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牢记宗旨,敢于担当,在服务群众中砥砺成才(在年轻干部成长上的讲话)
牢记宗旨,敢于担当
在服务群众中砥砺成才
仔细翻阅中国共产党党史,犹如一幅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画卷,她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细腻感悟,心中激荡着某种神圣,精雕品味,一股坚不可摧的信仰力量汹涌而来,淌过心田。中国共产党引领历史,成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挫折时英勇奋起,磨难时众志成城,艰难时突飞猛进,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从跟跑世界到领跑潮流的华丽转变。回眸历史,仔细梳理,这些辉煌的业绩正是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准绳之上。清泉石流,或育己,或美人,此者恰如“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的内涵揭示,告诫着青年人应该坚守的信仰。
美国著名教育家詹姆斯有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青年朋友需要正确把握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合理走向,感悟范仲淹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世境界,铸就崇高理想;品味郑板桥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做人精髓,辐散民本思想;拥抱艾青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乡土情怀,闪耀人性光辉。有了思想与目标,才
能顺接性地落实到行动上,当前社会上的诱惑很多,所以要求青年朋友能沉下身子,放下架子,甘做“鸬鹚”,敢于奉献基层,乐于服务群众。青年朋友潜力大、闯劲足,正处于“前途似海,狂飙猛进”之时,更要时刻牢记宗旨,担当责任,在服务群众中锻炼自己,共赢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青年人怎样才能成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的体会,除了崇高的理想与厚实的学问以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信仰是什么?哲学家告诉我们:“信仰是惟一不凭靠面包而存在的指引人奋然前行的力量。”信仰是一个人前进的灵魂,是一个人思想的核心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标杆。诸葛亮《诫子书》中有句话,“志当存高远,慕先贤”,“慕先贤”就是要学习先贤们积累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吸取历史的养分来营养自己的人生,体会前人干事业的不屈精神,做到既传承了历史文明也开拓着现代文明。苏洵说过:“为一身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此种胸襟与气魄,跌宕四海,享誉宇内,故此,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本质来作为我们自身的核心信仰,以服务群众的孜孜践行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本导向,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不息追求,也是我们应该终生操守的行事准则。
我们党之所以能饱受磨难而不坠青云之志,历经艰险而
不失浩然正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数共产党员重信仰胜于生命,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不惜奉献一切,直至牺牲生命。当前,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得到了大跨步的推进,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伟大信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在此,有三点与大家交流。一是要处理好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立志投身人民事业,就肩负了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把个人追求与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二是要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杜绝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思想,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好,最终只是碌碌无为、纸上谈兵。我们应清晰的意识到,小事成就大业。只有通过小事的点滴积累,才能为大业的实现奠定厚实的基础,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三是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必须的,它是我们的行进的航向和指南针,只有通过群众一线工作的磨砺,才能对工作开展的现实因素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把理论和实践和谐的统一起来,进而知行合一,突破空洞理论的障碍,实现想与做的深度结合,使高效有序的工作与
不失偏颇的创新相互促进、完美协调起来。面对现实,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二、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什么是责任?就是“应尽之责,份内之事”。利居众后,责在人先,这既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脉络,也是华夏子孙繁荣不息的精神驱动,有了责任心,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大的委屈都能承受。“慕先贤”,王进喜担当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为事责任,牛玉儒担当的是“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为民责任,周恩来担当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责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上,用最后的一点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乘客、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个司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如此惊人之举?是重如泰山的责任,并且他担当了这份责任,让人敬仰。
我们青年朋友,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应学会担当、勇于担当责任。一要增强责任心。责任心应当表现为问题不迁就,困难不回避,责任不推诿。责任心还应当表现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努力地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
好,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把应该做而且可能做的事情做好;二要激发进取心。进取心是事业的追求,也是人生的境界。“进取冒险精神,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我们要勇于剔除一切阻挠发展的意识形态,勇于变革一切制约发展的现实瓶颈,勇于扭转一切牵绊发展的体制弊端,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精神,积极进取,百折不挠,奋勇争先,谋求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决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是一种经往成才之路的必备动力,也是激发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些至理箴言,都深刻反映了坚持的重要性,也勾勒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做人、做事等都不例外。青年朋友们不差干事创业的激情,也不缺乏知识,就怕没有持之以恒的心性,最终不能大作为。“明莫大乎自见,聪莫大乎自闻,睿莫大乎自虑。”我们在工作中,应努力做到自见、自闻和自虑,在修身养性,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时刻对自身进行反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保持往日的激情与斗志,并逐步构建一套积极向上、健康合理的价值体系,这样,终将理想变成现实。
朋友们、同志们,“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是最好的大学,面对火热的现实,站位要高,眼界要
宽,切入要准,挖掘要深。群众工作,正如一部历史巨著,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也需要我们用情去书写,也如一幕舞台剧,需要我们用神去饰,用爱去雕,只要永不放弃,做命运的主宰,在群众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终能放飞梦想,茁壮成才。最后,借用蒲松龄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以此与大家共勉!
第二篇: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周济在产学研结合上的讲话
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
--在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 周济(2007年6月27日)
尊敬的张德江书记、万钢部长、李学勇书记、黄华华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广东省、科技部和教育部在这里联合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刚才,宋海同志对近两年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进展做了总结,对进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了设想,我都赞成。广东省、科技部的领导同志将做重要讲话,部分与会高校和企业代表还要介绍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经验。现在,我作一个发言,与同志们交流认识和体会。
一、以服务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此,我谈几个观点。
1.实践服务这个宗旨,必须把握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我们能不能突破制约瓶颈,赢得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从广东来看,加快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家到广东各地看看,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前所未有地高涨。因此,高校能否培养出善于创新的高质量人才,能否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这个服务的要求、这个服务的方向,将对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始终是服务对象的发展和变革所推动的。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的。17世纪,现代大学制度在英国兴起,引领英国成为持续三百年的世界强国。19世纪的洪堡改革推动德国迅速崛起。20世纪美国东部和西部两个世界一流大学群的相继形成,支撑美国近百年来世界超级强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始终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紧紧相连。另一方面,服务的宗旨不变,但服务的要求在变,这是高等教育变革的源泉。无论中外,高等教育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所推动的。高等学校的功能逐步从培养人才扩展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支撑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产学研结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越来越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2.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当前,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21世纪,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人才资源,哪个国家拥有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哪个国家就能赢得科学技术的比较优势,进而保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地位。观察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不把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的创新潜力,作为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性措施。如何充分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就成为了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就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当然就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产、学、研都是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优势,必须实现紧密结合。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当代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的优势,多学科人才汇聚特别是年轻人才源源不断的优势,高校间形成的知识信息网络的优势等等。因此,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特别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中小企业众多,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创新的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只有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要素优化配置、富有创新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劲发动机。这一点,正在广东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3.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也应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在我国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既有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大片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企业,也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作坊式的小企业,产学研结合需求的多样性是建设国家尤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给高等学校提出了挑战,也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找到了服务的空间。从宏观上来看,一是根据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知识产权攻关的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积极推动高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二是根据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东省部全面合作、南京大学“江苏发展论坛”、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大学科技园都是不同层面区域合作的探索。三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与产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参与产业技术标准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根据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五是根据农村、基层和中小企业的需要,使高校成为发展通用技术、推广适用技术的中心和纽带。
目前,在一个省,由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试验,广东是第一家。167所高校已经参与其中,其中有国家重点建设高校72所,70余所高校来自广东省外。这个试验初步显示了旺盛的生机、强大的活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比如,拿出行政编制建立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拿出财政经费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去年已投入1亿元,今年增加到2亿元。2006年广东地市、县、区、镇各级政府投入超过10亿元,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165亿元以上。这一次在“引智”上进行了如此巨大的投入,这是具有战略远见的。在此,我代表教育部,代表高等学校,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东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投身产学研结合,在贡献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跨越。一是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这必将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体制,建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怎么走?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必须跳出高等教育的圈子,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进行战略思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人类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力量。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个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将会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我们很多产业的规模,从冶金、材料、通讯到家电、服装、小商品都是世界第一;建筑、桥梁、地铁、高速公路、城市设施建设等大工程的建设也是举世罕有,应该说,这是高等教育的前所未有、今后也很难再有的发展机遇期。只要高等学校真正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就好像站在大潮的前头,需求的力量就一定会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可以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优势、最大机遇、最大特色。谁抓住了这个机遇,谁就会有跨越式的发展;谁错过了这个机遇,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在这样的机遇面前,高等学校比的是真本事,比的是解决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重大课题和产业、企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2.顶天立地创一流,高水平大学要在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中发展。
“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首先要“立地”,根深才能叶茂。我们的农林大学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有更多的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的论文,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村、企业和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高校科研工作要切实戒除浮躁之风,形成脚踏实地的学术风气。第二,“顶天”是方向,是最高目标和标准。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是国际竞争,没有国内一流,只有国际一流、国际首创。理论创新、核心技术、关键知识产权和重要技术标准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第三,“顶天”“立地”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解决经济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往往也就在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反过来,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袁隆平院士一生扎根田间地头,头顶蓝天,脚踏实地,甘作“泥巴腿子院士”,最终做出最顶尖的科技贡献。最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从我们信息产业的迫切需求出发,和国内十家顶尖企业形成了产业联盟,在数字电视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形成了我国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说明,随着我国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提出的问题,是“立地”的问题,同时也往往是“顶天”的问题。高校只有能够培养第一流的人才,解决第一流的问题,做出第一流的贡献,才能真正成为第一流的大学。
3.在贡献中发展,这是时代对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的要求。
斯坦福大学校长有一句名言,“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但我还要说另外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这就是贡献和发展之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资源,如果今天的高校仍然坚持关起门来办学,向上要增加拨款,向下要提高收费,发展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然而,只要我们转变思路,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让发展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向农田、企业、社区延伸,就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大空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更重要的是,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推进,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进一步带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都走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们在广东的实践正在并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发展思路的正确性。许多高校支持了广东的建设,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对广东的贡献越大,对学校的反哺也越大。清华大学从2005年起与广东省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每年接近1亿元;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与广东省企业合作,获得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余项,与东莞市共建研究院,得到市政府投入1.2亿元;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园2006年已经实现总产值近10亿元。这样的例子很多。学校不仅从产学研合作获得了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正在全面推进,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提高,就一定能够成功地走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三、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宽广道路,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我提几点要求:
1.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学校要站在服务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促进作用。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战略抓手,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我们还要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是发挥我国高等学校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举措,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造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竞争力。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把推动产学研结合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
2.不断创新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反复的探索,已经出现了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一些成功模式。如,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省级行政区域内,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吸引全国高水平大学与企业和地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浙江大学模式,学校同省内各地市县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把浙江大学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上海三区联动模式,对杨浦的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实行统筹规划、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河北太行山模式,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导和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扎根农村,建立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学科技园模式,引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同高校的人才和知识优势相结合,形成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平台。应该说,我们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一是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带有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单科性高等学校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是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这次参加广东省部合作的高校,都把他们最好、最强的学科拿到广东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这些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建设,引领学校的学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要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校的发展同当地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做出当地人民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3.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
从去年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以来,我们提出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工作和参与地方建设工作的“四大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实现这四个转变的核心,一是要争取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高校科研和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化、组织化程度,以大事业留住人、吸引人、培养人;二是要形成大团队,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人才汇聚的优势,形成高校创新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要构筑大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校创新资源,推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拳头;四是要建立官产学研战略性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促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具有伙伴性、联盟性和全面性的合作关系。
4.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
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机制,这要作为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由用人部门来评价,基础研究的评价要引入国际通行的办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要多听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意见。其次,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一些高校实行的“技术推广系列”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一个好的探索。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鼓励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更要鼓励在大地上、在车间里产生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要鼓励教师把新鲜、有用的知识带回到课堂。第三,要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进一步加大对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支持力度。
教育部将继续支持全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各直属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来,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贡献力量。进一步完善与科技部和广东省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省部产学研结合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我们要认真总结高校参与广东和其他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向全国的其他地区、其他高校推广,动员全国高校投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
同志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