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1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此书收集的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此书是关于社会结构本身及性质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并以此作为一个方向来发展中国的社会学。
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关键词“乡土”了,它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线索——至少在那个年代。乡下人是中国的基层,从基层看去,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产生乡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这一乡土性质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作者在这一部分运用的分析方法看来是较普遍的,即从现象看本质。人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行为的差异,体现在我们的差序格局:中国与西方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则是融在集体中独立平等的个体。还有秩序的差异,有礼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国的传统而言(可能受儒家影响)礼治较明显,而西方则为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权力结构等方面要上升一个层面再论,这也是我需要更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读完《乡土中国》,再看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这两对差异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人和人的相互关系、社会和人的特点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剪影。
作为一本社会学入门型的书,《乡土中国》以典例论证解说,易于读者接受。我读过之后的确感受颇深,相信大家读了也会有所体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2
在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有个词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算是一个舶来词,特指父母的家庭,与之相对应则是新生家庭,也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新生家庭并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而这则与中国传统观念是相悖的。
费老在《乡土中国》的《家族》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也就是说,中国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区分是模糊的,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家庭仍然依附于原生家庭,无法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割裂。“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费老如是说。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生活、养育等事务上的配合协作,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但也不可避免出现种种摩擦,最重要的是在原生家庭的持续影响下新生家庭无法真正实现经济、人格、思想上的独立。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总是喜欢描绘主人公在失去双亲后马上懂事、肩负责任的故事,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彻底“断乳”。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费老并没有明确说中西两种家庭关系何为优劣,但可以看出他希望被固化的中国传统家庭能够做出些许改变。
对社会学知识知之甚少的我借《毛中特》课程的课外阅读的机会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虽然书中内容的表达朴实简单,但我一度是感到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了以后,云里雾里的,对于书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薄薄的小册子愣是看了一下午。放罢,我去找了一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一点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写自己的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我在写到相关章节的内容时,又把原书翻了一翻,并回想一下自己在农村成长中遇到的一些事。发现不同时候,看同一内容,我的理解与思考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篇读后感,也许格式上会略显松散,而因为是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全文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性,一些理解和思考也许会不尽正确,恳请老师指正。
1.文字下乡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而这“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下人的文盲而导致的对现代种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不了解,对现代城市里的各种“常识”的缺乏认知。因此,在政府采取各种电器下乡政策的同时,“文字下乡”也成了其中一员。目的或许就是为了改变这所谓乡下人的“愚钝”现状吧。
但是换言之,当城市里的人们嘲笑乡下人“愚”的同时,他们自己会有多么聪明吗?他们的嘲笑不过是基于乡下人对城市中或者说是以城市生活为代表的现代生活中种种生活常识的缺乏,但他们自己对传统的乡村生活又有几分了解呢?
在城市人看来:乡下人不懂得在汽车按喇叭时避让,不懂得什么是“爱疯”、“艾派德”,更不知道所谓乔布斯是谁…但于他们自身而言呢?他们分不清包谷与麦子,以为绿色的菜都是青菜,不知道水稻在南方与北方土地上生长的区别,也不知道怎样灵活的爬树、捉蚱蜢…相比较,谁又比谁更聪明呢?
或许有人会说,在当代社会里,认识文字、擅长使用电脑、懂得作报告、作总结、会写企划书…这些现代技能才是先进的,而那些老旧的农业知识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然而,所谓“先进”的城市生活中,有盲目的中学生只为了买到梦想的苹果系列而去卖了肾脏,毁了自己的健康,有游离在正常社会边缘的投机者,利用自己“先进”的知识钻法律的空子,损人利己…这些,是真正的先进吗?
2.男女有别
费先生在这一章中讲到:“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但是乡土社会中结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结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这段让我想起一篇小说,讲的是一女子去庙里拜神时和一个尼姑相识相知,回家请求相公把尼姑娶回来,明着是一夫二妻,实际是两个女子同性之恋。中国的男尊女卑之下,女性几乎无地位可言,俗话常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难以与男子产生情感共鸣,更何况是相识相知。于是就向同性之恋发展。其实重男轻女现象在现在的农村依然存在。在我们浙北山区,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即使冒着罚款也要坚持生下下一个孩子,甚至为了生男孩去做违法B超,打女胎。多生育、多生男丁的思想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地位,如果家里没有男丁,在农村也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女后不能进祠堂,男丁方可对祖宗。
3.血缘与地缘
关于血缘与地缘的分离,这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是相当困难的。作者在书中举了“客边”、“新客”等例子,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家所在的浙北诸暨,我们家所在的社区是陈宅。我们家是后来才从安徽搬来的,所以可以说是所谓的“新客”了。这个社区里的本地人都姓陈。他们根据每家每户人口,男丁的多少,辈分的高低,不同程度地拥有这个社区的所属的土地、房产。而当属于这个社区的土地或者房产需要拍卖时,允许认购的对象也仅限于同族人,外姓人是不行的。
作者在这一章里还讲到里关于乡土社会里商业的发展问题。因为传统的乡土社会主要是依赖于血缘关系而结合的,所以相互之间,一般都是熟悉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话虽说得轻松,但实际上是很难讲得清的,这其中涉及到血缘、亲情、人论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乡土社会里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比如我表姐上高中的时候,我妈妈包了一个红包给她,而等到我上高中时,我姑姑也包了一个红包给我。这样的交易很具有局限性,普通的情形就是在血缘之外建立商业基础。对于我来说,你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这样,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会显得轻松简单许多,没有了人情的负累,帐也很好算清。而我们说,乡土社会的变迁不快,外乡人想要融入一个乡土社会中也不容易,人跟人之间都相互熟知,这样的环境下,商业的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4.总结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膨胀和流动性的加强,工业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使得许多农民子弟不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涌入城市去实现自己的“淘金梦”。但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乡土性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算是在外打工,也不忘在工厂或宿舍门口播下一些种子。举身边的事为例,我的叔叔在外打工,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外面住,在房子旁也种一些青菜,自给自足,不用到市场买蔬菜。这就体现了中国基层的乡土性。
我个人觉得费先生最终想告诉我们的是: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我们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这种普遍的民族心理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