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23: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

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

汝城五中肖海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北边三乡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我校这些年来一直把教育布局调整做为一项专门工作来研究并推进。我们一直坚持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如何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进行认真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现状

2001年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了北边三乡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优化了资源配置。布局调整前,北边三乡共有4所中学(含五中的前身----汝职)。2001年秋以来,逐渐撤并暖水、田庄、南洞初中3所,到2005年春完全集中北边三乡所有中学生到五中就读。2007年以来又相继集中暖水、田庄的六年级全部学生、五年级部分学生到五中。所以,我校现有五年级2个班、六年级5个班、七年级5个班、八年级4个班、九年级4个班。总计20个教学班。今年春季在校学生达1109人。其中五年级95人、六年级307人、七年级298人、八年级228人、九年级181人。通过稳步调整,完全改变了北边三乡原来人数不均、校舍师资等不足的局面,打破了北边三乡教育教学发展滞后的格局,而且优化配置了北边三乡农村教育资源。

2、改善了办学条件。近10年来,五中积极争取教育投资累计600余万元。新建2374平方米教学大楼1栋。1764平方米教师住房1栋。改扩建1500平方米学生寝室2栋,投资117万余元做好了学校饮水工程、新食堂、多功能餐厅、新学生澡堂、新厕所、新篮球场。学校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5万余元植树种草,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不同程度满足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要求。同时,为提高学校装备水平,在2007年获得政府投资 10 万余元完成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学校又继续投资 20万元学校装备了高标准的仪器、实验用房、图书文体器材等,大大提高了我校的装备水平。汝城五中已逐渐建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寄宿制学校,为全县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做出了表率。

3、加强了教育质量建设。通过实施资金投入和师资配置双倾斜,五中还积极加强内部管理,集中办学以来三乡中学生毕业率百分之百,升入重点高中、职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教育质量的提高,得到了北边三乡的家长满意、社会双满意。

4、赢得了社会声誉。近10年来,县委、县政府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切入点,花大力气调整学北边三乡布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五中已顺利通过了政府的验收,被评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合格化学校建设先进学校。为进一步实施布局调整,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汝城五中布局调整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在县、乡、村三级重视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提高,我校布局中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

1、认识滞后。实现规模办学,优化资源配置,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但现实生活中的干部群众认识还跟不上,一些村干部尽管心理也愿意撤,但又怕自己任上撤掉学校受群众骂;少数小学校长官本位意识浓,不想丢掉小学校长的“乌纱帽”;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就学问题,有就近入学的思想,一方面既保障了学生的出入平安,又能减少开支,另一方面担心孩子送到其它村读书受欺负,同时接送孩子又牵扯精力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布局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

2、投入不足。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投入巨大的工程。尽管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到教育的资金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还缺口还很大。我校的体艺馆、运动场、电脑室、炎汝高速征地后的饮水工程重建,部分学生寝室床铺老化更换等都急需投入,但是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只能是有心无力。

3、师资力量。我校现有教师66名,其中有6名是兄弟学校派来的支教教师。从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人,30---40岁人,40---50岁人,50岁以上人。学历结构:高中 人,中专: 人,大专人,本科人。职称方面:中高人,中一人,中二人,未评级人。我校支教的教师都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随着支教结束时间的来到,这些专业教师的缺口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

4、办学成本(学校、家长)也是主要安全隐患及群众诉求问题。由于是集中三乡学生办学,就有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由此就引发了群众供小孩上学的车费、小孩在校食宿的伙食费问题,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这些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急需政府想办法解决。而我们学校也实行了《全方位值日制度》、《周末接送学生制度》、《周末学生在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办法来确保学生平安、学校平安。

三、我校对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建议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我校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要办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让学生在校学得专心,教师在校教得用心,家长在家放心。我们请求上级政府帮助解决我校饮水工程、学生寝室床铺更换以及体艺馆、运动场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

2、进行学生上学车费补贴。要让家长放心,支持布局调整、集中办学,就必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只有孩子平安,孩子有前途,经济负担小,家长才会拥护我们。所以我校建议上级政府是否可以考虑给学生每人每周适当的车费补贴?并请交警、文化局等部门到学校周边打击载人农用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网吧吸引学生上网等问题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推动我县教育大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实施过程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敢打硬仗,就一定能取得布局调整的全面胜利,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关于怎样解决撤乡并镇之后,推进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提案

关于怎样解决撤乡并镇之后,推进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

局调整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4619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怎样解决撤乡并镇之后,推进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提 案 人:德德玛 主 题 词:学校,规划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近几年,在推进这项工作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引发多种管理弊端:干部的工作量增加,与村一级的联系减少;地方距镇中心远,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受限;合并后原有的公共设施特别是农村牧区原有的中小学校设施的废弃和破坏。这些不仅会影响该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

目前我区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状况:

当前部分地区按照上级“乡苏木办小学,旗县办中学”的规划,在调整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撤减、加速调整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央和国务院实行农村综合改革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工作开展以前是1236个苏木乡镇,现在撤并为641个,于此同时,按照上级教育布局调整规划的实施,必将大量撤减农村牧区中小学校。据调查,这种大量撤减农村牧区中小学的做法,已经影响了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使不少原本能就近入学的农村牧区儿童及其家庭陷入求学困境。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三

方面:

1、农村牧区小学生寄宿条件差,且存在人身、心理方面的安全隐患。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按照“乡苏木办小学”的思路,将小学生集中到乡镇苏木的中心学校,使得小学生就近上学成为奢望,上学路途遥远,孩子们只得寄宿。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寄宿条件简陋,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子照顾孩子。有的学校45平米的宿舍住进了65个学生,有的学校20多个学生挤在仅有10平米的小房间里,过道狭窄,还堆满了杂物。

二是寄宿学生每周回家的交通安全也存在着隐患。家长大多用安全系数不高的车接送孩子,而且经常超载,有时一车载满10几个孩子。学生的人身安全无法保障。

三是孩子心理负担重。特别是低年级六七岁的寄宿学生,由于身体抵抗力弱,经常容易生病;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下子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不适应;过早失去亲情关怀使他们情感、心理上易出现多种问题,不少孩子因为恋家、恋父母,情绪情感极不稳定,有的甚至因此而厌学。

2、中学生教育费用骤增,农牧民家庭无力支撑,难以为继。这对于一些并不富裕甚至刚刚进入“温饱”的农牧民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更让一些贫困家庭感到十分困难。还有对社会带来,出现离婚率的升高,增加了贫困户数目。一些家长反映,让孩子寄宿,一个学期就要多出100多块,加上车杂费等,一个孩子一年就要多付近500多块。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咬紧牙关、勉强维持,还有一些家长不得不考虑让孩子退学回家,造成了农村牧区学生辍学流失现象。

3、个别地区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感情受到伤害,产生社会稳定隐患。目前,个别地区的布局调整所带来的农村牧区学生求学困难与广大农村对子女教育的强烈愿望之间产生了矛盾,经济、生活负担的加重使得这些地区钓农牧民群众对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产生怀疑,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撤并自己家门口的学校,为什么要让孩子花这么多钱去那么远的学校读书?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稳定隐患。

本提案的具体建议:

第一,应深入调研,科学统筹规划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调整方案是成功推行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前提。在统筹规划布局调整的过程中,要坚决遵循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应该组织专项调查小组,深入地调研不同地区的地理、人口、经济和原有学校的设置与质量等实际情况,认真听取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适宜的调整方案和办法,以取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因地、因时制宜,逐步过渡、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针对部分地区区域内部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差异较大的特点,在具体落实调整方案、实施调整工作的过程中,应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谨慎推广的做法,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农牧民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农村牧区特殊性,分地区、分阶段逐步调整,避免过快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成熟一个,合并一个”的办法,在具备合并条件,如交通安全问题已解决、中心学校师资编制充足、后勤配套比较完备、农民群众支持认可的地方率先进行调整,而对那些边远偏僻、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不具备集中办学条件的地方,则仍应保留原有乡办、村办学校或教学点,并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和支持指导,尽可能使每个适龄入学儿童都能接受到最大程度的优质教育。

来源:中国政协网

下载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汝城五中关于推进北边三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