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蝉鸣的启示——读《一鸣17年》有感
蝉鸣的启示——读《一鸣17年》有感
蝉,生存于南方,而我则在北方生活,所以,从小长到现在,我从未见过蝉,更别说听蝉叫。而今日,偶然从《新周报》上读到一篇名为《一鸣17年》的文章。讲的是每一只蝉,从卵里出来之后,要在地下生存17年,17年后,它们会爬到地面上,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会鸣叫的蝉。我对昆虫学并没有多少了解,此说是否正确,便不得而知了。但它的寓意必定是正确的,那便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古今中外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譬如人人皆知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便是发明了电灯。可他为了找到最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失败了上万次,才找到了钨丝。
司马迁,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文学巨匠。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作了着名的记传体文学巨着《史记》。为了完成它,他耗费了自己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
成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才能得到的,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言。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改进才可能成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五年级:姚元元
第二篇:读《鸣沙之谜》有感
读《鸣沙之谜》有感
最近,我买了一套杨红樱科学系列童话书,里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关于沙漠、海洋、动物的科学知识,让我在阅读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这套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猫头鹰开宴会》里的关于鸣沙之谜的那篇文章。文章讲的是来到沙漠探奇的少年米奇发现了人们滑沙而使沙子发出了声音,他看到这一现象后非常奇怪,于是想一探究竟,他仔细的观察这些沙子想找出答案,最后他发现沙子表面的小孔洞正是关键所在。
读完了文章,我很佩服米奇和鸵鸟巴巴,他们能时时关注身边的现象,随时发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答案,这样的好学精神和勤奋不正是我要学习的吗?在他们艰辛而又浪漫的沙漠之旅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他们一直坚持努力着,把他们眼睛里看到的神秘美丽的沙漠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为我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
所以我也想成为像米奇那样的人,不惧艰辛,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做一个勇敢无畏的人。
第三篇:读钓鱼启示有感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让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因为没有到开放的时间,父亲命令我把鲈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过去了,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从此,我便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就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中,是因为他不喜欢这条鲈鱼呢?还是他的道德告诉他不能贪心呢?带着好奇心,我开始了深入的思考,我把文章又仔细地读了一遍,这回我找到了两个不是不喜欢才放回湖里的证据,分别是“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了鲈鱼好长时间后,命令我放回湖中”。对于这两句话,我的看法是:第一句话的得意和欣赏代表了父亲喜欢大鲈鱼,第二句话代表了父亲对大鲈鱼的依依不舍。尽管这样,父亲还是让我把鲈鱼放生,我不由得对这位父亲产生了敬佩,正是因为他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才使我走向了一条正直的道路,他真是一位英明的父亲!看这个文中的父亲,联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们平时也对我要求十分严格,违背道德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当他们严格要求我的时候,刚开始我还有点反感,有点儿不高兴,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理解了父母的一番苦心,他们这样做是对的。如果没有他们的约束,我难免会误入歧途。
我也有过类似关于道德抉择的经历。有一次,我放学后打扫卫生时,竟然在我的座位下发现一支笔。那支笔很漂亮,是我喜欢的一种。我拾起它正想把它装入自己的书包,突然想起爸爸曾经告诫我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就左顾右盼找失主,无奈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便先把它装了起来。第二天一来我就四处打听,才知道是崔婉晴丢的,当我把那支笔还给她时,她微笑地向我表示感谢,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件事虽然很小,但也足以让我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抉择。人生的路还很长,也许会遇到比这支笔还要诱-惑人的“笔”,因此,我要用道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终身做个正直的人。
第四篇: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我的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篇课文,叫《钓鱼的启示》。
它讲的是孩子在没有开放捕捞鲈鱼的时候钓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鲈鱼,父亲在这条鱼与道德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道德,从而使作者受用一生。
这表面上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鲈鱼,而实际上却是贪心与道德之间的一场恶斗。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中都会有一点点贪心,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就要看他的自制力了,就像这一对父子一样。作者那时心中一心想着鲈鱼,认为四周无人,可以将鲈鱼占为己有。而父亲却不然,他认为,不可以在利益面前放弃友谊,不可以在逼迫面前放弃国威,更不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放弃道德!所以从现在开始,让父亲的话不止使作者受益不尽,就让我们也尾随作者受用一生吧!
道德,看上去只是由简单的26画组成的,实际却不是这样的。正如父亲所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所以,我以后一定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用“道德”这把钥匙,打开前往成功大道的“道德之门”!
第五篇: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荆门市沙洋县高桥小学五年级 周成琳
今天,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一课。读完这篇文章,我初步懂得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湖边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肥又大的鲈放回湖里,“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当时的“我”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一是把鲈鱼拿回家,享受已经得到的利益,但是却违反了捕鱼的禁令;一是把鲈鱼放回湖里,也就是放弃已经到手的好处,又实在有些不甘心,“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是啊,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与那条大鲈相似的“鱼”。学校里的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是去还,还是将错就错?拾到东西没有知道,是交给学校老师,还是变为已有?„„这些道德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真的是有难。
我清楚地刻,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干渴难熬的我向妈妈要了10元钱去买雪糕。我来到一个商店里,买了一支雪糕,当我付了10元钱后,匆忙中的售货员阿姨却找给了我18元钱。此时,我的心里一阵暗喜:“哈哈,我‘发财’了,阿姨多找了我10元钱,我可以买好多的零食吃了„„”
当我走出店门的时候,心里好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地跳个不停。此时,我想起老师和父母经常告诫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我把这不该得到的10元钱变为已有,还算得上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吗?于是,我毅然地返回商店,向售货员阿姨说明了情况,退还了那10元钱,售货员阿姨连连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回想起我那次退钱的事,我想,那10元钱不就是那条“大鲈鱼”吗?把那10元钱据为已有就是道德实践的“非”;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就是道德实践的“是”。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是啊,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放弃自己不该得到的利益或好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必须严于律已,自觉遵守道德标准,努力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指导教师 陈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