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1
今天上了一堂《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的实验课,课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头没有把握好,以致于练习的内容都压缩了。下面对整个教学做如下反省:
一、开始阶段写比这一环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原本的意图是通过找相等的比后引出比例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中,没料到学生举手少,发言少,稀稀拉拉的几个比,没有任何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这一环节还不如直接出示几个比,直接求比值,从比值中看相等的比,既让学生了解比例是怎么来的〔看比值是否相等〕,又进一步为学习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打下根底。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的时候,教学比拟模糊,没有突出点,学生在判断的.时候,弄不清哪个是用意义在比拟,哪个是用根本性质在比拟。教学过程应该改为上面这一段,在研究比例的根本性质的时候,抓住关键,让学生多说,说完整。
三、练习难度偏高。从这堂课来看,似乎难度高了些,以致于学生思考时间比拟长,这也恰恰说明了前面的环节没有教扎实。如果前面的问题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而且还能成为这课的亮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2
在上《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自认为此课比较简单,于是把本应分为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是没有充分地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练习。一方面,由于课堂是时间比较紧迫,另一方面,我选择了教材练习6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因此我也没有发觉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等到周五上完解比例,课堂作业本交上来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习题12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例改写成比例。”有不少学生把“3×40=8×15改直接改写成“3:40=8:15”,显然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其余几小题也如法炮制。这样做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是原因之一,更为主要的是对比例的基本性质不熟悉。最后责任还是在教师我自己身上,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没有过关,自然也影响到了后面的解比例。本来学生对解含有分数的方程就比较容易混淆,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再加上很多学生将比例与从比例转化得到的乘法算式混淆,以及内项、外项如何相乘的问题也容易混淆,所以更加增加了解比例的难度。为了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增加一题:“再添一个数,使它与0.16,0.32,一起组成一个比例”,更是让一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大伤脑筋,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高手”重了招。
看来要解决问题,还得抓住根本。后来又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补救,我先是对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结合具体数据作了复习,再出示比例20:5=16:4,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运用,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容易就把它改写成了20×4=5×16。反过来又问:既然比例根据其性质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同样,两个乘积相等的等式同样也可以改写成比例。于是我又请学生将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当时同学们受到思维的局限性,只说出了说说刚才的20:5=16:4于是老师启发,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改?有什么规律?开始有学生因为受到概念“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影响,有些学生心里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却也不敢表达。我于是鼓励学生将20×4=5×16改成5×16=20×4,看等式是否仍成立,又是否能形成新的。比例。
经我这么一提醒,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还可以写成5:4=20:16,5:20=4:16,16:20=4:5等。并且发现只要乘法中的同一边的因数在转化成比例后必须同时是内项或者同时是外项,至于谁在左,谁在右,不影响比例的成立。因此,这也就使等式能转化成8组比例了。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难度,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又十分有序呢?通过观察和摸索,发现,可以将比例的其中一项固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另外几项。如4:=():(),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认为还有一个外项可以先确定,而乘法算式中和4相乘的是20,那么4已经作为外项,20也只能做外项了,剩下两个数16和5作为内项,放在等号的'左边还是右边,比例都成立。这样,四个数中,每一个数做第一个外项时都可以组成2个不同的比例,这样就可以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了。最后又让学生用比例的性质验算以便。
这样,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在已知比例的一项或几项,要求写出剩余的几项,可用到的方法除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外,也可以用比例的意义,甚至还可以把比例转化成分数的写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3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重视从下列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充分做好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学好新知识,我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了一组“比”,由这组比,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如:什么叫做比,比各部分的名称,什么叫做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为后边学习比例意义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就能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领吗?这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得出新的知识。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要求亲自动手写人以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分析这些比的比值,看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1、判断。2、组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先由老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提示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并由学生自己标出所写的内项、外项。
第二步,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加以概括。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由易到难得三种类型练习。
(三)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在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学生又很感兴趣的问题: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这样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4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上课之前我布置了前置作业。但对于要学习什么新的知识学生是不知道的,让学生不通过看书,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我在课前就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前置作业看,对于观察你写的比例有什么相同的规律或特点。有12位同学发现了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有5位学生发现交换比例中间的两个数或者是两端的两个数还能组成比例。有4位学生发现一个比例可以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还有就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发现: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相等,比例有四个数组成。
在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这也就是本节课探究的重点是:观察这些比例,你有什么发现?课前,看了很多关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案例,案例中学生精彩的回答让我不禁感叹,也让我对今天的课堂充满了期待!为孩子们更顺利地探究扫清基本的障碍,我把比例各部分名称的教学放在了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环节。可课堂上在这个探究的'环节:学生们能顺利写出6个不同的比例后,观察这些比例,你有什么发现?有十来个学生举手了,当第一个学生说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我只好追问学生你能理解吗?进行验证。可是今天的探究似乎特别短暂,我期待着能听到其他不同的声音,学生没有给我惊喜!他们似乎除了这个发现就没别的了,我有点沮丧,我试图继续引导他们: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还能发现什么吗?教室里很安静。课后,我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孩子的思维?难道是孩子们课前预习阻碍了他们的发散思维?我在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呢?我想这样的探究才会更有效!
本次上的两节课应该是同课同构,很多环节很类似,包括很多的练习设计。本节课虽探究时花得时间不多,但相关的练习却是变化很多,非常灵活。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我在本节课只是渗透方法,并没有让学生写全8个比例。让学生课后尝试写全,发现写时有什么诀窍。接着,让学生用4个数字能组成比例吗?如不能,可以从中换掉一个数,使他们能够组成比例。每个层次的练习,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交流想法,进行尝试,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感悟到从比例的基本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则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节课下来,发现了很多问题,时间很紧。很多细节没有把握好,没有研究透,如用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5
《比例的根本性质》是在教学比例的意义的根底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努力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所以在备课时,我紧扣这一主题,所以设计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质疑、分层题组训练的教学过程,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也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一、因为这局部内容含量不大,也相对来说比拟简单,所以我出示了比拟详细地自学提示,让学生先自学,后小组交流,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局部同学在自学进都能解决自学提示中所出示的问题,能根本上到达教师所期望的效果。
二、全班交流时,问题主要集中在了第4题,通过了解,大局部小组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个别组那么有困难。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全班共同质疑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平时教学中的缺乏就暴露出来。学生在汇报时,不能如讨论时,清楚、明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有种心里明白,嘴里倒不出来的感觉。我觉得这主要是与我平日的.训练有关,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发言习惯,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时机锻炼,以致没有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
通过教学,我了解到了自己做得比拟好的地方,也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我相信自己在以下这些方面会比这次做得更好。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自学课本方面。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自学提示。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时机和小组交流的时机。
3、在利用课件方面。能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自己的课件,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使课件能真正起到其作用。
4、评价学生方面。在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多向其他教师学习。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6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新知教学环节并不复杂,针对整个教学过程我想说三个方面,一个是新知教学时的问题,另两个都是对教材中的习题的处理问题。
其一: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材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观察前面的`四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注意句中的用词——前面的四个比例,如果只观察其中的一个比例,学生可能还能容易些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性质。但是四个比例一起观察研究,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发现更多的就是各个数在各项位置的变化情况,而对性质内容的发现学生比较滞后,也有少数学生举手示意发现了,但是我没有让假扮他们立即作答,原因有二,一是我感觉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可能是课前或课上先看了书上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二是举手的人数只有八、九个,面太少了。面对这一情况,首先,我让学生小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想法(举手的人稍微多了些——一半人左右),我还是没有全班交流,我继续加以启发“刚才我们把一个比例的四个项分为外项和内项,大家看看这些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有,可以同桌再交流一下。”在上面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效果很好。
其二:在对教材“练一练”的处理,练一练我没有先练,而是放到了练习十第4题后进行的(基本是整个练习的最后),在学生独立练习作出判断后,我进行了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给出的4个数能不能组成比例的?”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7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1:
师:前面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敢不敢和老师来个比赛?请同学们说一个比,老师也说一个比,看看谁最先判断出能不能组成比例?(师生互动)其实咱们同学表现的很优秀,只不过老师用了另一种方法,才能判断的又对又快,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之中。请同学们小组参考“导学案知识点二”,自学课本67页第二个红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2:
师: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自学后,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不过,你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导学案”上写着比例进行着验证。
师:现在,请前后四人为组,将你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全班交流时,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3/8=6/16,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教师的这一问,刚开始学生还有疑惑,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
生:老师,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反思:
片段1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学生感觉有点枯燥,教师设计这个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下面的知识。
通过上面的教学,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很快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判断出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很快作出了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被激发了。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包括反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用投缘=影展是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43页的内容。”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行反馈,并充分应用学生书写的8组比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激趣: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积与它们的外项积,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再随便找几个比例,看看这些比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接着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流畅。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8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心,紧扣这一目的,设计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质疑、分层题组训练的教学过程,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因为这部分内容不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让学生先自学,后小组交流,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在自学进都能自学,基本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
二、全班交流时,大部分小组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个别小组有困难。然后我提出质疑。学生在汇报时,不太能清楚明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可能是由于平时的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发言习惯,我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也没有给学生锻炼机会,以致没有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水平有限,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改进。
三、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每一自学提示都设计了相应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说概念、说方法、独立说、同桌说、小组说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么做,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合理有序地组织本组成员交流或完成练习,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我想,在不断的尝试中,只要多努力,不仅学生,我们老师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9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新知教学环节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接触时仍然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理解和利用总有一些差别。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对照写出来的比例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观察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关系?”学生大部分把几个比例一起观察研究,他们发现更多的是各个数在各项位置的变化情况,而对性质内容的发现比较滞后,也有少数学生举手示意发现了,但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是课前或课上先看了书上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只观察其中的一个比例,学生才能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性质。所以我再次提醒学生是看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有什么关系,不是这几个比例一起看。这样学生终于发现一个比例中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又找其他几个比例验证,从而确定这个规律,总结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在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还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但是在利用比例解决问题时,出现的困难还是不少。很多学生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背诵的很熟练,但对于灵活运用还欠火候。比如根据算式1/3×5/6=5/9×1/2写出比例,有些学生就蒙了。其实从算式中应该想到,这是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写法,倒回去就可以。但学生看不到想不到,在课堂上解释时仍有些学生糊里糊涂。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10
1、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很快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判断出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很快作出了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被激发了。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包括反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小学生解数学题,往往关心问题的答案而不太关心自己的解题过程,更很难自觉地从基本概念出发去思考问题,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从概念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呢?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精心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请你根据“2×9=3×6”写出比例,能写出多少呢?
(3)用“3、4、5、8”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若不能,请从3、4、5、8中换掉一个数,使之能组成比例。每个层次的练习,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尝试,再引导学生交流想法,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获得切身的体验,感悟到从比例的基本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则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巩固和加深对数学基本概念理解的同时,逐渐养成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11
今天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先由旧知入手,用求比值或化简比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接着出示两个按一定比例缩小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并分别标有底和高的长度,让学生根据数据写出比例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比例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再接着举例验证规律的成立,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应用性质。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未曾想学生的想法与老师预设的就是不一样,在本课练习时遭遇了他们的“有力阻击”,他们另辟蹊径去思考,而且在那种题型的背景下初听起来似乎有些许道理,实属我所未料。题目是这样的:
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4、18和12(2)4、5、6和8
第一位学生(金雁蓉)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四个数都是偶数,所以它们能组成比例。
第二位学生(毛逸宁)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我的点评:四个数必须都是偶数才能组成比例吗?四个数中如果有一个是奇数就不能组成比例吗?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同意他俩的观点吗?(暂时的沉默)
两位学生都是本班的聪明学生,却都局限在数的外在形式上,看它们是否为2的倍数,从奇数、偶数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没有从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看来学生的第一直觉与老师的预想(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不一致。而且经他们两个一说,还把部分学生的思维给牵向他们的思路去了。
此刻,是选择老师直接点拨(请大家先把最大的数乘以最小的数,再把中间两数相乘,看积是否相等,然后再作出判断。)还是继续等待学生有正确的发现?我选择了等待。果然,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我想到了把四个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中间两个数相乘,如果乘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我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判断的。第(1)题6、4、18和12,把18×4=72,12×6=72,所以18×4=12×6,写出比例是18:6=12:4;第(2)题4、5、6和8,把4×8=32,5×6=30,所以4×8≠5×6,不能组成比例。”看来她理解很透彻,已经能学以致用了。
“很聪明,思路清晰,方法正确,讲的非常好,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依据充分!”
“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部分学生附和。
“我认为我说的还是对的!”毛逸宁坚持己见。
“在这个题目中,你的判断刚巧符合正确结论,但推及其它题目呢?似乎行不通吧?”我提请他自我反思。
他依然有一脸不服气,在思考怎么有力反驳我。我当时为了教学进度没有停留作继续解释。
课后想想,我的做法有些不妥,一来其他学生也许会以为毛逸宁的方法也行得通呢,二来也会影响毛逸宁同学后面的听课效果,他卡壳在那里就听不下去了呀!这是一次失败的应对!如果当时我能给其一个明确的反例,不就可以消除他的错误观点了吗?比如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把6换成32/5或6.4,它们四个数不就可以组成比例了吗?(也许他还会反驳现在有了小数或分数了,而不是原来的整数了!)我还可以这样说:如果把5换成另一个奇数3,总符合你的三个偶数和一个奇数了吧,它们不照样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当时我能这样处理,课堂教学会更精彩,学生理解会更深刻,只是当时的处理不细腻、也不智慧!留下了遗憾。
我们常说应对生成要灵动,可关键时刻还是拿捏不住,在应对时有些措手不及,免不了做些无效劳动,日后有必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学情,真正沉下去,做好充分的预设再进入课堂才是教学之上策。反思本节课,以后还需对学生的状况做好充分的预设及准备,使自身能及时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生成更多精彩的课堂。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用投缘=影展是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43页的内容。”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行反馈,并充分应用学生书写的8组比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激趣: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积与它们的外项积,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再随便找几个比例,看看这些比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流畅。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二
今天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先由旧知入手,用求比值或化简比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接着出示两个按一定比例缩小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并分别标有底和高的长度,让学生根据数据写出比例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比例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再接着举例验证规律的成立,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应用性质。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未曾想学生的想法与老师预设的就是不一样,在本课练习时遭遇了他们的“有力阻击”,他们另辟蹊径去思考,而且在那种题型的背景下初听起来似乎有些许道理,实属我所未料。题目是这样的:
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4、18和12(2)4、5、6和8
第一位学生(金雁蓉)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四个数都是偶数,所以它们能组成比例。
第二位学生(毛逸宁)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我的点评:四个数必须都是偶数才能组成比例吗?四个数中如果有一个是奇数就不能组成比例吗?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同意他俩的观点吗?(暂时的沉默)
两位学生都是本班的聪明学生,却都局限在数的外在形式上,看它们是否为2的倍数,从奇数、偶数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没有从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看来学生的第一直觉与老师的预想(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不一致。而且经他们两个一说,还把部分学生的思维给牵向他们的思路去了。
此刻,是选择老师直接点拨(请大家先把最大的数乘以最小的数,再把中间两数相乘,看积是否相等,然后再作出判断。)还是继续等待学生有正确的发现?我选择了等待。果然,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我想到了把四个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中间两个数相乘,如果乘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我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判断的。第(1)题6、4、18和12,把18×4=72,12×6=72,所以18×4=12×6,写出比例是18:6=12:4;第(2)题4、5、6和8,把4×8=32,5×6=30,所以4×8≠5×6,不能组成比例。”看来她理解很透彻,已经能学以致用了。
“很聪明,思路清晰,方法正确,讲的非常好,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依据充分!”
“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部分学生附和。
“我认为我说的还是对的!”毛逸宁坚持己见。
“在这个题目中,你的判断刚巧符合正确结论,但推及其它题目呢?似乎行不通吧?”我提请他自我反思。
他依然有一脸不服气,在思考怎么有力反驳我。我当时为了教学进度没有停留作继续解释。
课后想想,我的做法有些不妥,一来其他学生也许会以为毛逸宁的方法也行得通呢,二来也会影响毛逸宁同学后面的听课效果,他卡壳在那里就听不下去了呀!这是一次失败的应对!如果当时我能给其一个明确的反例,不就可以消除他的错误观点了吗?比如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把6换成32/5或6.4,它们四个数不就可以组成比例了吗?(也许他还会反驳现在有了小数或分数了,而不是原来的整数了!)我还可以这样说:如果把5换成另一个奇数3,总符合你的三个偶数和一个奇数了吧,它们不照样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当时我能这样处理,课堂教学会更精彩,学生理解会更深刻,只是当时的处理不细腻、也不智慧!留下了遗憾。
我们常说应对生成要灵动,可关键时刻还是拿捏不住,在应对时有些措手不及,免不了做些无效劳动,日后有必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学情,真正沉下去,做好充分的预设再进入课堂才是教学之上策。反思本节课,以后还需对学生的状况做好充分的预设及准备,使自身能及时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生成更多精彩的课堂。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三
在上《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自认为此课比较简单,于是把本应分为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是没有充分地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练习。一方面,由于课堂是时间比较紧迫,另一方面,我选择了教材练习6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因此我也没有发觉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等到周五上完解比例,课堂作业本交上来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习题12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例改写成比例。”有不少学生把“3×40=8×15改直接改写成“3:40 =8:15”,显然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其余几小题也如法炮制。这样做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是原因之一,更为主要的是对比例的基本性质不熟悉。最后责任还是在教师我自己身上,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没有过关,自然也影响到了后面的解比例。本来学生对解含有分数的方程就比较容易混淆,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再加上很多学生将比例与从比例转化得到的乘法算式混淆,以及内项、外项如何相乘的问题也容易混淆,所以更加增加了解比例的难度。为了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增加一题:“再添一个数,使它与0.16,0.32,一起组成一个比例”,更是让一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大伤脑筋,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高手”重了招。soft/ 小学数学课件
看来要解决问题,还得抓住根本。后来又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补救,我先是对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结合具体数据作了复习,再出示比例20:5=16:4,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它转化成乘法算式。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运用,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容易就把它改写成了20×4=5×16。反过来又问:既然比例根据其性质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同样,两个乘积相等的等式同样也可以改写成比例。于是我又请学生将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当时同学们受到思维的局限性,只说出了说说刚才的20:5=16:4于是老师启发,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改?有什么规律?开始有学生因为受到概念“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影响,有些学生心里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却也不敢表达。我于是鼓励学生将20×4=5×16改成5×16=20×4,看等式是否仍成立,又是否能形成新的比例。经我这么一提醒,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还可以写成5:4=20:16,5:20=4:16,16:20=4:5等。并且发现只要乘法中的同一边的因数在转化成比例后必须同时是内项或者同时是外项,至于谁在左,谁在右,不影响比例的成立。因此,这也就使等式能转化成8组比例了。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难度,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又十分有序呢?通过观察和摸索,发现,可以将比例的其中一项固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另外几项。如4:()=():(),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认为还有一个外项可以先确定,而乘法算式中和4相乘的是20,那么4已经作为外项,20也只能做外项了,剩下两个数16和5作为内项,放在等号的左边还是右边,比例都成立。这样,四个数中,每一个数做第一个外项时都可以组成2个不同的比例,这样就可以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了。最后又让学生用比例的性质验算以便。
这样,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在已知比例的一项或几项,要求写出剩余的几项,可用到的方法除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外,也可以用比例的意义,甚至还可以把比例转化成分数的写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四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1:
师:前面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敢不敢和老师来个比赛?请同学们说一个比,老师也说一个比,看看谁最先判断出能不能组成比例?(师生互动)其实咱们同学表现的很优秀,只不过老师用了另一种方法,才能判断的又对又快,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之中。请同学们小组参考“导学案知识点二”,自学课本67页第二个红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2:
师: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自学后,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不过,你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导学案”上写着比例进行着验证。
师:现在,请前后四人为组,将你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全班交流时,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3/8=6/16,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教师的这一问,刚开始学生还有疑惑,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
生:老师,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反思:片段1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学生感觉有点枯燥,教师设计这个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下面的知识。
通过上面的教学,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很快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判断出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很快作出了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被激发了。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包括反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