰撞带来的思想鲜活和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的良性互动。而阅读的底蕴则在于:在生动的体验中阅读生动的思想,因为只有生动的思想才是活的思想。
▲在与书斋式著作受冷落现象的对比中,挖掘出讲座类图书热销的深层原因是本文一大特点。
例文4:王 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去年共生产了900多部7000余集电视剧,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电视剧的兴旺。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十几集甚至更长的电视剧占了很大的比重。据说一些电视剧制作商相互较劲,越拍越长,目的一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二是要显示出自己的“实力”。
笔者并不一味反对拍得长的电视剧。有些题材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这样的名著,短了确实不足以反映其全貌。然而,有不少不该长的长了。有的电视剧原本可以拍单本的,却拍了上、中、下集;原本可以拍几集的,却非要拉成十几集、几十集甚至上百集。这种人为抻长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弊端一:电视剧越拍越长,离观众也将越来越远。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生活方式已不允许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守候在电视机前,连续把很长的电视剧完整地看完。作家梁晓声曾在一篇文章中感慨道: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希望能从短小精悍的电视剧中得到一些精神的愉悦和享受,那些长的电视剧最终只能使人生厌。
弊端二:电视剧越拍越长,难免会拖沓冗长。纵观当前的一些电视剧,真正能让观众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的寥寥无几,相反,一些粗制滥造、过分包装的凑数之作却充斥着荧屏。前段时间被传媒妙得很热的一些长电视剧播出以后观众反映冷淡,而且颇有微词,人们用“没劲”两个字来概括,可谓恰如其分。究其原因,除剧情脱离生活实际之外,重要原因就是拖沓冗长,结构松散。
弊端三: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确实因剧情需要多投点资倒也罢了,可有些电视剧无节制地拉长,不仅提高不了电视剧的质量,而且糟蹋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记得有部电视剧讲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闯天下的故事,开头两集颇吸引人,可接下来却一再填充一些异域风情和奇丽景致,使人看不明白编导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啥“药”。若想展示异域风情,何不专门拍摄一部风光纪录片?
电视越拍越长的弊端应引起制作者的重视。有人认为,只有长才能显示出作品的分量,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短的作品也可以成为精品,比如《中国仪仗兵》、《女子特警队》等电视剧不是很受欢迎吗?把电视剧拍得短一些,精致一些,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给观众足量的人生品味和文化知识。
▲不该长的电视剧却长了,弊端多多,那制作者使之长的理由自然就站不住脚了。文章切入点很巧。
例文5:谢志伟
据人民网4月4日报道,日前,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首次公布了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本专科就业率达95%~100%,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高校本专科就业率达90%~95%,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本专科就业率达85%~90%,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本专科就业率达80%~85%,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本专科就业率达70%~80%,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70%以下的有中央美术学院。
据介绍,本次公布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统计时,力争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实际的就业情况。为此,已将毕业生到非公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等项列入就业统计口径。同时,对考取研究生和出国、出境学习及工作的毕业生计入就业总量。
作为高校的“敏感话题”,提及毕业生的就业率,过去总有一些高校讳莫如深。他们之所以将就业率当作“秘密”保守,无外乎是担心它会影响招生,对于一些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毕业生出路面临窘境的高校而言,死守“秘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将就业率公布于众,积极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此举有利于高校转变重“进口”
轻“出口”的风气。有的高校虽说录取分数线高高在上,但毕业生就业渠道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只侧重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输出,由此造成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伴随就业率的公开、透明,将给一些学校增加紧迫感,使其不再对毕业生的出路“等闲视之”,而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毕业生就业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其次,公开就业率可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有利于高校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每逢招生季节,为争夺生源,各高校施展浑身解数、你争我抢的情形并不鲜见,民办高校之间的交锋尤其激烈。有的高校为吸引生源,大打毕业生就业率广告牌。以此作为竞争生源的手段并非不可,问题是高校自己宣传的就业率数字大都未经权威部门的检测,是真是假难以确定。此次,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就业率,体现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遏制虚假就业率的出笼,也为考生择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就业率虽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紧密结合,但也不能轻易以就业率高低评判高校的得失。正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所指出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也不是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不同地域、不同科类、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不宜简单比较。我们在希望高校审时度势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也期待高校就业率能步入持续提升的健康轨道。
▲本文就高校公开就业率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视野开阔,论证有层次感,论据充分。
第二篇: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周 记人类记叙文
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周 记人类记叙文
记人类记叙文训练
1.熟习记人的一般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材料,展示人物的精神内涵。
1.写一个你经常接近的人。
要求:(1)选择具体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
(2)字数不少于800字。
2.人生经历中,有些人虽然与我们并不熟悉,但他们却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震动,在我们的心里难以忘怀。请写一个这样的人物。
要求:(1)可以写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写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
(2)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1解析指导:写出人物的个性是记人文章的目的。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特征需要对人物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进行精心选材,用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表现,通过言行举止多方面的刻画来完成。常言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时,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往往难以产生新鲜的感觉,觉得平淡无奇,无话可说,这是一种淡漠心理。实际上,如果我们静心想一想,就在我们身边,父母、亲友、同学、朋友、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再扩展一下,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之中,历史、文学各个方面,更是有着无数值得玩味的内容。
题目2解析指导:这个题目属于另一种人物写法。因为所写的人物与自己的间隔,你不可能用“二三事”的写法去表现,这个人给予我们的精神震动通常是一种体现着巨大价值的行为,比如雪中送炭,比如醍醐灌顶等。因此,写作的手法也一般是围绕一个事件来展开,辅之以心理和气氛等的铺垫。
第三篇: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十七周 比较思维见微知著
高考作文训练:比较思维见微知著
比较思维是人类普遍应用的思维方式。比较,有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比同,即求得事物间的共同之处;一是辨异,即认识事物间的相异之处。根据时间和历史过程,可以纵比;根据空间位置,可以作横比。
比较思维的类型主要有同中比同、异中辨异、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四种。在实际应用中,比同与辨异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比较思维因为辨析了事物间、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所以极具思辨价值。
1.了解比同与辨异的方法,学会运用。
2.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从历史到现实,人类社会始终处于纷繁复杂的状态之中,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比如忠臣与良臣,人治与法治,开发与保护,竞争与合作,农村与城市,等等。请你选择一个感受较深的问题,运用比同辨异的思维方法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字数800字以上。
指导:
选题要合乎自己的情况,不要论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应当把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分析,比同要善于运用归纳,辨异要善于进行对照。
1.概念解说
⑴同中比同:是指对某两个或几个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进行理性概括,得出“同”在何处的结论。比如,“说昏君”,就要举出历代昏君的作为,从中概括出昏君所共有的特征,如奢侈、拒谏、嬖佞等等。
⑵异中辨异:是指对两种或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说明两者或几者之间各自不同的特点。如“论儒家和法家”,要从它们的政治主张和产生背景及社会意义的角度分析不同之处。
⑶异中求同:是指从不同的事物尤其是看起来很不相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点,这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规律的重要思维能力。
⑷同中辨异:是指从看来相同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点,侧重于认识事物的个性特征。这种思维常用于辩论或个性化人物塑造。
2.高考试题
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写议论文。
例文1:马霁鸿
有飞机,有轮船,有火车,有汽车,还有缆车,还有木筏,还有轿子与滑竿——交通越来越方便,生活在今天的人,算是有福了,特别是有条件出门旅游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不能抵达的地方。不过,将目光放长远一点,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就不会不生发出一个理念:人类可不能将自己的胆魄和欲望悉数开发,还是多给自己留一些“不便”之处才好。
留一些“不便”之处,云南的香格里拉县做得不错。该县境内的风光胜地碧塔海(云南海拔最高的湖),相距最近的公路不过数公里远,但为了保护那里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该县没有也不打算修通到达那里的公路。游客到碧塔海观光,由旅游部门组织步行或骑马前往。香格里拉县再穷,也会想得出办法修通这么短的一段公路,更何况有众多外地老板背了钱袋子跃跃欲试要去“开发”。但该县没有这么做,他们珍惜大自然留给自己的宝贵财产。还是在这个县境内,有一座白水台——纳西族东巴教和东巴文(或许是全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发祥地。近年来,去白水台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它受到破坏,该县采取措施将它保护起来,在远处建了一座观景台,让游客在那里观赏。
与香格里拉县同属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德钦县,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同样做了颇为明智的努力。境内的明永冰川,系人类不费力就可“光临”的低纬度低海拔冰川。但该县却在冰川旁修建了一道观景走廊,使游人与冰川拉开一定距离,把人体辐射的热量对冰川的影响降到了较低程度。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上上下下已有一个共识:趁着旅游业刚刚起步,多吸纳一些保护观念,多留下一些自然原生态。那里的官员说得好:发展生态经济(包括生态旅游),保护是前提,只有将生态保护好了,才能细水长流,日子越过越好。许多地方的官员却不这样看。一说开发,一搞旅游,就要为游客提供最大最多的方便,就要“有水快流”,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方便”游客,免不了炸石开山,砍树刈草,垒坝截溪,掏洞凿泉,更不用说建山庄,修宾馆,炮制拙劣的人造景观。于是,我们看到,凡是“方便”游客的地方,无一例外地遭到人为破坏,有的还破坏得十分严重,直至面目全非,原始森林不再原始,野生动物被惊吓得四处亡命„„
人本是大自然之子,亲近自然本是人的天性。但这种亲近应保持一个限度,亲近的方式更多的应是心灵的感应与交流,而不是非得让双脚踏上什么、双手抓住什么不可,难道舍此就不算“到此一游”?进一步说,无论是开发风光的人,还是享受风光的人,都应该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珍惜自然,像爱护自己的眼珠那样爱护自然,给后人多留下一点自然风貌,切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有报道说,为减少自然生态的压力,一些景区景点如九寨沟、张家界、黄山,已采取了限制游客人数的措施,这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但这还不够,出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利益,还应作出明确的硬性规定,某些地方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许开发,比如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地区,比如濒危动植物生长栖息地以及特殊地形地貌,比如大江大河源头及区域性水源,比如未遭破坏的雪山草地等等,让这些地方永远保留着人们“不便”涉足的原生面貌。
多留一些“不便”之处,人与自然才能“方便”地和谐相处,人们才能“方便”地得到大自然的荫庇。多留一些“不便”之处,其实就是多留下一些人类的良知。
▲在人们极力追求“方便”而大力修路的时候,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香格里拉县却刻意制造“不便”——有意将公路与景区隔离。用意何在?作者通过这“便”与“不便”的比较,剖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文2:徐开平
魏征是唐朝时著名的谏诤之臣。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我,使我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真理在握,从不畏龙颜大怒。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魏征死后,太宗流泪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之死,使我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了„„”君临天下的皇帝,对一个老臣竟倚重、倾心如此,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孙嘉淦则是清朝雍正帝时有名的直谏之臣,官拜翰林院检讨。雍正即位后,几个兄弟均获罪被谴,孙便上疏劝雍正“亲骨肉”。雍正大怒,拟将他革职,幸亏有人说情,才免了灾祸。后来,孙嘉淦亦常有所谏,每每惹得皇帝老儿不高兴,终于寻了个小小的把柄,将他逮捕入狱。雍正死,乾隆立。新皇帝求治心切,孙被再度起用。不过,久经官场摔打,吃尽了苦头,他已由原先的锋芒毕露变得世故圆滑了,所上奏章多是些避开朝政要害的空泛之词。他还给自己立下了为官处世的要诀:“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这招儿果真灵验,他从侍郎、尚书、督抚,一直做到协办大学士,真可谓官运亨通,风光无限!
魏征与孙嘉淦先前同为犯颜直谏之臣,一则始终不渝,一则半途出家,而两人最终都修成了正果,其间掌故,委实堪人玩味。看来,人都是会变的。魏征是不变之变,孙嘉淦是以变应变。至于如何变法,全看主子而言。主子贤明(也包括主子的妻子,如长孙皇后),则变得“直”而“露”;主子昏聩,则变得“曲”而“藏”。用今天的时髦话讲,是否也该叫“适销对路”呢?
▲这是一篇关于人物的比同辨异文章。两人同为直谏之臣,魏征直谏,终生不渝;孙嘉淦直谏,虎头蛇尾。原因何在?皇帝贤明与否是根本。
例文3:郭之纯
人的生命具有无上的价值,所有法律都应保障这个价值的庄严和神圣。动物的生命价值不能和人相比,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但是,最近报端披露的一些“法”例让我甚感困惑。
4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起案例(《人狗相撞双亡,法庭互索赔偿》):吉林通化集安市丁某骑摩托车和于家的狗相撞,伤重不治双亡,然后“集安市人民法院先后3次公开审理。法院采信了于家提供的证人证言,认为其狗价值两万元的观点成立,并予以支持„„”一审判决:“于家赔偿丁家(各种经济损失的30%)1.9万余元;而丁家赔偿于家(狗价值的70%)1.4万元。”奇哉,人和狗相互抵价!若照此结果执行,丁家所得赔偿去除应交法院的案件受理费,只剩下64元。
看到这样的内容,我叹息之余,对“法”理(或法官)的价值标准深感疑惑。但发生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偶然。3月26日《上海法制报》有篇奇文,我照录一段如下:“最近某市张老汉的儿子因一起医疗事故死亡,法院判决医院赔偿3万余元。也是在当地,不久前一只名犬在宠物医院亦因医疗事故被治死了,法院按狗的价值判赔了5万元。老汉悲哀地说:‘俺儿的命咋还不如一条狗值钱?”对此,著文的这位专家解释说:“其实,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人的生命权受到侵犯的赔偿范围是法定的。”“这种情况,需要人们以正确的观念来对待,不该单以赔偿金多少来衡量人身权利的价值。”
我至今也不明白这是不是那位专家的信口胡诌。把两个例子放在一起思考一下,我发现自己非但形不成那位专家所说的“正确的观念”,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如果真如这位“专家”所言,则法律的精神有些怪异,而法律的逻辑有些奇特。我觉得,应该给予人的生
命比“狗命”高得多的赔偿,体现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孟德斯鸠说:“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存在物的关系。”我想,如果“法”故意忽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让“人命贱如狗”,那它就离“根本理性”很远。这样的“法”条一定是荒谬的,必须修正。因为种种原因,事实上确实也存在这样的一些法条。这些冷漠且不智的法条,也许就是人的生命受到轻视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类不正视人的生命价值的怪异法理,与最近屡见不鲜的矿难事故等难脱干系。是啊,死一个人才赔几万元钱,那些算盘鬼精的黑心矿主,怎么还肯花大价钱搞安全设备?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文明社会,尤为需要严谨的法律精神。
▲人命与狗命孰贵孰贱,本无可比,但生活中就有狗命贵于人命者!作者通过两个事件的比较,抨击了玷辱法律精神的奇谈怪论。
例文4:江苏 韩丽亚
有位诗人说:“我们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这里谈到的简单与不简单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诗人用简单的话对这组概念间的关系作了颇不简单的概括。美国一位著名作家惊呼中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前所未有的神话,远涉中国的美国记者斯诺则把二万五千里长征称为“东方魔力”,称这是不简单的壮举。然而,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永远保持着一颗简单的心,这就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于是,他们凭借着这简单的心赢得了不简单的胜利。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你还可能深深地感受到,在风雨征程中,人类心灵的简单与不简单。
茶是简单的,它不比咖啡浓郁,不及美酒醇厚,但淡淡中却有一股惬意的清香,展现着清雅而朴实的魅力;盐是简单的,它不比蜜糖甘甜,不及味精鲜美,但咸涩中蕴藏着生命的要素。简单是一种净化,只有肮脏的东西,才需要泡沫的虚构和油彩的掩饰;简单也是一种从容和富足,只有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人,才故意把事情搞得复杂化;简单还是一种高贵,只有小人,才会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简单是一种回归,是一种返朴归真的人性还原。真诚是简单的,但虚伪者却难以参透;为他人付出虽不简单,但也并不复杂,可是自私者却在应该勇于承担时退缩。
糊涂的人一生浑浑噩噩,感觉生活枯燥无味。如果这就是简单,那他太寒碜了,我们希望他下辈子不再如此简单。机关算尽的人一生惨淡经营,聪明过头,有钻不尽的空子,有防不尽的陷阱,如果这就是不简单,那他活得太累了。对这种人,我要大喝一声:“下辈子变得简单些!”
朋友,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吧!
▲本文阐述了“简单”与“不简单”之间的辩证关系。“简单”与“不简单”的关系反映到现实社会中,人们必然面临“取”与“舍”的抉择。如何“取”“舍”呢?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