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成长记观察日记1
10月1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和妈妈在家种大蒜。
我拿来几瓣蒜,剥开蒜皮,发现里面白白的蒜瓣,像一个弯弯的小月亮,十分可爱。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摆放在花盆中,浇点水。那一盘大蒜就像一朵美丽的白莲花,我十分期待它的发芽。
10月3日星期日晴
早晨,我惊奇地发现蒜瓣的顶部变绿了,鼓鼓的,好像戴着半白半绿的坚硬头盔,威风无比。水珠喷洒在上面,晶莹剔透,可爱极了!
10月4日星期一晴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去看小蒜苗。我发现每一颗蒜瓣的'顶端都裂开了口子,露出一点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非常可爱;又像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露出一个绿色的小脑袋在和我打招呼。再看它们的根部,都已经长出了一些白色的、细细的、短短的根须,立在了盘子里。妈妈告诉我:“根芽发出来了,它们就能长得更快。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根从水里吸收更多的养分,越长越高。”
10月7日星期四晴
果然,这几天小蒜苗长的很快,碧绿的叶子已经有三四厘米高了,它们拥在一起,像一片挺拔的小树林。看到蒜苗长的这么好,我不禁再细细观察那默默无闻,奉献着的根须。它们纵横交错,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如同老爷爷的胡须。
这次种蒜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种子生长的神奇,还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真是受益匪浅啊!
蒜苗成长记观察日记2
第一天(10月27日)
今天我种了一盆蒜苗。我种蒜苗的原因是我觉得种植物能学到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首先,先扒一些蒜,把带根的那一头插进土壤里,土壤外只露出一点尖尖的小头,然后浇一点儿水,最后把它放到窗台有阳光的地方。我期待着它快快发芽。
第三天(10月29日)
早晨,我看了看前天中的蒜苗,我惊喜的发现,蒜苗已经吐出了小小的嫩芽。但是有的只破了一点小孔,一个小嫩芽正使劲的往上冒。别看小芽那么弱小,我用手摸了摸它非常坚硬,甚至有些扎手,说明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可是这群家伙太调皮了,它们竟然争抢土地,结果长得乱七八糟。
第四天(10月30日)
今天下午,我看了看我的蒜苗,它们不仅长高了一点,还和平相处了,一夜之间,花盆里变整齐了。没有发芽的蒜苗今天也含笑一现,吐出了小小的嫩芽。我特别高兴,立马给它们浇了点儿水,蒜苗们大口大口的喝水,一会儿就喝完了。
第八天(11月3日)
经过了大约一周的时间,蒜苗沐浴了阳光,吸收了肥沃土壤里的营养,再加上我精心的`照顾,蒜苗已经有半尺高了,它长了三四片嫩绿的叶子,叶子扁扁的。仔细一闻,有股淡淡的清香。妈妈说蒜苗可炒成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但我舍不得它们,因为这是我的第一盆植物,因为我爱它们!
蒜苗成长记观察日记3
上周二,老师让我们种蒜苗。我和妈妈买来一些大蒜,然后我轻轻地把它剥开,蒜瓣就像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对着我笑呢!我从厨房拿来一个盘子,往里面加了一些水,最后把大蒜放进加了水的盘子里。
第二天早上,蒜苗一夜之间神奇地长出一圈嫩绿的小芽,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朋友,总要分出高低。你看!高的蒜苗好像在说:“看我,又细又长。”矮的也不服气,好像在说:“看我,又粗又壮。”
到了傍晚,我一量,有的蒜苗居然长了足足两厘米高了。我观察它的根部,发现底下长着像水母触角一样的东西,我忍不住摸了摸,软软的,我去问妈妈,她说:“你看到的东西是蒜苗吸收水和营养的.主要器官。”“噢!”我恍然大悟,原来蒜苗还有那么多知识呀!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蒜苗已经长到14厘米高了,可以剪下来吃了。妈妈给我做了一碗香气扑鼻的手擀面,汤里漂着绿油油的小蒜苗,他们好像自由自在地游泳呢!我尝了一口,“啊!味道好极了!”吃着自己种的蒜苗,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次种蒜苗,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收获喜悦。
蒜苗成长记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又一次去看了“小志”,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在了我眼前——“小志”萌芽了,他大概有五六毫米高吧,绿油油的,就像个锋利的獠牙,白白的小胖子显得温柔可亲。我闻了闻,他的身体散发出了浓郁的蒜香,非常刺鼻。我斜头一看,黄黄的根茎又细又长,就像章鱼的触须一样,非常霸气。我爱我的小蒜,希望它也爱我。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五天过去了,我又去观察了蒜的情况。到了蒜旁,浓浓的蒜香扑鼻而来,我打了个趔趄,非常惊异。原本只有六毫米的绿色小嫩芽,几天就变成了十六厘米绿中带白的大树。根部白中透黄,长得异常繁茂,就像一个崭新的大鸟巢。看,一个新蒜破壳了,里面还有个小宝宝。宝宝白花花的,好像非常想从妈妈的怀抱中探出头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作者:郭慧志
大蒜成长记
3月2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老师公布了一条喜讯:每人带一个大蒜放到班里,观察它的成长过程。顿时,班里沸腾起来,纷纷议论要拿什么器皿盛大蒜。就在这时我想到了透明的高脚杯。盛大蒜的任务非它莫属了。
放学后,我到超市里挑选了一个上等的大蒜,雪白的圆球放进透明的高脚杯里,可真是绝配!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惊奇地发现,中间有一颗大蒜,四周拢着五个蒜宝宝,可真是五福临门呀!
3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早晨,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哟!快看,昨日蒜宝宝还有一“青包”。今天,“青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长出一支六毫米的绿芽。再仔细一看,才发现芽的颜色像那鹅毛黄,为了使明天的绿芽更上一层楼,我决定把它那浑浊的水换成清澈的自来水。我把蒜拿了出来,惊奇地发现,它的根像鸟巢一样,成了一个半圆体。我换了一杯干净的水把蒜放了进去,真希望那支绿再次让我大吃一惊。
3月28日 星期五 晴
转眼间,几天过去了。也不知大蒜成什么样了? 到了蒜旁,我发现芽虽然长高了不少,不过它的最顶端仍然是鹅黄色,芽中间是淡绿色,下面呈深绿色,再往下就成了白色。从远处看斑斑驳驳,煞是好看!下面有一瓣蒜的中间裂开了一条缝,中间涌出一个“蒜宝宝”。“子宫”周围已变成黑色。“蒜宝宝”头上是淡淡的粉色。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为了让宝宝出生,牺牲自己,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月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怀着开心的心情去看大蒜。只见大蒜突飞猛进,苗已经从十几厘米长到了二十多厘米。绿苗像柳枝一样垂落下来。虽然蒜已长大,不过它那鹅黄色 “胎记”仍然存在。再往下看, “蒜宝宝”已经出来了,而 “母亲 “却枯死了。我心里不禁一股酸楚。但再看中间的 “蒜宝宝”却茁壮成长,又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作者: 段怡如
大蒜观察日记
3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怀着激动而高兴的心情,在班里种下了一颗蒜。我用酒杯形的果冻碗来盛蒜,洁白的大蒜配上透明杯,真是讨人喜爱。这蒜不但讨人喜爱,对于当组长的我,还有纪念意义呢!因为从办组到今天,我们组共得了十颗星,而我的蒜刚好有十瓣小蒜。这朵蒜还造型奇特,中间有一瓣大蒜,周围有一圈小蒜,好像母女关系。我又惊喜地发现蒜头鼓鼓的,估摸着明天就能发芽了,我默默祈祷着······
3月20日 星期四 晴 我的心情犹如今天的天气一样,晴空高照,因为今天对我来说可喜可贺。可喜的是我的蒜发芽了,可贺的是我们组又得了一颗星。我的蒜最大一颗最先发芽,一个嫩绿的小脑袋探出头了,近近一闻,还有一缕蒜香。它的高度只有五毫米,为了纪念它,我把它叫书悦。它静静的躺在和煦的阳光下,希望它茁壮成长!
3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常瑞轩说我的蒜苗像绿头发一样,难看死了。而常瑞轩的蒜还是个“秃头”。我不禁呛他:“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再看张新祥的蒜还是一棵“独苗”,我就更得意了,因为,我的蒜苗长得异常茂盛,高的13厘米,低的也都5厘米了。蒜苗底部是淡绿,越往上越绿。此时,根部的大蒜有点扁,由于种蒜工具是酒杯型的,根部直着向下长,形似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海洋世界。同学们为我的蒜编了一句顺口溜:郎书悦的蒜呀,远看像森林,近看像树苗!放学路上,大家一起念道:
“郎书悦的蒜呀,远看像树森林,近看像树苗······” “郎书悦的蒜呀,远看像树森林,近看像树苗······” 哎——我真是服了他们了!
4月8日 星期五 晴 这几星期,忙于期中复习,差点儿就把我的宝贝儿蒜苗遗忘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到蒜苗跟前,呀!蒜苗长的像一个挺拔的战士,生意葱茏,蒜苗最高达到了20厘米,最低也有15厘米,错落有致。蒜苗的颜色也由淡绿到深绿,尽情展示了它对绿的诠释。大蒜则是白的没有一点小瑕疵,使我联想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而它的根长得甚是发达,一圈圈的缠绕在一起,拿出来像一个缩小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鸟巢。正在我得意之时,妈妈来了,不怀好意地盯着我说:“书悦,我瞧这蒜苗长得挺茂盛的,还是绿色食品,要不让我割一半,做碗面条汤?” “不行,这个蒜苗凝聚了我的心血,把我割了也不能割它。” “好了好了,跟你玩呢。”
我开心地笑了,妈妈也笑了。
作者: 郎书悦
“九星”长大吧
3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怀着快乐的心情中下了我的“九星”——一颗大蒜。它像一朵未开放的莲花一样,周身是灰白色的,中间还泛着浅紫色。为什么叫“九星”呢?因为他一个大团里有九个小蒜,我把它视为吉祥的象征,九谐音久,长长久久好兆头嘛!我把它放在了无顶的透明玻璃瓶里,里面放了半瓶水。希望它快快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月26日 星期三 晴
这几天,我的“九星”长出了长长的绿芽,长的长,短的短,活像一把绿色的竖琴。中间的那个小蒜长得最长,其他的小蒜不分上下,它的颜色也越变越绿,而且身上的“白色披风”也慢慢地褪了下来。
3月28日 星期五 晴
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九星”起初是白色的,越长越绿。现在不仅长出了白花花的“胡子”,还有些淡淡的鱼腥味。绿芽弯弯曲曲的,想几条绿色的小蛇。绿芽的最上面还玩起了分身术:一个绿芽的尖上又多长出了一个绿芽。更为可笑的是装它的大瓶已经快容纳不下他的“身材”了!
4月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来看“九星”长的怎么样。当我走近时,大吃一惊!我的九星长成了名副其实的成年大蒜了!
它的长度大约有20厘米,绿色的“蛇头”成了茂密的“大树”。远看像一片茂密的森林,近看像一座庞大的宝塔。再看底部,长长的胡子成了一根根面条。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来了。笑道:“我看着大蒜长得这么健壮,捣成蒜汁配面条一定很好吃。”
“不行!绝对不行!”我理直气壮地说,“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种出来的!”
妈妈笑了笑:“我是逗你的。”
听了这个,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作者:张旭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