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

时间:2019-05-15 16: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

第一篇: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

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成立要件

1.第三人代为清偿的内涵

第三人代为清偿,又称第三人代为履行,是指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并未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并成为合同当事人,只是自愿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理论上及实务中很多人将《合同法》65条理解为“第三人代为清偿”。其实,这两种制度是不一样的,我国合同法对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并没有作明确规定,但理论与实践中都普遍认同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效力。债权人可以通过第三人清偿使自己的债权得到全部或部分的实现,债务人不过是改向第三人承担债务,且在第三人以赠与为目的代为清偿时,债务人还可因此而免去其所负担的给付义务,所以对他并无不利,对于代为清偿的第三人也无不利可言。这就是代为清偿制度得以生存发展的利益基础和根本动力所在。

2.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构成要件由于代为清偿是由合同关系外的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这就决定了代为清偿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适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是依合同的性质,可以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如果债务是专属于债务人的,在性质上就不允许代为清偿。如不作为债务、以债务人的特别技能为内容的债务、以及因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特别信任关系的债务,如委托,雇佣等,原

则上非经债权人同意,不得代为清偿。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不得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约定。如果存在这样的约定,第三人就不得代为清偿。当然,约定必须发生在代为清偿前,如果已经发生了第三人的代为清偿,则这种约定无效。三是债权人没有拒绝代为清偿的特别理由,债务人也没有提出异议的正当理由。如果第三人的代为清偿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则债权人或债务人都有权拒绝。四是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第三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愿意向债权人清偿本属于债务人的债务。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认识错误,误以为是自己的债务而清偿的,不发生代为清偿的效果。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使其合同债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第三人代为清偿,其主观上应当出于善意和自愿,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不应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增加额外的费用,也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唯有如此,第三人的代为清偿才是有效的。

二、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法律后果

1.代为清偿的方式

第三人履行他人的债务主要有以下原因:依法履行、依约定履行、无法定或约定义务而履行。第三人依法履行他人的债务主要是依据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而第三人代为清偿则主要依约定,也可以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履行,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第三人单方表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二是与债务人达成代其清偿债务的协议,也就是订立债务履行承担合同。债务履行承担,也称“清偿承担”,又称为对内的债务承担,是第三人(承担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一种合同,依该合同承担人对债务人负有履行债务人债务的义务。此时债务人依然负其债务,而惟取得对于履行承担人请其向债权人为履行或其他免责行为的债权。债权人对于履行承担人并不享有债权,故不得直接请求履行;而履行承担人的履行,对于债权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第三人清偿。第三人单方自愿履行,是指在没有法定和约定义务的情况下,第三人自愿做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至于其行为性质,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第三人自愿履行是一种赠与行为;有的则认为是一种无因管理。笔者以为,第三人自愿清偿他人的债务,虽然可能以对债务人实行赠与为目的,但我国合同法已经明确将赠与规定为合同的一种。既然是合同,就属于双方法律行为,需要形成合意,在第三

人和债务人之间没有形成赠与合意的情况下,是无法按照现行合同

法的规定将第三人单方自愿履行的行为认定为赠与行为。因此,第三人的行为性质及后果就只能寻求其他的法律依据。笔者认为,如果第三人单方自愿清偿了债务人的债务,其行为应当被视为无因管理。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确立了无因管理制度。由于无因管理的发生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所以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它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而无因管理的管理人虽有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但不需有与受益人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目的,也无需将管理他人事务的意思表示出来。无因管理之所以在当事人间发生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不是因为管理人有与本人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意思,而是因为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这种事实。无因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这就要求管理人在着手管理时,应依本人的意思为之;在管理开始后,应依有利于本人的方法进行。理论上往往将违反本人意思的管理视作非无因管理,适用侵权行为或不当得利的规定。所谓依本人的意思管理,是指管理人的管理不违背本人对该事务进行管理的意思。本人的意思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即从管理的事务给本人带来的利益可推知本人的意思。因此,第三人单方自愿清偿债务人债务的行为,如果与债务人的意思与利益是一致的,完全符合无因管理的要件。

2.代为清偿的效力

代为清偿是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行为,一经清偿,则债务人对于债权人的债务归于消灭,债务人免除义务。当然,在双务合同中,必须是双方的债务都得以清偿,合同关系才能消灭。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情形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代为清偿,第三人都没有成为合同关系的主体,没有成为新的债务人,也就无须直接向债权人承担责任。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达成了债务履行承担的协议,却又事后反悔,则须向其合同的相对一方,也就是债务人承担责任,与债权人无关,这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体现。同样的,在第三人单方自愿清偿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清偿,应当允许第三人撤销,不再承担代为清偿的责任。

因此,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情况下,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因第三人的清偿而消灭。至于第三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应按照以下原则处理:(1)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委托合同,则适用委托合同的规范;(2)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既无委托合同又无其它履行上的利害关系时,第三人可依无因管理或不当得利的规定求偿。此时,第三人负有及时通知债务人其清偿事实的义务。(3)第三人以赠与的意思为债务人清偿债务时,不发生求偿权。

三、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合同法上关涉第三人承担合同缔约主体债务的问题,主要有债务承担制度、由第三人履行制度、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等,担保法上主要是保证制度。这些制度中都涉及第三人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问题,但在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上却存在着诸多差异。只有在理论上正确地理清这些制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1.与债务承担

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或者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债务承担按照原债务人是否免责为标准,分为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在免责的债务承担中,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的地位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而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原债务人并不脱离债务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合同法》第84条以下规定的主要是免责的债务承担,惟债务人将合同义务“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情形,在解释上可否包括并存的债务承担,尚不明确。理论上普遍认为,在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时,必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而在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债务承担合同中,是否

需要债务人的同意才能生效,应区别不同的情况。

第三人代为清偿与债务承担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在债务承担中,债权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且在由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的债务承担合同中,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情况下,第三人只是单方面表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或与债务人达成代其清偿债务的协议,无论哪种情形,均无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

(2)在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成为了合同关系的当事人;而在代为清偿中,第三人不过是债务履行的主体,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只是在其求偿权的范围内代为债权人。(3)当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设定的救济途径不同。在债务承担中,债务主体发生了变化,应由第三人(适用于免责的债务承担)或者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适用于并存的债务承担);而在代为清偿中,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而不能向第三人请求承担责任。第三人单方19愿清偿与债务承担的区别是明显的。债务承担对第三人发生效力,除了需要满

足存在有效债务、被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等条件外,还必须要有第三人与债权人或与债务人之间形成债务承担的合意。无论是免责的还是并存的债务承担,都要求第三人就债务的移转与债权人或债务人意思表示一致,也就是成立一个债务承担合同。在第三人单方自愿履行的情况下,第三人既没有与债权人,也没有与债务人形成合意,因此,与债务承担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最常见形式,债务履行承担在实务中大量存在。债务履行承担与债务承担存在着共同之处,如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都应是合法有效的,是可以移转或可以由他人履行的,且都必须有合意的存在。至于两者问的区别,理论上比较容易界定,但在实务中还是经常容易混淆。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弄清两者问的本质区别。笔者以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务履行承担只能是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的合意,而债务承担还可以发生在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二是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同。债务承担如果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的,应是在两者问形成了转让债务的协议,债务履行承担则在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形成了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协议。关于两者的区别,德国民法典第329条的规定阐释得非常清楚。该

条规定:“当事人的一方在契约中未承担他方的债权人的债务而承担向他方债权人为清偿的义务者,在发生疑问时,不得视为债权人已直接取得向该当事人请求清偿的权利。”由于债务承担涉及的是合同主体的变更,因此在成立要件上最为严格。当事人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表示“债务人将合同债务转让给第三人”(包括全部和部分转让)或者“债务人的债务由第三人承担”;如果约定的是“债务人的债务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或“清偿”、“给付”、“代付”),则属债务履行承担。由于“债务履行承担”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内部合同,与债权人无关,无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而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并无任何变化,债务人仍对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债权人当然也不能据此取得对第三人的请求权。

2.与由第三人履行

理论上一般将合同法第65条规定的情形称为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称第三人负担的合同或担保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以第三人的履行为合同标的合同。近代民法虽承认合同可为第三人设定权利,但并不承认合同可为第三人设定义务。笔者认为,第三人代为清偿与由第三人履行也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意思表示一般是通过与债务人订立债务履行承担合同来体现的,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缔约主体却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由第三人履行,是债务人与债权人订立合同,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合同的订约主体,第三人是否参与其中是其19由。因此,在由第三人履行的情况下,于第三人不是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的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当事人,故其约定当然不能约束第三人。由第三人履行的这一特点,是它与债务承担及债务履行承担的基本区别。在债务承担及履行承担的情况下,虽然债务也是由第三人履行的,但此两种情形,都有第三人的参与,也就是有第三人与债务人或者与债权人达成协议,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则发生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当然,在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中,债务人为“使”第三人履行,必然要通知第三人,如果第三人拒绝,债务人应对债权人承担责任。但如果第三人同意,其与债务承担,尤其是与债务履行承担的区别何在?笔者认为,其区别的要点仍在第三人“同意”的内容:如果第三人与债权人或债务人通过协议,明确表示愿意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或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愿意向债务人承担代为清偿债务的责任,则这种“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就转化为债务承担或债务履行承担;而如果第三人仅同意向债权人为给付(履行),并未明确表示愿意承担债务人对债权

人的债务,或愿意向债务人承担其对债权人的债务履行责任,则只能认定成立了“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3.与保证

《担保法》第6条规定:“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意义上的保证具有以下含义:保证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保证是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保证是约定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保证是债权人与保证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仅有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保证,不是担保法上的保证;其次,保证是担保主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保证债务一般与主债务同时发生或者在主债务发生后、清偿期到来之前产生。保证与并存的债务承担,特别是与第三人加入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的情形,存在相同

之处。对于连带责任的保证,保证人没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履行债务的责任而第三人承担连带债务的债务承担,其加入债的履行主要也是为了保证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有些微差异的话,笔者以为主要是债务发生时间上的差异。保证债务一般与主债务同时发生或者在主债务发生后、清偿期到来之前产生;而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加入债务,一般发生在债务人的履行期。保证与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区别更为明显。第三人单方19愿清偿与保证的区别在于保证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而第三人单方19愿清偿则是事实行为。与债务履行承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债务履行承担的缔约主体是第三人和债务人,而保证则是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合意。对于一般保证,由于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只有当主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能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对于连带责任保证,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履行债务。而对第三人代为清偿,无论债务人的情况如何,债权人都无权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

第二篇:仲裁制度中的第三人

仲裁制度中的第三人

摘要:仲裁是解决商事纠纷的一个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人认为应当在仲裁中设立和民事诉讼一样的第三人制度。本文认为设立第三人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定。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

Abstract:The arbitration is an essentional and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mmercial dispute.Whether in theory or in practice,somebody argue that the third person system,consident with the one in the civil litigation,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arbitration.I think it is critical to establish the third person system as it can be constrained strictly.Key words: arbitrationthe third person system

仲裁是一种民间性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协议双方当事人依据协议将纠纷诉诸仲裁,完全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协议之外的人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这就成为第三人进入仲裁的理论障碍。

一,第三人的含义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可以分为两种,即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是实际上是提起了一个新的诉讼。可以完全的参加到诉讼中去,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仲裁中的第三人根据一般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即仲裁协议的第三人,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的第三人以及裁决执行过程中的第三人。所谓仲裁协议的第三人是指非仲裁协议的表面签订者,因合同的转让等缘故成为仲裁的当事人,直接提起或被提起仲裁,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的第三人是指非仲裁程序的当事人申请参加到或者被仲裁人要求追加到或者被仲裁庭通知加入到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中,执行裁决过程中的第三人是指仲裁裁决作出后,针对当事人以外的人执行裁决。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在诉讼开始以后进入的,相应地,仲裁制度中的第三人也应当在仲裁程序开始以后进入,同时,仲裁制度中的第三人也可以根据民事诉讼的规定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所谓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仲裁裁决所涉及的标的享有独立的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仲裁裁决的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有一定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仲裁程序的第三人。

二,仲裁制度中加入第三人的理论依据

(一)仲裁的契约性理论并不排斥仲裁第三人的存在所谓仲裁的契约性理论是指仲裁所体现的当事人双方基于意思自治的合意性,也就是说,当事人通过仲裁协议约定把纠纷提交仲裁庭调解,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据此,有人认为第三人没有事前达成协议,故没有进入仲裁的理论依据,但是,第三人虽然没有事前达成协议,仲裁结果却与其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利害关系,如果不允许第三人进入仲裁程序其权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践踏。同时,仲裁虽然强调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意思自治的本意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私权,并不能因此而将其无限扩大化,否则仲裁的规则对当事人而言就无任何意义,所以应当允许第三人在有合理依据的情况下参加仲裁。

(二)允许第三人参加仲裁有利于实现程序的公正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任何一个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仲裁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不允许第三人进入,在实体上享有独立请求权与虽无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之有利害关系的人在仲裁程序中就得不到救济与保护,这会导致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脱节,也会严重影响仲裁程序的公正与效率。因为如果不允许客观存在的第三人进入仲裁,由于其地位相当于间接当事人,若裁决与之关联的一方败诉,意味着其必然承担责任那么,在其没有机会陈述意见的情况下就间接地对其进行权利义务分配,显然是有违公正的。另外,不允许第三人进入仲裁还

会影响程序的效率。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为例,当他得知他人正在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自己又无法进人仲裁时,那么他只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坐等仲裁完毕进人执行程序时提出执行异议,然后按普通程序提起诉讼;一是直接向法院起诉不管第三人选择哪种方式,都会导致仲裁与诉讼的冲突与协调,最终影响程序效率若允许第三人进人仲裁程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程序公正,提高程序效率第三人由于有实体上的权利,反映到程序上,若赋予其参加仲裁的权利,可以使每个实体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人在仲裁中充分陈述意见,提供证据,从而使仲裁裁决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另外,这种做法同时又可以使第三人服从判决的可能性大大增大,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从而提高程序效率。

三,仲裁制度中第三人的加入

(一)第三人加入的实质性要件

1,与仲裁裁决所涉及的利益有利害关系。无论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与仲裁裁决所涉及的利益有一定的利害关系,只有具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才有必要参加仲裁并了解仲裁程序的进展从而及时对有损自己利益的主张提出异议,进而维护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2,需经当事人同意。仲裁体现的是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仲裁程序中涉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当事人自己的选择进行,因此,第三人能否加入也应当获得当事人双方的同意,仲裁机构无权主动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故意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仲裁机构则可以在查明情况,认为第三人确有必要参加仲裁时依职权主动通知第三人参加。

(二)第三人加入的时间

第三人只能在仲裁程序实际启动后才能加入。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启动的前提,没有仲 裁协议作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启动仲裁程序。也就是说,只有仲裁协议的签字人才能 独立申请仲裁,启动仲裁程序。所以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时间应是在仲裁程序开始后,由自己 提出参加仲裁的申请,或仲裁协议当事人提出申请,第三人同意。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时间截 止于仲裁结束之前,是因为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第三人对仲裁裁决结 果认为影响到他的权利,只能另行求助于其他救济途径,而不能再加入到仲裁程序中。

(三)第三人加入的方式

一般认为,第三人加入可以分为志愿加入和被动加入。志愿加入是第三人主动提出参加原当事人之间的仲裁。被动加入由原仲裁当事人的某一方提出或双方共同提出,强迫第三人参加仲裁。在第三人是被动加入时,考虑到不浪费第三人的精力和时间,仲裁庭应当在征求第三人的意见的基础上决定。

(四)第三人的权利限制

由于第三人毕竟不是仲裁协议的签字人,因此他在行使权利时,当然地应该受到一定限 制,第三人的权利应当不以不影响原仲裁当事人根据其仲裁协议和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正当权 利为限。第三人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选择了依据开始的仲裁程序,就意味着他同时选择了原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包括原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选择、仲裁程序的 使用、管辖权异议提出权以及仲裁庭的组成等。第三人向仲裁庭递交申请就意味着他接受了 这一系列的约束。

基于现实和理论上的需要,在我国的仲裁制度中设立第三人制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是符合当前的国际立法趋势和现实中的仲裁实务要求的。但是由于这项制度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中要结合具体实际具体运用这项制度,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逐步完善仲裁中的第三人制度,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仲裁第三人制度刍议 》 林海英张颖

《试析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制度》周红民宋玉 《论仲裁第三人》何成兵

《论仲裁与第三人》林一飞

第三篇: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07卷三10题)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广泛的商品交换中,受让人往往很难对其财产来源进行调查。从交换当时的环境看,受让人不知或不应该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则交换完成后,因为转让人无权处分,使交换无效,应使受让人返还财产。这样,权利的受让人为预防不测之损害,在任何的交易,均人人自危,非详细调查真正权利人以确定权利实像,则不敢交易。如此一来,则受让人均要裹足不前,现代活泼迅速之交易活动,必大受影响。因此,在我国法律中确立善意取得制度,是商品经济客观规律发展的要求,它对维护商品交换的安全和良好的经济秩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

我国学界通说认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

二、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的成就条件

由于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结果,是物的原权利人丧失了其对物的处分权或处分权受到限制,善意受让人则取得物的所有权或设定于其上的其他权利,与当事人各方利害攸关,因而各国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都对其构成设定了严格的要件。善意取得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一)取得财产的第三人必须是善意不知情的、无过失的这是善意第三人条件成就的主观要件。这里所指的“善意”为不知情的误信,所谓“不知情”是指第三人在实施该项民事行为之时,对占有人非法处分于己的标的物根本不知道是他人所有,第三人始终认为占有人对交易财产具有合法的处分权。只有当受让人不知且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时,才能认定其为善意。善意、不知情和无重大过失体现了第三人主观无过错的原则。

(二)善意第三人与占有人之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必须是等价有偿的它体现了善意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的公平性原则。人所共知,等价有偿是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它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一方取得他人财产利益时应向对方支付相应的价款。关于善意取得要件中的有偿取得,一般学者皆认为无偿取得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无偿转让财产,本身表明财产的来源可能是不正当的,而一个诚实的、不贪图便宜的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应当查明财产的来源,如果不经调查就受让财产,则本身是非善意的,或者说是有过失的。另一方面,由于财产是无偿接受的,受让人占有财产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因此返还财产并不会蒙受多少损失”。

(三)善意第三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显失公平

这一条件决定了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的合法性与否。本文所称的显失公平,就在于占有人在处分他人财产时没有按民事权利中的对价原则公平交易,其价金明显低于当时一般售价,其结果在权益上对所有人有重大不利,相反该行为使第三人获得了超出在正常情况下所应获得的利益,故法称“暴利”。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已作规定,“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四)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

一旦不要求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则于受让人受现实交付之前,转让人再行转让的受让人,也主张动产所有权时,何者利益优先,很难予以平衡。而且,如果受让人是间接占有人,此时,人们几乎不可能从占有的表象来判断所有权的归属,就会使财产已经发生转移的外部表现消失殆尽,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五)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由无处分权人处取得

善意取得制度,以让与人欠缺对标的物的处分权为要件。如若让与人为有处分权人,其让与行为为有权行为,不欠缺法律依据,当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六)须为出让人合法占有且法律允许流通的财产

根据无处分权的出让人占有出让物的依据,可分为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基于法律行为或法律规定的合法原因而取得的占有,如基于租赁、保管、借用等合同关系而占有他人之物的,原则上应适用善意取得;与之相反,非依合法原因而取得的占有,如盗赃、遗失物等,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其法理即在于法律基于公平原则对受让者与原权利人之间进行利益平衡。

同时善意取提的财产必须是法律允许自由流通的财产,对于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的财产,则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如国家专有的物资、爆炸物、枪支弹药、毒品麻醉品、金银等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物资则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七)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需以动产为限

善意取得制度仅限于动产,这是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的传统观点。一般情况下,动产物权的存在,是以占有为主要特征,认为所谓善意取得,即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若买受人于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买受人返还。”至于不动产,“因以登记为其公示方法,交易中不致误认占有人为所有人”,“因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第三人若再以不知不动产之权利状态为理由予以抗辩已不可能。” 故在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后,“善意取得的原理以及规则在不动产法领域已经无法适用。”即使存在“不动产准用动产善意取得的必要,也仅在违章建筑等极少数未进行保存登记的不动产之上。”对于“已登记的不动产发生登记错误,应通过公信原则或登记更正程序来解决,不适用善意取得。” 所以,善意取得制度以适用于动产为限。

承上所述,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时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七要件,其民事行为方具成就,由此转化成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法律行为,并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这种保护的本身又是对第三人物权取得的限制和制约。

三、第三人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的法律后果

在第三人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之后,善意第三人、非法处分人和原所有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第三人应通过等价有偿的交易活动,善意的拥有交易财产的所有权,非法处分人不得以无权利处分该财产为由而对善意第三人取得该财产进行抗辩。就非法处分人与原所有人来讲,基于原所有人的意思表示,原所有人与非法处分人之间原来存在合同关系,非法处分人对转让的财产属于合法的占有,如租赁、保管等合同关系。原所有权人可主张非法处分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向非法处分人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还可以依侵害其所有权而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此时请求权发生竞合,原所有权人可选择适用。总之,善意取得行为最直接导致的法律后果是主体间物权关系的变更或终止。该项财产从非法处分人交付转移之时起,善意第三人则成了法律上所认可的新的财产所有人,而原所有人对原物权归于消灭,并相继转化为对非法处分人的债权关系。

第四篇:试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试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时间:2010-01-13 09:20来源:未知 作者:葛静 点击: 91次

在民事诉讼法律问题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分歧较多的问题。立法上,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规定也存在着缺陷,由此导致司法实务中第三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对此,本文从我国现行立法入手,浅要地分析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并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立法目的我国传统的学理研究认为,设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特殊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有利于维护案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防止法院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3.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1]但是细究起来,第一点和第三点是有一定问题的。一方面,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由于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参与到诉讼当中的人,那么他是否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言下之意即为,在法院判决之前,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具有当事人的地位,也没有与当事人相同的诉讼权利义务。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连基本的诉讼权利义务都没有,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又从何谈起呢?另一方面,根据诉的合并理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诉讼应当属于混合的诉的合并[2],即原诉[3]的一方当事人(原告或被告)向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的诉与原诉的合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同其他的民事诉讼基本制度(如诉的合并、分离等)是处于同一地位的。因此,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是这些制度的共同目的,而非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特别立法目的。

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诉讼法律地位

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条文表述来看,法律把第三人规定在第五章第一节“当事人”中,显然是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当事人的一类,这与传统的理论相一致,但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又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当事人相区别。这种前后矛盾的立法表述,使得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不明确,也直接导致了其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该法条使用了“判决”一词,也就是说只有人民法院采用“判决”这一结案方式判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他才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那么,如果法院采用“调解”的方式结案,其结果又将如何呢?是不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就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呢?其次,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只有在被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之后,才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而且此时他只享有上诉权和二审中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那么,在判决之前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又如何呢?第三,人民法院的判决只能对当事人作出,而根据法条表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判决前并不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法律地位,即他此时并非当事人。那么,法院怎能对不是当事人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出判决,并且是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利判决呢?种种疑问表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类型

单纯从法条表述来看,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律并未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出类型划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实际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种是纯粹地起辅助性作用,有助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并防止判决对己不利而参加到诉讼当中的第三人,他并不最终获益或承担民事责任,称为“辅助型”第三人;另一种是作为第三方被告而参与诉讼的,最终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民事责任的第三人,可称为“被告型”第三人;还有一种是作为第三方原告而参与诉讼,最终同原诉的原告共同获得利益的第三人,即“原告型”第三人。其中第三种情况少之又少,本文略去不谈。

对于“辅助型”第三人,国外立法早已有之。德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330条,日本民事诉讼法第42条等均有“辅助参加人”、“从参加人”等规定。“辅助型”第三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他们在诉讼中并不具有当事人的地位,也不具有当事人所具有的诉讼权利义务纯粹是为了防止对己不利判决、维护自身利益、帮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而参加到诉讼中的,最终绝对不会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同原诉的原告一起获得利益。作为第三方被告而参加诉讼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因为有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而被迫参加诉讼的,应当具有当事人的性质。这种类型的第三人,不仅不具有独立的请求权,而且是原诉原告请求权的对象,是被强制纳入诉讼的。在一般的公众观念中,“参加”是积极主动的,而非消极被动的。但事实上,这类第三人是因为有可能替原诉被告承担部分或全部民事责任而参加诉讼的,实际上是一种“应诉”行为,但是同原诉被告不同,他没有一定期限的答辩期准备,不能提出和解或反诉,缺少重要而且必要的诉讼权利。因此,这种类型的第三人在现实中仅具有当事人的名份而没有实质上的权利。

我国立法上笼统地把上述三种类型的第三人称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并且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66条中规定“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是不合理的。该条司法解释明显地同《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相矛盾,这就造成了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混乱。因此,如果立法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出类型划分,并规定详细的诉讼权利义务,对确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是有帮助的。

(三)参加诉讼的途径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律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因此,理论上存在着三种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途径: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自行申请参加;2.原诉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同意并通知其参加;3.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其参加。

第一种途径看似没有问题,但在实践中非常少见。我们知道,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结果有三种:1.承担民事责任;2.既不用承担民事责任,也不能获得利益;3.获得利益。根据一般公众的认识,对于前两种结果,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肯定不会自行主动地申请参加诉讼,因为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有很大的风险。对于第三种结果,很少有案例予以佐证,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况且,法律只规定了法院可以直接判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而对于其可以同原诉原告一起从被告方获得利益则未加规定。

第二种和第三种参诉途径,最终均需法院通知方可参加诉讼。名为“通知”,实际上是法院以传票的形式传唤。《意见》第162条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因此,法院可以在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缺席的情况下开庭审理案件并判决。在这里,人民法院的职权主义特征体现得相当明显。没有任何人提起诉讼,法院即动用职权把一个仅仅有可能“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引入诉讼,并有可能致使该第三人承担不利后果,这是否与民事诉讼的“不告不理”原则相悖呢?由于该第三人根本不具有独立的请求权,他不可能向原诉的当事人提出任何诉讼主张;由于该第三人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原诉的当事人不能向其提出任何的诉讼主张。那么,法院依职权传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并且有可能根据案件审理判令该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否与“无诉不审”的原则相悖呢?

(四)诉讼权利义务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导致了其诉讼权利义务的不确定性。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律仅规定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被判令承担民事责任后有上诉的权利,在二审中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诉讼中有发言和答辩的权利。但是在一审案件判决前的权利义务却没有规定,这使得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事实上,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权利义务有:了解原诉原告起诉的情况,了解原诉被告答辩的事实和理由,查阅和复制案卷的有关材料,了解诉讼进展情况,陈述自己意见并向法院递交自己对该争议的意见书以及履行法定义务等。可见,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一审案件中的权利义务是相当有限的,不享有直接涉及民事实体权利的那些诉讼权利,如无权要求和解,无权处分民事实体权利,无权反诉,无权申请强制执行等。因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和诉讼权利义务是相互关联的,民事诉讼法必须同时全面地予以规定。

(五)判决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效力

鉴于合理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三种类型,因此这个问题应该从三方面来讨论。

1.如果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最终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那么此时他有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成为当事人。因此,该判决对他的效力同普通诉讼中判决对于当事人的效力完全一样,恕不赘述。

2.如果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作为原诉原告一方的第三人参与诉讼的,判决其同原告一起获得利益,那么该判决对他的效力也同普通判决一样,只是该第三人不具有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3.如果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仅仅作为辅助型的第三人参与诉讼,那么该判决又具有何等效力呢?对此,学界存在三种观点:(1)本案的处理结果对第三人与本案一方当事人可能发生的有联系的另一个诉讼具有预决作用[4];(2)在第三人所辅助的本诉一方当事人(称为主当事人)向第三人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时,该第三人不得对主当事人主张本诉判决对其无拘束力,主当事人却可以以本诉判决对抗第三人的请求[5];(3)本诉判决对辅助第三人产生拘束力之说难以成立。本诉判决是针对本诉当事人的纠纷而作出,其不可能也不应当对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产生直接的拘束力[6].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各有优势,均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实际上,由于该种类型的第三人参加诉讼仅仅是为了防止对己不利判决、维护自身利益和帮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其本身并未从中获得任何好处(或是受到任何不利),判决书仅仅能证明其参加了该次诉讼,因此,如果该第三人没有后续的另一相关诉讼时,该判决对第三人毫无实际意义。但是,任何得判决都是有既判力的,如果该第三人参与的另一诉讼同本诉讼有关时,这份判决应当对于后一诉讼有一定的预决效力

(六)管辖异议问题

管辖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无权管辖该案时,向受诉法院提出不服管辖的意见和主张。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否能够提出管辖异议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9-11条中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哪些人不能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形,这就表明了司法解释承认部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

笔者认为,按照先前的分类,可以大致地对能否提出管辖异议作出规定。作为辅助型第三人,由于其不具有当事人的地位,不应享有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若该第三人对管辖不服时,可以不参加诉讼,因为这类第三人的参诉行为只能起到方便案件审理的作用,对最终责任的分配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另两种类型的第三人,由于他们具有原告或被告的性质,具有当事人的地位,理应享有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

三、对于完善立法的建议

(一)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进行类型细化

根据前文论述,大致可以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分为辅助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原告型第三人。明确三种类型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进而确定相应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诉方式的改变

由于法院(法官)的职权主义逐渐弱化,因此,应当将法院以传票方式传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变为由原诉当事人申请,并经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同意,最终由法院以通知书的方式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这样,可以使原诉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责任编辑:第1论文网)

第五篇:代为付款确认书

代为付款确认书

致xxxx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本人(本公司)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营业执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年___月___日通过转账/现金方式支付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___)至(身份证号/营业执照号: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人(本公司)确认此笔款项为本人(本公司)代___________(身份证号/营业执照号: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业主支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业之_______________款。

特此证明!

确认人(签名或公章):

确认日期: 年 月 日

下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代为还款协议书

    协议书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甲方代乙方清偿他人欠款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甲方代乙方清偿他人欠款元,乙方同意,乙方将上述款......

    代为房屋买卖委托书

    代为房屋买卖委托书 代为房屋买卖委托书1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受托人: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一......

    债务清偿协议书

    债务清偿协议书(精选多篇) 债务清偿协议书 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乙方清偿所欠甲方债务相关事宜达成本协议: 截止2014年月日,......

    债务清偿协议

    债务清偿协议 债务人:(以下简称“甲方”) 住址:身份证号: 债权人:(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现甲方为清偿之前所欠债务与乙方达成协议如下,以资信守: 第1条 债务总额 1.1......

    贷款清偿证明

    贷款清偿证明 抵押人 所担保的债务共计 已清偿完毕,特申请注销 特此证明。 抵押权人: 年月日......

    债务清偿协议书

    债务清偿协议书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乙方清偿所欠甲方债务相关事宜达成本协议: 1、截止2011年月日,乙方共计欠甲方人民币元(大......

    清偿的近义词

    近义词:归还、偿还、了偿、了债归还:归还 guīhuán[return;give sth. back to] 把人或物送回原主、原地把它归还给图书馆偿还:偿还 chánghuán[repay;pay back;return for]......

    股权代为持有协议书

    股权代为持有协议书 甲方:身份证号码: 住址: 乙方: 身份证号码: 住址: 标的介绍:XXXX股份有限公司X%股权 注册资本为xxxxx元,工商注册号:xxxxxx。登记在甲方名下的公司股权共计xx%,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