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6: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

第一篇: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

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

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还是习惯决定命运?抑或是历史观、出身、地域、时间、风水、宗族、人脉,还是其他?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不明何为“一”,就谈不上“二”,更如何遑论“万物 ”。从这个角度更深一层讲,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是“隔代家长的认知 ”决定命运!

为什么说“三代出一个状元”,为什么又说“富不过三代”?

因为一个人的人生延续时间是有限的,在“认知”和“实践践行”方面往往无法两全。家长和后代,一代主“思”,一代主“做”,绝妙配合才可以有所建树。“孤阴不长(zhang),孤阳不长(chang)”,主思的阴和主做的阳,相互冲虚,才能“无中生有”培养出一个状元来。

一个幸运的人也许能“四十不惑”,以此为基点开始“思考和践行”,他或善思或者善做,开始刚柔欲相济的人生辉煌。苦难出思考,思考出真知,一个终生奋斗,却又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人,思考了一辈子,可能到了“五十知天命”时,能对“什么决定命运”有真知。此时,儿子多大了?20左右了吧,性格和习惯定型了。这时,如果他能对家族还有些影响的话,培养孙辈才是可行之道,在古代也许重孙辈正处于人格的黄金可塑期。这不“三代出一个状元”!

“状元”呢?在祖辈的庇荫和指导下,善于实践践行,可惜少了绝望式苦难引发的思索,在其“知天命”时,对人生的思考不足,但有更多践行带来的成就。此时状元的儿子业已定型。状元吗,对家族的影响是巨大的,但限于苦难基因的缺乏,令其对其第三代(总第五代)的指导少了绝望式思考带来的真知,当然也就“富不过三代了”。[当然当下晚婚晚育,父母辈欲代祖辈之劳,但往往少妻不能跟进,反引发李天一式“富不过两代”的时代加速。]把“状元”和“富”拓展为“成就、金钱、地位”,可能因为变量太多,引发无益的争论。如果把“状元”和“富”改为“习惯”,可能认同的人更多。

“三代出一个好习惯”,“好习惯不过三代”?

“三代出一个好性格”,“好性格不过三代”?

“三代出一个好命运”,“好命运不过三代”?

你会有何思考?

可以告诉我吗?

第二篇:我与女儿共成长

我与女儿共成长

时光荏苒,转眼间女儿许一上五年级了。女儿在一点一滴中成长,很让我们欣慰,虽然她还不够全面,比较内向,自信心不够,但现在品行良好,健康成长。现在许一已经养成了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一成果得益于我们和孩子一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来农村,学历不高,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足,自己就没读过课外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教育孩子,买的最早的一本育儿书是《卡尔·戚特的教育》。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早教育儿知识。从许一出生后,我就创造条件,让许一听一些儿歌与故事磁带,2岁时看一些“读书好”、“大公鸡”类儿歌碟片。3岁开始每天晚上给她照书读故事,要是当时给她讲故事现在效果会更好。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上完一年级,到了上二年级的时候许一才自己看书。我就把书摆在电视机柜上,让她随手就能拿到书。有时吃饭时还要拿本书一边吃一边看,有时晚上十点才上床,睡觉前还要看一会书。我也就再次翻阅那本《卡尔·戚特的教育》,《卡尔·戚特的教育》书中说天才儿子是教育的结果。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外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现在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卡尔·戚特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由于他父亲教育有方。他父亲给他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我给许一创造的环境虽然比我儿时好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3岁之前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没有做到卡尔·戚特他父亲那样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如果我做到像卡尔·戚特他父亲努力教育卡尔·戚特那样教育许一,许一各方面发展的会比现在还要好。

第三篇:我与女儿共成长

我与女儿共成长

胜利六中七年级四班张子烨的妈妈 栗冀玲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心愿。回顾十二年来与女儿共处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这是一个与女儿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让有烦恼、有快乐;既让我寻味,却让我深思,现在我将与女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蹲下身子,与女儿交朋友,品尝亲子有效沟通甘甜

自从女儿出生,我就先后阅读了大量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使初做母亲的我知道了亲子之间的沟通是增进父母与孩子感情的重要途径。在女儿成长的12年里,我探索出了“三级跳”式的交流模式。我先是抱着她和她讲话,实现我与她的平等对话,我不想让女儿抬着头和我说话,让她感觉高不可攀;后来我蹲下身子拥着她来交流,我不想让女儿感觉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直到今天女儿的个头超过了,我们才开始站着面对面平等交流。我扮演过聪明的小白兔,伪装过可恶的狼外婆,我装嫩陪女儿玩过“丢手帕”、“老鹰玩小鸡”,我装傻让女儿教我解数学中的应用题,只要女儿需要,不管情愿不情愿,我总在不停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但是所发生的一切都增进了我和女儿的感情。平时生活中女儿经常喊我“玲玲妈”,在别人看来这是女儿对我的极不尊重,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女儿和我亲近的自然表现,用她自己的话说:“妈妈,其实你是我的姐姐,是我的朋友。”从小女儿爱和我交流,学校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总是细细对我描述,甚至我们两个针对学校发生的事情进行激烈的讨论。在我面前女儿没有“小秘密”。当然家里的事情我也积极让女儿参与进来。自从上六中以来,女儿一直在吃小饭桌,早晚上学回家都是做几个人拼车回家,后来女儿告诉我她不喜欢小饭桌的氛围,希望就家近的地方上学,但又舍不得六中的老师。我为了解决女儿的思想矛盾,我便开始筹划在六中附近租房子或是买房子,在我犹豫不决中我征求女儿的意见,没想到女儿的几番话让我震惊:她先帮我分析租房子的好处和不利的地方,又分析买套二手房的好处及长远的规划,从选择房子的地理位置到以后房子的升值空间,讲得头头是道,使处于踌躇之间的我豁然开朗,从而促进了我买房的决心。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家有女儿初长成,不能再拿初中生的她当小孩看了。与女儿多渠道的有效沟通,使我们尝到了亲子间的和谐和甘甜,增进了我和女儿的感情,我们两个的亲密尽让同事、朋友看了都很羡慕。

二、以身示范,为女儿做出学习的榜样,品尝收获的快乐

小学5年级以前,由于女儿学习的科目较少,内容简单,女儿总是很快写完作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升入6年级,由于教学进度比较快,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女儿在学习上有点力不从心,作业写到晚上10点种以后是家常便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翻翻女儿学习的课本内容,其实很简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女儿不适应初中一年级的节奏呢?我反复分析、推敲原因,又观察女儿学习的状态,发现了写作业慢和拖拉的原因----注意力不专心,特别是不能真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一读题目不会,马上会唉声叹气喊不会。在寻找解决的办法过程中,我觉得首当其冲的是应该培养她注意力集中和自学的好习惯。人家都说,父母是女儿的第一任老师,是女儿学习的榜样,我觉得我应该给女儿做出榜样。于是为了和女儿共同学习,为了给女儿做出示范,我就报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每天收拾完家务,我就和女儿坐在一起学习,有时候她不专心,和我说话,我就告诉她:妈妈正在学习,希望你不要打扰我。后来女儿看我学习的认真,就自己做些小动作,我发现后就告诉她:学习就要专心的学,玩呢,就要痛快淋漓,千万不要边学边玩,否则工作效率会非常低下的。道理讲了千百遍,但是我发现收效甚微,她该玩还是玩,学习还是不专心。今年11月份,我顺利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四门课程的学习,我非常高兴,立即将快乐的信息传达给女儿:叶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妈妈在40岁的时候又成功收获了一份成果,为妈妈高兴吧。女儿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有天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你家叶子在夸你呢?说你学习专心用功,与同事一块参加考试,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了!我心中窃喜,女儿终于有所触动了!

三、好女儿是夸出来的----树立女儿的自信心

各类大道理讲了千百遍,但是我发现收效甚微,女儿该玩还是玩,学习还是不专心,我就又转换战略,加大表扬的力度,只要发现她写作业快一点,我就开始表扬,“女儿你真棒!” “女儿,你真聪明”“女儿,你太厉害了”等等,我从来不吝啬对女儿鼓励的话语,这些鼓励渐渐也成为女儿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记得在小学阶段的一、二、三年级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她很羡慕那些学习成绩遥遥领先的同学,面对女儿对别人的羡慕,我告诉她:“每个孩子智力开发的阶段不统一,你的智商、智力并不比别人差,只是你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不信你不妨试一下,做好课前的预习和复习,就会证明自己”。不知道是我的话语起了作用,还是女儿私下里开始刻苦努力,从升入四年级开始成绩开始大幅提升,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终于破解了围困自己的“魔咒”。其实我真得想告诉她,是她自己战胜了自己,在五年级毕业的时候女儿成绩已经跃入了年级前十的行列,我惊叹于女儿的进步,也为自己对女儿的鼓励暗自庆幸,在女儿表现不是很出色的时候,我没有放弃对女儿的鼓励,帮助她树立了自信心,我真得体验到了那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训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升入六中,女儿一开始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在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总会找机会告诉她:孩子你上课表现肯定特别棒,上课肯定特别专心,因为这么难的题妈妈都不会做,你却轻松的解出来了,真是令妈妈自愧不如啊!每逢此时女儿就会骄傲地说:“那是当然,上课我是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从来不敢走神,害怕漏掉重点的内容。”我承认我夸女儿夸得有点多,她骄傲地小尾巴不断上翘,甚至有点飘飘然,但是做事情尤其在学习上自信心十足,从来不退缩,所以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想告诉各位家长朋友:莫吝啬自己对女儿的赞美,每个孩子身上值得夸奖的地方非常多,给孩子一份自信,减少孩子一点自卑。

回顾与女儿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我觉得这真是一个与女儿共成长的过程。我不但捡起了放下多年的阅读习惯,而且还开始从头温习英语,我不但完成了自己的职称考试,而且与女儿一起写作文投稿,写日记,如今我又加入了学习地理、生物、历史的行列,并且一般超前一章提前学习,这样与女儿探讨起来才不会一问三不知,让女儿觉得自己有个“博学”的妈妈,让女儿知道妈妈40岁了还在学习,她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段,为什么让大好的年华白白流失呢?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女儿: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追求知识无止境。

第四篇:幼儿园观察记录:我和女儿共成长

《我和女儿共成长》是一篇幼儿园观察纪录,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

幸运的是,女儿6个月来,我们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研究案例组的研究。在叶令仪老师和案例组成员的帮助下,我以母亲和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开始了对女儿案例的观察记录和研究。从那以后,我成为了幸运的研究者,女儿的案例为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为自我管理和反省成长提供了反馈,同时我成为了幸福的母亲,我深刻体验女儿的成长,看到了孩子成长的轨迹。现在女儿已经二十七个月了,回顾过去两年经历的一切,共同成长这四个字最能总结我的心情,在这里首先感谢叶老师和课题组给我这次参加研究的机会。我想我会把它做到最后

在观察女儿记录的过程中,有以下经验

体验1:观察记录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在最初的观察记录中,关注孩子的新发展,比如新动作的发生和习惯,自由性很强。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如事件的环境、背景等。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缺乏科学、严格的态度。之后,在案例组活动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观察记录的认识逐渐明确

一是观察记录是目的性的行为。记录可以作为观察和反馈的中间环节,作为家长可以通过记录看到孩子成长的轨迹,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记录分析婴幼儿在动作、语言、感情、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征,以及婴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观察记录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婴幼儿的发展。但是,观察记录后不进行利用、分析、整理,从中得到相关启示,以前的观察记录从研究的角度没有意义。

其次,观察记录是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1、观察记录以书面和照相机等形式保留,比大脑记忆更客观和真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易消失

2、在记录过程中,记录者重新整理观察到的现象,有思考和重新整理的过程

3.观察记录能引起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引起有价值的思考和研究

4.长期观察记录不仅能促进记录者的专业水平,还能充分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5.有一定目的的长期观察记录可以检查一些研究问题

6、观察记录的资料作为案例研究的资料,对研究者和监护人有很高的价值。

体验2:观察记录的做法从零散到规范。

早期观察记录中采用过多种方法,如书面记录、摄影记录、摄影记录等,方法多但分散,缺乏规范性。通过与案例组专家的沟通,大家的指导,逐步规范做法,重点采用书面记录为主,声像记录为辅的方法,突出目的性、过程性、接近性、客观性、有效性。

一是现场式的自然观察记录和情景观察记录。

1、现场式的自然观察记录。在现场速记过程中,记录和分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语言、动作等。孩子处于自然状态,不受干扰和控制,得到的信息不仅真实,而且丰富。这样的原始记录客观具体,重视细节和过程,抓住孩子的表情、心情、语言、动作等,保持行为事件的原始顺序和真实面貌,同时为分析和研究提供线索和切入口。

2、现场式的情景观察记录。在现场速记的过程中,注重生活场景性,观察记录儿童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等,对特定领域的研究最有效。在场景观察记录中,在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时,必须保持场景的自然和真实性,在记录中不主观猜测儿童的动机、心理等。

其二,回忆式的开放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采用往往有特殊因素。例如,在与儿童共同参加的活动中,现场不允许记录的儿童突发事件现场有时无条件记录的观察有在观察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之后也许会因为某种感动而回忆起来,特别有价值的情况。这样,由于一些特殊因素,记忆可以在事后开放的记录和分析中大大丰富记录的内容。

但是,任何观察记录都应该考虑背景和过程,不是孤立的,有可能有一个坚定的背景、影响因素、连续性等。

体验3:观察记录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问题一,观察记录的持续性与个人能量、体力不能保证的矛盾。

问题2,观察记录的感情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这对于既在母亲身上又在研究者身上的我来说很难把握和处理)。

问题3,观察记录的质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质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

以上只是我对女儿观察记录中的点滴心得。关于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今后案例研究组的活动一定会解决。就像童话《青蛙王子》所说的那样,公主在找到真正的王子之前一定会吻很多青蛙。我们也真诚地关心孩子们,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回报!

附上观察记录案例:

2002.7.29(15个月17日)

糖手里拿着爸爸的手机玩弄。父亲进了房间,发现手机被女儿推着,很快就生气了。是谁给她的?她自己有,我说。不要给她玩!说了好几次,不要让她玩手机!爸爸说话的声音又响又凶。旁边的糖瞪着眼睛向父亲看。爸爸走过去,一下子抢走了糖手机。糖糖哇哇叫了,没哭。然后,她伸出双手,向父亲喊道:拿,拿,拿!父亲生气地说:不要玩!拿着父亲的手机打屁股!糖糖立即站起来,踩着双脚(带跳跃),双手用力摇晃,然后大声生气地说着自己的话。#¥**********************************

喊了一会儿,她走到我身边,张开双手抱我,说:去街上。

分析:分析:::

糖的行为:最近,糖的感情和行为发展进入了暂时的不平衡期,变得不听话。而且,最近突然各方面获得了很多新能力,随着动作的发展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必须尝试新鲜的东西。她主张自己做很多事情,但是不清楚或者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发脾气。这次和父亲的冲突是因为玩手机得不到父亲的支持,被父亲斥责。但是,脾气来得快,去得快,稍微转移注意和引导,就容易平息。这种现象可能是情感和行为循环的表现。

父亲的行为:在处理糖玩手机的问题上,父亲的态度粗暴简单,结果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知道停止和斥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介入。夫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孩子面前的争吵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而且生气的父亲不会听我对孩子的发展特征问题的说明,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夫妻冲突。之后慢慢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有必要让孩子在这样的自然家庭环境中成长。

第五篇:我和女儿共成长 记个案观察记录中的点滴体会

我和女儿共成长 记个案观察记录中的点滴体会

很有幸,在女儿六个月时我俩共同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研究》个案组的研究。在叶令仪老师与个案组组员的帮助下,我以母亲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开始了对女儿个案的观察记录与研究。从那时起,我成了一位幸运的研究者,女儿的个案将为我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而其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又可为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同时我成了一位幸福的母亲,我将深切体验女儿的成长,见到孩子成长的轨迹。现在,女儿已二十七个月了,回顾近两年所经历的一切,“共同成长”这四个字最能概括我的感受,在此先感谢叶老师及课题组给我这次参与研究的机会,我想“我会将它进行到底。”

在对女儿进行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得到以下体会:

体会一:对观察记录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

在起初的观察记录中往往关注孩子新的发展,如新动作的发生与习得,随意性比较强。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观察与分析,如事件发生环境、背景等。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之后,在个案组活动的不断学习与研究中,对观察记录的认识逐步清晰:

其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记录可作为观察与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家长可以通过记录看到孩子成长的轨迹;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记录分析婴幼儿在动作、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不同发展特点以及采取何种有助于婴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观察记录的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婴幼儿的发展。然而,当观察记录后不进行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的启示,那么,先前的观察记录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是无任何意义的。其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1、观察记录以书面或摄像等形式保留下来,比大脑记忆更具客观性与真实性,不容易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在记录的过程中,记录者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重新整理,有一个思考与重整的过程;

3、观察记录中能引起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引发有价值的思考与研究;

4、长期的观察记录不仅能促进记录者的专业化水平,还能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与不同特点等;

5、有一定目的的长期观察记录能检验某些研究的问题;

6、观察记录的资料能作为个案研究的档案资料,对研究者与家长都有较高的价值。体会二:对观察记录的做法由零散到规范。

在初期的观察记录中采用过众多方法,书面记录、照片记录、摄像记录 等,方法虽多

但零散,缺乏规范性。通过与个案组专家的交流,大家的指导,逐步规范了做法,有重点地采用书面记录为主,声像记录为辅的方法,突现目的性、过程性、递近性、客观性、有效性。其一,现场式的自然观察记录与情景观察记录。

1、现场式的自然观察记录。在现场速记的过程中,对孩子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发生的语言、动作等进行记录与分析。由于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不受干扰与控制,所以得到的信息不仅真实,而且丰富。这样的原始记录应当是客观的、具体的,重细节与过程,抓住孩子的神态、心情、语言、动作等,保留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与真实面貌,同时也为分析与研究提供线索与切入口。

2、现场式的情景观察记录。在现场速记的过程中,注重生活情景性,观察记录孩子在特定情景中的行为表现等,对某方面特定的领域研究最为有效。情景观察记录中,在控制与改变某些条件时要保持情景的自然与真实性,记录中切忌对孩子的动机、心理等做主观的猜测。

其二,回忆式的开放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采用往往有特殊的因素,如当与孩子在共同参与式的活动中,现场不允许即使记录;有时孩子突发的事件现场没有条件即使记录;有的在观察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事后却可能因为某种触动回忆起来,认为特别有价值的。这样由于一些特殊的因素,事后回忆性地进行开放的记录与分析,也可大大丰富记录的内容。但无论是何种观察记录都应考虑其背景与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可能有一定的背景、影响因素、它是连续的等等。

体会三:观察记录中遇到的问题日渐突现。

问题一,观察记录的持久性与个人精力、体力无法保证之间的矛盾。

问题二,观察记录的情感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矛盾(这对于既处于母亲又处于研究者双重角色的我来讲很难把握与处理);

问题三,观察记录的质与量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难以既保质又保量)。

以上只是我在对女儿观察记录中的点滴体会。至于那些遇到的问题,我想,在以后个案研究组的活动中定会得到解决,正如童话故事《青蛙王子》中所讲的那样:公主在找到真正的王子之前定会吻许多的青蛙,让我们也真诚地去关心孩子们,定会得到他们的回报!后附观察记录案例:

2002.7.29(十五个月零十七天)

糖糖手里拿着爸爸的手机摆弄。爸爸走进房间,发现手机正被女儿乱按,立即生气了,说:“是谁给她的?!!”“她自己拿的,”我说。“不要给她玩!说过多少次了,不能让她玩手机!”爸爸说话的声音又响,又凶。在一旁的糖糖瞪着眼睛朝爸爸看。爸爸走过去,一下子夺走了糖糖手中的手机。糖糖“哇哇”叫了起来,但没有哭。然后,她伸出双手,冲着爸

爸大叫:“拿、拿、拿!!”爸爸生气地说:“不许玩!再乱拿爸爸的手机打屁股!”糖糖立即由坐站了起来,跺着双脚(带跳),双手使劲乱甩,随后大声而生气地说了一串自己的语言:“#¥*****—……%¥·¥%……*¥*”那大声叫喊的神情与刚才爸爸训她的一模一样。

大叫了一会儿,她走到我身边,张开双手要我抱,并说:“街街去。”

分析:

糖糖的行为:近阶段,糖糖的情感和行为发展进入了一个暂时的不平衡期,变得很不听话。而且,近期突然间各方面获得了许多新能力,随着动作的发展活动的范围也日渐广泛,对新鲜的事物都要尝试。她坚持自己要去做许多事情,但又表达不清或得不到成人的理解与支持而常发脾气。这次与爸爸间的冲突就是由于玩手机得不到爸爸的支持并受到爸爸的训斥而引起的。不过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只要稍转移注意与引导,还是比较容易平息的。可能这种现象正是情感与行为循环性的表现。

爸爸的行为:在处理糖糖玩手机的问题上,爸爸的态度过于粗暴、简单,因为他毕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知一味阻止与训斥。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介入,因为当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矛盾时,当着孩子面的争执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而且在气头上的爸爸是根本不会听我的关于孩子发展特点问题上的解释的,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夫妻冲突。事后慢慢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让孩子在这种自然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是有必要的。可能在父女的冲突中,糖糖也会得到某种发展的。

下载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与女儿共成长系列2-关于三代出一个状元和富不过三代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