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5: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

第一篇:《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嗜学()②逾约()③俟()④叱咄()

⑤皲裂()⑥媵人()⑦箧()⑧缊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或遇其叱咄一食或尽粟一石B、不敢稍逾约稍出近之

C、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D、礼愈至至则无可用

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7、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计日以还C、俯身耳以请

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⑦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⑧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⑾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⑿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⒀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⒁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⒃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砚()②怠()③媵()④衾()

⑤绮()⑥臭()⑦缊()

2、找出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本字并释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弗之怠()②走送之()

③无硕师名人与游()④援疑质理()

⑤通其叱咄()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穷,无法买书来看,每天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好了日子归还。

B、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C、我家穷,没有地方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抄写目录,计算好日子归还。

D、我家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每天假装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记下来,计算着什么日子归还。

5、对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A、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①shì ②yú ③sì ④chì duō ⑤jūn ⑥yìng ⑦qiè ⑧yùn

2、①得到 ②跑 稍微、稍许 ③更加仰慕 ④忧虑、担心 曾经 ⑤等到

3、C4、①“支”通“肢”②“被”通“披”

5、A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①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二、阅读理解题

㈠ 1、①大 ②借 ③等待2、B3、B

4、①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5、刻苦勤奋 谦恭诚恳。

㈡ 1、①yàn ②dài ③yìng ④qīn ⑤qǐ ⑥xiù ⑦yùn

2、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①懈怠、放松 ②跑 ③才学渊博的老师 ④引、提出;询问 ⑤训斥、呵责 ⑥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4、B5、A

㈢ 1、C2、B3、A4、B

第二篇:《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浏览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的艰难经历的?

2、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

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6、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7、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9、.从第一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10、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之感?

11、文中运用多处对比,任选两处,说说对比的具体作用。

12文章在经过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13、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14.文章开篇点明“家贫”。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具体语句说说本文是如何表现“家贫”的?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15.找出文中对冬天寒冷的天气进行描写的语句,并说说其作用。

16.本文是作者写给东阳马生的一篇赠序,但实际所写的都是自己求学的经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答案

1.1无书之难2.求师叩问之难3路途跋涉之难4.生活条件艰难。

2.记日以还;不敢稍逾约

3.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意思对即可)

4.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5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勤学苦读,不畏艰难。

8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10作者以亲身经历为例,态度亲切,真挚诚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寓理于事,情真理足。

11老师辞色严厉,“我”色恭礼至,突出“我”谦虚好学。

12.其业有不精,得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己主观努力。

1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可见家贫无力购书。

无书借书抄录,不计严寒;百里外求师,不辞劳苦。

15“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用天寒抄书衬托刻苦学习的精神。

“负箧曳屣——大雪深数尺”写深冬求学路途险恶,衬托作者刻苦求学的精神。

16作者现身说法,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与学习态度,让马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明白道理。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初二语文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作者(),字(),号(),()代文学家,他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解释加点字: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弗之怠.走.送之

不感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既加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执经扣.问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或遇其斥咄..

俟.其欣悦礼愈至.

皮肤皲裂..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寓逆旅..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敝.衣处期间略无慕艳..意

1)

口体之奉负箧曳屣 ........

三、原文填空:

1、最能表现作者少时抄书之艰苦的句子:

2、描写教师执教严肃的句子:

3、写作者言而有信的句子

4、作者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

5、看出求学之师德高望重的句子:

6、统领全篇,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理解回答:

1、概括每段段意:

2、一、二段是什么关系?

3、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自己求学艰苦的?

4、作者幼时读书“手自笔录、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5、“手自笔录”为什么以冬天为例?

6、成年后求师,“趋百里外”可看出作者什么精神?

7、作者写自己青年时求学的艰苦的用意是什么?

8、为什么作者对同舍生毫无羡慕之情?

9、请你概括一下文中老师的形象:

10、你如何看待“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为什么?

11、本文讲述了学习上的怎样一个道理?

12、作者艰苦勤奋地学习与 他的功成名就有何关系?

13、、有人说“买书不如抄书”结合本文和你的读书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4、请就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4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

《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一、课文导读

《送东阳马生序》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苦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比较,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刻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与客观的学习条件关系不大。在我们的学习中,要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同时要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

二、文化积累

【作者在线】

宋濂:(1310—1381),字,号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宋濂、刘基、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阳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 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重庆奉节县)。

【背景投射】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学点整合】

1、生字注音

嗜()学 砚()硕()师 叱()咄()俟()忻()箧()

曳()屣()

皲()裂

媵()人

衾()被()绮绣

臭()烨()然

缊()袍

耄()老 谬(称

廪()

裘()葛()之遗()

谒()撰()贽()僵劲()

2、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

(3)日在食(“食”通)

(4)与之辨论(“辨”通)

3、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

今义为)

走送之。(走:古义为

今义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

今:

假:古义,今义)

益慕圣贤之道(益:古义:

今义:)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

今义为)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

今义:)

未尝稍降辞色(色:古义:

今义:)

余立侍左右(左右:古义:

今义:)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

今义:)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

今义:)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

今义为)

寓逆旅(逆:古义为

今义为)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为

今义指)

日再食(再:古义为

今义为)

右备容臭(xiù)(臭:古义:

今义:(chòu))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

今义:)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

今义:)

三、阅读思考

1、默读课文

2、结合注释翻译

【重点语句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再次读课文,合作探究

问题一:开篇点出文言的句子是哪句?

问题二:文中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

问题三:文中将自己的学习条件与学习态度、自己的生活条件与同舍生的条件、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自己的求学态度进行比较,请你作简要分析。

问题四:就全文来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的?

四、学习心得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一、课前积累: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成语。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②成年后求师的艰难:

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第一版块: 意会——言传

1、运用“五读法”,即“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部分疑难点。

三、第二版块: 落实——巩固

1、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①注音:嗜学加冠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皲裂媵人 ②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一词多义:

之以

弗之怠()无从致书以观()走送之()计日以还()

益慕圣贤之道()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当余之从师也()以衾拥覆()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④古今词:

走送之(古义:今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尝趋百里(古义:今义:)卒获有所闻(古义:今义:)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

⑤词的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手自笔录笔:

2、生齐读课文。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四、第三版块:诵读设疑

1、概括作者求学条件的特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点的?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别概括两个阶段的艰苦条件 ①幼时求学的艰难: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5、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6、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7、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五、思考:

1、本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4、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5、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巩固练习:

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⒈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假:走: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得鱼腹中书

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③至理名言至: ⑶①稍稍宾客其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⒊请写出一个表现马生读书刻苦的句子。⒋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⒌“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⒍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㈡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⒈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⑴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⑵缊袍敝衣敝: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以”字。

⑴①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以: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以: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④计日以还以:⑤以衾拥覆以: ⒊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⒋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A、媵人持汤沃灌B、有司业、博士为之C、县官日有D、腰白玉之环

⒌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_”和“_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________。⒍区别古今词义:

⑴汤:古义:⑵右备容臭:古义:今义:今义: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案

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3.品味诗歌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二、自主学习

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1.《课堂作业》1----4题。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1.识记重点字注音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五、研读赏析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用“读、品、析、赏、悟”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歌。(1)感情朗读全诗

(2)读诗歌第一小节,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①这节诗中有两个“活”两个“死”,你能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吗?

②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③ 这种人是什么人?

④ 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⑤ 这种人是什么人?

⑥ 小结第一段的内容:对两种人的生死进行评价。

3、读诗歌第二至四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① 第二至四段三个小节,分别从那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表现。

②“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③怎样理解“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④为什么“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⑤在这三个小节的诗行中,你觉得那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你能找出来品味一下吗?

⑥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除了副标题里提到“鲁迅”名字,诗中并未出现鲁迅二字,你能从诗中找出能使你想到鲁迅名著的提示诗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的人》导学案

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 导学目标:

1、学习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2、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作用。

3、感情朗读诗歌。学习过程:

(一)积累:生命也许是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转眼即逝;生命也许就是一轮明月,伴我永恒。凝神谛听,屏息沉思,许多人的生命理想照亮了我们的行程!韩愈高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抒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一生写了不少诗歌,他的代表诗作已收入《臧克家诗选》。他曾于2000年7月20号获得首届“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里称他是:为我国新诗发展做出宝贵贡献的20世纪杰出的大诗人。

1949年臧克家到北京后,于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日,瞻仰了鲁迅故居,想到了先生的一生,感慨万千,回去后,于11月1日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抒情小诗,以此缅怀先生伟大的一生。

(三)合作探究:

1、学习方法探究

①“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面对诗题,联系诗歌内容,你会想到那些问题呢?

②根据你的体会和经验,学习诗歌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2、诗歌内容鉴赏

4、读诗歌第五至七段,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①“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② 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③ 你能把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及相应的结果连在一起吗?

④ 这三个小节的诗中,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找出来品味一下。

5、背诵全诗,归纳主题。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及革命者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以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真理。

6、全班探究欣赏写作特色。

①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诗人为了突出鲁迅崇高而伟大的形象,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你能从诗歌中找出一例来吗?这首诗的对比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对比的作用吗?作用:

②现在你能否说出,诗歌既然为纪念鲁迅而作,却为何以“有的人”为题?

③除了对比手法,你还能欣赏出什么手法?

④反复有几种形式?

⑤ 反复手法运用的作用是什么?

⑥ 还有什么手法吗?

(四)综合学习

1、这首诗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人们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除了它的艺术特色以外,还在于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说说这首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

2、这首诗启迪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3、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像诗中所说的两种人,请分别举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 【学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了解白居易赠诗的内容。

2,正确理解本诗的内容,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3,理解刘禹锡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诵读赏析】

1,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酬”是什么意思?“乐天”是谁?

2,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3,诗中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有什么意图?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5,今天,我们赋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什么新意?

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7,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赠诗和刘禹锡酬答诗的关系?

【熟读成诵】:先自己背,互相检查

《无题》导学案

主备人:赵龙燚辅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理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2、具体讲解:

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试用诗歌鉴赏方法。

3、思考问题:

(1)“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

(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

(3)

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

(5)“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注意句式倒装)

(6)“殷勤”意义(古今异义)

5、学生讨论、核对,检查自读习惯,反思学习方法。

6、选生讲,教师补充。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无题:《诗经》、乐府诗很多; 说无题,真正的“题”是什么?文章写的角度,前四句是„„,5、6句是„„,用了什么手法?与杜甫的什么句子最相似?)

7、请大家分组讨论:

(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9、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

10、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

下载《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 1.作者及文体知识2.文言词汇讲解与积累 (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讲解(省略句、倒......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明 宋濂《宋学士文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

    送东阳马生序

    新坐标教育预测2009北京中考 2009北京中考备战《送东阳马生序》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宋濂,明代文学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朱元璋称之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2、题......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三语文教案 (总第 课时)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 编写时间:2013.09 教学目的: l.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学习翻译文言文。 4.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合集)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