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现医患有效沟通的意义及其他(范文)
实现医患有效沟通的意义及其他 医院管理年九大任务之一 对医院医疗纠
纷高发原因调查 老百姓对医院最不满意的调查 江苏省医疗纠纷的发展趋势、特
征 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调查 目前医患关系的特点 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人际关
系是心理关系 加强医患沟通
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医患沟通的内容 北京医院公示诊疗内容、程
序 医患有效沟通的意义 良性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良性医患关系具有积极功效 医患有效沟通的评估 沟通时代的来临
医患有效沟通是医术的艺术 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的技能 影响医患有效沟通的心
理因素 了解患者就医的一般心理特点 从《病患的意义》理解病患 医患有效沟
通的障碍 医患沟通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医患缺乏沟通-“门把手”现象 欲攻其
症先谋其心 医患有效沟通的基本方式 移情――感同身受的理解 医患有效
沟通的基本原则 调整好我们的心态 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 控制我们的情绪
沟通应当是双向的互动互应 沟通锦囊 “不伤害重于一切” 做一名三级甲等的医师 职业倦怠是社会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情绪衰竭状态、人格解体、个
人成就感降低,最终的结果表现在工作当中就是失去关心和失去关爱。在国外
欧美国家发生率最高的是医护人员。具体表现在工作心态:相当一部分工作人
员心情压抑,抱着打工的心态,对待病人就是机械性的照章办事,对所有人都一
副面孔;如遇有特别关照的立刻就表现另外一种状态。这是用最节能的方式来应
对自己的工作,是典型的职业倦怠表现。避免不良沟通:单向沟通防
卫性沟通情绪性沟通引导有效沟通:双向沟通支持性沟通理性沟通 聆听 眼神接触 正向回应眼到口到意到表情到 * *南京脑科医院刘三源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
谐的医患关系 要体恤患者的痛苦 同情患者的困难 尊重患者的想法 打消患者的顾虑 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 社会因
素%全民法律
维权保护意识提高63.5新闻媒体炒作误导患
方88.6医保改革,患者自负比例增加34.77 医院内部因素引发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49.5服务质量和水平存在问题29.6
医院管理不足31.1 患
方因素引发对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对治疗不满意93.8 /37.6希
望少交医药费/ 无理取闹51.5 /49.5对门诊患者的调查%医疗费用太高29.0医院环境和设备太差7.4医疗技术
水平太低3.7对住院患者的调查住院
费用高33.2设施的舒适度
6.5服务态度3.2
手术送红包、礼品7.52004年10月,省调研组对五市的调研报告: 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损失不小 “闹事”解决为主,恶性事件增加 社会危害严重,影响稳定大局医疗事故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条例》存在局限性;缺乏权威性;操作性不强 缺乏医疗事故处理的大调
解机制 保障机制不健
全
% 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51.3 对治疗效果表示满
意56.92 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44.76 对医务人员表示信任/认为是缺少沟通43 /50 医务人员认为医患之
间相互信任25 关系紧张原因之一在于沟通太少48
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就无法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信任和约束、公正及和谐的良性医患关系,就容易产生对立 医患纠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 医患纠纷依法处
理的比例不断下降 医患纠纷的规模、领域和恶性程度不断加大 集团性医患纠纷
间有发生,出现民间非法的医患纠纷处理的行业 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律措施不够,处置力量薄弱 药学领域相关纠纷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医患纠纷在全社会呈现对
医务界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医患双方的权利保护意识的反差在逐步加大 特殊的社会场合医院 特殊形式的人际交往关系医务人员与患方的相互作用
特殊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是以一种实际地位并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特
殊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统一性是主要成分:愿望相同,成败共享对立
性是次要成分:美好愿望与非美好现实的矛盾指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
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
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
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找满足其需要,主要是社会需要的心
理状态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而表明心理距离的远近省
厅03年12月19日发出苏卫医[2003]62号文件通知 能够促使医务人员转变服
务理念 提高患方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医护合理性、可行性、预期效果
及风险性的认识,以期得到他们的配合、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 明确了在医
疗服务、消费中医患双方的平等法律关系,实现在对疾病治疗全过程中医患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
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患者疾病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及主要治疗措施 重要检
查的目的及结果 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某些检查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药物不
良反应 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医疗药费情况 听取患方意见或建议,回答患方想要了解的情况,增强患方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加深对目前医学科学的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
利进行明白看病的医疗费用 明白确诊结果 明白应该做哪些检查 明白治疗的方法 明白疾病愈后的注意事项预防病情发展或复发 知道诊疗程序 知道医护人
员的诊疗权 知道做检查、手术应履行那些手续 知道诊治项目和药品的价格 知
道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解决医疗纠纷建立良性医患关系的需要 社会稳定的需要
诊断疾病的需要 治疗疾病的需要 循证医学的需要 减少和缓解医患矛盾的需要
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要 是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体现在医疗
活动过程中必须通过医患双方的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其中患者的合作尤为重要良性医患关系能明显提高医患双方的合作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有效的实施医
疗措施,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
持的功效各种医疗措施的效果与医患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实践
验证着客观事实:知识和技能相仿的医生在诊治同类患者的疾病中其疗效会
有较大的差异。说明治疗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能,同
时也取决于医患之间的关系状态满意度临床转归水平治疗的顺从性诊
疗不当问题的杜绝良性关系的持续性沟通communication原意是
分享或建立共同的看法沟通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本能,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我们后天培养的,需要去努力学习、努力经营的,在沟通上的投资是个
本益比最高的投资美国调查300位企业界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85%的人认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超人一筹,善于沟通,善于说服
15%的人是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吴阶平: 医生应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艺术服务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眼
光、果断的决心、丰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语言艺术 希波克拉底: 医生有三大
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所有医生必
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心理分析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 文字组织技能 基本服务技能
档案管理技能 自我保护技能性格特征移情与反
移情心理应激动机冲突医务人员的情绪因素和行为因素患者因病而
使其个性、情绪及行为被扭曲或使潜在的心理弱点突出及强烈地表现出来了
求医心切高度的自我中心明显的负性情感反应:基本焦虑自我良好感的丧失 name=baidusnap0>
病与科学对疾病的解释之间存在“根本性分歧”。“直到那时我才弄清楚医生和患
者所想的并非同一件事。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医
生是依照某种医学上的目的:诊断、治愈和预后,来界定“当下的问题”;患
者界定“当下的问题”是出于不同目的:寻求解释寻求治愈寻求预
测生活经验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想法不
同:思想观念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利益调整的差异权利分配的差异不予沟通不及时沟通沟通不当
第二篇: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沟通就是将一个人的意思和观念,传达给别人的行动,其目的是使接受沟通的人,获得思想上的了解。沟通过程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经由什么路线,传递至什么人,达成什么效果的过程。
一个优秀的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诚团结。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但是如果彼此缺乏沟通,就会产生矛盾,酿成隔阂,形成内耗,这将影响到公司的气氛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凝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可在现实当中,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受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趋炎附势心态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给沟通造成了很多的障碍。
一、心态
有些企业,企业文化非常正向,但是缘于陈旧的等级观念,员工不敢主动与领导沟通或者与比自己级别高的领导沟通时心里底气不足带着“怯”,而领导又因为工作太“忙”而顾不上和员工沟通,与同级别员工或部门之间沟通的时候,又以邻为壑,部门间各自为政,生怕触犯了自己或自己部门的利益,过高看重自己的价值,缺少坦诚的沟通交流,因而相互猜疑或者互挖墙角。
A企业是老国企改制,企业文化非常正向,但就是层级观念太重。下级和上级沟通的时候,总是抹不开面子。规定未能按时完成工作,就由稽核专员开具整改单。当稽核到某领导时,稽核专员不好意思给领导开整改单,以给领导办公室打扫一个星期卫生换取“整改单”一张。这就是典型的“胆怯”。在此类的沟通中,要淡化“领导”,强调指导。因为责任很明确,就是由稽核专员来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规则也非常清楚,未完成的就是要开整改单,所以,无论被稽核对象是不是领导,都应该一视同仁,把注意力放在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上,抛出其他的杂念,才能让沟通更高效。
同样,有的领导不善于或者“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和下属进行沟通,或者沟通的方式过于强势或者粗暴,致使下属不敢或者抗拒和上级沟通。B企业的员工普遍提到,董事长过于强势,有的员工被吼得坐地上了的情况也发生过。一般领导都会认为,决策是领导做的,部下只需要执行上级决策,不需要相互沟通。其实不然。沟通是双向的。如果企业管理者不信任自己的员工,不进行必要的沟通,不让他们知道公司的进展,员工就会感觉自己被当作“外人”,轻则会打击员工士气,造成效率低下;重则使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不信任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的敌意,产生严重隔阂,无法达成共识,有时候甚至会误解领导的意图而消极抵抗。领导要使决策合理,就必须要广泛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才能做出科学判断,要使决策执行到位,就必须让执行者充分了解领导的意图。身为领导者,应多给予下属鼓励和慰勉,认可褒扬下属,少一些斥责,前者起到激励的作用,后者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企业举办“董事长送你回家”活动,每周选出一位普通员工由董事长送回家,路上可以畅所欲言的和领导沟通,不仅拉近了和员工的距离,更对其他员工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再看一个案例。B企业是一个集团公司,有分子公司各一。集团采取的是大宗原材料统一采购,统一下料。规定每月10日前母公司、各分子公司统一提报物料需求计划,由母公司的计划物控部统一安排下料中心的生产计划。但是到了旺季,由于工期紧,各分子公司的计划做不准确,临时需求增加等原因,又加上沟通不顺畅,造成了子公司的生产部和母公司的计划物控部之间产生了嫌隙。子公司认为计划物控部是故意先保证自己的用料,而母公司自己内部由于报表填报不严谨、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内部沟通问题,造成了下料延误。但是几个部门从来没有一起坐下来,把问题摆出来讨论解决,而是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和委屈。所以,部门之间的工作,首先要立足于实际工作,明示工作目的,引起协调对象思想上的重视。其次坦诚面对,只有诚心待人,真心沟通,才能做好协调工作。最后,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要相互多通报情况,以求得各方面的支持;主动想办法,对事不对人,不带情绪,一次协调不成,要进行多次努力。建立良好的工作协作关系,是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的基础。
二、氛围和机制
导致沟通不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沟通意识淡薄和缺乏沟通机制。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因为沟通意识淡薄,导致不主动寻求沟通,遇到问题被动的“等待”,不去寻求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支持,形成壁垒,各自为战。由于沟通意识淡薄,也就难以形成浓厚的沟通氛围。没有沟通氛围,人与人之间不沟通,就对彼此缺乏了解,彼此间缺乏共同语言,有陌生感,从而对沟通产生抗拒,即使有时被迫去沟通,但这往往显得非常被动,沟通起来顾虑重重,这就无形中降低了沟通效率,从而导致下一次沟通的更加不顺畅。
另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大家平时的沟通,大多都是临时性的个人行为。
C企业由于缺乏沟通机制,厂区的一台机器,一年期间,报废20多台,就是由于没有沟通反馈问题的渠道,每次发生问题就口头沟通一下,没有具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责任人,导致问题重复发生。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D企业技术图纸频繁出错,生产叫技术人员现场支持并修改图纸,技术人员却迟迟不到场。由于没有问题解决的流程和机制,生产自己修改了图纸,并未通知技术部门,同样的图纸错误下次又出现了。造成大量的料废、工废,增加了成本。
由此的沟通不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由于“缺乏沟通意识”导致“沟通氛围淡薄”,所以造成人员之间的“不沟通或少沟通”,最终“沟通氛围消失”。
所以,员工有了良好的沟通心态,企业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氛围和机制。沟通机制不一定非要是正式的会议,非正式的碰头会、座谈会或当需要沟通的时候,临时组织等等都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形成沟通的决议,并且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决议。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和沟通文化,让沟通成为一种常态。
三、沟通者的表达和倾听
沟通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给”与“受”的过程,信息传递是双方的事情。对于沟通的过程,首先表述者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思维混乱不可能带来有效沟通。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白,又怎么能够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听?况且明确的观念也并不会自动地保证有效沟通。或许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所以表述一定要清楚,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对方会领悟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一定要把要表达的意思清晰的说出来,语言表达要具体化,避免造成歧义,并确保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意图,同时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我们平时说“任务一定要重述”,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再就是倾听者,要用心的听,听不懂的地方及时发问,要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意思,通过“重述”的方式,跟对方确认所接收到信息的准确性。
A企业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开会安排工作的时候,形成决议安排任务,大家都没有意见,到了执行的时候,就有人说:“根本就不知道让我干什么!”问他为什么当场不问,理由让人大跌眼镜:“大家都没有人问啊,我也不好意思的。”这就是我们沟通的结果。
这样的沟通,怎么会有强的执行力?
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内部沟通的目的,就在于达到思想的共识,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要想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就需要公司的大力倡导,让沟通形成一种文化,一种信念,一种常态,促进内部信息的传递,将沟通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有效的沟通,降低内耗,提高效率。
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篇: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浅谈医务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崇左市人民医院 王文权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医疗纠纷时常发生。一方面,患者和家属怨声载道,抱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付出高额的医疗费却得不到应得的服务,甚至损害了自身利益;而另一方面,医生和医院叫苦连天,努力地为患者服务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还要面对各种压力,有可能被患者投诉、打骂、“医闹”,甚至被伤害、打死。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信任度也很低。虽然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但医患沟通不当是一个主要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技能之一,以下谈谈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认清医患沟通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
1、不予沟通 一些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无认识或认识不足,忙于具体的诊疗操作或医疗文案的书写,不愿花费时间对患者进行解释,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预后、目前采取的诊疗措施、目的和意义不甚了解,有的患者到出院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同时难以在心理上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此,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及并发症,即使是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患方也无法接受从而导致医疗投诉或纠纷。
2、不及时沟通 医护人员虽有一定的沟通意识,但沟通不及时,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往往在医疗风险已经出现时才与患方沟通,造成患方的不理解或拒绝接受现实,从而引发医疗投诉或纠纷。
3、夸大疗效及对不良预后估计不足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风险行
业,它具有技术水平要求高,面临医疗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社会对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缺乏应有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在向患者交待疗效及预后时更应客观,切忌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而夸大疗效,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期望值过高,一旦结果与期望不符时引发纠纷。
4、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由于各个医疗单位的条件不同以及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的特殊性,不同的医疗单位及医护人员对同一患者的处臵方案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抱审慎、客观的态度。部分医护人员由于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上存在问题,在与患方谈话中为显示自己的能力,随意评价他人的诊疗,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使患者对前期治疗的医疗单位及医护人员个人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投诉/纠纷。
5、解释内容前后不一 医疗行为是集体实施的过程,它需要多方协作,患者最终接受的是这种协作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向患者做解释说明时,保持内容的相对一致。而有的医护人员,不了解这种协作的重要性,在未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情况下,仅凭了解的片面依据,不经集体讨论,擅自向患者做出诊断及治疗建议,就可能出现多名医师诊查,说法前后不一的情况,使患者对诊疗的产生怀疑,甚至引发投诉/纠纷。
6、语言表达能力差 部分医护人员尚未完全转变服务观念,受传统的患者“求医”模式的影响,在与病人沟通时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说话,语言简单甚至粗暴,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影响沟通效果。
有的医护人员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技巧欠佳,在与患者沟通时,概念模棱两可,内容不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怀疑,亦为医疗纠纷的发生留下隐患。
二、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
1、要学会换位思考 对待每一个患者我们都要先设想如果患者是我,我想要得到怎样的服务,我想医生应该怎样对我等等。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位病人考虑,才能在诊疗过程和沟通中取得病人的信任,对待病人就有耐心,才能做到科学的诊断及合理、安全、有效的进行检查、治疗。
2、学会尊重 尊重是做人最根本的一个礼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疾病面前亦是人人平等,不分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都一视同仁。病人是有疾病的人,病人来看病,我们就不能只看病不看人,看人就是尊重病人,不单要看病还要了解并尽量解决病人的感受、需求等疾病外的心理要求。只有尊重病人,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患者看医生,首先是要诉说病情,而医生倾听,也是要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如果医生不认真倾听,那就收集不到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有可能就会造成诊疗失误。患者对不认真倾听的医生亦容易产生不信任,会导致患者诉说的病历资料不全,或不配合诊疗工作,甚至认为医生不负责任。因此,作为医生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掌握患者的病历资料,还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能抚平患者的心理创伤。当然,倾听不是死听,听的时候要认
真、仔细、耐心地听,配合一些肢体语言(如点头),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提问。
4、要学会说 说是向患者提问、介绍、解答,还有聊天。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存在不足的现象,人员不足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又会导致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减少,沟通时间减少有可能导致沟通无效或效果差。那么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地沟通,学会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整个诊疗过程中都少不了要向患者提问,提问亦要有技巧。首先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对患者的诉说要有整体的概念,善于发现问题,对患者诉说不到位的地方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收集到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其次,在诊疗过程中要提问患者的要求、患者对诊疗的意见和建议。介绍包括介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诊疗环境、健康教育、住院和出院的注意事项等,其中介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最为重要。介绍时首先要注意介绍的对象,最好是向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介绍。第二,要注意介绍的时机,原则是及时,特别是危重患者、出现并发症后、改变诊疗方案时必须及时介绍。第三,要注意介绍的态度,必须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不能夸大病情和治疗效果,介绍的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尽量少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第四,要注意介绍的方式方法,原则是多说几句、多说几次,尽量要介绍详细,多介绍几次。一般入院后1小时内由接诊医生介绍一次,入院3天内由主管医生介绍一次,出院前1天有主管医生介绍一次。病情变化随时介绍。第五,要注意介绍的内容,包括实际病情、诊疗方案、预后转归、医疗费用、心理慰藉、健康指导等,并非每次沟通都要介绍全部内容,而要有针对性。非管床医生介绍时要注意不了解的不要盲目介绍,避免两次介绍结果不同。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隐私的泄漏。第六,要注意介绍的结果,介绍后要问一问患者是否明白、理解,是否同意诊疗方案,还有何要求、意见和建议等。在诊疗过程中患者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解答,解答时要做到及时、真实、耐心、诚恳解答,解除患者的忧虑。患者亦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单有疾病的表现,还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理要求,因此,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疾病,还要抚平患者的心灵创伤,聊天是了解患者心理要求、抚平患者心灵创伤的重要手段。聊天的内容主要是诊疗以外的内容,像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亲戚在聊天,重点关注患者的要求、压力、困难,帮助患者解除压力和困难,对疾病的诊疗有很大地帮助,亦可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感激。
5、要学会团结协作 医院是一个整体,科室亦是一个整体,因此,就注定科室与科室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都必须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一起诊治患者,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纠纷。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该知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患者在医院的诊治过程中,碰到的不可能仅仅一个医务人员,患者要面对很多个医务人员,就意味着患者的诊疗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医生要永远记住患者是你的,也是别人的,不团结协作,只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受害的肯定有自己的份。沟通亦需要协作,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要注意不能为了提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对别人的诊疗指手画脚,甚至在患者面前说三道四,这是最容易患者的不满,特别是上级医生不能再患者面前说这个不对,说那个不好,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切记不要在病床前讨论病例。由于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对诊疗方案有不同的意见是很常见的,但不同的意见不能同时告知患者,应该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由管床医生或科主任向患者解释,有不同意见的医生不能再向患者解释,患者问起时亦要将科室的统一意见向患者解释。
总之,有效的医患沟通是避免医患纠纷一个重要的步骤,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该学会它、掌握它、运用它。只有有效的医患沟通,患者才能信任医院,配合诊疗,理解和接受出现的并发症,对诊疗过程无怨言,并感激医院和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才能在医学的海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逐步成为患者心目中优秀的医务人员。
第四篇:有效沟通的意义
有效沟通的意义
沟通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而有效的沟通对提升和促进我们的工作水平、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何谓沟通呢?沟者,构筑管道也;通者,顺畅也。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下面我将分“要不要、有没有、会不会”三个层次谈谈我对有效沟通的认识。
一、高度重视日常沟通,充分认识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
其实这也是解决要不要沟通的思想问题。某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均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人类可利用沟通克服孤单隔离之痛苦,我们有与他人分享思想与感情的需要,我们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别人。”沟通不管是对一线服务人员还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有十分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管理就是沟通,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得以解决或改善”。作为管理人员来说,什么能力是最重要的呢?很多管理学家和公司领导都认为是“沟通能力”。因此各级管理人员需重视沟通的作用,将培养自己的沟通意识和提高沟通技能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加强,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够发展的更顺畅更高效。平时由于没有及时沟通或者沟通不畅导致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产生误解、隔阂、甚至猜疑的情况相信大多人都遇到过,因此一定也是感触颇深。而一些重要部门或者岗位如果沟通不到位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事故或者后果。因此及时有效地的沟通不仅能有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减少隔阂和猜疑,更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剂。现在我们企业提出的“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其实也是在强化“公开”这种沟通方式的重要性,有些人认为不宜让员工知道太多的信息。但你要相信他们迟早都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如果你不告诉员工实情,那么,他们就会自己去编造答案,这是人类的本性。而且他们虚构出来的情况可能远远比你没有告诉他们的简单事实更跌宕起伏、更无中生有,可能更吓人。故作神秘和遮遮掩掩只能助长小道消息的泛滥。因此不管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公开制度”也好、一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好。其实都是体现出大家重视沟通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
二、养成及时、主动沟通的良好习惯。
其实这也是解决有没有沟通的行动问题。知道了沟通重要性就要勇于实施。否则就永远不可能感受到沟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一些人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也很想沟通却迟迟不见行动,其根本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类:一部分人是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怎么去沟通或者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可能收到的效果没信心。另一部分人是过于自信。认为这件事不需要沟通了,满有把握。第三种人是居高临下不愿放下身价去倾听。也有一些懒得去沟通的人纯粹是因为工作态度或者责任心得问题。不管哪种情况既然我们认为学会“沟通”是一种良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要杜绝各种借口、克服害羞心理勇敢地跨出这一步。当然养成这一习惯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有收获也会有付出,有喜悦也会有困惑;但绝不能沟通一次不成功就放弃。沟通要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沟通。沟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没有不能沟通的事。通过沟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让敌人变成朋友;可以让被割让的土地物归原主;可以让战争走向和平;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总之这是个沟通的时代、合作的时代、共享的时代。只要我们有坚定信心、积极的心态就能拨云见日、修成正果,最终“让行为习惯起来”。
三、只有掌握好的沟通技巧,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这也是解决会不会沟通的技巧问题。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要有效果,而影响沟通效果的直接因素处决于你是否采取了恰当的沟通方式和并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不是有一句古话叫:“一句话说了人笑,一句话说了人跳”。可见沟通方式对于效果有多么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当的沟通方式以致效果一般,甚至适得其反。常见的沟通误区主要有:一是宣泄式的。纯粹是为了表达而表达,近似于倾泻,而不管你的沟通对象理解了多少、认同了多少,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第二种是居高临下式的。这种沟通方式首先让你的沟通对象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沟通不会透彻,因为它不可能充分调动被沟通对象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种是教条式的。这种沟通方式往往容易使人产生逆反情绪,妨碍沟通对象对你所要传达信息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做过父母的人也许会对这一点有更深的体会。
要想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我觉得应该掌握以下几个点:一是要积极主动。不管是与我们客户沟通还是与我们的上级或同事沟通,首先要积极主动,才能把握时机。因为有些事情的沟通有很强的时效性,错过了就失去了机会。二是要真心诚心沟通。有人说:“什么‘沟通’不‘沟通’不就是‘忽悠’么,‘忽悠’不就是‘骗经’么。”回过头来变成了沟通能力等于欺骗能力;其实这是不对的,真心的沟通不是欺骗,而是以“诚”当头,即使竞争对手之间时沟通不也经常说“没诚意就不要谈”,沟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顾自己的利益或立场,而是要既有原则底线也要有妥协和包容,懂得求同存异。三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对方看上去是在对你发脾气,也不要与他还击。别人的情绪或是反应很可能和你一样是由于畏惧或是受到挫败而造成的。做一个深呼吸,等让对方尽情发泄情绪,直至他愿意说出他真正在想的是什么。四是能营造氛围、懂得倾听。不管你与谁沟通,如果有了好的氛围可以说沟通已经成功了一半,好的氛围能使紧张得以松弛,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也更能让对方讲出真心话,而好的氛围不仅与谈话的环境有关也与你的谈话的语气语调密不可分。有些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倾听有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五是要有明确的沟通目标或者主题。不要天南海北到后来人家都不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六是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沟通方式。会议、QQ、电话、短信、通知、公告、面对面等等都是我们可选择的沟通方式,就看那一种更有效。
总之沟通是成为一名优秀人士必备的习惯,我们只有想沟通、去沟通、会沟通才能真正做到“沟通最大化,误解最小化”,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们的社会和谐。
第五篇: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实行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我院领导要求全院医护工作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疗事业,推动现代妇科医院科学的发展。医患沟通的意义
1.1 沟通的目的 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首先需要医患双方有沟通的愿望,其次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由于社会分配的原因,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它主要体现在文化、职业、知识、环境、目的、需求、心理、生理等方面,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正是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进而影响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服务的需求,感觉舒适的需求等等。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具体的需求,每个医疗环节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等,充分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便于医院提供患者急需、适宜的医疗和相关服务。同样也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医疗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
1.2 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 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正确与否。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服务的有效和高质量,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服务时,应带有鲜明的个人医学体验和认识,他(她)有义务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治疗中的要求,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输给患者,患者将对这种医疗信号的理解治疗过程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反馈给医生、护理人员,这种传输与反馈循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1.3 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特别是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及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
1.4 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 相当一部分医患纠纷,不是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护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地需求,又是心理输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忧郁的心情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1.5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 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方式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医患沟通的技巧
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好坏充分体现了2.1 沟通态度 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有因疾病的折磨而造成心理的扭曲,情绪的低落甚至精神的恍惚或是神智丧失,但医患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体现良好的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适时恰当的“输出”。我们知道,情感是有回报的,同样,态度的好与坏,对患者来说,也是有相应回报的。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是与患者沟通成败效果的关键。
2.2 谈话艺术 由于医学知识所限,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心理往往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与技巧,一定要善解人意,尊重和关爱个体生命,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情患者境遇,关注感情差异,用个性化的处理谈话方式和交谈内容结构,用亲切、平易的语言。呵护的情态,表述准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少运用医学术语,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的、生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疾病治疗中相关问题,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
2.3 学会倾听艺术 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无故打断患者的叙述,因为患者在这一时间内迫切希望被医生重视与理解,恰当的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沟通。
一、和谐的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者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性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所以说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双方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医学目的的需要,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保证和基础。我看过这样的一个调查,在医疗机构中出现的由于医患沟通不够而造成的医疗矛盾占49%,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字表明,近三年间,全国各地的医疗投诉案件每年递增300%以上。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沟通能力成为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当你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作为医生的你才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才能是一位让病人满意的医生;才能是一位有成就感的医生。
和谐医患沟通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仪表、言谈、行为规范
医生在工作期间应该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如:着装得体,衣服洁净,佩戴胸牌,女士饰物简单,不宜浓妆,严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为;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应抱着热忱的态度,而不应萎靡不振,给病人不信任的感觉;医生的诊室应该保持整洁、干净,桌上的各类文书、纸张摆放有序,反之则会给病人留下此医生办事条理不清、很凌乱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语调亲切,用语文明,倾听认真,谈吐高雅,热情耐心等;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病人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应该站立迎送。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请稍候!”、“请问您感觉哪儿不舒服?”、“我将为您做一下身体检查,请您配合一下!”、“谢谢您的合作”、“祝您早日康复!”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接诊每一位病人时主动问候,微笑服务,爱心相助,应用规范的仪表、言谈、行为来沟通。只有这样才充分诠释了医院图标中四个心形的意义:“热心、爱心、真心、关心、”。
二、最初与病人接触的神情
每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总会有最初的第一印象,决定性的七秒钟就是最初接触的那一刻,可以让认识你的人马上作出反应。病人来医院一般是带着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此时来到医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医生礼貌而适度的热情迎接,自然轻松的真诚神情,而最忌医生对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藐视的神情,此时应该多一些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问候,几丝对病人关注的神情,给病人一种真正被重视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在最初与你接触的一瞬间对你产生信任感与好感。我们应该时刻想着:病人也是充满感情的人物,对于初诊的病人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当你知道这位病人的姓名后,你应该轻念他(她)的名字,因为对别人来说,他(她)的名字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也许这个病人下次来医院复诊时,他就会很自然的找到你。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这条规则:“牢记他人的名字”。
三、积极的聆听
曾经听很多病人这样抱怨过上医院看病难:排队要三小时,看病也就两三分钟,医生会给你开一堆的化验单,看完化验就下诊断、让你吃药,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听都不会听你说完,最后出了医院什么都不明白。我想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普通的医疗就是这样一种现状,可能医生还会说:“这是患者的挑剔,我们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哪有时间听他们唠叨呀?”确实我们有太多的临床工作,相比之下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显得那么的渺小和不重要。可是我们能否认沟通在临床中的作用吗?不能,病人首先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感觉、有情绪、有心理反应的人,我们能简单的将病和人一分为二吗?尽管让对方说话吧,他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只有当你认真、耐心地聆听完病人的诉说后,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明确的诊断。积极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医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听者,在聆听中正确引导病人去讲出与疾病相关的重要的内容。
四、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中是否需要微笑?答案是明确的。医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且是需要更多的关怀、更多温馨的人际关系。2002年,我国某市卫生局曾有微笑服务的硬性规定出台,规定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必须要对患者微笑,而且是“露出8个牙齿的微笑”。该规定施行的结果并不理想,并在许多媒体上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面对痛苦的患者,你们还要咧开嘴笑(因为这样才能露出8个牙齿),还有没有一点对患者的同情与关怀?“露齿笑是对患者痛苦的漠视或嘲弄”等。因此再高明、再严格的管理者也不可能对医者规定出:“对谁笑、何时笑、怎么笑。”如果作出硬性、强制性的规定,并辅之以奖惩措施,只会制造出许多“假笑”、“皮笑肉不笑”、“莫名其妙的笑”、“使人尴尬的笑”。这不但无助于医患沟通,甚至还会因不当的笑误解而激化医患矛盾。
世界上什么样的微笑最甜美呢?答案是婴儿般的微笑。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在建立起他的销售王国之前不过是个穿左口袋西装的农民之子,他从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开始,每日对镜训练自己婴儿般的微笑,逐渐得到别人的信任,最终而成为推销之神。那么在与病人接触之中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微笑呢?一些医务人员在患者及其家人面前会有亲切、温馨、又可爱的微笑。总结他们的经验,可以归纳出医患沟通中医者不同的微笑来。对于首诊病人,医者会有表示热情的——轻轻地、和蔼的微笑(与毫无表情的冷漠面孔截然不同)。对于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医者会因为有充满同情关爱的心态而流露出温馨的微笑——淡淡的、浅浅的、真诚的微笑。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医者会因意识到肩负着崇高的社会职责,掌握着医疗护理的技术而展现出自信的、坚定的微笑,从而鼓励患者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与医者积极配合。而对在医疗过程中,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身体迅速康复时,医者赞许鼓励的微笑,无疑是一剂更有效的“良药”。医药并不万能,医疗风险也是客观存在。当医疗服务中医者出现了某些失误、某种“回天乏术”的无奈时,除了在语言中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坦诚自己的内疚和无奈之外,不要忘记表示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这可以获得相互理解。
可见,医疗服务中的微笑完全源于医者健康积极的心态,源于医者认真负责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美国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的魅力可见一斑。
五、具体的告知和耐心的解惑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不再是被动的医疗行为接受者,而成为医疗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因此尊重病人的权利,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使医患沟通具体化显得尤其重要。
在整个医疗行为过程中,你必须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让患者明白诊断、预后、检查、治疗、用药等。并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详细提供各种不同的诊疗方案的优劣点及所需费用,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病患者毕竟不是医学工作者,他们对于医学知识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所以对于医疗过程中要进行的比较复杂的治疗或检查技术,是完全陌生的。医生在向他们讲解其目的或注意事项时,应把握好准确、通俗和容易让病人接受的语言,不易闪烁其词。避免不恰当的解释让病人感到害怕而退缩;也不易过于轻描淡写,造成病人对特殊治疗或检查过于轻视,而致发生不良反应后抱怨医生。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疑惑应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解释,让病人做出正确的认知和选择。
为此,医疗机构中必须履行各种知情同意书、执行谈话签字制度、特殊检查、特殊用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麻醉、术前谈话记录、病危通知书等。患方自动放弃治疗要求出院或拒绝抢救等均在详细写明后果的前提下要求患方签字。这些知情同意书及谈话签字制度,是医患沟通的一种文件形式,一方面能使患方行使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保护,保证了医疗安全。
医患沟通是互动的、双向的,病人也会因为社会背景、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在医生面前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要求医生的同时,我们的病患者也应该做到真诚的配合、理解,不隐瞒病情,真实主诉。不能因为自己是病人就有意夸大自己的病痛而为难医生。只有在医患双方共同、友好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和谐沟通的目的。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安全的需要,也是医疗市场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保证医院的经营管理,为医院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沟通其实很简单,一点微笑的面容、一丝关注的神情、几句平等的对话、几点从患者出发的考虑,一切都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很自然、顺畅。然而沟通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沟通技巧,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沟通仍是今后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