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时间:2019-05-15 15:2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第一篇: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工程

自2004年启动“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建设以来,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交通运输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村村通”公路建设工程,成为张家口市公路建设史上建设任务最艰巨、建设周期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最高、政府投入最大的公路建设工程。

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特点,形成了坝上地区“村村通”公路建设里程长,坝下山区“村村通”公路建设难度大的特点。同时,因张家口贫困县区多,给“村村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历经7年的不解努力,张家口市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到2010年底,全市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到93%的任务目标。

截止目前,全市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855个,累计实现通油(水泥)路的行政村3931个,共计建设完成通村油(水泥)路8598.1公里,完成投资17.3亿元(其中:上级补贴资金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9.3亿元)。全市通油(水泥)路率达到93.06%,为确保“村村通”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采取了“六个一点”的资金筹资方法。即:“上级补一点、地方财政配一点、受益单位帮一点、一事一议集一点、动员社会捐一点、群众义务投劳省一点”。特别是2010年,市政府提出了“把村村通公路作为各县区一把手工程,拒绝理由、克服困难,必须圆满完成的要求”,在交通部门的强力督导下,各县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配套资金到位。2010年,赤城县每公里补

贴工程建设2万元,并由政府统一采购建设用水泥;宣化县财政每公里补贴2万元;沽源县每完成1公里补贴1万元;康保县政府拿出200亩土地,筹集“村村通”配套资金4000万元,并统一施工、统一招投标;塞北管理区财政全额配套“村村通”建设配套资金。从而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村村通”公路的快速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全市人民最受欢迎的重要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张明海 ***

第二篇:统一思想 落实责任 扎实工作 圆满完成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统一思想 落实责任 扎实工作 圆满完成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

任务

发布日期:[08-07-29 10:31:09] 点击次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茅

(2008年6月30日)

同志们:

刚才,海涛同志所讲的关于“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广电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工作,为“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了预期目标,做出了应有贡献。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已通电行政村、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解决了上亿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其现实意义深刻,历史影响长远。实践证明,村村通工程一举多得,对推动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后,一些地区的农民群众把电视机形象比喻成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学习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学校;在广大边疆地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繁荣发展。

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响应和积极支持,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项工程直接进村入户,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是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急需、最受欢迎的几件大事之一。因此,长春同志明确指出,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要采取超强措施、超常手段,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都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放在公共文化建设的首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列关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中,无一例外地将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之一。另据我们了解,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将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列为“十一五”期间要为农民群众必须办的几件实事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更加增强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集中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来,继续努力,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00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对“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

知》明确提出,“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在巩固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延伸,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力争使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在各地上报方案和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基础上,200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印发了《“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为实现到2010年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完成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任务,为此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08亿元。

规划提出的108亿元的总投资是按平均每村30户、每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价格500元、每村需投资15000元测算得出的。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每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可控制在400元以下,考虑到此前部分群众自购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备通过模拟转数字后已投入使用,平均每村需待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实际户数也将少于30户。因此,不少村的投资规模可控制在12000元以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所需资金由省市两级政府负责筹措。因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在地方。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地方要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目前,“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分解到各地,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需完成的建设任务重,需筹措的建设资金多,面临压力比较大。根据我们了解,尽管受到前期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失败的不利影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省市已经根据建设任务在2007、2008安排落实了相应的建设资金。因此,我们相信,只要各地真正重视这项工作,真正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就完全有办法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为落实责任,确保建设资金得到落实,经研究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拟与有建设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县和西部地区,中央政府给予每村5000元一次性补助。中央政府每村补助5000元是按当时每村需投资15000万元的三分之一测算的,尽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村所需投资可控制在12000元以内,在当前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承诺的给中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和西部地区每村5000元的补助标准仍然不变。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共安排34亿元投资用于“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2007和2008两年已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14亿元。广电总局积极鼓励、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设备生产,这为将来引入竞争机制、统一组织招标、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尽可能地降低设备造价打下了好的基础。

关于是否向农民收取一定费用问题,原则上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如果地方财力确有困难,也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报省级物价部门批准,收费标准必须控制在每户100元以内。

同志们,各级财政资金都是人民的血汗钱,我们必须格外珍惜,管好用好。对国家下达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建设资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省级财政建立专户进行管理,不得下拨,更不能被挪作他用。

三、扎实工作,把好事办好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涉及千家万户,范围广,工作量大,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欢迎,同时也因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而十分敏感,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和广电部门通力合作。要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列入“十一五”建设重点工程,优先保障建设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参与,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加强与广电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努力帮助和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认真做好建设方案。各地要按照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以县为实施主体,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逐村逐户地调查登记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需求情况,扎实做好建设方案。综合考虑现有广播电视盲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差,以及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工程建设成本最低、群众收看电视成本最低、易维护、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多、质量好等诸多有利因素,中西部地区“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原则上要求全部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在这点上,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想法,但是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广电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和引导好广大干部群众做好村村通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依法做好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为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采取“见物不见钱”的方式,实行设备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标、省区市统一组织采购、县级广电部门统一组织安装,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中西部省区市所需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将继续全部采取国家统一招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头统一订货的方式进行,有建设任务的东部省区也应参与全国统一招标。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参与设备招标工作,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把到货设备验收关,确保设备质量。

四是认真做好设备入户登记。各地对每个采购的设备安装情况,要按照设备编号和入户安装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进行认真登记,建立电子档案。

五是要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各地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开本地区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发展改革和广电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后期管理工作,通过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群众举报或抽查发现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加强稽查审计,对相关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同志们,“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中埠运维班努力夯实安全建设 确保大型操作任务圆满完成

中埠运维班努力夯实安全建设 确保大型操作任务圆满完成

电力企业发展,安全为先。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正因为如此,杜绝各种人身事故、设备事故发生,做好班组安全工作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埠运维班作为检修(建设)工区所辖的基层班组,负责管理18座变电站,辖区电力负荷占富阳全境负荷总量的70%。自大班组合并以来,各类设备检修、改造任务量显著增多,安全生产压力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中埠运维班全体职工克服困难,从上至下积极行动起来,做好以下七点工作,确保忙中有序,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两不误: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到位,安全生产是变电运行永恒的主题和中心工作,刘学军局长及工区主要领导亲自深入班组一线,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指导工作,对整体安全生产及操作计划安排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督促班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各项要求,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打好全员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一是排班安排到位,中埠运维班紧抓大班组合并契机,结合班组人员优化,科学合理做好日常值班、应急抢修、大型操作人员安排,在确保班组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也保证了操作人员不疲劳工作,为安全工作开展打好人员基础。

二是培训演练到位,班组积极组织变电站运规、典票学习,通过集中培训和小组学习,人员相互交流原中埠和亭山各自所辖变电站的操作运维经验,强化倒闸操作票填写水平,规范现场倒闸操作执行过程,为大型操作打好技术基础。

三是准备工作到位,对于大型操作,班组严格执行大型现场倒闸操作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操作前认真制定详细操作方案,及时召开操作班前会,开展设备红外测温、负荷监控,操作现场踏勘,安全工器具准备,防误装置检查消缺,确定人员和车辆安排,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大型操作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危险点预控到位,为提高倒闸操作安全性,班组制定了危险点预控、缺陷设备应急操作制度,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方案。在倒闸操作前,对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容易遗漏内容进行重点审核,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和现场安全监督人员明确安全职责,做到大型操作的“可控、在控、能控”。

五是现场监督检查到位,在大型操作班组长现场监督基础上,工区生产领导“同进同出”,充分发挥监督巡查作用,明确安全监督责任,做好多重监护工作,杜绝操作过程非安全因素,确保操作安全流程丝丝入扣、滴水不漏,提高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六是总结整改到位,在每次大型倒闸操作后,班组都及时认真召开班后会,对操作准备、执行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汇总经验、制定整改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操作现场安全工作水平。

正是一丝不苟地执行了上述安全生产措施,中埠运维班近期圆满完成了四星级大型操作2个,三星级大型操作6个,涉及220kV中埠变、220kV亭山变、110kV常安变、110kV临江变、110kV王洲变、35kV湖源变,通过设备改造及更换消除了上述变电所现存缺陷,确保了2013年迎峰度夏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接下来的六月份中,运行检修工作任务依旧繁重,但中埠运维班全体成员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夯实安全基础,狠抓执行力建设,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保证大型操作的工作质量,努力全面实现2013安全生产目标的胜利完成。

第四篇:努力推进“三项建设、一个任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狠抓“三三九项建设”和落实好“一个中心任务”,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公中镇信访综治维稳工作综述

(王晖)近年来,新公中镇面对新时期信访维稳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创建平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 “抓队伍、强服务、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通过 “狠抓三三九项建设、落实好一个中心任务”,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强化三支队伍建设,牢靠管理基础

努力推进镇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学习培训和综合能力建设,是新公中镇注重强化自身建设,牢靠管理、服务和发展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历来常抓不懈。在镇干部队伍建设上,镇党委在抓好干部的常规性学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在领导班子内部推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主要是针对全镇经济、社会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班子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民主科学决策和管理,让班子成员有责有权、权责分明、奖罚分明。今年,镇党委在选好配强新一届党委、人大、政府班子的基础上,累计组织镇干部参加县市组织的干部集中学习培训16次、观摩考察8次,干部受教育率达100%。通过班子决策的重大事项达29件。在站办所长及一般干部内部推行“三考一包”制度,即:干部的考勤、考核、考试和包村任务的完成情况相结合评比奖励制度,日常将每位干部的考勤、考试成绩记录在案,年终镇党委结合对镇干部的考核测评和包村表现,评选奖励优秀干部。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在突出理顺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支部目标承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考核批评、奖优罚劣来促进村级班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6月份,我们对全镇15个村支两委进行了半年考核,12月份,我们将再次组织一次全年工作考核和测评,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我们将汇总考评结果,表彰先进。同时,镇党委非常注重通过进一步落实党内关怀政策来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镇已有24名在职村干部和29名离职村干部村争取上了县委组织部门的政策待遇。而且在每年春节前,我们都要安排镇主要领导带队对全镇的在职村支两委负责人、离职老干部进行慰问。在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方面,重点在全镇努力推行永联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管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办法,当前全镇各支部“一年两总结、两表彰”活动已普遍开展。今年“七一”,全镇15个党支部在镇党委表彰奖励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表彰大会,对村内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共计95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加强常规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考核、评比、奖励、激励等新鲜活力,不断提升了镇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想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已成为每位镇村干部、每位党员量称不称职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推进三个平台建设,畅通服务渠道

政务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联合调处中心是镇党委、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而建立起来的的三个服务平台,三个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推进,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办事、解决问题的渠道。一是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搭建镇政务服务中心。由于撤乡并镇后管辖面积增大,镇干部力量明显不足,群众来镇里找人办事极不方便。镇党委、政府创新服务群众模式,在镇政府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抽调6名干部对计生、信访、民政、合作医疗等4大项24小项事项进行一站式集中办公。服务中心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理制等制度,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和监督电话。通过公开办事内容及方式方法,规范工作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服务效率显著提高,自2010年4月份成立以来,累计接待办事群众4800多人(次),其中接待群众来信4件,来访12批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550多件,提供政策及信息咨询1129条,有力的提升了镇机关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延伸政务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的“村级民事服务代办点”。为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镇党委在每村设立了“村级民事服务代办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镇各村实行村干部轮值班加强便民服务的决定》,要求村两委成员定时定点轮流值班为群众办理或代办各类事项,并将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定为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对村内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民情民意进行分析汇总,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明确了以支部书记为主的2名村级民事代办员,专门为群众跑腿办事。在社内设立便民服务公开栏,把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张贴于公开栏内,群众足不出社,就能知道自己要办的事怎么办、找谁办、办成办不成,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目前各代办点为群众直接办理事项6500件、间接办理事项2800多件,化解邻里家庭矛盾450多件,解答群众政策咨询7500多个。三是多部门联合打造“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镇党委按照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的总体要求,成立了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及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体的“新公中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涉法涉诉的突发案件历史遗留案件、民调组织或个别部门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联合调处。“调解中心”的日常接待主要由派出所、司法所的干警负责,必要时镇政府相关部门或领导介入调解,经费分别由县公安局、司法局和镇政府三家各负责2000元,每调解成功一例案件补贴办案经费60元。调解中心通过“有警同接、有争同息、有案同调、有难同克、有责同担”的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调解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疑难案件及涉法涉诉案件198件,调解成功189件,成功率95%,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升级。

三、完善三项机制建设,促进矛盾化解

建立健全信访综治维稳预防、排查、化解三项工作机制,是新公中镇推进信访维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都要不断完善。一是建立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镇党委、政府在制定出台各项重大决策前都要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讨分析各种利弊得失,然后才付诸实施,从而有效防止因决策不当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在村级大力推行以“村民代表会议常设制”为核心的“四权四制”村治模式,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处理和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重大事项通过“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四道程序和“村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民代表大会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的权力运行体制框架进行处理,对一些群众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村级财务等要定期进行公开,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二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首先,在不断加强三级信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在重大节庆日,镇党委都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全面掌握全镇信访动态,并及时上报上级相政法信访部门,确保信访维稳信息渠道畅通。并不断完善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规定每月的5日、15日、25日为党政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其他工作日每天安排1名副科领导在镇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协调解决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同时,镇党委对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和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实行分管领导和包村领导双包案制,一包到底,直到案结事了。其次,健全完善信访工作会议制度。镇党委在年初把信访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一同安排部署,在每次班子会、干部例会、镇村两干会上,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要针对当前的信访维稳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同时进行安排部署,由班子成员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并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门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研判信访形势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一些疑难复杂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三是重点案件因案施策,分类化解。对一些在能力范畴内问题,如淹地纠纷等,镇政府根据案情调处复杂难易程度,通过联合调解中心指导村社干部或委派包村干部妥善解决;对问题复杂,超出本部门职权范围,需有上级政府部门进行处理,或应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的,如假种子案件等,由镇包村领导或分管领导代理或陪同信访人员向上做出信访反映,依法有序逐级向上反映;针对一些涉法涉诉、历史遗留案件,镇里又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镇政府主要采取一案一策的原则加以妥善稳控,如根据上访人的实际生活状况,镇政府对一些贫困弱势群体,主要采取民政适时救助、领导干部包的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情感促动该类上访群体打消非访的苗头;对一些在镇党委、政府权限之内已经给予明确答复解决的信访案件,信访人仍不息访的,引导信访人依法规范的走三级信访终结程序;而对个别难缠户、重复访户,有重大非访嫌疑和串联集体访隐患的重点户,如民办教师群体,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案直接下访对其进行政策引导和劝阻,同时联合县公安刑侦部门利用科技侦查手段、委派工作人员、联防人员,对其24小时行踪进行跟踪监控,一有情况,镇政府、公安局、信访局三家及时沟通,研究劝阻措施,切实使个别非访对象能稳控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

四、发展农村经济工作,密切党群关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加强,一些事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镇党委、政府以妥善解决好、落实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进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牧业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以此来取信于民,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近五年来,全镇累计完成渠沟路林田五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5万亩,惠及8个村44个社3500多户群众;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65.4公里,打通了永什路、蛮合路两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全镇“三横两纵”道路建设格局基本形成;解决了9个村1.5万名群众20多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通过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完成清淤大型骨干排水沟28公里,新建维修骨干桥涵、渡槽6座;筹集扶贫助学奖励资金86.6万元扶助贫困学生705人;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作物保险等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了一卡通进行发放。

总之,新公中镇推进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切实通过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预防排查化解机制建设“三三九项建设”和落实好农村重点工作“一个中心任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全镇经济的不断发展。

下载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家口市历时7年努力圆满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