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昌市安义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
南昌市安义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国内经济发展受阻的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3+1”目标定位,以“三大”工程的推进,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保”目标,经济发展呈现出弯道超越、快速发展的态势,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危机变生机,经济运行步入快车道
坚持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并重,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经济运行步入跨越发展快车道。突出表现在: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好、人民生活更富裕。
1、发展速度更快。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2亿元,增长15.8%;财政总收入2.86亿元,增长13.8%;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增长21.7%。工业经济大幅攀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30.4%;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44亿元,增长12%;税金总额9377万元,增长55.8%;工业用电量1.17亿度,增长38.6%,增幅排全市前列。农业经济稳中有升。粮食总产量15.6万吨,增长9.2%;生猪出栏量23.3万头,增长9.1%;家禽存笼量177.8万羽,增长3.2%;水产品起水量2.4万吨,增长15%。全面落实了强农惠农政策,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462.2万元、良种大户直补资金158万元、良种补贴资金521.3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809.4万元、油菜补贴资金163.3万元、购置农机具补贴资金295.6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资金26.5万元。三产经济高效提升。旅游业:共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增长9.8%;旅游综合收入5816.2万元,增长8.1%。房地产业:销售额3亿元,增长103.6%。金融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1亿元,增长32.2%;贷款余额30.2亿元,增长58.2%;存贷比达64.2%。开放型经济突飞猛进。全年共引进项目5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开工项目29个,投产项目20个。被市政府认定的“3010”项目3个,超额完成1个“30”项目。实际利用内资16.3亿元,增长18.7%,其中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资8.1亿元,增长18.9%,排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4112万美元,增长14%;进出口总额3300万美元,增长11.5%。
2、发展质量更好。投资拉动效益强劲。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1亿元,增长56%。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2个,总投资8000万元。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减少7.6%。财税管理科学严谨。全面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房地产企业税费进行了清查清理;稳步推进了园区土地使用税征收工作。
3、人民生活更富裕。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8亿元,增长24.6%,排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增长21.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451元,增长10.1%。
(二)创业成产业,工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围绕工业强县目标定位,以创业兴产业,以产业强工业,工业经济危中快进。突出表现在:“三回”工程风起云涌、产业集群日益明显、园区平台更加夯实。
1、“三回”工程风起云涌。大力实施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三回”工程,建材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优政策支持“三回”工程。出台了《做大做强建材产业16条意见》,编制了《建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提出了三年实现年产能5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上交税收2亿元“512”目标,五年实现年产能1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上交税收6亿元“126”目标,确立了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建材产业基地发展定位。坚持本土创业与外来客商同等待遇,在用地、融资、水电供应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深入北京、上海等外出创业集中区域专题宣传发动,鼓励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开展了“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以政治上的荣誉、经济上的鼓励,充分激发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全年共有50人返乡创业,兴办了东阳铝业、和谐铝业、中安铝业等17家建材企业。
保企业推进“三回”工程。积极采取有力举措,支持雄鹰、锦鹏、永高、荣凯等建材企业渡过金融危机。在用地保障上,为17家企业办理土地证843.8亩;在融资解难上,积极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友好合作,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财政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1.5亿元,全县骨干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满足率达90%以上;在人才保障上,利用县乡村组四级网络为企业招工1500人次。促进了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雄鹰铝业投资4亿元的二期项目快速建设,并被列为全市48家重点工业企业和第二批拟上市企业,荣凯铝业投资1.5亿元的不锈钢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
引龙头带动“三回”工程。依托在外创业人员与全国知名铝材、塑钢企业良好的市场网络,着力引进品牌建材龙头企业。在广东大沥、新塘举办了铝塑建材、纺织服装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安义)商会成立仪式暨建材产业招商推介会。中国塑钢龙头企业——大连实德集团投资12亿元的16万吨塑钢项目快速落户,项目从洽谈到落户仅用28天,并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至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以铝合金、塑钢为主品,玻璃、锁扣、不锈钢为配套,较为完整的建材产业链条。全县共有建材投产企业43家,落户铝材生产线278条、塑钢生产线169条。其中,即将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建材项目17个,铝材生产线154条、塑钢生产线40条、不锈钢生产线80条、微晶玻璃生产线4条;开工的建材项目6个,铝材生产线92条、不锈钢生产线60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增长19.8%,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3%;上交税收6600万元,增长30%,占工业企业纳税的70.4%;安排就业3600人,占工业企业用工人数的44.7%,挑起了安义工业的大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安义发展的强大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我县“三回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得到了在外创业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投身共为,也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省市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全市开放型经济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在单一县区召开此类会议。我县先后荣获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江西省铝合金塑料型材及制品产业基地、江西(安义)铝合金塑钢型材产业基地。
2、产业集群日益明显。在实施“三回”工程,做大做强建材主导产业的同时,稳步推进了江钨集团金属镍钴、晶安高科核级海绵锆等新材料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了柏辉制衣、百盛发实业等纺织服装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了豪安能源、康道生物等机电、医药化工项目建设,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建材为龙头,新材料、纺织服装、机电、医药化工为支撑的特色产业板块。
3、园区平台更加夯实。科学编制了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开展了生态园区、绿色厂区建设工作,推进了纺织服装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兴建了园区北延路网,竣工了红山35千伏变电站,即将完成长均110KV变电站建设,启动了园区110KV变电站建设和自来水管网扩容建设。坚持集约用地不放松,对18户闲置企业进行了腾笼换鸟,清理闲置用地736亩。
(三)活力添魅力,城乡面貌呈现大变样
按照打造“环境模范县”的要求,强力推进了城乡建设,宜居安义充满活力、彰显魅力。突出表现在:县城有新面貌、城镇有新变化、农村有新气象。
1、县城有新面貌。朝着打造南昌远郊城市副中心目标,坚持“四高”并重、“四增”并举,城市基础设施大为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四高。高起点规划: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3个片区控制性详规和4个乡镇土地规划修编工作,推进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我县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高质量建设:按照“做特新城区、做优老城区、兼顾城南区”的工作思路,投资2.1亿元,快速推进了前进路、规划二路北延、东二路建设等16个城建项目。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省天然气管道44公里;投资3300万元实施了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33.6公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稳步推进了阳光加州、水岸花都等精品住宅小区建设。高标准管理: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市容环境综合评比列全市四县第一。违章建筑专项清查清理活动全面铺开,查处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高效益经营:率先在全市组建城投集团,明确政府所有的涉财项目一律由城投集团进行运作。四增。增绿:新建京庄巷、阳湖、码头3个小绿地。增亮:投资260万元完成了县城主街道、新老大桥、文峰塔及沿街建筑物亮化工程,县城亮化实现全覆盖。增净:整治城区空闲地14块,清理菜园地1.5万平方米。增色:对前进路、商城南路等重要街道及小街小巷进行了整治改造。县城“街道整洁、空气清新、面貌一新”。
2、城镇有新变化。朝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魅力的现代化城镇目标,稳步推进了集镇建设。龙津:完成了上车头村整体搬迁工作,高标准实施了上车头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鼎湖:实施了胜利街亮化、主干道美化工程。万埠:新建了综合农贸市场,实施了城镇路网工程。石鼻:积极做好了昌奉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了城镇美化、绿化工程。东阳:启动了现代物流园建设,推进了徐埠街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长埠:启动了古村购物广场项目,兴建了日供量2000吨自来水厂。黄洲:推进了黄洲大桥建设,做好了昌奉高速公路配套服务工作。乔乐:推进了江西泰晟农业生态园项目,实施了集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新民:实施了下水道管网改造、美化工程。长均:完成了集镇路网框架建设,建设了“龙翔社区”。万场:实施了路网工程,兴建了日供量800吨的自来水厂。实现了小城镇和集镇面貌一年一个变化。
3、农村有新气象。朝着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新农村目标,按照“进村一条路、环村一片林、村前一口塘、村中一广场、房前屋后是‘银行’”的建设思路,推进了74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拆除闲置旧房、破旧危房、空心房2100间;完成改水、改厕3299户,建设集中供水机房、机井66个,铺设下水道70公里;硬化村庄道路280公里,涌现了龙津台山蔡家、鼎湖柏树新村等一批特色示范村。枫树刘家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村内是社区、村外是产区”的建设模式被全市推广。我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铺开,全县建设垃圾转运站11个、垃圾池1269个、填埋场218个,1060个自然村组建了专兼职保洁队伍。探索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输、县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被列为全省典型并推广。
(四)绿色创特色,农村经济迈向产业化
依托绿色生态品牌,以“面向市场、服务都市”为主题,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长效发展。突出表现在:现代农业凸显特色、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1、现代农业凸显特色。朝着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基地目标,农业基础巩固夯实,规模农业初步构建,特色农业亮点频现。一是农业基础巩固夯实。投资1860万元,完成了候家、毛家、观察等重点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700万元全面完成了武举堤加固工程。我县被列入“全国小农水建设第一批重点县”。全省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投资74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投资2800万元启动了东阳、新民土地平整项目。我县被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二是规模农业初步构建。投资3500万元实施了南昌菜园、清晨生态示范园、从玉菜业基地3个市重点农业项目。从玉菜业基地被列入农业部标准园创建点。全省标准蔬菜园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了“一村一品”工程,培育了3万亩红薯、3000亩翠冠梨、5000亩冬瓜、1500亩杨梅等特色产业基地。三是特色农业亮点频现。腾飞粮油、金槐园农业成功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有市级龙头企业16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形成了从玉出口为主、菜园供昌为主、清晨直销为主的三种现代农业市场销售模式。培育了从玉菜心、天豫粉丝、黄洲翠冠梨、赤家垅杨梅、安义瓦灰鸡等一批特色农副产品。
2、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按照实现安义“一刻游”向“一日游”、“休闲游”转变的要求,从景区建设、品牌创建、宣传推介入手,进一步做大做响了乡村旅游产业。一是景区建设上档次。重点推进了安义古村群、梓源民国村等龙头景区建设,安义古村群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紫园农庄、菲莎谷、刘老根山庄等6个旅游景点成为首批“江西省三星级旅馆”和“南昌市自驾游活动基地”。二是品牌建设成规模。在南昌乡村旅游六大品牌评选中,摘取“十佳特色农家菜”、“十佳民间旅游工艺品”、“十佳旅游景观名村”等11项桂冠,居全市县区之首。三是宣传推介显特色。成功举办了民俗文化旅游节和金秋旅游文化节,承办了“第三届南昌杨梅节”、“南昌人游南昌活动”。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歌《绽放》、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电影《我是中国人》在安义古村群取景拍摄。
(五)绿化促变化,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紧扣打造“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生态安义、休闲胜地”目标,加强了生态建设。突出表现在:造林绿化、环保净化、资源优化。
1、造林绿化。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抓手,投资3000万元,新增造林绿化3万亩,植树40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我县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先进县。一是森林引入城市。编制了龙印谷森林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重点实施了前进路、规划一路、环城东路等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小区、街道绿化2万平方米。二是花园导入农村。实施100多个村庄绿化,植树10万株。三是绿色进入园区。实施了工业园区主干道绿化和10个厂区绿化。
2、环保净化。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环保优先。投资5466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可达到80%,每天可处理污水1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吨。全省第二批县(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工仪式在我县举行。我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高标准、造价低成本、建设快速度”的做法,被江西卫视宣传报道。坚持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户,全年共否决投资项目12个。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了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关停污染企业3家。
3、资源优化。大力推广了“猪-沼-果”等综合生态养殖模式,投资310万元,建设了1座养猪场沼气池、482座户用沼气池。乔乐南边村户户用上沼气,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坚持摒弃“星星点灯、天女散花”浪费资源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适当提高了旅游开发门槛,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都市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了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和资源利用最大化。
(六)民生惠民众,人民群众提升幸福感
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突出表现在:民生工程有力实施、民心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各业全面进步、政府建设有效加强。
1、民生工程有力实施。投入县财政资金7000万元,实施了60件民生工程。一是促进就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902人,城镇就业率达到94.5%;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培训农村残疾人50名,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21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500人,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二是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2万人。三是社会救助。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做到了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2532.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城镇“三无”特困群众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465.9万元;落实了102例农村二女户结扎养老保险;组建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服务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1件。四是医疗卫生。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62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2.97万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17.8万人,参合率98.3%,排全市第一;“光明微笑”工程成效显著,免费实施白内障患者手术1298人次,实施唇腭裂患者手术56人次,工作进度排全省前列,被省卫生厅通报表扬。加强了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我县被评为全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先进县。五是公平教育。免除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和补助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582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45万元;补助高中、中职、大学困难学生100万元;补助边远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43万元。六是文化事业。免费为农民送戏188场次、送电影1551场次;博物馆文物展厅免费开放;完成了石鼻、长埠、黄洲3个综合文化站建设和2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七是住房建设。投入108万元补贴困难群众建房;投入55万元改造100户贫困残疾人住房;投入1615万元新建廉租住房325套,面积1.6万平方米,发放城镇居民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6.2万元;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扩大至乡镇和非公企业。八是生产生活。硬化农村公路80公里;新建了30个乡村道路候车亭、4个乡镇汽车站;建设改造“农家店”100家;发放家电下乡产品补贴176.7万元;完成了16个“五个之家”建设。
2、民心工程扎实推进。投资1.8亿元推进了十大民心工程。龙津学校。总投资3020万元,一期工程于去年9月10日竣工投入使用。县医院住院大楼。总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春节前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总投资5466万元,主体工程全部完工,3月份投入运营。黄洲大桥。总投资1200万元,推进了大桥主体工程、引道工程,预计5月份竣工。城市公交车。总投资400万元,去年8月1日顺利开通。垃圾中转站。总投资1569万元,完成了县垃圾压缩处理站及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2月份投入使用。殡仪馆。总投资800万元,去年4月1日投入运营。商城改造。投资20万元对商城进行了维修加固,新建了杨梅头农贸市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200万元完成了3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新建停车场。规划了集仓储、货运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停车场春节前可投入使用。
3、社会各业全面进步。科技:首次通过了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15个。教育:投资364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1.2万平方米;改造鼎湖、东阳、长埠3所农村中学;新建了万埠小学、大团前小学;高考一本上线率超全省2倍,3人录取北大、清华,实现高考新的跨越。体育:夺得国家、省、市运动会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8枚。文化:开展了“乡村歌会”选拔赛活动;组织“匾额书法雕刻技艺”产品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完成了我县首部长篇农村电视剧《古村女人》的筹拍工作,即将拍摄。卫生:完成了黄洲、新民卫生院和109个村卫生所建设;推进了万埠、石鼻卫生院建设;全省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计生:高度重视计生工作,人口出生率为12.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4‰,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8个百分点。社会稳定:建成视频监控探头223个,实现全县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年无赴京非正常访,排全市前列;在全省率先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全县生产经营性死亡事故为零,为全市唯一县区。全县社会和谐文明,百姓安居乐业。
4、政府建设有效加强。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年”活动。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301项精简为234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68项精简为41项。组建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了乡镇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查清理工作,清理规范性文件123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和社会各界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件、政协委员提案86件,办结率100%。
与此同时,民兵基层建设“整县推进”卓有成效;兵役、武警、消防、监察、审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食品药品监督、档案、统计、物资、物业、工商、质监、供电、气象、邮政、通讯、石油、公路、烟草、医药、水文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省市驻县单位的大力支持,归功于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归功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拼搏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安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实践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2009年,我们深深体会到:
1、必须坚持顺势而为,把理清思路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一年来,我们认真审视县情,在“3+1”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出台了《发展建材产业五年规划》、《加快培育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意见》、《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实施意见》、《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实施意见》、《建设南昌城市副中心实施意见》五个文件,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主攻方向,为加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必须坚持工业强县,把“三回工程”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们从安义有8万人在外从事铝塑建材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市场优势入手,从发展建材产业易成规模的比较优势发力,大力实施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三回工程”,变本地能人外出创业为返乡创业,变本土制造为本土创造,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做大了财政蛋糕,做强了经济实力。
3、必须坚持投资拉动,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咬住重大项目不放松,紧抓投入产出比不松劲,以项目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促进了优势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大突破,强化了发展支撑,增强了发展后劲。
4、必须坚持规范运作,把创新机制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保障。一年来,我们坚持规范运作、创新机制,组建了安义城投集团,出台了《安义县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办法》,启动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投融资体系、财经管理、人才调配等方面采取了突破性举措,形成了更具活力的机制体制。
5、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实了六十件民生实事,推进了十大民心工程,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安义事业发展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和谐氛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强;财政支撑能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乡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需要加快;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及公共资源均衡化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对此,我们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心齐、气盛、劲足的精神面貌,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力争发展速度更快一些,发展成效更好一些,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实施“3+1”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安义提速发展,在周边县区中进一步赶超进位和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处在紧要关口和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难得的机遇,但压力人人都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机遇。一是发展的宏观环境有利。国家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为我县借力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发展的机遇难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国家战略高度,南昌城市发展进入更宽层面的“山江湖”综合开发时代,为我县科学发展、提速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三是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近年来,我县通过持续的打基础、强后劲、谋长远,产业集聚的效应更为显现,建材产业风景独好,纺织服装、新材料产业前景看好,城市基础设施更为夯实,交通、区位、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更为明显,为我县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敢于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加艰苦的努力,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发展中开拓前行,就一定能在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安义经济社会的赶超跨越。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山江湖”综合开发机遇,推进“一大”战略(“3+1”战略),决战“两区”建设(园区、城区),加快“三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推动“四个”发展(经济提速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开局。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特色立县,提速发展。坚持把做特产业经济作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来推进,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理念,把安义的特色产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特色产业经济的壮大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确保稳定健康的前提下,能快则快,超常推进,聚精会神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举全县之力主攻工业,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增强工业的经济龙头、财政支柱作用。坚持科学高效经营城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景美”的生态园林县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支撑、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是集约资源,可持续发展。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加强园区集约用地,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注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13%;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6%;引进内资、外资、进出口总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六坚持、六着力”。
(一)坚持“三业”并重,着力构建特色工业主导格局
坚持大开放主战略,按照继续做大做强建材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强力推进新材料等产业的工作思路,推动特色工业总量做大、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力争2010年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上交税金、用工人数、工业用电量等主要指标,较上年分别增长18%、20%、15%、30%,在全省省级工业园区排位进一步前移。
做大做强建材产业。以“三回”工程为载体,突出“四抓”,加快建材产业做大做强步伐。一抓规模扩张。进一步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确保各乡镇、各兵团各引进1—2家建材企业。着重瞄准广东大沥等重点区域和全国知名建材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力争引进1—2家全国十大知名企业。加快推进雄鹰二期、荣凯不锈钢、中安铝业等项目建设,确保建材企业突破60个,投产铝型材线突破100条,塑钢线突破200条,产能突破2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亿元,上交税收突破1亿元。二抓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摒弃“大而全、小而全”发展模式,推进建材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鼓励支持企业产品由原材料向半成品、精品、终端产品转变,由民用产品向工业用品转变,提升建材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三抓配套完善。积极推进建材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设集建材展销、仓储货运为一体的建材物流大市场。依托雄鹰铝业等公司,规划建设建材废铝收购市场。四抓品牌塑造。组建江西安义铝合金塑钢产业基地企业协会。支持现有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国家品牌1个、省级品牌2个、市级品牌5个。充分依托大连实德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政企联手,举办跨区域性建材产业论坛、研讨会,唱响安义区域品牌,让外面的人谈到安义就想到建材,谈到建材就知道安义。
加快培育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一是夯实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接力。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企业项目建设,确保柏辉制衣正式投产,力争百盛发年内试投产,创豪纺织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二是打造特色。积极支持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培育出1—2家牛仔服装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牛仔服装为主品的纺织产业特色。三是招商选资。坚持环保型、品牌化原则,盯紧新塘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选资,确保引进3—5家“生产工艺环保、企业产品知名”的纺织服装企业。
强力推进新材料等其他产业。以晶安高科与法国阿海珐合作为契机,加快核级海绵锆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江钨集团8万吨金属镍钴、宏狄氯碱4万吨精细化工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发生看得见的实质变化。致力培育新兴能源产业,加快推进豪安能源等项目建设,力争美亚能源3月份投产。扶持康道生物、派尼生物、励远化工等医药化工企业发展。着力推进建设镍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医药中间体检测中心、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研究中心、铝型材检测中心五个省级工程中心建设,提升园区企业核心竞争力。
致力优化产业平台。开展工业园区扩区升级,深入推进生态园区、绿色厂区建设。启动工业园区东扩路网建设,推进自来水管网扩容、110KV变电站项目建设,竣工长均110KV变电站。进一步加大力度,破解融资、用地、用工难题。加快公安、城建、国税、地税等部门进驻步伐,实现园区由封闭运行向开放运行转变。科学编制园区金融业、商住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休闲、餐饮、娱乐、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万场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建设万场工业园,进一步提升工业承载能力。
(二)坚持“三农”并举,着力提升绿色农业示范效应
坚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并举,按照特色农业规模化、新型农村生态化、现代农民多元化“三化”要求,不断提升农业示范效应。
特色农业规模化。致力“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基地”。一是继续稳固基础。启动黄鼎联圩工程和黄城、前溪、珠珞等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抓好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和小农水工程;改造7000亩中低产田、3000亩标准良田,推进2.6万亩土地整理;完成武举堤后期工程和观边、舒家等重点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夯实农业基础。二是推行标准生产。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整合清晨、菜园、从玉三个农业产业龙头项目,集中资金,精心包装项目,以三大项目支撑、一个名称对外,全力打造南昌一线蔬菜基地,打响安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品牌。三是扩大产业规模。组建乡村两级土地流转中心,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重点推进清晨3700亩示范园、南昌菜园3500亩示范园特色农产品基地、从玉菜业2000亩蔬菜基地、绿能实业5000亩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形成10万亩红薯、2万亩蔬菜、3000亩杨梅、3000亩翠冠梨和300万羽安义瓦灰鸡等特色农产品基地。
新型农村生态化。围绕“全省一流的生态新农村”的目标,以优化布局、整治村貌和美化村庄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农村建设。一是优化布局。按照“城郊社区型、生态休闲型、产业依托型”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村庄建设规划成果转化,继续实施农村违规建房清查清理活动,展示规划有序、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二是整治村貌。以推进70个新农村建设点为重点,大力实施改房、改栏、改水、改厕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切实抓好闲置旧房、破旧危房和空心房的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三是美化村庄。深入推进村庄、庭院和村道绿化工程,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绿化庭院,确保新增庭院绿化1.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200公里,村旁绿化5万平方米,打造生机盎然的生态农村新景。
现代农民多元化。一是培育专业型农民。培养种粮大户1000户、果业大户100户和养殖大户15户;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力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30个,农村经纪人达到5000人。二是培育就业型农民。健全农村四级招工网络体系,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向工业园区就业。鼓励农民进城从事餐饮、娱乐等三产服务业,到县城安居,引导农民变市民,提升县城人气。三是培育创业型农民。以“三回”工程为载体,以政策为激励,以乡情为纽带,引导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强化农民创业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三)坚持“两牌”同创,着力打造生态休闲胜地
坚持乡村旅游和绿色生态两张品牌,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乡村旅游。策应南昌建设旅游产业大市战略,围绕“龙头景区引领、精品路线串联、服务功能齐全”的目标,建好“三村”,办好“四节”,抓好“六要素”配套。一是建好“三村”。打造反映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特色三村”。千年古村,实施深度开发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中心和核心区广场建设,争创国家4A景区。梓源民国村,制定村庄保护性规划,完成熊式辉故居维修和布展,整治村庄环境,打造成为省级知名人文景点。特色景观村,按照“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要求,培育创建“市级特色景观村”4个。二是办好“四节”。南昌杨梅节,快速推进林宏实业1500亩杨梅基地建设,吸引更多游客来安义摘农家水果、赏田园风光。民俗文化旅游节,创新民俗文化表演形式,展示安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安义金花节,打造万赤线、安长线沿线油菜花海,带动安义踏青游。金秋文化旅游节,以千年古村群为平台,深挖安义文化历史内涵,举办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唱响安义旅游品牌。三是抓好“六要素”配套。游、行方面:完善长均观察至湾里狮子峰旅游出境公路建设;吃、购方面:重点抓好万埠乳鸭、千年古村酒、手工米粉、从玉鲜菜、无公害水果、邹氏板雕等旅游商品包装开发,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住、娱方面:加快酒店旅馆提档升级,建设一家四星级酒店,力争创评三星级酒店1家,新增三星级农家旅馆3家。加大与省内知名旅行社、周边旅游景区协作,不断拓展安义旅游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绿色生态。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抓手,以“两园三区四线五百村”为重点,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生态安义、休闲胜地”建设,完成造林绿化2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2个百分点。“两园”:抓好龙印谷生态湿地公园、南昌市名优树种景观生态园的园区示范绿化;“三区”:抓好县城新老城区、工业园区、千年古村群的重点区域绿化;“四线”:抓好南安一级公路、105国道东阳至永修段、万赤线、万璜线的通道绿化;“五百村”:抓好500个村庄绿化。建成常绿与落叶并举、速生与慢生兼顾、林相与季相搭配、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绿化格局,形成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个性突出的城乡一体绿化新体系,展现出“城在林中、林在景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美景,绘就安义发展的绿色画卷。
(四)坚持“两城”互动,着力建设个性化、特色化城镇
坚持打造新县城和建设小城镇互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城和小城镇融合发展。
打造个性新县城。围绕打造“南昌远郊城市副中心” 的目标,把山水做活、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商气做足、人气做旺。一是优化老城区。实施浮桥头景观改造、京庄巷老护城河清理、老屠宰场排污管道、城市公厕项目建设。推进建设西路、向阳路东延工程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建设新城区。快速推进规划二路北延、循环大道西段和东段建设,拉开新城区建设大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实施新城区市政工程、郭家沙东段景观工程,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启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面貌形象;启动新城区二级汽车站、洪城大厦恒茂商厦等项目建设,引导大宇学院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金融、物流、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进驻步伐,形成新城区地标性建筑群,提升城市功能;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致力把新城区打造成为功能完善、宜商宜居的生态活力新城。三是兼顾城南区。严格控制城南片区规划区内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四是做活业态。制定城市业态布局规划,吸引著名品牌店、精品店、专卖店进驻安义,着力打造前进路食品一条街、女人街服装一条街、潦河上海湾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沿河景观一条街等特色街。同时,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争创省级卫生城市。
建设特色小城镇。积极策应全省实施百镇示范工程,结合乡镇特色,按照“交通枢纽型、产业支撑型、生态休闲型”的模式,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各乡镇集镇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着力打造一批财政收入超千万的工业经济重镇、生态旅游强镇、现代农业新镇和特色经济大镇的特色小城镇。
(五)坚持“两轮”驱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投资拉动和财政促动两轮驱动,紧抓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向上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向内切实加强财源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投资拉动。紧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线,做好争、导、融三篇文章。一是申报项目争资金。认真研究国家扩内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南昌“山江湖”综合开发的各项政策,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做好项目包装,努力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二是招商引资导资金。全面把握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洗牌,沿海发达地区呈现出“企业转移、产品转向”的“两转”趋势,有针对性的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确保引进项目60个,以项目的大落户带动资金的大投入。三是资本运作融资金。利用城投集团平台作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城市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的支持。牢固树立“建设找市场”的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精心经营城市资产。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鼓励支持县内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最大限度的撬动民营资本,活跃金融市场。强化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资金支持。
财政促动。积极做好生财、聚财和用财三个环节。一是生财。扶持壮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巩固支柱财源。培育发展运输业、装修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财源,保证财力逐年稳定增长。二是聚财。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征管水平,加大对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建筑营业税等重点税种的征收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税源管理,做到应收尽收。三是用财。按照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确保惠民政策落实的要求,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财政资金专项绩效评估工作,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考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坚持“各业”联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统筹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高度关注民生民情民求,确保新增财力向社会民生倾斜,落实民生实事,实施民心工程,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民生实事。重点办好62件实事。一是努力扩大就业。重点办好7件实事:(1)城镇新增就业2900人;(2)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600人;(3)推进困难群体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4)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5个;(5)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1000人,创业培训150人;(6)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完成小额担保贷款1500万元;(7)组建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完善社保体系。重点办好6件实事:(8)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数达到15000人;(9)提高失业保险统筹水平,参保人数达到11780人;(10)继续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0700人;(11)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和返乡农民工社保接续工作;(12)认真落实规划区内被征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13)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三是提高救助水平。重点办好12件实事:(14)提高城市低保补差标准;(15)提高农村低保补差标准;(16)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17)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制度;(18)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19)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20)对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21)建设6所乡镇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22)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奖励制度;(23)为农村绝育二女户或与乡镇签订不再生育合同的家庭办理补充养老保险;(24)落实城乡0-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的爱心保险;(25)组建安义慈善会。四是健全医疗保障。重点办好7件实事:(26)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27)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28)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及住房救助、受灾群众救助和农村临时生活困难群众救助制度;(29)实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制度;(30)扩大全县儿童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范围,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率达到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到90%,新增疫苗接种率达到80%;(31)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32)继续实施村级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制度。五是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办好7件实事:(33)实施中小学安全校舍工程;(34)给予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35)推进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助学金制度;(36)对困难学生高考入学进行补助;(37)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38)资助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学校;(39)建设一所服务工业园区小学。六是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办好4件实事:(40)启动县有线电视数字平移转换工作;(41)建设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2)建设31个“农家书屋”;(43)继续推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七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办好3件实事:(44)新建廉租住房300套;(45)发放城镇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0万元;(46)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维修住房工作。八是改善基础设施。重点办好4件实事:(47)继续推进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48)改造10条小街小巷;(49)全面启用垃圾压缩中转站;(50)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九是农村生产生活。重点办好12件实事:(51)硬化农村公路60公里;(52)完成13个扶贫重点村建设;(53)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3295座;(54)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525户;(55)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和农机具补贴范围;(56)完成1.8万人的安全饮水;(57)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58)推进动物防疫体系、生猪标准化建设;(59)继续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60)建设改造200家“万村千乡”农家店;(61)推进县农贸配送中心建设;(62)继续推进“五个之家”建设。
实施民心工程。重点推进十大工程:
(1)启动县城到昌奉高速立交口连接线建设;
(2)启动龙津学校二期工程;
(3)建设新中医院;
(4)兴建县福利中心;
(5)实施自来水4万吨扩建工程;
(6)建设戴坊大桥;
(7)实施新城区城防工程;
(8)建设老二中市民广场;
(9)启动龙印谷湿地公园建设;
(10)建设新好景酒店,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
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均衡发展教育。优化城乡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乡镇中学达标改造和特殊教育学校、示范学校建设。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搞好科普工作。三是强化医疗服务。继续实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四是繁荣文化事业。维修改造县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抓好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五是狠抓计生工作。严格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确保“一个提高三个降低”,即: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六是优化公共服务。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完成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七是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强化信访工作首问负责、层级负责、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成“五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安义创建工作,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实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完善细化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八是统筹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侨联、工商联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妇女、职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做好武警、消防、监察、审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食品药品监督、档案、统计、物资、物业、工商、质监、供电、气象、邮政、通讯、石油、公路、烟草、医药、水文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执政为民,字字千钧。新的一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要完成全县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只有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善学的态度、实干的精神、清廉的本色,提高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1、善学,提高决策力。坚持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本领、一个人生目标、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工作,融入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效果评估等制度,增强各项工作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
2、实干,提高执行力。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健全政府工作落实机制,讲实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抓工作一个调,谋发展一盘棋,和衷共济,共克时艰。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使政府真正转变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3、清廉,提高公信力。公生明,廉生威。坚持从严治政,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硬约束、严要求。坚决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和损害政府形象的行为。坚持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以实实在在的爱民之心、为民之举、富民之道,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安义已进入新一轮发展关键时期,人民的期望不允许我们丝毫懈怠,时代的要求召唤我们奋勇进取。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实现安义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
2011 年宁乡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 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 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 420 亿元(预计值,下同),增长 16.8%;财政总收入 25.5 亿元,增长 3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9.2 亿元,增长 3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42 亿元,增长 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6 亿元,增长 17%;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73 元,增长 12%,农民人均纯收入 9613 元,增长 17%。县域发展呈现 主要指标高位增长、重点领域竞相发力、社会大局稳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经济活力迸发,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集中力量服务工业,聚集要素投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830 亿元,增长 36%;规模工业产 值 655 亿元,增长 45%;工业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 69%。园区经济强劲发展。经开区入园企业148 家,产值增长 70%,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工业迈上更高层级、翻开崭新一 页。金洲新区聚集企业 102 家,投产企业 45 家,工商税收突破 2 亿元,连续三年翻番。夏铎铺 机械工业园引进企业 18 家,特步鞋业进驻大成桥永盛工业园,华夏中小企业园等专业小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机电产业依托龙头带动,聚集企业 130 家,集群效应进一步彰显。食 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品产业稳步发展,产值迈上百亿台阶,经开区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新材料产业发 展势头旺盛,产值增长 60%。三大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 390 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 63%。重点企业加速扩张。三一起重机产值突破 30 亿元,国内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功下线。圣 得西服饰在全国中心城市新开 26 家专卖店,产品打入法国、沙特等国际市场。飞翼电器井下混 凝土输送泵系列产品取得 6 项技术专利。青岛啤酒高品质纯生啤酒生产基地启动建设。长高集团 依托宁乡基地成功上市。加加集团、楚天科技、红宇耐磨等 5 家企业进入省上市企业后备军。
(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面貌持续改观。着力特色、规模和品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突出规模基地带动,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回龙铺 3 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启动建设。落实烟叶面积 6.52 万亩,喻家坳“三民〃玉山”核心示范区成功打造,成为全国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试点样 板。生猪产业加快发展,泰国正大现代化养殖场基本竣工,资源二期猪产品交易市场启动建设,双凫铺青龙寨花猪养殖示范园加速推进,宁乡花猪证明商标注册进入公示阶段,花猪深度开发取 得突破,产品热销长沙、北京、上海等地。新增油茶面积 2.3 万亩,被列入省级油茶产业发展重 点县。发展有机茶 1.2 万亩,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除险加固小型水库43 座,清淤整修山塘 3000 余口,解决 15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荣获省水利建设先进县。新建改造 县乡公路 50 公里、桥梁 20 座,硬化村道 880 公里。完成农网改造 1.6 万户。农村改厕 1.5 万座。新建沼气池 2800 口。完成规模以上养殖场户猪舍污染治理 159 户,建成 3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 9 个乡镇压缩式垃圾站。取缔非法砂场 27 处。新型农机加快推广。沩山乡、金洲镇成功创建国家 级环境优美乡镇。关山、炭子冲等新农村示范建设成为亮点。
(三)城市建管扎实推进,宜居城市加快建设。突出东进融城、内改提质,强化规划引领和精细建管,城市品质稳步提升。重点城建项目推进有力。南苑路风光带建成开放,金洲坝坝体工程全面铺开,金洲湖二期造湖启动实施,沩丰坝 大桥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三洲开发纵深推进。文体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和 体育场主体竣工;玉潭公园、金融广 场加快建设,现代新城气息日益浓厚。城市配套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三水厂扩容提质,“四溪一渠”启动化龙溪和朝阳溪整治;楚沩西路、白 马东一街等城区道路完成升级改造,东沩路提质改造加快推进,S208 连接线完成路基建设;宁乡 东 220KV 变电站投入使用,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有效加强 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理有效加强。城市管理有效加强。实行城区道路县直单位分段负责制;渣土运输管理、门店招牌设臵更趋规范,清扫保洁向城乡结 合部、卫生盲区延伸,绿地管养力度加大,拆除违章建筑 8.5 万平米,城市净化序化美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四)三产开发提速提质,发展能量有效积蓄。旅游景区建设大举推进。沩山密印寺与万佛灵山整合营销,沩山度假山庄全面运营,龙泉漂 流、新沩山漂流正式开漂,千佛洞加速深度开发,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十二五”省部合作 建设项目规划,青洋湖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获批,沩山景区日渐成熟。灰汤地热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中部华天城项目全速推进,紫龙湖水库启动景观建设,集镇仿古改造全面完成,紫龙湾温泉酒店深受游客青睐,长韶娄高速启动建设,灰汤开发进入全新时代。花明楼集镇道路提质升级,立面改造加快推进,中心广场投入使用,景区面貌全面改观。商贸产业加速升级。豪德大市场一期 36 万平米顺利封顶,大润发正式营业,钢材物流园成功落户,横市粮食储备库物流项目提速 建设。杉木桥农贸 市场完成改造,流沙河综合大市场投入使用。“万村千乡”工程新建配送中心 2 家,发放家电、汽摩下乡补贴 8771 万元,“福满宁乡”购物消费节成功举办,居民消费热情持续上涨。房产市场良性发展。成功举办第四届房交会,一批精品楼盘成为市场主导;首次举办宁乡地产项目推介会,吸引省内外 280 多家实力企业参与,宁乡房产影响力和外向度进一步提升。
(五)要素资源保障有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帮促服务务实推进。重点推进八大产业工程、八大基础设施工程、八大民生工程,共启动规 模以上项目 675 个,新开工 322 个,竣工 199 个,完成投入 268 亿元,增长 32.8%。招大引强取 得实效。新引进投资 1000 万元以上项目 210 个,亿元以上项目 60 个,到位县域外资金 210 亿元,日本东洋铝业成为进驻我县首家世界 500 强工业企业,远大住工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名嘉广场、欧德宝汽车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金融运行更加稳健。扎实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金融安全区验收。密切银企互动,推介优质项目,全年新增投放 24 亿元,在金融逆势 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向上争资成效明显。发改、水利、交通、民政、农业等部门抢抓机遇,主动对接,400 个项目进入上级支持范围。用地需求有效保障。积极争取省市支持,获批用地 8350 亩;坚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拆迁房屋 28 万平米,腾地 7500 亩,确保了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六)经济社会协调共进,改革成果更多共享。财政支出保 障民生。调优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投入,安排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各项涉农补 贴 2.25 亿元;安排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8879 万元,校舍安全工程 3996 万元,合格学校建设 2910 万元;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 1.3 亿元,基层医改 5997 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5063 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528 万元;安排城乡低保 8763 万元,大病医疗救助 1267 万元,重点优 抚对象医疗补助 341 万元,残疾人事业 342 万元,安居工程 980 万元,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650 万元,确保了惠民政策落实,促进了基层发展稳定。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险扩面 4.2 万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首批 养老金开始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4.7%,农民人均筹资由 100 元提标至 140 元。大 病医疗救助 3347 人。新增城镇就业 5217 人。完成农村安居工程 490 户,修复因灾倒损民房 1230 户。建成廉租房 4.1 万平米,经济适用房 3.2 万平米;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加速改造,白马桥安 臵小区 626 套安臵房年前将交付使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教育强县建设,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创建省级合格学校 20 所,改造 D 级危房 3 万平米,白 马桥滨江小学、沩山九年制学校等重点学校加快建设。深化基层医改工作,33 家乡镇卫生院全面 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 35.2%、41.1%。中医院住院楼全面竣工,人民医院新住院楼即将投入使用,家乡镇卫生院和 18 家村卫生室完成 3 改造。扎实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大成桥安臵小区首批安臵户春节前将搬入新居,大成桥中心小 学明年春季将投入使用,卫生院即将建成运营;煤炭坝安臵小区一期建成交房。“5127”工程引 进人才 118 名。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154 项,申请专利 455 件。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圆满完 成。计生工作荣获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县。气象为农服务成为全省示范。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成功 举办。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录入阶段。第六次人口普 查进展顺利。建设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 作有新突破。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工商、质监、供销、移民、消防、石油、盐业、通信、保险、水文、台办、青年、工会、人防、改制、侨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机关 事务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七)依法治县进程加快,和谐基石不断夯实。民主政治取得进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 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 246 件,政协委员提案 154 件,办复率 100%,代表、委员满意率 99%。组织政风行风千人评议大会,52 个政府职能部门和 50 名中层干部接受公开测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继续深化。行政运行日趋规范。积极组织重大行 政决策听证会,科学决策、依法行权得到体现。强化“两集中两到位”和在线办理,加强乡镇政 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更加便捷。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 有资产产权交易不断规范。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消费改革 覆盖范围,稳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政府采购管采分离改革。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平台,依法治税 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积极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整治高危行业安全隐患,加强食品源头管理和过程监管,关停不具备生产条件煤矿 9 家。开 展领导大接访活动,积极化解各类信访问题,重复信访同比下降 72.5%。突出群防群治,严打违 法犯罪,“11〃25”特大持枪抢劫案成功告破,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活动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眸“十一五”,宁乡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 程,开创了借势发展、后发赶超、崛起跨越的黄金五年。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赶超步伐不断提速的五年。县域生产总值由 143.8 亿元增至 420 亿元,五年跨越三个百亿台阶,年均 增长 15.9%;财政总收入由 7.1 亿元增至 25.5 亿元,年均增长 29.1%;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 1045 亿元,年均增长 3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52 亿元增至 116 亿元,年均增长 17.4%;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由全国第 169 位上升至 第 73 位,五年进位 96 位。过去五年,是融城战略实质突破、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的五年。始终坚持东进融城战略不动摇,策划拉通金洲大道,一举拉近宁乡与长沙城区的时空和心理距离;谋划设立金洲新区,发展平台向东推进 10 公里;金玉组团纳入大河西先导区范围,近400平方公里划入长沙市区整体发展规划,宁乡实现从省会卫星城 向城市组团的重大转变。过去五年,是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工业总产值五年增长 4.4 倍,产值过亿元企业由 16 家增至 120 家,国字号品牌达 15 个,成为中部县级之最,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烟叶规模跻身全省三强,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全国先进,生猪产业形 成集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电子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进程大步提速。成功创建中 国旅游强县,旅游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大润发、豪德等大型商贸企业布点宁乡,现代商贸加速 发展。过去五年,是基础建设大举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 16平方公里拓至 3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 17 万人增至 31 万人,一江两岸三洲展现新姿,行政中心板 块火热开发,山水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 4000 余公里,县到乡镇公 路和行政村主干道全部硬化改造;一批水库、山塘、渠道和堤坝整修加固,30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得到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过去五年,是对外开放持续深入、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五年。五年来,累计启动千万元以上项目 1922 个,项目规模和品质大步提升;到位县域外资金 683 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4.5 倍;投放信贷资金近400 亿元,长沙银行、光大银行相继进驻; 连续三年实施“5127”人才引进工程,各类高素质人才成批次到宁乡创业兴业。过去五年,是人民生活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民生活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五”期末翻番,居 民储蓄五年增长 2.3 倍。高中、职教品牌享誉三湘,基层医改试点率先全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全国先进,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 33.7 万人,城乡低保、大病医 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全面实施,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前行,五年硕果累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 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真诚理解、热情帮助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密切合作、积极作为的结果,是 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 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稳定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五年的探索弥足珍贵。回顾五年来丰富生动的实践,我们有以下深刻 启示:一是要坚持发展中心不偏移,凝聚上下合力,同心同德创业。不管外部环境怎 么变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鼓舞斗志,谱写共谋发展的主旋律,奏响加快发展的最强音。二是要坚持抢挺快进不停步,勇于攀高比强,敢于超越常规。始终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我加压,奋勇争先,不断刷新赶超目标,不断超越发展高度,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跨越一个又一个台阶。三是要坚持正确思路不动摇,突破主攻重点,不断蓄势成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 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同领域提炼不同战略,不同战略辅以不同战术,开发主平台,攻坚主 战场,打造主支撑,构筑多点突破、竞相发力的发展格局,探索符合县情实际、个性特色鲜明的 发展模式。四是要坚持超前研判不犹豫,果敢应对挑战,敏锐把握先机。坚持站高一步,看远一步,快人一步,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从容驾驭复杂局面,早谋划,早行动,早出手,在弯道超车 中跑出加速度,在应对考验中迸发新活力,在激烈竞争中抢占主动权,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 能力。五是要坚持务实真抓不空谈,脚踏实地干事,埋头苦干兴业。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积累,把目标变现,把蓝图实现,努力创造对得起人民、无愧 于历史、经得起检验的业绩。六是要坚持以民为本不懈怠,办好民生实事,努力纾解民忧。认真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 终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努力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 群众拥护。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质效有待进一步提 升,工业产业集群效应还不明显,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三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 强。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牢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任 重道远。群众诉求日趋多元,民生保障任务繁重,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呈现阶段性的新特点。政府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 2011 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
各位代表,“十一五”发展即将载入史册,“十二五”发展已经拉开大幕,宁乡迈上了提速 赶超的新征程,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新五年,机遇千载难逢,前景无限光明。宏观环境整体向好,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运作空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良性运行,发展拥有稳定 的外部环境;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国家政策倾向“三农”,保障民生力度不断 加大,我们将面临更多实质支持;《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规划》正式实施,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加 速向内地转移,我们将捕捉到更多商机。区域融合深度推进,为我们开辟了更大领域的发展舞台。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启动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长沙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战略大举推进,宁乡深度 融入长沙指日可待;同时,随着一批重大战略交通项目的开工建设,宁乡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 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多点融城、多极增长的发展格局即将形成。赶超势能不断蓄积,为我们奠定了更快发展的信心基石。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找准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大 步追赶之势已经形成,加速增长惯性更加强劲;各级干部同心合力、共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县人民渴求发展、渴望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强烈,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挑战、谋求更大发展的强 大动力。
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紧紧把住时代脉博,牢牢抓住宝贵机遇,坚定赶超跨越的信心决心,焕发攀高比强的豪情壮志,乘势而上,克难前行,勇敢担当历史赋予 的神圣使命!“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围绕“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宏伟目标,深入推进 兴工强县、融城提质、强农富民、三产活县、开放带动战略,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自身建设,创造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强人民幸福感 加快建设一个实 力更强、城乡更美、人民更富、社会更和谐的新宁乡。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实现以上目标和愿景,我们必须把握五个关键: ——唱响抢挺快进主题,建设产业发达、城乡繁荣的经济强县。始终抓牢发展第一要务,瞄 唱响抢挺快进主题 准国内一流经济强县,树立更大的雄心壮志,坚定更强的赶超信心,在跨越发展中提高崛起加速 度,在科学发展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富裕程度和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提 升,致力打造工业支撑更强劲、农业特色更明显、旅游品牌更响亮、商贸物流更发达、城乡发展 更繁荣的现代复合型经济强县。
——坚定东进融城方向,打造要素聚集、财富汇聚的省会新区。锲而不舍地推进交通先导战 坚定东进融城方向 略,加快长韶娄高速建设,策划推动枫林路西延改造,拉通金花大道,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 快捷的步伐融入省会长沙,实现空间、产业和平台的全方位对接。坚持以“省会新区、山水新城” 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宁乡,建设宁乡,管理宁乡,全力打造省会长沙西扩的重要腹地和全省大工业 布局的主力平台。
——深化创新发展理念,培育支撑强劲、持续稳固的内生动力。把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深化创新发展理念 不竭动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举措,支持创新发展,努力营造 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智慧迸 发、创新成果涌流的生动局面。加大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企 业研发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 变。
——注重统筹协调推进,构筑优势互补、多极增长的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以城带 注重统筹协调推进 乡、城乡融合,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基础设施 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统筹区域 发展,合理划分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鼓励和支持乡镇因地制宜、特 色发展,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资源配臵效益。
——坚持和谐共建共享,建设百姓安居、成果普惠的幸福家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 坚持和谐共建共享 重的执政理念,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府执政的核心价值,突出公共性和普惠性,把新增财 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投向公益事业,投向困难弱势群体,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挺进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兴工强县,强化第一支撑,致力打造湖南新兴工业基地。坚定兴工强县首选战略,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 工业总产值 1100 亿元,增长 30%;规模工业产值 900 亿元,增长 35%。一是做优园区平台,承载工业发展。整合经开区、金洲新区品牌资源和市场资源,提升园区形象,强化招商合力,加速产 业集聚,做大做强主体园区。优化园区布局,逐步整合近郊乡镇工业园区,建设飞地园区,引导 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加快推进东南板块产业园、老粮仓珠宝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形成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竞相发力。提升园区品质,创新机制,多元融资,加大投入,不断增强园区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能力,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创业中心建设,逐步完善生活、商业配套,提升园 区承载项目、聚合要素的能力。二是做实工业项目,支撑园区发展。坚持项目兴园,突出招大引强,积极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密切跟进联合利华、格 力电器、瑞铭科技等重大意向项目,力促三一二期、楚天三期等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以源源不断的项目投入支撑园区高速高效发展。三是做大产业规模,吸引项目集聚。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千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食品、新材料两个五百亿元产业,吸附上下游配套 项目,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质升级服饰、再生纸等传统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把握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培 育光电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宁乡工业新的增长极。四是做强内生动力,驱动产业升级。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内生驱动,加大激励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深化技术创新、开展品牌创建、扩大技改投入,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工程 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二)突出强农富民,提升农业质效,致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发挥毗邻省会长沙的地域优势,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一是扩规模,提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产业。严控耕地抛荒和“双改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高标准打造回龙铺 3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建设百里百万亩优质稻走廊,推动高档品牌米业发展,提升全国产粮 大县地位。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确保烟叶规模跨越 30 万担台阶,全力推进烟叶品牌建设,创新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组织模式。按照保种、扩量、品牌、上市的思路,加快宁乡花猪深度 开发。扶持以巷子口万亩特色小水果、超大万亩蔬菜、沩山万亩茶叶为龙头的特色产业基地。完 善农产品标准生产、质量检测和执法监管体系,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加速农产 品加工创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招商。二是夯基础,强保障,不断改善农村面貌。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机遇,全面完成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小二型病险水库治理,推进大中 型灌区及田间渠系节水改造,清淤整修 3000 口 骨干山塘,解决 8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设山洪 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改造硬化县乡公路 50 公里、通村公路 400 公里。年内基本完成农网改造。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逐步扩大试点面,探索形成 新模式。三是抓源头,重治理,保育农村生态环境。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 10 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加强畜禽养殖 污染和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打非法采砂,严禁乱砍滥伐,保育青山绿水,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
(三)突出融城提质,精细建设管理,致力打造省会宜居宜业新区。坚持新城两型示范、旧城两型提质理念,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经营运作,提高建管水平,加 快建设更具魅力、更加宜居、更有活力的省会新区、山水新城。一是主攻东进,建设城市核心片区。突出一江两岸三洲,建好沩丰坝大桥,启动榴子洲大桥建设,加速榴子洲、鳝鱼洲和东城滨 江公园片区开发,建设金洲湖湿地公园,打造靓丽滨水景观。突出行政中心区域,完善文体中心、玉潭公园,建成金融广场,启动市民公园建设,展示现代新城风貌。二是科学管控,提升城市开发效益。强化土地管控,引入市场机制,统一储备开发,集中连片建设,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强 化工程管控,精心规划,精细打磨,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建筑。三是完善配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突出基础配套跟进,加快“四溪一渠”治理,推进 背街小巷改造,合理配臵公共停车场、城市公 厕和垃圾站场,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突出基础网络完善,着手建立数字化 城市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突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队伍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水平。四是扶持引导,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和规划控制,提高集镇建设水平,着力打造一批有形象、有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城镇,加速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支撑、重点镇为依托的新型城镇体系。
(四)突出三产活县,扩大辐射影响,致力打造中部区域消费中心。瞄准更高定位,持之以恒培育,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充实项目,丰富内涵,提高旅游景区品质。加速构建以沩山为龙头、灰汤为枢纽、炭河里为依托、花明楼为支 撑、县城为集散地的旅游发展大格局。继续做大做美沩山景区,实质启动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招 商开发。高品位建设灰汤景区,加快中部华天城、紫龙湖水库等项目建设,构筑环核心区休闲观 光农业带,倾力打造中国最美温泉。深化花明楼景区内涵,推出特色项目,完善旅游要素,提升 景区形象和开发效益。二是合理布局,多元发展,扩大商贸辐射半径。立足商通天下定位,加快豪德大市场二期、钢材物流园、欧德宝汽车城等项目建设,积极招引商贸旗舰企业,提升影响力,扩大辐射面,努力打造湘中商贸中心和中部物流中心。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网点,打造 特色街区,促进消 费升级,提升商贸水平。三是科学引导,繁荣市场,推动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强化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和物业管理;积极引进优质客商,引入先进理念,调优产品结构,推动品质升级,不断扩大宁乡房产美誉度和外向度,吸引更多人群来宁臵业安居。
(五)突出开放带动,营造更优环境,致力打造要素汇聚洼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一是拓宽思路,全力招大引强。突出大视野招商,整体推介县域形象,提升招商层次,延伸招商触角,拓展招商领域。突出细分 制招商,提高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高端化招商,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产业链高端项 目,主动对接跨国公司和上市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世界五百强、国内五十强、行业前十强企业,不断提高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技术密度和产出效益。二是创新方法,撬动信贷投放。科学应对宏观调控,创新金融产品,突破融资瓶颈,促进银企互动,确保全年新增投放 30 亿元以上。大 力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做大做活金融市场,开拓更多信贷资源。深入推进金融创安,打造诚信 宁乡品牌,争创全国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三是强化引导,激活民资潜力。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金更多投向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和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民资撬动发展的作用。四是引智荐贤,打造人才高地。继续实施“5127”工程,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选好用好高素质人才;加大现 有人才培育力度,激发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人才 的创业积极性,推动各类人才竞相涌现、快速成长,为县域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六)突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致力打造和谐幸福宁乡。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推动成果共建共享,努力使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群众享受成果、得到实 惠的过程。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扎实推进校舍危房改造、重点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创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城乡学校布局,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臵。巩固提升 基层医改成果,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基层医疗队伍绩效考核;推进县乡医院提质改 造,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普惠的医疗服务。挖掘历史人文内涵,推动文化资源共享,丰富社 会文化生活。进一步夯实计生工作基础,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力争创国优。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 测,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县。积极维护残疾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老龄工作,积极落实 相关政策。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加强村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让老 百姓享受更多实惠。二是着力提高保障能力。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扩面增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保障 性住房建设,建好 12 万平米廉租房,启动公租房建设,力争两年解决城区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 安居问题。深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加速农村危房 改造。完善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加大困 难群体生活保障力度。逐步提高村和社区主要负责人经济补助。三是全力稳控社会大局。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员社会力量联 防联治,突出基层社区、村、企业特别是学校等重点环节的治安防控,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格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 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再创全省双拥模范县。
(七)突出自身建设,更加务实亲民,致力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团队。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一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受监督、改进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虚心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 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 证、法律审查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推进行政决策 科学化和民主化,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以更加规范的管理提速效能、优化环境。推进精细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健全全过程投资监管链条。推进高效率 政务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清理规 范行政收费,健全服务企业、项目机制,积极为企业和基层排忧解难。推进人性化社会事务管理,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 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让群众感受到更多贴心暖心的服务。三是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发展、服务人民。以“政风行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真抓实 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狠抓落实,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推动目标实现。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目标、考核、奖惩相结合,形 成各级尽职尽责、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以更加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规范 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杜绝行政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加大 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厉行节约、勤 俭办事,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谱写了宁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科学发 展、跨越发展的光荣使命。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 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为加快实现“挺进五十强,提 速过百亿”宏伟目标、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宁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报批报建
高新区报批报建
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的程序
提出办证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收件初审——实地勘察、地藉调查——报省国土资源厅终审——发证。
用地单位须提供材料
1、上级部门的立项批准文件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划拨合同(如涉及转让的,须提供双方转让合同及土地 评估报告)
3、红线图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平面规划图
5、企业营业执照,如属外资企业须提供外资企业批准证书以及验资报告。
6、经办人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
7、经办人员认为必须提交的其他材料。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承诺: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用地规划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必备材料(含立项批文、企业营业执照、申请报告)。
2、规划建设局组织有关人员实地踏勘、调查情况、审阅资料,提出初审意见(包括用地位置、界限、面积、用途),不同意的复函。
3、规划建设局研究审定,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不同意的复函。
4、建设单位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委托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详细规划。
5、详细规划经高新区规划审批会审查同意按审定的详细规划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所需材料:
1、建设单位申请报告。
2、经批准的基建计划或立项批复。3、1:1000用地范围地形图一份(涉及城市规划道路的,划有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最新的道路红线)。
4、由有规划、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详规及建筑方案(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主干道临街建筑物需要两个以上的建筑方案):
A、A3文本壹本[文本内容:按建筑方案设计深度要求,即:设计说明、彩色透视图、各功能层平面图、各立面图(标注建筑材料)、剖面图、各栋建筑面积及占地建筑面积明细表];
B、规划、建筑方案的与原设计格式电子文件(非图片格式)壹份(建筑外墙及绿地轮廓线为封闭PL线。标注建筑面积,并设独立图层),电子文件应采用高新区统一给定的坐标系统;
C、高层建筑须进行日照分析及结论;
D、1:500或1:1000平面图蓝图叁份(含现状平面图、管线综合规划图、建筑坐标定位图各壹张)。
5、建设单位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属外资企业另附验资报告。
6、申报人工作证、身份证、单位介绍信。
7、经办人员认为必须提交的其它材料。《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程序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程序:凡欲在南昌高新区集中新建区购买土地或在原单位土地上搞基本建设的企业或个人,须到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办理土地出让、规划建设审批手续,方能进行开工建设。
1、建设单位提交必备材料;
2、规划建设局派员实地查勘,审查材料,提出初审意见报高新区规划审批小组审批。
3、规划审批小组同意后,通知建设单位交纳有关规费,凭回执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所需材料:
1、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报告;
2、与申请单位名称一致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
3、建设工程计划的批准文件或者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证明及验资报告(立项批复);
4、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详细规划图;
5、持有测绘资格证书单位按国家标准测绘的1:500或者1:1000地形图(红线图);
6、持有设计资质单位设计的建筑施工图;
7、临主要街道高层建筑需提交两个以上的立面效果方案图;
8、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
9、经江西省甲级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
10、建设环境评估书。
承诺: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办完。
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一)程序:
1.建设单位提交《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 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交办证必备材料; 3.缴纳相关费用、提交缴费凭证;
4.经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城建房管处初审、复审,报规划建设局领导审批通过后发证。
(二)所需材料 建设单位需提交材料:
1.施工许可证申请表(甲方填写、盖章);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3.工程施工合同(经合同审签和鉴证),监理单位合同以及监理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4.中标通知书、定标书;
5.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书(省或市质监站办理)6.建设资金已落实证明材料
7.缴费凭证(工程定额测定费*0.84‰)施工单位需提交材料:
1.项目经理证书,人员上岗证(姓名、联系电话)2.现场管理人员登记表
3.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申报手续(南昌市统一办证中心办理)4.施工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5.噪声排放许可证(区城管大队办理)
6、余土、渣土清运证(区管委会创建办办理)
7.缴费凭证(工程定额测定费*0.56‰,施工管理费*6‰)。
承诺: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2个工作日内办完。办理《房屋产权证》
一、(单位自建)产权登记需提交的材料
1、项目立项批复
2、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5、建筑施工许可证
6、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表
7、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报告
8、申请表、审批表
二、(商品房)产权登记需提交的材料
1、项目立项批复
2、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5、建筑施工许可证
6、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7、商品房销售合同
8、商品房销售发票、契税发票、缴交房屋共用部分维修基金发票及身份证复印件
9、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表
10、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报告
11、申请表、审批表(由开发商统一办理)办证程序
申请-->测量-->初审-->终审、发证
承诺: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办完。
第四篇:政府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我们深深感到,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
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
现象比较严重。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直接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它单位甚至于农民个人,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资金收支额度较大。加强乡镇政府财务管理既是财务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对会计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明确工作责任、堵塞管理漏洞、防范财务风险的需要。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集中体现在资金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核算不规范、票据不合规、手续不健全等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管理混乱。相当多的乡镇政府存在着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乱拉资金,滥占资金上。似乎各类专项资金可以随意挤占,随心所用,从专项统筹到上级拨入的各类各项专用资金以及转移支付资金。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一是有些乡镇领导头脑中财经纪律观念淡漠,对财经方面的违纪违规不以为然;二是为突出政绩或为了完成某些达标任务,在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相应的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就上马一些建设项目,导致乱拉滥占资金问题的出现。有一个乡镇,前任领导举债搞建设,后任领导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挤占一切可能挤占的资金,用来还债,出现了巨额的挤占专项资金问题。
二、核算不规范。有部分乡镇财务核算不规范,出现了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等问题,即总帐与明细帐不符、帐面记载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符,如资产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与相关单位往来帐对不上等。导致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事业心不强,缺乏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敷衍塞责,一推二拖应付了事,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主观上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二是相关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难以胜任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一项责任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与相关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基本技能,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具备相当的操作能力。实际上一些乡镇确实缺乏称职的财务人员,有的在岗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不熟悉财会业务,帐务处理混乱,错误百出,收支与往来混为一团,帐目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导致出现帐帐不符、帐实不符;三是有的乡镇政府不能保证财务从业人员的稳定。有的乡镇的财务人员本来就非十分称职,却又更换频繁,有一个乡政府三年间换了四个会计。机关干部的调动出入是正常的,但相对于财务工作这一岗位来说,却不相宜,财务工作本身具有的连续性,就要求从业人员的稳定性,长期稳定的从业人员熟悉情况,有利于会计管理监督职能的发挥,更有利于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四是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重视不够。近年来,各乡镇的办公经费大多比较紧张,而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又需要经费投入,矛盾面前,一些单位选择了放弃,使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对财务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
三、票据不合规。乡镇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白条子入帐问题,其危害在于,一是有些白条子所反映的业务内容真实程度令人置疑,容易从中滋生腐败;二是违法。白条子入帐,违反了《会计法》和有关税法的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三是白条子入帐直接导致一些经营单位和个人偷税,作为乡镇政府,放任这种侵害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纵容犯罪,也是渎职。
四、手续不健全。有些乡镇财务手续不健全,有的是资金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必要的审批手续;有的是经手人不签字,或是没有经手人,缺少对有关事项的说明。这些都是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而有些漏洞又容易演变为资金流失的黑洞,对此我们要有应有的警觉和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突出,而我市一些乡镇政府财务管理工作却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和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和改进乡镇政府财务管理:
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工作日程。只有领导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本来就是领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一把手负总
责,因此也应该把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考核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乡镇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各乡镇要注重选用和培养事业心强、德才兼备的干部做财务工作,并力争财务人员的稳定,使其能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做好工作。
三、要认真学好《会计法》等相关的财经法规,严格执行财务纪律。这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对政府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财务管理是老话题,再次提起,是因为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令人堪忧,到了非下大气力抓不可的程度。只要真抓实干,必能立竿见影,即收实效,这是对工作、对事业、对组织、对个人都负责的态度和行动。
乡镇作为政府基层架构的基石,乡镇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近些年,政府对乡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一定成效,但勿庸讳言,乡镇依然
不很“景气”,原因何在?各种理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或认为乡镇财源缺乏;或认为乡
镇人员过多;或认为区域设置不合理,而鲜有笔端触及其实质,业外人事或许不识庐山真面
目,业内人事或有“在江湖为江湖”之嫌,不愿透露家底,现在乡镇行政的运转已是异常的艰难,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日渐趋下。这并非危言耸听,许多人纷纷下海自谋生路,一部
分人另谋第二职业,鲜有安心在岗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境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乡镇财政不是民主管理,而是“个人垄断”。现在有种流行的叫法:乡镇主要领导
叫做“老板”,凡事都是老板们说了算,其余的人只是听命行事,谁敢有异议,就被穿“小
鞋”,就马上有被“驱逐出境”的危险。一个乡镇一年究竟有多少收入,有多少开支,这些
开支是怎样支配的?往往只有几个主要领导知道,其余稍稍知情的,自然也就是“皇亲国戚”
了,涉及财务的人员,自然也就是“带刀侍卫”。许多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这种独裁,不惜
极力排除异己,甚至不惜把班子成员置换成自己的“嫡系部队”。由于拥有了特权,个别领
导或大吃,或乱用,或谋取私利。谁都没有规定一个乡镇只能用多少钱,只要你手上有钱,这些钱就都是你的,就都可以随意支配。财务的有效管理,“民主”与“监督”是双刃剑,问题在于,执这把双刃剑的人是被民主监督的对象,谁愿意自己执这把剑自己伤自己。
二.乡镇经济不是实质发展,而是“泡沫经济”。翻翻每个乡镇的经济年报,每个乡镇的人均纯收入都是年年增长,事实上,大部分地方的收入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乡镇领导也
有自己的苦衷:如果有关数据不“科学”申报,就意味着没有政绩,就意味着乌纱不保。有
一个乡镇,统计部门统计规模企业收入时,乡长大笔一挥:年收入八百万。后来有关部门觉
得这个企业规模够大,准备作为典型来视察,乡长怕露馅,只好再次“技术操作”,改为四
百万了,其实这个所谓的“企业”,仅是一个几个人的小作坊而已。谁来对这些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由于数据年年报大,上面的税收任务也就年年增大,实际上大多数乡
镇根本没有税源,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从农民身上收取一分钱,但乡镇办公需要经费,各
种公益建设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为了保位子,保运转,乡镇领导只好各显神通,不惜一
切代价弄钱。而上级政府也不管你的钱来源何处,只要你能弄到钱,就是有能力,就是有政
绩,许多没有企业,没有税收的乡镇,开辟财源靠的是四个字:挖,集。引,亏。“挖”就
是利用个人与上级各部门的关系争取拨款,谁的关系广,谁就能搞到钱,谁就能彰显政绩,谁就能提拔得快。“集”就是鼓励干部集资,集资垫税,集资支付其他费用。某些乡镇领导
搞典型的短期效应,用高息吸引或强行摊派干部集资,收上来的钱用光了,调任后留个尾巴
由下任摆平。即使继续在任,到年底干部们集资款也是血本无归,年终结帐换张即不做用也
不做费的白条。现在几乎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欠了每个干部一笔钱,埋下一个很大的隐患。
“引”就是引税,说白了,就是利用政府的职能异地贩卖税票。“小政府”与纳税人按所上缴的税额比例分成,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亏了国库,肥了个人。“亏”就是借贷,赊欠。能借贷到钱的地方利用一切手段借贷,甚至不惜重金贿洛,在某些领导心中,假设借一万元,送礼支付两千元,不叫损失两千元,而是赚了八千元,因为借贷到的钱“还”还是“不还”说不定已不是自己任内的事,许多乡镇领导尽量想办法去借贷和赊欠,这也是乡镇负债原因之一。
三.乡镇人事不是任人唯贤,而是“特别照顾”。可以说,现在群众对乡镇干部的印象并不好,干群关系不畅,主要是乡镇干部队伍素质不高,许多干部占位不作为。一位业内人事剖析过其原因:一些人想不到,难作为;一些人能想到,懒作为。出现这一现象,除了物质待遇因素外,与现行的干部任用体制存在很大的关系。在乡镇,干部的提拔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公式:一般干部当久了,照顾解决个党委委员,党委委员当久了,照顾解决个副乡长或副书记,副职当久了,比较特殊或有一定背景的当上正职,其余的照顾个主任科员退线,当上党委书记,就可以进城。。。如此的论资排辈,使乡镇难以留住真正的能人,也难以给真正的能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远古年代,平民百姓尚可以考高官,而现行的干部任用体制,却很难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干部职位缺乏竞争,难以打破终身制,使一些个别无能之辈混上去了,总是雄居高位瞎指挥,不仅干不好事,有时还乱事。有限的职位被长期占据,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另外,乡镇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还与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本土化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绝大多数县乡主要领导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虽然对管辖当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容易形成关系网,容易形成派系。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后,公务员入口把关严,一般人难进来,但一些事业单位,比如乡镇的七站八所〈还有一些县属部门〉,却成了许多“皇亲国戚”的后花园,成了某些主要领导亲属安排的最佳出处。现在有句民谣:“当管的父亲崽当官,当官的儿子孙当官”,有的爬到一定的位置后,照顾大批亲属,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某些事业单位人员虽不是正规的公务员,但因为他们是“皇亲国戚”,所以他们的隐形待遇甚至比公务员高得多。乡镇队伍天天喊人满为患,其实公务员并没有多少,就是这些“皇亲国戚”,进来了,就难出去。乡镇减员长期喊,结果许多地方人越“减”越多,有的即使“减了”,不是带薪离岗,就是另安别处。
四.乡镇干部不是一心为公,而是“自谋生路”。乡镇干部现在处境艰难,工资待遇极低,事实上,乡镇干部不是在一心为“公”。而大多数人都在想尽办法自谋生路。我们不防来看看一个三十三岁刚进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的年收入:年薪9310〈月薪778〉,乡镇补贴约3500元,此人的合计年酬为12812元。扣除社保,医保,就只剩下一万余元了,而乡镇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正常工作需要话费每年至少需1000元,还有交通费,误餐费。。如果还需要养家糊口就更加异常艰难。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连自身的生计都无法保障,又何谈一心为政?乡镇干部政治地位低下,往往易成为众矢之的。有人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乡镇干部的处境:“群众没事不理你;遇到麻烦要找你;处理不好要骂你”乡镇干部面对群众的辱骂和人身攻击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遇事只能苦口婆心做群众工作,遇到刁蛮不讲理的,更是束手无策。许多群众稍不如愿就上访,就闹事,而个别领导往往只顾“眼前太平”,不论青红皂白,谁的地盘闹事,就打谁的板子。由于各种待遇极低,乡镇干部大多不安心本职工作,何去何从,面临着新的挑战。
五.乡镇监督不是铁面无私,而是“权钱交易”。乡镇领导是个“小媳妇”,随便算算,上面管事的“婆婆”就有十几家,“小媳妇”为了好做人,上面的大大小小“婆婆”个个不敢怠慢,个别“个性古怪”的“婆婆”,还得经常去“孝敬”“孝敬”。才能确保“平安”。有些“婆婆”往往比较苛派,巧立各种名目收钱,有的直接开口索要“赡养费”,乡镇工作涉及面广,容易留下死角,任何一个管事的“婆婆”,只要刻意去挑小媳妇的毛病,就保证能找到一个理由,乡镇领导就只能在没事的时候“出钱保灾”,在出了事的时候“出钱消灾”。否则就乌纱不保。而上面大大小小的职能部门又大多责权难分,好象什么事谁都可以管,什么事谁都可以不管,就变成了好事谁都来管,难事相互踢皮球。许多乡镇领导由于“保灾”工作做得好,把有关部门“摆平”了,就可以大肆为所欲为,而上面许多职能部门,只要你是个“孝敬”媳妇,大多睁只眼闭只眼,即使出了事,谁出事谁倒霉,鲜有人去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的稳定,事关社会大局的稳定,改变乡镇工作在的问题,迫在眉睫。要改变乡镇这些混乱局面,笔者认为应该健全以下几种 机制:
一.健全财务监管机制。在乡镇,大家都习惯把书记,乡长,财政所长叫做“三把叉”,意思就是财务管理的“当家人”,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乡镇的财务应该怎样管理?应该是民主理财,领导把关,上级监督。岂容几个人说了算?在乡镇,涉及财务的几个主要领导一般都有相互扯不清理不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个责,权,利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财务管理体制的问题。乡镇一般都有一套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严肃的监管程序。乡镇财务要规范,除了专业的财务人员外,更重要的是班子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而班子成员却在书记乡长的领导之下,基本上很难做到行使监督权。只有主要领导自行倡议启动这一监督程序时,他们才有可能发挥作用。财政部门一般以业务往来为主,没有完全的监督职能,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又鞭长莫及,实际上,乡镇的财政监管存在一定的真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现行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应该由负责干部多人讨论审批,主管人再“一支笔”签署。这样可以做到相互透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现在虽然在试行乡账县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审批制度,监管作用依然甚微。
二.健全干部任用机制。公务员制度推行许多年了,公务员的入口算是有了个标准。但公务员的提拔任用却没有一个实用性的细则标准。所以干部的任用操作灵活性太大,容易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的干部任用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为主。难以有好的程序发现真正的能人;难以有好的标准衡量真正的能人。因为没有好的标准衡量真正的能人,导致许多人跑官,卖官。即使有的人跑到官,卖到官,偏偏这些人还是不服气,因为他认为还有比他能力差的人坐上了比他更大的官位;因为没有好的程序发现真正的能人,致使许多人才资源浪费,致使许多被领导熟知,或迎合了领导口味,在领导眼皮底下的人就出现“官大三级”怪象。不是“坐上了直升飞机”,就是放下去都至少是“京城高官”。由于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难以保证干部任用的严密性,因此,合理的任用机制应该是这样三个程序:民主推荐,能力测试,组织考察。真正做到“逢进必考”,象考公务员一样进行笔试,面试。杜绝干部任用之中的不正之风。同时打破现行的干部任用论资排辈弊端,不拘一格选人才。导入竞争机制,打破干部终身制。
三.健全干部激励机制。一是提高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乡镇干部工作在一线,条件最苦,待遇最低,应逐步改善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干部的工资福利发放制度,工资福利不应该只按工龄,级别计算。应该制定科学的工资福利发放制度偏重于个人的工作业绩,让那些多做事的多拿钱,少做事的少拿钱;干得事好的多拿钱,干事不好的少拿钱。奖优罚劣,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干部的薪酬应该改革为这样三大块:基本工资,福利补助,奖励。二是提升乡镇干部的政治待遇。现在有这样一个怪现象: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政界,但倘若一个干部受到不法侵害,总会有点所见不惊。乡镇干部在执行公务时,有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实际上,乡镇干部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有关部门的制裁。致使乡镇干部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另外,还应缩小各乡镇待遇的差异。各乡镇财政状况不同,干部待遇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职位,同样的工作,不同乡镇之间待遇大不相同,许多干部不安心本职,为谋求一个好的单位四处奔波。个别领导更是别出心裁,把干部当做橡皮泥,借用调动契机,大谋私利。
四.健全科学评估机制。合理的评估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干部工作的指南针。合理的评估机制应该科学化,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搞一棒子打死人。现在对乡镇“一票否决”越来越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财政税收等,上级领导为了能强调某一方面,随意便来个“一票否决”。致使乡镇工作如履薄冰,乡镇干部惶惶不安,有人言:乡镇干部工作,好比是从一只打盹的老虎前路过,一不小心,就被其所伤。为什么乡镇乱摊派,乱收费屡禁不止?为什么计划生育总出现恶性事件?这与这种一棒子打死人的评估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评估还应该法制化。业内人士常说,什么法都能犯,就是不能犯“看法”,言下之意,就是权还是大于法。只要领导对你有看法,你就别想安享太平。现在的公务员法已经出台,对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已有了法律制度。但仍有可灵活操作的空间,供主管部门定夺。许多地方领导们可以随意讨论一个处分决定来处分干部,这是造成法权大于法的主要原因。
第五篇: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六个必须"感想体会(推荐)
2009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会议一次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他在回顾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后说,在五年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第一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第二就是“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就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是“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第五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第六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这六个“必须”既是温总理和政府总结出的发展实践的经验,是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取得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但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每在重大历史关头,都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从而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但解放思想绝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随意地蛮干盲来,解放思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根本点。这一点温总理在报告中有明确的表示,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在尊重实际,尊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解放思想和事实求是是紧密相联的。
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理论武器。总理在报告中表示: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很实际的。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三十年后的今天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日新月异的中国。尽管三十年间,曾经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质疑,但时至今日,坚持改革开放已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固守传统,墨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走弯路办错事,但这绝不是否定改革开放的理由。正如温总理在报告中所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兼容才能强国。”
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任何规矩的自由经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和引导是大有作为的,市场经济只有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宏观调控之下才会有序发展。正如温总理在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发展和改革的中心任务。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科学发展观中时说“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实际上说,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崇高使命。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关心和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坚持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近些年来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我国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和保障。而打造守法政府是重中之重,只有各级政府都能依法行政,做守法政府,才能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由管民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作风和形象,才能有利于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正如温总理在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六个必须”,内涵极为丰富,笔者以为,在这个必须中,执政为民是一个根本,也应成为其它五个必须的中心,也就是说,其它五个必须都是在围绕着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而运转的。我们无论是坚持解放思想也好,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改革开放,以及依法行政,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好起来,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做到民富国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我相信,有了总理的五个必须,有了中央政府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我们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