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
步骤:
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
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
4、练笔,描写人物。
成功之处:
1.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2.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不足:
1.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2.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 “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总结: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 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3
与学生谈话,在了解学生如何度过星期天的同时,走进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在进行“速读课文你搜索到什么信息?”这个环节时,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基本上都能抓住文中的要点,只是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决定了学生在研读探究文本时需要探究合作。所以,我认为搜索、质疑、提升、发展、创新,成为提高学生成绩大面积丰收的阳光路。
学生在自己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分析、质疑,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每个个体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识与观点有了很大的差异,所以要让学生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彼此交流。有相同的见解,有补充的意见,有发展的建议,甚至还有相反的观点。那么这种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互相争执的过程,正是学生完善观点,拓宽见解,发展创新的过程,正是学生从文本中悟出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认知的过程。而这种被激活的思维,正是学生探究创新最可贵的,它常常能迸射奇异的耀眼的思想火花。所以从搜索信息入手,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质疑,再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探索、合作、创新,是一条可行的教学思路。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4
通过“再现式想象”读几位作家后,交流时我做的是让学生用一句话评价每个作家。不合适。有点浅尝辄止,不知道他们再现各个作家的肖像、语言、动作做得如何。时间确是不够用了,倘若够用,就可以找学生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描写,再现,研究。然后作评价。
还有一种交流方式,即出示课文插图,辨认各人各自是谁。体会其描写的妙。
可惜下课后学生即要离场。否则可以作一下调查,反馈我的教学。我以为上完课后还可以问问学生学得如何。不过,居然有一人向我请教问题:我发现人物的多方面,应该说哪个?我最喜欢学生来问我,因为首先是他在思考,他在上进;其次他的思考总能引起我的思考,所谓教学相长。我把自己的邮箱给了他。不知他能否与我联系。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5
学习目标: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小结: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
1、快速记忆,了解作者莫泊桑。
2、整体感知,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拓展延伸,练习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4、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整体感知后,“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6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 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安排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布置有些匆促,学生讨论、考虑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方: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假如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别,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身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假如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考虑,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 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⑵ 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⑶ 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语言、行动特点的句子,思考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进入情景,感知氛围
1、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星期天福楼拜家的一场聚会。)
2、这是一个怎样的聚会?(充满学术气氛的、气氛热烈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充满生活色彩的、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充满了心灵内在的欢乐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着重刻画了哪几位?(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生:A应该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是最多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图中除了福楼拜他的手势最大。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生:活跃、好动。
师:是啊,你看,一进来他就说个不停。(齐读第五段)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还有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我觉得B比较吻合。
生:不对,B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发上,而左拉是歪在沙发上。相比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来得大。所以B应该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还有蓝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脸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师: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样的?(因为屠格涅夫是背对大家的,所以在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图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生:他是个热情外向、个性张扬的人。比如:朋友来了,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又比如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生:我反对。那是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结尾他分别送到前厅,倒可以看出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
生:但佣人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几乎二字,和前面的总相结合,说明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屠格涅夫都会亲自为朋友开门的。因此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反驳的同学嘟囔着说:我又没说他不热情,只是最后一句话更能看出来嘛!)
师:同学们看得都非常仔细。那福楼拜还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络绎不绝,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呢?
生:博学多识。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在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师:正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客人愿意来,更因为他是博学睿智的人,大家乐意来。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愿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最后我们来谈谈左拉吧。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他很温和。在话被人打断时,他仍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同时也很执着。
生: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外貌中透露着坚毅的性格。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四、总结积累,以文读人
1、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从莫泊桑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
教师预设:
① 细观察,抓特征;
② 多角度,有重点;
③ 要准确,求生动;
④ 有思想,表情感。
2、莫泊桑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文字中,你能体会他的性格特点吗?让我们学学西门,在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3、出示莫泊桑头像,试从外貌描写中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应该也是这个家庭聚会的参与者。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他们会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表情?请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关资料,思考莫泊桑为什么选择这四位作家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教后感】
图文结合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插图的介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在莫泊桑细腻的描写中,学生了解了几位著名作家的性格特点,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也了解了几位大作家作品的风格。由课内到课外,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
本单元资料介入的方式很多,比如文字资料、录像资料、音乐资料、图片资料、课内资料;介入的时间也多种多样,有课前介入,中间介入,还有课后介入。课前,教师要细心地研究,精心地指导,明确所搜集资料的特点,提高搜集资料的质量,在课堂中合理灵活运用,使资料的介入进一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8
我们知道有个俗语叫“狗熊掰棒子”,大狗熊掰了半天棒子,结果只是一个胳肢窝里夹一个,其他都掉了。这个俗语是批评人不注意积累,前捡后丢。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学生由于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形成,接着就学习新的内容,这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直接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本节课中,在朗读及分析人物形象之前,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字音、词义及必备的文学常识,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教师不知道。所以如果不进行默写检查就直接学习,显然就会给本节课带来一些困难,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学习之前,我进行了相应的知识默写检查,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学习得就十分的轻松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这得益于默写的有效和有效的默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9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0
主要讲述了某个星期天,在法国文豪福楼拜家里伊万·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世界知名作家先后造访,福楼拜与其热情攀谈,随后愉快地结束聚会。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的技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省时,效果也好。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是有声朗读这一点做得不够。
作为一节创新课,我觉得还是不太理想的。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新观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学,力求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本次校级评优课我讲授了这一课,通过这节课,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现结合我讲的这一节课谈谈感受。
一、就这节课来说,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的时间稍长,致使后面的内容没能很好地展示。
2、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在学生争论不必要问题的时候,我应该及时制止,节省时间。
3、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4、本节课着重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来分析人物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前半节课在导入、常规性知识疏通等方,影响了教学进度。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时,将面花了较多时间,再加上本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跟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有所不同,找起来有些难以吃准学生的思维框在“外貌” 、“语言”、“行动”三个圈内,学生被动地对这三个圈加以填充。假如事先不给定这一思维定势,令学生在“抓住特色刻画人物”这一大框架下,通过自主寻找或组内交流,将寻找到的信息自行归类,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寻找、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再教设计:
1、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作者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在教学中,如果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以点带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省时,效果也好。
2、可以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这节课,我觉得是不理想的,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进步,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3
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几个步骤:1、快速记忆,了解作者莫泊桑。2、整体感知,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3、拓展延伸,练习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存在问题: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3、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4、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整体感知后,“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却是一篇优秀的写人范文。因此,我决定认真设计教案和授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3、谈收获。4、练笔,描写人物。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 “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新观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学,力求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5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该单元以杰出人物为题材,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读课,根据课标要求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优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差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描写几位人物的写作手法,同时,使其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能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3.学生能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三)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他刻画的不是单个人物,而是人物的群像。作者以福楼拜为主要人物,先后向我们展示了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三位人物,抓住他们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这节课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和人物找好对应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这个环节我是通过给学生四个人物的画像,让学生通过文章找对应的人物。
学生热情很高,都比较积极。也能找到描写人物的段落。
从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人物的头像,概括人物的性格。除了给学生出示人物头像,我还让学生参考人物描写的片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足之处:
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段落时,对于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类找时,找的不是太好,因为有的人物描写语言不是很明显。所以概括起来也不容易。还有在分析福楼拜的行动描写上,学生只注意到了重点描写,而忽略了全篇。所以,概括不全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2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文章中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可要求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出几件事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实内容出发,认真仔细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叙述的顺序从文字表面看,文章主要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叙述顺序很清楚。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三件事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这样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叙述顺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安排。
3、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具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的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表达方法。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加以体会。4、课外可让学生练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要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防止空洞说教或作鉴定式的评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3
转眼一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时光飞转,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所以,平时除了下苦功夫,认真备好课以外,还要不断向其他老师学习讨教经验,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下面是我就这一个月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所做的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对绘画几乎是一无所知,发展水平只是一个“涂鸦期”。比如,我在第三周上的“神奇的笔”(绘画)一课时,让幼儿为一只气球涂色,开始时大家兴趣都很高,但是由于他们不清楚应该如何涂色,虽然老师示范过,但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色彩,有的用各种颜色在气球上东一根、西一根画,有的索性画在气球外面……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老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必强调幼儿画的好不好、像不像。这样会让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应该去引导、呵护和培养他们。比如给气球涂色时,小朋友常常把颜色涂到轮廓外面去,这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尽量注意不要涂到气球的外面去,因为不小心涂到外面去了,气球就会“嘭”的一声爆掉了。这样说小朋友都开心的笑了。在涂色的时候都格外的小心了。所以我觉得老师在培养幼儿绘画时,首先要从兴趣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再教育指导他们该怎样画才会更好看。
幼儿的绘画潜能是多样的,思维空间是广阔的,所以老师在和幼儿一起观赏自己的作品、讲评自己的作品时,应该注意多用正面的、鼓励的语言,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认可。即使画的有多不好,也要先表扬再建议。比如为气球涂色时,朱小楠小朋友涂得很不均匀,而且也只是涂了一小部分,这时我就对她说:“我觉得你涂的很漂亮,但你看这里还是白白的纸,我觉得如果你把它都涂满了,一定会更漂亮的,你觉得呢?”朱小楠小朋友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继续涂了起来。
其实每个幼儿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画家,老师应该尊重每个幼儿,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世界有多大,幼儿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责怪批评幼儿的不对、不足之处,只会使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磨灭他们的积极性,抑制他们的情感,这样做孩子的身心就得不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
步骤:
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
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
4、练笔,描写人物。
成功之处:
1.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2.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不足:
1.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2.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 “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总结: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5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 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6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了师生互动互学共同收获的平台。每节活动课得以正常进行,关键在于学生课前一两天到一周时间的准备。《学习材料》中大量需要学生填写的内容,都是引导学生在课外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多渠道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个阶段最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有动力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做充分准备的同学会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和盖在书中的一朵红花。这是对孩子准备工作的肯定,也是积极性的调动和兴趣的激发。
活动课上是老师有意识地按一课一主题设计环环相扣的多个环节,引导学生对第一阶段活动中得到的信息进行交流、汇报,对活动中所做所得进行展示、总结。这是整个活动的第二阶段。从准备到课上的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科学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学生把学习的视角更广阔地伸向社会,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有目的地观察、思考自然、人与社会,与同学、家长正确相处交往,交流,促进了自身语言、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多项智能的开发、发展。教师在活动课上也获取相当多的来自于学生带来的信息,学习、提高知识层面、教学技巧的机会无处不在。
二、本节活动课由“一、直面垃圾二、垃圾的危害三、垃圾的处理四、节能减排,分类回收五、分类与再利用六、活动总结”六个环节组成。主题为“变废为宝”,但利用废品制作成工艺品并不能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垃圾的危害,真正的理解“节能减排,分类回收”的必要性,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具有最基本的环保意识,在环保行动上有一定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或家长尽量地节能减排,自己能学着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垃圾的危害,处理,减排,分类回收”被作为本节活动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汇报自家一周内产生的垃圾后,师生以一个班,一个学校共同进行计算,以数据启发想象,运用数学进行推理,明确“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必定产生垃圾”,再通过图片的展示,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产生沉重,难受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环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借助动态板书延伸活动的内涵:“扔”表示人们处理垃圾的习惯做法与动作,又实线转变为“ ”表示观念的转变,“少排少扔”是“节能减排”的具体化;成堆如山的垃圾由于能分类回收而消失,这是学生体验减少垃圾的快感,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
四、这节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积极地展示和表现自我构成了课堂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能观察有发现,能讨论有体验,能动脑思考有所挖掘,能动手操作有收获,个性得到发展,各项能力得到培养。
五、由于对“一、直面垃圾二、垃圾的危害”两个环节用了将近20分钟时间,因此在“小制作展示”部分比较仓促,未能让学生边展示边介绍材料及制作方法;最后的“按提供的废品设计制作装饰品”被省略。这应该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想象创新的好机会。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7
《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旨在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刘老师的课对这一难点的把握十分到位。
一、线索十分清晰
刘老师从:姐姐为什么会由原来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再也没有笑脸和歌声“入手,在学生充满疑问的时候,引出”缠足“,体会这一陋习的“陋”之所在。接着引出孙中山和妈妈的对话,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妈妈的伤心和无奈,也了解到了孙中山的心痛和愤怒。最后回到文章结果,孙中山破陋习,感受人物之伟大。刘老师整节课的教学走的是一条情感的主线,学生也很入情,也能悟情。
二、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句子比较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渗透其中。
句子的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刘老师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的训练。
如:“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与“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两句话的比较,问学生哪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让学生体会到“深深地”、“幼小的”两词说明他虽然年纪小,但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把句子写具体,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一举两得。
三、充分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主要是孙中山与他妈妈的人物对话,感情真挚动人。在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默读,分角色朗读,师生朗读;以不同的形式,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妈妈的伤心和无奈,了解孙中山的心痛和愤怒。
四、练习说话,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刘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讲讲回去了解的缠足的事,想一想孙中山当时的心情,还有让学生看看小鞋的图片,自己谈谈感受,到最后出示孙中山图象,请学生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这些说话练习,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画龙点睛。
我想,学生水到渠成的感悟除了老师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比较透彻外,多媒体的运用,不可小看,这是文字所没有办法所表达出来的信息。这篇文章所说的陋习离我们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刘老师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到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穿的小鞋,女人被缠足后的畸形的小脚,加上她声情并茂地解说,学生就加深了对缠足的了解,深切地感到缠足这种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实在是太深了,从而到最后在交流感悟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孙中山的伟大,孙中山破缠足陋习真的是解放了广大中国妇女。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8
分数连乘本课的教学,学生因为具备了分数乘法前3节课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时主要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发现错误时,我便适时地加以引导。特别是学生在遇到约分的困难时,我提醒他们约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让学生明确约分要注意做到有序和不遗漏。
关于这方面我重点照顾班级中的学困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找公约数的能力比较弱,往往约分的时候能很快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有的约分比较混乱,造成最后计算的繁琐和错误。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9
通过“再现式想象”读几位作家后,交流时我做的是让学生用一句话评价每个作家。不合适。有点浅尝辄止,不知道他们再现各个作家的肖像、语言、动作做得如何。时间确是不够用了,倘若够用,就可以找学生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描写,再现,研究。然后作评价。
还有一种交流方式,即出示课文插图,辨认各人各自是谁。体会其描写的妙。
可惜下课后学生即要离场。否则可以作一下调查,反馈我的教学。我以为上完课后还可以问问学生学得如何。不过,居然有一人向我请教问题:我发现人物的多方面,应该说哪个?我最喜欢学生来问我,因为首先是他在思考,他在上进;其次他的思考总能引起我的思考,所谓教学相长。我把自己的邮箱给了他。不知他能否与我联系。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0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明白,重难点的贯彻,并非一个结果,而更应关注实施的具体过程。对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课时,我设计教学时的初衷是把握住“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刻画”以及“根据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这两个重点,分组研读,着重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并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来分析人物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前半节课在导入、常规性知识疏通以及朗读等方面花了较多时间,再加上本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跟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有所不同,找起来有些难以吃准,影响了教学进度。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时,将学生的思维框在“外貌” 、“语言”、“行动”三个圈内,学生被动地对这三个圈加以填充。试想,假如事先不给定这一思维定势,令学生在“抓住特色刻画人物”这一大框架下,通过自主寻找或组内交流,将寻找到的信息自行归类,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寻找、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1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描写福楼拜的语句,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福楼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此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省时,效果也好。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 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⑵ 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⑶ 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语言、行动特点的句子,思考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进入情景,感知氛围
1、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星期天福楼拜家的一场聚会。)
2、这是一个怎样的聚会?(充满学术气氛的、气氛热烈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充满生活色彩的、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充满了心灵内在的欢乐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着重刻画了哪几位?(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生:A应该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是最多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图中除了福楼拜他的手势最大。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生:活跃、好动。
师:是啊,你看,一进来他就说个不停。(齐读第五段)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还有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我觉得B比较吻合。
生:不对,B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发上,而左拉是歪在沙发上。相比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来得大。所以B应该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还有蓝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脸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师: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样的?(因为屠格涅夫是背对大家的,所以在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图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生:他是个热情外向、个性张扬的人。比如:朋友来了,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又比如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生:我反对。那是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结尾他分别送到前厅,倒可以看出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
生:但佣人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几乎二字,和前面的总相结合,说明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屠格涅夫都会亲自为朋友开门的。因此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反驳的同学嘟囔着说:我又没说他不热情,只是最后一句话更能看出来嘛!)
师:同学们看得都非常仔细。那福楼拜还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络绎不绝,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呢?
生:博学多识。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在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师:正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客人愿意来,更因为他是博学睿智的人,大家乐意来。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愿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最后我们来谈谈左拉吧。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他很温和。在话被人打断时,他仍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同时也很执着。
生: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外貌中透露着坚毅的性格。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四、总结积累,以文读人
1、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从莫泊桑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
教师预设:
① 细观察,抓特征;
② 多角度,有重点;
③ 要准确,求生动;
④ 有思想,表情感。
2、莫泊桑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文字中,你能体会他的性格特点吗?让我们学学西门,在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3、出示莫泊桑头像,试从外貌描写中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应该也是这个家庭聚会的参与者。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他们会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表情?请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关资料,思考莫泊桑为什么选择这四位作家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教后感】
图文结合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插图的介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在莫泊桑细腻的描写中,学生了解了几位著名作家的性格特点,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也了解了几位大作家作品的风格。由课内到课外,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
本单元资料介入的方式很多,比如文字资料、录像资料、音乐资料、图片资料、课内资料;介入的时间也多种多样,有课前介入,中间介入,还有课后介入。课前,教师要细心地研究,精心地指导,明确所搜集资料的特点,提高搜集资料的质量,在课堂中合理灵活运用,使资料的介入进一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3
主要讲述了某个星期天,在法国文豪福楼拜家里伊万·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世界知名作家先后造访,福楼拜与其热情攀谈,随后愉快地结束聚会。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却是一篇优秀的写人范文。因此,我决定认真设计教案和授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3、谈收获。4、练笔,描写人物。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 “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新观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学,力求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5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