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者仁心大爱无垠
医者仁心大爱无垠
——娄星区人民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走笔
“只有仁爱之心的理念根植于医生的大脑,医生才会有责任感,才会对患者自然而然地产生感情。”2月15日,当娄星区人民医院院长易军波在鲜花和掌声中再一次接过“娄底市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的牌匾时,他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来,我们在不经意地做一些事,然而回过头来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方法——“教、悟、督”三个字
医德医风建设,事关医院的整体形象。然而,如何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易院长的回答是三个字——“教、悟、督”。
所谓“教”,就是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自2005年以来,娄星区人民医院多次组织院领导、先进工作者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教育,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了医务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悟”,就是通过观看一些影视剧,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感悟,从心底里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使命的崇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该院组织医务人员分批集中收看了《医者仁心》电视剧,写出了200多份心得体会。从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医务人员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谓“督”,就是通过整章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该院
制订了详细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标准》,每两个月一次开展评选“优质服务明星”和“优质服务科室”活动。评选活动以患者无记名投票为主要依据,并张榜公布。每月还确定专人负责病人投诉的受理、查实和处理。
通过一系列措施,该院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2011年该院共收到患者送来的感谢信66封,锦旗32面,牌匾21块。
理念——服务的最高境界是感动
一家医疗单位,仅仅具有高超的医疗诊治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医疗中的任何一点差错疏漏又都可能对病人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医生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娄星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们明确提出了“服务最高境界是感动”的服务理念。“病人是带着病痛来到医院的,从起码的人情看,医务人员应当体谅病人、照顾病人。体谅照顾病人决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这是易军波院长反复向医务人员阐述的观点。
围绕这些理念,一系列方便病人的服务措施出台了:建立24小时“绿色通道”,对急危重、无陪护病人实行挂号、就诊、取药、住院一条龙服务,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为来院就医的患者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医院对产科住院部,化验室、B超室的候诊厅进行了改造与装修,并在医院门口、过道等处设置了规范、清楚、醒目的服务标识,正确引导患者及时就诊;门急诊做到有医院就诊指南,有导诊咨询台、为病人解难答疑,并配备了候诊椅、公用电话、饮水机等设施;为减少基建的嘈杂声对病人就医的影响,该院住院部所有窗户都增加了双层玻璃,确保病人能安心养病……
为了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该院每月不少于四次对病房及门诊的收费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从而杜绝了私收、乱收、漏收现象。该院还在门诊大厅公开了收费项目及标准,对住院病人费用实行了“一日一清单”和门诊费用查询制度等,对患者存有疑虑的费用及时给予解释,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
“病人家属座谈会”
妇科6床的陈某反映:“病房有点拥挤、空气不对流,住在里面有闷的感觉,要是一二个人住间房就好,多出点钱都没问题。”
理疗科8床的赵某反映:“我是骶骨突出,我住理疗科,理疗科张医师非常好,患者走了就把床整理得干干净净,服务态度好,主要是卫生搞得好,干干净净的,下次还要来你们医院。”
儿科5床的家长聂某反映:“主治医师好,卫生环境好,清单也天天有,就是换药比较慢。”这是娄星区人民医院一份医德医风调查小结上的记录。
在娄星区人民医院,随时作调查,倾听患者的心声,已是三年以来坚持做下来的常规工作。有护理单元的科室每月都举行了两次以上的病人家属座谈会,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患者对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病房环境卫生问题和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该院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将全院的卫生工作由物业公司托管,将物业公司的劳务费与病人的满意率挂钩,经各护士长检查满意后按月付款。加大了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全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奶奶,感觉好点了吗?”“大伯,该换药了!”如今,在娄星区人
民医院的各个病室,随时能听到这样亲切的呼声。随时能看到医生与患者谈笑风生,亲切相拥,情同兄弟姐妹。医务人员的真诚和热情,让患者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文明行医,热情待患,已蔚然成风;重医德,讲奉献,成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故事——救死扶伤是根本
救死扶伤,是医生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回首娄星区人民医院医德医风的建设轨迹,救死扶伤的故事俯拾即来。
故事一:2008年9月,全市首例超低出生体重三胞胎在娄星区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三胞胎出生时胎龄仅32周,体重分别为1250克、900克、1300克。经过8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三胞胎先后闯过了窒息、感染、呼吸等七道难关,成功获救。医院还为其父母免除了近7万元的医药费用,此事经报媒体报道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故事二:欧阳新阶是我市新化县炉观镇大新村工作了12年的优秀村支书。他曾带头扑灭山火;他曾垫资为村里修公路;他无数次为困难群众捐款……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好村官,却不幸患上了肝癌。2010年6月17日,他被亲人送往娄星区人民医院就诊。当时正好遇上湘潭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娄星区人民医院,易军波院长当机立断做出决定,马上将欧阳新阶转至湘潭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
躺在病床上的欧阳新阶,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着。对于以后的事,人们都不愿多想。然而,生命的奇迹出现了。2012年的春节,易军波见到了尚在康复中的欧阳新阶,这名汉子哽咽着说“易院长,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故事三: 赵爱文,这名28岁的小伙子曾是三一重工娄底中兴液
压件有限公司的一名出色的车工。2008年2月18下午,赵爱文在五楼宿舍的阳台上取衣服时发生意外,他不慎滑倒,坠落到一楼的水泥地面。经五次手术治疗后,赵爱文虽捡回一条性命,却造成了腰以下瘫痪。2011年春节前,易军波院长了解到赵爱文一家的窘境后,建议他来院做康复治疗试试,并表示为其减免费用。
两个月时间过去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出现了,这名全身瘫痪的小伙居然能站起来并慢慢走路了!赵爱文说,医院针对他的病情专门购置了价值4万多元的平行杠和电动起立床,并邀请了湘雅医院的专家和湘潭市中心医院的教授为他会诊。是医生们的鼓励让他有了治疗的信心和活下去的勇气。
故事四:今年2月4日下午5:20分左右,娄星区人民医院发生了一桩怪事,一名刚生下来七天的活生生的婴儿,居然被人遗弃在医院的电梯门口。易军波院长、贺军民书记立即安排医务人员将婴儿送往儿科诊室进行紧急救治,并为这名婴儿取名为“龙俭”,动员全院职工为这名婴儿捐款。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慈善总会会长王信卿专程到医院看望了被救治的女婴。他高度赞扬娄星区人民医院及时救治弃婴的行为“体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和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有媒体专家和文艺界人士更是高度评价娄星区人民医院救治弃婴之举,说这是对生命的关怀,是道德的体现,娄星区人民医院救助的不仅仅是弃婴,更有人间的道德和良心。我们需要弘扬这种大爱精神!
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故事,彰显了娄星区人民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成果。这里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牢记奉献的誓言,履行医生的天职,真正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真诚取信于民,恪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迎来了医德医风建设的和谐春天。
(本报记者 邬志坚通讯员李剑 刘嘉)
3100字
说明:因篇幅较长,此稿拟分两期(分上、下篇)刊发,每篇配一至两张图片。
第二篇:医者仁心大爱奉献
医者仁心大爱奉献
---记潍坊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感动生命的那些事
在当今这个金钱和物欲横流的社会,作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工作在劳动付出最多、酸甜苦辣最多的岗位,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重复着诊断、治疗、手术、打针、输液的动作,春来秋去、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绚丽多彩的业绩,我们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早出晚归、不怕吃苦,我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来呵护着病人。“医者仁心,大爱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刻努力恪守我们的宗旨。
消化内科是我们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急症很多,急性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作为消化内科的一员,我们每天都处在备战状态,并且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废寝忘食的抢救患者,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也记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曾拉着我们的手感激涕零。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的星期天上午,窗外寒风凛冽,病房里依然那么忙碌,查房,修改病历…….上午十一时,由急诊转入我科一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中年男性,一直呕吐鲜血,出血量很大,急测血压,血压处于一直下降状态,从60/40mmHg降至高压为50mmHg,而后30mmHg,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为这年轻的生命,手脚麻利的护士立刻建立起多条静脉通道,紧急给予输液,由于患者出血太大,出血时间较长,血液输入缓慢,我们几个人轮流快速挤压血袋,一位年轻的住院大夫值了一晚上夜班,几乎没合眼,主动加入抢救的队伍中来,火速配血,输血,加强止血、补液、升压等抢救措施,患者血压总算有所回升,所有人舒了一口气,谁都没时间去擦拭额头上堆满的汗珠,科室里几位主任牺牲了休息时间,火速赶到科室,全力抢救,考虑患者往有大量饮酒病史,经常周期性腹痛,由于现在生命体征相当不稳定,无法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由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此位年轻患者可能为溃疡侵袭血管导致大出血,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与家属沟通,决定为其做血管栓塞的介入手术,主任亲自护送患者进入造影室,造影印证了我们的推断,该患者确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看着再次造影血管已经栓住,所有医护人员都会心的笑了,我们又一次跟死神的较量取得了成功。患者家属热泪盈眶,紧握住我们的手,哽咽着说:“是你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谢谢大夫,谢谢大夫!”几个小时后年轻的小伙子醒了,看到他苏醒的脸,我们笑了,为他的重生,也为我们的付出。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普通而又神圣。我们的工作不曾惊天动地,也不会流芳百世,但我们无须为这种没有扭转乾坤之力而悲哀。因为我们是春天的滴滴细雨,让生命的原野再现新绿;似深秋的一片红叶悄然飘落,天使的青春已融为患者康复的笑靥;我们是寒冬一一枝腊梅,阵阵幽香带给病人生的希冀。医者仁心,我们将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奉献而减少痛苦,因我们的安慰而树立生命的信心。
第三篇:医者仁心大爱无边
医者仁心大爱无边
医生,是健康和生命的守护者。所以,医生的“好”对许多人来说太重要了。那么,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先不用急着回答大家,等分享完这个故事大家心里就有答案了。
其实好医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我们大坡卫生院的冯旭伟医生。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从医十六载,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对患者一腔热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十六年如一日,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己,勤于奉献,廉洁行医,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他将全部的身心铺在岗位上,一门心思干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多年来,冯医生始终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医院、给了患者。白天除了正常的坐诊外还深入到各科室了解情况,晚上坐在办公室翻阅文件、查看病历,几乎每晚都工作到深夜,就是这样一种责任感,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受到全院职工的广泛赞扬,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一年365天,他每天工作时间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医院、病人打交道。不管是下夜班,还是公休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漆黑冬夜,无论什么时间,一旦医院有紧急事情,一旦病人出现危急情况,他总是以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工作。早来晚走对于他更早已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2012年春节期间,我乡德威村委会黄龙洞第三村民小组张瑞刚、张瑞金兄弟两家人在德凹沟抽水的时候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昏倒在沟底。冯医生去地河村委会出诊回来的途中,接到其家人的报警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可由于中毒者依旧在沟底,本着治病救人的医者信念,在不明沟底状况的情况下,冯医生想也没想就要下去救人。在周边群众的劝阻下,冯医生马上与县消防大队联系。待消防员赶到救出三名中毒者后,他立即进行抢救,可由于中毒时间较长,其中两名中毒者已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一名中毒者还有微弱的生命体征,但已陷入深度休克。在没有心肺复苏器械的情况下,冯医生采取最原始的人工呼吸为中毒者进行急救,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都不见中毒者苏醒,看着冯医生不懈的努力,看着冯医生累的虚脱的样子,周围的群众开始劝道:“算了,冯医生,他怕是不行了,救不活了。”只听冯医生几乎咆哮的声音:“谁说不行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都要将他救活,因为这是一条人命。”看着冯医生发怒的样子,周围群众不再说任何话了,整整四十分钟过去了,中毒者依旧没有任何醒转的征兆。看着中毒者的生命体征一点点消失,冯医生难过的落下了眼泪。可是在抢救中毒者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也是一个有着心脏病的病人,不宜做激烈的运动,不能有激动的情绪,但为了救人,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情。
作为一位主要面对农民的医生,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农民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他们的血和汗,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十六年的工作中他始终铭记着农民的疾苦,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他深知,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召唤,竭尽所能奉
献自己的一切就是一名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正是这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工作精神,使他对待患者如亲人更似亲人。在全国普遍呼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他提出“带着感情进病房,想着农民开处方”的服务理念,开展“零距离沟通”、“亲情化服务”的人性化服务。在临床工作中,他总是习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在医院开会时他常说:“对于我们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也就是面对弱者,要进行换位思考,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要以关怀式语言接触病人,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尤其面对的大多数是不大富裕的农村患者,我们更要一视同仁,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他把医患沟通当作临床一线的重点工作来抓,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他自己也积极与患者沟通,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揭示病情,制定出经济可行的诊疗方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一次,一名患者到卫生院就诊,因为病情比较复杂,多次转诊、转院都未能确诊,大量的检查费用为病人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冯医生得知情况后,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沟通病史,翻阅书本、上网查找资料,最终确定了病因,即为患者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用,又避免了重复检查。
“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医者德为先的高尚情操”,是冯医生一贯的宗旨。多年来,他在抓好医院管理的同时一直从事外科临床诊疗工作,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康复起来,他博览古今专业名著,结合临床经验,悉心求索,使自己在外科领域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他认真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
“医务人员五不准”。本着精诚做人,悬壶济世的信念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广纳古今中外优质临床服务理念,廉洁自律,筑牢道德防线。在工作中,严把廉洁关,努力做到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面对利益的诱惑,从不动心,十几年来,他拒绝了多少宴请、拒收了多少好处、捐了多少款,根本无法用详细的数字来统计。一次,一名患者因病情严重住进卫生院,家里实在困难近万元的医药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无疑是个大负担。于是他几次与其他医师会诊研究,调整治疗方案,既保证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又降低了医疗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及陪护家属生活依旧难以支撑。冯医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冯医生尽可能为病人节省费用,又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帮助他们。他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先后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在准备材料与冯医生进行交谈的时候,他拒不提自己的事情。只是说:“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没什么值得好宣传的。”是啊,简简单单的一句医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道出了冯医生的为医之道,道出了冯医生对病人的大爱。
十六载辛勤耕耘,十六载无私奉献。冯医生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医生职责。以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无私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迈出了不平凡的路程。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没有轰轰烈烈的“政绩工程”,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言行,踏实肯干的精神,他在自己平凡的卫生战线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医者仁心 大爱无言演讲稿
医者仁心 大爱无言
——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史伟
(全篇要求演讲者语气真诚真挚,缓慢坚定,有力度。)
每一天,我们的医院里,都会有病人被救活,也会有病人离我们而去。我通常都记不住他们的面孔,但是,每一个人患者心底的那份对于被无情病痛折磨的沉重,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恐惧,常常映在我的脑海:
“明天,阳光能否还能照在我的身上?明天,我是不是就能够像健康的人一样,远离这刺鼻的消毒水,和冰冷的针管说再见,回到自己曾经熟悉的岗位和温馨的家庭。”
每一天,我们的医生、护士都在这里,一次次地温习生老病死的场景,一次次地用我们敏感丰富的情绪去面对,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在忍受,也在期盼,我们在矛盾中坚持,每一个患者都是我们关爱着的孩子:“孩子啊,你赶紧好起来!这个世界需要你灿烂的笑容。”
同样,这个世界也需要无私关爱病人的医生,是这些奋战在医疗事业第一线的勤劳而英勇的白衣战士,带来给了患者无限的希望。我认识这么一个人,她叫史伟,是一位女医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我非常佩服她。她运用对中医治疗肾病的独到见解,率先在广西开展极具中医特色的治疗慢性肾病的新项目, 为大量患者带来生机,使医院的肾病科诊治水平迅速提高,是广西唯一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资助者。她的学术研究扎实丰厚,在她的带领下,肾病科的学术氛围越加浓厚,一大批青年骨干医师迅速成长,团队实得到力不断增强,她也因此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等多方面的高度赞扬。
我佩服你,史伟医生,不仅是因为你获得的种种荣誉,不仅是因为你精湛的医术和对医学的忠诚,也不仅是因为你对病人无私无言的爱,让我最为动容的是源于你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我就是喜欢给病人看病!我就是喜欢看到他们康复以后的样子!”原来,一个人可以活得那么纯粹,那么自然,那么坚定;原来,一个人对于理想、对于生命的敬畏可以那么亲切地说出来:“我就是喜欢!”
因为喜欢,半夜急诊你会第一时间赶到,通宵奋战抢救病人后,第二天依然坚持上班,同事都劝你赶紧休息,你揉揉疲惫地双眼,笑着说:“没问题!”又是一个忙碌的通宵后,你实在太累太累了,伏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儿,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你醒来,看见你的一个病患、一名6岁的患肾病综合症的男孩也趴在桌子上,摸着你的头发,对你说:“史医生,你继续睡吧,我来帮你上班,帮你看病。你继续睡吧!”你这时才意识到,此刻的自己更像一个病患。
因为喜欢,你毫无保留,无论患者是老、幼、贫、富,一律平等对待。一位乡下老农民的儿子患上了慢性肾炎,你为他仔细检查,考虑到患者家境贫寒,你做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治疗,用很少的钱就让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半年后,这位老农民背了几个西瓜、十几斤米从乡下千里迢迢找到你,说:“史医生,这些都是我自己种的,西瓜是刚摘下来的,很新鲜。我们家穷,只有这些了,希望你能收下。”看着这位农民打着补丁的汗衫,黝黑的额头满头大汗还来不及擦,你的眼眶红了,虽然去年拒绝了眼前的礼物,但你知道病人的认可对你来说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2000年的一天,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子和家人一起来到肾病科检查时,女孩被怀疑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世界疑难杂症之一。但是,进一步确诊需要200元,200元对于这个贫苦人家来说,就是一年的口粮,女孩低着头,在估算着200元的确诊费和可能要支付一大笔的持续治疗费用,这对于家庭,意味着近乎毁灭性的灾难。沉默了几分钟后,女孩说:“我不怕死。”这话让你的心痛不已,最后是你带头动员科室的医生捐钱为女孩确诊和治疗。女孩的家属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来……
这样的案例很多,最让你揪心的是一些贫困弱势群体,一旦查出了病情晚期,往往拒绝治疗,从而放弃了生命的希望。长期以来,你为了让这类患者带着信心接受治疗,总是不停地激励患者,不断研究,掐着指头为患者制定经济而又有效的治疗方案。
你藏在胸口的恻隐之心,总是成为了病人耳边最温馨的责备:“今天怎么不按时吃药?”“你怎么又乱动了?”“不是告诉了你吗?要忍住痛,坚持治疗,才会好!”你严肃而关切的话语就像一剂良药,安抚了无数患者的心。广西机电工业学院的退休干部杨大妈,患有肾病30多年了,自从在1988年认识史伟后,就没有再找过别的医生看病。有一次杨大妈吃不下饭,痛苦不堪,你刚好在外地出差,杨大妈拨通了你的电话,说:“史医生,我想听听你的声音,你在哪里?我好想你!”你温和地笑着说:“别任性了。”杨大妈突然像个婴儿般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哭完后,她勇敢地继续接受治疗。
史伟医生,她对病人没有架子,不耍派头,走在人群中你根本不知道,这位面容淡然的普通人,因为她的坚持,她的严格,她的温暖,亲手挽救了多少条生命、给多少个家庭重新点燃了希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我们身边用最温热的心一直陪伴和守护着那些脆弱的灵魂,用她赤诚的心灵,用她透支的体力,用她伟大的信念。她说:“我从来没有战胜过对于死亡的恐惧,我的心每天都在为患者的病痛剧烈地颤抖,我不能习惯死亡,也不该去习惯。因为麻木,会带来虚假的勇敢,会慢慢磨灭一个医生最珍贵的良心和信心,我宁愿活在颤抖的责任中。”
我们的医院,需要这样优秀的人,需要这样的品格,我们的医院,需要由高尚的灵魂来支撑,来灌注。我们的社会,需要对这些优秀的人的赞颂和鼓励,需要支持他们并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史伟医生,我想对你说,你已经承受了太多,在看似轻松地说出“我就是喜欢”时,别人以为你是坚强,但我知道,你只是忍着泪、咬着牙在奔跑。让我也加入你的队伍,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说,职业与美德相称,白衣天使的善良得到传承和守护,我们人民的健康有所保障,百姓能够体面而信任地活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医患矛盾,没有医疗纠纷,只有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一句简简单单的“我就是喜欢”,诠释了一名医生最基本、也最高贵的品德;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言。
第五篇:医者仁心观后感
医者仁心观后感
医者仁心观后感1
篇一:医者仁心观后感久没有看一部完整的电视剧了,当同学告知中央8频热播《医者仁心》是反映目前医行事业很现实的电视剧,很想了解无影灯下白衣天使的生活,于是利用假日在上一气呵成看完。看后感慨万分,为钟立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骄傲,为武明训时刻为患者着想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为丁海这群充满理想献身医疗事业的年轻人而开心,为王冬的贪婪自私和护士长的灵魂扭曲而可惜,为那些无理取闹的医闹和投机钻营的药商而气愤,更为医院面临难缠的医疗纠纷而沮丧。在我心中神圣的白衣天使,现在变成商业化,利益化,收红包,乱收费,开大方,吃回扣,让金钱控制了灵魂。以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从医者天职,而今看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医疗纠纷。医生面对的是病人家属的质问和追打,医闹的煽动,社会舆论的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不良的医疗环境,真不知医改的发展前景在何方?也深知医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医学领域中,面对疾病的转归特异性,也有无力回天的医疗局限性,避免不了技术上的失误。正如剧中所说“好医生的技术,是在不断积累而来,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当看到医生们抢救病人像奔向战场一样的惊心动魄的紧张情景,为了一台手术站立多小时那种忘我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这种高压力,高负荷,高风险职业多么需要患者理解,社会理解,真不应该把身心疲惫的医生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对刘护士长所说“千万不要让女儿学医”深有感触,因为我周围许多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几乎都坚决的不学医,不走父母的辛苦之路!如果都这样想医疗事业的发展前途,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谁来吟颂!《医者仁心》是一部真实的全景的医生生活写照,其中的无奈和痛楚是医务工作者的心声。揭秘了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老百姓“看病难,医病贵”一幕幕镜头。道出医患之间主要矛盾是一部分没有责任心的庸医给病人增加更大的痛苦。剧中武院长,钟主任,面对复杂的困境,承受着社会,患者,难以接受的压力,依然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值得我敬佩。钟立行是一个优秀完美的医生化身。武明训是一个坚守职业道德的好院长。严处长是一个追求事业的女强人,姜一丹是一典型知识分子清高自傲的典范。在丁海,罗雪樱一伙年轻人身上看到了青春,阳光,率真的良好心态!
篇二:医者仁心观后感两部电视剧,一部《蜗居》、一部《医者仁心》,都是认认真真的看完的,有很多的感触。还没有开始演的时候,一直在期盼,真正开播的时候,觉得拍的真的很好,很纪实,这是真正符合现在中国医疗环境的电视剧,也是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在我周围上演的:医患关系、医闹、医疗技术还有等等,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有一种共鸣,越到后面,不管是医生、媒体、社会大众,该如何在整个医疗行为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都很值得探讨的。作为一个医疗行业的一员,面临了太多、太多,在这个大的医疗环境中,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分清是非好坏,至少自己要有一个是非标准!钟主任的话说给别人听的时候,也在说给我听。当初我为什么学医,为什么选择从事这份工作,最初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懂了,那是因为最初就向往医生这个职业在人们心中的一种崇高感、神圣感,尽管我现在仍然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是错就错在,一直自认为这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一个有了一旦有了权力就可以无限膨胀的事情。我贪慕、我虚荣,是的,只看到的这份职业带给我的荣耀,带给我的光环,却没有看到医生最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看到身为医生,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患者的信任。想到外公生前一直我的,现在也终于懂了,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肩上的使命,一定要用自己终生的努力去奋斗、去实现,坚持、学习,就是自我实现这个理想的必经之路。是的,一个医生一定要有理想,有原则,有正确的是非价值观···而现在,我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医生而感到羞愧、自责,同时我也为自己认
识到这一点而感到高兴,人是在认识错误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也开始在成长了!虽然在中国做一名医生很难,但现在的我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要坚持走下去,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打倒。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自己道德的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后漫漫长路,会遇到很多事,在我穿上这一身白衣的时候,能在扪心自问的时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的问心无愧,我想,那才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篇三:医者仁心《医者仁心》已经在央视八套播完了,相信好多人跟我一样还没有从里面走出来,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生职业生活的医疗剧,这部剧反映了很多热点问题,医生的职业道德、医药代表的问题,人道与现实问题,医术与医德问题??剧中有医疗技术上的失误,也有无力回天的医学局限。有患者的不理解,有医闹煽风点火,有个别医生的利欲熏心,含概量丰富。这是第一部正面直击中国医疗界困境的揭秘之作,不回避医患矛盾,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 “我是一名小医生”,这部剧说出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心声,我相信所有的医务人员如果看后都是感动的。
医者仁心观后感2
很久都不看费时费精神还要陪着流眼泪的电视连续剧了,而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从一打开画面,就被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所吸引,也不能不为之动容。于是一口气就看完了33集的医者仁心。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闹的频发,医护人员的艰辛在剧中可见一斑。
我非常喜欢剧中的心外科主任钟立行,他洁身自好、隐忍、内敛、清高、包容,以自身的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该剧确实塑造了这样一个在职业道德上和技术素养上都十分完美的医生形象。而现实中像钟立行这样的好医生实在是微乎其微,难得一见,至少我从来没看见过或听闻过,即便有,在这个国度,如今这个现实、社会、医院也不适合他的存在。他回到国内的医院后,势必会受到了某些人的利用,更会被一些人所嫉妒和排挤,甚至是被不良势力所暗算……
钟立行对所有的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如对待来看病的金行长母亲,他没有献殷勤,依然维护着医生该有的尊严。他说过不想建立超出医生和病人以外的关系。在世俗中,这种行为处事会给人很傻的感觉,人人都知道不会和上层搞关系拉近乎,只会埋头干活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在现实中,如有一个“长”字号的出现在医院,不要说中、高层领导们退去平时的盛气凌人而显现出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人前马后去伺候效劳的司空见惯的丑态,就怕一般的医生和护士还轮不着、没机会去进行“微笑服务”呢!
剧中所折射的医疗界的学术腐败,其实也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学术造假行为的真实写照。在如今现实中,你要晋升、要有业绩,一定要有论文呀,哪怕是东抄西摘、左拼右凑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文章,介绍专家名医的业绩首先就是在xx级杂志上发表论文xx篇。剧中钟立行只是做高难度手术,而不去总结发表论文、不去著书立说,行吗?结果不言而喻。
同时,医院的确不是一块净土,医院这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处处暗藏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那种极具嫉妒性、名利性、贪婪性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人也无处不在。现实中,像剧中王冬这种嫉妒心强、虚荣、卑微、贪婪的人充斥着医院的每个角落,甚至比王冬更险恶者也不乏其人。只是现实不同于电视剧,“王冬”之流会把自己的恶劣本质隐藏得很深很深,而把虚假的正面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乎这种人物在医院里就会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只要不东窗事发,就不会有王冬那样的下场。
亲眼所见“王冬”这种人依靠某些背景或手段混到了中高层领导的职位,可谓是小人得志便猖狂,于是利用手中的职权,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不会拉关系、不去搞贿赂,靠自己努力晋升上比其高的高级职称的普通医生加以排挤、扼杀,没有理由地来一个本院实行高职低聘,反之的低职高聘。这些被高职低聘了的务实医生们只能对天长叹:不公啊!如今这社会太黑啦!(但是胳臂又怎能扭得过大腿啊?万般无奈之下就站在“王冬”的角度,也来一个换位思考吧:我等是中高层领导,我还没晋升到高级职称呢,你,我的下属普通医生,我能让你升到比我高吗?我还没得到的职称让你得到吗?我大权在握,不用过期作废吗?高职低聘你,你等着吧!)如今咱们的领导就这德性,然后还有人大言不惭地声明道:我们做领导的都是心胸宽广的……
在这个国度,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要做一个像钟立行这样的好医生太难,这样险恶的现实里不可能有钟立行的存在,就是有也不适合他的生存。电视剧中,钟在国内艰难行医一年,不告而别飞到美国后,我以为他再也不会回国了,但结局出乎意料,他还是回来了,我想这一定是导演一厢情愿的设计,从真实角度来看,这个创意或许就是一个俗套或败笔。(谁谁都愁于出不了国呢,不仅仅是在其位有其职的官员想,还想方设法让其子女出国,甚至普通百姓也向往着出国呢)
另外,笔者是护士出生,于是不得不关注剧中的护士长刘敏,太多的感慨不需要我再一一细说,就以刘敏遗书中的一段话来诠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得绝望……”这没有偏激、没有夸大,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护士的现状。
工作中,有多少次遇到委屈不公之时,真想像剧中那位丁公子那样脱掉白大褂狠狠一甩“不干了,我!”就走人,然而,我爸不是李刚,我老公不是院长,我只能告诉自己要隐忍,我只有淡定、认命!
医者仁心的成功和意义,在于最终,剧中主要人物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回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责任,找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而回到现实,面对权势腐败,面对嫉妒贪婪,面对争名夺利,面对医院那些看在眼里又不为人知的黑暗……我们又该怎么去找平衡?怎么去坚持那个叫做崇高的职业信仰?
医者仁心观后感3
近期响应卫生部及医院的号召,观看了电视剧《医者仁心》。很久都不看费时费精神还要陪着流眼泪的电视连续剧了,而《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从一打开画面,就被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所吸引,也不能不为之动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践诺、无力回天的医学局限、个别医生的利欲熏心、医药代表的无孔不入、红包现象的深层思考、医患关联的日趋紧张、医闹事件的愈演愈烈、个别记者的哗众取宠、医护人员的艰辛和委曲在剧中可见一斑。感谢《医者仁心》这部如此真实、如此贴切的反映中国医疗现状的电视连续剧,感谢编剧、感谢导演、感谢所有的演员。剧中的情景和道白,不仅仅直面了如今复杂的医患关联和行医环境,而且深深震撼了医务工作者的心灵,让我们反思,拷问自己的医德和信仰。
整个剧集中,最关注的就是钟立行主任和护士长刘敏。著名作家肖复兴评价《医者仁心》说:“使我看到了久违的崇高感。”是的,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像钟主任这样一个在职业道德上和技术素养上都十分完美的医生太少了。他洁身自好、隐忍、内敛、清高、包容,以自身的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对所有的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对待来看病的领导,他没有献殷勤,依然维护着医生该有的尊严。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为人处事会给人很傻的感觉,人人都知道不会和上层搞关联拉近乎,只会埋头干活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可他却说过不想建立超出医生和病人以外的关联。对于“王冬”这种小人,当应对为正义感强烈的年轻医生顾磊给自己“伸冤”时,钟主任立刻打断,说:“我不想拉帮结派,我只期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我听了之后,很有感触。钟主任有很渊博的知识,有很好的沟通技巧,觉得钟主任就是孔子所说的从自身修养开始的君子。《论语》中对君子的判定标准有三条: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钟主任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是怎样成为君子的。我以钟主任为榜样,自觉地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真君子。
另外一个不得不关注的剧中人物就是护士长刘敏,就应说刘护士长的自杀的确有点杯具色彩,但是,正如她在遗书中写的:“我做梦也想不到,我成了一个堕落的人,我很惭愧,也觉得很屈辱。从18岁护校毕业,我在这家医院干了,我喜爱自己的工作,觉得自豪光荣,但是没想到却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的绝望,这一年,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很悲伤,也很愤怒……卫思云,我是爱你的,我知道一个男生需要什么。但是,我务必待在医院里照顾病人,虽然他们不领情,但是我还得做。因此你跟我离婚,我悲哀,却不怨你……好好待我们的女儿,千万别让她做护士,千万别让!”一个全院业务最好的护士长之一最后以这样的结局完成自己的一生,让我唏嘘不已。这是一种怎样样的情绪!事业的无奈,家庭婚姻的失败,人生的绝望,让她别无选取,只有投身黑暗!
医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医学领域中,应对疾病的转归特异性,也有无力回天的医疗局限性,和避免不了的技术上的失误。正如剧中所说“好医生的技术,是在不断积累而来,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抢救病人就象奔向战场一样,这种高压力,高负荷,高风险的职业是最需要患者明白,社会明白的,期望社会对年轻的医生们多点宽容,多点耐心。
《医者仁心》好处,在于剧中主要人物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回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职责,让我们举起右手,重温这一神圣的誓言: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思考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要尽可能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我郑重地自主地,并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定。
医者仁心观后感4
《医者仁心》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很久不看费时费精神还要陪着流眼泪的电视连续剧了,而《医者仁心》从一打开画面,就被熟悉的工作环境,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闹的频发,医护人员的艰辛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所吸引,不能不动容。于是一口气就看完了33集的《医者仁心》,让我感慨万分。好的艺术作品,不是从情节到情节,而是能从人心走进人心的。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以前总抱怨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是多么地辛苦,还那么吃力不讨好。看多了那些刁难的患者用各种神态去捉弄你,听惯了那些患者刺耳的语句,只叹息自己的这份工作不尽人意。现在我觉得这些真的微不足道了,因为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该首先做到的是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患者不是刁难,他只是深受身心双方面的创伤,心理上不平衡而已,我们是为他们疗伤的人,不应该受他们的影响,冷落了他们亏待了他们,应用热忱、温暖感化他们。电视剧里王欢的妈妈就是这类的人物,虽然医生在整个治疗上并没有任何差错,但作为家属对治疗费用确实有着疑惑,他们看到的只是某些个别的现象(如影片中的那位胸外科王主任),却一概而论。关于治疗费用方面我觉得患者在治疗时有知情权,医生在开处方时应当对患者做出声明和解释,护士在发清单时也可以多做些说明和解释,这样一来让患者在用药方面可以用得明白用得放心,二来医患之间也有了更好的沟通。作为医护人员要让他们对医院有种安全之感,而不是商业味道,要让患者感受到如沐春风的医患关系,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打动他们,要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
对于剧中的钟立行主任,我是太支持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一视同仁、一切为了患者的思想,坚定的行医原则,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都让我十分敬佩。作为一个医疗行业的一员,每天面临的太多太多,在这个大的医疗环境中,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分清是非好坏,至少自己要有一个是非标准!钟主任说:“医生治病是一种态度。”他同时对年轻的医生丁海说:“你还不是一个好大夫,你还缺少信仰。”这种态度,这种信仰,需要高超的专业精神(即古人说的“妙手回春”和“仁术可风”的妙手、仁术),更需要医生必备有医无类的救死扶伤的博爱之心(即电视剧所讲的“仁心”)。钟主任的话说给别人听的同时也在说给我听。我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后的漫漫长路,
不论遇到什么事,我将把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到问心无愧作为我一生最大的追求和荣耀!
在这部剧中,刘护士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刘护士长的死,我哭了很久,不仅仅是为她感到惋惜,更为她感到不平,一个一直矜矜业业的护士长,一个连自己家庭都可以放弃的护士长,最后走向了自杀,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关医生护士自杀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刘护士长的遗书中这样写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的绝望…”这是事实,没有丝毫的夸大…剧中的刘护士长一边为了救治民警“献血”(也许面临违规输血),一边又要遭受“医闹”的围攻与殴打,一边是工作的沉重压力,一边是家人不理解而引发的变故……医护人员一边用自己的心血、良心去履行自己的职业承诺,一边要承担巨大的执业风险。但社会有些人却对我们挑剔、指责、猜忌、不信任,这怎能不让人寒心?总不能非典来了,天灾来了,需要医护人员;抢救生命,保护健康,需要医护人员。而一阵风之后,白衣天使又变成了白狼。医者仁心啊!我希望社会能多关心一下我们护士这个群体,人与人之间能多做心理换位,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医患关系也许会有一个双赢的局面。
我坚信人与人间的友善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互相信赖、理解、支持的,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是迟早的事,正如钟主任说的“只要我们以诚相对,我们就能形成一种力量,保持一种精神,保持我们的正直和自尊,这是这个世界上任何财富都买不来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相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恪守职业道德、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医者仁心观后感5
近期响应卫生部及医院的号召,观看了电视剧医者仁心。很久都不看费时费精神还要陪着流眼泪的电视连续剧了,而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从一打开画面,就被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所吸引,也不能不为之动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践诺、无力回天的医学局限、个别医生的利欲熏心、医药代表的无孔不入、红包现象的深层思考、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医闹事件的愈演愈烈、个别记者的哗众取宠、医护人员的艰辛和委曲在剧中可见一斑。感谢医者仁心这部如此真实、如此贴切的反映中国医疗现状的电视连续剧,感谢编剧、感谢导演、感谢所有的演员。剧中的情景和道白,不仅直面了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和行医环境,而且深深震撼了医务工作者的心灵,让我们反思,拷问自己的医德和信仰。
整个剧集中,最关注的就是钟立行主任和护士长刘敏。著名作家肖复兴评价医者仁心说:“使我看到了久违的崇高感。”是的,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像钟主任这样一个在职业道德上和技术素养上都十分完美的医生太少了。他洁身自好、隐忍、内敛、清高、包容,以自身的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对所有的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对待来看病的领导,他没有献殷勤,依然维护着医生该有的尊严。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为人处事会给人很傻的感觉,人人都知道不会和上层搞关系拉近乎,只会埋头干活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可他却说过不想建立超出医生和病人以外的关系。对于“王冬”这种小人,当面对为正义感强烈的年轻医生顾磊给自己“伸冤”时,钟主任马上打断,说:“我不想拉帮结派,我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我听了之后,很有感触。钟主任有很渊博的知识,有很好的沟通技巧,觉得钟主任就是孔子所说的从自身修养开始的君子。论语中对君子的判定标准有三条: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钟主任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是怎样成为君子的。我以钟主任为榜样,自觉地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真君子。
另外一个不得不关注的剧中人物就是护士长刘敏,应该说刘护士长的自杀的确有点悲剧色彩,但是,正如她在遗书中写的:“我做梦也想不到,我成了一个堕落的人,我很惭愧,也觉得很屈辱。从18岁护校毕业,我在这家医院干了,我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自豪光荣,可是没想到却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的绝望,这一年,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很悲伤,也很愤怒……卫思云,我是爱你的,我知道一个男人需要什么。可是,我必须待在医院里照顾病人,虽然他们不领情,可是我还得做。所以你跟我离婚,我伤心,却不怨你……好好待我们的女儿,千万别让她做护士,千万别让!”一个全院业务最好的护士长之一最后以这样的结局完成自己的一生,让我唏嘘不已。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事业的无奈,家庭婚姻的失败,人生的绝望,让她别无选择,只有投身黑暗!
医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医学领域中,面对疾病的转归特异性,也有无力回天的医疗局限性,和避免不了的技术上的失误。正如剧中所说“好医生的技术,是在不断积累而来,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抢救病人就象奔向战场一样,这种高压力,高负荷,高风险的职业是最需要患者理解,社会理解的,希望社会对年轻的医生们多点宽容,多点耐心。
医者仁心意义,在于剧中主要人物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回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责任,让我们举起右手,重温这一神圣的誓言: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降应为我的首要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要旧能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我郑重地自主地,并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定。
医者仁心观后感6
《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全方位真实得展现了目前医患关系、医生与社会,医生与道德、医生之间,领导和医生之间,医药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矛盾,那熟悉的工作场景,相似的医护身影,类似的医疗案例,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震撼,身在其中,感同身受,不能不动容。
我,一名工作两年的护士,一直努力坚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不让自己在重复的、甚至是机械的工作中麻木,时时提醒自己面对的是人,是生命,万不可大意;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因为我觉得保护患者同时也是保护自己,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在对自己负责。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敬业的,但看了《医者仁心》,暗自汗颜:自己的心还是不知不觉间变得有些冷硬了,不再那么柔软,失去了很多初入行时的热情、执着,快忘了什么是理想,还要不要追求?
剧中一句台词,让我颇震撼: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谁来保护病人呢?这句话让我心痛,真的心痛!今天一句“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谁来保护病人呢?”,让我不免心虚,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哪个医生护士愿意时时生活在防卫状态呢?什么时候起医患变成了对立方?甚至敌我?互相防范、互不信任,可又互相依存,关系变得那么纠结?扭曲的医患的关系是一把实实在在的双刃剑,伤害着双方!是什么造成的呢?今后医患该怎样相处呢?
或许《医者仁心》中的医生护士,他们只是个演员,但是他们的每一句话都道出了作为一个医生护士的心声,医生护士的辛酸。
或许只有医生护士本人才能理解这种心情,医生护士现在是最苦最累的职业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也许很多人认为医生护士是高收入的职业,但并非如此。我只想说即使收入高那也是他们辛勤劳动应得的,每天的夜班,急诊,手术,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想想你自己几个小时一直站在一个地方,我相信除了军人没有人能做到,有句话说一个外科医生和手术器械护士必须有个好膀胱啊,那是必须的,必须练出来的。是什么原因给了他们那么大的毅力?是生命,是责任,是承诺。每个医学生入学之前都要宣誓,那就是承诺。
很多时候我困惑,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护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我想我在剧中主要人物男主角心外科主任钟立行身上找到了答案,他以自身洁身自好、隐忍、内敛、包容等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崇高与责任。钟立行在国外留学行医十几年的的人生感悟:“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省意识。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中,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或大或小的魔鬼,种种压力使得一些人变得心浮气躁,迷失了自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我们都应一视同仁。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纷繁复杂,我们的应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坚守职业信仰,以精湛医术服务于每一位患者。面对病人的蛮横无理、不理解或者误解,我们应检讨自己是否沟通存在缺陷用理解、厚实的心态去面对。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自己甚于要求别人。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强意识。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时,不要管别人的态度,只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应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在竞争成为社会常态的今天,只有我们精益求精地做事,才能自强,才能超越自我,也最终才能强胜于别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有一万个退却的借口,更有一万个拼搏的理由。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警意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该放大把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而自己则成了“灯下黑”,看不到自己。医疗提倡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一次粗心的操作可能会导致病人致残;一些不经意的态度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会导致一场医疗纠纷;一次不负责核对的`可能会导致鲜活的生命结束。有时百分之一的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应自觉地要求自己,如果别人把我们当回事,我们自己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也许别人关注我们成功的同时忽略了我们不足之处,也许别人有求才以此取悦。如果别人给点掌声就膨胀,给点微笑就灿烂,在客观上就会为别人提供了不把我们当回事的理由。唯有别人把我们太当回事,才能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立意识。人若没有自立意识,就没有独立的思想。生命是脆弱的,疾病的多样性、复杂性,很多时候面对患者,医护也是一筹莫展,无回天之力。然而,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医护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练就精湛的医术,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做个淡泊名利的‘仁人’,做个德技双磬的‘仁医’“。
医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仁心,是我们应有的品质。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心、熟练精湛的医疗技术,贴心的服务,良好的沟通技巧,去为广大患者服务。我想这会让我们在紧张复杂的医患关系中找到平衡点。我想不久的将来医患关系将会是如沐春风的现象。让我们一同努力这一天尽快地到来吧!
医者仁心观后感7
《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全方位真实得展现了目前医患关系、医生与社会,医生与道德、医生之间,领导和医生之间,医药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矛盾,那熟悉的工作场景,相似的医护身影,类似的医疗案例,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震撼,身在其中,感同身受。
剧情中仁华医院副院长武明训雷厉风行、公而忘私、兢兢业业的创业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一群充满理想与献身精神的顾磊、丁海、罗雪缨等年轻医生,在艰难的的社会现实面前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和神圣责任,他们的正直和率真让我欣赏。那位与我角色相同的优秀和美丽的护士长刘敏,我最关注。她因受“医闹”纠缠、受伤、丈夫离异、不幸落入血贩子的圈套,悲情自杀。她的遗书让我潸然泪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得绝望……”我深深的体会着她那痛苦的抉择,她曾经在暴雨之夜被家属拳打脚踢后面对警察急需血源时,已将一切恩怨置之度外,仍然不忘捍卫自己救死扶伤天职、全力以赴的履行挽救生命的职责。然而因不能做个温柔的好妻子,努力想做个好妈妈,最终未坚持住自己的底线却结束了自己辛酸的一生,她这一生我不知该怎么总结……
《医者仁心》的成功和意义,在于最终,剧中主要人物男主角心外科主任钟立行,他以自身洁身自好、隐忍、内敛、包容等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崇高与责任。钟立行在国外留学行医十几年的的人生感悟:“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要求自己”。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省意识。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中,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或大或小的魔鬼,种种压力使得一些人变得心浮气躁,迷失了自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我们都应一视同仁。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纷繁复杂,我们的应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坚守职业信仰,以精湛医术服务于每一位患者。面对病人的蛮横无理、不理解或者误解,我们应检讨自己是否沟通存在缺陷用理解、厚实的心态去面对。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自己甚于要求别人。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强意识。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时,不要管别人的态度,只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应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在竞争成为社会常态的今天,只有我们精益求精地做事,才能自强,才能超越自我,也最终才能强胜于别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有一万个退却的借口,更有一万个拼搏的理由。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警意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该放大把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而自己则成了“灯下黑”,看不到自己。医疗提倡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一次粗心的操作可能会导致病人致残;一些不经意的态度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会导致一场医疗纠纷;一次不负责核对的可能会导致鲜活的生命结束。有时百分之一的错误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应自觉地要求自己,如果别人把我们当回事,我们自己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也许别人关注我们成功的同时忽略了我们不足之处,也许别人有求才以此取悦。如果别人给点掌声就膨胀,给点微笑就灿烂,在客观上就会为别人提供了不把我们当回事的理由。唯有别人把我们太当回事,才能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
“自觉地要求自己”。——自立意识。人若没有自立意识,就没有独立的思想。生命是脆弱的,疾病的多样性、复杂性,很多时候面对患者,医护也是一筹莫展,无回天之力。然而,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医护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练就精湛的医术,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做个淡泊名利的‘仁人’,做个德技双磬的‘仁医’”。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职业品质阳光化、专业技能过硬化、职业道德规范化,护理服务优质化,六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就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一定会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赞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医者仁心观后感8
看了一遍《医者仁心》,太多的感触让我无从下笔,但想写点文字的冲动,却让我破例地再次浏览整个剧情。剧中的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我的周围:那一片片圣洁的白,一颗颗赤诚的心;手术室里,大夫争分夺秒,病房走廊,护士一路小跑,医者,应对无力回天的无奈和凄楚,应对谩骂殴打的隐忍和委屈,犹如一串串的“蒙太奇”,在我脑海中起伏交错。此刻,我百感交集,却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自己的情绪-------
很少有这样一种状况,当应对共同的敌人时,同一阵营的两个群体却如此相互猜忌,充满矛盾。然而,在中国,在中国的医院,这种状态却无处不在。医生和患者,本该为战胜疾病齐心合力,相互配合,但现实却让人失望地心寒。医生,早已不再令人仰慕,更不再神圣,他们已成为病人就诊过程中时刻被提防的“奸细”和“隐患”,患者自我保护的心态被扭曲的放大,以致医疗活动中医者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日后可能发生纠纷的“呈堂证供”。
“跪下,给我妈跪下”,这是33集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第一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这个下着大雨的晚上,在这家医院,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急诊科护士长刘敏接到120的电话,车祸,至少五人受伤,伤员很快送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头部严重损伤,腹部受创。一个孕妇昏迷,状况不详。孕妇的丈夫昏迷;
另一辆救护车里又抬下一个五十多岁的心脏病发作的低钾妇女姚淑云;
一个出租司机送来一醉鬼倒在刘敏身上,吐了刘敏一身,就在刘敏去换件工作服的时候,患者姚淑云突然出现不适,等刘敏赶到已经太晚了,病人死去。
于是,一场杯具便拉开了序幕——
护士长刘敏,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在这样的雨夜,她也该守在老公和女儿身边,她也该尽享家的温馨,但是……正因这个“但是”,敬业的她不得不承受接踵而来的奔波和劳累,柔弱的她不得不理解死者家属“给我妈跪下”的恐吓威逼。
我不知道,刘敏是否就应带着那被吐的满身污浊接触其他病人,也认为病人的死亡与刘敏片刻的离开并无多大干系,但此刻,孰是孰非已不再重要,只要病人死亡,只要你是医护人员,你就务必承受来自对方的发泄,此刻的医者,更多的是充当一个被悲痛、愤懑、狂躁的患者亲属作为出气对象的“橡皮傀儡”。看着刘敏护士长被死者家属殴打,被强压在地上听凭对方喊着“跪下,给我妈跪下”的情景,我想起了前不久我院急诊科X护士、某科孱弱的女主任被患者家属打伤后,声泪俱下的哭诉,我很迷茫,很困惑。是的,应对失去亲人的悲痛,我们就应明白患者亲属们的过激,尽可能缓解他们的情绪,但是,这些整天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甚至顾不上自己身体的医生护士,他们为了病人,为了医院,起早贪黑,随喊随到,他们的辛苦难道不需要明白?他们的委屈难道不需要倾诉?
医患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敌对的双方?
诚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等或多或少地制约了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群体有强、弱之分,更不会水火不容,势不两立,至少,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战胜病魔而走到了一齐,而弥漫的信任危机又使得医患关联变得敏感而微妙,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幕幕彼此并不愿看到的杯具乃至惨剧。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如果医患双方能够冷静的换位思考,坚信很多纠纷都能够化解,很多冲突都能够避免。《医者仁心》中有两句台词意味深长,之于医者——“发奋做一个能够被人怀念的人”,对于患者——“一个好的医生,是需要病人的宽容,才能够成长的”。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付出了局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却仍矢志不渝地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关于天使的赞歌,却正因某些不和谐音符的出现使这支赞美曲不再完美。毋庸置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这个群体,我们确有诸多不被患者满意的方面,至少我们没能做的更好。
一叶障目啊,些许的瑕疵,掩盖的是大多数人的无私付出,令人扼腕。作为医者,如何在能被人怀念和被人宽容之间成长,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命题,也不是一家医院,一个医生能够交出的答卷,为了治病就诊,医者和患者走到了一齐,我们即同室,何苦去相煎。如果我们把被人怀念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如果我们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仁心,我想,作为医者,你能够被人怀念,那么你就能够被人宽容。
让我们记住一位美国医生的名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忙,总是去安慰。
医者仁心观后感9
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是一部从多方面反映医院工作和医务工作者生活的优秀剧作,剧中那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不由得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剧中的许多情节令我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和震撼,更多的是引发我对事件背后原因的思考。
故事首先从钟立行抢救一位不愿接受非人道救助的心脏病患者的情节展开的。当钟立行本着“生命第一”的信念,忍着悲痛将自己亲妹妹的心脏移植给病人来挽救病人的生命,却遭到患者女儿以“违背病人意愿”名义的控告。看到这里,不由使我得联想到:前几年发生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医院的一宗医疗纠纷,一位生命垂危的即将生产孩子的孕妇,为了保全孕妇的生命,需要行剖腹产,而丈夫坚决拒绝医院行剖腹产手术,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医生和护士缩手无策,孕妇最后死亡,却遭家属以医院“不作为”起诉。这两个事件的结局,不由得使医务人员困惑,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病人生命的希望是留给具有专业技术的医生,还是留给病人至亲至爱的家属?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的医务人员,是坚守道德的情操,还是去遵守法律的尊严?如何使传统观念与现实法律统一起来?二者能否统一?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矛盾怎样解决?虽然不是我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我想把问题提出来,让大家思考并能够帮助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到医闹的纠缠;有时病人的正常死亡,也会遭到病人家属的无理取闹。当我看到我们医院的院长受到病人家属的围攻堵截;当我看到我们的医生受到医闹们的辱骂殴打;当闻及兄弟医院的同仁们被病人家属打伤后放在水晶棺里……我的内心十分酸楚,难道病人的生命与医生的生命有高低贵贱之分吗?我们医生也是人啊!面对浩海无边的宇宙世界,人类尚未掌握的秘密太多了,它也需要人类的探索和发现。再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呀!诚然,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假如医生面对一名生命垂危而无人监护的病人,见死不救,那么医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你是一名医生与不是一名医生又有什么区别呢?假如不顾一切去坚守职业职责,那么由此给医院和医生带来的困难和意想不到危险,谁又能来为他们承担?假如医生处处来保护自己,病人的利益谁来保护?人性要不要泯灭,法律需不需要健全?这些亟待值得引起医学、伦理及法律界等人们的重新思考和关注。
另外,我们在病房经常听到有的病人抱怨,为啥账上无钱就给我们停药?为啥药费这么贵?为啥看病咋这么难……病人明明有钱,却不交费;清楚的诊断,医生何必再要求去做体检;医生安排的治疗,病人满腹狐疑;医生的各项交代,要求家属的名字签全。有人这样评价病人与医生之间关系,不信任,却又依赖。防备,却要献媚,希望掠去信息,又要自己判断,这样互相提防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造成这样的根源在哪里?我想这不是医生的问题,也不是病人的问题。是沟通、宣传、引导不够的问题,更是现行医疗体制、机制的问题。问题的症结真的如此吗?我同样希望得到帮助和回答。
《医者仁心》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多,有知识渊博、技术精湛、胸怀宽广的钟立行;损人利己、拉帮结派的王冬;埋头苦干、挨打受骂的刘敏……不过,本人是护士出身,我更关注的护士长刘敏的命运:一个被同志们公认的好护士长,一个挨打的护士,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妻子,一个用自己鲜血救人的医务工作者,一个没法照顾家庭的女人,最后却迷失了自己……刘敏遗书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日夜颠倒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年复一年中煎熬中,一点一点地变老,一点一点变得绝望”这段话,让我十分心痛。是啊!这就是我们护士们的心声,这就是我们的现状。曾经的理想、信念纷纷被现实剥离,造成这样根源是什么?我也曾多少次暗自叩问自己,是坚守,还是放弃?如果不改变我们护士的现状,我真担心会有人穿不过名利富贵的诱惑,穿不过红尘俗世的迷离。
《医者仁心》这部作品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关于家庭、医患、同事、同学关系……通过这些说出了医生、护士们心中的酸楚、病人们的无奈和期盼、领导们的苦衷、职工们的烦恼、它是医生和患者的代言剧,它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
《医者仁心》这部电视剧看点很多,感悟博多,引起的思考也很多。总之:医患之间相互信赖、理解、支持、和谐是大家共同期待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医者仁心观后感10
前不久医院发生了医疗纠纷,那段时间科里很安静,静的空气都要凝住了,似乎雪花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气氛很紧张,紧张地让人感到窒息、喘不过气来,以前也或多或少听过、见过一些医疗纠纷,但感受不是很深,觉得那都是患者家属在无理取闹,无非就是想用已故者讹取些钱财,患者家属的哭闹、不理解让我们感觉无助、无奈,同时心中有些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很冤,辛辛苦苦用心的为病人治病,一旦发生了不好的结果我们医生所做的一切都不被患者家属理解,被患者家属称为恶魔、吸血鬼、没心没肺、杀心凶手……一些让人心寒的字眼。
曾一度自问自己这就是医生?现在的医生怎么了?现在的病人又怎么了?甚至曾动摇过自己选择从医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自己是否还需坚持,自己又到底在坚持着什么,说实话,一度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甚至考虑是否转行,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当前的医生似乎成了社会的对立面,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是不是医生做错了什么,是不是他们没有及时抢救,是不是做了过多的检查、过度的治疗。……在病人家属面前、在大众面前,对于他们的不解,我们尽然无力解释,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而只会被他们认为是我们在狡辩、在推脱责任,所以在大家身边经常可以听到哪家哪家医院因为什么事情又赔了多少多少钱了,有的确实是因为医院有医疗过错造成了不良后果,但我想大多数医生的出发点和患者家属是一样的,都希望尽全力救治患者,让患者摆脱病痛,我想应该没有哪个医生希望把好好的一个病人给治死吧,否则他就不配做一个医生。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而断章取意的报道医疗纠纷,但却没有实地去考察、核实事情的本质就乱发一通,说的好听是让弱者发出自己的心声、让弱者说话,说的不好听就是为了自己的短暂利益而置他人于不顾;是,没错,患者是个人,医院作为一个单位,他是一个整体,但这就能说患者他们是弱者,我们是强者嘛,不要忘了医院也是一个个义务人员组成的,他们也都是个体,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患者家属指手划脚的横眉冷对医务人员的时候,更甚者有的家属对义务人员实施暴力的时候,到底是谁弱者?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播的很快,一旦不当的消息发布出去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事实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现在不少一部分患者就医时对医院、医生是带着一种对立的不信任的心态来的,甚至问病史的时候多问了几句就摆出一副很不赖烦的样子,这样的一个医疗环境让我们医务人员怎么办、怎么工作,这种敏感的医患关系只需一点火花就可以爆燃。这样一个医疗环境以后还有谁愿意当医生,现在很多医务人员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从事医学,中国现在十好几亿的人,可医务人员才几百万,医疗资源紧缺,难道那些媒体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没有医学这个行业了?那以后人们得了病,谁来给大家看?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是,我承认,每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总有一少部分的坏人,但是请大家不要因为一少部分的人而给“医生“这个群体扣上坏人的章……
我想大多数从医的人当初都是怀着一个想做一名好医生的心态,当初他们都是宣读过希波克拉底誓言,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完善自我,为自己充电,因为他们深知自己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容自己犯错。他们见过太多的生与死,所以对生命才更加的珍惜,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救治能让更多的活下来,但请大家理解,医学是有局限的、能做的事其实很少,有时候虽然他们想尽了办法,但依旧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人们常说医生冷血,病人死了都没有什么表情、一点都不难过,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家错了,当一个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没能挽留患者生命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很无助的、特别的无力,他们不是冷血,只是他们深知他们需要坚强,因为后面还有很多病人需要救治,不容他们在那伤感……。其实医生和患者之间不能产生医患关系之外的关系,因为那样容易让医生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想说的有很多,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工作也快五年了,感想很多,我想其实大多大家都懂得、明白的,只是有时候我们的心……乱了。我希望大家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希望大家坚持自己的职业信仰,有了职业信仰我们的职业就是崇高的、令人敬佩的,它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它是我们的北极星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