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了深刻的体会.首先,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就像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第一线上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说到自己从医五十年的感悟时说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在医疗战线上,这样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为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楷模和榜样.其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零件”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不论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零件”.每个医务人员,不论你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或是护工,都是医院这个整体的重要一部分.正是我们每个同事的共同配合,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很好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承诺.端正医德医风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医疗卫生服务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价值。治病救人、挽救生命,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价值。对于医疗执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善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加强医患沟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努力维护医疗服务秩序。
医德医风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是每医务人员道德的表现形式,应从思想基础、动力、途径、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高认识,采取各项措施,从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行为、每句语言做起,使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化、特色化、人性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属于政治范畴,而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它与各级
领导及全体员工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服务领域中的最高思想境界,能使全体医务人员对工作树立事业心,对患者具有同情心,在为伤病员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责任心,表现为无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待病人如亲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在技术方面,好学上进,求精求深。
进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教育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医学科学精神。在单位工作中必须反复宣传和倡导这一精神,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就是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去救死扶伤,对患者一视同仁、热心、周到、细致,充分认识自己岗位的光荣,深刻认识医务工作的崇高。
进行英雄模范事迹教育要以现代医学史上英雄模范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使其有学习的榜样。经常举办纪念性活动,请英模讲授自己工作的体会,学习他们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信念追求,献身于医学科学的思想境界。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医德医风。
制度建设是推动医德医风建设的必经途径。制定岗位医德医风规范服务制度,提升服务质量本着服务到位、热情,语言文明,方便、快捷的原则,由各中层领导制定岗位规范服务制度,把工作人员的形象、语言、行为、态度加以规范。形成细而严谨的优质服务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更加完善。改变以往的随意性,促使一部分工作人员纠正以往的不正确或简单的服务方式。领导要抓好典型,发现好的医德医风现象要及时表扬,推广。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民,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有了极大的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等层出不穷,都在对我们的工作发出挑战和新的要求.而单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了.就就要求我们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超声科:陈波
2012-7-28
第二篇: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郭基文
今年,全县卫生系统都在开“三个年”活动,使我县的卫生系统形象有了很明显很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医德医风改进年,我觉得开展很有必要。通过近段时间的医德医风学习,我逐渐对医德医风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也同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醒,深有体会:
首先是医德。当前,医患关系很紧张,医闹现象及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也许有些人就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厌倦医疗工作本身。纵然社会对卫生行医生有些误解和偏见,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谨记白求恩救死扶伤精神,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我要做好我的本质工作,我要坚持自己的良好职业道德。当我们整个单位,整个系统都能坚持并不懈努力,风气必然会扭转。
其次,就是医风。风气能改变人,也能造就人。你到了一个纪律严整,风气良好,团结和气的环境,你就能感到一肌风气传来的力量,让你慢慢改变。而你到了一个懒散无序,组织松散,纪律不明的团队,你也会变,变得跟他们一懒散松懈。这是有些人的想法,而我认为,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持,用你的行动来影响甚至改变环境。只要我和你和他都为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并且坚持下去,医行医风必然会向清风一样吹向社会每个角落。
今年,我院在医德医风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常召集我们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在医疗质量安全上,院方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还有“服务之星”评选活动,我觉得非常好。通过服务之星评选出来的几位同事,在医德医风方面对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和表率。我深有体会的是,现在我们医院的服务态度比以前好了,比如有群众或患者来询问,我们不再是随手一指或敷衍了事,而是会主动带着到目的地,或即是打电话叫值班人员过来。以前也有过职工跟患者拌嘴的事,现在,我们提倡微笑服务,绝不跟患者发生口角,工作上有委屈可以到院领导或同事那里倾述。再比如,好人好事也慢慢增多,小到为患者打开水、聊家常,大到为患者送食与物。医德医风无小事,只要我们都从小事做起,做到自己的职业操守,那么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形象,我们的单位,我们的卫生行业就会在群众中渐渐高大起来。
郭基文
2013.11.10
第三篇:医德医风建设学习体会
医德医风建设学习体会
近来,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领会了有关医德医风建设材料,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等相关文件、“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医疗法律法规等,深感收获颇丰,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论述的认识和理解。
深刻体会到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医疗战线系统医德医风好与坏,是关系到医疗卫生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因此必须的纳入改革发展计划。
一、进一步认识开展医德医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关乎百姓民生的英明决策,是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形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关党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不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医疗卫生行业,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部分患者负担过重方面。这次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医德医风建设,自己做到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此外,还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熟悉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提高依法进行业务管理的能力。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增强对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要注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
1己的主观世界。
二是必须牢记宗旨意识。向英模学习,增强宗旨意识。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增强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实工作,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把自己的干劲和热情积聚到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上来,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必须积极发挥作用。首先要做到守法、懂管理、精业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牢记古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从小事做起,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入手,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收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为病患服务的工作中去,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始终反为民、助民、便民、利民、追求社会效益放在工作首位,重塑医院新形象。
三、开展医德医风建设,积极服从医院管理
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践行“三好一满意”的宗旨,努力做到心系病人,知患所虑,解患所愁,排患所忧,温馨服务献爱心,我应继续发扬求实奉献的作风和“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务实精神,以“坚持原则,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强化使命意识,服务意识,和谐意识,以病人为中心,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加强和改进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医德医风,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群众满意的优秀医院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XXXX
第四篇: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学习体会
陈肖琴
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岗履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各位护士做起来因自己年龄大小、工作经验、履责态度、个人性格等因素,虽然也能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范围内完成任务,但效率和质量却是千差万别,而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标准是没有顶的。有的护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体温、打针、发药等)之后,安心无事地歇之办公室;有的护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后,又做了大量软件工作(如给病员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东西)。“硬”有范围有尺度,“软”则没有指令性的规约。那么,护士在岗履行职责,怎样能够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到最佳工作效果,让病员安心、放心,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虽然没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规律可循。通过这次医德医风的学习,引发了我对护士岗位意识的确立,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问题的思考!责任意识
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这“责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国古代哲学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广义的哲学范畴“意识”,与医学上称身体某部位的那个“心”有别。工作上的“心”(责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颗心来,在班用心去做,不夹私心离班,这样专“心”之致,就能做好 护理工作。身为年青的护士,对刚接手的工作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这份心,相信自己定会早日胜任此项工作。如果缺乏责任心,无论是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不会做好护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关系,即有因才有果,护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护士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护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去履行职责。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护士工作切忌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会正着的。加强责任意识才是良好的动因,也是最佳出发点。当然,工作中也会有好心办错了事,这属正常范围,世界观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有其正确的意识,只是世界观转换成方法论的环节上出现了失误,或是方法的运作上出了差错。“好心办错了事”是方法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很复杂,也很有讲究。对护士来说,护理工作有个业务水平、经验多寡、病员配合、他事阻碍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这些属外在原因,是客观造成的,非主观所致,这种“错”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该出错而因责任心不强出了错,性质就变了,就不属正常范围,也就不能用“出错”来塘塞,那要追究其责任。所以,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责任意识与工作职责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能合二为一,但区别是显然的。前者属自我意识、自我要求,强调个体的内控,具有软性的一面;后者属外在规约,强制要求,具有 2 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职责、标准,“软性”是个体工作的灵魂,“硬性”好比骨骼,“软性”恰似血肉。平等意识
护士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这个“拓展”就是由护士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的工作,变成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而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的主动权、选择权在于护士这方。护士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确立平等意识是其关键,即护士对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时时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护士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在病房里护士是相对固定的,病人是流动的,选择住院的权力在病人手里,若把护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护士与病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样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争使病人感觉到主人待客热情、随和,服务周到。做到这些,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服务态度上,护士应该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如果护士在思想上确立了这种意识,那么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就不会有居高临下的表现,代之的是说话和蔼可亲,做事轻巧灵敏。但有时也会有这样情形的发生,当护士好声好气地对病人说话,回报的却是恶言恶语或是不 理不睬,从现象上来讲就是用平等没有换来平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显然这是因为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当人受到疾病侵扰时,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打乱了多年的生活规律,从而产生烦躁情绪,这时病人也许正沉浸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所以也就不会对护士的好声好语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回报。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当我们护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也会有这种表现,也许比他表现还差呢,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了。这就要求护士有了平等意识,还要有同情心和宽容心。现在病人到新闻媒介投诉我们护士的主要理由是态度问题,占85%以上。从中说明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说明护士的态度对病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病人,并不降低护士身份,相反能够促进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协调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使病人信任护士,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疾病。同时,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减少了因病而带来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状态的有益调理,极大地增强了自觉抵制疾病侵蚀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护士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确立平等意识是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护士创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朋友意识
有了平等意识,避免与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不协调,达到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初步沟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宾之意,但相互间似乎还有距离感,即主人与客人界线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为一体,即尚未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沟通仍须拓展、升华。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护士还应确立朋友意识。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感。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象朋友一样对待,与病人相处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当然这种与男女之间的异性感情是不相同的),这种感情表现在为病人病情好转而高兴,为他们的心情舒畅而共同愉悦。护士有了朋友意识,在主观上确定了这个朋友目标,就能主动地与病人交朋友,在对病人治疗和相处中就能仔细地了解和观察病人:他是什么样的个性特质的人?他的家庭成员对他怎样?他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职业对他的性格有什么影响?他热爱他的职业吗?等等。在关心病人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一个个性格相异的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个病人好”,“那个病人不讲理”,“这个病人本人倒不错,可他的家属太夹生”。这就是护士与病人相处中渗透的感情色彩。有些病人入院前位于领导岗位。平时呼风唤雨,唯我独尊,到了医院对待护士也象对待他的下级一样,呼来唤去,发号施令,扰乱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程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钱,认为钱能买到一切,他们对护士的要求特别多,有时超出了护理的范围,遇到这样的病人,确实令护士头痛。如果有了“朋友意识”,我们护士就会这样想:“这位朋友有点傲气,我可要劝劝他,要他知道医院有医院的规矩,不可以随心所欲。”“这位朋友观念上有问题,我要开导他一下,让他学会尊重别人”。当然,朋友意识不是让我们放弃原则,放弃严格的操作规程,相反,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复,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够得到朋友之心的呼应,病人一定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理解护理工作的艰辛,默默地提醒自己:应给朋友增光添彩,不给朋友添乱抹黑;应主动配合治疗,而不消极、作梗;愿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负医护人员的义。
以朋友的态度待病人,不是护理工作上的庸俗哲学,而是处理好护士与病人之间关系的高层次沟通,我们日常护理工作能够做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护士能真正做到待病人如朋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的价值所在,即使是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也因与“不能增分文酬金”而弃之。我们认为,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高质量护理的不可忽略的一环,有了这种意识并在这个意识驱使下工作,不仅工作效果好,使病人放心,还能做好“令人头痛”的病人的思想工作。这是现代整体护理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护士应备的素质,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朋友意识就是感情的凝炼、升华。亲人意识
在朋友意识的基础上,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再升华,就会形成亲情感,彼此都会萌发出亲人意识。这种亲人意识是护士与病人工作关系上沟通的最高层次。一般来说,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称之为亲人,亲人之间的感情是不同于其他的感情,据调查,海外华人在经营活动中,财团的最高机构是由亲人们组成的,这说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血永远浓于水”的亲缘观念。对亲人的依赖和信任是无价可比的。护士与病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如果护士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结果会怎样呢?护士在思想上树立亲人意识,把年纪大的病人看作 是自己的长辈,把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病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龄幼小病人看作自己的孩子,护理时感觉就不同,操作中每一具体细小的动作都会考虑到是否对病人有利,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我”是在为亲人做治疗,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点,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点。如果说明朋友意识具有感情色彩,那么,亲人意识则具有亲情色彩。当一位长久卧床的病人离开人世的时候,护士和病人亲属一起伤心落泪,这就是亲人意识的体现。当看到一位病人痊愈出院,与护士依依不舍千恩万谢的道别场面时,人们一定觉得护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我们在给病人打静脉针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在为一位熟悉的、关系融洽的病人打针时,往往能够“一针见血”,一次进针的概率很高,而为一位新病人或是与护士发生过纠纷的病人打针时,心里总有些紧张,这时一次进针率就低。同样的操作手法,在为护患关系好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不觉得有多疼,而为护患关系紧张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就觉得疼得不得了,而且会感到一次更比一次疼,而当他们与护士的关系改善以后,又不觉得打针有多疼了。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与人之间有了良好感情时,大事可以化成小事;当人们之间有憎恨之意时,小事也能变成大事。护理工作的操作中,有很多种是会为病人带来不适甚至疼痛感,如果我们把病人当作长辈、兄弟姐妹、孩子的话,那么在操作中不但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而且还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技术熟练,效率更高,减少对病人造成不适和疼痛的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以心换心”也得到病人的真诚相待,他们会把护士当做亲人,“有这么好的孩 子、姐妹、阿姨为我做治疗护理,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护患关系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亲人意识是为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好效果的护理工作铺平了道路。当病人带着美好的回忆出院时,他自身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他的社会生命同样也得到了延续——这就是“亲人意识”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当一个病人带着生离死别即将辞世之际,医护人员在他心目中作为“亲人”的成员,对他的病情治疗已经倾注了“亲人”的情感,尽到了“亲人”应尽的职责(义务),他在感谢“亲人”的同时,留念生命最后的一刻,应该是无憾于“亲人”的尽心。
亲人意识作为护患关系沟通的最高层次,比朋友意识更难做到,我们认为,“更难”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做到。战争年代里,后方医治战场上负伤的官兵,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把伤员当作亲人,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唱出了可歌可泣的亲情战歌,这优良传统难道说没有普遍意义吗?难道说不应该普遍推广吗?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场所。这种场所应该是洁白无瑕,一尘不染,应该把能够使的力量全部用于救治病人,不藏半点私心杂念。我们所倡导的亲人意识,说到底就是发挥护士最大的技能和智能为病人服务,技能是硬性,是靠训化产生并形成的。而智能往往渗透着更多的知识、人品、人格等修养成份。与病人产生了亲情感,就能象待亲人一样来善待病人,将自我的技能与智能融为一体用于工作,使工作锦上添花,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护士工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服务”思想的确立,就是护士岗位意识的形成,而岗位 意识的具体内容就是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朋友意识、亲人意识。这内容的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扣紧,形成一个综合的、立体的意识网络,指导护士工作。真正将这四个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去,则完全体现出真、善、美,力避护理工作中的假、恶、丑。因为护士确立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就必然求真务实;确立平等意识,尤其是确立朋友意识、亲人意识,在工作中就必然善待病人,与同事相互协作,与病人和睦相处,整个病区(病房)不是家庭,甚似家庭氛围;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护患之间彼此配合默契,心心相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灵必然涌现出美的和谐,升华出人间真情。我们说,护士工作千万件,件件连着病人的“脸”,这并不是意旨要看病人的脸色做事,“脸”牵系着病人的健康状况;牵系着病人的心情是否愉快;牵系着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牵系着护患之间关系是否和睦;牵系着“家庭”氛围是否温馨。画“脸”的主动权在护士,画得好不好的关键也在护士。我们要牢牢记住“画狐不成反成狗”的训道,真正去加强岗位意识,才是画好“脸”谱的要则,这个“脸”谱中也渗透着护士自我的脸谱。
第五篇:医德医风2015
2015年 内三科医德医风自查报告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查找我科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迅速整改。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医护人员思想不够统一或对医德医风的主要内容不够了解。
2、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待加强。
就以上自查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学习,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2、对待患者不能有“生、冷、硬、顶、推”的现象,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加强提高患者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接近医患间的距离,减少患者投诉。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对工作的自信心,让大家从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
通过此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工作开展,自查整改了我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扎实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技术以及满意的就诊感受。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基础要管好一个医院,单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院风,而建立良好院风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自己对患者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医务人员要把这种道德责任转化成信念,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重,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使医院管理与医务人员的道德信念统一起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给医院带来更好的效益。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不是很高,但对患者认真负责,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好;相反,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虽然水平较高,但粗心大意,常常出现差错事故,就谈不上好的诊疗效果。同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可靠保证。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协调医院人际关系的纽带医院是一个专业结构复杂,人员层次较多的结合体,各职能部门之间,医、药、护、技、行政后勤等各专业人员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相互之间理解不够,有时会发生矛盾,影响工作。患者是医院工作受到影响的直接受害者,为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一切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为指导思想,使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员有共同的使命感,才能既保持医务人员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又能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秩序,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意识不强
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当前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满意率,分别只有83%和79%,局部地区不满意率分别高达23%和26%。主要表现为:有个别医务人员事业心不强,有的医生医术不精,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对患者缺乏感情,缺乏责任心,看病马马虎虎,有的甚至造成医患纠纷,酿成医疗事故;少数医务人员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顶撞、推诿、拖拉”;有些医务人员口头上讲病人就是“上帝”,但行动上忽视病人的迫切需求;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对“有钱”的病人热情有余,对贫困的病人不理不睬。
2、医药领域不正之风严重
有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卫生系统收受“红包”的严重程度高居“排行榜”前十名。就医病人中,受到医务人员暗示需要“红包”的,全国占5%,局部地区高达30%至40%。特别是在一些“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或科室表现尤为突出。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的收。病人一方面要为自身的病情着急,另一方面还要为请客送礼烦心,送多少,送给谁,怎么送,都得“全面”考虑。少数医务人员根据“红包”的大小来确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严重地破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人们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医生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无疑是乘人之危、图财害命。
3、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患双方一些医务人员存在权威、恩赐心理,服务观念淡薄,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工作中缺乏服务艺术或有性格缺陷,导致与患者发生摩擦和争执。而在医疗卫生事业能达到的目标与群众的医疗需求尚有一定距离的时代背景下,患者就医期望值过高,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公正客观的认识,少数患者不尊重医生的人格和尊严,漫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严重损伤了医务人员的自尊心。有的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就乘机要挟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导致一些医院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应对,使医患关系继续恶化。
四、通过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失范、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已是迫在眉腱,通过医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时期,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1、医生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
回忆讴歌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的文章中描述:“他热爱临床,热爱病人,热爱年轻医生,尽自己全力在这些方面贡献力量。他展现的高度,是今人快要遗忘了的为医境界。是什么成就了这至高境界?渊博,自省,不断磨砺的思维,以及和病人在一起韵最朴素的医患形态。每一处,都无声地震撼着今天医界的人们。”医生除了关心病人、钻研医术外,还必须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天,医生之于患者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绝对权威和诊疗过程的唯一决策者,他们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真诚沟通,共同参与诊疗过程,不仅需要患者接受治疗的结果,更要使患者理解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医生要诊治患者的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不仅要尊重患者还要尊重法律,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在医疗费用激增的情况下,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算好账;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医生不仅要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承担起健康促进的职责。可以说,这个时代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了,医生的责任也更重了。
2、医务人员应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手段和药品不断出新,病人该做什么检查、该吃什么药,具体的诊疗过程只有处于一线的医生心里有数,这就更需要医务人员有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做出对病人有利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改革与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医患双方因医疗事故争议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从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看: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只要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稍出现差错或有违规之处,医疗纠纷就无法避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服务中患者既要求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好,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也提出很高要求,他们常常比照相似病人的治疗效果,如果达不到同等水平,就对医务人员的治疗方案、措施、技术等产生怀疑,进而发展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言谈举止毫无顾虑;服务意识差,在医疗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没有把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或者言语生硬、或者态度恶劣,服务不到位,这自然引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满,医务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一点失误,就会引起医疗纠纷。例如医生在诊治病人时出言不逊,而且显出不耐烦。病人心里不舒服,治疗后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就会投诉医院。也有部分医务人员不负责任,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患者产生不良后果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3、医务人员要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但要注意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医疗卫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医务人员是一个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的职业群体,医务人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并且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将病情、诊疗措施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如实地告诉患者,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总之,我们的宗旨是使医务工作者认识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对自身的有效保护。
在医德医风教育上,要强调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倡不计名利、互相尊重、合作共处,提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以来,市场经济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对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引进了竞争机制,开始人事制度改革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部分医务人员片面地认为经济收入既能代表自身的价值,又能反映个人的贡献。从而过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淡化了社会效益,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医德医风。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利益竞争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认为忽视医德医风教育,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是一种短视的办院行为,最终会失去所有效益。但是,如果继续延用刻板的理想化来教育人们,又会产生一种空对空的感觉,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完全脱离经济利益是超现实的、脱离实际的,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强调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抓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中的党员,通过医德医风教育、医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培养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崇高医德医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