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长在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进一步贯彻全市推进“三个集中”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在XX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分两组用4天时间对14个优先发展镇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实地查看以及这几天参会的市级部门和区(市)县、乡镇领导的点评来看,我觉得大家是看出了门道,听出了味道,点到了穴道,都是看有所为,听有所得。
就目前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整体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统筹“三个集中”的力度不够;二是体制的创新不够;三是机制的完善不够。表现出来就是14个优先发展镇发展不平衡,有的发展得好,有的发展得慢,有的才刚刚起步。可喜的是,市级各部门、14个区(市)县和优先镇的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优先镇建设,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加大了对推进优先镇发展的统筹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优先镇建设的合力,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一是狠抓了规划。各镇对规划都很重视,规划的力度和层次非常高。上午我们看了双流县,双流县投入的规划资金就达到了4000万元。目前,13个优先镇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可行性要求,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优化调整,分别根据自身的区位特征、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城镇发展定位,明确了城镇发展性质、产业发展方向及社会事业发展等具体目标。各优先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也正在抓紧编制之中。二是明确了各镇产业的定位。各优先镇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基本确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产业园区。错位竞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同时,各镇的招商引资力度也非常大,成效显著。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很大,城市承载力明显提高。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自去年以来,全市优先镇共完成城镇建设投资53.66亿元,有力促进了优先发展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镇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规模进一步扩大,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优先镇小城市骨架和格局已基本形成。四是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各优先镇勇于创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比如,在城建投资新机制方面,各优先镇根据自身实际,搭建了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郫县安德镇突破政府包揽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做法,通过与世创公司合作共建企业园区,创造出了共同发展、政企双赢的“安德模式”。高建伦人还是那个人,但他通过创新,在体制和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这段时间里,11个项目开工建设,整个城市的风貌,城市的管理,变化是非常大的。温江的万春也是同样的机制,今天上午看的正兴,也是同样的方法。总体上基本一致,细部各有侧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方面,邛崃市羊安镇创造了农民以土地入股、政府投资共同成立农业股份公司,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汤营模式”。又比如,在优先镇中积极开展城市化管理体制试点,促进优先镇在管理体制上向小城市转轨。今年初开始,新繁、城厢、淮口三个镇进行了城市化管理体制试点工作,将县级有关部门的职能延伸到镇,新繁镇在体制上搞了“两局三所”,成立了规划建设、市容环卫分局,充实了派出所、财政所、劳动保障所,城市管理水平和城镇面貌显著改善。总之,经过1年多的努力,各优先镇的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4个镇发展是迅速的,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经济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喜人,这是在座各位努力的结果。一句话,人是逼出来的,事情是人干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我个人对目前优先镇发展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针对前面提到的当前优先镇面临的三个问题,我就下一步优先发展镇的工作讲几条意见,这几条意见集中起来就是一个“钱”字,就是如何在优先发展镇建设中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带队走了7个镇,大家反映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指标问题,第二是建设资金问题,第三是体制问题。其实,集中起来还是钱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优先发展镇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我认为,可从规划、产业、人、体制和机制五个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即规划是钱,产业是钱,人是钱,体制是钱,机制还是钱。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第一,就是要搞好规划,规划绝不是一张图纸,规划就是资源、是钱。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整合我们的资源,降低政府的投资成本,通过规划对资源的整合,可吸引调动社会资源、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所以规划绝不是一张纸,而是钱。规划是政府的行政权力,要把这个权力用好,如果拿着这个主导权不用或用不好,规划就真的只是一张纸了。在规划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城镇的规划要和所在区(市)县的规划衔接一致,要和XX的总体规划衔接一致。我们的规划应该是相互衔接的,不能重叠,更不能交叉,应是功能互补。我们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最了解我们当地的事情,红林、邓川同志一再强调,规划一定要尊重当地党政领导的意见,所以,在规划编制上一定要多听听当地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的意见。
第二,钱应从产业发展中来。产业定位至关重要,要按照全市的产业布局规划,针对实际,因地制宜地来确定优先镇的产业定位。产业定位准确、有特色,才能吸引企业来投资,才能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为发展产业,就要注重打造环境,注重基础设施的配套。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温江区2004年10月的土地价格约16万元/亩,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9月,温江区在道路、花博会主场馆等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24.5亿元,其中社会投资17.5亿元,政府投资7亿元,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打造好了,2005年10月份,拍卖的土地达到了131万元/亩。短短1年时间,土地的增值就从16万元到了131万元。另一个例子,我在双流县任书记时,华阳镇离万安镇8.2公里有一块地,总面积2008亩,当时我们预计这个地包括拆迁成本,最多拍卖到40—50万元/亩,扣除成本,一亩地能赚到20万元—30万元。在打造环境和其他因素推动下,上前天拍卖出去达到了93万元/亩,也就是说双流县可以获得10亿元左右的土地收益。功能的配套,环境的建设,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产业定位准确、环境上去了,就能带来钱。
第三,人就是钱,用对了人就能找来钱。各区(市)县委的书记、区(市)县长要用作风好的人,选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人到优先镇去担任领导职务。在用人问题上不要只看忠诚,而是既要忠诚也要能干。以安德镇为例,去年2月份时高建伦同志压力很大,但组织上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发挥了他的潜能,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经济也就搞了上去。这次的学习会上,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来开会的是一个人,但具体落实的又是另一个人。我认为,一件事最好一个人办到底,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有延续性,责任才能明确,在优先镇建设上,用人问题至关重要,认准了,就要充分信任并大力支持他开展工作。
第四,体制也是钱,要解决好城市化管理体制和城建投融资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我们区(市)县必须解决的问题,应当为我们的优先发展重点镇把这个必备的条件解决好,体制不理顺就会出问题,城厢、新都、双流、郫县都考虑到了城市化管理体制试点这个问题,新都已经明确提出成立两个分局三个所,各区(市)县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从体制上理顺,大胆下放权力,实行事权财权统一。权力下放越多,你们自身责任就越小,权力越集中往往矛盾越多。权力不下放,下面的人不敢承担责任,事情也就做不好。请各位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帮助优先镇把管理体制理顺。另外,要继续在城建投融资体制上大胆创新。各镇要健全投融资机制,大胆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多渠道筹资方式,多方位拓展融资渠道,吸引企业、个人投资城镇建设,实行共同建设,共同发展。我这里举个例说明解决城建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性。杭州成立了水务局,把城乡水务一体化,又成立了水务投资公司。水务局是个行政管理部门,从银行贷款显然不行,但水务投资公司就可以,所以理顺了体制,就解决了社会资金进入的问题,建设资金就有了。体制上没有理顺,各类社会资金就进不来,所以,我们在体制创新上还要继续下功夫。
第五,机制也是钱。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机制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我就机制问题举几个例子。汤营的机制来源于双流的昆山,安德的机制来源于蛟龙工业港,安德的经验又移植到正兴,我早上给正兴的同志说了,要在安德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机制。只有不断完善机制尤其是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撬动民间资金的投入,才能确保优先镇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举个典型例子,彭州河道采沙以前1年收入才40万元左右,我对门生书记开玩笑说,我给你200万元买断,其余赚的钱拿走,门生书记不干,结果他们引入市场机制,一搞拍卖,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所以做任何事情,体制问题解决了,机制建好了并不断加以完善,就会有钱、有资金。
上面讲的这几条,是我们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都需要把握好的原则,而每一个乡镇都有各自的特性,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各镇的具体办法。中医理论中,煎药有先下、后下的问题,服药也有先服、后服的问题,先下后下、先服后服的结果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希望同志们通过本次学习,看到门道,听出味道,点到穴道。希望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步子还要大一点,行动要快一点,变化要大一点,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市委书记在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工作会议,是促进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建设和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期间,我们用4天时间,到了每个优先发展重点镇,检查发展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刚才,XX同志深入浅出、生动而深刻地总结了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对全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逐一进行检查,收获很大,使我们对各镇目前的工作状况和相关区(市)县党委、政府抓这项工作的情况,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的了解。总体来看,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包括刚刚批准、正在起步的正兴镇在内,目前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有的镇发展成效超过我们的预期,如城厢镇去年在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中还排名靠后,今年通过努力,加快工作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淮口镇经过1年多的建设,小城市的雏形已经基本显现;青城山镇建设和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指标和发展潜力非常喜人。有的镇尽管目前因体制、领导班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发展相对慢一些,但是都已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找到了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办法。
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投入机制不健全,建设资金仍比较短缺;三是部分镇产业发展迟缓,对镇域经济的支撑不够;四是部分镇农民转移和集中力度不够,农民增收渠道不广阔。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这里,我强调五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步伐
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区(市)县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开展起来会非常困难,很难达到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今天把相关区(市)县党委或政府的主要领导请来参加会议,目的就是要敦促大家深化对优先发展重点镇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们现在抓的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与过去长期抓的那种小城镇建设模式相比,有很大区别。这一点,市委、市政府从一开始就讲得比较清楚。我们在全市200多个乡镇中选择30个作为重点镇,又在30个重点镇中选出14个作为优先发展重点镇,就是要集中财力、人力重点扶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的路子。市委、市政府给优先发展重点镇确定的目标是要发展成为有较强聚集和辐射能力的小城市,成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推动“ 三个集中”的重要载体。大家可以看到,1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的重视程度和抓法都不同于过去。经过这1年多的实践,我们坚信这条路子、这种抓法是符合XX实际的,是符合优先发展重点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不达目标决不放手。对此,各区(市)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把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工作作为加快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重要工作,真正把它列上议事日程,抓在手中,抓出成效。
二、理清思路,准确定位,进一步完善规划
各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总体规划都已经市规委会讨论通过,总体上讲这些规划是不错的,发展定位也没有大的问题。但是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认识的深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镇的规划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必要调整,进一步完善。比如花源镇,它原来的定位就是居住、工贸型的小城镇,但是随着南部副中心的建设和牧马山片区的打造,花源镇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更重要的是发展居住、旅游、休闲产业,包括文化和教育产业,因此高污染的二产业今后肯定不能再搞了。这些是过去制定规划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又比如淮口镇,它是按10平方公里来规划的,是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中最大气的。但这次现场看了以后,觉得如果能继续按现在这种速度发展下去,规划仍存在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城厢镇等也有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会影响优先发展重点镇的长远发展。因此,各优先发展重点镇会后要对自己的规划和定位再仔细地研究,进一步加以完善。
在开始抓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时候,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是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把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成为3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现在看来,3万人少了点,跟国家最新的小城市人口标准不吻合,其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各优先发展重点镇要按照聚集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的要求来规划。
三、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使优先发展重点镇真正优先发展
在重点镇当中又抓优先发展重点镇,是因为在目前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这些优先发展重点镇比一般的镇有更为优越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通过努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仅靠镇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当地区(市)县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真正做到优先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的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彭州市提出了一个口号,“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力,打造氵蒙阳镇”,这中间就包含了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理念。各区(市)县要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支持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建设和发展。
同时,市级有关部门也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优先发展重点镇倾斜。目前比较见成效的是交通的客运站、教育的标准化学校以及卫生设施等较为刚性的方面。从市小城镇办统计的情况看,去年市级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都给予了优先发展重点镇大力支持,今年各部门要继续给予支持。
四、积极探索农业规模化经营新路子,从根本上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各优先发展重点镇在加快城市建设,培育二、三产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能把农业忘了、把农民忘了。现在我市正加大力度,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但是如果农民的生产方式不根本转变,那我们推进的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很有可能会出问题,“三个集中”就不能实现。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抓这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现在不少地方引导和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到农村去实施土地转移和规模化经营,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方式不错,但力度还不够,光靠企业到农村去推动规模化经营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要积极思考如何组织农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如邛崃市的汤营模式、金堂县的祝新村模式。希望优先发展重点镇在促进土地转移、实施规模经营、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方面走在全市的前面。
五、完善机制,强化督查
要完善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的考评、考核、督查、奖惩等机制,对部分指标体系进行必要调整,做到考核简明有效、奖惩及时到位。会议期间,有同志提出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奖励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对做得好的区(市)县、市级部门要给予奖励。优先发展重点镇不仅处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视线内,也处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视线内。这实际上为优先发展重点镇的负责人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平台,大家要好好的珍惜和把握。今年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的考核办法,市小城镇办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具体意见。要努力营造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态势。
最后,我再讲一讲农民集中居住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三个集中”的不断深化,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得到了各区(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体来说,这项工作是健康、顺利开展。但是前段时间还是出了一些问题,春城、红林同志对此十分重视。根据春城同志批示要求,市推进办和相关部门对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在调研报告上,春城同志又作出重要批示,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统筹规划,尊重意愿,扎实工作。
目前,我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因土地没有流转,农民的生产方式没有转变,集中居住后农民生产不方便;二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没有及时配套,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三是有的地方产业支撑不强,就业岗位不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没有基础,集中居住后生活水平反而下降;四是有的地方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不尊重农民意愿,群众工作不细,政策宣传不到位,挫伤了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一是统筹规划。农民集中居住是一个方向,我们必须坚持,但如何合理地、实事求是地推进集中,需要我们认真地规划好。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和农民的就业状况,统筹考虑农民集中点的规划问题。市上出台了经市规委会讨论通过的农民新村建设规划,新的集中居住点原则上要按照这一规划来实施,但规划目标的全面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实事求是。比如有些地方虽然土地整理了,而农民的生产方式没有转变,就贸然地把两三个村的农民集中到一起居住,目前看来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规划要刚性地制定,柔性地实施,尊重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先集中,没条件的先缓一缓,时机成熟了再集中。二是正确引导。市上的基本态度是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所以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总的思路是中心城区、县城和镇对XX市内的农民要全面开放,这是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为了加快集中,各地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比如资金补助、建好配套设施等等,通过政策和实实在在的实惠来引导、鼓励农民集中。三是农民是主体。在推进集中的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是主导,但农民是主体。主导和主体要在各自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错位。农民集中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迫命令。农民自愿,我们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农民不自愿,你可能花再多钱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四是转变作风。要把工作做细,政策讲透,让农民清楚地知道有哪些政策,这样农民的工作就好做了。同时,在农民集中这项工作中,各区(市)县要建立回访制度。农民集中居住后,要及时了解他们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并拿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具体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我们工作中的失误。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重点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版)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专项工作推进会。会上,五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希望大家借鉴学习。刚才,XX同志部署了工作。稍后,春城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讲两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形成典型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全市30个重点镇中再筛选14个,作为优先发展重点镇,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句话”、“三大重点工程”、“三个集中”的基本思路,集中力量,积极扶持,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就是为了重点突破,形成典型,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我市的城镇化建设。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出发,抓好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
(一)必须走规划建镇的路子。现在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镇域总人口69.97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24.92万人,城镇化率29%,到2007年,城镇居住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或镇域城镇化率60%以上,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快、人居环境优、辐射带动功能强、风格独特的小城市。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把发展蓝图规划好,找准自己的定位。比如,从规划城镇性质上,定位为文化旅游型的有龙泉洛带、崇州街子、都江堰青城山、双流黄龙溪、大邑安仁等5个镇,定位为工贸型的有新都新繁、彭州濛阳、邛崃羊安、金堂淮口、新津花源、蒲江寿安等6个镇,定位为商贸旅游型的有青白江城厢镇,定位为旅游服务型的有温江万春镇,定位为商贸型的有郫县安德镇。我们要围绕定位来进行城市设计、街区建设、风貌打造,强化规划的执行和变现。
(二)必须走产业兴镇的路子。去年,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镇域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到2007年,城镇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以上;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要贯彻好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工强镇;通过利用交通枢纽地位,繁荣商贸市场流通,以商富镇;通过开发文明住宅小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居托镇;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做好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打造精品项目,以景亮镇,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经济支撑。总之,要突出发展特色,加快产业聚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切实把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成为企业的创业之地、县域经济的富民之地、现代城镇的安民之地。
(三)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而言,今天的重点镇,就是明天的小城市。虽然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目前发展目标只定到了2007年,但是抓好这14个镇的建设,决不能当作权宜之计,更不能搞短期行为,而要有长远眼光,持续发展,该做到的,应一步到位。比如,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要实现下地敷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仅要达到70%以上,而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与生产生活的发展相同步,不要搞分步实施。在总体安排和建设实施中,既要着力提高优先发展重点镇的人口集聚度和产业聚集度,又要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人居环境,率先走上产业发达、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希望成为我市争创“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的乡镇典范。
二、做好计划,扎实推进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今年,又出台了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具体从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建设用地指标、扶持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等7个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确立了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我们一定要创新思路,做好计划,强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
(一)要计划好融资。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步伐,除了要加强政府引导、增加财政投入之外,还要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借鉴中心城区的城市经营模式,盘活存量土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总之要谋划好融资,计划好融资,着力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发展的能力。
(二)要计划好项目。从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现状看,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加以改变,发展想加快也难以快起来,产业想做好也难以好起来。各重点镇要抓住开展项目年工作的契机,优先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比如,道路、电网改造、供水设施、电信、园林绿化及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当前,一定要从项目的规划落实到项目的计划,要认真做好三年计划,理清轻重缓急、承受能力和建设进度。对每个项目要有经济可行性分析,谋划好工程进度、资金安排包括融资计划等。要干一个就成一个,形成良性循环,避免出现欲速而不达的现象。
(三)要计划好管理。提高优先发展重点镇竞争力,除了要深化乡镇的机构配套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转变职能之外,还要按照县级副中心的标准,计划好管理,即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和城市化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市容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环境管理制度。县级行政执法和社会化服务机构,要向优先发展重点镇延伸,优化城镇发展环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要计划好保障。按照既定目标,今后三年时间内,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大致每年城镇化率要提高8%,每年需要转移出来的农民超过7万人。这么多的农民转移出来,必将涉及到一系列失地农民的转岗就业、社会保险等问题,要抓紧研究完善具体对策和保障措施,引导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切实解决好他们的谋生之路、安居之所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从今以后,要确保新征地农民全部进入社会,使他们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得好,不断提高统筹保障和综合服务的能力。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在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不但要把这14个镇建成全市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板,而且建成和谐社会的样板。
同志们,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要抢抓机遇,整体联动,开拓创新,推进落实,要以抓重点镇的新举措、抓发展的新突破,来开创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
第四篇:市长在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程进行督促巡查,切实担负起责任。要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级防汛指挥部门从现在起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及时解决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防汛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一旦发生灾害,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启运防御预案,主要领导要深入灾区第一线,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及时组织,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坚决杜绝因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发生。
二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防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承担了防汛任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增强防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检查防汛准备到位情况,落实责任领导、职能部门和联系人,落实预案、设备和物资,确保一声令下,能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
三是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狠抓苦干,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多为基层着想、多为基层服务,要扑下身子摸实情,深入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办实事好事。
同志们,防汛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把当前防汛工作抓得更紧、准备得更充分,做得更实,努力掌握今年防汛工作的主动权,着眼长远,把握全局,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努力夺取今年全市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市长在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开得很好。昨天,王局长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地税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我今天来,一是来看望大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过去一年来全市地税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二是来给大家鼓劲,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乘势而上,推动全市地税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在,我讲几点意见。
一、克难求进,开拓创新,地税机关为扬州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刚刚过去的 2010年,全市上下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158亿元,增长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11.5%。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整体跃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城市形象
实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依法为各类纳税人办理税收减免达4.5亿元,其中技术进步减免1.4亿元,现代服务业减免4500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免税收4500万元,维护了稳定,促进了经济更好发展。
三是精细化管理有了新加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构建起“集中征收、重点管理、一级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格局,税收科学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夯实征管基础,推进纳税评估,开展税务登记换证,清理漏征漏管户,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狠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税收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构建计算机网络体系,推行网上申报,完成了数据集中,征管信息系统2.0版成功上线,税收现代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税务稽查职能有效发挥,稽查威慑力得到彰显。整合服务资源,税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是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过去一年,全市地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加强干部技能培训,深化政务公开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推进地税文化建设,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文地税特色鲜明,全市各级地税机关的公信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税收征纳关系更加和谐。
五是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去年7月份,我来调研时,夏局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三产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30%,新增民资注册资本增长30%。外贸出口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着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法治新扬州的建设。
完成上述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和奋斗。税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需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聚财职能,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运用税收政策杠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与效率,需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职能,依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重任,坚定信心,奋力开拓,争
务发展。税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在全局中的贡献就越突出,地位就越重要。各级地税部门要按照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上来,统一到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在组织收入、执行政策等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税收促进发展的职能作用。坚持在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突出产业发展的重点,突出强县强镇的亮点,突出开发开放的热点,突出打造秀美和谐扬州的特点,把各项税收政策,尤其是鼓励“双创”、“三重”、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促进下岗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不断放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增强发展后劲,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严格依法治税,努力改善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法环境。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要求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整个税收工作的灵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扬州”,必须坚持依法治税;树立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观念,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打造“法治扬州”,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提高税收服务的层次,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打造“和谐扬州”,必须坚持依法治税。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把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
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廉洁从税。以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为重点,加大从源头上、制度上、机制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切实解决损害纳税人利益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地税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真正像温家宝总理要求的那样,把税务机关建设成强有力的、负责任的、文明的执法机关。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地方税收工作水平地方税收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涉及各行各业,联系千家万户,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需要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扎实工作,共同开创我市地税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关心重视地税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从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加重视调动地税机关和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理解地税干部为国聚财的艰辛,主动做地税机关的坚强后盾。要经常听取地税工作汇报,了解地税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地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主动听取地税机关的意见和建议,营造重视、关心、支持
征管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意见》,国税部门要紧密配合,建立和完善协作机制,共同研究落实加强税收征管的各项措施;工商部门要协助地税部门清理漏征漏管户;国土、房产管理部门要支持地税部门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金融部门要配合地税部门依法执行税款解缴、扣缴等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司法机关要加大对各种偷税、逃税、抗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宣传部门要重视税收宣传,切实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盯“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和超额完成各项地税工作任务,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