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读周国平《在义与利之外》一文后有感
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读周国平《在义与利之外》一文后有感
虽是第一次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然而读《在义与利之外》却如同与老者对话,句句沁人肺腑,倍感亲切。
从古至今,人们往往对‚利‛投以鄙夷的目光,对于‚义‛报以无穷的赞美。可是,周国平先生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两种做法都不值得效仿。
对于‚利‛的否定是毋庸臵疑的,可是‚义‛呢?
古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众人都称赞他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可有人想过他为什么不进去吗?是因为他担心自己见到家人后内心深处刻意压抑的对家人的思念会如泉水般涌出,担心自己会狠不下心再次离开家人走出家门。连大禹这样的伟人都尚且如此艰难地做到‚义‛,何况一般人呢?
必须承认的是,大禹这种高尚的情操的却值得敬佩,可这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与其被这种责任重压着,不如甩掉它们,做最真实的自己。怎么样才能真实?那就要问问自己的心了。
做自己,并不是要你做一个没有感情,只考虑自己的自私鬼。关心他人,孝顺父母等等是人之常情,更是做自己的一部分。自私和自己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我们划定了做自己的范围。做自己不能超过道德的底线,不能跨过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周国平先生所说的‚情‛就是指做自己,做自己就是要随心所欲,不要被世俗的评价标准所牵绊。其实,如果一味地要求人们做到‚义‛,只会导致众人纷纷用‚义‛的外壳包装自己,最终造就一批貌似真君子,实则真小人的假面人。可‚情‛就不一样,它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让人有一种真实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情‛的极致便是超乎‚义‛的真‚义‛。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然而芸芸众生更多的既非君子也非小人,单要求大家都讲奉献,在社会上生活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养活老婆孩子,除非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否则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若是一味地让大家都去追逐‚利‛的话,相信大家也会觉得这种毫无人情味的人生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么什么能让我们愉快地生活、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呢?
周国平先生说: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我们常说要快乐地工作,然若我们仅将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是谋生的一种手段,那么结果恐怕是这样的:若无‚利‛则不愿干这项工作,若有‚利‛则能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仅仅是将该项工作任务完成而已,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毫无快乐可言。可是若我们自身十分喜欢这项工作的话,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不管有没有‚利‛,我们都会孜孜不倦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并会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而感到由衷地高兴与自豪。打个比方吧,比如某人喜欢写小说,那么不
管写小说能否给他带来利益,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仍能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但若此人不喜欢写命题文章,可是这些命题文章却能给他带来利益,所以为谋生他还是不得不写,但在这不得不写的过程中,他必然会感受到爬格子的痛苦。所以说快乐地工作与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其实都无关,只是与每个人对此项工作的热爱与否有关。我们在工作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元素,那么寻找的过程是快乐的。当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不断扩大,那么这个过程更是快乐的。当你如此快乐地工作,那么相信到最后那个你原来所不喜欢的工作一定会有让你喜欢的成就来回报你的。
当今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理念都必然发生变化,对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会重新思考。比如界定‚义‛‚利‛,人们也许更愿意接受周国平《在义与利之外》就人生哲学所提出的全新命题:‚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 ‘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而当我们用这一命题思考人生时,则发现‚义‛、‚利‛、‚情‛这三个概念竟是如此奇妙的相互并列、关联,但同时又如此奇妙的相互排斥、对立。诚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从而指出,唯有‚情‛,能彰显自我,能回归本心。殊不知,‚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
有一种闲适之情。‛始终能保持‚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所以,无论什么人,一旦拥有‚在义利之外‛的‚情‛,无论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还是已经‚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都同样意足心满,乐而忘忧——这是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